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贵州茅台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你只知茅台?酒博会前教你认贵州美酒》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来贵州,不但潇洒走一回,更要潇洒喝一回。都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贵州人的天然灵气,少不了这酒的滋润,早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就无处不飘美酒香。在即将到来的酒博会之前,就教你如何成为一枚正宗且资深的贵州“酒鬼”?
茅台“活化石”魅力几何?
在许多外国人眼中,“moutai”已成了白酒的代名词,甚至就直接表征,颇类似于当年的瓷器之于华夏。
好酒较是有情物,不醉人,醉心。茅台酒好比一位积淀丰厚、个性十足的男子,不接触不知道他的魅力,一旦有缘亲近,就会令你今生难舍难分。那种入口的丰富层次,那种不上头、不刺喉的体验,那种多喝几杯软绵绵的浮想联翩,有了前列次哪由得你不想第二次。
习酒黔派浓香一路芬芳
国内权威白酒专家认为,贵州浓香型白酒既鲜明区别于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的川酒风格,又不同于苏、鲁、豫、皖浓香型白酒共有的淡雅品位,独树一帜,开创了白酒香型的一个新流派——“黔派浓香”。
随着“习酒五星,液体黄金”宣传深入人心,五星习酒系列不负众望,成为黔派浓香代表。
青酒洞藏人间之精华
“喝杯青酒,交给朋友。”
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
而广告词中的青酒,正是产于我省黔东南镇远。
青酒在秉承当地传统工艺基础上,师法自然,采用天然溶洞储藏基酒,使其自然老熟,窖香浓郁、入口喷香、醇和回甜、余味绵长。
珍酒不再是茅台复制品
“虽然珍酒厂生产出的酒不能叫茅台,但是品质上被公认为较接近茅台的一款酒。”原贵州珍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申先东这样说过。
“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是一段传奇孤品的历史,然而它使珍酒拥有了酱香型白酒不可重生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成就了一段无法复刻的传奇。
董酒懂酒
我国有五种白酒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及其它香型,董酒是其它香型的代表。
董酒以优质糯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135种中药材和小麦制曲,以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一次串蒸而得出纯净无杂质的董酒,董酒内有中草药精华,但又不是药酒。然后,再经过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而成。
酒曲中的中药材参与董酒的酿造,在发酵过程中抑制有害的微生物,滋养大量有益人体的微生和陈香物质,形成独占鳌头的董酒。
鸭溪窖酒蒸出来的“酒中美人”
被誉为“酒中美人”的鸭溪窖酒,产于“黔北四大名镇”之一的鸭溪镇。鸭溪窖酒具有窖香浓郁、绵柔爽净、甜而不腻、香而不暴,余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鸭溪窖酒以优质的高粱为原料,加上适量的糯谷、小麦在中温下制成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采用肥泥窖作糖化发酵池,万年糟酿制,多次发酵多次蒸馏,把蒸馏出的酒量质贮存,分期窖藏,然后精心勾兑而成。
安酒较早可追溯到元代
安顺产好酒的历史,较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特产贡酒“米浆”。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后,屯堡人将江南先进制酒技术与安顺本地酿酒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方酿酒工艺。
产于安顺的安酒是贵州浓香型白酒的另一代表。安酒既有对本土传统工艺的继承,又有对黔北赤水河流域酿造工艺的借鉴。兼收并蓄,使安酒具有无色透明、窖香较浓、醇和甘冽、爽口不燥的风格,在50余年前就畅销东南亚。
匀酒入口如丝绸
黔南自治州州府——都匀,早在殷商就有文献记载:千年桃源之境,美酒之城。据《都匀县志》记载:“古黔南族人酿酒,取竹鸡草根汁,和米作曲。”
明末清初,明军酒师张宝华随军入迁都匀,取都匀族人“苗曲”工艺,融合“烧酒”技法,“张氏制曲秘方”,率旗下酒师百众,开创“张氏酒坊”。经历匀酒人百年世代的辛劳智慧,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匀香妙艺”。
匀酒讲究“酸、甜、苦、辣、咸”平衡匀和、各味协调,酿造从选择原粮水源、制曲配药、生产工艺,到大师勾调,均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的,入口如丝绸般绵实柔滑,一线下喉顺吞爽口,回味细腻优雅绵长,用三个字总结就是:柔、顺、雅。
biangdang酒不醉都得睡三天
有道是,“biangdang酒,不醉都得睡三天”。这农家自酿的米酒,仿佛勾魂摄魄的小女子,入口甜蜜蜜,一不小心喝多,方知后劲之烈。
每逢赶场天,夕阳西下,人渐散尽,贵州高原的乡间小路上常可见一个个满面通红的男人。一句拟声的“biangdang”,伴着饮者哼唱的小曲、踉跄的脚步、倒地醉卧的刹那,和贵阳夜市排档一起,清澈透亮地映照出贵州人心底的豪放与旷达,生活状态的自在与随性。察杯底乾坤到底多大,探壶中日月究竟多长。接过贵州派过来的这张飘香名片,就触摸到了酒的魂魄。<WwW.jiUku365.CoM/p>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贵州茅台镇酒和贵州茅台酒有什么区别?
