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是什么专题。这篇关于《品酒词典:“淋湿的狗”是什么味道?》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品酒词典里,有一种气味被形容为淋湿的狗(Wetdog)。例如:英国作家彼得梅尔的长篇小说《一年好时光》描述一场在波尔多举办的品酒会:大家开始议论起酒的香气来,说话的人带着各种各样的口音,有香港的,有东京的,有韩国的,也有上海的。起先大家都有些保守,不敢用太绝对的字眼,但随着评论的增多,语调也就越来越有自信。有人提到了紫罗兰,有人提到了香草。有一个人显然比所有的人都有想象力,他的评论中居然冒出了淋湿的狗这样的字眼,这让法国人的眉毛翘得老高。
美国著名酒评家詹姆斯萨克林描述一款意大利巴罗洛红酒时,甚至出现了两只淋湿的狗,他的品酒笔记写道:很古怪的味道,闻起来像一个温暖的房间里有两只淋湿的狗所以,此酒得分仅为84分。
据考,淋湿的狗较早出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葡萄酒酿造学系的安诺贝尔博士在1980年代绘制的葡萄酒气味轮盘,该轮盘涵盖12种大类、29种次类的94种气味,淋湿的狗归属于化学品大类中硫磺次类,与湿羊毛(Wetwool)并列。品酒专家普遍认为,淋湿的狗这种气味,通常与软木塞污染有关。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白酒到底是什么味道?
白酒到底什么味道?有的说苦,有的说呛,有的说香,竟然还有的说甜。不管答案是什么,如果说辣,想必所有人都不会反对。
首先明确一点,白酒的度数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
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纯乙醇在味觉上是微甜而不是辣,因此,酒的辣味跟酒的度数没半点儿关系。
01.白酒会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酒的成分非常复杂,除了水之外,还有醇类、醛类、酯类、酚类、酸类、糖类、量元素、金属离子嗯,每种都还包含复杂的子类,这些物质共同构成了白酒的口感、风味,有的闻起来香,有的有酸味、甜味、苦味,有的使酒体变色,正因如此,中国白酒才分成了这么多香型和流派,白酒也因此而变得富有生命力和迷人。
评价一瓶好酒,主要是看诸味是否协调,各种感官是否平衡,是否具有变化和层次感。一般认为,辛辣的酒不如醇厚、绵甜的酒,而造成辛辣这一感觉的,主要是醛类物质,其中最多的成分是乙醛。
02.醛类物质才是造成白酒辛辣感的真凶
醛类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呢?醛类物质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酿酒过程中操作控制不当而产生的,比如辅料(如谷壳)用量太大,并且未经清蒸就用于生产,使酿造过程中将其中的多缩戊糖受热后生成大量的糠醛,使酒产生糠皮味、燥辣味;或者发酵温度太高;操作条件清洁卫生不好,引起糖化不良、配糟感染杂菌,特别是乳酸菌的作用产生甘油醛和丙烯醛而引起的异常发酵,使白酒辣味增加。
再有就是发酵速度不平衡,前火猛,吹口来得快而猛,酵母过早衰老而死亡引起发酵不正常,造成酵母酒精发酵不彻底,便产生了较多的乙醛,也使酒的辣味增加。
03.什么度数的白酒适合饮用
在我国,白酒按度数来说就可以简单的分为高度酒和低度酒。高度酒多在55度以上,而且一般不超过65度的酒。低度白酒度数一般在38度,有的也在20多度甚至以下,但主要还是指38度、39度左右的酒。由于白酒降度工艺的应用,有人也把白酒分为:高度酒、降度酒、低度酒三种。降度酒主要指45度左右的酒。
有人说,高度酒更好喝,质量更好,其实这也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关于白酒的度数,白酒界的定义是不宜超过68度,否则将不适合饮用,这也是大部分白酒不会超过这个界限的原因。不能追究多少度数的酒更好,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什么度数的白酒更适宜饮用。
我国传统白酒有别于其它蒸馏酒,成品酒的酒度普遍高于50度,一般为55一65度,低度白酒出厂酒度基本以40度为界限,个别地区的产品酒度有低至28度、18度的。
从风味口感来讲,酒度到底多少为宜与酒的香型也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清香型白酒,其香味成分含量较少,酒度不宜降到过低,降到45度,便难以保持原酒风味,因此以50一55度为宜。
而浓香型白酒,原酒中的香味物质较多且含量高,所以酒度降至38一40度仍能基本保持原酒风味,但一旦降至35度以下,就失去了原酒固有的特色。无论从价格、营养、卫生等诸方面考虑,都是不适宜的。
不管喝什么度数的酒,喝白酒一定要适量,才能达到对身体有益和养生的作用。适量适度才是关键。
葡萄酒品酒品的是什么?
相信每个葡萄酒爱好者,都必然经历好奇~接触~爱上~学习的蜕变。可能是个人喜好,也可能是工作需要。不管理由是什么,从你决定要学品酒的那一刻,你的品味已经注定会提升到另一个层次。那么品酒的时候要品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五个方面为大家指引方面。
葡萄酒包含了五大元素:甜度、酸度、单宁、酒精、酒体
品酒甜度(SWEETNESS)
葡萄酒的甜度由酒中的余糖产生。酿酒即糖+酵母=酒精+二氧化碳。若酵母没有把葡萄汁中所有的糖份转化成酒精,葡萄酒就会剩下余糖。平时我们听到的干红或干白中的干,是相对甜度而言,意思是不甜。
静止葡萄酒(没有气泡)中的甜度分布为:
极干(bonedry):0卡路里(以下简称卡),余糖低于1g/L
干型(dry):0~6卡,余糖为1~10g/L
半干(off-dry):10~21卡,余糖为17~35g/L
甜(sweet):21~72卡,余糖为35~120g/L
极甜(verysweet):72~130卡,余糖为120~220g/L
起泡酒和香槟中的甜度分布为:
极干(brutnature):0~2卡,余糖为0~3g/L
绝干(extrabrut):0~5卡,余糖为0~6g/L
干(brut):0~7卡,余糖为0~12g/L
半干(extradry):7~10卡,余糖为12~17g/L
微甜(sec):10~20卡,余糖为17~32g/L
半甜(demi-sec):20~30卡,余糖为32~50g/L
甜(doux):30+卡,余糖为50+g/L
所以正在减肥的朋友,要注意了!
