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酿造专题。这篇关于《茅台酒酿造过程中的“十个特点”》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茅台酒工艺可以说是顺应自然条件的产物,是人类应用自然界微生物的典范,那么到底贵州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和其他白酒工艺相比较有哪些显著特点呢?

1.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2.两次投料;

3.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三高: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

4.四十天制曲发酵;

5.五月端午制曲;

6.六个月存曲;

7.七次取酒;

8.八次加曲、堆积、入池发酵;

9.九次蒸煮;

10.十种工艺特点(严格的季节性生产、两次投料、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生产周期长及原酒陈酿期长、三种典型体、以酒养窖以酒养糟、合理的酒精浓度、以酒勾酒的独特勾兑工艺)。

如果说茅台酒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能工巧匠之妙,值得学习!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要避氧?


有人说氧气是葡萄酒的敌人,因为如果将橡木桶的胶塞或者是葡萄酒瓶的橡木塞取走,并长时间不将其重新封口,即使里面盛的是最顶级的酒也会逐渐衰老酸化。确实如此,可这是否就意味着在酿造的过程中要绝对避氧呢?

其实氧气于葡萄酒而言,亦敌亦友。氧化(Oxidation)既是葡萄酒的一种缺陷,也是一种酿造方式。开头提及的逐渐衰老酸化就是葡萄酒氧化的表现之一,过分氧化的葡萄酒还会失去其果香和新鲜度,可能还带有太妃糖和焦糖的气味。但是在葡萄酒酿造中,其实很多工序都少不了氧气的参与,对于红葡萄酒酿造更是如此。因为适量的氧气能催化酒液中花青素(Anthocyanin)和单宁(Tannin)分子之间的聚合,并与酚类化合物发生反应。某些风格特殊的葡萄酒更是只有与氧气充分接触才能获得特有的风味风格,如茶色波特(TawnyPort)和奥罗露索雪莉(Oloroso)。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氧气的注入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反效果。那么葡萄酒酿造和陈年过程中,哪些工序会有氧气的参与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淋皮(PumpingOver)压帽(PumpingDown)

淋皮和压帽是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萃取单宁和色素的重要工序,也是给酒液带入氧气的主要环节之一。淋皮是将酒液从底部抽出,从顶部回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得整个发酵罐中的酒液得以循环,使得酵母平均分布,也能让发酵中所产生的热量均匀消散。压帽是将酒帽压至酒液表面之下,保持酒帽湿润,可以手动压帽也可以采用机械来进行,程度可轻可重,视酿酒师所追求的葡萄酒风格而定。

淋皮过程中,氧气会随着底部抽出的酒液进入到发酵罐中,而压帽过程中,随着人工或者机械下压酒帽,搅动酒液,空气中的氧气也会进入到酒液中,不过因为酒精发酵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进入的氧气部分会被二氧化碳所逼出。

微氧化(Micro-Oxygenation)

红葡萄酒完成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ticFermentation)后,可以选择性进行微氧化的工序,根据葡萄酒的种类决定注氧的量和时长。一般,每月给每升葡萄酒注入1-4毫克的氧气,持续1-6个月,如果是高单宁高花青素的葡萄酒可以增加至每升3-4毫克。

倒灌(Racking)

倒灌是将葡萄酒酒液跟酒泥分离的一个酿造工序,是那些不想过滤或者澄清葡萄酒的生产者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倒灌也是为了给葡萄酒注入更多的氧气,尤其是当酒液出现臭鸡蛋等还原性气味时。将酒液从发酵罐中倒出来的过程中酒液会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接触,发生氧化,从而减轻或消除酒液中的还原性气味。

桶陈(BarrelAging)

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注氧工序就是桶陈,使用橡木桶陈年氧气会通过橡木桶的气孔以及封口塞缓慢进入酒液中。氧气进入量与橡木的的种类以及年龄相关,新橡木桶的细孔相对较大也较多,因此氧气进入量较大;美国橡木纹理更厚,所以相对法国橡木桶而言,美国橡木桶更紧致,孔比较少。

