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米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江记酒庄出米酒啦 蓑衣米酒会成为第二个江小白吗?》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式审美,大抵是感性的。当这种感性融入酒,再浸于诗,便瞬时布满了沾染力,带着情绪四散开来。哪怕是生活中很平常的物件儿或场景,经过诗歌的浸润,都会变得像酒一样氤氲芬芳。唐朝张志和轻轻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便将渔人醉垂忘归的画面描述的如在眼前一般,悠闲安闲的生活情趣会沾染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当收到重庆江记酒庄最新推出的米酒品牌蓑衣时,对这首《渔歌子》的记忆便瞬时被激活。蓑衣,米酒。两个一般词汇的简单组合,竟然使人哪怕是在大半夜都会产生一种邀上三两好友对饮小酌的冲动。所谓感性,大概就是如此吧。
米酒,旧时称醴,又叫酒酿,甜酒,主要原料是糯米,所以也叫糯米酒,是中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的饮品。古诗中关于酒的描述,大多指的米酒。比如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中提到的腊酒,指的就是米酒,色白,稍浑浊,性若黄酒而口味较淡,后力较足。因一般是腊月酿制,春节饮用,也称腊酒或春酒。
作为黄酒的前身,米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广泛的消费群体,称之为国酒似乎也不过分。风靡日本的清酒,就是在中国米酒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但米酒在当今市场上却始终没有出现较为知名的品牌。这跟社会的进展和消费者需求有很大关系:论消费场景和消费频次,比不上白酒;论大众消费量和接受程度,比不上啤酒;虽然养生功效比之葡萄酒有过之而无不及,却因太过于司空见惯而显得上不了台面一般家庭就能制作,用来送礼似乎太寒酸了些。
然而这种局面正在静静发生改变。
随着9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迅速崛起,低度酒饮时代正在到来,新兴酒类市场(鸡尾酒、花果酒、清酒以及米酒等)已突破百亿,而且还在迅速扩大。这不但得益于年轻人口感偏好的多元化带来的巨大需求,还得益于类似江记酒庄这样的企业,对米酒这个古老的行当进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造,在提升产品口感的同时严控产品的统一性和稳固性。
不同于一般家庭或者作坊酿造的醪糟状态的米酒,蓑衣精酿米酒通过酿造、过滤、杀菌、储备等多环节处理,酒体呈淡淡的米黄色,倒入随酒赠予的白瓷酒杯,显得更加清亮温润,符合现代人审美。
轻嗅蓑衣米酒有明显的糯米香气,再闻有淡淡的桂花香,清新宜人,香而不腻。作为一款甜酒,蓑衣米酒入口浓郁,酒体饱满,整体的感觉是清甜可口。但凡比较甜的酒,调酒师对酸度的把控一定是非常要害的。这一点,蓑衣米酒做的非常好:适度的酸中和了酒的甜味儿,令人感觉甜的清新,毫无腻感;而米酒的甜味儿反过来又掩饰了酒的酸度,令人感觉酸的舒服,口齿生津。
蓑衣米酒酒精度为9度,可以大口饮用,非常适合年轻人,或纯饮,或佐餐,皆宜。冰镇以后饮用更加舒爽,特别是在享用川菜火锅时饮用,既能感受食材带来的麻、辣、鲜、香,又能化解辣味给舌头带来的麻木,同时增加酸、甜和米香、桂花香带来的多元享受。
酒评君对米酒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正是因为其灵活多变堪称百搭的饮用方法,她远不像白酒那么拒人千里之外,可以加热,可以冰镇,可以和水果、干果随意调和;也不像葡萄酒那样难以侍候,配餐不用那么讲究,习以为常即可无障碍搭配;比起啤酒的豪爽快意,米酒又多了一些柔情和体贴。
当高度白酒和高油高盐的食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时,人类味觉的敏感性其实是在下降的,当我们对美味的感知越来越不明显时,食物能够带给我们的感动就越来越少,除了果腹之外,因饮食而感到的幸福便成了奢侈品。而这款蓑衣米酒则不同,虽然简单,但却纯粹,虽然低度,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原本的乐趣,正如江小白品牌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简单、纯粹、有温度。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不也应该这样吗?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吃火锅喝酒 江小白还是凉露?
