欢迎访问酒库网(jiuku365.com)美酒百科频道的《如何像专业人士一样买酒》内容,更多精彩欢迎访问如何藏一坛酒专题!

像专业人士一样买酒

不可否认,一些甜酒因为其生产方式的缘故永远不会很便宜。如果有人向你提供“便宜的冰酒”或“便宜的逐粒精选葡萄干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那你要格外小心,因为这些甜酒的生产成本很高,永远不可能便宜的!但是即使这些珍贵的酒也比波尔多列级名庄的性价比高,因为如今没那么多人收藏和饮用甜酒。

还有一种相近的例子是加强型酒。显然有很多加强酒是甜型的。比如世界上最棒的葡萄酒之一的年份波特酒(VintagePort),现在的购买量远不如过去那么多。而且你能找到适饮年份的年份波特酒(如1963、1970、1977、1983等),现在饮用能表现得很好,而且相对他们的品质而言,是“相对便宜”的。其他类型的波特酒,如红宝石波特酒(RubyPort)、茶色波特酒(TawnyPort),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不高,能有很好的性价比,尽管它们的价格在中国可能比较混乱。

但别忘了还有更小众的加强型酒类型,比如雪利酒(Sherry)和马德拉(Madeira),在当今的葡萄酒界真正是物超所值啊!菲诺(Fino)和曼萨尼亚(Manzanilla),阿蒙提拉多(Amontillado)和奥罗露索(Oloroso):这些都是雪利酒,从很干到很甜的风格都有,但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相比,它们的消费量明显降低。中国市场上其实有不少雪利酒,并且性价比高,当然也要取决于生产商的质量。马德拉酒也是类似的情况,不过在中国市场上这类酒少之又少。

寻找性价比:热门的葡萄酒

从不太热门的葡萄酒中找到高性价比的酒好似不难,但是如果你所感兴趣的是被热捧的葡萄酒如精品波尔多红,那应该如何精明地购买而不花冤枉钱呢?关键在于对年份和酒庄/生产商的了解程度。如果你实在要买波尔多列级名庄的红葡萄酒,那么建议你不要购买最近年份的葡萄酒,它们会非常昂贵。例如2011年份标价过高,以至于期酒的售卖令人失望,销量未及波尔多酒商的期望。市场最终反映了问题所在,人们不会为了波尔多红酒什么价格都愿意支付,特别是在年份一般的情况下。

不过,一些波尔多红酒的买家看到当前市场上一些不太热门或者更老年份酒的价格时,感到自己买2009和2010这样的年份是被欺骗了,实际上这两个是很好的年份。而距现在已超过10年的2001年份、2002和2004年份,都是被低估了的好年份。所以请一定去了解年份,并且找出近些年表现优秀的酒庄。当然,在质量的评估上完全依靠1855年的分级系统是不明智的!

但是如果跳出列级酒庄系统的思维定势,在任何年份你都可以找到一瓶精品波尔多红酒。最好的中级酒庄(CruBourgeois),如Ch.Phélan-Ségur或Ch.d’Angludet,酿制非常优质的葡萄酒,但和水平相近的列级酒庄比起来,一点不贵。

最后,从热门而有名的葡萄酒产区找出高性价比酒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选择著名生产者/酒庄生产的不太知名的葡萄酒。例如,你喜欢勃艮第的葡萄酒,但是非常顶级的一级葡萄园和特级葡萄园的酒,如ArmandRousseau、GhislaineBarthod、MichelGros、EtienneSauzet、LouisCarillon等等又是你负担不起的——我们多数人都是啊,这时怎么办呢?答案是可以寻找这些勃艮第生产者生产的基本产区酒,如勃艮第白葡萄酒或勃艮第红葡萄酒,或者比如他们生产的上夜丘(Hautes-Cotes-de-Nuits)的葡萄酒。换句话说,选择了不起的生产者的非尖端等级那一头的葡萄酒。许多情况下,来自天才酿酒师酿制的产区级(BourgogneAC)的酒甚至能超越一些酒庄的一级葡萄园或特级葡萄园酒。勃艮第可能靠风土条件和每个葡萄园的独特性取胜,但是有些酿酒者的水平也许只是一般般!

