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时代早期,希腊人将酿酒葡萄的种植带到了西西里岛,开始了葡萄酒的酿造。他们将葡萄酒存贮在密闭的陶罐中,密闭的容器和陶制的质地令葡萄酒得以非常好地陈年。人们根据陶罐的形状来判断葡萄酒来自哪个城市和地区。就这样,葡萄种植和酿造技术在一代代人的流传下不断提高。希腊葡萄酒文化的衰退始于拜占庭帝国的末期,当时的强权统治者勒令拔除葡萄藤,以至于希腊千年的葡萄酒文明就此割裂。据说那时只有修道院附近的某些地区才能种植一些葡萄。这种文化的断代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的葡萄酒都质量平平,缺少佳酿。如今,希腊葡萄酒又重新焕发了生机。1937年建立的希腊葡萄酒研究院(GreekWineInstitute)和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重新应用于希腊葡萄酒业的现代酿酒技术,推动了这块古老土地上的葡萄酒生产。希腊政府重新立法规定了葡萄酒产地的等级划分体系,使得希腊的葡萄酒质量等级更加明确。在希腊,人们认为葡萄酒是神赐的礼物,是如同酒神一般带有人性的光辉和动物的本能一样的存在。每年春季,雅典都会举办“大酒神节”。这个为了祭祀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节日始于公元前7世纪,当时的人们在筵席上用酒神最喜爱的芦笛伴奏,为他唱起“酒神赞歌”,而如今,这个节日更是一场希腊葡萄酒的顶级展会,也是爱酒人的大Party。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希腊葡萄酒产区概况


希腊葡萄种植面积将近13万公顷,但是只有一半是用来酿酒,其他葡萄用于鲜食和制作葡萄干。希腊拥有200多种土生土长的葡萄品种,葡萄酒产量40多万吨(70%的葡萄酒为白葡萄酒)。由于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地人喜爱饮用葡萄酒,葡萄酒主要用于国内消费,而且葡萄酒的风格依然很传统。

葡萄酒历史

作为悠久而又辉煌的希腊文明的一部分,勿庸置疑,希腊人生产酿造葡萄酒的历史久远。讲到葡萄酒的起源,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公元前6000年时,在高加索地区人们开始种植与酿造葡萄酒,后传到美索不达米亚、腓尼基、埃及以及希腊,并且,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希腊,向西继续传递,促成了今天欧洲葡萄酒形成了众多产区,可以说,希腊连接了葡萄酒发展的历史与现代。

产区分级制度

O.P.A.P.(OnomasíaProeléfseosAnotérasPiótitos):OPAP标准相当于欧盟制定的“产于特定地区的高质量葡萄酒”(VQPRD)标准,符合这个要求的产区有25个,分布于9个行政区。

O.P.E(OnomasíaProeléfseosEleghoméni):OPE标准相当于欧盟制定的“产于特定地区的高质量甜葡萄酒”(VLQPRD)标准的甜型葡萄酒,共有8个产区,分属于4个行政区,比如采用小白玫瑰香酿造的举世著名的Samo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主要葡萄酒产区

纳乌萨(Naoussa):位于北希腊(NorthernGreece)气候非常凉爽,很多葡萄园种植在高地上,主要生产红葡萄酒。主要用当地的品种Xinomavro酿造单宁强劲、酸高、风味复杂的葡萄酒,也可以和国际知名品种混合酿成当地的VindePays。

尼米亚(Nemea):位于奔尼撒半岛PeloponnesePeninsular,这里的葡萄酒产量占希腊葡萄酒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葡萄园里没有根瘤蚜困扰。尼米亚Nemea的红葡萄酒采用Agiorgitiko葡萄酿制,葡萄园的海拔在250米以上。即使在海拔高一点的葡萄园,葡萄酒很柔顺,酸度低,而且果香浓郁。

圣托里尼(Santorini):这里最出名的是用阿斯蒂科(Assyrtiko)葡萄酿造的干白葡萄酒,这个品种可以在完全成熟时还能保持很高的酸度,酿成的酒有点像维欧尼,当地的火山回质土让葡萄酒带有矿物气息。葡萄的产量非常低,但是葡萄酒的价格不是特别高。并且受到当地旅游业影响,葡萄种植面积开始减少。