品味甜度,需要用舌尖。有时候明明在喝一瓶干红,却感觉到甜甜的成熟果香。记住,那不是甜,那只是葡萄酒的果性,就像吃了一个成熟的蜜瓜后,口腔萦绕着的果香。酒甜不甜,舌尖话事!
酸度(Acidity)
其实,葡萄酒都是酸的,PH值在2.5~4.5之间。由于有其它元素的平衡,所以喝起来并没有觉得很酸。其实可乐比葡萄酒还要酸,但同时也很甜,所以喝起来并不觉得有多酸。
品味酸度,需要用舌头两侧。还有一个判断准则是喝酒之后,唾液的分泌量和酸度成正比,越高酸,唾液分泌越多。酸度是葡萄酒的灵魂,使葡萄酒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判断葡萄酒能否陈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葡萄越成熟,糖份越高,酸度则越低。葡萄刚好成熟的点(糖份和酸度刚好达到平衡),是酿酒师梦寐以求的。换言之,天气相对寒冷的产区,由于葡萄难以完全成熟,酿造的酒会相对更酸爽。
单宁(Tannin)
单宁是葡萄酒的骨干,是支撑葡萄酒口感的重要元素。单宁同时也是天然的抗氧化物,是葡萄酒得以陈年的又一重要因素。
单宁来自葡萄皮、葡萄籽、葡萄梗和橡木桶。因此只有红葡萄酒或经过橡木桶蕴藏的葡萄酒才有单宁,想要通过喝葡萄酒抗衰老的朋友要注意这点!在葡萄藤的时候,单宁保护葡萄;酿成酒之后,单宁保护酒;人喝酒之后,单宁保护人。
单宁就是造成口腔中干涩感的元凶。单宁越高,口腔越干涩。单宁很高的葡萄酒会清洁口腔中的蛋白质,因此非常适合搭配肥腻的食物,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酒精(ALCOHOL)
一般葡萄的糖份越高,酿出的酒精度则越高,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可以预期葡萄酒的酒精度将会越来越高。酒精度的高低可以通过酒脚得以体现,酒脚越多越粗,流动越慢,酒精度越高。(记住酒脚只能体现酒精度,并不能用以衡量葡萄酒的品质)
酒精是葡萄酒陈年的另一重要因素。但要注意的是,对于非加强葡萄酒(酒精度低于16%)而言,高酒精度反而不利于葡萄酒陈年。酒精度越低,陈年潜力越强。但当酒精度高于一个点,如加强酒,酒精度越高,酒的保存能力则越强。因此以前没有冷藏技术出现的时候,加强酒(酿酒过程中加入烈酒,增加酒精度)才是主流。
酒体(BODY)
酒体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而只是葡萄酒的风格在口腔中的体现。前面介绍的四个元素(甜度、酸度、单宁、酒精)都会影响酒体。酒体轻盈还是饱满,就相当于喝水和喝牛奶的区别。
酒体清爽轻盈:高酸、低酒精、低单宁、低甜度
酒体饱满澎湃:低酸、高酒精、高单宁、高甜度
品酒词汇解读:味道、香气和风味
一、什么是味道?
味觉只发生在我们的口腔里,往往由我们的舌头和口腔来感受食物和饮品。我们可以通过味蕾来“触摸”葡萄酒,并能感受到它的口感。
味道(Taste)主要涉及甜、咸、苦和酸,还有两个争议的味道:“鲜味”(即美味)和“矿物味”。
口感(Mouthfeel)主要关注的是食物或葡萄酒的整体质感、酒体和单宁上。
二、什么是香气?
花香和酒香实际上只是用来形容气味的词,气味是微小的挥发化合物,可以通过我们的鼻子来识别。由于酒精会迅速蒸发,香气很容易散发出来。香水正是以酒精为基础制作的,葡萄酒就更不用说了。
气味往往能让我们的大脑回想起很久以前的记忆,特别是与情感有关的。当我们要闻某种液体时,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我们的鼻孔,另一种是通过我们的喉咙,进入到鼻后腔。当我们嗅了一杯酒,这是前一种方法,而品尝一杯酒则是后者。有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右半球能更好的辨别气味,因此你会发现你的右鼻孔要比左鼻孔更灵敏。
三、什么是风味?
风味是对食物或酒的整体印象,是香气、味道和口感的结合。风味是我们的大脑将香气、味道和口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体验。如何将风味表达出来是比较困难的。
白酒到底应该是什么味道?
