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有哪些专题。这篇关于《我国目前共出土过哪些古酒?》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古酒多装在密封的金属器里,多为青铜罐和壶,但里面的液体并不全部是酒。一部分液体可能是渗进去的水或其他物质,有些液体发红,可能跟储存的器物和周围的黏土有关。

我国目前出土过的古酒

1977年中山王墓

1977年,在发掘中山王墓的过程中,在东、西两库,分别发现了一件扁铜壶和一件圆铜壶,壶口都有铜盖密封,封闭紧密,有工作人员晃了晃,感觉里面有液体。打开那件圆壶后,顿时,一阵酒香飘出,酒!中山王喝的御酒!有人惊呼。这是一项震惊全国的重大发现:盛在圆壶中的酒液,只剩半壶,呈墨绿色,重3公斤;盛在扁壶中的酒液则多一些,约有七八成,重6.7公斤,呈浅翡翠绿色,清澈透明。

这两壶出土于中山王墓中的古酒,目前属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如此古老的实物酒。它不仅为研究中国酿酒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并与盛酒器相结合,也为研究当时的用酒制度提供了宝贵材料。

1996年道光廿五酒厂

1996年6月,辽宁道光廿五集团公司老厂搬迁时,发掘出4个道光乙巳年(1845年)的木酒海,内装原酒4吨。这是目前唯一可饮用的液体文物,国家文物局鉴定后认为,此酒是奇珍国宝。出土的木酒海和部分原酒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在汶川地震赈灾义拍中,21公斤道光廿五贡酒拍出了551万元的高价,单瓶最高成交价19万元。

2006年安徽六安王墓

2006年初,安徽省考古队在合(肥)武(汉)高速铁路工程沿线例行考古勘探,行至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时,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考古人员对南向的一号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座深达11米、总量3万立方米的封土被揭开,露出墓室。考古队发现大量青铜器、木俑、漆器、车马件等。

而在这座古墓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在墓中出土的一件西汉酒器中,人们发现了2000年前的西汉古酒。

这次考古发现被列入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12年宝鸡市古墓

2012年7月,在对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的发掘过程中,专家在清理一件酒器青铜卣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其内盛有液体,在酒器密封很好的情况下液体很可能是保存下来的酒。

专家认为这可能是考古发现的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中国酒,它应当与同墓出土的禁酒器青铜禁一起,在服务墓主人的情况下相伴面世。

而更有趣的是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在本次出土的酒液中含有其他出土古酒中所没有的典型葡萄酒的特征。经过学者们的考证,证实本次出土的酒液确实是我国古代史书上记载的古酒齊醍,而这种古酒,正是我国对红酒的最古老的称呼。此次发现,证明了我国红酒历史的悠久,并否认了红酒是舶来品的错误看法。

2013年烟台西汉古墓

2013年5月,经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分析检验,在烟台开发区三十里堡汉墓群考古现场发掘出的陶器内部液体含有乙醇和甲醇成分,基本可以确定陶器内当年所装液体为酒类,这是我国首次在汉代墓葬出土的陶器中发现酒。在这份送检的样品中还发现了乙酸乙酯,根据其含量,符合清香型白酒的标准。

当时,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类似酒坛的陶器,上部被一些碎陶片所覆盖。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碎片移开后,发现坛内有液体,而且清澈透明。从土壤的干燥程度,和附近陶器内的干燥程度来看,这个陶器内的液体应该是人为放置的,而且在放置后,上面还叠置了其他陶器,正好把它密封住了,所以才能保存至今。

汉代墓葬出土的器皿中存有液体多次发现,而液体内含有酒精成分,仅在河南和陕西等地出现过一两次,不过都是储存在青铜器中,而且经过千年的埋藏,液体本身已经发生变化,甚至液体颜色都已经变绿。由于这次是存在陶器内,所以液体颜色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且非常清澈,考古专家说,初步估算,这坛子酒的总量应该在4斤左右。

酒中的化学物质在长期埋藏过程中会缓慢变化,就算环境十分稳定,也不可能毫无损耗地保留至今。出土液体不少储存于青铜器内,酒液与青铜混合会起化学反应。古酒虽然有酒味,但毕竟是过期饮料,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外加大量的金属离子,已经无法饮用了,但具有很大的收藏与酒文化研究价值。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我国古代酒文化 古时酒令有哪些类别