没想到,比《舌尖3》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则广告。
在这则敢蹭《舌尖3》热度,敢仿《舌尖3》风格的广告里,观察到凉露。在看了第一遍以后,除了记住了辣、凉露之外,脑海中还留下了一个很清晰的词汇场景定位,广告是见效的。
凉露的主要诉求点在于吃辣喝的酒。在广告画面中,火锅、麻辣小龙虾等辣食,皆与凉露同框出镜,增强了吃辣喝的酒这一场景定位。
在辣食中,火锅是经典代表,在这一场景中,除了凉露之外,我们都知道的,同样具有火锅标配性质的酒,还有江小白。那么,请问,如果去重庆,吃火锅喝酒的时候,选凉露?还是江小白?
答案随意,因为江小白或者凉露其实做了同一件事,就是将酒品牌关联到吃火锅这一场景之中。但要说明的是,场景与产品相关联,有两种连接方式,即感性连接和理性连接,因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江小白与火锅场景的连接为感性连接,凉露则为理性连接。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江小白或者凉露的选择,也是一个感性思考和理性思考相较量的过程。
凉露如何与火锅场景关联?
火锅是美食,美食要陪美酒,但火锅加酒,会产生不舒适这一痛点,而火锅+凉露能解决这一痛点,火锅与凉露相关联,经过重复,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就根深蒂固了。
这种潜在的、理性的逻辑,在凉露的产品介绍中得以体现。凉露提到了吃辣喝酒的七个怕,比如怕口干、怕烧胃等等,这些就是在吃辣食喝酒场景中的痛点,而凉露就是这些痛点的解决方案,自然而然,把辣食加酒场景中的其他酒品替代掉,成为吃辣食喝凉露。
江小白如何与火锅场景关联?
火锅是重庆特色美食,美食要配美酒,美酒要选当地特色美酒,即江小白。江小白推出的重庆味道瓶,推出的《你好重庆》MV,《重庆的味道》主题曲等等,皆意在于此,强化了这种关联。
能够看出,江小白的关联是一种感性的,更多在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而凉露的关联则是理性和物质层面的。
类似于江小白与火锅的这种关联案例很多。
比如,同样是辣食中的代表作辣子鸡,亦是如此。有句夸张的说法没有任何一只鸡能够活着离开枣庄,山东省枣庄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辣子鸡之乡,枣庄400万的人口数量,每年要吃掉8000多万只鸡。辣子鸡,一款带有浓郁北方特色的辣食名菜,离开枣庄,就是在山东都家喻户晓,而就是以吃辣子鸡作为场景,一款忒辣酒油然而生。
枣庄人的饭桌文化,一句话顶万句话,叫做吃香的,喝辣的,忒辣两个字,作为品牌名,浓缩了其精华,与此同时,忒辣所呈现的画面感,也将枣庄人的直爽与豪迈性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对比江小白与重庆火锅,枣庄辣子鸡、枣庄忒辣、枣庄性格紧紧关联在一起,很容易理解。
吃火锅是场景,吃辣子鸡是场景,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场景之中。什么是场景?场景是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有机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绪、痛点等等。产品在标准化的外在之下,其实在提供一套方案,这套方案能够解决在特定场景中的需求,可以是感性方面的,也可以是理性方面的,这样产品与场景就得以关联在一起。
小品牌,更应该与场景发生关联,因为小品牌不具有大品牌所掌控的品牌资源、渠道资源,如何实现突围?在品类过度细分、同质化严重的态势下,场景定位不失为一条明智之路,如同在大街上漫步,遇到一处景点,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这里曾发生的故事,场景定位亦然。
米酒是白酒吗?米酒和白酒的区别!