我是茅台本地人,给题主和有些不明所以的人科普一下。了解前面茅台来来历的人可以直接刷到最后看茅台酒和茅台镇酒的区别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分别是“成义烧房”、“荣和烧房”和“恒兴烧房”。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创始人华联辉。起初年产茅台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其酒俗称“华茅“恒兴烧房”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创办,因生产停滞,到1938年同赖永初合伙扩大规模生产。后来成为赖氏私有,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其酒俗称“赖茅”191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华茅”和“王茅”两家的酒送展,当时农商部没有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会上茅台酒获得金奖,被誉为世界名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从此蜚声中外。上世纪50年代,地方政府把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合而为一,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从此茅台酒厂不断发展壮大。加之,长征路途中现代军事史经典战役之四渡赤水时,七大元帅以及毛泽东等开国元勋路过茅台镇时(现在在茅台当地还有渡河地点)喝了一些茅台,红军战士们也或多或少喝了些,有的甚至用茅台当地产的酒洗伤口消毒,泡脚,都收到了奇效。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当然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特别青睐——如国酒之父周恩来。(特别说明,周恩来不善饮酒,不喜饮酒,邓颖超也不赞成周恩来总理喝酒,他却对茅台情有独钟,这不得不说明茅台的魅力)也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尼克松访华,苏联等各外交友好国家领导人访华,国宴都会背茅台,“国酒茅台”自那个时期伊始。茅台酒复杂的生产工艺本人有幸在茅台酒厂实习过一个月,参与了其中的一些环节。可以说相当辛苦。如今,茅台酒厂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20家企业构成。除了53度的飞天茅台酒外,相继开发出43度、38度、33度茅台酒乡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比如酒友们熟知的茅台王子酒、迎宾酒、汉酱、赖茅、习酒等等。正宗的茅台酒,瓶身就是书写的那个系列茅台名字,茅台的商标也很好认,或者上网百度,没有茅台商标以及名字过于复杂(例如添加有内供专供特供等字样)都是假的!!例如飞天茅台,就是瓶身左上角有美女飞天的圆圈标识,书写的“贵州茅台酒”;茅台迎宾酒,书写茅台迎宾酒。题主所说的茅台镇酒,茅台镇上现在有大约一千八百多家酒厂,小作坊生产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虽然很便宜质量却相比于茅台相差不了太多,毕竟茅台酒之所以那么好喝,主要是因为它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地方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同一个地方差不多工艺的话,味道确实相差不大。而有的就是欺世盗名在茅台镇挂个名乱整些差酒给顾客,搞坏了茅台当地好酒厂的名声。很多人喝了那样的差酒就会自以为自己了解了真相,其实茅台也就那样,不咋滴。只能说这是见识浅薄而已。茅台确实有一个牌子,叫做“茅台镇酒”已经收归茅台酒厂旗下,如果是真的茅台镇酒这个品牌,瓶身有茅台酒厂标志。红蓝圆圈,中间有三只白鸥。其次是茅台镇上产的酒,也就是那一千八百多家,有大量的这样的小作坊小酒厂是将瓶身印制为茅台差不多的红白瓶身,鱼目混珠。这样的酒就是我上面说的,看运气,有的小酒厂很良心做得很好,价格也不贵。假如运气差贪便宜卖到了那种工艺简化,甚至只是挂名茅台镇的小酒厂生产的,只能劝君少尽一杯酒,走出房门吐为妙。(来源:今日头条我不是老王)
安顺市非常重视贵州酒博会
记得在第二届贵州酒博会,安顺市共计13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金额为63亿元,可见贵州酒博会为安顺市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今年的贵州酒博会安顺市也是非常的重视的。
安顺市酒类生产企业和酒类销售企业踊跃报名参加第三届(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酒博会”),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1家酒类企业确定参展。
