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专题。这篇关于《小酒瓶大讲究 葡萄酒酒瓶二三事》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葡萄酒酒瓶的颜色,有浅绿色的,有无色透明的,有棕色的,还有一些是蓝色的,这么多的颜色难道代表着不同的葡萄酒风格吗?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还是为了避光储藏呢?这酒瓶颜色里面的故事其实很多很多。
为什么绿色是葡萄酒酒瓶最常见的颜色?
话说在17世纪到18世纪,葡萄酒酒瓶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绿色便是葡萄酒酒瓶最真实的本色。当时由于玻璃制造技术的限制,玻璃制品呈现的都是天然的绿色,想要制造无色透明的玻璃酒瓶都制造不出来。用于玻璃制作的原料(砂子、石灰石等)当中,多多少少都含有含铁化合物的杂质,当时的工艺根本无法去除这些杂质,这正是当时的玻璃制品呈现绿色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经常装在透明玻璃瓶里?
透明玻璃瓶给人一种清新透亮的感觉,可以最直接地将葡萄酒诱人的色彩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所以那些需要给人清爽感觉的葡萄酒,如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经常会采用透明玻璃瓶来灌装。透明玻璃瓶是现代生产技术进步的标志,不过这种玻璃瓶一般来说,只会用于装瓶后一到两年内饮用的葡萄酒,不然葡萄酒很容易就会被氧化。那些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多会装在有色玻璃瓶里。不过,装在有色玻璃瓶里的葡萄酒并不一定适合陈年。
有色葡萄酒酒瓶有什么作用?
在强光的照射下,葡萄酒很容易变质,那是因为光线中的紫外线能穿透玻璃,加速葡萄酒的氧化。因此,为了更好地降低紫外线对葡萄酒的影响,酒庄往往会选取深色的酒瓶,例如摩泽尔产区的葡萄酒常采用绿色霍克瓶,而莱茵河产区的葡萄酒则常用棕色霍克瓶。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绿色葡萄酒酒瓶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有色葡萄酒酒瓶怕光吗?
有色葡萄酒酒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葡萄酒的作用,但是在储藏葡萄酒的过程当中还是需要注意避光保存。在超市或者酒类专卖店选购葡萄酒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受到强光照射的葡萄酒,因为这样的葡萄酒很容易出现氧化现象。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混酿葡萄酒二三事
混酿葡萄酒的定义比较广泛,最常见也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不同葡萄品种之间的混酿。如采用此种混酿方式,占主导地位的品种的比例至少要达到40%至50%。其它混酿方式则包括不同地块的同一品种的混酿以及不同年份之间的混酿等。
大多数情况下,混酿葡萄酒是由相同类型的葡萄酒混酿而成,即红葡萄酒与红葡萄酒混酿,白葡萄酒与白葡萄酒混酿。不过也有例外,有时酿酒师为了获得最佳的香气及风味组合,会把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一起混酿。法国罗讷河谷(RhoneValley)的罗第丘(Cote-Rotie)就是采用这种混酿方式的经典产区,在这里,红葡萄品种西拉(Syrah)通常会和白葡萄品种维欧尼(Viognier)一起混酿。
图片来源:FoodWine
通过混酿,酿酒师可以把不同品种、地块或年份的特性融合在一起,酿造出更为复杂丰富或者风格更为和谐的葡萄酒。事实上,一些鼎鼎有名的葡萄酒也是混酿而成的,比如波尔多混酿(BordeauxBlend)。具体来说,选择混酿葡萄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提升香气浓郁度;增添风味复杂度;调整酒液的色泽及PH值;提高或降低酸度、酒精度;调整葡萄酒的甜度;削弱过重的橡木风味;增加或减少单宁含量。
根据酿酒葡萄是否产自同一个年份,混酿葡萄酒可以分为年份混酿葡萄酒和无年份混酿葡萄酒。年份混酿葡萄酒由同一个年份的不同葡萄品种混酿而成,可以是简单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梅洛(Merlot)两个品种混酿,也可以像由13个品种混酿而成的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葡萄酒一样复杂迷人。
无年份混酿葡萄酒则采用不同年份的葡萄来酿制,其酒标上没有具体的年份信息,但往往会注明NV或Non-Vintage。波特酒(Port)和香槟(Champagne)便是这种混酿方式的经典范例。年份混酿葡萄酒和无年份混酿葡萄酒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赋予葡萄酒更多样的风味,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平衡每个年份不同的风味特点,以保持葡萄酒的统一风格。
混酿葡萄酒随处可见,不过相比起来,混酿红葡萄酒比混酿白葡萄酒更为常见。部分经典的混酿红葡萄酒有以下几种:
1.超级托斯卡纳
超级托斯卡纳(SuperTuscan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选用的葡萄品种包括赤霞珠、品丽珠(CabernetFranc)、桑娇维塞(Sangiovese)、西拉、梅洛和味而多(PetiteVerdot)。由于超级托斯卡纳的酿造违反了当地的混酿法规,所以它最初只是被列入低端的餐酒(TableWine)级别中。后来,随着优质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不断涌现,意大利当局于1992年在已有分级制度中新增了优秀地区餐酒(IGT)这一等级。
2.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
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BordeauxRedBlends)可选用的6个指定品种是赤霞珠、梅洛、马尔贝克(Malbec)、味而多、佳美娜(Carmenere)和品丽珠。只有由指定品种酿成的葡萄酒,才能在酒标上注明Bordeaux字眼,如用了其它葡萄品种,这一信息就不能出现在酒标上。酿酒师们通常只采用两到三个指定葡萄品种来酿酒,很少会全部选用6个品种。
3.梅里蒂奇红葡萄酒
在波尔多以外的地区,例如美国,仿照波尔多混酿的风格而酿成的葡萄酒被称为梅里蒂奇(Meritage)。梅里蒂奇红葡萄酒可选用的法定葡萄品种包括:赤霞珠、品丽珠、马尔贝克、梅洛、味而多、圣马凯尔(Saint-Macaire)、大味而多(GrosVerdot)和佳美娜。使用梅里蒂奇标识的葡萄酒必须至少采用两个波尔多品种来混酿,且任意品种的比例不可高于90%。此外,其年产量不可超过25,000箱,酒庄也必须得到梅里蒂奇协会(MeritageAssociation)的允许才可以使用这个标识。
4.罗讷河谷混酿红葡萄酒
酿制法国罗讷河谷混酿红葡萄酒可选用的法定葡萄品种多达1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几种为歌海娜(Grenache)、西拉、慕合怀特(Mourvedre)、神索(Cinsault)和维欧尼。在罗讷河谷下辖的子产区里,罗第丘所产的混酿葡萄酒仅由优雅的维欧尼和带有香料味的西拉两种葡萄混酿而成,而教皇新堡混酿红葡萄酒所选用的葡萄品种则比较多,最主要的是歌海娜。
在混酿工艺上,有的酿酒师选择遵循传统,有的则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混酿葡萄酒注入了不少乐趣和惊喜。一些新世界产酒国的酿酒师经常采用别出心裁的混酿品种组合,酿制出的葡萄酒风格大胆,蕴含新颖独特且令人喜悦的香气与风味。如果你想尝试下不一样的葡萄酒,那么非传统的混酿葡萄酒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葡萄酒的小瓶装、大瓶装各有什么优势?