无论是白酒从业人员亦或消费者,应该都曾听过:这酒比较绵、这酒比较净等等之类说法,不知大家有没有过疑问,究竟专家们口中的绵、甜、净、爽等等评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给大家排列出浓、酱、小清三种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
浓香型白酒
无色(微黄)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味净爽。
酱香型白酒
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小曲清香型白酒
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入口爽净、口味醇和回甜。
再给大家呈现标准评语里面的标准字眼
绵
绵主要是指白酒口感中的厚实感。好的白酒品牌一般都不会出现很寡的感觉,而是很迅速地融入到消化系统,感觉像成为一团温暖的水,迅速扩散。这样的酒可以称之为绵。
甜
甜主要针对善饮者而言,比如吃饭时不吃任何菜,只吃饭。不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品尝到米饭实际上非常甜。好的白酒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小口细品来喝酒,相信你一定会感觉到白酒也是有很甜的感觉。
净
净主要是不粘口的感觉。好的白酒一般都会十分爽滑,具有不粘口的特点,因此很多白酒企业往往会在净上下功夫。
爽
爽与净比较相近,主要是针对白酒饮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进行引导。(就像大热天喝点冰水后凉爽的感觉)
醇
主要是指白酒入口的感觉,醇代表着白酒酒液的均匀度,醇和就是均匀度好,不会出现低档酒分层的现象。
厚
厚指厚味宜人,厚味就是酒尾比较厚重,不会出现上头等情况。白酒味道的厚薄对于长期喝酒的消费者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说辞。
纯
自从白酒出现用粮食酒与勾兑酒之分后,对于酒的粮食纯度也成为判断白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酒纯代表了白酒原料来源的正宗与纯正。
正
正主要是描述白酒的口感比较吻合目标人群的心理需求,从而表现出比较正宗的口味等。
酒钥匙的用途是什么:葡萄酒品酒工具
在一些高档的品酒师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东西,那就是酒钥匙。或许对于不懂酒文化的人并不了解这是什么东西,但是对于行家来说却是最为熟悉不过,它就是品尝葡萄酒时最常用的一个工具。
酒钥匙是品酒工具的一种,它利用不锈钢手柄上的具有神奇技术的小圆片,起到鉴赏的作用。酒钥匙能够在一秒钟内改变葡萄酒的味道。作为一个独特而有趣的测试工具,酒钥匙可以使你立即了解到葡萄酒的陈年能力和发展潜力。
酒钥匙通过可控制的方式,逐步改变葡萄酒的感观特性(口感和香气、风味和芳香)。事实上,酒钥匙只需与一杯100ml的酒(或一瓶750ml的酒)接触一秒钟,即可展示出一年的陈年潜力,它对于所有类型的葡萄酒都有效果,包括红酒、桃红酒、白酒、干酒、甜酒、利口酒和起泡酒。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知道几年后的味道。
例如:钥匙只须与当前的一瓶750ml的葡萄酒接触一秒钟后,即可展示出此瓶葡萄酒一年以后的状态或陈年潜力,两秒那就是两年以后的状态,以此类推。
在酒窖或葡萄酒博览会上,您可以先品尝,然后将酒钥匙浸入葡萄酒几秒中。如果酒质保持令人愉快的状态或酒质有所改善,您可以放心选购并将其保存。如果酒迅速失去平衡(淡而无味,结构被破坏,口感令人不愉快,金属味,马德拉味……),必须在当年饮用。
酒钥匙能迅速增强葡萄酒的芳香,并使其口感更加柔和,犹如葡萄酒被“打开了”。红酒的单宁变的柔和,口感更加圆润。干白葡萄酒的香气增强,其酸味减弱,口感更加柔和。甜白葡萄酒,能够提升口中的风味。因此酒钥匙可以使您:安心地选购葡萄酒;了解品尝的最佳时刻;鉴赏一瓶年轻的好酒,甚至是太年轻的,无须等待陈年,就能品尝其最佳风味。
【结束语】酒钥匙就是提前打开了葡萄酒的香气,有了酒钥匙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分配出哪些酒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饮用。
浓香型白酒的窖香到底是什么味道?
相信酒友们在品鉴浓香型白酒的时候经常听到窖香浓郁这个词。窖香是浓香酒中最突出的一种风味,那么这个窖香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小酒瓶给酒友分享的就是这个小知识。
窖香主要是指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它是以窖泥微生物己酸杆菌代谢出的己酸,和乙醇酯化反应而来的物质,其呈现出的香气是一种类似菠萝的水果香气。其源于泥池发酵,浓香酒因为是全泥池发酵,因此其窖香相比于石窖泥底的酱香酒要明显突出,而酱香只有窖底酒的窖香是比较明显的。
窖香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
其实很难描述,因为这是一种复合香,其主体是酸菜、泥土、苔藓、菠萝和草木灰的复合香气。不同年份、不同土壤的窖池和人工老窖所表现的窖香特征都有所不同。
浓香型白酒三大流派各有什么特点?
浓香型的白酒以浓香甘爽为特点,以高粱为主的多种杂粮为原料,在陈年老窖或者人工培养的老窖里发酵。浓香型白酒占据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江山,光是在派系上就有三派之分,每个派系口感香气都极具地域特色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浓香型白酒川派、江淮派和北方派三大派系的区别:
川派浓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等。
川派型的浓香白酒,在口感特征上浓中带有陈味或酱味。这个流派的白酒感官评语为:窖香浓郁、绵甜甘冽、丰满醇厚、香味协调、余味悠长。
泸州老窖的陈香是窖陈和老陈、糟香的综合香气,以醇厚浓郁、清冽甘爽及饮后余香。
五粮液突出了陈味(曲香和粮香),以喷香、丰满、协调及酒味全面著称;
剑南春带木香的陈,是由大麦曲香和碳花香而形成,并略带窖陈和粮香的综合香气;
全兴大曲是醇陈和略带窖陈的综合香气,以浓而不酽、雅而不淡和醇甜尾净著称;
沱牌曲酒是醇陈加曲香、粮香并略带窖陈的综合香气,以绵甜醇厚、尾净余长,尤以甜净著称。
江淮派浓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洋河大曲、古井贡酒、双沟大曲、宋河粮液等。
这个流派又被称之为纯浓派或淡雅浓香派。顾名思义,并不像川派浓香白酒那样带有酱味或陈味,其窖香、曲香、粮香不如川酒,但油陈(豌豆发酵味)比较突出。它们的感官评语为:窖香优雅、绵甜柔和、醇和协调、爽净。
洋河大曲绵甜醇净、带氨基酸鲜味;
古井贡酒前香好,香浓,味长;
双沟大曲香稍大,有窖陈香气,味长;
宋河粮液味清雅、有窖陈香。
北方派浓香型白酒
代表产品:河套王酒、蒙古王酒、伊力特酒等。
北方流派的特点是介于川派和江淮派之间的。它的窖香味要强于江淮派,又弱于川派。北方派酒的感官评语为:窖香幽雅、绵甜爽净、酒体丰满、后味余长。
河套王酒、伊力特酒、蒙古王酒这些北方派浓香型酒在窖香幽雅的共性基础上,更能体现绵甜爽净、酒体丰满、后味余长的特点。
红葡萄酒的品酒词中的“收敛感”一词指的是什么?