众多酿酒师表示,在发酵期间极少发现过度氧化的现象,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在酿造过程中故意避氧。相反,当葡萄酒出现还原性气味时,他们会及时添加氧气来抑制还原反应。

红酒饮用过程中的5个常见错误


如今许多人开始减少饮用烈酒而走进了红酒的阵营,比起烈酒,红酒对身体健康更为有益。不过,在红酒饮用过程中,有一些常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5个小贴士能帮助您更好地享受红酒。

1.喝完红酒不要马上睡觉

红酒对睡眠有帮助,所以很多人养成了在睡觉前喝一杯红酒的习惯。红酒确实能降低体温,加速荷尔蒙释放,加快体内新陈代谢,能更好地帮助入睡。但是,酒精同样能扰乱人正常的睡眠。如果喝完红酒立马去睡觉,酒劲过了之后,可能会干扰睡眠,影响睡眠质量,让人睡不踏实,更容易在凌晨醒来。所以,如果有睡前喝红酒的习惯,那应该提前两个小时饮用红酒,而不能喝完红酒马上睡觉。

2.切勿用红酒代替运动

尽管研究表明红酒对身体有许多益处,例如:抗氧化、控制体重、加快新陈代谢等,但红酒中能对身体产生保健作用的物质含量微乎其微。所以,红酒的好处并不能代替运动出汗对身体的好处。要保持身体健康,则应该坚持运动,适当饮用红酒。

3.不能过量饮用红酒

研究表明,每天饮用1-2杯红酒对身体有不小的益处,尤其是对心脏等器官,有保护作用。但是,红酒的保健作用是建立在适量饮用上的。如果过量饮用,身体会摄入过多的酒精。过量的酒精会增加心脏病的几率,还对身体其他方面有所损害。

4.不能用保健品代替红酒

红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是一种著名的抗氧化剂,它有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等功效。如今市面上也有许多白藜芦醇的保健品。不过,正如不能通过吃药来代替蔬菜水果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红酒中的白藜芦醇也不能通过保健品来代替。由于人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服用保健品会导致过量补充,反而无益于身体健康。因此,如果想补充维生素,那就多吃新鲜蔬果,如果想补充抗氧化剂,那就每天喝一杯红酒吧!

5.红酒不是美容圣品

一些研究指出红酒能修复晒后损伤的皮肤,并使皮肤更加紧致。理论上来说,这没有什么错误,但是,红酒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仅限于红酒在泡沫状态下,而饮用红酒对皮肤的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因此,如果为了美容而过量饮用红酒,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仅如此,如果过量饮用红酒,酒精会使身体脱水,反而会带走皮肤的水分,对皮肤无益。

储存酒的过程中如何防震?


一个爱酒的收藏家把自己的酒窖选在纽约地铁的附近,你能想象得到这对酒会有什么影响么?当列车呼啸而过时,整个酒架都在颤抖,酒架上的酒也无法幸免。从温度和湿度上来说她的酒窖是完美的。但是长期震动的环境十分不利于保存葡萄酒。科学家们证实了长期震动会破坏酒中的香气和风味。所以要想让酒在好的环境下陈年,首先就得防震。

震动究竟是如何影响葡萄酒的呢?葡萄酒专家玛丽亚洛林(MariaLorraine)解释说,震动会给在陈年中的酒的化学反应增加额外多余的能量,并且会改变其风味。正常的酒在陈年过程中都会产生沉淀。这种沉淀是固化的单宁,分离了酒液后自然沉淀于瓶底。但是如果在陈年中遭受震荡,这些沉淀物就无法与酒液分离,从而降低了酒石酸和琥珀酸的含量。酒石酸是葡萄中的基本成分,能为酒带来许多丰富的香味。而琥珀酸能与酒中的其他分子相结合,形成其它脂类。这些脂类也会让酒带有更多的芳香气味。