平常我们最常见的一瓶葡萄酒的容量是750mL,但在市场上也会见到各种规格容量的葡萄酒,多达十几种。而我们常见的标准瓶为750ml。凡是容量规格大于标准瓶的,都是大瓶装。比标准瓶装容量小的那一类酒瓶,就为小瓶装。今天就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瓶装与大瓶装的特点吧!
大瓶装有那些优势呢?
由于大瓶装葡萄酒不便于携带,从而减少了移动的机会,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安静沉睡;储存环境也会一直保持恒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葡萄酒的品质。而且,大瓶装葡萄酒的氧化速度也会更慢,因而适合长期窖藏。
此外,相比产量众多的普通标准瓶装葡萄酒,大瓶装葡萄酒由于产量稀少一直受人追捧,无论是送礼还是投资,大瓶装葡萄酒都显然更加适合。
是大瓶装葡萄酒,品质会更好?
大瓶装的葡萄酒不能与品质划等号。市场上,大多数的葡萄酒用大瓶装,对内在品质没有太大价值,仅仅在外观上会起一定震撼作用。只有一些顶级名庄酒,如1855梅多克(Medoc)分级的那些名庄酒(GrandCruClasse)、勃艮第(Bourgogne)名酒及美国膜拜酒(CultWine)等,通常这些酒需要陈年数十年,因此用大瓶装更加有收藏和投资价值。
小瓶装有那些优势呢?
通常而言,小瓶装葡萄酒更便于携带,而且一标准瓶葡萄酒喝不完时,倒入到小瓶装中更利于保存。
此外,小瓶装的诞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凸显葡萄酒的稀缺性。例如,产量稀少的冰酒(Eiswein)等甜酒就经常采用375mL装;500mL装也常见于托卡伊(Tokaj)、苏玳(Sauternes)、赫雷斯(Jerez)以及其它类型的甜葡萄酒;而汝拉黄酒(VindeJaune)的净含量往往只有620mL,这大概是因为汝拉黄酒长时间陈年导致部分酒液挥发。
那么为什么标准瓶葡萄酒的容量正好是750毫升呢?
在早期人工吹制玻璃的时期,700毫升左右通常是吹玻璃师傅一口气的容量,所以早期的葡萄酒瓶容量大部分都在750毫升上下了。此外,当橡木桶的容量被正式确立为225升之后,葡萄酒瓶的容量才随之定为750毫升,一个标准橡木桶正好灌满300支标准葡萄酒瓶,合25箱。
大有讲究的葡萄酒送礼
节日临近,朋友乔迁,家人生日,拜访客户,领导升迁,你是不是有些苦恼该送什么礼物好呢?中国,素来讲交情,而交情就要以礼待之,在笔者看来,这个礼也包括了礼物这层含义。即便是礼轻情意重,可不也没有少了礼么?不过,需要澄清的是,有些送礼固然有功利的目的在,但更多的时候都是真心希望被送礼的人因为收到我们送的礼物而开心快乐。可无论是什么情况,选对礼物都是必须的。
可仔细想想,真心很难,节日、生日年年有,年年送,还能送出什么创意来?乔迁、升迁,既要送得体面又不能让自己赤贫,难!难!难!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送葡萄酒呢?虽说烟酒是礼物中最为常见之物,但豪爽的中国人素来送的都是中国白酒呢,洋酒诸如葡萄酒在礼物排行榜中尚未入列,所以今年就不妨试试吧!送之前,咱们还是先学学怎么选葡萄酒吧!葡萄酒送礼这里面可大有讲究,得具体人群具体讨论,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送长辈
送长辈,最重要的是送健康。葡萄酒因富含原花色素、白藜芦醇、水杨酸等各类有益成分,成为了人类尤其是老年人防治各类疾病、保持健康长寿的最佳饮品,毫不夸张地说,葡萄酒可谓是老年人养生滋补、祛除疾病的好伙伴。葡萄酒可防止心血管疾病、降低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帮助消化消除便秘,还能帮助睡眠,缓解焦虑。因此,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为长辈们送上几瓶葡萄酒吧。考虑到老年人对口味的要求,建议买酒体和口感较淡但果香味浓郁的酒。
送朋友
因为是亲密朋友,似乎可以随意些,不过也不能太马虎哦。首先,如果是送女性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送女性朋友时,送的时候最好稍微注意一下外观,因为女人大部分都很感性,一瓶能打动她们的酒一般是外观优美的酒。一瓶外观好看的酒,假如再加上一个梦幻、优美的名字,那她们就会由内心生发出感动和期待。再就是配个好的包装上去。有些女性对时尚包装的印象甚至会比对一瓶酒更加深刻。给女性送红酒需要注意口感愉悦、甘美,像雷司令、霞多丽、仙粉黛、梅洛等品种都很受女性欢迎。相反,如果送男性的话,他们可能更偏爱酒体厚重,单宁、酸度、酒精度高一些的葡萄酒,也许赤霞珠葡萄酒更适合他们。
送酒客
如果你的朋友或者你要送的对象是一个对葡萄酒有研究甚至是一个痴迷者的时候,那你要做的功课可就多了。首先,你需要了解他痴迷于哪一款葡萄酒,因为送骨灰级酒客,当然要直冲他的心头好而去。一般资深酒客都能习惯口感复杂的酒,如果你还能同时送个冰桶或者醒酒器的话,那他们要乐死了,还会对你刮目相看。而如果是菜鸟的话,那建议还是先选一些低酒精度、好入口的红酒,那样比较安全,不会抱怨你送的又不好喝、又贵。
送客户
请客户吃饭,不管是商务午餐、晚宴,或者高尔夫球餐,如何选酒也充分体现了你的品位和身份,每款酒都有自己的身家背景来历,记下来会对你有莫大的帮助,另外,精美的礼品包装,会令您的心意再加一分。
送领导
送领导跟送客户有得一拼,客户是上帝,而领导有的时候也直接关系到你的未来和前途,因此,一直以来领导都是送礼的最大热门,也因为是最大热门所以该送的他都收到过了,很难再送什么了。如果要送葡萄酒的话,就要送出品牌和品位来,至少要让他知道你是做过功课的,多多少少懂一些酒,而不是随便买的一瓶。否则如果他也不懂酒的话,即便你送的是很昂贵的酒,恐怕也会被忽略。当然,如果你口袋够宽裕的话,你也可以送地球人都知道的拉菲等法国顶级红酒咯,除了注意别买到冒牌拉菲之外,你不需要做任何功课,对礼物也不需要多解释一句,那这份礼物也是独占鳌头。当然,除了拉菲这些顶级酒外,如果你的口袋并不算太宽裕的话,你也可以选择AOC级别里稍微便宜一些的葡萄酒,这个档次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当然,除了送葡萄酒之外,你可以选择送葡萄酒酒具。如果你的朋友、领导或者客户是葡萄酒爱好者,而且知道他们一直梦想拥有与葡萄酒有关的物品,那你也不妨考虑送一套葡萄酒酒杯、品酒工具包、葡萄酒架以及开瓶器等。
总之,无论送什么礼物,也无论给什么人送礼物,记住两个原则就好,首先要投其所好,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拿出你的真心和诚意来。
葡萄酒瓶碹底三问
许多葡萄酒瓶的底部都会有凹槽,这个凹槽的官方名字叫做碹底,那么,碹底究竟起源于何时?有何作用?又是否与葡萄酒品质相关?