在红葡萄酒的品酒词中,你可能会看到这款酒入口有些收敛这样的表述。收敛?是说这款酒不够放肆,还是说这款酒有点严肃不够亲和?对于葡萄酒中的收敛感(Astringency),且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
1.什么是收敛感?
收敛感是葡萄酒品鉴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表达词汇,在茶文化中也有相似的说法。收敛感具体表现为嘴巴或喉咙部位所感受到的涩缩、干紧或皱巴巴的感觉,在舌苔上的体会最为典型。因口腔收敛会让人觉得涩嘴,因而在生活中,人们也常把收敛感称之为涩。
在葡萄酒品鉴中,收敛感更多地偏向于指口感(Mouthfeel)上的感触,而非味觉(Taste)上的感受。一般来说,强烈的收敛感会给人一种突兀的不适,让整个口腔四周变得粗糙、有颗粒感。而轻缓的收敛感则容易给人一种细微、精致的感觉,可能更能彰显出所品鉴葡萄酒在口腔中的顺滑质地。
2.收敛感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在葡萄酒中,口腔的收敛感是由单宁(Tannins)带来的。除了红葡萄酒外,茶、咖啡、一些水果或草本植物也含有单宁,因而在吃食这类东西时,我们也常常会觉得嘴里干紧微敛。
实质上,口腔中产生收敛感的原因是单宁附着在口腔或喉咙处的黏膜上,使口腔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产生不透水物质,进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敛,唾液分泌减少,生发出干涩之感。可见,收敛感其实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并非味觉上的感应。
值得一提的是,饮用单宁丰沛的红葡萄酒虽然也会有敛嘴和唾液减少的情况,但因为这类红葡萄酒同时拥有比较高的酸度,酸度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从而口腔内保持合适的口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人们在评判葡萄酒的品质时,总是需要重视并权衡葡萄酒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平衡。
3.除了葡萄酒,还有哪些食物或饮品会给口腔以收敛感?
为了更好地体味收敛感在口腔中的变化,你可以尝试品尝丰富多样的食物或饮品来细细感受。
除了红葡萄酒,很多食物或饮品在看到的当下你也能分辨出它是否会带来收敛的口感,比如阿萨姆(Assam)红茶、第一泡大吉岭红茶、年轻的生普洱茶、玫瑰花茶、丁香、肉桂、石榴、柿子、纯黑巧克力、香蕉皮和未成熟的水果等。
品酒前的准备 你漏了什么?
一次专业的品酒,能够对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做出合理的评判,也能让你从品酒的过程中体会到葡萄酒的风土和酿酒师们的专业用心。那么,在进行专业品酒前,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快随着小编一起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吧!
1.开瓶器
被称为侍者之友的开瓶器绝对是品酒必备的工具!尽管你能在网上看到各种不用开瓶器也能打开葡萄酒的窍门和秘技,但认真想想,为什么不直接拥有一把葡萄酒开瓶器,而是费尽心力去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开瓶方法呢?采用其他方式开瓶可能会带来酒塞破碎或酒液污染的后果,所以小编还是建议最好能在品酒前准备一把开瓶器,以便品酒能顺利进行。并且,欣赏不同造型的精美开瓶器也是一种享受呢!
2.醒酒器/冰桶
一些酒体比较饱满的红葡萄酒在开瓶之后,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醒酒,以柔化口感和单宁,并使葡萄酒的香气能够充分地打开,同时还能过滤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这个时候,醒酒器就派上用场了。醒酒器底座面积比较大,能使葡萄酒更大面积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细长的颈口则能避免葡萄酒香气消散得过快。
如果是酒体比较轻盈的红葡萄酒,或是白葡萄酒与桃红葡萄酒,则大多需要在冰桶中冰镇一段时间才比较适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冰桶内不是简单地放置冰块,还需要倒入适量的水与之混合,才能使瓶身部分完全接触低温环境,达到降温效果。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达到冰桶容量的3/4即可。
3.酒杯
品酒,酒杯当然是最不可缺少的器具。尽管葡萄酒杯有多种造型和规格,甚至还区分出了白葡萄酒杯、甜酒酒杯等,但最常用也最为公正的品酒杯还是ISO酒杯。使用ISO酒杯并不会突出葡萄酒的任何特点,但能更好地展现葡萄酒原有的风味和特质,这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地给出品鉴的评判。此外,小编建议最好配有两个以上的酒杯,方便比较不同酒款的表现,且倒酒的分量在酒杯的三分之一处即可。
4.白纸
相比各种五彩缤纷的背景色,白纸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方便观察葡萄酒酒液的颜色、边缘色泽和澄清度。在光学中,白色不吸光而能反射光,因此任何颜色的物体投射到白色的背景物上便能够原原本本地展现其真实的颜色。在品酒过程中,将酒杯倾斜置于白纸之上,借助白纸来观察酒杯中葡萄酒的颜色,就是出于这个原理。当然,白纸也能换成白色的餐巾纸或白色桌布。
5.吐酒桶
在品酒过程中,我们会接连品尝不同的酒款,为了防止摄入过高的酒精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品鉴状态,最好是将品尝过的葡萄酒吐到吐酒桶中。一般来说,吐酒桶是一个塑料制的小桶,桶帽为下陷的、类似漏斗形的导流盖,吐出的葡萄酒能顺着漏斗口流到桶里,这样能避免吐酒时使桶里废酒飞溅,也能减少吐酒桶中积聚的味道影响后面的品酒。
6.水
水在品酒过程中有三大作用:一、在品鉴不同酒款的时候,可以用水漱口以减少上一款酒残留在口腔中的味道,同时减轻牙齿染色的程度;二、酒精会使身体脱水,备有一瓶水可以随时注意补充身体的水分;三、如果前一款酒留有沉淀物或者挂杯明显,为了不影响下一款酒的品鉴,可以用水涮洗一下酒杯,然后擦干杯子。