那么葡萄酒如何在储存的过程中防震呢?我们来看3种方法。

1、避免将酒放在震源旁边

首先要找到震动的源头,有些家具会发出低频的震动,例如冰箱、洗碗机、洗衣机或烘干机等,所以储酒柜周围就尽量不要放置这些家具了。用来储酒的专业冰箱不仅不会产生震动,还会吸收震动的能量。带有压缩机的冰箱只有较小的震动幅度,所以也是储存酒的较佳选择。

2、尽量把酒储存在比较少人走动的地方

因为人在走动时,会震动到地面,地面会把震动产生的能量带给酒架上的酒,这样积少成多也会影响到酒的品质。所以最好是将酒储存在比较少人走动的地下室。

3、用泡沫材料包裹减震

酒在运输途中也会经历震动,减小这种震动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酒包装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这种泡沫包装能够吸收震动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小震动对酒的影响。

红葡萄酒酿造过程


每一瓶珍馐佳酿都是葡萄农精心照料与酿酒师悉心培育的结果。以下是红葡萄酒酿造的细节步骤。

1.葡萄酒的酿造从葡萄开始。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葡萄需要达到足够的成熟度。葡萄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葡萄酒的质量,毕竟你可以用好的葡萄酿造出好的葡萄酒,但你无法用坏的葡萄来酿造出好的葡萄酒。

2.葡萄成熟后就可以开始采摘了。葡萄收获季节是一年到头最热闹的季节。采摘的时候,天气情况非常重要。如果天气不好,可能会把一整园的葡萄破坏掉。

3.手工采摘葡萄后,把它们集中倒进半吨装的车子里。

4.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葡萄园开始用机器采摘葡萄。机器采摘的成本更低。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机器采摘可以在凉爽的晚上进行,从而保证葡萄的质量。晚上的时候,机器采摘比人工采摘更容易进行。

5.在波尔多,机器可以通过震动葡萄藤的枝干让葡萄自动脱落,然后把它们收集到容器中。

6.通过机器采摘完葡萄,工人们会对葡萄进行筛选。

7.下面是人工采摘的成串葡萄。

8.工人们也会对人工采摘的葡萄进行筛选,腐烂的、干枯的葡萄以及叶子、叶柄都被清除掉。

9.经过筛选后的葡萄会进入除梗机中进行去梗。去梗的时候,它们可能会被轻微压榨或者完全压榨。

10.葡萄经过去梗后剩下的枝梗。

11.葡萄去梗后,会经由传送带传送到贮存容器,然后再被送到发酵器皿。

12.在酿造红葡萄酒时,葡萄会带皮发酵;不过在酿造白葡萄酒时,葡萄在发酵之前会先进行压榨和去皮。葡萄牙杜罗河(Douro)产区有一种发酵器皿由花岗岩、大理石、水泥或不锈钢制成的浅底无盖大桶。把葡萄加入这个容器中之后,工人会进入容器中踩踏葡萄,让葡萄充分破碎,以萃取葡萄皮的颜色、单宁和其他风味物质。

13.踩皮结束后,葡萄自然进行发酵。工人们正在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他们每天都要搅拌很多次,这样既可以帮助提取葡萄皮中的物质,也可以防止葡萄皮浮到表面后滋生细菌。

14.发酵时可能会加入人工培养的干酵母,不过有些酒庄会使用天然酵母。

15.下面是用不锈钢罐来发酵葡萄酒的情形。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容器可以不加盖子。也有些时候,发酵会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容器上附带有通风口,可以允许二氧化碳散逸出去。

16.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化的柱塞把葡萄皮压到液体下面,即机器压皮。有些时候也可以使用长杆子来人工进行这个动作。

17.另外一种把葡萄皮压到液体底下的方法叫做淋皮,就是把发酵罐底部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喷到液体表面。