1、碹底起源为何?
关于碹底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据传,因为最初的玻璃葡萄酒瓶是由人工吹制的,因而瓶子的底部无法做到完全的平整,为了避免底部的尖锐凸起破坏桌面,以及增加葡萄酒瓶放置时的稳定性,工匠们便将瓶子底部做成凹陷状。后来,随着制瓶技术的发展,制作底部平滑的葡萄酒瓶已不是难事,但这项传统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2、碹底有什么作用?
对于碹底的作用人们也是众说纷纭,除了此前提到的使酒瓶更易放置并避免破坏桌面以外,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碹底能够增强葡萄酒瓶结构的稳定性,加固瓶身,使其能够承受起泡酒的高压;
●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形成的沉淀可以积聚在碹底,在倒酒时便不易随酒液倒出;
●玻璃制品较滑,碹底可以作为侍酒师倒酒时的着力点,方便倒酒;
●碹底的存在降低了葡萄酒瓶共振的概率,从而减小长途运输中酒瓶破碎的可能性;
●清洗酒瓶时,注入的清水因撞击凹槽而分散,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说法,比如,在民间传说中,小酒馆内都会垂直放置一根钢针,倒空后的酒瓶便会碹底朝下,由钢针刺出一个孔,从而向顾客保证酒馆不会自己用原酒瓶重新装填酒液进行售卖。
3、碹底是否与葡萄酒品质相关?
酒瓶是否有碹底以及碹底的深浅都与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拿陈年潜力来说,如今即使是质量上乘、陈年潜力佳的葡萄酒,也不一定要选择带有碹底的酒瓶,这是因为在过滤技术和低温结晶技术的帮助下,现代葡萄酒的澄清度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装瓶前故意不经过滤或澄清的部分葡萄酒外,大部分酒款都只含有极少量沉淀或是完全没有沉淀。
总而言之,葡萄酒的质量与年份条件、酿酒葡萄品质和酿酒技术等息息相关,而碹底并不是重要角色,影响可谓微乎其微。至于如何评判葡萄酒的质量,最准确、直接的方法还是亲自上阵,一品究竟。
贵腐酒二三事
在纷繁多彩的葡萄酒世界中,有着性格各异的各类葡萄酒,其中有一位人称液体黄金的重要角色,那便是贵腐酒。在众多甜酒之中,贵腐酒因风味卓绝且成本昂贵而被人们誉为葡萄酒中的贵族。
这种珍贵的甜酒由感染了贵腐菌(NobleRot)的葡萄酿制而成。贵腐菌可以说是贵腐酒酿造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学名为BotrytisCinerea,是一种有益真菌,一般在潮湿的天气环境下才能生长。若葡萄园的附近存在水源且早晨较为阴凉,便容易产生雾气,从而催生出贵腐菌。贵腐菌滋生蔓延后感染成熟的葡萄果串,使其果皮变软并形成小孔。
此时,若是天气持续阴冷潮湿,贵腐菌会变成使葡萄腐烂变质的灰腐菌(GreyRot),而如果天气转为温暖干燥,则可以抑制贵腐菌的生长,并且加速葡萄水分的蒸发,形成能够酿造贵腐酒的葡萄。此外,贵腐菌并不能够均匀地感染果串上的每颗葡萄,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挑选采摘,再加上干缩的葡萄所能榨取的果汁较少,故而贵腐酒的生产成本非常昂贵。
知常见酿造品种
贵腐菌的形成有着许多苛刻的限制条件,贵腐酒的成本又是如此之高,若葡萄酒需标注酿造难度,贵腐酒就是无可争议的困难级,因此贵腐菌需要精心挑选受其影响的葡萄品种也不使人意外了。由于贵腐菌需要穿透葡萄的表皮,故而薄皮的品种更容易感染贵腐菌。常用于酿造贵腐酒的品种主要有赛美蓉(Semillon)、白诗南(CheninBlanc)、雷司令(Riesling)、富尔民特(Furmint)和灰皮诺(PinotGris)。
赛美蓉
赛美蓉是一种糖分高且表皮薄的白葡萄品种,该品种比较容易感染贵腐菌,因此常常用于酿造贵腐甜白葡萄酒。赛美蓉在波尔多种植面积十分广,是当地两大甜酒产区苏玳(Sauternes)产区和巴萨克(Barsac)产区酿造贵腐酒的主要品种,此外,澳大利亚的甜酒也会选用赛美蓉酿制。
白诗南
白诗南是一种薄皮白葡萄品种,酸度较高,常带有柑橘类水果、绿色水果和苹果、菠萝等热带水果的味道,此外还常伴有一些植物香气。白诗南非常适合酿造贵腐葡萄酒,安茹(Anjou)产区的莱昂丘(CoteauxduLayon)出产的贵腐甜葡萄酒便是由100%的白诗南酿制而成,一般会散发出蜂蜜、无花果和刺槐的香气。
雷司令
雷司令是一种有着浓郁芳香的白葡萄品种,这个品种糖分积累较慢而且能够很好地保留酸度,因此在稳定、干燥且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下,雷司令十分适合较晚收获。雷司令很容易受贵腐菌的侵染,贵腐菌能使其糖分和酸度集中浓缩,从而酿造出甘美芬芳的甜酒,德国的雷司令逐粒精选葡萄酒(Beerenauslese)和逐粒精选葡萄干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便是用受贵腐菌侵染的雷司令酿制的。
觅优质贵腐产区
由于培育出酿造贵腐酒的葡萄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多雾潮湿的早晨、温暖干燥的下午等等,因此只有很少数的葡萄种植地区能够出产优质的贵腐酒。
苏玳