葡萄酒的历史


世界起源——
总的来说,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古籍记载各不相同,有许多版本,也有许多关于葡萄酒起源的故事,这里仅采用普遍说法,即葡萄酒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因为众所周知,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不久所谓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我们的远祖肯定会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圣经中诺亚醉酒的故事是这样讲的:诺亚是亚当与夏娃无数子孙中的一个男人,十分虔诚地信奉上帝,他也就成了后来人的始祖。当上帝发现世上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在地球上发一场大洪水,来清除所有罪恶的生灵。诺亚遵循主的旨意,挑选地球上所有的植物(他挑选的植物就是葡萄)、动物各一对雌雄,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西姆Sem、可汗Coham和迦费特Japhet),登上了自制的木船,即著名的诺亚方舟。经过150天的洪水淹没后,在第七个月零17天,方舟被搁在了阿拉拉特山上(土耳其东部,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伊朗交界的边境地区)。此后,诺亚开始耕作土地,并种下了第一株葡萄植株,后来又着手酿酒。一天,他一人在帐篷里独自开怀豪饮,烂醉如泥。他的儿子可汗发现诺亚赤身裸体的醉躺在地上后,叫来了西姆和迦费特,后两人拿着长袍,倒退着进帐篷背着面给父亲盖上,没有看父亲裸露的身体。诺亚酒醒后,就诅咒可汗,要神让可汗的儿子迦南一族做迦费特家族的奴隶。自己酒后失礼,却迁怒于儿子,更有甚者,还要罚自己的孙子为奴。虽然圣经上并没有提到诺亚是否有带葡萄酒上船,但从他一下船就先栽培葡萄以便酿造葡萄酒看来,似乎可以推断他心目中除了感谢上帝以外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种葡萄酿酒。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在的伊朗。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初至埃及,后到希腊。

古时装葡萄酒的陶罐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上“有毒”字样,防人偷吃。数天以后,王室妻妾中有一个妃子,厌倦了生活,遂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饮料。奇怪的是,这种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令人兴奋异常,从此,这个妃子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波斯隔里海,与高加索遥遥相望,同为葡萄酒原产地。古埃及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今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证明,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在埃及金字塔的壁画中,就有描绘采摘葡萄及酿造葡萄酒过程的图案。

古埃及金字塔壁画

◆欧洲起源
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希腊荷马的史诗(Iliad和Odyssey)中就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为黑色。而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也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田园风情的葡萄园。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这些地中海沿岸发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说明当时的葡萄酒贸易规模和路线,显示出葡萄酒是当时重要的贸易货品之一。在美锡人(Mycenaens)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不仅是贸易的货物,也是希腊宗教仪式的一部份,公元700年前,希腊人就会举行葡萄酒庆典以表现对神话中酒神的崇拜。对葡萄酒和醉酒有关的狄俄尼索斯(Dionysos)神的崇拜礼仪以及葡萄栽培,盛行整个希腊。狄俄尼索斯神是希腊的葡萄酒神,也是希腊最重要、最复杂的神之一。狄俄尼索斯神在希腊意味着快乐的生活、游戏与盛大的节日,因为他喜欢端着酒置身于女祭司们的喧闹之中。希腊人认为他是出自于某种盛典节日之时的保护神。一个出自于公元一世纪的新雅典风格的波黑斯(Borghese)陶瓶上,雕刻有狄俄尼索斯神醉酒的场面:由一个森林之神撒提亚斯(Satyrs)搀扶着烂醉如泥的酒神,酒神手中的杯子掉在地上。而巴克斯(Bacchus)则是罗马的葡萄酒神,他是罗马象征葡萄与葡萄酒、荒淫与放荡之神。他就好似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但在罗马的教义中作用不大,荒淫、放荡的巴克斯和他的追随者(由CornelisDeVos创作)而是特别受到少数入教的信徒的崇拜。在充满神秘气氛的酒神节中,教徒们跳起狂欢的酒神之节舞,以至于罗马元老院不得不出面干涉,以平息混乱。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Canavaggio,1573-1610)以他“无情的真实”表现手法,创作了多副巴克斯形象。
◆公元前六世纪
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但在当时,高卢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并不重要。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在公元一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RhneValley);二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Burgundy)和波尔多(Bordeaux);三世纪时已括抵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最后在四世纪时出现在香槟区(Champagne)和摩泽尔河谷(MoselleValley),原本非常喜爱大麦啤酒(cervoise)和蜂蜜酒(hydromel)的高卢人很快地爱上葡萄酒并且成为杰出的葡萄果农。由于他们所产生的葡萄酒在罗马大受欢迎,使得罗马皇帝杜密逊(Domitian)下令拔除高卢一半的葡萄树以保证罗马本地的葡萄果农。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其后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

