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酒窖里藏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藏在酒里的儒家文化》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喝酒是民族的传统,也是民族的文化。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浓郁悠长。

儒家经典、传世安邦,历史上儒家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圣经,而国人的酒文化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推进阅读:“诗圣”杜甫的泸州印象‖诗意浓香)

1、饮中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也爱好饮酒,《论衡》有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觚是古代盛酒器具,百觚约两百升);然他不单是身体力行,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可堪称为“饮中君子”。

《论衡》|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礼记》说到“礼之初,始于饮食”,古代人讲究礼节就是从喝酒吃饭开始,因为以前的祭祀、迎宾和婚丧都有专门的饮酒礼仪,繁复十分。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先作出拜的动作;将酒倒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尝酒赞酒;后仰头一饮而尽。

《尚书·酒诰》中“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集中体现了酒德。儒家认为以酒祭祀、奉宾都是德行,孔子编纂的《诗经》三百篇中涉及饮酒的有三十多篇,反复强调“君子有酒”。君子要有酒,还要有好多的美酒。把酒收藏起来,在宴会时和客人开怀畅饮。在孔子看来,饮酒作乐有利于民生休憩。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不能像弓上之弦一直绷着,闲时也需要饮酒放松、愉悦身心。

2、百觚不醉

什么是君子?君子是酒有度,不妄言、不妄行。喝了点酒,就不知东南西北了,不是君子该做的事儿。“虽然说我不知道自己酒量有多大,但是我从来没喝醉过,也就谈不上酒后失态了”,这大概也就是孔子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惟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不只是治国安邦,更有对人“礼”的要求。“礼”之一字,贯彻古今。传统的酒礼在不断进化,十里不同俗,然大家还想追溯那个时代的酒香。先贤圣人,如何喝下“百觚”不醉?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文化里的酒魅力


说到的文化,是我们人所自豪的东西,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就有几千年的文化,美酒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魅力是贯穿古今的。
文化,文化,底蕴丰厚,有茶有酒。以酒交友,情深意久,举起杯酒,广交朋友!追溯几千年来的社交文化,酒,始终是社交场上的润滑油。宋初,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身政权地位,在酒宴上,威逼利诱,成功迫使将领们交出兵权,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纵观历史,许多典故,均与酒有关。武松景阳冈打虎、曹操煮酒论英雄、项羽鸿门宴……酒,托起了交际的桥梁;酒,延续着历史的脉搏。
演变至今,酒的种类也衍生得愈来愈多,酒的分类可以按原材料、生产工艺酒精含量、商品特性来分。工艺上来讲:在必须通过蒸馏才能成形的蒸馏酒中,以白酒尤为常见,国外则以伏特加、兰姆酒、阿拉克酒等较为常见。蒸馏酒虽然性烈,却为大众所喜欢,寒冬适量饮用,可御寒。发酵酒中,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较为常见,其中黄酒在现代厨房中的使用,多为调料,供腌制时去腥使用。配制酒,从字面意思上看便可知是由多种材料配以蒸馏酒或发酵酒为酒基调制而成。宴会上助推气氛的香槟,果露酒、汽酒,以及国内保健送礼较盛行的药酒、滋补酒等均可列为配制酒之列。
宴请聚会间,喝酒,喝的是心情,喝的是文化,喝的是凌云壮志,喝的是志趣相投,喝的是事业,喝的是人生!把杯盏酒举起时,情谊浓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商谈、会客,均以洒脱之势往返于酒席之间,情感通融,相谈甚欢,事皆成。

橘颂酒里的文化内涵


橘颂酒是绵柔型新兼香白酒,是湖北荆州的文化酒,今天,跟着好酒网的小编来了解一下这个荆州的橘颂酒到底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吧。
橘颂酒具有“清新透明、绵柔甜爽、诸味谐调、余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迎合了现代政商务消费的绵柔化、低醉化的发展趋势,更符合现代消费的消费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价值。通过积极参与荆州经济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实际行动来提升橘颂的品牌高度,丰富橘颂的品牌内涵。较重要的是,橘颂酒业采取“请高人,借外脑,提品质”的重要举措,聘请了国内一流酒企工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进行市场操盘,确保市场运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具有强大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通过精准的市场突破策略,完成对江汉平原白酒市场的全面覆盖。

关于儒家的酒礼与酒俗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较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较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汉文化装在酒樽里