以上信息启发了我们什么?虽然说再出色的酿酒师也不可能用劣质的葡萄酿出好酒,但生产者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处于享受葡萄酒的黄金时代:我希望这样的情况能一直保持下去。从保加利亚到乌拉圭,世界各地都出现了高品质的葡萄酒。所以尽管大胆尝试吧,不要人云亦云!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怎样像行家一样选酒杯?


如果想了解过去几十年里葡萄酒杯的流行变迁,看看我家那小心翼翼设计的酒杯架上,那些倒挂的一排排酒杯就行了。记得刚喝葡萄酒时,我曾经特别爱用巴黎高脚酒杯(Parisgoblet);但如今这种像是顶部被削掉小圆球一样的杯子恐怕已经被我讨厌了。对我而言,这种杯子杯壁过厚,而且杯沿内收不足,无法完全把一款酒重要的香气全部聚拢。

巴黎高脚酒杯(Parisgoblet)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用上了由迈克尔·布罗德本特(MichaelBroadbent,我俩也是老友了)精心设计的品酒专用杯,我才真觉着自己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了。迈克尔的酒杯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证,酒杯高六英尺,杯脚矮,杯肚瘦,呈郁金香形,杯口内收充分。可是如今早用惯了大号酒杯的我们,再看这种杯子会觉得小家子气。平时我通常只在上波特酒的时候才用到,因为波特酒较高的酒精度,这些ISO标准酒杯能帮我精确控制饮用量。但我很惊讶如今还有相当多的酒商和酒农还在用这种杯子来展示自己的酒。

ISO标准杯

但平日如果用过了比较大气尺寸的酒杯,就是那种至少有一本平装书的高度,简单的球形杯肚的杯子,是不会再回头用这种六英寸小杯的。说到现在专业人士对酒杯的讲究程度,这都得归功于一位奥地利玻璃杯制造商—乔治·力多(GeorgRiedel,Riedel酒具品牌的第十代掌门)。倒不是说他是活雷锋,在八九十年代,他热情的举办了各种品酒会,积极的让大家比较他的酒杯和市场上其他牌子的产品。

力多当然也让我对酒杯的最低要求有所上升:杯壁应该相对较薄;杯肚要呈漂亮的碗形;杯脚高度要合适,晃杯时不会影响酒温。至于力多“每一款不同的酒都该有与之对应的不同杯子”这种说法,我倒是没什么共鸣。光看看Riedel带着细微大小形状差异的各种系列酒杯就够让人头晕的了,我猜他自己家里会有专门带标签索引的架子来存放各种杯子。品了这么多年酒,说实话我越来越确定光用一种尺寸形状的酒杯就足够应付各种葡萄酒了。

Riedel的多种酒杯系列

甚至越来越多的香槟酿造者,至少那些真正懂得香槟的庄主们,也认理想的香槟酒杯就是标准的葡萄酒杯。许多顶级雪利酒或是高端波特酒的酿造商也发出过类似声音。而且一直我就觉得白葡萄酒杯没道理比红葡萄酒杯小:白葡萄酒在好的大号酒杯里也能和红葡萄酒一样获益,展示出它复杂的香气。

不过,即使是我家酒杯架最上层积灰的,也还是一排超大号的Riedel波尔多酒杯。放在十几二十年前,这些酒杯可都是顶级红酒的高配,但现在看来有点太大太重了,更别提洗起来要花多长时间。除了这些大家伙,我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酒杯—这里凸一块那里凹一块的。据说这种设计都是为了能尽量展现葡萄酒特色。

Riedel波尔多酒杯,高度与一瓶750ml波尔多肩部相当

有段时间,相比圆弧形的,我更喜欢那种带棱角的杯肚。使用这种酒杯时需要把酒一直倒到液面直径最大处,这样香气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不过我最近迷上了一个新的牌子——Zalto,它又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生产该酒杯的家族可追溯至威尼斯,所有杯子都由手工吹制;玻璃不含氧化铅,所以晶莹剔透也绝不起雾;造型有棱有角同时也是我见过最薄的酒杯。(编者注:国际标准的水晶玻璃含有至少24%的氧化铅,低于这个比例会导致透明度和耐用性的直接下降;经过高温加工,这些氧化铅几乎不会释放到酒液中,对身体无害,但在快速温度变化或高强度机械清洗时,水晶玻璃和天然水晶一样,容易变的浑浊起雾。而Zalto杯的原材料更为罕见而昂贵,即使不含铅也能保证通透度。)