在中国,有句话来形容喝酒的,那就是无酒不成席,所以在餐桌上,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的酒类有很多,有白酒、米酒、红酒、洋酒等等种类,每一种酒的度数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很多人问到,米酒是白酒吗?今天就让米酒和白酒的区别告诉你答案。
米酒和白酒对比
外观上:糯米酒是浑浊的,颜色稍带乳白或者稍微带黄色,内有悬浮的糯米粒。白酒则非常清冽,干净透彻;味道上:糯米酒是甘甜、微酸的,而且酒味很淡,有很浓的糟香,入口不会有辣的感觉,也不会有很明显的灼烧感;白酒则酒香浓郁,入口辣,入喉则热,倒在皮肤上,感觉很凉。
米酒和白酒的区别
酒精含量上: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一般饮用不会醉人;白酒则酒精含量较高,易醉;酿造工艺上:糯米酒一般发酵时间较短,30摄氏度左右.20小时左右就可以做好;而白酒发酵时间更长,在酒曲的作用下,发酵时间越长,酒精浓度会越高。
营养价值上:糯米酒因为材料和工艺的原因,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而白酒因为工艺的关系,营养含量较低,但是因为酒精含量较高,所以热量较高;饮用人群不同:糯米酒因为营养丰富,酒精含量低,所以老少咸宜;白酒则需要注意,未成年人最好是不要饮用白酒,成年人饮酒也要适量,以免发生酒精中毒。
根据以上对米酒和白酒进行对比,答案已经很明显了,米酒并不属于白酒,不管是在营养价值上,还是外观和味道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清楚,要不然帮别人够买的时候买错了就不好了。
同是清香型白酒 为何汾酒、二锅头、江小白不属于同一个门派?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派系,唐诗中诞生的山水田园、边塞、现实等诸多流派各领风骚数十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宋词则是豪放派与婉约派并举,最终也是平分秋色不相伯仲。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白酒,在发展历程亦是流派林立。从最初浓清米酱四分天下到如今十二大香型百花齐放,无不派系分明个性鲜明。
其实,具体到每种香型本身,因为各自工艺、地域等不同也有着流派之分,清香型白酒由于在酿酒过程中因为酒曲的差异,就细分为大曲清香、小曲清香和麸曲清香三大门派。
在介绍清香型白酒三大门派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酒曲在白酒酿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这里提醒一下酒友,酒曲的发明可以说是中国对酿酒业的一大创造。在全世界烈酒中,只有白酒在酒曲的参与下进行发酵,这也成为白酒区别于其它烈酒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酒曲(大曲)
那么酿造白酒时为何要加入酒曲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酒曲上面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这些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酶、淀粉酶等霉类。这些霉类具有生物催化的作用,可以加速酿酒原料转变为淀粉,葡萄糖等物质。说白了,加入酒曲就是为更好的酿酒以及加速酿酒的过程,这与蒸馒头时在面中加入发酵粉的原理异曲同工。
回到正题,首先来了解一下大曲清香白酒。大曲是以高粱,小麦或者是豌豆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踩曲制坯,然后进行发酵,而制成的含有多种菌类的糖化发酵剂。大曲清香型白酒因为自身工艺的要求,在清香型白酒中,用的酒曲多一些,出酒率较低,生产周期也较长。因此,相对于小曲、麸曲等清香型白酒来说,大曲清香型白酒的成本要相对高一些。
大曲清香白酒典型代表青花汾酒
大曲清香型白酒以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而著称,汾酒、宝丰酒、黄鹤楼、金门高粱酒等是其典型代表品牌。此外,衡水老白干虽然树立了自身的老白干香型,位列十二大白酒香型之一,但它的工艺和酒曲依旧属于大曲清香范畴,老白干香型是在大曲清香基础上的一个细分香型。