◆四世纪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法国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可以说是法国传统葡萄酒的典范。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源头竟然是教会——西多会(Cistercians)。
西多会的修道士们可以说是中世纪的葡萄酒酿制专家,这故事源于1112年。当时,一个名叫杜方丹(BernarddeFontaine)的信奉禁欲主义的修道士带领304个信徒从克吕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产区的科尔多省,位于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内一个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会。西多会的戒律十分残酷,平均每个修道士的寿命为28岁,其戒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修道士们在废弃的葡萄园里砸石头,用舌头尝土壤的滋味。在伯纳德死后,西多会的势力扩大到科尔多省的公区酿制葡萄酒,进而遍布欧洲各地的400多个修道院。
西多会的修士,沉迷于对葡萄品种的研究与改良。二十世纪杰出的勃艮第生产商拉鲁列洛华(LalouBize-Leroy)相信西多会修士会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事实上正是这些修道士先提出“土生”(cru)的概念,即相同的土质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样的葡萄。也就是他们培育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西多会的修士正是欧洲传统酿酒灵性的源泉。大约十三世纪,随着西多会的兴旺,遍及欧洲各地的西多会修道院的葡萄酒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十四世纪阿维翁(Avignon)的主教们就特别偏爱勃艮第酒,豪爽的勃艮第菲利普公爵就是他的葡萄酒的名公关:1360年在布鲁日(Bruges)的天主教会议上,与会者能喝多少酒,他就提供多少,当然博恩的稀有的葡萄酒,就仅仅能够提供他们尝一点的量了。
“饮少些,但要好”(Drinklessbutletter)是葡萄酒的一句不朽的谚语。不过从那时起至今,上等的红勃艮第的确从来没有大规模发展过;它的历史不如说是科尔多省地优良土壤长出的黑品诺得以尽善尽美地表现出其品质。用小桶小批量地生产,是他们的游戏特色。尤其是1789年法国革命后,由于修道院的解散和旧制度的贵族庄园被清算,勃艮第地区的葡萄园也化整为零。
◆十五、十六世纪
这一时期,欧洲最好的葡萄酒被认为就出产在这些修道院中,16世纪挂毯描绘了葡萄酒酿制的过程而勃艮第地区出产的红酒,则被认为是最上等的佳酿。此期间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等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在十六世纪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亚利山那等地栽种。后来,英国人试图将葡萄栽培技术传入美洲大西洋沿岸,可惜的是,美洲东岸的气候不适合栽种葡萄,尽管作了多次努力,但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使这里的葡萄载培失败了。到十九世纪中期,有人利用嫁接的技术将欧洲葡萄品种植在美洲葡萄植株上,利用美洲葡萄的免疫力来抵抗根瘤蚜的病虫害。至此美洲和美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南北美洲都有葡萄酒生产,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有阿根廷、加利福尼亚与墨西哥等地。
在中古世纪后,葡萄酒被视为快乐的泉源,幸福的象征。并在文艺复兴时代,造就了许多名作。