苏玳是世界上著名的贵腐酒产区,也是世界三大贵腐酒产区之一。该产区位于波尔多格拉夫(Graves)南部,附近有加龙河(GaronneRiver)流经。每年秋天,温度较低的锡龙河(CironRiver)河水汇入较为温暖的加龙河,从而形成薄雾笼罩在清晨的葡萄园上,为贵腐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而到了中午,太阳使得薄雾蒸发,便可以抑制贵腐菌继续生长并加速受感染葡萄水分的蒸发。
苏玳产区主要使用赛美蓉酿制贵腐甜白,但常常会加入长相思(SauvignonBlanc)以增添酸度和果香。这里出产的贵腐甜白葡萄酒通常拥有饱满的酒体与高酒精度,带有核果、柑橘类水果和柠檬、桃等香气,此外通常还带有一丝新橡木的气息,并且具有优良的陈年潜力,能在陈年后发展出复杂的蜂蜜味。
托卡伊(Tokaj)
匈牙利的托卡伊产区和苏玳产区一样,在贵腐甜酒领域久负盛名,相传这里便是贵腐酒的起源之地。该产区位于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s)的山麓地区,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温和。流经此地的波多克河(BodrogRiver)和蒂萨河(TiszaRiver)不仅调节了产区内的气候,而且有利于形成晨雾,促进贵腐菌的生成。
托卡伊的贵腐酒被称为托卡伊阿苏(TokajiAszu),曾被路易十四(LouisXIV)誉为酒中之王,王者之酒。托卡伊阿苏贵腐酒主要由富尔民特、哈斯莱威路(Harslevelu)和萨格穆斯克塔伊(SargaMuskotaly)三种葡萄混酿而成,按甜度以篓(Puttonyos)分为3-6级,通常来说,甜度等级越高,酒的香气与风味也就愈加集中浓郁。典型的托卡伊贵腐甜酒通常呈深琥珀色,酸度高且香气浓郁,带有橙皮、杏和蜂蜜的风味。
莱茵高(Rheingau)
莱茵高是世界上知名的贵腐酒三大产区之一,该产区位于威斯巴登(Wiesbaden)和劳赫豪森(Lorchhausen)之间,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由南往北的莱茵河在这里绕了个L形的小弯,形成了一段从东往西的河流。产区冬季温和,夏季温暖,且受到陶努斯山(TaunusHills)的森林的庇护,不会受到冬季寒风的影响,而附近莱茵河水面反射的阳光则为葡萄的成熟提供了更多的光照与热量。
该产区内经常降雾,因此有助于贵腐菌的形成,在果实质量优秀的年份,莱茵高产区内便会酿造带有浆果或浆果干风味的高质量贵腐酒。而在历史上,也正是莱茵高的约翰山修道院(Johannisberg)首次发明了晚收型葡萄酒,并发现了贵腐菌的存在,从此开启了利用特选葡萄酿制高品质葡萄酒的历程。这里出产的贵腐酒通常含有杏子酱、蜂蜜和果干的风味。
葡萄酒甜度讲究多
一般人都喜欢喝味很淡的葡萄酒,是吧?当然除非是特甜的那种。但酒柜里的红酒因所含未发酵糖份的含量不同而显得千差万别――那些处于味淡与甜之间的酒实在让人难以抉择。
葡萄酒中的含糖量以每升酒中所含糖的克数来表示,美国人则通常以百分比来衡量。残余糖分不可能降至没有,但衡量是否是甜酒的门槛约为每升2克的含糖量。多数高档红葡萄酒的甜度都要比这低得多,所以压根就尝不出甜味来。
对于销量大的葡萄酒来说,则是另当别论。黄尾葡萄酒这个贴有澳洲特有袋鼠标志的品牌在美国市场大获成功,如今几乎占了该国澳洲进口葡萄酒的一半,它就以味甜著称――肯德杰克逊酒庄精选的加州霞多丽也是如此。这几种葡萄酒的含糖量可能至少达到了每升5-6克。即便莎碧属于欧洲某些地区特产的葡萄酒,但某些自诩为莎碧、产自加州的白葡萄酒的含糖量超过了每升10克,通常是有意添加适量浓缩葡萄汁。
作常规酒类分析的专家发布报告称:产于加州、澳洲、智利以及新西兰的廉价白、红以及桃红葡萄酒的含糖量通常比欧洲的淡味型酒要高很多:达到每升3-8克,而不是每升1-2克。由于新西兰的纬度相对高一些,葡萄中的酸度总是比赤道附近的产酒区来得高。酸度越高,葡萄酒的甜味就越尝不出来,所以与那些产于气候较为温暖地区的葡萄酒相比,猕猴桃酒的甜度不太明显。
酿酒师可以有意使用甜度来中和一下过高的酸度。法国有些很便宜的干白,如产自阿马尼亚克县加斯科涅丘的VindePays酒的酸度就特别高,因此酿酒师通常用提高天然甜度的方法让酒味变得柔和些。产自意大利的某些商业白葡萄酒可能也应用了此方法,该国的葡萄产量很高,所以酿出酒的酸度非常高。当作干红销售、但实际含糖量却高达每升8克的欧洲红酒就包括了产自意大利西西里岛以及该国南部普利来地区某些极普通的工匠葡萄酒。
影响酒甜度的另一大因素是温度。在最近举行的一场盲品中,我们这些品酒师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两次品尝的实际上是一模一样的酒,第一种为常温酒,第二种是冰镇过的酒。品过的人都认为这款甜酒的冰镇酒要比常温酒的味要来得淡,原因就是低温酒的酸度更为明显。
虽说几乎所有红酒的味都很淡,但各种白葡萄酒之间的残余糖分差别却很大――从每升不到2克至天然甜酒的每升几百克,不一而足。特甜与不甜的葡萄酒通常很容易识别,因为我们多少知道些它们品起来是啥味。
但很多白葡萄酒介于味淡与特甜之间,有时买了一瓶葡萄酒后发现比预想得要甜,这很让人扫兴,产自阿尔萨斯的葡萄酒尤其给人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它们的口感千差万别,从极淡到中度甜型,消费者从酒瓶的标签上看不出有啥差别。这使得辛特―鸿布列什酒庄在内的诸多酒庄设计自己的甜度标示体系。