7.香气品鉴卡
香气品鉴卡指的是经过系统整理出来的葡萄酒中可能有的各种香气的卡片,其中对常见的红色水果、黑色水果和香料味等都做出了列举,方便在品酒的时候能对应类别确定酒香。在WSET二级课本中会附带一张这样的香气品鉴卡,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手绘一张。作为初学者,建议在品酒时最好带上香气品鉴卡,加深对香气的鉴别印象。
8.笔记本笔
在品酒的时候,为了能记住和区分酒款的差别,准备好笔记本跟笔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在品酒中需要记录下酒液的颜色、边缘色泽和澄清度;葡萄酒的香气浓郁度和主要香气类别;入口后感受到的葡萄酒的酒体、单宁(红葡萄酒)、酸度、甜度、风味和余味等信息。在此,小编建议可以在品鉴中不断形成自己的记录风格或将品鉴笔记做成一张品鉴记录卡,方便汇总信息,评定酒款的质量,也可以将自己的品酒记录集纳成册。
9.咸饼干/面包
由于品酒时所喝的酒款太多,或者受酸度刺激口腔唾液分泌较多,很多人常常难以分辨葡萄酒的酒体、酸度和风味等。特别是在喝酒体比较饱满、单宁充沛的葡萄酒时,舌头容易迟钝厚重、敏感度有所下降,这时候就可以选择咀嚼咸饼干或者面包来去除口腔中残余的味道。不过,这些食物应该尽量保持中性,可以选择简单的苏打饼或吐司片,巧克力类型的饼干面包是绝对不可以的。
期酒的味道
每年春天,也就是上一年的收成之后,大部分酒庄会据此公开发售一定数量的葡萄酒。一级酒商在买到期酒后,又将期酒发售给其他次级酒商,从中赚取差价。此时,各大国际葡萄酒评论家、记者和买家都会云集波尔多(Bordeaux),进行桶边试饮(BarrelTasting)。随后,酒庄会发布期酒价格,以期货的形式、按照配额制卖出部分当年的葡萄酒给酒商。从这个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评论家在品尝期酒后给出的分数对于买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购买因素。很多人甚至非常羡慕酒评家的工作,认为他们不但能够先于我们尝到顶级美酒,还能说两句话就影响市场动态。其实,期酒的味道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妙。
1.桶边试饮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波尔多名庄酒在适饮期时口感是非常美妙的。然而,多数的期酒由于熟成时间较短,通常都没有进入适饮期,所以有人就会这样描述期酒的味道:它很可能还没有发展成熟,单宁紧涩而粗糙。
有人说,有些期酒刚刚发酵完毕,带着小气泡,有些甚至还正在发酵。此外,正在橡木桶中熟成的红酒除了单宁感受不好外,其互相之间的元素也还融合得不好,毫无美妙可言。
2.葡萄酒熟成的重要意义
葡萄酒的果香和酚类物质越多,酸度就越高,它在熟成过程中,各种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就会进行得越复杂,熟成的价值也就越高。这也意味着,葡萄果实的水分含量越低,用它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就越具有陈年潜力。单宁和花青素是葡萄酒中最显著的多酚类物质,在熟成过程中,它们可以保护葡萄酒,确保葡萄酒中的各种反应顺利进行。
随着葡萄酒中的各种物质持续发生反应,形成分子越来越大的复杂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会由于分子太大而无法溶解在酒中,最后变成沉淀物析出。正因为如此,本来比较浓郁的优质红葡萄酒在陈年后,其颜色变得越来越淡,口感变得越来越柔和,风味物质(从芳香变成醇香)则变得越来越丰富。
3.葡萄酒评论家的实力包括可以为期酒把脉
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酒评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可以对人人渴望的顶级名庄酒评头论足,而且这种评论结果还会左右葡萄酒的市场价格。其实,为这些还要在橡木桶中熟成好几年的酒把脉,需要足够丰富的品酒经验,而这些经验可是多年来一直对期酒味道忍受下来的成果。
如何正确的品酒 关于品酒你知道多少?
品酒,是一个听起来比较高深的事情。
说起品酒,很多人第一印象是红酒,一个男子捏住高脚杯脚,摇晃着红酒,低头轻嗅的姿态。
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喝白酒的场合比红酒更多。那么如何品白酒,让自己在酒场上也能逼格满满。
其实,品白酒也有一套比较专业标准的流程,只要你学会了下面几点,就是全场最亮的老司机。
01观
举起酒杯,观酒液的透明度,好酒倒入酒杯后,酒色清澈透明。
再慢慢转动酒杯,观酒液的挂杯度,白酒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影响着酒液的黏稠度和丰富度,优质白酒挂杯痕迹明显、均匀,像丝绸一样,杯中酒液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杂质。
补充一点,品酒一定要在用餐前进行,否则食物的味道会影响味蕾对酒味的判断。
02闻
品酒六分靠闻,四分靠尝,最考验人的步骤就是闻香。人的嗅觉器官比味觉器官灵敏1万倍,通过闻香鉴定酒香气的香韵和香调,分清酒体含有的香味层次。
①杯置于鼻下,头略低,杯与鼻保持13cm距离,将酒杯倾斜,呈30度靠近鼻尖。
②只能对酒吸气,不要对酒呼气。吸气量要一致,不要忽大忽小,吸气要平稳。
③先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使香气溢出,以增强嗅感。
03品
品酒的关键其实是控制进酒量,一般以12毫升为宜,千万不要豪饮。
酒入口时要慢而稳。让酒液在口中流淌,使酒体布满口腔:舌头两侧、舌面、舌尖,并延伸到喉咙,通过各个部位体验不同的滋味。
优质白酒的气味可以使人身心愉悦,香气中带有如粮食、果实、花朵等自然香味。在感官上以醇厚、圆润、绵甜、细腻为上品,讲究入口甜、落口绵、下咽顺。
04悟
最后当然免不了来一番评价。这需要辨别风格,又称酒体典型性,是对酒色、香、味综合表现的评价。
实际上,倘若没有品尝过各式白酒,有着丰富的品酒经验是很难得出完整精准的评判的。
所以,下次邀请朋友们评鉴汤沟酒的时候,不妨提前备好台词:香气优雅,醇厚协调,绵甜爽净,回味悠长,风格典雅独特,酒体丰满完美。
您看,是不是一下子就专业起来了。说了这么多,您知道下次品酒该怎么做了吗?