第三届酒博会是经批准,由国家商务部和贵州省人民共同举办的大型酒类博览会,将于9月9日至13日在贵阳举行。届时,中外知名酒类企业高管以及众多销售商和采购商将受邀出席。
安顺市将酒博会视作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宣传推介安顺,促进安顺酒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安顺市以主导和企业运作相结合,提前安排部署,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准备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和酒类贸易项目,充分调动安顺市酒类企业参展参会主动性,吸引外地酒商关注安顺、投资安顺,助推安顺市酒业重振兴旺。
参展的21家企业中,有安顺市兴安酒厂、贵州安酒有限公司、贵州省黔中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黄果树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金星王啤酒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参加特装展示,另11家参加标准展示,展位面积共630平方米。
与往年相比,今年参展企业除了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外,在参展主题上也更具亮点。贵州金星王啤酒有限公司,将在酒博会上推出专为贵州本地消费者打造的“多彩贵州啤酒”品牌,拉近与本地客户的情感;沉寂多年的贵州黄果树酒业刚刚复产,将在酒博会上展示三款新品,用“新瓶老酒”吸引消费者和客商的目光;其他酒企也纷纷利用展区尽显自身独特酒文化,期望能在酒博会上一展风采。
贵州出台法规保护美酒河
为加强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障国酒茅台等名优白酒的生产环境安全,日前闭幕的贵州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规定赤水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禁止水电开发、拦河筑坝。这部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赤水河是长江目前没有筑坝并且污染较轻的一级干流。近年来,为保障国酒茅台等名优白酒的生产环境安全,贵州省切实推进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就是其中较重要的举措之一。
《条例》规定,赤水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应当坚持生态环境用水优先,并兼顾农业、工业以及航运等需要。禁止在赤水河干流和珍稀特有鱼类洄游的主要支流进行水电开发、拦河筑坝等影响河流自然流淌的工程建设活动。《条例》明确,赤水河流域主要水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根据贵州省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余留芬
在盘县岩博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就找“小奶奶”。村民口中的“小奶奶”不是别人,正是岩博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因为在村里的辈分大,大家都爱叫她“小奶奶”。
“2001年,我接任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账面上欠着几万元的外债,全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余留芬回忆起来。现如今,岩博村已经是一个拥有集体资产达5520万元,村级经济积累达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50元的先进村、示范村、小康村。
“要想富,先修路。就是用双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路。”余留芬上任后前列桩事就是修路。上任仅7天,她就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并拿出多年的积蓄2万元,还请人担保贷款3万元,着手开始修路。三个月后,前列条长3公里、宽4米的简易公路爬上了岩博。此后,她带领众人先后修通了各村组的通村公路,并于2009年底,修通了前列条水泥路,也由此打通了村民的信心。
从上任之初,余留芬就思考着如何发掘村里的优势。看到岩博村酿酒的传统,她把重头戏压在了酒业上。利用村集体资金,按照彝族传统酿酒模式开办酒厂。并以集体林场作抵押,向县联社贷款1500万元,作为前期资金,同时,贷款以1万元1股,采取“自觉认购、自主贴息”的方式,与农民签订入股合同,实现村民持股与企业盈利风险共担。