就像之前提到尝过大杯子的甜头就回不去一样,体验过Zalto酒杯再看其他杯子都觉得土了点。这种杯子如此纤细,第一次使用你可能会觉的这种杯子a)能完全和酒合而为一,b)娇柔易碎。但实际上,这种杯子经过特殊设计,(坚固到可以)放进家用洗碗机清洗晾干。我家的这套都用了好几年,其中不幸被淘汰的几个都是被我们自己摔坏的。上周在南非,我发现当地几家顶尖酒庄也已经使用同样的杯子侍酒了。

Zalto的四款酒杯

Zalto酒杯有不同的尺寸,其中肚量最宽的要数他家的波尔多杯和勃艮第杯,但实在不适合放在家用酒杯架上。我家用的是一款宽度中等的通用型酒杯(Universal,上图左二),杯如其名适用于各种葡萄酒。但最近在法国出差时,我拜访了Jean-MarcRoulot,勃艮第最体贴入微(他家在酒窖里有专门设计的简易木架,让我们这些电子写作的酒评人方便放笔记本电脑)的白葡萄酒农,如今他家也用到了Zalto最窄的白葡萄酒杯,来展示他家那些极致精妙的默尔索(Meursault,勃艮第白葡萄酒名村,编者注)葡萄酒——结果挺不错。

从Jean-MarcRoulot洛酒庄一路向下走几百米就是科奇酒庄(Coche-Dury),他们酿出了默尔索产区最受追捧和昂贵的葡萄酒,那些有幸品尝到他家的最棒的美酒的人,会发现科奇酒庄用的都是圆滚滚的小酒杯,有点像小号干邑杯。就连勒桦酒庄(DomaineLeroy)一本正经的掌门拉露·碧兹-勒桦夫人常用的也是矮胖的圆肚杯。而在皮埃尔-伊夫·科林-莫雷酒庄(Pierre-YvesColin-Morey)用的则是Zalto的通用型酒杯,我想乔治·力多先生和继承他衣钵的儿孙们要是看到这些肯定不会赞成。

常见的干邑杯

在彭寿酒庄(DomainePonsot)品酒时,每人都会拿到一支大号的优质勃艮第酒杯,上面刻有彭寿酒庄的徽章—相当聪明的宣传。事实上,无论是哪个葡萄酒产国,每次去拜访都会发现当地酒杯质量的提升,而且是和佳酿品质恰到好处的同步。其中,我要特别祝贺意大利,这个国家一直如此注意仪表;这里的葡萄酒专业人士总是重金置办高品质葡萄酒杯的先行者。唯一的问题是,对我们这样匆匆忙忙的酒评人来说,意大利太多酒庄都在每次倒新的一款酒之前,都会煞费苦心的清洁酒杯内壁。对每次品鉴会的第一杯酒来说,谨慎擦拭酒杯,确保没有水渍和残留水滴这挺不错的。但每倒一次酒都这么来一遍,有时候还是挺烦的。

不过,无论是谁只要能意识到酒杯对葡萄酒爱好者的意义,我都会刮目相看;而且让我特别高兴的是,如今还有越来越多比Zalto便宜很多的酒杯可供选择。

如何像英国人一样喝下午茶?


在英式下午茶里,常有hightea(高茶)lowtea(低茶)之说,令人困惑;甚至还有人会误把英式下午茶(afternoontea)叫做hightea。但其实,lowtea才是传统下午茶之意。下午茶一般由三明治、丝康饼、果酱、奶油、甜点,还有茶组成,由于下午茶时客人会坐在低矮的沙发上,茶点也摆在较低的茶几上而得名,如果再增加一杯香槟,则称为Royaltea(皇家茶)。至于hightea,则是盛行于普通大众的更像是正餐的茶点,一般在六点进行。在过去,一般只有下层人民会在工作之间为了补充体力而享用hightea,并且坐在较高的餐桌和椅子上,方便快吃快走。

那么如何像英国人一样喝lowtea呢?

关于着装

下午茶可算作是正式场合,不过也不必西装打领,除非特别指定,着装默认为体面的休闲装,介于正装与便装之间。运动服和运动鞋绝不能出现。女士们倒可以把下午茶当作一个穿裙子的完美借口。

先倒牛奶还是先倒茶?