18.发酵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把葡萄酒从容器中放出来;不过放出来之后,会把它们再加入到发酵容器中。在放酒的过程中,葡萄酒可以与氧气进行更多接触,有利于酵母的生长,让发酵进行得更充分。在酿酒的其他阶段,都要尽量防止葡萄酒与氧气接触,不过在这个阶段,不需要过多担心氧化的问题。

19.发酵完成之后,大多数红葡萄酒会被转移到橡木桶中进行熟成。橡木桶有多种形状和容量,最常见的是225-250升。

20.下面是一种比较大的旧橡木桶,它们几乎不会给葡萄酒带来橡木的风味,可以用来酿造一些特殊类型的葡萄酒。

21.葡萄酒发酵完成后,剩下的皮、籽和梗会进入压缩机中进行压榨,以进一步萃取其中的精华物质。下面是一个筐式压缩机。

22.下面是一个囊式压缩机,酿造部分红葡萄酒和几乎所有的白葡萄酒时都可以使用这个机器。在压缩机的气囊里灌满空气,利用气压均匀而温和地对葡萄渣滓进行压榨。气囊内气压的强度会逐渐加大。

23.下面是压榨之后剩下的渣滓,可以用作堆肥。

24.白葡萄酒发酵结束后,发酵罐中残留的物质,其中有死酵母的细胞。

25.葡萄酒在橡木桶中进行熟成,熟成时间从6个月到3年不等。橡木桶存放在阴凉的地下酒窖中。

26.葡萄酒在熟成过程中,酿酒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检测一下葡萄酒的情况,而且由于葡萄酒会挥发掉一部分,他们还要进行补液。

27.通常来说,在熟成过程中,需要把葡萄酒从一个橡木桶转移到另一个,或者从橡木桶转移到不锈钢罐中。工人有时会使用氮气来转移葡萄酒,尽量避免葡萄酒与氧气过度接触。

28.把葡萄酒从一个橡木桶转移到另一个橡木桶,不过这次特意加大了葡萄酒与氧气的接触,以加速葡萄酒的熟成。

29.有些葡萄酒不适用橡木桶来熟成,而是使用不锈钢罐,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新鲜的果香。

30.葡萄酒熟成之后,就可以准备装瓶了。不过,装瓶之前一般还要进行过滤,除去酒中的杂质,让葡萄酒看起来明亮清澈,避免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关于蔻修酒的十个事实


宗教在葡萄酒的发展中贡献不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着浓厚宗教背景的蔻修酒。

有人曾统计过《圣经》中提及葡萄园和葡萄酒的地方超过500多次,实际上,欧洲葡萄酒的发展史中也不缺宗教僧侣的身影,许多地区的葡萄酒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蔻修酒(KosherWine)便是其中之一。这种酒严格按照犹太法律生产,在逾越节(Passover)、普林节(Purim)和犹太人的婚嫁日等各种节日典礼中都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WineEnthusiastMagazine

犹太教饮食教规复杂,蔻修酒作为节日用酒生产规定自然十分严格,不仅酿酒的整个过程必须有犹太人监督,而且成酒需要获得监督机构认证或拉比(Rabbi,犹太教牧师)签名确认。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简单的寇修酒小知识。

1.蔻修酒的实际酿造方法其实与葡萄酒并无差别,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蔻修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有拉比监督。

2.并非所有以色列葡萄酒都是蔻修酒。实际上以色列仅有30%左右的葡萄酒品牌获得了蔻修酒认证,而这些品牌生产了以色列市场上90%的葡萄酒。

3.用来酿造蔻修酒的所有原料,包括酵母和澄清剂在内,都必须符合犹太教教规,如明胶和酪蛋白这类来自猪肉和牛肉的澄清剂是不能用在蔻修酒的酿造过程中的。

4.由于消费者对于酒款多样性的需求激增,在过去10-20年中,蔻修酒的生厂商也急剧增加。而在此之前,美国的蔻修酒其实主要从波尔多(Bordeaux)进口。

5.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国家,许多著名酒庄也会兼酿蔻修酒,如美人鱼城堡(ChateauGiscours)、乐夫波菲庄园(ChateauLeoville-Poyferre)、庞特卡奈古堡(ChateauPontet-Canet)和瓦兰佐酒庄(ChateauValandraud)。不过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基本上所有出售蔻修酒的酒庄都只生产蔻修酒。

