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人们普遍认为的“葡萄酒越陈越香、越老越值钱”,有关专家指出,葡萄酒的品质主要依赖于当年生产酒的原料葡萄的质量,葡萄酒并非年份越久越好。
当前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葡萄酒的“年份”就是高档的代名词,认为葡萄酒标注的年份越早,品质就越好。因而,年份“久远”的葡萄酒就被罩上了一层美丽的光环,价格自然扶摇直上。
其实葡萄酒跟人一样会经过生长、成熟和衰老等阶段。当葡萄还是一颗树苗的时候,就是葡萄酒的生长阶段,好比人类孕育的阶段。这个阶段所需的时间是:4~5年;要长出能酿好的酒的果实要10年,要长出精品酒果实要10~20年。
然后在经过榨汁和橡木桶的陈年一系列的酿酒流程后,葡萄酒会得到酿酒师赋予的提升。然后在装瓶,这个时候葡萄酒进入休眠期,再过段时间陈年后品质会有第二次的提升,经过数年后进入成熟期的葡萄酒也是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最后进入衰老期,衰老期并不是不能喝,只是这酒失去了原有的风采。所以要给葡萄酒定保质期不如给它定个适饮期。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是不是木塞越长的葡萄酒就越好
每瓶酒都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木塞,通过对橡木塞的质量分析,也可以分辨出一瓶葡萄酒的优劣。一般来讲,如果一瓶葡萄酒采用整木来做木塞,它应该是有点品质的葡萄酒,因为整木软木塞带有很小的气孔,而好一些的葡萄酒在瓶内成熟还是需要微量的氧气的,这种软透气的软木有助于葡萄酒的呼吸。如果是用碎木组合起来的软木塞,一般是普通的葡萄酒,买来后要尽快喝掉的。最近几年出现了用细末粘合起来的软木塞,这种塞子的好处是不容易漏酒,适合于酒的长途运输,一般用于普通和中档的葡萄酒。这些常识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酒,但却是常理。
还有就是看橡木的表面,越光滑的橡木塞质量越好,相反表面有很多坑坑洼洼的橡木塞气密性就差,相应酒的质量也就降低。橡木材质中的细小缝隙会允许微量的空气进入酒瓶。不要小看这个缓慢、细微的氧化过程,它是保证葡萄酒在瓶中质量稳定且渐渐变得醇厚、芳香的主要原因。
经常喝酒的人会发现,有的塞子长,有的塞子短。长酒塞往往比常规的塞子长出1/4。塞子长的通常来讲是好酒,而且都为整木的软木塞,这种酒最起码具有8年以上的陈年潜力,如果提前喝是一定需要醒酒的。因为长的木塞一定是比短的要贵,长时间瓶陈,酒液会往木塞里渗透的,长的封存就更加保险,这种长塞子酒以传统产酒国欧洲的为主。而不需要陈年多长时间就可以喝的,就没必要花更多的成本使用长木塞了。通常一般等级的葡萄酒所使用的软木塞长度约3.5厘米至5厘米左右,比较优质的葡萄酒使用的软木塞长度多在5厘米以上,像有些售价上千美元的法国葡萄酒均采用了长木塞。
葡萄酒是越陈越好吗?
理论上,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装瓶后仍然会继续成熟和变化。在良好的储藏条件下,葡萄酒会在岁月的历练中使得单宁酸逐渐柔顺圆润,酒香更加富有深度,口感也更为均衡协调。顶级酒庄的黄金年份出品可能要放到十几年以后才渐入佳境;甚至在半个世纪以后,仍然会大放异彩。不过,美国葡萄酒教育家、原纽约世贸中心顶楼世界之窗餐厅总侍酒师凯文·兹拉利在《葡萄酒入门》中指出:“并非所有葡萄酒愈陈年愈好。事实上,世界上90%以上的葡萄酒在一年以内喝掉最好。”一瓶葡萄酒的生命周期,就像一个女孩的成长一样,童年有天真烂漫的可爱,豆蔻年华有楚楚动人的娇媚,花样年华有婀娜多姿的万种风情,徐娘半老有风韵犹存的雍容。红酒带给我们的享受,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如果我们教条地期待陈年,整天惦记着什么时候才会达到高峰,那将会失去多少品尝的体验和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瓶葡萄酒在任何时刻打开都是合适的时宜。
葡萄酒等级越高就越好吗?
谣言:葡萄酒等级越高酒越好。
据介绍,葡萄酒等级制度诸如法国的AOC制度,意大利的DOCG制度是消费者选酒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些等级制度本身只是规定了葡萄酒的产地范围以及种植和酿造方式,并不能说明酒的绝对质量。有些酒庄为了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会不按照AOC对品种的要求进行酿造,自愿将酒的级别降低一档,尤其在意大利这种情况很普遍,意大利最著名的葡萄酒之一Solaia(太阳园)的级别就是日常餐酒级别(VinodiTavola)。
高评分和高等级并不绝对代表该酒的品质就非常好,同样一些没有评分的酒以及等级不高的酒也不代表品质不行,就列级酒庄来说,有些二级酒庄与五级酒庄的葡萄酒品质甚至远超过该等级的同类酒,所以才会有超二级酒庄、超五级酒庄的说法。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品酒师成了一种职业,但在西方主要产酒国,却并不存在这样的职业。对于网上的一些信息,需要我们自己去甄别。
单宁含量越多葡萄酒就越好吗?