◆十七、十八世纪
法国开始雄霸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尤以美国、澳洲采用现代科技、市场开发技巧,开创了今天多彩多姿的葡萄酒世界潮流。以全球划分而言,基本上分为新世界及旧世界两种。新世界代表的是由欧洲向外开发后的酒,如:美国、澳洲、纽西兰、智利及阿根廷等葡萄酒新兴国家。而旧世界代表则是有百年以上酿酒历史的欧洲国家为主,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
相比之下,欧洲种植葡萄的传统更加悠久,绝大多数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都诞生在欧洲。除此之外,新、旧世界的根本差别在于:“新世界”的葡萄酒倾向于工业化生产,而“旧世界的葡萄酒更倾向于手工酿制。手工酿出来的酒,是一个手工艺人劳动的结晶,而工业产品是工艺流程的产物,是一个被大量复制的标准化产品。
◆当代
目前为止,葡萄酒产量仍由欧洲最多,其中又以意大利为世界第一。每年都有大量葡萄酒出口到法国、德国和美国,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起源——
我国原生的山葡萄(野葡萄)有20多种。从东北到西北,从南方到北方,野生葡萄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人工栽培的家葡萄在我国自古有之。
◆周朝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和葡萄园。《周礼》一书的“地官篇”中就有记载,并把葡萄列为珍果之属。古代我国西域(现在的新疆一带)盛产葡萄和葡萄酒。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由此可见当时葡萄酒酿造的规模和酿造技术水平。
◆西汉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葡萄酒已成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相传汉朝陕西扶风,一个叫孟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当即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后来苏轼对此事感慨道:“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唐朝
唐朝是我国古时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成为了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李白诗中“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的词句不但说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间,也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嫁妆。
◆元代
葡萄酒产品大量流入市场销售。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一书中记载道:在山西太原府有许多好葡萄园,制造很多的葡萄酒,贩运到各地去销售。所以山西那里早就有这样一首诗:“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说明当地老百姓,把种葡萄酿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养颜悦色。
◆近代
我国葡萄酒虽然已有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但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始终为农村副业,产量不大,未受到足够重视,直到1892年华侨张弼土在烟台栽培葡萄并建立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我国才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生产企业。

◆当今
当今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产阶层发展壮大,葡萄酒的消费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亦不断提高。从1996年至2004年,中国葡萄酒的产量从17万吨增长到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3%。目前,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占国内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人均每年消费大约半瓶葡萄酒(750毫升/瓶),仅为世界的6%,因此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04年,全国葡萄酒总产量为37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4.8%。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16.4%、17.1%和7.7%,达到77亿元、74亿元和18亿元。葡萄酒的产量也逐步趋向相对集中,综合规模最大的6家企业,占行业的产量比重由51.6%上升到54.6%,其合计利税占行业的比重也由78.2%上升到83.8%。
2005年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是万众瞩目的。2005年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葡萄酒总产量达到43.43万千升,同比增长25.40%,实现利润12.56亿元,同比增长58.78%,上交税金12.07亿元,同比增长30.21%。
2006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容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日益扩大,葡萄酒市场环境和竞争的秩序得到进一步地规范。特别是葡萄酒高端市场异军突起,有力地拉动了葡萄酒生产与消费稳定增长,改善了葡萄酒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结构升级,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葡萄酒在“十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按照增长速率预测,中国由1989年27.18万吨上升至2004年的40万吨,2006年全年产量达到45万吨,17年平均年增长幅度为4.9%;而最近5年的年增长速率为15%,以15%增幅预测,2010年葡萄酒产量将达到80万吨。未来几年,葡萄酒业将有6倍于目前的市场增长空间。尽管葡萄酒行业的资本鏖战和商标之争,让人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但市场竞争反过来刺激了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未来几年葡萄酒市场将是一颗诱人的“葡萄”。