在大曲清香白酒中,论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汾酒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尤其是它余味爽净、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等特色,被酒友们津津乐道,也因此在清香型白酒名称确立之前,一度被称为汾香型白酒。
酒曲(小曲)
接下来说说小曲清香。小曲原料一般是糯米或稻米,接入曲母后,经过人工控制培养,有一股淡淡的粮食香气,由于小曲主要是呈现球状,制好的酒曲,相比于大曲来说较小,故此名为小曲。用小曲酿造的清香型白酒,其酿酒周期比大曲清香略短,出酒率也略高于大曲清香,所以成本比大曲清香相对低一些。
醇香清雅、纯正自然、口感爽净、回味怡畅等是小曲清香的典型特点。由于受地域和工艺的影响,小曲清香又有川派小曲、滇派小曲等派系之分,但在所有小曲清香白酒中,颇受年轻酒友青睐的青春小酒江小白最具知名度。此外,作为国内健康酒领军品牌的劲酒和椰岛海王酒,其基酒也是使用的小曲清香白酒。
小曲清香白酒江小白
江小白属于川派小曲清香,是江记酒庄酿造生产的纯酿高粱酒.它的酒体在传承川派小曲清香工艺的基础上做了创新。江小白口感以入口顺滑、口感舒爽、余味爽净等轻口味特点著称,并且在粮香中带有的淡淡苹果皮味和些许杏仁味,这更增添了它的独特风味。而今,江小白以干净而健康的品质特征,个性而时尚的文化特征,成为年轻人首选的酒类品牌之一,为提升小曲清香的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说一下麸曲清香。麸曲酒是建国后的新发明。建国后为了提高白酒产量、节约酿酒粮食,周恒刚、沈怡芳等酒业泰斗从1955年开始在烟台、威海等地研究麸曲代替大曲提高出酒率的方法,直到1963年总结出了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麸曲酒母的十六字烟台操作法。
酒曲(麸曲)
麸曲主要以小麦的壳,也就是麸皮为原料,蒸熟后接入纯种曲霉或其他霉菌进行人工培养散曲,具有发酵时间较短、出酒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麸曲清香的特点是口感爽洌,酒力强劲,后劲绵长等,京派二锅头是其典型代表品牌。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二锅头都是麸曲清香。在二锅头实行工艺改良,引入烟台操作后,才开启了二锅头酒麸曲清香时代。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年,一些二锅头酒厂在原麸曲清香的基础上,增加了生香酵母和大曲,延长发酵期,并在麸曲酒中添加大曲酒、多微麸曲酒,增加了绵甜感,这时的二锅头酒,风味又靠近了此前的大曲清香味道。所以,目前市场见到的二锅头酒,既有大曲清香,也有麸曲清香。
京派清香代表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
那么问题来了,清香白酒三大门派中,是不是大曲清香酒质最好,小曲清香次之,麸曲清香最差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们的风格各有千秋。决定一款酒酒质好坏的因素,除了酒曲外,自然环境、酿造工艺、勾调技艺等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同一酒曲的白酒产品,因为所用基酒、调味酒和贮存期的不同,其成品酒的风格也是迥然相异。
所以,探究清香白酒三大门派谁最优质,就如同讨论唐诗、宋词的各流派谁更杰出一样,不能比较谁更好,只能看个人的喜好,因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正所谓,几杯小酒,世间情意尽是缠绕,把酒言欢,俗世烦恼尽化云烟。那么,清香三大门派,你最爱哪个门派呢?
隔壁的小姐姐也在喝 受年轻人追捧的江小白真的好喝吗?
文/酒评网测评师慕雪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酒评网的测评师,各种好酒自然不会少。昨天得了瓶上好的干邑,想借此机会约隔壁的小姐姐晚上吃饭,没想到却遭婉拒:对不起,我不会喝酒。当看到小姐姐朋友圈晒出吃饭喝江小白照片的时候瞬间泪崩原来小姐姐不是不会喝酒,只是不会和只喝高度烈酒的汉子喝酒。
说到江小白,相信很多汉子们会嗤之以鼻,年轻人喝的酒,能好喝吗?