在美国,雷司令的销量遥遥领先(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华盛顿州的圣米歇尔酒庄以及它与德国摩泽尔河谷的路森博士酒庄的合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雷司令基金会也想出了在酒瓶标签上用图解的方式来标示酒的甜度。
我们25位品酒师给产自全球各地的26种雷司令样酒确定甜度,以检测雷司令酒口感度标准的实际效果。我们事先看了国际雷司令基金会所制订的异常复杂的标准指南:即除了残余糖分外,酸度以及pH值会对酒有何影响。其中一位品酒师是温迪斯塔基,她负责产自华盛顿州圣米歇尔酒庄、异常畅销的雷司令酒。她坦承他们这些品酒师在决定如何用精准的雷司令口感度来比对每一款酒时,并没有把规则当回事,而是根据实际口感下鉴定。
我不知道普通消费者是否会不厌其烦地使用这些彼此之间差别不大的口感度标准。他们可能只想知道某款酒是不甜、不太甜、中度甜还是甜――许多消费者已经对第一等级品牌以外的酒产生了偏见,这的确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由于酸的中和作用,许多口感好的上乘白葡萄酒略带甜味,那种享受难以言表。我在下面列举了自己最喜欢喝的几款葡萄酒。
不太甜与中度甜葡萄酒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与菜肴搭配得当。如德国珍藏酒与晚秋清甜酒的酒精度很低,酒味淡,只能搭配味道最为中性的白鱼喝,而且最好是自斟自饮。但产自澳洲及阿尔萨斯、仿照沃莱与托卡伊酿制的白诗南等酒味醇厚的白葡萄酒则是很好的佐餐酒,搭配很难消化的贝类海鲜、厚汁类可口菜肴以及滑爽的肉酱,再惬意不过了。
大瓶装的大玄机,葡萄酒为什么有超大瓶?
平常我们最常看到的葡萄酒瓶,尺寸大都是750ml标准容量。但是偶而也会在酒店看到各式各样大尺寸的葡萄酒瓶,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大容量葡萄酒的售价一般都会贵上1/3。我们平常买大包装的东西不都应该有优惠,卖便宜些吗?那为什么消费者不直接多买几支标准瓶,还要多花钱买大尺寸的葡萄酒?为什么酒庄要费功费时制作做这种不便于携带,又感觉呆萌搞笑的大瓶装呢?
2014年迪拜国际机场葡萄酒专卖店LeClos里惊现3瓶12升装的2009年份玛歌酒庄干红葡萄酒。此批酒采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瓶装(相当于16瓶标准装容量),总产量为6瓶,每瓶售价高达195,000美元/瓶,堪称世界上零售店里最昂贵的单瓶酒。2009年标准装玛歌干红的平均售价为1,301美元/瓶(含税),按此价计算,16瓶的总价为15,612美元而此次出售的12升装玛歌干红,尽管其容量与16瓶的总容量相等,但售价却高出了179,388美元。难道大瓶装就是为了售卖更高的价格吗?
让人眼花的各种酒瓶
葡萄酒国际标准瓶容量为750ml。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都是国际标准瓶型(即750ml),或者是750ml的倍数:通常有10种容量的瓶型。
酒瓶名称:半瓶(halfbottle)标准瓶(bottle)马格南瓶(Magnum)以色列王瓶(Jeroboam)犹太王瓶(Rehoboam)玛土撒拉瓶(mathusalem)亚述王瓶(Salmanazar)珍宝王瓶(Balthazar)巴比伦王瓶(Nebuchodonosor)光之王瓶(Melchior)大瓶装绝不是为了搞笑
1.大瓶葡萄酒给人视觉冲击
想象一下,哥几个喝酒,要三个人才能搬上来的超大装葡萄酒,看看都会醉,绝对是吸引眼球的超级利器!
2,大瓶装葡萄酒拥有更好的陈年能力
萄酒在陈年時会透过软木塞挥发而造成液面高度降低,加速葡萄酒氧化。
大尺寸葡萄酒瓶则因为葡萄酒的量较大,降低了渗入空气对葡萄酒氧化的比例。因此,葡萄酒在大尺寸的葡萄酒瓶內可以減缓成熟,能够让葡萄酒保留更多的果味,成熟地更完美,非常适合葡萄酒的长期存藏。也给了人更多的期待!
3,大瓶装葡萄酒更益于温度恒定
大瓶装葡萄酒因有较大的葡萄酒容量,在相同的储存环境下,温度变化会更小,这有助于减缓葡萄酒陈化的速度。
4,大瓶装葡萄酒不易于移动
大瓶装葡萄酒因为体积庞大,重量较重,一般不利于到处挪动,同时也不利于流转。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瓶装葡萄酒减少了易手的机会,有更多的时间沉睡在酒窖中进行成熟。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更好的保证葡萄酒品质。
5,大瓶装葡萄酒产量少,更适于投资
拍卖市场是收藏的葡萄酒套现的主要市场之一。在这个市场中,标准瓶葡萄酒(750毫升)因其太过普通,不易售出,所占份额非常小。因此,收藏投资级葡萄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购买整箱和大包装(1.5升、3升、6升和9升等)的葡萄酒。对于顶级酒,大尺寸瓶装升值潜力更大,出售价格也就更高。在良好保存状态下,拍卖时酒价往往能增加10%~15%,甚至更高。
6,大瓶装更适合分享
没有朋友分享的大瓶装一定是是苍白的,如果你马上就要打开你酒窖中的Melchior装葡萄酒,为了杜绝浪费,更为了分享你对这支酒的期待。非常非常有必要,约上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分享!记得带上我。
大瓶装的葡萄酒一定好吗?