除此之外,村民还能以土地、技术入股……岩博村365户农户中有150余户农户参与入股,入股率近50%。如今,岩博酒在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被誉为“小茅台”,一度供不应求。按计划,酒厂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白酒5000吨,年生产总值10亿元。
依托酒厂,岩博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以酒糟饲养绿壳蛋鸡、野猪、芙蓉香鸡;同时,由村民集资300万元,村集体出资10万元成立火腿加工厂;以村委会为主体,联合村民集资25万元,创办岩博矸石砖厂……通过创办以上企业,解决了当地40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0余人,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450余万元,入股村民人均年分红达8.65万元,为岩博村的脱贫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想法是,到2020年,岩博村总产值达到20个亿,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余留芬信心满满地说。
公司名称: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
招商网址:yanbo.9998.tv
贵阳为贵州酒博会专开3条直达专线
每一届的贵州酒博会的人流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贵州酒博会举办期间,贵阳的交通线路都是非常繁忙的,所以会多开几趟专线,今年也不例外,今年贵阳为贵州酒博会专开3条直达专线。
除了以上9条常规线路外,公司还抽调36台车辆组织3条专线运营,每条专线配车12台,原则上发车间隔为10-15分钟一班,具体运营组织时灵活调度。
具体线路安排为:
专线一:黔灵山公园—国际会议中心
线路走向:黔灵山公园(天怡豪生对面)—国际会议中心
专线二:大营坡—国际会议中心
线路走向:大营坡(70路大营坡站)—国际会议中心
专线三:博物馆—国际会议中心
线路走向:博物馆(银海元隆)—国际会议中心
以上三条专线的车辆配置匀为12台,运营时间均为8:30-17:30,执行票价:2元/人、IC卡及免费乘车证无效。
贵州名酒有哪些,除了茅台你知道几个
现如今,每当我们提到名酒收藏,让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贵州的茅台酒。其实贵州的名酒不仅仅只有茅台,其实贵州产的好酒远远大于我们所了解的,那么,贵州有哪些名酒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看看你都知道几个!
茅台
历史:产自于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镇,由当地的荣和、成义、恒兴三家烧坊合并而来,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同时是老八大名酒之一。
工艺:采用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2987”一年的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特点:酒液清亮,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闻之沁人心脾,入口荡气回肠,饮后余香绵绵。
平坝窖酒
历史:产自于贵州金沙县。平坝窖酒因注册商标为金壶牌,故又称金壶窖酒。
工艺:采用了高粱、稻谷、糯谷作为原料,用当地产香麦、大米配以中药制小曲,以小麦以及麸皮与中草药踩香曲,小曲糖化,香曲下窑。采用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
特点:具有浓郁的酯香,又带有舒适的药香。
董酒
历史:产自于贵州遵义市汇川区的董公寺镇,它也是老八大名酒之一。抗日战争的时期,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教授们认为“董”字寓意“百草”,就提议将此酒命名为“董酒”,从此,董酒命名开来,就闻名于大江南北。
工艺:采用了百草入曲,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
特点: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的特点,并微带使人产生快感的药材香。
安酒
产地:产自于上世纪30年代的贵州安顺地区,其创始人周绍臣,出生于中药世家又精通酿酒的工艺,他在酿酒时选取中草药制曲,使得该酒别具风味,因此也被群众称作为“安茅”、“周茅”。
工艺:以优质的糯高粱和上等糯谷为原料,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混蒸混烧分层蒸馏。
特点:属于浓香型白酒,酒精度在54度左右,酒液无色透明,窑香较浓,醇和甘冽,爽口不燥。
习水大曲酒
历史:贵州习水县,它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多次到当时的郎酒厂、泸州酒厂取经,博采众长,产出的优质高粱酒。当时的名字非常有时代气息——红卫白酒,后来才改名习水大曲。