这可能是下午茶文化中最难解的谜,先倒奶和先倒茶各有千秋,先倒茶可以让你清楚地观色闻香,检验红茶的质量;先加奶可以让茶水和牛奶更好地融合,最初,人们会先倒冷牛奶,以防止精致的瓷器被高温的茶水破坏或烫裂。不过现在,倒是没那么讲究了,你可以自行选择。但通常都是先倒茶再加牛奶,而且在有些高档酒店,侍者会为你先倒好茶。顺便说一句,最先放的应该是糖,接着可以放柠檬,但柠檬和牛奶绝对不能同时放。搅拌茶水时避开杯沿,不要发出叮当声。搅拌完后不要把茶匙留在杯中,把它放在茶碟上。

三层点心架和司康饼

下午茶的三层架理想顺序通常是从下往上吃——从咸到甜。底层通常是三明治,中层是司康饼,上层是各式甜点,有时司康饼也会直接放在底层。司康饼作为英国人最爱的点心,基本上是英式红茶的标配。这是一种厚厚的英式烤饼,在刚出炉热热的时候最美味。比较常见的吃法是将它对半分,接着分别抹上奶油和果酱,用手小心拿捏慢慢入口。说到抹奶油和果酱,先抹哪个又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这里倒是完全凭你的个人喜好,旁人可不会指手画脚。

司康饼(scone),这里显然是先抹果酱再抹奶油的~

袋泡茶还是散茶?

请千万注意不要把英国茶和袋泡茶划等号,这一点英国人和我们一样,只有在没工夫张罗一席精致下午茶的时候才会想起茶叶包。好的英国红茶,仍然会优先选择散装茶叶。

怎么握茶杯?

小拇指必须优雅地翘起来吗?当然不是!这可能是误解最深的一个问题,据说古罗马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只会用3根手指吃饭,而普通人则5根全上,所以翘起的小拇指被视为精英和高贵的象征。但如今这既没必要实际上还有点点小傻气。不过有些人只是自然习惯地伸出小拇指,所以又是看你喜好了。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手指应当是捏着而不能穿过茶杯的把手。不过,3指的礼仪现在仍适用于用手拿食物和拿西餐具的情况。

其他

传统下午茶在4点开始。入座后,把餐巾放在腿上,如果中途离席,餐巾可搭在椅背上或放在座位上,但不要丢在桌面上。喝茶时,视线应向下落于杯中,四处张望是不合时宜的。千万不要用茶匙喝茶,如果茶水较烫,把它放在桌上自然降温,不要用嘴吹。

如今的下午茶礼仪,比之过去的繁复,已精简许多,如果桎梏于曾经的繁文缛节,不免做作。要知道,下午茶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让你战战兢兢生怕不合规矩,而是惬意地享受。

如何像专家一样喝出这瓶酒到底好不好?


有不少朋友跟我抱怨,说葡萄酒的品尝就像一门“玄学”,你们说的什么“苹果香蕉鸭梨”味,我们统统喝不出来,葡萄酒好像都一个味道,酸酸涩涩的。

也是,一群大爷们喝葡萄酒确实也喝不出个花来,就像我也喝不懂白酒一样。但其实,品鉴是有诀窍的,悄摸摸地告诉大家,找准平衡度和余味这两点,包你能胡天海地一顿乱吹!

搬好小板凳,学习·装大神流程吧→

STEP1

准备工作

我们首先要确认好葡萄酒的状态,比如说:

//酒塞没有明显漏液或污染;

//倒出来后没有cork/氧化/晕瓶等。(状态正常的酒液应该有清晰纯净的香气;没有湿纸板、指甲油等刺激性异味)

接下来可以通过读取酒标信息稍微“做一下弊”

就拿最常见的法国酒来说,地名越具体细致,品质往往越高。

比如这款标注出具体葡萄园ClosSaintJacques(一个媲美特级园的一级园)的黑皮诺,其品质和价格会比仅标注热夫雷-香贝丹村Gevrey-Chambertin的高。

村级

一级园

年份也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比如说一款2008年的大区级波尔多十有八九已经“老了”,而对于品质优异的中级庄,可能才刚到适饮期。年份差异也是重要因素,比如说波尔多的2015年份要比2010年份品质优异,生青味不太明显。

STEP2

品鉴要点

了解完酒款基础信息,我们就开始实战啦,记住关键两点:平衡度和余味。

什么是平衡度——Balance?