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了将近四千年。几乎从有酒开始,这条历史长河就是被承载在酒樽中流淌的。可以说,一部酒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酒樽的进化史。
1962年9月的一天,山西大同右玉县大川村格外的炎热,一场大雨过后,忙于组织夏收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来天和一些嬉戏的儿童在断崖上发现:9件青铜器破土而出,像从庄稼地里冒出来一样,其中三件通体鎏金,经过大雨的洗涤,阳光下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这样的酒樽,之前一般统称为奁。奁被认为是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器物中就有一件漆奁,里面是梳妆用品和铜镜。收藏有此类器物的国内外博物馆,如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也都依例把此类器物称为奁。
是一个酒文化发源甚早的国家,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世代广为流传。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殷代已能用曲作为糖化剂与酒化剂酿造香酒。到了汉代,制酒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汉代的《方言》与《说文》中所记的各种酒曲就近10种。汉代画像石生动的记录了酿酒的全过程。汉赋唐诗中提及的美酒就有一百多种。汉代酒具虽然没有商周种类丰富,但在材质上却出现了瓷、漆、玉等制作的酒器。就器型来说,较基本的酒具是樽、耳杯和勺。汉乐府歌辞《陇西行》中有“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生动的描写了农妇落落大方地招待客人的情景。这里讲的“清白各异樽”,就是指装着清酒和白酒形态各不相同的两种酒樽,即前面讲的桶形樽和盆形樽。
“金樽美酒斗十千”中的金樽,实际是鎏金的铜樽。荆州刺史刘弘墓中出土的玉樽和汉代王侯墓中出土的漆酒器,自然只能是博物馆和大收藏家手中才能有的藏品,然而普通收藏者是否也能涉足汉代酒具的收藏,亲自感受一下汉代的酒文化呢。汉代是一个尊崇厚葬的朝代,出土的陶明器很多。特别是汉代我国的铅釉技术已相当成熟。这种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为基本助熔剂,加入着色剂铜和铁,在700度左右的低温下烧成,呈现美丽晶莹的翠绿色。如果铁铜的成分多了,还会呈现黄褐色和棕红色,这就是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汉绿釉。这类明器,鲁迅、郑振铎先生当年就收藏过。
汉绿釉的樽、勺和耳杯,在地摊上随处可见,有的纹饰十分精美。我曾问过一些文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博物馆为何不收此类器物,使其沦落到地摊上。答案是数量太多了,收不胜收。汉代的陶制品,又是明器,上不了档次。我倒觉得这给民间收藏者一个很好的收藏机会。汉绿釉的酒具很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先后收藏了6个酒樽。一个无釉,施有彩绘,虽然颜色已退,但依然可以感受汉画像石那种高超的线描技艺;5个汉绿釉的樽,4个有高浮雕的图案,反映在汉代与匈奴的对抗中重视狩猎搏击,“耀威灵而讲武事”的狩猎场面。四座山峦,可以视为四岳,也可以看做是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四仙山。我做了几个拓片,人们可以从中领会秦汉美术善于夸张、富于想象,把神话世界和世俗生活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这实际就是几幅生动的汉代画卷。瑞兽、狩猎、神山,它既反映了全社会对英雄和武事的崇尚,又深蕴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祥瑞之物的想象。一个小小的樽盖,上面山峦起伏,错落有致,峰峦间点缀虎豹猿熊,甚至大象骆驼朱雀犀牛等祥瑞之物,这也是汉代统治者信奉西王母、东王公,推崇神仙学说,以求长生不老的观念,在世俗生活中的反映。
酒是个好东西,“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酒可以助情、助兴、助胆、助性、助诗、助画、助歌舞,可以浇愁言志,还可以助医,繁写的医字下面就是个酉字。酒也是个坏东西,据说商代的贵族因长期用含锡的青铜器饮酒,一个个都慢性金属中毒,失去了战斗力。西周青铜大器《大孟鼎》铭文中说,“率肆于酒,故丧师。”汉酒遗香,更是警醒,歌舞升平中,留一半醉,更要留十二分的清醒。
酒是充满了随意性的,四处流淌,可成就一段佳话,亦会酿造一场悲剧。而端正的酒樽,多少有些理智的象征。举杯之际,谨慎有益。

隐藏在数字里边的白酒


数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我们一般小的时候都会数数了,但是,白酒行业也有很多数字的,而且,这些数字代表的可是不同的白酒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数字白酒吧。
“440”历经440年酒窖池发酵
公历1573—2013年,历经440年,形成规模酿酒窖池群,这些窖池一直在年复一年地发酵,成就了蒸馏酒的老熟与生香。这也是蒸馏酒与Wisky(威士忌)、Brandy(白兰地)(世界另两大蒸馏酒)在酿造工艺上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后者依靠存放(橡木桶)老熟。
“6、8、10”6年埕藏8年10年洞藏玉冰烧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由1830年创立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清代道光翰林学士陈如岳辞官之后于1895年始创,其技艺一直口传手授传承,从未间断。6年埕藏玉冰烧,8、10年洞藏玉冰烧,完美地诠释了米酒的玉洁冰清、豉味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的特点。
“23”北纬23度
与古巴相同的纬度,桂记甘白朗姆携带甘蔗汁的清甜,吸取橡木之芳香,终得甘醇清洌,绵甜清香之舌尖盛宴。