葡萄酒品鉴之门的十个步骤


品酒的具体步骤:

1、看色泽:观看葡萄酒,尤其是酒的边缘部分。

在自然光线下,以白色作为背景(品鉴葡萄酒时最好使用白色桌布,或者白纸),将酒杯倾斜45度,仔细鉴别酒的颜色。紫红色预示着红葡萄酒的酒龄尚轻,砖红色象征着葡萄酒经过了一段悠长的岁月。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因为葡萄酒比较复杂,还需要经过鼻子和舌头的进一步验证。

2、摇酒杯:轻轻摇晃酒杯,让葡萄酒在杯中快速地旋转。轻晃酒杯能够加速葡萄酒香气的挥发,既可以让你更好地体会到它的香气,还可以让葡萄酒和氧气有更多的接触,使葡萄酒的香气能够迅速扩散开来。

3、看黏度:晃动酒杯的时候,可以观察葡萄酒的黏度。

4、闻香气:先是在酒杯外粗闻葡萄酒的香气,然后将鼻子靠近酒液,近距离的细闻葡萄酒的香气。

5、抿一小口:不要喝太多,轻轻抿一小口即可。

喝酒和品酒最大的不同就是吐酒,先抿10ml的葡萄酒,用舌头搅动并吸气,这样能够使酒的味道随着舌头的表温尽可能地发散出来。

6、再深深的吸气闻香:一般嘴巴里的酶、唾液等物质会对品尝葡萄酒的香气有一定阻碍作用,只有通过深深的吸气,才能将葡萄酒的香气和空气完美结合在一起,也才能够将葡萄酒的香气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7、再尝一口葡萄酒:这次可以大口的品酒,喝葡萄酒的时候,要细细地品尝它的风味和质地。

8、记录笔记:品酒以后,一定要记录下品尝过的葡萄酒的相关信息,以及自己是否喜欢这种口感等。

9、品酒笔记:

对于品酒感受,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品尝的这款酒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对它的感觉是怎样的。

A、葡萄酒有4大基本构成:口感、单宁、酒精度和酸度。

B、一些葡萄品种的风味:

赤霞珠有黑色醋栗、果酱和黑色水果的风味;

梅洛有李子、红色和黑色水果的风味;

仙粉黛有草莓、覆盆子、蓝莓和樱桃的风味;

西拉有黑色水果、黑色香料和黑胡椒的风味;

黑皮诺有红色水果、花香和甘草的风味;

霞多丽有热带水果(炎热地区)、肉质水果(气候较温暖地区)和绿色水果(寒冷地区)的风味;

长相思有醋栗、柠檬和草本植物的风味。

C、在品酒中,单宁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尤其是在红葡萄酒中),因为它广泛存在于葡萄皮、葡萄梗和葡萄籽中。

10、美食对葡萄酒的影响:

将不同的食物同葡萄酒进行搭配时,葡萄酒的味道会变得不一样。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餐酒搭配的原理。

十个值得探讨的葡萄酒话题


时下,葡萄酒博客漫天飞舞,葡萄酒专题报道屡见不鲜,有关葡萄酒及产酒国内容的杂志已泛滥成灾,从事葡萄酒及周边产业的人员也随处可见,难道有关葡萄酒的话题已经被挖掘完了吗?其实不然。作者认为,一些葡萄酒知识如果加以提炼会是一些很好的专题。以下就是作者汇编的十个话题,保准有人会对其中的一两个感兴趣。

