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杏花村瓮藏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酿酒名地之杏花村》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人杜牧的诗句,如今还在我们耳边萦绕,朗朗上口,也不禁勾起了杏花村白酒酿造的起源。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最为人乐道。有位仙翁老道,衣着褴褛,三次饮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阳,自然环境好,交通很方便。改革以来,汾阳市政府为扩大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使名特酒(汾酒、竹叶青)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于四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独立的汾酒博物馆,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书画作品3000余幅,并兴建了“酒都碑廊”。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研究,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千百年来从未更易。杏花村地区的古代环境与今日大不相同.古杏花村位置在郭栅镇北,其地理区位是符合酿酒卫生的。酿酒需要清洁的水源,而古杏花村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山前冲积扇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完全吻合酿造条件。据古碑文记载,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如今的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中华汾酒等都已打入国内外市场,成为酒中佳品。2007年,杏花村汾酒酿造工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华名酒第一村”的品牌发展论坛上,汾阳杏花村被组委会授予了“中华白酒第一村”的称号。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杏花村酿酒历史


山西汾阳杏花村是酒与酒文化的发祥地。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地理条件独特,具有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人杰地灵,酒香味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不相上下的传统酿造工艺,精益求精的品牌文化理念,造就了千年传世佳酿——汾酒。
从“杏花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文物证实,杏花村酿酒史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南北朝时期,汾酒便已成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唐时杏花村酿酒作坊多达70余家,呈现“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之盛况。唐以前酒皆为“浊酒”,酿酒史上前列家蒸馏白酒便是“汾州贡酒”。李白喝后赞美:“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晚唐杜牧清明节出行逢雨,湿寒之际,思酒若狂,便有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两句绝唱,描绘了汾酒的过去。1915年,杏花村的老白汾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为我国荣获甲等大奖章的白酒品牌,加之新成立初期的国宴用酒,以及在5次我国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桂冠,成就了汾酒的现在。
汾酒诞生之后,经过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和魏晋时期,共4500多年酒文化哺育,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西周酒文化既为酒、也为汾酒发展确定了方向。沐浴酒文化的阳光雨露,汾酒度过它的婴儿期、幼年期和少年期,茁壮成长。至南北朝时期,终于以“汾清”酒赫然成名于世。
古时酿酒追求一个“清”字,汾酒在南北朝时期定名为“汾清”酒(汾指产地汾州),可见它当时造“清”的程度和质量之高。在汾清成名之时,汾清的再制品竹叶洒(当今保健名酒竹叶青酒前身)同样赢得盛誉。梁简文帝萧纲以“兰羞荐俎,竹酒澄芳”诗句赞美之。北周文学家庾信在《春日离合》诗中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可见此酒烈度不大,同现在汾酒集团所产竹叶青“香甜软绵”特色一脉相承。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杏花村的酿酒历史


杏花村的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齐书》卷十一就有: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的记载;北周诗人庚信曾写过:“三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的诗句,记载最早的竹叶青酒;唐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经》云:“唐时汾州有乾酿酒”;宋窦革《酒谱》、宋张能臣《酒名记》、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关于汾酒的记述。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1875年汾阳王姓乡绅,在杏花村创立了“宝泉益”酒作坊,以产“老白汾”酒而闻名于世。1915年其兼并“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为“义泉泳”。是年,“老白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醒题,向国人欢呼曰:“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一鸣惊人”。自此,老白汾酒誉驰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晋裕汾酒公司”草创且兼并“义泉泳”,年产量40余吨,至1936年汾洒在国际两度折桂,解放前在国内六次夺魁。但由于战乱不断,终于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产。1948年汾阳解放后,重新组织恢复了生产。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日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原“晋裕汾酒公司”全部产业,成立了“国营杏花村汾酒厂”。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餐桌上。1949年汾酒厂产量完成131.5吨,创利润4000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万元。至1993年,国营杏花村汾酒厂发展为以酒类生产经营为主,集科、工、贸、商、服务五位一体,进出口、内外销同时并,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国营大型一档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之一。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将原汾酒厂全部资产划归其所有。(集团)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体部分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经营,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团)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正式注册改制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白酒酿酒名地之泸州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属成都地区。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著名的酒城。自古川酒名气大,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泸州就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即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泸州曾是川南人民行署公署(省级)所在地,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泸州是中国著名的酒城,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名酒的地区,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均出自于此。白酒年产量从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0万吨以上,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酿酒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泸州物华天宝、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糯高粱等粮食作物及甘美的泉水,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年平均气温17.5─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16.8─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1.8℃;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发达的水系,理想的气候环境,形成了泸州酒酿造的独特工艺,并不断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泸酒的酿造技艺经过岁月的锤炼,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作为中国浓香型酒的发源地,泸州老窖池以四百年的悠久历史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享“中国第一窖”之美誉。