市面上95%的葡萄酒需要尽早喝掉,不具有收藏及投资价值,很多人仍迷信酒是历久弥香,但事实上太多的酒不是喝得太早而是太晚了。不具有陈年收藏的酒,即使装出个DoubleMelchior也没用。因此大瓶装的葡萄酒不能与葡萄酒的品质画上绝对的等号。顶级酒的大瓶装一定值得收藏,但大瓶装的葡萄酒不一定是顶级酒。
喝葡萄酒要讲究温度
作为一个傲娇的小公举,葡萄酒从它还是个葡萄时便对周边环境过于挑剔,好不容易变成了酒,也要在被喝掉之前再任性一次!恰到好处的适饮温度有多重要?你看了便懂了。
一般来说,侍酒温度对于葡萄酒的影响主要是在两方面:温度对酒中香气物质的影响和对味觉的影响。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酒的表现,不同的酒也有不同的适饮温度。
当温度过高时,葡萄酒中的香气分子会充分释放出来,但乙醇也会趁机作乱,使葡萄酒的香气稍带有乙醇的灼热感,失掉了部分酒精的葡萄酒也略显不平衡。
当温度过低时,香气分子会被冻结在酒中,很难释放出来,闻起来便像是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
从味觉上来讲,适宜的温度也能更好的提升葡萄酒的口感。高温时,味蕾对甜味的敏感性更强,低温时,味蕾对酸味的敏感性更强,这就是为什么热果汁比冰镇果汁更甜的原因。
此外,温度还可以降低葡萄酒中的苦味和单宁带来的涩感。这项原则也可以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你喝中药的时候,适当加热中药,也就没那么苦了。
1.红葡萄酒
对于红葡萄酒的适饮温度,很多人都知道是室温。然而,冬季和夏季的室温相差近30℃,笼统地称它为室温未免有些太含糊其辞了。在品酒环境中,室温代表15-20℃,如果在盛夏饮用红葡萄酒,还是需要稍微冰镇一下。
不过,室温也是有应用范围的。普遍来说,15-20℃的侍酒温度,适用于那些饱满浓郁的红葡萄酒,例如波尔多、西拉、巴罗洛、教皇新堡等。
这些葡萄酒需要较高的温度将酒中香气释放出来,以平衡它饱满的酒体和厚重的口感。此外,这类葡萄酒普遍单宁强劲,较高温度也可以略微削弱葡萄酒的苦涩感。
但是对于博若莱,黑比诺等轻酒体红葡萄酒来说,仅仅需要12-15℃就足够了。较低的温度可以使葡萄酒保持清爽的特性,毕竟它们是红葡萄酒中的小清新嘛。
2.白葡萄酒和桃红
和红葡萄酒一样,白葡萄酒的适饮温度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长相思、白诗南、灰比诺等简单清爽,酒体轻盈的白葡萄酒,8-10℃就刚刚好。
低温更好的凸显了葡萄酒的酸度,可以使葡萄酒更加清爽宜人。对于那些本身酸度不够的白葡萄酒来说,低温能很好的掩盖它的缺陷,使酒尝起来更加平衡。
但是对于勃艮第白葡萄酒、加州过桶霞多丽等经过苹乳发酵或橡木桶陈年的白葡萄酒来说,适饮温度需要稍微提高一些,保持10-12℃之间。
相较于普通的长相思、白诗南,这些酒酒体饱满,入口厚重,风味也更加复杂,一定程度上更偏向于果香型红葡萄酒,因此稍稍提升一些适饮温度会更合适。但不论怎样,白葡萄酒都需要酸度来支撑骨架,因此温度也不能过高,12℃已是极限了。
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风格类似,新鲜易饮型的桃红酒在10℃下饮用即可,而那些经过橡木桶陈年,略有些单宁,骨架明显的桃红酒,也需要稍微高一点的温度,12-13℃正合适。
3.起泡酒
起泡酒的风格更加接近白葡萄酒,酸度是骨架构成的关键,适饮温度不能太高。
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起泡酒的气泡才是精华,温度高了气泡都跑光了啊!想象一下喝啤酒喝可乐的时候,总是要把它们冻的特别冰才觉得舒坦,喝起泡酒自然也要有这个感觉。
当然,为了保持起泡酒的香气不被憋死在瓶中,我们还是不要将它冰镇过度。4-6℃的侍酒温度,让气泡有条不紊地从酒杯中窜上来,阵阵花果香随着气泡也蹭蹭往外冒,喝一口,密集的气泡在口腔里炸裂,这才是喝起泡酒的正确姿势。
此外,起泡酒的适饮温度也能保证开瓶的安全性。对于香槟这样随时可能窜上天的炸弹来说,未经冰镇直接开瓶未免也太危险了些。将香槟冰镇好,气泡老老实实地待在酒瓶中,再按照步骤慢慢开瓶,你就能听到噗的一声玛丽公主的叹息了~
4.甜葡萄酒
无论是晚收雷司令、莫斯卡托小甜水的微微甜,还是冰酒、贵腐的甜到齁,任何甜型的酒都需要冰镇到5℃左右再饮用。较低的温度能够降低甜味带来的刺激,凸显葡萄酒的酸度,使葡萄酒不至于过于甜腻。
对于那些质量并不太高的甜葡萄酒来说,这点显得更加重要。当没有足够的酸度支撑,甜葡萄酒很容易使人感到反胃,这时只需再将温度调低一点,品尝的感觉便会好很多。
5.如何判断适饮温度?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每种葡萄酒的温度大家也都明白了。那么问题来了,喝酒时总不能随身带着温度计,如何判断温度是否合适?如果天气过于炎热,葡萄酒岂不是刚倒入杯子,温度便过了头?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先将葡萄酒冰镇至适饮温度以下,待它倒入杯子后再慢慢回温,或用手捂住杯壁加速回温。当你觉得你的葡萄酒尝起来刚刚好,这就是饮用葡萄酒的最佳温度了!
既然都花了钱去买酒,何不再稍微花些心思,让酒变得更完美呢?
葡萄酒杯拿法有讲究
葡萄酒的杯子拿法也是有讲究的。那么葡萄酒如何拿杯子呢?