1、风土人情之旅

这其实跟产酒国毫不相干,因为它的真正魅力来自它那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因此,列出十强名单就是不错的题材。另外,此题材主要是讲述个人经历,所以完成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2、美食与美酒体验之旅

目前,美国加州纳帕(Napa)和索诺玛(Sonoma)地区正风行一种全新的美食与美酒体验方式。越来越多的酒商尝试着在旅途中与酒客一起探讨美酒与美食的搭配。这样的方式确有推广的价值,也有可书写的空间,包括美酒与美食的搭配,观光旅游,以及与搭配美食的主厨来一次亲密接触。

3、政客与葡萄酒

社会名流与葡萄酒(CelebritiesandTheirWines)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今年正好是选举年,采访一些既会酿酒又参与立法的政客就是一个十分夺人眼球的话题。当然爱酒的立法人员不在此列。因此,作者就可以从立法者和法律本质的角度来探讨酒精在政治中的地位与影响。

4、葡萄进化史

作为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新书里最吸引人的一部分,酿酒葡萄(WineGrapes)主要关注的是葡萄品种的培育与繁殖。选取一种葡萄,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一些未解之谜的探索过程,以及其背后的罗曼史,或者其背后的科学根据等,都会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亮点。

5、评级体系的探讨

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100分评级体系已是众所周知。但是,有没有另一种评级体系来替代它呢?如果有,那这种新的评级体系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作者比较偏爱这种探索构思类的文章。所以,探讨这些争议性话题也是不错的题材。虽然这是一个专家级别的话题,但同时也与消费者息息相关。

6、评级体系的经济价值

这个话题本应该出现在财经报道专栏中,但作者认为出现在大众传媒版面也无伤大雅。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话题与上面的话题重合,但是却有更大的讨论空间。为什么要接受酒评家对一款酒的评判呢?评判就是为了抬高售价吗?如果是,到底能提高多少?评判会对其他酒的销售造成影响吗?如果有,那么影响到底有多大?这可是一个包含数学、哲学、实践科学以及利益的话题,肯定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7、低端酒出产国

写一篇反传统的葡萄酒产地旅行日记,虽然这可能不太好写,却会为我们提够另一种视角来反观与反思我们目前只关注高端酒的这一现状。走高端路线的产酒国能否也走走低端路线呢,比如提供廉价住宿,廉价食品,或者免费的品尝等等。

8、卡通形象的塑造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葡萄酒都是权势与富裕的化身。每当看到一个把美酒与富人联系起来的卡通形象,就会让人想起这个现状。虽然这话题有点学术性,但是,塑造一个把权势与葡萄酒相联系的卡通形象,也是够吸引人的。

9、葡萄酒的丑陋史

一谈到葡萄酒历史,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臭名昭著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往往表现出可笑的一面。从未见过的55分评级体系以及相应的评论,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题材。现在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可笑事件,但极少。可是,在20年前,的确发生过此类事件。陈述这些故事的产生过程,它们的作者,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影响,都将是有趣话题。

10、葡萄酒的政治力量

在一些有关葡萄酒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问题上,偶尔可以见识到葡萄酒领域里的权利斗争。但是,作者从未见过一篇讨论在葡萄酒世界里政治权利到底在谁手里的文章。是国会游说人员,还是政治团体,抑或是个人呢?在葡萄酒世界和葡萄酒政治里,到底谁拥有最大的权利,这一话题也是可以写的。

十个准确描述葡萄酒特征的词汇


如果我们想要描述一款葡萄酒,掌握一些品酒的专业术语就十分必要。以下这些术语能让我们在品酒时准确地描述某款葡萄酒的特征。

一、香味或酒香(aromaorbouquet):指葡萄酒的味道。酒香特指老葡萄酒的香味。葡萄酒可能有的香味包括:水果、草本植物、花、土地、草、烟草、奶油糖果、烤肉、香草、摩卡咖啡和巧克力。

二、酒体(body):即你口中感觉到的葡萄酒的重量。这通常取决于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你能根据酒体把葡萄酒分为轻盈酒体(light-bodied)、中等酒体(medium-bodied)或饱满酒体(full-bodied).