酒令是我国古代人们在饮宴和交游助兴取乐的游戏,是古代社会文人雅士、诗经游民追求闲情雅趣的产物。古代酒令类别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

酒令有雅令和通令之分。从字面上看,雅令自然是高雅之酒令,多在文人墨客雅士中流行。行令方法往往是,自酒席中推举一人为令官。令官出题,或出古人诗句,其他人按上句依次联句,连不下去者罚饮酒一杯;或出韵脚,其他人按韵作诗,做不出者罚音;或出上联,其他人对下联,对出者再出上联,其他人依此对对;或出谜面,其他人依次猜谜出谜,猜不出或猜错者罚饮;雅令者形式多样,花样百出,但都离不开雅字,但凡成语典故、诗辞歌赋、琴棋书画、五行八卦、雅谜古玩、花鸟鱼虫等均可入令。令官出令,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常常引经据典,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

唐代传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脱口接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文人墨客高雅的酒令游戏,自然会产生诗词新作,虽然其中大多数为应景之作,并无多少文学价值故湮没无闻,但其中难免会有一些好诗,走出酒席而流传于世。宋词中有不少以令为名的词牌,且多为短调,十几字,二三十字,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一些词牌注家只将令解释成词之短调曰令,却没有解释为何短调曰令?宋词牌中以令命名,或以令为别名的令之由来如何?余却以为也许最早即在行酒令中产生。因在行令中,即席依令而作,自然是短小精干,才能一蹴而就。余猜想也许此令即酒令之令也未可知,况且很多酒令的名称就是以令命名,如女儿令、调笑令(有同名词牌)、浪淘沙令(宋词牌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等。曹植才华出众,文采斐然,洛神赋洋洋洒洒;但在曹丕的逼迫下,七步为诗定生死,他也只能做20字小诗。另外小说家书中所写的一些诗歌也常借饮酒行令中表达出来。《红楼梦》有不少饮酒行令的情节,在行令中作诗对联,虽为书中情节,确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书中人物命运的隐喻伏笔。

通令则不同,从字面上看,自然是通行通用之酒令,因此多在平民百姓中流行,因为它行令方便,有时也在文人雅士中进行。通令通常以掷骰、抽签、划拳、猜数、传花等方式进行。一般无需多少文采,只需即席反应,或全凭运气。酒席推荐或自荐令官,也可在席中随时变更令官,令官出题,说明规则。或掷骰两三四颗,按出现的点数,自令官开始数数,数到的则饮酒一杯;或抽签,抽中有饮酒类似字样者饮酒一杯;或击鼓传花(或手帕等物),以鼓声(或以一蒙眼者曰)停,则花(或手帕等物)落入谁手,则饮酒一杯。近来又有人以转桌为令者,令官转动转桌面,某一汤勺柄所指向谁,谁即饮酒一杯。至于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等更是我们酒桌上常见的划拳、猜拳酒令,雅语曰拇战。通令由于方法简便,行令容易,无需多少才华,只需即席反应或全凭运气,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且通令形式多样,变幻无穷,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某些通令雅俗并行,因此广为流行。但某些通令撸拳挽袖,呼号争喧,显得粗俗、嘈杂,有失风度。

酒令的历史几乎和酿酒的历史一样久远,具体源于何时,虽然已经无据可查,但在如今酒令却成为简单而又普遍的一种行令方式,究其原因,也是酒令文化的传承。

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盘点


中国白酒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清代中叶。目前,在国内发现的大型酿酒作坊遗址中,江西李渡遗址的年代为元代、四川水井坊遗址的年代为明代、四川剑南春遗址的年代为清代,泸州老窖古窖池群为明清时期,古井贡酿酒遗址为宋至清时期。