识酒小tips:
渗酒滴在纸巾上,酒液略缓慢地均匀晕开,周边浅的水迹很小。酒液缓慢晕开是好酒的一个明显的标志。酒精和水的比重不同,散开的速度也不同。越是好酒,融合度越高,酒液和水融合完美,周边水迹就会很小。
搓将酒倒入手掌中,双手搓干,轻嗅,粮香、糟香扑鼻。这是一种最简便的辨认方法。因为白酒在形成风味质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疏忽,白酒中会出现某些邪杂味,常见的有糠味、窖泥臭、霉味等。所以在白酒生产中去杂增香,保持粮食原有风味,是优质白酒的标志。
酒花酒瓶倒置,酒花分布均匀,上翻密度间隙明显,且缓慢消失,酒液清澈。因为酒精度的高低以及乙酸乙酯物质比例的不同,使得酒花呈现出不同形态。一般酒花细密的为优质好酒,酒花粗疏则次之。
品酒会上如何品酒?
很多人都喜欢参加葡萄酒品酒会,或是在特殊的节日里小酌几杯。但当我们真正喝上一口葡萄酒时,往往不得不被葡萄酒那股酸涩和强烈的单宁味吓得却步。幸好,品酒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难。其实,品酒不过是多试几种酒,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再让味蕾适应决定葡萄酒优劣的各种味道罢了。说到底,世上葡萄酒千万,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循序渐进
不是鼓励你成为一名极端狂热者,但要从一杯葡萄酒里品出地道来,还非得仔细品尝不可。
醒酒5到30分钟。醒酒可以让葡萄酒内的酒精和葡萄成分轻微氧化。由于酿酒过程中,第一周后必须严格控制无氧环境,因此,相比起开瓶即喝,饮用前醒酒能使葡萄酒口感更芳醇、更丰满、更好入口。
有力摇晃杯中葡萄酒酒,观察并对比色泽以及质地。可以在灯光下观察颜色差异。
采用可以充分保留葡萄酒香气的杯子(如郁金香型酒杯),在摇杯后深嗅葡萄酒香气(你可以看到,很多葡萄酒迷在品酒时会把整个脸都塞到杯子里面去)。试着将酒香和其他熟悉的气味相比较,比如水果、香料,甚至是热茶!
入口,先不要急着吞下,好好感受酒的质地。让酒流过舌尖、舌侧、舌下,一直到达舌根。品尝过酒的味道之后,你可以选择吞下或吐出,然后用嘴吸一口气,让空气再次流动在舌头的各个部分这个动作可以改变酒的味道,有时候这种变化会很突然、很锋利。此时,尝试再次比较酒香以及其他气味。留意气味变化的整个过程,直至香气逐渐消失,以及香气彻底消失所需的时间。
二、多试几种酒
你之所以不喜欢葡萄酒,也许只是因为喝过的一款葡萄酒不适合你的口味。多试几款葡萄酒,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你的一款(或是两款、三款)。
维欧尼及雷司令一类的淡干白葡萄酒比长相思及橡木味霞多利等烈干白葡萄酒要更适合品酒初学者。红酒也一样。相比起赤霞珠和贝露娃,加州仙粉黛一类的淡干红葡萄酒的果味相对浓郁,更加适合初学者品尝。
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之间可能会有或微妙或明显的味道或特征差异。香气、甜度、气味以及其他特征都是区分葡萄酒品质的关键,也是鉴别市面上大多数不同等级的葡萄酒的具体指标。
不同的混酿葡萄酒包含不同的葡萄品种,口感也更加醇厚、更加复杂混酿型葡萄酒大多需要酿造数年时间,才能达至成熟的口味。
葡萄酒不只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冰酒、起泡酒、马德拉、波特酒、雪莉酒,还有各种蒸馏酒,比如雅文邑和白兰地等等。以上提到的各种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处理水果、果汁以及葡萄酒本身。
老酒和新酒。葡萄酒商对各类葡萄酒做出了分类,哪些是适合酿制完成马上饮用,哪些适合装瓶后存放一段时间再享用。你可以尝试一下新酒和老酒。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买来一箱相同品牌相同年份的葡萄酒,然后每年打开一瓶,感受一下葡萄酒经时间产生的微妙变化。
总的来说,来自加州及南美的新世界葡萄酒以其果味浓郁闻名,甜度较大,比较是适合用于品酒入门(价格也相对便宜)。而葡萄酒生产大国,如法国及意大利,其出产的葡萄酒口味偏向酸涩,比较适合进阶葡萄酒迷。
三、发现自己的口味偏好。
没有一款葡萄酒可以满足百家之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喜好,只有发现自己的口味偏好,才能有效地提高选酒和品酒的水平。品酒时,记录下自己对每一种酒的印象,以此发现偏好规律。
品尝葡萄酒有四个基本维度:口味、单宁、酒精、甜度。葡萄酒口味众多,从果味、皮革味、辣味,到果仁味、香草味,乃至混合味哪种才是你的最爱?你喜欢单宁味重的,还是单宁味淡的?酒味浓还是淡,甜的还是酸的?