葡萄酒的酿酒工艺


1.收摘葡萄:酿酒用的葡萄是通过人工或机械从葡萄藤上采下来的,收摘时间则因产地、葡萄品种及气候条件而异。机器收摘的手法比较粗糙,通常只适用于那些比较结实、成熟度不高的葡萄。采下来之后,葡萄还得经过一个去梗的过程。2.压榨:许多传统的小型葡萄园都会实行用脚踩的压榨方法,这种做法在意大利尤其普遍。规模较大的酒庄则会用机器来榨取葡萄汁。人们有时会在第一时间把果汁和固体成分——果肉和果皮——分隔开来,有时又会任由它们混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后面这一个浸渍过程称为让葡萄酒“泡渣”(onthelees),由此而来的成品会拥有更浓的味道、更深的颜色和更高的丹宁含量。3.发酵:人们会把压碎的葡萄装进一个大酒桶,加入酵母,让它开始发酵——酵母菌会吞食葡萄当中的糖分,把糖分转化成酒精。葡萄越是成熟,糖分的含量就越大,成品的酒精含量上限也就越高。4.二次发酵:有些葡萄酒会经历二次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名为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可以将酒里的苹果酸转化成乳酸,成果则是一种更为柔和适口的味道。5.过滤:将葡萄酒泵入过滤装置以去除渣滓。6.熟成:大多数红酒和特定品种的白葡萄酒会在橡木酒桶当中待上几个月的时间,目的是让它们吸收一点橡木风味。相较而言,大多数白葡萄酒的熟成时间就要短一些——只需要几个星期,用的则是不会添加风味的不锈钢酒桶。7.装瓶:这可能是整个酿酒过程当中最为忙乱的一道工序,碰到流水线上有酒瓶破损的时候更是如此。装瓶之后,有些葡萄酒会直接进入市场,另一些则会蛰伏起来,进入下一个熟成阶段。

希腊多样的气候有利葡萄酒酿造


与其他的地中海国家相比,处于地中海最东端的希腊气候显然更加复杂。北部地区受到大陆的影响更多,且由于北部地区比较多山,传奇神秘的奥林匹斯山海拔2900多米,因而这里的气候并不像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而是略带有大陆性气候的一些特点,冬天会下雪,气温降到0℃以下;而在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区和南爱琴海区,气候和天气则与其他地中海国家类似,温和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非常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和生长;东海岸的色萨利区全年的降水量可能不到40mm,而相邻的、面向西海岸的伊庇鲁斯区降水量却非常充足。希腊的葡萄种植遍布整个国家,从北部凉爽、植被丰富的色雷斯、马其顿,到南方干燥炎热的克里特岛,从西边的凯法利尼亚岛到东部的罗德岛,不大的土地上却有数十个葡萄种植区,而每个种植地的气候和风土条件都不尽相同,即便是相邻的产区,海拔高度和水源环境也不尽相同。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希腊将葡萄种植区划分为33个法定产区,主要依据传统品种的应用、产区的历史、生产技术以及葡萄园的海拔高度和朝向等因素确定。其中25个是法定高质量原产地OPAP(相当于欧盟制定的“产于特定地区的高质量葡萄酒”标准,分布于9个行政区),其余的8个是法定控制产区OPE(相当于欧盟制定的“产于特定地区的高质量甜葡萄酒”标准的甜型葡萄酒,分布于4个行政区)——这8个产区主要出产甜酒(即天然甜酒VDN)。此外,还有超过80个地区餐酒的法定产区。

德国葡萄酒的历史


素有“啤酒王国”之称的德国,其葡萄酒虽然没有啤酒那么大的名声,但也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作为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已有两千年酿酒历史。去过德国的人,都会羡慕造物主对这个国家的厚爱。被无数的诗人、画家、音乐家赞颂过的莱茵河谷如诗如画:充足的日照,温和的气候,河水清澈丰溢,山坡上有着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因其美丽的风光,地灵人杰,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德国葡萄酒产区便游人如织。德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当时罗马帝国占领了日耳曼领土的一部分,就是现代德国的西南部。罗马殖民者从意大利输入了葡萄树以及葡萄栽培和酿酒工艺。中世纪的时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发展起来的。此后德国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有些种植区还在主教的所有权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区的名称。到了19世纪德国的葡萄酒商业比较发达,总种植面积大于今天的几倍。但后来出于工业革命和战争等各种动乱的原因,德国的葡萄酒业衰退了许多。如今,葡萄酒在德国已形成它特有的文化韵味,从酒杯酒具,酒馆酒吧,到各种葡萄酒节,以及葡萄酒品尝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每一个享用葡萄美酒的场合都充满着浪漫气息。德国葡萄酒文化也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一年一度丰收季节的德国葡萄酒女王选举和仲夏时节在葡萄酒产酿区举行的音乐会,更是把德国葡萄酒文化渲染到极致,吸引着无数游人酒客流连忘返。