在日常对葡萄酒的品评和消费当中,大家似乎有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认识,认为葡萄酒颜色越深越好,口感越重越好,也就是说单宁含量越多越受大家的青睐,于是酒厂的工艺师们在发酵期间,想尽一切办法加深色度,提高单宁含量。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在发酵完后,再浸渍几天。其实这样做未必就好,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了一定的酒精度,能从葡萄果皮中浸提的单宁物质已经最大程度的、有效的提取出来了,再加强浸提只是提取果皮和种子当中的劣质单宁,这些物质在酒体中含量较高时,只能使酒体苦涩、粗糙,而并不是表现为柔顺、结构感强。在葡萄酒品尝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酒体协调、平衡,各个物质的含量均衡,表现在口感上就是各种味感之间协调,没有很突出的尖酸、燥辣、苦涩味,那么这款葡萄酒就不失为一款好酒。
葡萄酒的价格真的越贵越好吗?
一款葡萄酒的味道好与否并非由其价格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葡萄酒高低不等的价格。选择葡萄酒最主要还是选择合适自己的葡萄酒,要在自己喜欢的口感、风味上选择自己。
很多人在谈论葡萄酒时,总会认为价格低的葡萄酒不是不好喝就是假酒。其实葡萄酒的价格有高有低,高到如几万元一瓶的拉菲葡萄酒,低的也有几十元一瓶的三四级酒庄的葡萄酒。这样悬殊的价格差异是如何形成呢?
葡萄酒的价格除了取决于酒庄的等级和品牌外,最大的原因在于葡萄酒的酿造方面。优质葡萄酒是采摘经过精心培育的葡萄经过传统的酿造工艺酿制成葡萄酒。由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复杂且很费工夫所以价格也相对比较高,虽然每个酒庄都有一定规模的葡萄园,但葡萄酒生产的数量有限。每年能上市的葡萄酒数量都比较少,有的酒庄一年生产一万瓶葡萄酒但仅有几千瓶葡萄酒可以上市。这种稀有性决定它的高价格。
尽管如此,但并不代表葡萄酒的价格和味道就一定能成正比。有些葡萄酒被著名鉴定专家评以高分而人气飙升,价格也跟着高涨。比如葡萄酒专家罗伯克。帕克所评于8分高分的葡萄酒。还有的葡萄酒出于投机目的也会被人用难以想像的高价交易,比如带有传说性质的罗曼尼康帝。还有的以稀缺产量为主的葡萄酒也会被标以昂贵的价格。
由此可见,一款葡萄酒的味道好与否并非由其价格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葡萄酒高低不等的价格。有些葡萄酒价格适中,风味口感也很不错,选择葡萄酒最主要还是选择合适自己的葡萄酒,要在自己喜欢的口感、风味上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消费价格。这不仅是一个寻找珍品的过程也是一种品饮葡萄酒的乐趣。
葡萄酒年份越长越值钱?
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收藏价值。葡萄酒有一定的保质期,一般的葡萄酒只能存放10年左右,只有极少数的葡萄酒才具有投资的价值。如法国顶级酒庄酒,拉菲酒庄、拉图酒庄、穆桐酒庄、玛歌酒庄、奥比安酒庄、柏图斯酒庄等等。这些酒不仅质量优秀,而且产量稀少,是最具潜质的投资品,存放几十年仍有出色的品质。在形容我们的国酒——白酒时,人们常用这样一句俗语:酒是陈的香。存放的时间越长,酒的质量就越好,但这条法则对于葡萄酒来说却不适用。酿造葡萄酒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葡萄酒的品质七分看原料,三分在工艺。原料的好坏对于所酿造的葡萄酒的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决定葡萄原料优劣的因素在年份。酿造葡萄酒所使用的葡萄生长季节的年份越好,葡萄酒的质量越高。对于法国波尔多来说,1982年、2000年、2005年等都是公认的满分年份,因此,在这些年份所酿造的葡萄酒的质量当属上乘,葡萄酒的价格也越高。
影响红酒存放时间的因素
在买红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种酒可以存放多久?”。其实,有好几种因素决定了红酒的保质期,想知道自己买的红酒是否可以长时间的存放,可以从年份、葡萄品种、红酒产区、酿造过程和储存条件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单宁浓度
红葡萄酒里含有单宁,而单宁本身就是抗氧化剂,所以单宁的多少对于葡萄酒能存放多久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当然不是越重越好)。
年份
生产年份的天气状况越是良好,红酒里的氨基酸和单宁就能保存更长的时间,这样的红酒保质期自然也会更久。
葡萄品种和产地
一些葡萄园能为葡萄的成长提供理想的环境,包括土壤的质量,天气状况,灌溉和地面坡度。这些都会影响到葡萄的生长,而葡萄品种不同,皮有厚有薄,酿成的酒的单宁多少也有不同,相应的也就影响了红酒的保存时间。
酿造
葡萄完成破皮去梗后,葡萄汁和皮会一起放入酒槽中,一边发酵一边浸皮。在经过6、7天的不断的搅拌后,葡萄汁与葡萄皮尽可能完全的融合,浸皮的时间越长,单宁越多,红酒能长时间存放的机会就越大。
储存条件
葡萄酒理想的保存温度应该是13℃左右,10—13℃都可以。湿度一般在60%—70%比较合适,避免过于潮湿。长期保存的葡萄酒一定要放到避光以及远离振动的地方,而且不要经常搬动。葡萄酒要水平放置,瓶口向上倾斜15度也是可以的。
当然,红葡萄酒并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它的一生也是要经历年轻,成熟,巅峰,直到衰落这四个过程,在巅峰期饮用是最理想的。所以,就算购买了能长时间存放的红酒,如果没有条件好好储存,还是尽早饮用了最好。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葡萄酒存放时间越长越好吗?》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