然而就在前几天,2018年第19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奖赛中国榜单出炉。江小白又双叒叕不留情面地悍然获奖了这是继江小白在2017年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国际烈酒大赛金奖之后的再次获奖这多少有点让看不起江小白的汉子们下不来台。
毕竟布鲁塞尔烈酒大赛每年更换举办地,邀请的评委人数每年都在变化。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业酒评家、经销商、采购商、侍酒师和媒体记者们所代表的消费习惯和适饮品类各有不同,每个人的味蕾和喜好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真功夫,在这种国际大赛上连续获得金奖的概率几乎为零。
据统计,2016年-2018年,中国烈酒在布鲁塞尔大赛中共收获8枚大金奖,而这8枚奖牌全部颁给了白酒。三大主流香型获奖数近乎持平。酱香酒、浓香型酒都是3枚,清香型酒2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两款清香型酒,都是小曲清香。其绵甜、纯净的口感,更接近风靡全球的伏特加,也因此更受国际评委喜爱。
图片来自小姐姐朋友圈
作为小曲清香型典型代表的江小白,连续在国际大赛上获奖,说明中国的烈酒生产工艺和口感已极具国际范儿。据说,喝不了中国茅台的歪果仁,对江小白却是津津乐道,特别是朋友圈内小姐姐晒出的青春版江小白,它所特有的类似苹果皮香味和些许杏仁儿味的混合香气,令人愉快舒适,无其他的杂香,花果香与蜜香相拥相携,沁人心脾,给人一种绝妙的、难以名状的享受难怪小姐姐们也会喜欢。
英国伦敦街头,满是中国味道的江小白
按照国际标准,40度的江小白绝对应该划入烈酒的范畴,然而它却没有国际烈酒或者中国传统白酒那么重的酒气,以至于让习惯传统白酒的汉子们觉得没劲儿江小白的魅力或许恰恰在此,重在口感,不以香气袭人。相对于老白干、二锅头的甘冽,江小白显得很温润,40度的酒精度数,完全可以不用佐餐,纯饮也没有任何压力。相比浓香和酱香,江小白后味短一些,即便多喝几杯身上也不会留下浓浓的酒气。
若佐以香辣花生米,用辣椒的辣香、花生米的焦香去烘托江小白的果香,此时为口腔味觉系统带来的丰富、具有层次感的享受,甚至不会逊色于一款高度烈酒。事实上,强调纯净、绵甜、净爽的风格的江小白在配餐这件事儿上几乎是百搭,不用说下酒硬菜花生米,就是川菜、湘菜,甚至是洋美食牛排照样应付的来。
从专业的品评上讲,清字当头,一清到底是清香型白酒的主要特点,也是判定清香白酒品质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小曲清香的江小白尤为典型。它由单一糯红高粱在青石板窖池中进行纯净发酵,自然生香,然后经过清蒸提取后再在酒窖中长期储存、老熟后勾调而成,因此才获得了纯净的香气和绵甜的口感。事实上,高品质的清香型白酒在工艺控制上有很高的难度,稍有不当就会给酒体带来不利因素而出现不谐调的滋味。
看来,小姐姐喜欢江小白不是没有道理,而喜欢高度烈酒的汉子们也不必过于偏执。正是中国白酒的多样性才满足了不同类型酒友们的胃口,也正是江小白们的努力才让中国白酒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用东方大国的酒香征服世界的味蕾。
黄酒和米酒属于白酒吗?
黄酒、米酒是发酵酒,白酒是蒸馏酒,从工艺看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白酒以黄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目前,全世界的酒按照生产工艺的特征来分,可以分为:
发酵酒,又称为非蒸馏酒,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蒸馏燕便形成了最终产品,如黄酒、葡萄酒和其他水果酒等。
蒸馏酒,这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必须经过蒸馏过程才取得最终产品的酒,如中国白酒,外国的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阿拉克酒等。
黄酒,也称为米酒,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在世界三酿造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中国的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白酒在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山西、四川及贵州等地产品为著名,不同地区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特风格。
米酒的健康档案
米酒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饮品,在很多地方都保留着饮用习惯和酿造方法。然而,多数人对它并不了解,跟我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吧!