张裕葡萄酒的历史


张裕集团的前身是“张裕酿酒公司”,1892年,由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创办,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1994年,组建成立了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同时发行a、b两种股票的上市公司。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张裕集团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至2004年末,张裕集团的总资产为23.7亿元,净资产为16.6亿元。张裕集团的主要产品为葡萄酒、白兰地、香槟酒、保健酒四大系列数百个品种。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综合占有率为20%以上,连年保持行业第一。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大清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批了该公司营业准照,光绪皇帝的老师、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了厂名。 “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张裕公司的创建,被北京中华世纪坛记载为中国1892年所发生的四件大事之一。至今,它已发展成为多元化并举的集团化企业,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厂家。《张裕公司志》里有一句话:“尽管中国葡萄种植、酿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但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实以张裕公司为开端。”在张裕之前,中国人餐桌上只有舶来的葡萄酒。恐怕谁也想不到,当年张弼士创办张裕的起因,源自法国领事的一段闲话。

葡萄酒的历史起源


其实,要准确地说出葡萄酒的历史起源,是非常困难的。葡萄变成酒,仅仅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不需要人为加工的。一串葡萄落地开裂后,果汁中的酵母和空气发生关系,酿酒便开始了,而最早的葡萄酒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被催生出来的。几千年以后的今天,酿酒术早已网络化,但其本质的东西,即空气与酵母的相互作用,依旧是酿酒的灵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世界上最早的一颗葡萄落地之时,也就是葡萄酒的诞生之日。据目前可查到的资料显示,大约在公元前7500-8000年之间,中亚的高加索地区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葡萄品种。由于高加索地区气候干燥,葡萄存活率太低,人们便开始将葡萄品种运往土耳其、埃及、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而葡萄真正在欧洲立足,是希腊人的贡献。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葡萄开始大量传入希腊,并且开始成为希腊文化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葡萄是黑的,荷马本人对人生的理解,被描绘成了一个长满黑葡萄的葡萄园。葡萄给希腊带来了贸易上的繁荣期。公元前1600年开始,希腊将葡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制工艺出口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为主业的马赛城,这被认为是法国葡萄酒的启蒙。就在希腊人热衷于葡萄和葡萄酒的贸易,使其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之时,罗马帝国也开始了向外扩张。罗马大军占领了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地,掌控了希腊人在这些地方种植起来的葡萄园。据说罗马人和希腊人有个共同的爱好,便是酷饮葡萄酒。所到之处,贪杯者无数。后来历史学家考证,罗马帝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贪酒。有趣的是,在罗马文化中,也有一个酒神,名叫巴克斯,与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一样,都是著名的狂饮纵乐的象征。