品酒的基本方法
与品茶一样,品酒是有文化内涵的生活行为。以下是品鉴葡萄酒的基本方法。
一、品鉴工具及条件
专业酒杯、吐酒桶、白色背景、无异味的明亮环境、用于记录的笔和品鉴表格。
品鉴笔记内容
二、品鉴者口腔要求
保证口腔卫生。注意一定要在品酒前尽早刷漱完毕,同时不要在品酒前摄入味道浓郁且挥发性物质多的食物或饮料。
三、品酒步骤
总的来说,一次正式的葡萄酒品鉴包括外观鉴赏、香气鉴赏、味道鉴赏以及品质评价。
1.外观鉴赏
外观鉴赏的具体事项包括葡萄酒的澄清度、色调及色泽深浅。如果葡萄酒的酒精度够高,杯壁会有酒泪流下。
2.香气鉴赏
这一步骤需要一只状态很好的鼻子。先记录下快速闻香获得的感受,再摇杯使葡萄酒的香气进一步释放,认真辨析其香气层次。
3.味道鉴赏
呷入一口葡萄酒,运用口腔肌肉使葡萄酒接触到口腔的各个部位,认真体会酒品的甜、酸、涩、酒体、味道特征以及回味长短。
4.品质评价
品酒的最后一步,品鉴者需要对葡萄酒的综合品质进行描述,在个人的认知图谱中辨析其品质的高、中、低,最好还能写出评价理由。
其他注意事项
1.摇杯时应将酒杯放在桌面上,以杯座为中心,用手腕执杯柄轻轻晃动酒杯,再用鼻子靠近杯口,深深地吸入酒香。
2.在味道鉴赏和余味鉴赏之间,品鉴者可以将葡萄酒咽下,也可将葡萄酒吐出。如果只有几款佳酿且不开车,当然是喝下去比较好。如果同时评价很多款酒,那最好还是优雅地将酒吐到吐酒桶中。
如何正确的品酒?
很多人都喜欢参加葡萄酒品酒会,或是在特殊的节日里小酌几杯。但当我们真正喝上一口葡萄酒时,往往不得不被葡萄酒那股酸涩和强烈的单宁味吓得却步。幸好,品酒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难。其实,品酒不过是多试几种酒,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再让味蕾适应决定葡萄酒优劣的各种味道罢了。说到底,世上葡萄酒千万,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循序渐进
不是鼓励你成为一名极端狂热者,但要从一杯葡萄酒里品出地道来,还非得仔细品尝不可。
醒酒5到30分钟。醒酒可以让葡萄酒内的酒精和葡萄成分轻微氧化。由于酿酒过程中,第一周后必须严格控制无氧环境,因此,相比起开瓶即喝,饮用前醒酒能使葡萄酒口感更芳醇、更丰满、更好入口。
有力摇晃杯中葡萄酒酒,观察并对比色泽以及质地。可以在灯光下观察颜色差异。
采用可以充分保留葡萄酒香气的杯子(如郁金香型酒杯),在摇杯后深嗅葡萄酒香气(你可以看到,很多葡萄酒迷在品酒时会把整个脸都塞到杯子里面去)。试着将酒香和其他熟悉的气味相比较,比如水果、香料,甚至是热茶!
入口,先不要急着吞下,好好感受酒的质地。让酒流过舌尖、舌侧、舌下,一直到达舌根。品尝过酒的味道之后,你可以选择吞下或吐出,然后用嘴吸一口气,让空气再次流动在舌头的各个部分这个动作可以改变酒的味道,有时候这种变化会很突然、很锋利。此时,尝试再次比较酒香以及其他气味。留意气味变化的整个过程,直至香气逐渐消失,以及香气彻底消失所需的时间。
二、多试几种酒
你之所以不喜欢葡萄酒,也许只是因为喝过的一款葡萄酒不适合你的口味。多试几款葡萄酒,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你的一款(或是两款、三款)。
维欧尼及雷司令一类的淡干白葡萄酒比长相思及橡木味霞多利等烈干白葡萄酒要更适合品酒初学者。红酒也一样。相比起赤霞珠和贝露娃,加州仙粉黛一类的淡干红葡萄酒的果味相对浓郁,更加适合初学者品尝。
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之间可能会有或微妙或明显的味道或特征差异。香气、甜度、气味以及其他特征都是区分葡萄酒品质的关键,也是鉴别市面上大多数不同等级的葡萄酒的具体指标。
不同的混酿葡萄酒包含不同的葡萄品种,口感也更加醇厚、更加复杂混酿型葡萄酒大多需要酿造数年时间,才能达至成熟的口味。
葡萄酒不只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冰酒、起泡酒、马德拉、波特酒、雪莉酒,还有各种蒸馏酒,比如雅文邑和白兰地等等。以上提到的各种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处理水果、果汁以及葡萄酒本身。
老酒和新酒。葡萄酒商对各类葡萄酒做出了分类,哪些是适合酿制完成马上饮用,哪些适合装瓶后存放一段时间再享用。你可以尝试一下新酒和老酒。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买来一箱相同品牌相同年份的葡萄酒,然后每年打开一瓶,感受一下葡萄酒经时间产生的微妙变化。
总的来说,来自加州及南美的新世界葡萄酒以其果味浓郁闻名,甜度较大,比较是适合用于品酒入门(价格也相对便宜)。而葡萄酒生产大国,如法国及意大利,其出产的葡萄酒口味偏向酸涩,比较适合进阶葡萄酒迷。
三、发现自己的口味偏好。
没有一款葡萄酒可以满足百家之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喜好,只有发现自己的口味偏好,才能有效地提高选酒和品酒的水平。品酒时,记录下自己对每一种酒的印象,以此发现偏好规律。
品尝葡萄酒有四个基本维度:口味、单宁、酒精、甜度。葡萄酒口味众多,从果味、皮革味、辣味,到果仁味、香草味,乃至混合味哪种才是你的最爱?你喜欢单宁味重的,还是单宁味淡的?酒味浓还是淡,甜的还是酸的?