简单来说,就是酸、甜、苦、单宁、桶味、酒精度等都维持在和谐的状态,不会有哪一个维度过度强势,破坏口感。

就拿“苦”来说,在收尾处微量的苦感是对复杂度的润色,比如琼瑶浆的品种特性就是微微的苦味,但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一般来说,冰镇饮用会令苦感得到削弱,使口感更为轻盈。但若入口后苦味明显,则可能是发酵时萃取过重、温度过高等造成的口感缺陷。

此外,品种典型性也是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比如一款雷司令,就应当表现出高雅轻柔的花香,和纤细活跃的高酸度。如果它酸度不够,口感会显得有些单薄和平庸;反之,过高的酸度在没有甜度来平衡的状态下也会让人心生不悦。

什么是余味——Length?

“这款酒余味悠长”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品酒词了,也难怪,因为余味是判断酒款品质的要素之一。

所谓余味,就是一口酒咽下去以后,过了多久你还能记得它的味道。

一般来说,一款质量还不错的酒,余味大概在十几秒到半分钟;品质突出的则能维持好几分钟时间,甚至喉部能感受到香气层次的变化。至于那些让人尝了几口就念念不忘的,绝对就是“大酒”啦~

STEP3

语言修饰

现在酒品完了,总得说些什么吧,别怕,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最简单的,可以就香气、味道进行描述~

比如说一款不错的干红往往会有“干玫瑰、李子、樱桃”等葡萄品种本身的香气;“香草、烟熏、香料”等橡木桶带来的香气;以及在陈年过程中发展出的“皮革、菌菇、野味、雪茄”等演化气息。

你觉得越好喝,年份又在三五年以上,那么就可以用越多的二级和三级香气词汇去描述。

如果你觉得这些形容词太难记,那也没关系,咱就走写意派风格,从直观感受进行表述。比如说喝这杯酒让你想起了在XXX的回忆或经历;又或者很适合在XXX的场景或心情下喝...

怎么样,是不是瞬间文艺范儿起来了~

不过说到底,喝酒就是让人放松和愉悦的一件事,日常饮用没必要太讲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是人生乐事啊!

怎么像绅士一样品味干邑?


怎么像绅士一样品味干邑?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择合适的酒杯。通常我们使用窄口的白兰地杯(snifter),郁金香杯(Tulip-Shapedwineglass)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白兰地杯杯口狭小,杯肚大,主要用于白兰地。狭窄的杯口有助于将干邑的香气聚拢在玻璃杯中,防止白兰地的香气很快地散发出去。同时它的杯脚比较低,这是因为品白兰地的时候需要饮酒的人用手中的温度去温暖酒,才会产生出白兰地的香气。

白兰地杯有不少价格不菲的,不过便宜的白兰地杯几乎有同样的功效。

大多数人将干邑倒入酒杯后就立即开始饮用,这其实是错误的。为了真正享受干邑的美味,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将少量(20-25毫升为最佳)的酒液倒入白兰地杯,并手握玻璃杯约6-10分钟。这样能够利用手掌的温度将干邑缓慢地加热,这时香气逐渐产生并保持在杯中。而一旦你开始啜饮,香气就会开始散发出来。

如果是自己购买的干邑,当然就会知道它的陈年时长。但如果是在聚会或宴席上,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它的颜色来判断它的陈年时长。

一般来说,较浅的颜色如稻草色和蜂蜜色表示熟化时间较短;而较深的颜色,比琥珀色、金色和红色则表明干邑的陈年时间较长。

当然也有很多酒厂会将焦糖添加在较年轻、色泽较浅淡的干邑中以求获得更深的颜色。

在手动给酒杯加温后,将鼻子缓缓靠近杯口并辨别散发出的香气。接着慢慢旋转酒杯,让所有香气充分释放,并再次闻味。这时你会发现气味比之前要强一些。

一般来说,花香(如玫瑰)和水果(如梨、樱桃、杏、李子、无花果、木瓜、葡萄柚)香气意味着干邑比较年轻,而果酱味则可能意味着干邑已有一定的酒龄了。除此之外还有些干邑会带有香草、坚果等风味。

现在可以小啜一小口了,一定要是一小口,然后使酒液缓缓经过舌头的各个部位。通常如果是年轻一些的干邑,你会觉得味道更强烈,而较老的干邑则更加平滑和温暖。优质干邑的口感平衡精致,余味中的香气复杂而持久。