泸州老窖窖池群

泸州老窖窖池群分布于泸州市江阳区三星街营沟头、泸州市江阳区皂角巷、龙马潭区小市(下大街、什字街、新街子、过江楼)及罗汉镇等地。泸州老窖公司现有生产性古窖池10084口,其中百年以上窖池1615口,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是1573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百年以上窖池群文物原真性价值明显,自其建窖之始,均保持了原貌、位置、操作流程及工艺未变的四未变特点。泸州老窖百年以上窖池群是中国至今仍然唯一持续酿造白酒的窖池群,其千余口的规模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属性使其世界酿酒奇迹之一和世界仅存的最大规模原生白酒窖池群名副其实。

1996年,泸州老窖窖池群作为中国传统白酒的首个代表,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家文化部正式颁布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名列其中;入选中国首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名单。泸州老窖老窖池群作为活文物,已连续不间断使用430余年。

水井坊遗址

水井坊位于成都老东门大桥外,是一座元、明、清三代老烧坊遗址。1998年8月,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曲酒生产车间时,发现了该遗址。1999年,多家考古、研究单位参与遗址考古发掘。考古发现有:蒸馏器基座、不同时代的酒窖8口、炉灶4座、灰坑4个、晾堂、灰沟、路基、木柱及柱础、墙基等遗迹,出土的陶瓷器具有碗、盘、钵、盆、杯、碟、勺、灯盏、罐、壶、缸、砖、瓦、瓦当、井圈等。其中以酒具最为丰富,种类有青花、白釉、青釉、酱釉、黑釉、粉彩瓷等品种。考古研究表明:水井坊是一处前店后坊的综合性生产、经营场所。水井坊遗址是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白酒第一坊,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可复制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极高利用价值的活文物。水井坊遗址中起源于元末明初、延续使用至今的古窖窖泥和古糟菌群,在保护性开发利用中成为了水井坊系列产品开发的重要生产资源和品牌基础。

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

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配套设施齐全、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的清代酿酒作坊群。该遗址是由茶盘街、棋盘街两侧的多个清代作坊构成的前店后坊式格局的酒坊遗址,分布面积约120000平方米。分布面积大、作坊多,保存较好,全国罕见。剑南春酒坊遗址生产要素齐全,内容丰富。在已发掘出的遗迹中,不仅有反映酿酒工艺全过程的生产设施,如水井、酒窖、炉灶、晾堂、水沟、盛酒坑、池子、粮仓(制曲晾房)等遗迹,还有房屋建筑基址以及大量瓷质酒具。同一遗址大曲窖、小曲窖均有发现,不同窖池生产着不同品种的酒类。这一考古发现,对研究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传统手工业格局与分布情形,探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城市工业考古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名优白酒剑南春的酿造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些重要发现在我国近代城市工业考古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刘伶醉烧锅遗址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位于河北徐水县刘伶醉酒厂第一酿造车间内。该遗址建于金元,已有800多年历史,其中主要包括16个古发酵池、一口水井及部分挖掘出土的酒用陶器。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2001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白酒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6月27日,国家文物局批准此遗址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12月15日,刘伶醉烧锅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位于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内,又称李渡无形堂元代烧酒作坊遗址。2002年4月,原江西李渡酒厂被香港某公司收购,成立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同年6月,在改造老厂车间时在水泥路面下发现一个古井,随即向相关文物部门报告。同年7月~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发掘显示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六个时期,从南宋、元、明、清延续至近代、现代,其中南宋层未发现酿酒遗迹,其他各时期的酿酒遗迹都非常丰富,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和砖柱等。出土的遗物有石器、陶器、瓷器、木器、铁器等,以陶瓷为主,其中酒器有73件。2002年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元代酒窖的发现,证实了《本草纲目》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同时证明了中国至迟在元代已出现了固态发酵制作蒸馏酒。该遗址中明清时代的酿酒遗迹显示其白酒生产工艺属小曲工艺,是中国首次发现使用小曲工艺的烧酒作坊遗址。到近代,开始改用大曲工艺生产。因此该遗址是研究烧酒酿造工艺的起源和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古井贡酿酒遗址

古井贡酿酒遗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包括魏井、宋井、明清窖池、明清作坊遗址,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古井贡酒文化博览园继2008年成为中国白酒首家全国4A级旅游景区之后又获国家文保殊荣。