姓名:米酒,又叫糯米酒、江米酒、水酒、酒酿、甜酒、老白酒,在有些地区被称为醪糟,有些地区则把含大米的酒称为醪糟。
成长历程:米酒是用上好的酒曲拌入蒸熟的糯米饭,按比例加入水,加温发酵后沉淀生成的。目前,用于米酒生产的酒曲有民间传统曲、工业化生产的曲和纯种根酶曲3类。其中,根酶曲是所有米酒发酵所必需的微生物菌种。糯米经过浸泡和蒸煮,淀粉颗粒会充分吸水糊化,有利于根酶菌的糖化作用,即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糯米饭接种酒曲后,其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分泌出淀粉酶,使大部分淀粉被糖化成葡萄糖、麦芽糖以及糊精,还有少量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有机酸类,少量蛋白质形成游离氨基酸。发酵后,糯米中可溶性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糖类则溶解到米酒中,使其更有利于人体吸收。米酒在发酵过程中,部分葡萄糖分解产生有机酸,故呈现一定酸味,这些有机酸与其中的葡萄糖等糖类一起赋予了米酒酸甜可口的特殊风味,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醇、酯、酸等芳香物质赋予米酒独特的芳香。
食疗特长:糯米酿成的米酒酒精度数一般不超过10度,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此外,糯米有养胃、补气、助消化的作用,酿成酒后,其营养成分更有利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孕产妇、肠胃不好的人以及身体虚弱者。生活中有畏寒、血瘀、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的人,建议加热后饮用。有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的人,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好。
烹调妙用:1.做火锅调料加入米酒,能增加醇香和回甜。2.米酒还可以去除鱼腥味,用作调味,比如米酒炖鲫鱼。3.在炒鸡蛋时加一点米酒,可以使鸡蛋鲜嫩松软且光泽鲜艳。做蛋花汤时也可以加些米酒,做成酒酿蛋花汤。4.煮汤圆时加入少许米酒,做成米酒汤圆,开胃促消化。
食用提醒:米酒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每天饮用量最好别超过500克,如果酒精度数较高,则要减量。严重胃酸过多、胃溃疡、胃出血的人不宜饮用。
陆江:相随波尔多
波尔多葡萄酒学校已创立逾20年,全球共有40家合作授权学校,国内外近200位国际认证讲师。在这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能找到合适的课程,内容丰富有趣且形式多样,每年都有近80000人在全球各地的波尔多葡萄酒学校接受专业培训。
本期的波尔多认证讲师是MaximeLU陆江老师,他是随时随意波尔多葡萄酒盲选大赛的专家评委,葡萄酒在线、万欧兰葡萄酒学校以及品酒中国的创始人,资深葡萄酒收藏顾问以及美食美酒旅游类自媒体KOL。陆江老师与波尔多葡萄酒又有着怎样的缘分呢?本期名师堂我们听陆江老师慢慢道来。
相随波尔多
1999年我因为学习法语,机缘巧合开始对葡萄酒产生兴趣。也许因为是理工男的缘故,那种欲知其所以然的性格使自己投入了很多时间到葡萄酒学习中。
葡萄酒初体验
所幸那时已有Internet,我不仅可以在部分论坛里找到少量的中文葡萄酒资料,还可以从国外网站获取更多的信息。除理论知识外,我还四处寻找品鉴葡萄酒的机会。当时的葡萄酒进口综合税率很高,以我当时的财力无法支撑我的兴趣探索。幸运的是,在当时的法语圈有从事葡萄酒行业的朋友,时不时会有些法国机构的酒会介绍给我,再加上北京当时最好的葡萄酒卖场-家乐福离我不算太远,所以总能有机会试到以法国产区为主的葡萄酒,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如此想来,波尔多应该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产区之一了。
成为认证讲师之路
逐渐地,随着我对葡萄酒的研究深入,以及对葡萄酒行业的了解加深,我自己开始创业,成为葡萄酒行业的从业者。那时我主要从事讲课以及策划酒会晚宴的工作,偶尔还会为媒体写点稿。2007年我应邀参加了波尔多葡萄酒学校在大陆第一次开课的课程,成功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之后,2008年初参加了波尔多的强化培训,在此之后便正式成为了波尔多葡萄酒学校的认证讲师。
我自己通过参与波尔多葡萄酒推广过程,也在不断成长。除了在不同城市讲授波尔多葡萄酒课程之外,也有面向媒体的培训发布会,参与过对政府部门关于波尔多葡萄酒打假的知识培训,也作为评委参与随时随意波尔多的评选。
波尔多葡萄酒,未来会更好