当然你也可以在干邑中掺汤力水,或放冰块等等,用其他方式品味干邑。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什么都不加。如果你真的想学习和研究干邑,记得一定要慢慢喝,关键就在于小口啜饮而不是大口吞下,毕竟喝干邑讲究的是优雅而不是豪迈。

如何像法国人一样优雅地喝葡萄酒


法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会享受生活的人了,生活中的每件事他们都能当成享受来看待。干净的法国街道上,人们常常三两成群,在小店门口边饮酒边畅谈,好不惬意。这个以葡萄酒著称的国度,完全把生活活出了新高度——悠闲,浪漫,享受,讲究。也许,我们也该像法国人一样,在细品慢饮中为生活增添点浪漫气息。1、葡萄酒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在法国人眼中,葡萄酒就像是上帝送给他们的礼物,葡萄酒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一同享用,并带来愉悦对话和欢笑的。2、法国历史上,葡萄酒的地位比水高中世纪时,法国的水质不好(带有细菌),人们就用葡萄酒来代替,因为其中的酒精和酸可消灭很多威胁人体的病菌。一直到18世纪,法国人都认为葡萄酒是比水更加安全的饮料。3、法国小孩也喝葡萄酒法国小孩吃晚餐时,父母会往他们的水或果汁中倒几滴葡萄酒,为的就是让他们习惯这种味道,并学习欣赏和品鉴葡萄酒。4、中餐和晚餐离不开葡萄酒葡萄酒是法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一般会在午餐和晚餐时喝葡萄酒。有些上班族中午常会一起出去吃饭,每人喝上一两杯葡萄酒已经习以为常。5、饮食喝酒重在“慢”品法国人推崇慢饮食,重在享受过程。一顿用餐常可以持续几个小时,有音乐,有闲聊,就餐气氛十分轻松舒适。6、葡萄酒配餐也是一种乐趣法国人在饮酒时特别注重氛围以及佐餐搭配。他们讲究到了“无酒不成席”的程度,饭前要喝开胃酒,如果菜是鸡、鸭、鱼肉或海鲜时,要配白葡萄酒,如果是牛、羊和猪肉,则配红葡萄酒,饭后还会用甜酒来搭配甜点。7、人不要太懒,学法国人健康饮食和运动法国人爱吃爱喝,但肥胖率却较低,这与其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很多女生的食物为小份,长期下来胃就习惯了少量的高脂肪食物摄入。此外,法国人很少吃零食,餐与餐之间不进食,很多人以步行代替驾车,走路办事,即使不去健身房,体型也保持得很好。8、热爱时尚,打扮得漂亮得体才是对自己的尊重除非去跑步或健身房,法国人一般都是打扮得漂亮得体,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展现自信的方式,而且他们普遍都会为自己的打扮良好而感到骄傲。9、对于房子,追求个性和温馨感,有时还会亲手建房子法国人对居住环境也很讲究,他们一般会按自己喜欢的风格来装饰房子,不喜欢千篇一律,骨子里充满着艺术感。有的法国人甚至会亲自设计房子,一家人再利用空闲时间来搭建房子,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的心血,多么自豪,又多么浪漫。10、假期不加班,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好假期里,人们通常会全家出动去旅游,除了放松身心,还能加深与家人之间的联络和情感。即使是有诱人的加班费,法国人不为所动,和家人在一起才最珍贵。11、生活悠闲,学习和工作却从不马虎法国人生活很悠闲,学习和工作却很认真。他们善于在放松的状态下激发工作热情,工作效率有显著提升。另外,法国人办事习惯于事先安排好,约会、宴请、社交活动等都得提前敲定,这正体现了他们严谨、高效又从容不迫的生活习惯。12、像法国人一样慢下来生活,悠闲,浪漫,享受,讲究法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他们把讲究的态度融入了酿酒和生活中。品酒中,他们做得浪漫至极,悠闲与享受的生活之道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很多人忙于工作,每天火急火燎,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学法国人慢下来,何尝不是一种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岁月的年轮总是转动得比你想象要快,莫负了好酒,莫负了自己,也莫负了那些珍贵的感情。唯有珍惜与享受当下的美好,你才能领悟到法国人悠然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