如何拿杯子
大家知道啤酒杯和纸杯是不能用来装葡萄酒的,要不然这会跟用纸杯饮上好的咖啡一样无趣了。葡萄酒是要用高脚杯来配的。当然装中国烈性白酒的小杯就太小了,还不够喝一口的呢!拿杯子的时候,如果采用拿白兰地的手势,那就有冒充行家的嫌疑了。手的温度不同于酒温,手温会影响到葡萄酒的风味,只有拿酒杯柄和杯托才不会影响酒的温度。这才是正确的持杯手势。
如何在餐厅享受服务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点酒经验,建议请服务生为你点的菜配酒。点好酒,服务生会倒一点酒让埋单的客人来试。记得千万不要像我在餐厅见到的一位先生那样,他竟说:怎么不给主客倒,给我倒也不倒满了?没礼貌!一下子将服务生僵在那里了,做对了还挨训,又不敢当着客人的面笑他,只有背后笑他土。
中国人讲究酒满心诚。而葡萄酒倒满了就无法摇晃酒杯使酒里的香气挥发出来了。闻不到香气如同盲眼看美人,花了钱却没有充分享受它,太可惜了。所以内行的做法就是酒占杯子的三分之一最好,当然品尝过后,倒入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杯的葡萄酒也是可以的。
避免野蛮干杯
只要拿起高脚杯就会使人变得高雅起来。碰杯是很有必要的,葡萄酒是五官都能享受到的妙品,眼睛可以欣赏它迷人的颜色,鼻子可以闻到它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它的美味,碰杯时悦耳的声音则是给耳朵享用的。
葡萄酒的佐餐性和高雅情调对我们逐渐远离干杯习惯也许会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些好酒,它们是有灵性和生命的,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干杯,没有细细品味,实在是糟蹋了它的美貌和内秀。
真正美好的酒不单是它的广告、酒标、酒瓶所包装的外在美,更主要的是酒本身以及它的故事、产地的风土人情和酿酒师的心血所蕴含的内在美。
葡萄酒“晕瓶”是怎么回事儿?
人一晕车,轻则头昏目眩,重则恶心呕吐。而人们都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那葡萄酒会不会像人一样也晕车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它不叫晕车,而叫晕瓶。
1、何为晕瓶?
在葡萄酒的专业术语中,晕瓶称之为bottleshock或bottlesick-ness。晕瓶指的是葡萄酒呈现香气涣散,口感寡淡,整体结构不平衡的一种短暂状态,通常被形容为muted(沉默的)或disjointed(杂乱的)。
2、为何晕瓶?
谈及这种现象的原因,理论依据在于,不论是自身还是相互之间,葡萄酒里的所有复杂元素(酚类、单宁和复合物)都在不断反应着,而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加速这种反应,导致葡萄酒暂时封闭起来,呈现暂时的晕瓶状态。
因此,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情况会导致葡萄酒晕瓶:一为葡萄酒装瓶后(或葡萄酒加入二氧化硫之后),二为葡萄酒(特别是一些脆弱的陈年葡萄酒)经过长途运输的摇晃后。
3、葡萄酒晕瓶后怎么办?
葡萄酒晕了怎么办?不必担心,就像人一样,晕瓶是一种短暂的状态,我们只需将晕瓶的葡萄酒放置在较为理想的储藏环境中一段时间,它们就能恢复活力了。难怪有人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原来也只要休息就能恢复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休息时间的长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葡萄品种、酿造过程、窖藏状况、酒瓶瓶型和葡萄酒风格等。但一般来说,休息个3-5周,晕瓶的葡萄酒差不多就能恢复正常了。
4、电影《BottleShock》讲的是晕瓶吗?
别误会,虽然电影《酒业风云》(BottleShock)的名字与晕瓶相同,但内容却跟晕瓶没有半点关系。《酒业风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1976年著名的巴黎品酒大会上,加州葡萄酒击败法国名酒一夕成名的故事,喜欢葡萄酒的朋友可不要错过这部经典的葡萄酒电影。
葡萄酒开瓶必知的小技巧!
想像一下,在一个安静的星期六夜晚中,你将这星期所有的烦心事都抛之脑后,没有工作的烦扰,在你身边的只有你最亲密的伴侣。你决定要和他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拿起那瓶令人心醉葡萄酒,然后都因缺少了开瓶器而被打乱。
不过不用担心,这篇文章将避免你美好的夜晚化为泡沫,还可以保护你的牙齿不受到伤害,其实很简单的一些小工具就可以打开葡萄酒瓶啰!
螺丝钉和钢丝钳
找到一个螺丝钉(螺纹越宽越好)和钢丝钳。
将螺丝钉钻进软木塞中央,留下约1.5公分的长度。
用钳子将螺丝钉和软木塞一起拔出,如果手边没有钳子也可以用指甲剪代替。
小刀
其实小刀也是可以轻松将软木塞取出的,刀身必需小于软木塞(带有锯齿状的小刀效果更好)。
小心的将小刀插入软木塞。
慢慢从左至右,小心的将软木塞旋转向上拉出,直到它完全松脱。
注意:如果小刀不是垂直地插入软木塞,在取出软木塞的同时,记得将葡萄酒瓶压在坚硬的表面上,以防止酒瓶滑落破碎。
铁丝和钢丝钳
你需要一根钢丝(例如衣架),如果有必要可将它拉直。
使用钳子将钢丝的尾端一公分折出约30度的弯。
仔细且小心的将钢丝由软木塞的边缘塞进酒瓶内,直到钩子低于整块软木塞。
确保钢丝的钩子稳固的定在软木塞的底端,并且小心的将它拉出。
注意:请小心不要让钢丝伤到你的手,使用此方法前最好戴上手套。
回纹针和笔
拿起身边的两个回纹针和一枝笔。将回纹针拉开只留下两端U字型的部分。
将回纹针的一端由软木塞的边缘塞进酒瓶内(称之为A端),并确保另一端仍然有足够的长度能够利用(称之为B端)。
一旦A端低于软木塞时,稍稍转动回纹针确保往上拉时会因U字型的设计而顶到软木塞底部。
使用另一个回纹针重复上面的步骤。
拉直B端,然后将它们拧在一起。将钢笔或铅笔置于由两个回纹针形成的洞中。
在笔和回纹针的帮助下,轻轻地将软木塞从酒瓶中拉出。
榔头和小钉子
准备一把榔头和五个小钉子。
小心并且轻轻地将钉子锤入软木塞,使它们密集的形成一条直线。
以你的拇指最为支撑点,并利用榔头拔钉器的那端缓缓地将软木塞拉出酒瓶。
注意:如果你无法轻易地将软木塞拔出,再次将钉子钉入,但这次要垂直于原来的那条直线,然后再尝试一遍。
是时候和你的亲密伴侣享受这美妙的夜晚了!
喝葡萄酒有哪些讲究?