茅台酿酒工业遗址群

2010年,茅台酿酒工业遗址群申报了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一遗址群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茅台酒酿造体系的实物见证。该遗址位于仁怀市茅台镇国酒社区杨叉街,由10余处实物构成,有一套完备的酿酒工业体系,占地20余亩。这些酿酒坊最初建于明代,曾因战乱多次被毁,1862年在旧址恢复重建,包括粮仓、曲药房、窖池、烤酒房等。

早在2006年,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专家认为茅台酿酒工业遗址群申报国保成功有较大希望。不过,遗憾的是,茅台酿酒工业遗址群未能获得国家文保殊荣。

我国枸杞酒的酿造历史


枸杞酒具有滋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泪、健腰脚等功能,常饮筋骨强健,延年益寿,根据殷商甲骨文关于枸杞的记载以及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酒具、酒器推断,中国酿造枸杞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超过4000年的历史。

枸杞种植历史与酒字密不可分,酒字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很多。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陕西岐山县等地陆续出土了大批先周及西周早期的甲骨卜辞,这些卜辞与殷商甲骨卜辞在时代上一脉相承,在内容上基本相同。特别是西周甲骨卜辞的一些内容与《诗经》的一些内容能够完全互证。《诗经》中对于枸杞的歌咏很多,经常把枸杞与贤惠的君子和忠贞的爱情等精神向往紧密联系,任意比兴,纵情歌咏,甚至将沾满露水珠的晶莹透红的枸杞与神圣的宗庙祭祀、喝不醉不归的盛大宴饮联系在-起大唱赞歌,使人感到枸杞与酒成了红红火火的激情象征,盛大宴饮的礼仪高潮,神圣祭祀的灵魂导引。这说明在西周时代枸杞就已走红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唱红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由此上溯殷商甲骨卜辞中出现枸杞的记载不但事出必然,而且开辟了《诗经》歌咏枸杞的先河。

从古文献记载看,杞树与枸树是两个不同树种,《诗经小雅》南山有杞、南山有枸就是明证。古人将枸树鲜果封入大缸自然发酵,酿成酒后,芳香四溢,甘美味醇,称为枸酱酒,在西汉时就已名扬海内,为皇家贡品,人们将枸酱酒称为原始茅台;杞果从夏商以来就成为人们食用的珍品果实与佳酿美酒原料。汉代已将酿造美酒的枸树与杞树比美,称杞树为枸杞,其意就是盛赞枸树酿造的枸酱酒同杞树酿造的美酒一样甘美异常。

杞树果实的采摘食用以及作为贵重礼品赏赐于人,早见于甲骨卜辞的记载。据考古发掘,河南伊川大莘遗址出土了距今8600年至8800年红陶三足钵,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用饮酒器具。我国的磁山文化遗址、三星堆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杯、壶等陶器或青铜酒器。以上说明我国酿酒在夏朝或夏朝以前就已开始。枸杞作为天然酿酒的原料树种,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多有记载,这既是枸杞种植于夏商时期的第一手证据,也是枸杞作为夏商酿酒原料的直接证据。殷商甲骨卜辞对枸杞和酒的记载与古文献中关于夏商时代人们喜好饮酒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

杞酒文化自古有之,但是,千百年来,杞酒文化一直处于低靡时期,加之国民之习惯,药物保健酒其功效概念往往使其难上餐桌,杞酒成为民间百姓饭余茶后,零星饮用的药酒。

什么是“掐头去尾、过花摘酒”?


掐头去尾,过花摘酒,听起来有点像传说中的武林秘笈,实际上,这说的是白酒的酿造过程。

甑桶蒸馏应该要做到缓汽蒸馏,大汽追尾。即通过酒醅蒸馏,逐渐冷热交换,汽液交换,从而使酒汽得到浓缩,馏出液的酒度由高到低。通常蒸馏开始时用汽要缓,至馏出液的酒精度较低时,要开大汽门,大汽追尾。