法国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品种


赤霞珠如果不是为了说它是来自梅多克的话,人们将不会去介绍这个世界葡萄界的明星,因为只有在梅多克,和美乐组合,才有它最优秀的品质。如果说它的香味以青椒味为特征,那人们也学会了控制它的单宁量,使之也能散发出其它的香味如黑茶子,皮革,雪松,香辛料以及黑色水果的味道。这一丰富的香味,连同它的单宁和陈酿潜力,通过波尔多葡萄酒而为全世界公认。地区餐酒也大量用它,酿造出的酒主要是果香,为了适应更快的消费,如在朗格多克就非常成功。全世界至少有170000公顷土地种植赤霞珠,从摩尔达维亚一直到南非。该品种晚熟皮厚,但是需要在炎热的土地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成熟度。在法国,它往北不能超过波尔多。西拉传说西拉是1224年十字军东征时从伊朗的Shiraz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众家争论不休,虽然这一品种在隆河谷安家落户。当地的土质贫瘠干燥,气候适宜,适合这个不茁壮晚熟的品种,比如罗第陡峭的山坡。最近在法国该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5000公顷之多,除了隆河谷之外,还在朗格多克和普罗旺斯有种植。地区餐酒也使之成为神话般的品种。西拉品种酿造的葡萄酒色泽鲜艳,其灵魂即酒香中烟熏味,胡椒味围绕着堇菜花,桑葚和欧洲越桔的香气,同时吸引爱好者的还有其平衡的丹宁,强劲而如天鹅绒般。法国如今占全世界西拉生产的70%。品丽珠品丽珠与赤霞珠虽然关系不大,但比较而言,品丽珠来要更顽强更早熟。品丽珠是卢瓦河谷红葡萄酒之王。但在波尔多和西南部产区,它也占据着二线位置,受到高度评价。全世界有45000公顷品丽珠种植,法国占得最多,有36000公顷,意大利北部和澳大利亚也有种植。尽管由它酿制的酒适宜陈酿,单宁比赤霞珠更合适一点,使之在新酒期末有天鹅绒的口感。它特别适应卢瓦河谷、布尔格伊和诗南地区的气候。那里的人们早在拉伯雷的享乐主义时代就学会了喜欢覆盆子、樱桃与甘草的香味,以及细腻柔顺的丹宁平衡。它十分适宜陈酿。佳美佳美的另一个名字是佳美博若莱,顾名思义,二者存在不可分离的关系,那就是60%的佳美种都植在博若莱地区。改地区沙砾质的土壤贫瘠而呈酸性,是上好葡萄的理想生长条件。在勃艮第、卢瓦河谷也有佳美种植,那里的北方气候条件也十分适合。佳美带有桑葚、樱桃、草莓、醋栗的香味,也可以用来酿造哄人的次等葡萄酒。由于单宁含量低,佳美主要是水果香味,加上一丝酸味,使之能够佐以家常菜,冷冻饮用。这一特性在新博若莱表现得更好。那是为了生活情趣而酿造的酒。美乐谁能预测这个直到19世纪还是二流货的品种有如此辉煌的将来?这个世界葡萄品种之王在全世界有190000公顷土地种植,其中10000公顷在法国。从波尔多到阿德莱德,从桑塔勒纳到门多札,它能很好地适应多种多样的种植和气候条件,然而有些人说在波美侯小村庄里它能发挥最高的潜力。这是个顽强早熟的品种,波尔多更深更冷的利布尔纳土壤中非常适合它。美乐有种种优点:漂亮的深红色酒色,微微辛辣的红色水果,有时是李子干的香气,特别是一个强劲而细腻的结构,因为有了相当浓却又象天鹅绒一般的单宁。如果把它的种种特性和赤霞珠互补的话,这两者经常在调配在一起,就能更好理解它将有更美好的未来了。黑皮诺黑皮诺在罗马统治时代之前就由高卢人在勃艮第地区种植,后来逐渐又到了阿尔萨斯,德国甚至西班牙和美国俄勒冈州最冷的地方。该品种任性,易受冻,易生病,早熟,就象一个脾气乖戾的天才儿童。然而它成熟早,是北方地区的意外收获,因为夏季结束得早。在勃艮第气候状况理想,黑皮诺在丰富程度,平衡和香味丰满度上成果喜人。而且它是勃艮第唯一的红葡萄品种,表现力有令人吃惊的多样性。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皮诺生产国,占地25000公顷(全世界60000公顷)。如果说酒色深浅不是它的最佳特性的话,那是它的回味与精美使之成为一个珍贵的葡萄品种。黑皮诺具有小红色水果,樱桃,樱桃酒,皮革,灌木,野味的香气,有其肯定的价值,该品种丹宁细腻,如丝一般,特别是易于融化,给品尝不少快感,适宜陈酿。霞多丽霞多丽是另一世界明星,有关介绍却不多。这是种可塑性强,即适应力很强的品种,然而只有在北部土地上它才能完全显示它的强劲香味,适中的酸度,平衡感,特别是陈酿的潜力。最优质的霞多丽来自勃艮第,特别是蒙哈榭,这并不奇怪,在香槟区和朗格多克也有,比如有时在一些适宜喝新酒的地区餐酒中。更远一些,在卢瓦河谷,原产地监控命名利慕酒区甚至新世界中也有其踪影。霞多丽非常怕春天的霜冻,但酿造的酒品质高贵,因为其本身十分典雅,香味丰富,有椴花茶、桃子、梨、洋槐蜜、蕨类,和柑橘味的面包的味道,真不愧是感官的盛大节日呀。长相思长相思在“全球化”之前一直在波尔多安营扎寨。和塞美蓉组合使得格拉夫的酒闻名于世,最近它又给原产地监控命名两海之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生长在桑塞尔极好的钙质土壤中,由于它很强的适应力,也到了朗格多克,使得当地的地区餐酒大获成功。长相思的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如今法国有20000公顷,全世界则有45000公顷。葡萄酒研究最新发现了它的香味释放机理。如今,由这一品种酿造的葡萄酒在香气(黑茶子叶、柚子、黄杨木、柑橘、水仙)的强度,口感和鲜活感上非常平衡,使之成为许多原产地监控命名白葡萄酒或地区餐酒中的“畅销品”。琼瑶浆这是个白和桃红葡萄品种。与著名的汝拉萨瓦涅一样,是阿尔萨斯葡萄酒的杰出代表。琼瑶浆是一个著名的香气浓郁的品种,顽强而早熟,使它对春天的霜冻很敏感。在法国,种植面积仅有2600公顷,用来酿造具有强烈香气的干白葡萄酒,有荔枝或玫瑰木的味道,或者加入香辛料的面包或柑橘片的味道。它的色泽同样也很有个性,比传统的白葡萄酒要深一些,因为它的果皮色素沉着使之具有金黄色的反射。这些酒口感宽广,几乎肥硕,非常强劲。当实行贵腐工艺之时,香气非常丰富,夹杂蜂蜜、杏干和玫瑰花瓣浆的味道。