潞酒——香飘万里醉半山 潞酒传承文化


潞酒,因产于潞州(今长治市)而得名。1400余年的酿造历史,使得潞酒在《山西通志》中有了“酒之美者“”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记述,可见潞酒与汾酒在我国古代已齐名于四海。到了唐朝中期,潞酒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味,故民谚曰“上党潞酒,天下少有”。

长治是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适合于酿酒所必须的粟、谷物、高粱等农作物的生长,加之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也为潞酒的生产提供了必备的原材料供需,因此,是太行山上的甘泉沃土,造就了潞酒千年流芳。

田海燕介绍,潞酒属清香型大曲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豌豆、大麦踩制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地缸发醇、清蒸“二次清”工艺,清蒸流出的酒进行分级贮存、勾兑出厂。具有酒液清亮透明、酒味清香纯正、入口绵甜、落口爽净、饮后回味悠长等特点,独特之处在于有浓郁的梨花香气,沁人心脾。1974年获“山西名酒”称号,2004年,“潞酒”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知名白酒信誉品牌”称号

在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一些造型拙朴的巨大木箱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田海燕介绍说,这是一种古制的储酒容器,名叫酒海。它采用优质木材制作,用麻纸、猪血百层裱糊,以菜油、蜂蜡等涂封,其内壁表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同时,使酒避免接触金属,有利于酒的酯化和储存。经酒海贮存的白酒,浑厚醇和,绵甜悠长,清香四溢。“我们一直沿用这种古老的容器储酒,现在有传统酒海120余口,这在全省仅此一家,在全国上万家酒厂中也属罕见。”田海燕颇为自豪地说。如今,潞酒的生产酿造工艺依然沿袭古法,在操作上坚持“稳、准、细、净、冷、热、潮、燥”等要诀,并以“立春封坛,立夏立窖,秋分开坛,立冬缮海”为酒海储酒之法,陈年潞酒,逐之问世。

“一壶潞酒十里香,入口绵绵永难忘”,潞酒始创于北周,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产于潞州而得名。早在中唐时期,潞酒就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潞州各县酿酒业很发达,有近50座烧酒坊。唐玄宗曾镇守潞州,即帝位后,视潞州为发迹之地,开元十一年到二十年(723-732年)9年间先后三次登太行山来潞州,以潞酒“宴父老”。从明代起,潞酒的营销网络已经遍及华北地区。以上党盆地为中心,北过东阳关到冀,南下天井关到豫,东过小南天到鲁,西行出翼城达陕。古时运输不便,酒商靠肩挑把一担担潞酒运送出去,因此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之说。明清晋商辉煌之时,晋酒已遍布大江南北,当时的潞商更是把潞酒带到了酒之王国的川蜀之地,以至于“百花潞酒”至今仍为四川涪陵三宝之一,谱写了潞酒独特的辉煌。在潞酒的发展史中,无论是从酿造工艺还是制作工艺,都打造出了众多的奇迹。潞酒以其透明清香、绵软味长的品质,走在了当代众多白酒品质前列。

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改制后,企业资金、技术与人才实力得以空前提升。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潞酒迁建项目,是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为实施“五五”战略,重现潞酒辉煌而进行的重大举措。该项目座落在长子县宋村工业园区,占地533余亩,项目总投资11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实现利润34000万元。新一届公司领导将带领全体职工,秉承“千年潞酒,永世传承”的企业使命,全面重塑这一久远的上党文化遗产。