三、脆爽(crisp):这意味着葡萄酒带有清新的酸味。酸度在白葡萄酒中的表现比红葡萄酒明显。酸度高的白葡萄酒给人脆爽的感觉。

四、干(dry):在葡萄酒界,干和甜是相对的。你能根据葡萄酒的含糖量将其分为干型、半干型和甜型。

五、余味(finishoraftertaste):指喝下葡萄酒后,口中残余的味道。一款好的葡萄酒能让你在喝下去之后仍能感觉到它的香味水果味或香料味。

六、风味强度(flavorintensity):即一款葡萄酒的风味浓烈或微弱。风味强度是进行餐酒搭配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七、果味(fruity):指葡萄酒散发出水果的香味,这跟甜度无关。你可以用鼻子闻到水果味,也可以用嘴尝出水果味。

八、橡木风味(oaky):一款在发酵期间或之后于橡木桶中储存过的葡萄酒通常散发出橡木风味(烟熏味、烟草味)。

九、柔软(soft):指葡萄酒口感顺滑。柔软的葡萄酒酸度低。

十、单宁(tannic):单宁是会给口腔带来涩感的一种物质,存在于红葡萄酒中。单宁本身是苦的,它在红葡萄酒中苦的程度由它的量和性质决定。你能描述一款葡萄酒有收敛感、单宁强劲或单宁柔和。

单宁在酿酒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若是要谈单宁在酿酒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先要弄清楚单宁到底是何物,从哪里来。

单宁是一种存在于胆汁、树皮或其它植物组织中的带有苦涩感的浅黄色或褐色有机物质。看到这个定义,你应该能想到单宁不仅仅存在于红葡萄酒中,它还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就拿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来说,喝一口咖啡或是茶叶,吃一口香蕉或是未完全成熟的鳄梨,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单宁的存在。举个更加典型的例子,在你加糖或柠檬之前,黑茶几乎就是纯单宁溶液。

那么葡萄酒中的单宁到底是从何而来呢?主要来自两个地方葡萄皮和橡木桶。在红葡萄酒的压帽和浸渍过程中,果皮中的单宁和色素会被萃取入葡萄酒中,而橡木中的单宁则是通过发酵、熟成或是陈年时溶进葡萄酒中的。

单宁是如何影响你的葡萄酒的?

在酿酒过程中,由于果皮、葡萄籽、果梗和橡木桶中都能够提取出单宁,所以我们将分别谈其影响。仅萃取果皮中的单宁,往往是新世界的酿酒方法。但在格鲁吉亚(Georgia)的产区,酿酒师们会将葡萄汁与果皮、果梗放在一起发酵,产于这里的白葡萄酒也具有较高的单宁,因此这一类型的白葡萄酒通常被称为橙葡萄酒(OrangeWine)。除了格鲁吉亚和其它少数几个国家外,一般我们谈到单宁时所说的葡萄酒,指的都是红葡萄酒。

对于像黑皮诺(PinotNoir)这样的葡萄品种,带梗整串发酵能给葡萄酒带来一些咸鲜风味,给予它更坚实的骨架。至于来自种子的单宁,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这些种子的单宁若是被提取出来太多不仅会使你的葡萄酒特别苦涩,还会掩盖其它风味。

单宁是如何被萃取入葡萄酒中的?