工艺:采用了当地的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分别制作高、中温曲,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混蒸混烧的工艺,发酵期为两个月左右,然后低温入窖密封贮存1年以上。
特点:无色透明、香气浓郁、甘冽爽口,柔和软绵,余味悠长等。
“贵州茅台”名字的由来
1915年王立夫”王茅“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后,在重庆开设了专卖店——“重庆道门口美味村独家经营”。“贵州茅台”名字的由来茅台酒商标“贵州茅台”是我国酒类行业中第一驰名商标,他的雏形可追述到清代。据史料记载,贵州茅台镇的酿酒历史悠久。到了清同治八年(1869年),盐商华联锋在此建立了贵州成义茅台酒厂,在成义酒厂创建十年后,茅台镇又出现第二家酒厂——荣合酒厂,该厂的创办人正是经营天和盐号的盐商王立夫。经过长期发展,荣合酒厂的规模以和成义酒厂不分上下。后来茅台镇又出现了另一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酒厂,经赖永初先生巨额投资,建立了恒兴酒厂,至此,茅台镇形成了三大巨头酒厂,王立夫荣和酒厂的“王茅牌”,华联锋成义酒厂的“华茅牌”,赖永初恒兴酒厂的“赖茅牌”。解放后,茅台酒成产地所在的怀仁县人民政府采取积极的赎买政策,到1953年,当地茅台酒的三巨头全部转入国营茅台酒厂,各自的商标也陆续停止使用,“贵州茅台”这样的一个新商标至此诞生。
贵州茅台提价背后的玄机
为什么茅台酒难买到?今年的茅台不仅成为股市热门话题,而且茅台酒在终端也基本是一瓶难求。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两个节假日期间,贵州茅台将市场供应量从2000吨增加至6200吨。但是节假日一过,茅台酒马上恢复到难买的局面。斑马消费发现,终端要么没货,要么严格限量,要么是价格奇高,就连京东这样的电商渠道也要提前预约,很少有现货。爱喝茅台酒的人都不禁在问:为什么不好买了?斑马消费认为,茅台酒变的奇货可居,实质是产量和市场需求一时难以平衡。从2012年到2017年,茅台基酒产量分别为3.36万吨、3.86万吨、3.87万吨、3.22万吨、3.9万吨和4.28万吨。鉴于茅台酒须存5年的特殊工艺要求,所以,基酒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5年后茅台酒的市场供应量。除了市场需求回暖,根本原因还在于厂家与经销商的博弈。贵州茅台的销售渠道分为直销和批发代理,2016年直销1983.20吨,实现营收34.85亿元,批发代理渠道销售3.50万吨,实现营收353.56亿元。批发代理渠道是贵州茅台的主要渠道,也就是俗称的经销模式。经销商因为业绩贡献大,是比较有话语权的。但贵州茅台想要重新立下规矩,比如飞天茅台只能控制在1299的红线,另外公司还要求经销商、专卖店和自营公司,必须将至少30%的年度剩余计划通过云商平台销售给消费者,这一招棋就是打击囤货和惜售,触动了经销商们的利益。还有最近几年来电商对经销商们的冲击,经销商们肯定坐不住。刘强东1个月内两次接触贵州茅台,并达成战略合作,其实本意就在于拿到一手货源。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纠结在一起,这就看贵州茅台怎么平衡各方利益了。茅台酒还会涨?上周五贵州茅台股价接近650元,市值超过8000亿元,差不多可以买下国内整个白酒行业的上市公司,各大券商也对这只股票的投资评级期望很高。无论股价怎么涨跌,最终还是要落到产品上。茅台酒需求这么热,供应量其实很有限,很多人预计贵州茅台会提价。先讲讲以前的提价情况。斑马消费梳理发现,从2005年到2011年,53度飞天茅台几乎每年都在调整出厂价,最高的提价幅度出现在2008年,提价22%至438元/瓶。到了2012年1月1日,出厂价提高33%至819元/瓶,也就是现在仍然在执行的出厂价。其实,从2012年至今,贵州茅台已经5年没有提高出厂价了。实属罕见。同时,斑马消费注意到,在贵州茅台没有提价的这5年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增长7%。在这种背景下,茅台酒没有提价,实际是反映出茅台酒不“值钱”了。但是对于提价,贵州茅台则是非常谨慎的。再看销量,去年茅台酒销量是2.29万吨,贵州茅台公司原来预计今年投放茅台酒2.68万吨,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已发货达到约2.4万吨,突破年初制定的投放计划的概念相当大,况且还有双11、春节等销售旺季。这说明茅台酒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存在,有可能提前启用明年的供应计划,导致明年的供应量趋紧。据了解,热衷茅台酒的主要是中高阶层群体。因此,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通过提价来平抑供应量。不过,鉴于茅台的特殊市场地位,贵州茅台不会轻易做出提价的决定。(来源:今日头条斑马消费)
2022关于白酒:贵州茅台镇酒和贵州茅台酒有什么区别?