杏花村——白酒前列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人杜牧的诗句,如今还在我们耳边萦绕,朗朗上口,也不禁勾起了杏花村白酒酿造的起源。
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较为人乐道。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研究,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千百年来从未更易。杏花村地区的古代环境与今日大不相同.古杏花村位置在郭栅镇北,其地理区位是符合酿酒卫生的。酿酒需要清洁的水源,而古杏花村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山前冲积扇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完全吻合酿造条件。据古碑文记载,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
如今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汾酒等都已打入国内外市场,成为酒中佳品。2007年,杏花村汾酒酿造工艺被列为前列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名酒前列村”的品牌发展论坛上,汾阳杏花村被组委会授予了“白酒前列村”的称号。

杏花村汾酒


白酒在我国酒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独具特色的白酒自然少不了杏花村汾酒。杏花村汾酒属于清香型的典型代表。汾酒不求那浓那烈,只求一份纯真。如果其他酒或如艳丽少妇,或如浓妆重抹,这杏花村汾酒,则如淑女,淡梳轻妆。懂白酒的朋友都知道杏花村这一白酒品牌,其旗下的杏花村汾酒就是我国名酒之始祖。杏花村地区的绿色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极有利于汾酒微生物生长,经过一千多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上百种微生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一个偷不走、搬不掉的唯一适合汾酒生产中含微生物生长的独特的“汾酒微生物体系”世代相传,这是杏花村汾酒的奥妙之一,也是他们最大的资源财富。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大凡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水质好,自然酿出的酒好。杏花村能酿出杏花村汾酒,如此佳酿除了有很好的水源、空气和土壤外,其酿酒原料也是关键。汾酒用的是广大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特产、无污染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如此好原料加上杏花村汾酒人精心酿造“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传统工艺的典型性,当然会酿出品质超群的杏花村汾酒特色:酒液晶亮、清香幽雅、醇净柔和、回甜爽口、饮后余香。白酒文化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关于汾酒的起名,至今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其到底起源于何时,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杏花村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1975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杏花村,这个生产佳酿的宝地,产出的杏花村汾酒可谓中华民族酒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奇葩,为中华酒文化中最绚烂的一道光芒。

白酒酿酒名地之徐水县


保定徐水,这里西靠太行山,东临白洋淀。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水质甘美,是酿造优质白酒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徐水文化底蕴丰厚,古迹遗存众多。传说昔日黄帝在此大宴官兵用的就是此地美酒。近年来,在南庄头遗址、瀑河遗址、韩家营一区遗址、遂城古城遗址、防陵墓群、大马各庄汉墓等考古发掘中,先后出土了古代陶器、青铜器、青铜鼎、铜镜、刀币和象牙化石标本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1981年7月,防陵墓群出土的一对汉代铜马,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大铜马,堪称汉代文物中的精品,为研究当时的雕塑艺术及铸造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轩辕黄帝釜山合符示信、燕士田光义荐荆轲刺秦、西晋名士刘伶访友张华酒醉三年、宋将杨延昭武遂冰城之役,都在这块土地上发生演义,历代传载。其中,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而在商代,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酒文化和文明史密切相关,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利用霉曲糖化发酵的独特酿酒技艺,和四大发明一样受世人青睐。而且最终要的见证中国蒸馏酒发展的古遗址,就在徐水刘伶醉酒厂里,目前已经被国家文物局、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遗址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白酒的发展历史,并且以活窖池的形态,讲述了其历经千年而不老的传说。如今包括“中华老字号”刘伶醉在内的诸多老品牌,以其悠久的历史,演绎了诸多的美酒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