发酵过程是一个将果实中的单宁溶解至葡萄酒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复杂,但这需要非常细致的压帽(PunchDown)。何为压帽?我们知道,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皮渣悬浮在酒液上。这些含葡萄皮、葡萄籽和果梗(有些酒庄不去梗也不去籽以增加酒中单宁的含量)等的皮渣被称为酒帽(Cap)。而压帽顾名思义就是将酒帽往下压,以使果皮与汁液充分接触。当然,萃取单宁的方式不只压帽一种,淋皮(PumpOver)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一般来说压帽分人工和机械操作两种。人工压帽是一项非常费力的操作,需借助形似土豆捣泥器的工具,将酒帽压到容器底部。酒帽会再次浮上液体表面,酒液与果皮因此得到充分的接触。

另外,压帽不仅可以提取单宁,还能将果皮中的色素和其它对香气、质地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提取出来,使得葡萄酒的风味更加复杂。

茅台酒生成产时间全过程


茅台酒有一个相对传统的酿造生产工艺,具体过程是用纯净小麦制成的高温大曲和高粱做酿酒原料,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八次发酵,七次摘酒,分型贮存,勾兑出厂。

茅台酒生产时间为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一个月一小周期,一年一中周期,六年为一大周期。老是没搞明白这中间是怎么回事,我今天就来理一下这个茅台酒生产的全过程。

假设现在是2012年的端午节,6月23号,茅台镇的小麦成熟了,原料收进来了,然后以小麦为原料,加水和母曲搅拌,人工踩曲,制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两次翻仓20天,过30-40天后,曲块出仓,再存储40天左右,切碎后可用,大约3-5个月。

然后来到重阳节,10月23号,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高温大曲准备好了,茅台地区的小红梁也成熟了,然后原料进仓,开始准备重阳下沙。第一次投料下沙,即下高粱,先润沙(唯一真正用到赤水河水的过程),然后上甑进行第一次蒸煮,第一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11月23号左右,按照1:1第二次投料,第二次蒸煮,第二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12月23号左右,第三次蒸煮,第一次摘酒,第三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2013年1月23号左右,第四次蒸煮,第二次摘酒,第四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2月23号左右,第五次蒸煮,第三次摘酒(大回酒),第五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3月23号左右,第六次蒸煮,第四次摘酒(大回酒),第六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4月23号左右,第七次蒸煮,第五次摘酒(大回酒),第七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5月23号左右,第八次蒸煮,第六次摘酒(小回酒),第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进入窖期一个月。

6月23号左右,第九次蒸煮,第七次摘酒(追糟酒),丢糟。从头到尾刚好一年。网上说最后一次摘酒在8月份结束,嗯,我的推断模型应该是偏理想化的,我推测每次出窖,蒸煮,摘酒,摊凉,加曲,发酵,再入窖的过程应该要花4-5天吧,这样时间上就会比较接近了,不知道对不对。

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再生产的酒称为翻沙酒,茅台酒属于坤沙酒,茅台王子酒属于碎沙酒,而茅台迎宾酒就是翻沙酒,产量约为茅台酒的1/7。

以上应该是完整的茅台987工艺,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七次摘酒。

摘酒完毕后,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香,醇甜,窖底三种香型分型贮存。这个事情也在2013年完成。

盘勾结束后,茅台酒基酒进入三年贮存期,2014,2015,2016三年。然后在2016年进行勾兑和调味,完成后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在2017年销售。

所以茅台酒的生产从2012年到2017年,从头到尾6年,完美的符合了茅台酒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一月一小周期,一年一中周期,六年一大周期的循环。

2017年销售的茅台酒是使用2012年的原料在2013年生产的基酒勾兑灌装而来的。在茅台酒的生产过程中,经过4年的存储有8%左右的蒸发,有5%不合格,另外勾兑和包装的过程中浪费掉一些,估计有15%的总损耗,另外20%的酒被存储起来做老酒,这样最后可以用于销售的茅台酒大约相当于产量的65%。但是这个65%要按照85:15的比例加入老酒勾兑,所以最后能够销售的茅台酒约基酒产量的75%,多年总产量与总销量之间的比例也基本在75%左右,数据还是可信的。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