我是茅台本地人,给题主和有些不明所以的人科普一下。了解前面茅台来来历的人可以直接刷到后看茅台酒和茅台镇酒的区别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以后的进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分别是“成义烧房”、“荣和烧房”和“恒兴烧房”。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创始人华联辉。起初年产茅台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其酒俗称“ 华茅“恒兴烧房”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创办,因生产停滞,到1938年同赖永初合伙扩大规模生产。后来成为赖氏私有,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其酒俗称“赖茅”1915年在旧金山进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华茅”和“王茅”两家的酒送展,当时农商部没有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会上茅台酒获得金奖,被誉为世界名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从此蜚声中外。上世纪50年代,地方政府把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合而为一,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从此茅台酒厂不断进展壮大。加之,长征路途中现代军事史经典战争之四渡赤水时,七大元帅以及等开国元勋路过茅台镇时(现在在茅台当地还有渡河地点)喝了一些茅台,红军战士们也或多或少喝了些,有的甚至用茅台当地产的酒洗伤口,泡脚,都收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当然也得到了的特殊青睐——如国酒之父。(特殊说明,不善饮酒,不喜饮酒,邓颖超也不赞成总理饮酒,他却对茅台情有独钟,这不得不说明茅台的魅力)也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发扬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尼克松访华,苏联等各外交友好访华,国宴都会背茅台,“国酒茅台”自那个时期伊始。茅台酒复杂的生产工艺本人有幸在茅台酒厂实习过一个月,参与了其中的一些环节。可以说相当辛劳。如今,茅台酒厂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 20 家企业构成。除了53度的飞天茅台酒外,相继开发出43度、38度、33度茅台酒乡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比如酒友们熟知的茅台王子酒、迎宾酒、汉酱、赖茅、习酒等等。正宗的茅台酒,瓶身就是书写的那个系列茅台名字,茅台的商标也很好认,或者上网百度,没有茅台商标以及名字过于复杂(例如添加有内供等字样)都是假的!!例如飞天茅台,就是瓶身左上角有美女飞天的圆圈标识,书写的“贵州茅台酒”;茅台迎宾酒,书写茅台迎宾酒。题主所说的茅台镇酒,茅台镇上现在有大概一千八百多家酒厂,小作坊生产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虽然很廉价质量却相比于茅台相差不了太多,毕竟茅台酒之所以那么好喝,主假如因为它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地方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同一个地方差不多工艺的话,味道确实相差不大。而有的就是欺世盗名在茅台镇挂个名乱整些差酒给顾客,搞坏了茅台当地好酒厂的名声。很多人喝了那样的差酒就会自以为自己了解了真相,其实茅台也就那样,不咋滴。只能说 这是学问浅薄而已。茅台确实有一个牌子,叫做“茅台镇酒”已经收归茅台酒厂旗下,如果是真的茅台镇酒这个品牌,瓶身有茅台酒厂标志。红蓝圆圈,中间有三只白鸥。其次是茅台镇上产的酒,也就是那一千八百多家,有大量的这样的小作坊小酒厂是将瓶身印制为茅台差不多的红白瓶身,鱼目混珠。这样的酒就是我上面说的,看运气,有的小酒厂很良心做得很好,价格也不贵。如果运气差贪廉价卖到了那种工艺简化,甚至只是挂名茅台镇的小酒厂生产的,只能劝君少尽一杯酒,走出房门吐为妙。
贵州茅台镇酒的文化传奇
世界三大蒸馏酒原产保护地之一的国酒茅台的故乡—茅台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源、工艺及千年悠长的酿酒历史等独特条件,酿造出精妙绝伦的琼浆玉液。
历史上较早记载赤水河畔酿酒史的为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公元前130多年,汉武帝刘彻饮到来自夜郎(今黔北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以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专门绕道茅台所在的仁怀的历史,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茅台古称益部,而枸酱,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
在的酿酒史上,真正完全用粮食经制曲酿造的白酒始于唐宋。而赤水河畔茅台一带所产的大曲酒,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至元、明期间,具有一定规模的酿酒作坊就已经在茅台镇杨柳湾(今茅台酒厂一车间片区)陆续兴建,值得注意的是,茅台当时的酿酒技术已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回沙”工艺。
至明末清初,仁怀地区的酿酒业达到村村有作坊。在此期间,茅台地区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的品牌开始出现。以“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烧春”为标志的一批茅台佳酿,成为贵州白酒的精品。
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促使茅台酿酒业的更加兴旺,到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其时较有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到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酿酒史上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成为那一时期茅台繁忙景象的历史写照。
茅台地区特殊的气候、水质,独具匠心的酿酒工艺,早为古人所知并加于总结。清道光年间的《遵义府志》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前列。其料用纯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曰茅台烧。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这段记载,准确地描绘了当年茅台酒的品牌、酒质、制作工艺及生产规模。茅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