四、多作新尝试。
品尝白葡萄酒前,从冷藏库中取出,于室温放置约30分钟;品尝红葡萄酒,则要事先冷藏20-30分钟。白葡萄酒温度过低,酒中的果味和花香不能完全析出,酸涩度升高。而相对于温热的红葡萄酒,事先经冷藏可令酒味减弱,突出其他香味。
美酒配美食。清新的干白葡萄酒通常配以新鲜水果和淡味布里干酪,浓烈丰满的红葡萄酒则搭配更为粗犷的食材,例如烧烤、成熟干酪及高浓度黑巧克力。
很多葡萄酒都适合先在醒酒器(一种特制容器,用作增大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品尝。葡萄酒与空气充分接触,可以中和单宁味,丰富口感。浓香型的干红葡萄酒醒酒效果更为明显,尤其是新酒。
有的伪葡萄酒迷觉得把葡萄酒和其他饮料混合饮用是一种浪费行为,但其实葡萄酒加冰、加果汁、加烈酒或其他饮料,甚至加一些看上去很奇怪的东西,都可以得出很好的效果。
口味浓重、甜度高、口味丰富的葡萄酒,加上冰块一同饮用,口感更佳。冰块可以稍微冷却味蕾,减少某些酒(尤其是红葡萄酒)的呛口感和浓烈感。
五、在不同的环境下品尝葡萄酒
饮用的环境、舒适度,甚至是饮用的具体时间点都可能影响你对某种葡萄酒的接受程度。就像很多人喜欢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喝冰凉的啤酒一样,你可能会发现晚上在家小酌一杯才是享受葡萄酒的最好的办法,又或许你喜欢与心仪的美人共享浪漫的美酒佳肴,又或许你喜欢参加社交派对,葡萄酒、烈酒,觥筹交错,仙乐处处,冒险之心也就随之蠢蠢欲动。
品酒时尝试搭配不同类型的食物,特别建议配以各类水果、干酪和肉类。
在允许微醺的各种场合品酒:运动比赛、野餐、午休、时尚酒吧,以至睡前片刻。(你会发现,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适合在不同的场合品尝气泡甜酒适合庆祝场合,陈酿红酒适合夜读......让味蕾自己做主!)
品酒甚至有季节之分。在温热的夏日午后品尝冰凉的果味白酒,冬季的漫漫长夜来一杯暖和的葡萄酒热饮。你也可以深入了解一下不为所知的身边团体或家族的饮酒习惯。
六、了解更多葡萄酒相关知识
葡萄酒的另一个诱人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段关于从葡萄到酒杯的悠长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更多有关葡萄酒的信息,可以提高你对葡萄酒的鉴赏能力,也能培养有酒无类的葡萄酒胸怀。
1、了解葡萄、葡萄栽培、葡萄酒历史、葡萄酒产地等知识。阅读葡萄酒相关杂志期刊。
2、参观葡萄园、酒庄,参加品酒会。
3、搜罗备有优质酒窖的葡萄酒吧和餐厅,尝试一些不常见甚至稀有的葡萄酒品牌,并搭配可口美食。
4、和其他葡萄酒友一同举办小型聚会,一起参加葡萄酒俱乐部,或是发布有关葡萄酒的文章。
5、学习相关术语。随着对葡萄酒的认识日渐深入,你可以储备一些专业词汇,用于描述各类葡萄酒及其不同口味。最低限度也要学会不同类型葡萄酒名称的正确发音。
总结
记住,不是所有酒都是越陈越香。有的葡萄酒的储存期限相对较短。因此,赏花赏其盛,品酒品其芳。
判断一瓶白葡萄酒是否已经超过其最佳赏味期限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观察其色泽。白葡萄酒色泽应晶莹金黄。若颜色变深,呈橘黄色或浅褐色,则表明该白葡萄酒已经不适合饮用。
葡萄酒一般在餐后或就餐时搭配美食或其他饮料一同饮用。先前进食的食材或饮料(包括其他酒类)都有可能影响葡萄酒的味道。一般来说,饮用干葡萄酒时应避免进食甜食或饮用其他饮料。(注意:甜食对味蕾感知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饮用干红时可搭配黑巧克力。但是,毫无疑问地,大多数人都不会在享用甜品时饮用优质干红。
留意其他人对葡萄酒的品味,并进行比较。例如说,你本身偏爱甜度较高的葡萄酒,而你某位亲戚却喜欢那种干得连软木塞都已经皱缩的葡萄酒。但他/她偏偏对基安蒂红葡萄酒的评价特别高,那你就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发掘出一款你从不了解的好酒。如果你和你的朋友都有着相同的品味,而你的朋友刚好买了一箱你从来没听过的酒,那这款酒也许也适合你的口味。
葡萄酒的品质很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一瓶优质的葡萄酒可能会因为氧化而迅速掉价,因此,葡萄酒开瓶后,最好在24小时内饮用。
说到底,一定要让你的味蕾做主!如果你觉得某一款葡萄酒的味道像只臭袜子,那就不要硬头皮喝!人生苦短,何必逼自己喝不喜欢的酒呢?不要管那些所谓的葡萄酒杂志怎么说,适合自己的口味最重要。也许一瓶不太贵的夏布利或者玫瑰红葡萄酒正好是你的最爱,就算《中国葡萄酒》的编辑怎么抨击酿酒师或酒庄,甚至说它味道像香精加色素的低劣饮料,管他呢!爱,就喝!
留意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变化人生经历、品酒种类、年龄变化、情境变换。把握各种品酒的机会,更是把握培养高端葡萄酒品味的机会!好的葡萄酒品味可不仅仅是总选择自己喜欢的酒那么简单。
参加葡萄酒厂的品酒会。这是一个了解葡萄酒和品尝不同种类葡萄酒的好机会。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