不知不觉间,我作为波尔多葡萄酒学校认证讲师已7年之久。看着波尔多无论从各类推介活动,到系统的认证课程,其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一直是其他产区学习的榜样。随着市场的变化,波尔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市场自然也给予了波尔多葡萄酒应得的回报,近几年中国也一直蝉联波尔多葡萄酒的首要市场地位。
然而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开始向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波尔多葡萄酒也在积极应对,尝试新的推广方式,对课程的改革至今也还在进行。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教学体系,也是听取了各方意见,结合现实状况,将成为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领先体系。我也在期待中,希望波尔多葡萄酒能继续保持冲劲,在未来走得更好。
记住这几个评酒词 你也会成为大师
品鉴葡萄酒时,互相交流品鉴心得也是品鉴的一个环节,这时候作为葡萄酒小白的我们常会听到许多资深人士特别专业的评判,这些评判往往在我们听来难以理解。下面整理了在品鉴经常听到的几个难度较高的词,下次你也可以用起来。
紧涩(Austere)
紧涩的葡萄酒品尝起来并不令人快乐,这种酒味干,酸度高,口感紧致,缺乏果香和浓郁醇厚之感。之所以会出现紧涩感是因为葡萄酒年轻,或者因为葡萄酒酿造过程过于粗糙。简而言之,紧涩就是口感粗糙,单宁厚重,没有果香。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耐咀嚼的(Chewy)
假如一款葡萄酒甘油含量高,口感浓郁粘稠,那么这款酒即是耐咀嚼的。在不错的年份酿制的、萃取物丰富的葡萄酒通常耐咀嚼,这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葡萄酒酒精和甘油含量都高,口感饱满。
平稳的(Balance)
平稳这个词在品酒时用得比较多,平稳是好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是指葡萄酒的果味、单宁和酸度和橡木味都融合得比较好。平稳的葡萄酒各方面都比较匀称,陈年后更加优雅。
封闭的(Closed)
封闭是用来形容葡萄酒太年轻,没有完全展现出其进展的潜能,香气和风味比较堵塞。年轻的葡萄酒装瓶后12至18个月内都比较封闭,依据年份和储藏条件的不同,有些葡萄酒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呈不开放状态。另外一种可能是葡萄酒醒酒的时间不够长。
肥厚的(Fat)
肥厚的葡萄酒酒体饱满,十分成熟,但是没有足够的酸度来平稳。肥厚的葡萄酒是有瑕疵的葡萄酒。
泥土气息的(Earthy)
带有泥土气息的葡萄酒散发出泥土、树叶和树木的香气。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余味中带有绿色蔬菜味的葡萄酒。
浓郁的(Decadent)
正如吃圣代香草冰时,那软糖和鲜奶油在口中的感觉一样,浓郁的葡萄酒果味丰富,酒香四溢,口感饱满圆润。
黄油味(Creamy)
一款葡萄酒尝起来有黄油味,这通常出现在经过橡木桶陈年的白葡萄酒中。
复杂的(Complex)
这是最主观的葡萄酒描述词之一,复杂的葡萄酒会使品酒人饮用后很快乐,对该酒一直饶有喜好。复杂的葡萄酒带有多种微妙的香气和风味,引人注目。葡萄酒的复杂度是判读葡萄酒品质的一大主要标准。
紧致的(Grip)
紧致的葡萄酒单宁强劲,喝下后口腔干涩。这种葡萄酒通常要与食物搭配一起饮用。
欢乐的(Hedonistic)
欢乐的萄酒令人满足,令人沉醉,给人以无穷的欢乐。这是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最喜爱的葡萄酒词汇之一。
灼热的(Hot)
葡萄酒喝下去后,喉咙会有灼热之感,通常是由于高酒精度数造成的。
稀薄的(Thin)
在这个世界上,饱满的女人似乎更受欢迎,过于纤瘦并不能凸显好身材。葡萄酒也是一样。稀薄的葡萄酒淡漠如水,缺乏结构,不受欢迎。
矿物质味(Minerality)
矿物质味是一种广受争议的味道,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比较常说的一种是:矿物质味是湿石头的气味。
果酱味(Jammy)
当酿制葡萄酒的葡萄十分成熟时,葡萄酒带有的浓郁的水果味即是浆果味。这种酒风味丰富凝练,干浸出物丰富。一些酿制于宏大年份的波尔多葡萄酒风味十分凝练,带有浆果味。
沉闷的(Ponderous)
这也是帕克版本的葡萄酒词汇。沉闷的葡萄酒与大酒意思相近,但大酒通常是指风味丰富凝练,十分均衡的酒,而沉闷的酒则过于厚重,令人思索得太多,也令人生厌。
橡木味过重的(Woody)
假如橡木味适宜,葡萄酒的香气会令人产生愉悦之感,但假如在橡木桶中陈酿过久,葡萄酒中橡木味则会过于浓重,并掩盖住果味。
如天鹅绒般顺滑(Velvety)
这是一种受人欢迎的葡萄酒特点,是丝滑的近义词,如天鹅绒般顺滑的葡萄酒浓郁柔顺,口感丝滑。
具有品种特色的(VarietallyCorrect)
这是说葡萄酒具有酿酒葡萄品种本该具有的特点,这说明此款葡萄酒品质还不错。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