奥地利葡萄酒的历史


谈到葡萄酒,人们总会联想到法国,事实上同样位于欧洲的奥地利所出产的葡萄酒也享誉国际。奥地利出产的葡萄酒以高质低产见称。一直以内销为主,海外难求。奥地利葡萄酒或清冽或醇厚,橡木桶的精心制作是葡萄酒优良品质的重要保证。奥地利的葡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曾经在奥地利东部布尔根兰州的一座坟穴中发现了公元前700年遗留下来的葡萄子。考古学家考察证明:这些葡萄子是人工种植的产物。到了罗马人的时代,葡萄种植在奥地利已经广泛流传开来,仅从现在留存下来的酒瓶和酒杯来看就知道罗马人和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葡萄种植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曾经一度受到冷落,但是在公元十世纪再一次走向鼎盛。巴伐利亚修道院的僧侣们把葡萄酒的种植作为一种文化来推广,葡萄种植面积达数十万公顷。残酷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再一次使葡萄酒业濒临灭亡。战后,酒农们必须缴纳数额惊人的葡萄酒税。十八世纪,开明的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当政时期,农民的课税得到了减免。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在1784年颁布了一道豁免令,允许酒农们在家里销售当年酿成的新酒,于是“新酒酒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奥地利。这项法令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新酒酒店”不仅是奥地利人饮酒取乐的场所,而且已经成了每个游客必须光顾的场所了。

葡萄酒杯的历史


纯手工制作的水晶杯以及机器吹制的水晶杯给葡萄酒迷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葡萄酒杯之所以高脚,是因为但我们拿着杯子的时候不会使自己的温度传递给葡萄酒让酒不自在,更会喝起来不方便,用手心托起的酒杯你是无法很好地去赏识它的,而那高高的脚如同一位想取悦于你的舞者的舞台,为了让你欣赏,请端着杯脚欣赏它的美丽吧。葡萄酒杯的历史也是十分有趣的。据说,最早的香槟杯,是模仿玛丽安托内的乳房形状设计的,她是路易十六的王后。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而那个传说中的酒杯被存放在法国的博物馆。你如果很讲究,可以不同的葡萄酒配不同的杯子;不同的产区选择不同的杯子。罗伯特-帕克说,不同家族的酒杯它们让美酒给我们带来从未体验过的享受,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它们究竟带来了多大的不同。奥地利的品牌酒杯,有接近300年的历史。它注重葡萄酒传送到嘴内与舌头味蕾的感受。他们设计了适用于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与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的杯子,形状与结构不同的酒杯使得品尝者能更好地感受葡萄酒的均衡、深度、和谐与复杂性。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希腊葡萄酒的酿酒历史》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