1.配合肉类喝。喝红酒最好配肉类,如颜色比较深的肉,味道重,猪肉,牛肉,羊肉都可以,喝白葡萄酒最好配颜色比较淡的肉,味道淡,海鲜之类。
2.与水果搭配喝。有种葡萄酒的流行喝法,即用水果和葡萄酒搭配,调出各种不同的味道。青苹果加法国出品的钟楼城堡干红,能调出果酒,青苹果的酸中和了红酒的甜味,喝来一点也不觉得腻;柳橙加入来自澳大利亚的白奥伦达白葡萄酒,入口爽滑,还夹着淡淡的橙香;柳橙与蓝莓加派拉蒂香槟相配,淡淡的蓝色与橙色交相辉映,独特色彩的混饮鸡尾酒,更适合任何交际场合和白领聚会,但最好购买有品质保证的进口葡萄酒。
很多人在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时喜欢加入一些雪碧,其实这种饮用方法并不科学。
3.不宜加雪碧和可乐。在葡萄酒中加入雪碧,一方面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纯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气体的加入影响了葡萄酒的营养和功效。
4.不宜加冰喝。加冰块饮用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加冰之后葡萄酒被稀释,不太适合胃酸过多和患溃疡病的人饮用。正确饮用葡萄酒的方法是:红葡萄酒在室温下饮用即可,不要冰镇,最好在开启后一小时,酒水充分吸收空气后再饮用;白葡萄酒则冰镇后再饮用口味更佳,但不要在酒内添加冰块。
5.开盖应该尽快喝完。一般说来,葡萄酒开启后应立即饮用,如果一次喝不完,可把剩下的酒放在冰箱里,但也不宜超过三天。即使没有开启的葡萄酒,简单地存放在酒柜里也是不当的。正确的存放方法是卧放或者倒放。这样主要是防止软木塞过度干燥,透气后使酒质氧化,造成口感的变化。
6.晚上喝更好。按人体生理学的观点,还是安排在晚间饮酒为好,这是因为在一昼夜的24小时之内,人体对酒精的感受状况是不同的。上午7-8点,肝脏中的有毒物质基本已排除干净。所以这时决不要饮酒,以免给肝脏带来沉重的负担。正午前后,身体对酒精最易感觉,如果中午饮酒,则最易致醉,且午餐饮酒会使整个下午精神不振。下午3-5点,因人的味觉和嗅觉最为敏锐,听觉也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故这时最易于评酒,所做的判断准确度高。下午6点,人的体力和耐力最强,这时对酒精的承受力也最大。
大瓶装葡萄酒的秘密
市面上大部分葡萄酒都是750ml的标准瓶装,除此之外,也有375ml的小瓶装葡萄酒,以及各种各样的大瓶装葡萄酒。有人认为,大瓶装葡萄酒的陈年潜力更强,口感更好,投资价值更高;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下文将介绍大瓶装葡萄酒的类型、特点以及获得过吉尼斯纪录的大瓶装葡萄酒等。
一、大瓶装的容量都有哪些?
大瓶装葡萄酒的容量通常都是750ml标准容量瓶的倍数,而且这些大瓶子都有自己的名字:
1.马格南(Magnum)大酒瓶:1.5L(2瓶)
2.双马格南大酒瓶:3L(4瓶)
3.以色列王瓶(Jeroboam):4.5L(6瓶)
4.皇室瓶(Imperial)或者玛土撒拉(Mathusalem)大酒瓶:6L(8瓶)
5.亚述王瓶(Salmanazar):9L(12瓶)
6.珍宝王瓶(Balthazar):12L(16瓶)
7.巴比伦王瓶(Nebuchadnezzar):15L(20瓶)
8.光之王瓶(Melchior):18L(24瓶)
二、大瓶装葡萄酒真的更好吗?
葡萄酒瓶尺寸大小的不同,意味着葡萄酒中酒液与空气的比例也不同。酒瓶越大,单位面积内酒液与软木塞下面的空气接触的比例越小。因此,大瓶装内葡萄酒老化的时间会更慢,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保存。相反,半瓶装葡萄酒(375ml)老化的速度会比标准瓶装葡萄酒更快。所以可以说,如果一个酒瓶足够大的话,那么瓶内的葡萄酒几乎不会老化,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状态(包括香气、单宁、酸度等)几乎能够保持与其刚装瓶时的状态一致。
当然,也有人认为大瓶装葡萄酒不仅会给侍酒增添不少麻烦,而且如果人比较少,喝大瓶装葡萄酒容易导致浪费或者醉酒等问题。
三、多大尺寸的酒瓶才最完美?
既然酒瓶越大,葡萄酒老化的时间越慢,那么酒瓶要多大才最好呢?其实,关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然而,有数据显示,1.5L的马格南大瓶装葡萄酒是很多侍酒师和葡萄酒专业人士的最爱。这主要是因为马格南大瓶装葡萄酒在陈年潜力上比标准瓶有所上升,而在容量上又不至于太大。
对于香槟(Champagne)来说,酒瓶越大,瓶内的酒液与酵母的接触面积就越大,有利于促进酵母自溶,即分解酵母,释放二氧化碳,促进香槟起泡,并且还会增添一些令人愉悦的风味。然而,1个马格南大瓶的成本一般要比2个标准瓶的成本高些。
此外,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大瓶装葡萄酒。有数据显示,近30个月来,人们对大瓶装葡萄酒的搜索量增长了60%,从2013年6月的18,651增加至2015年11月的30,436。如果聚会或者晚宴的葡萄酒是大瓶装的话,无论该葡萄酒品牌如何,人们都会觉得比较有意思。
四、哪些大瓶装葡萄酒获过吉尼斯纪录?
1.高1.38米、容量为130升的酒瓶
2004年,美国纳帕谷(Napa)的葡萄酒生产商贝灵哲(Beringer)将其2001年份的私家珍藏赤霞珠(PrivateReserveCabernetSauvignon)装在高1.38米的瓶内。该空瓶子的重量就达68千克,总共装了130升葡萄酒,这相当于173瓶标准容量的葡萄酒。该葡萄酒在一次慈善拍卖会上,拍得55,812美元。直至2010年,该瓶都保持着世界上最大酒瓶的记录。
2.高2.4米、容量为480升的酒瓶
2010年,奥地利格莱士酒庄(WeinlaubenhofKracher)用一个2.4米高的酒瓶装了480升该酒庄2005年份的逐粒枯萄精选(Trockenbeerenauslese)葡萄酒。该瓶与葡萄酒一起重达630千克,使其打破了世界纪录。
3.高4.56米、容量为1,850升的酒瓶
然而,格莱士高2.4米的大酒瓶创造的记录很快就被打破了。来自中国辽宁某酒庄一高4.56米、容量为1,850升的大瓶装冰酒创造了酒瓶界的吉尼斯记录。
4.高4.17米、容量为3,094升的酒瓶
中国创造的世界吉尼斯纪录(酒瓶)很快又被好几个酒瓶打破了。目前,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酒瓶是一个瓶高4.17米、圆周3.77米、容量为3,094升的酒瓶。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