酒杯里的酒诗意


我们现代人喝美酒一般讲的都是酒令以及贺词,在酒桌上有各种各样的劝酒法,直白的,非直白的等等,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劝酒的呢?在古代可是没有这么多的新鲜词语哦!其实古代的劝酒里是有禅意的。
古人看到树叶的飘零就发现禅意。当树叶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见证生命的消亡陨损,体会生之不易,来必有因的自然生长,于是有东晋大司马桓温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生命之叹。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自然是诗人的境界,但远不是所有诗人的境界,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那个面朝南山种菊的陶渊明。静静注视菊花的绽放,淡淡幽香浮动,风中飘荡着损朽的红叶,泥土中生长着秋之黄花,所谓佛性,就是明晰地感悟到生命的无处不在,无时不灭,无有不生时,能淡然一笑,冷眼一瞥!那份淡然的冷漠,带给人至极的淡泊与从容,东篱下的陶令,从喧嚣的尘网中挣脱出来,重新回归田园。馥郁的菊花,振翅的飞鸟,山间的云雾,将诗人的灵魂洗涤干净,空明澄澈的心又恰好参悟那玄之又玄的禅意,至于那真意是什么,佛曰不可说,那就在此刻忘却吧,欲辨已忘言,禅意正掩藏在忘言背后,即为那难以言传的妙义。
一杯酒同样充满禅意。酒是皈依,是宁静,更是一种有形的参悟。寒冷如你,酒便是温暖;激愤如你,酒便是安宁;沮丧如你,酒便是欢乐;较好的酒,要与知味的人一起分享。即便是一人独处也能体悟到对饮的欢乐,惬意的抒怀。酒酣之际,闭目听之,孤寂的山间小径,回荡出古寺悠扬的钟磬,似乎连山中松子掉落的声音都清晰可见,猛然惊觉,啊,不是松子,也非钟磬,而是来自心底深深的思念。想到梧桐轻落的雨夜,朋友的劝慰,鼓励,支持,想到童年在草地上做的一个十足的美梦,这一切都是幸福的。这便是禅心!
不可辜负那菊花的禅意。淡淡的一杯酒,荷锄而立,南山草木枯荣,风过指隙,感到风中掺杂着百合花的哭泣,感到山间青草破土而出,生命即将轮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似乎包含佛性,万物都充满禅机。
多美的缘分,多迷人的芳菲。南山成为那个人清宁的居所,灵魂的故乡。而世人此刻正追名逐利,血雨腥风。何不倾壶一醉,孤啸山水?或垂钓于寒江之上,或荷锄于夜月山间,纵使草长麦苗稀也不为所动。他的梦里有着一处桃源,那里没有喧嚣的人群,更没有杀戮的惊心,连朝代更迭也没有,一切都好像不曾开始,不曾结束,时间好像也停止了。酒酣之时,陶令开始思索人生的含义。菊花,远山,飞鸟,到底什么才决定永恒。无弦琴在夜月的映照下,又奏响了,星河渺远而璀璨,大地静默无声。
几盆菊花摆放在东篱下,独自绽放。每个人都可以折一枝菊花,远离尘世一会儿,哪怕是心飞到南山那样一处所在,一个刹那。但你不会一直停留在那里,你还会走开,走回尘世的滚滚红尘中,看尽春花秋月,经历苦难与死亡。而那个陶令,永远留在了东篱下南山中,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疲惫深处、灵魂深处,在我们沮丧无助时便会容光焕发地走过来,侍弄菊花,饮一壶酒,冷眼看看这个多彩而喧嚣的尘世,说说那个叫做禅意的东西。

酒里的回文诗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回文诗呢?其实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而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由此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古人先祖们是多么的聪明与富有情趣,聪明的他们也把美酒里注入了回文诗。
飘溢酒之浓香的回文诗,称得上是我国酒文化中的一种高雅艺术。闲暇欣赏,情趣无限,耐人寻味。唐代吕岩巧运匠心创作一首仅8个字的《酒》回文诗:“神坏德伤,身荒国败”,数落古代一些君王沉湎酒色,以致朝政荒乱,民不聊生。这8个字还可以读成一首诗:“败国荒身,伤德坏神。神败国荒,身伤德坏。国荒身伤,德坏神败。荒身伤德,坏神败国。”
酒有千种,诗绘万象。妙趣横生的回文诗不但增添酒场的文化气氛,而且在天南海北的食客中互相传送,不胫而走。今人许冰冰创作的一首回文诗,把人们带到充满诗情画意的饮酒境界:“冷雨共青灯,鹃啼一花落。素弦调清箫,彩笺画残墨。空窗傍明月,客醉卧深林。春残催人愁,酒醉更痴情。”
借酒浇愁,诗因酒生,这是古今文化人排遣苦闷的一种方式,有两句回文诗描绘了这种心境:“杯酒困余愁白发,蹇时悲叹苦心灰。”倒读则成:“灰心苦叹悲时蹇,发白愁余困酒杯。”
笔者较近欣赏到一首题为《禅心醉酒》的回文诗:“推窗把酒逗云闲,笑月扶风惹弱兰。追韵艳花羞墨醉,随情舞梦悟心禅。”这首七绝回文诗把文化人喝酒的闲情通过生花妙笔勾勒出来,倒读更现出另一番景象,有如品赏可口的橄榄,回味无穷,心旷神怡:“禅心悟梦舞情随,醉墨羞花艳韵追。兰弱惹风扶月笑,闲云逗酒把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