蒸馏过程中各馏份的变化规律是:甲醇、高级醇、低级脂肪酸酯、醛类在酒头中较多,在酒身和酒尾中逐渐减少。

有机酸,特别是乳酸等在酒头中很少,在酒身和酒尾中含量逐渐增高。高级醇例如异戊醇的沸点虽然为132℃,但由于异戊醇的酒精溶液比异戊醇的水溶液沸点低,两者的相对挥发度不同,所以,这类物质在酒头、酒尾中含量都高,在各馏份中,异戊醇的含量成S形曲线。

酒的味道,通常是酒头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较协调;酒尾甜,但邪杂味大,所以摘酒时要掐头去尾。掐去酒头,分别贮存,可作勾兑酒用。酒尾经选择适宜的馏份,也可作勾兑酒用。

在蒸馏过程中,馏出液的酒精度高低,主要凭经验去观察,即通常所说的看花摘酒。看花即看酒花。蒸馏液流入一个小的承接器中,激起的泡沫,被称为酒花。开始流酒时的酒花,泡沫较大,整齐一致,较持久,称为大清花;酒度略低时,酒花泡沫较小,渐细碎,仍较持久,叫做二清花、小清花,或称绒花;各地叫法不一。

小清花以后的一瞬间没有酒花,这瞬间以前的馏份是酒。过花以后的馏份是稍子,称为过花摘酒。

怎么样?会不会太专业了?那就对了!

实际上,你只需要记住掐头去尾,过花摘酒这八个字就好了!喝酒的时候,多个谈资,而且很专业!

我国古代酒卖什么价格?


在古代,酒的价格会有较大波动,唐朝经济繁荣,酒业发展迅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来了解酒的价格最合适不过。

从唐诗中看古代酒价

唐代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艺鼎盛。此时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比如大家熟知的李白和杜甫。中国大多数的诗人都是爱酒之人,他们的诗词不仅反映出了人民的喜怒哀乐,也旁敲侧击地提到了酒价。

试举几句大家熟悉的名句: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这些诗人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他们的诗歌都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是每斗十千钱。

唯有一位诗人例外,那就是杜甫。他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那么,关于酒价的说法,就存在两个版本了。要探秘当时的酒价,我们还得要搞清楚唐代的计量单位。

唐代计量单位

一斗酒有多少斤?

唐代最常用的容积单位是斗,1斗=10升,又有大斗和小斗之分。

换算成现在的国际计量单位:1大斗=6000ml,1小斗=2000ml

而酒的计量单位一般是采用小斗计算的,所以,1斗酒约为2公斤,也就是4斤。

唐代白酒与现代白酒价格比较

1两银子=1000文钱,古诗中普遍提到的十千钱,也就是10两银子。

唐朝的1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42克,1两白银大概相当于250元人民币。

那么,下面来对比一下李白和杜甫所提到的价格,也顺便能知道当时他们各自的消费水平。

李白:他们喝的酒买2000毫升要用2500元,等于625元1斤(500毫升),这个标准放到现在来看,与五粮液的价格很接近,应该算当时比较好的酒了。

杜甫:300文钱相当于0.3两白银,换算为75元人民币1斗,1斤的酒钱是19元,相当于现在路边摊上散酒的价格,跟李白他们喝的酒相比,价钱相差了33倍!

由此看来,杜甫同志当时真的是一位无产阶级,怪不得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是反应当时底层人民生活疾苦的句子。而像李白王维这些诗人,当时的地位和消费能力都还算蛮高的。

盛唐时,有古诗文记载斗米八钱,就是说,一斗米(12.5升)才只要8文钱。所以相比米的价格,酒真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了。

探访五粮液明代古窖


五粮液古窖池位于老街的居中一段,红墙碧瓦、斗拱飞檐,颇具明代风貌。这些古窖池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我国唯一现存最早的、保存完好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它们承载着600多年的酒香,依然韵味十足。

在600多年的岁月里,她们从未间断发酵,沉淀着酒香,踏积着酒韵,让你恍惚了时空,忘却了自我,以为自己走进了另外的时代,在酒都香中徜徉,踯躅,迷离,留在唇边的是酒香,永驻心中的,是古老的酒文化。

窖为酒之魂。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中采用的窖池,是中国传统的酿酒设备,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发酵设备。它是在特殊的地质、土壤、气候等条件下,在独特的工艺条件辅助下,经过长期酿酒发酵逐渐富集、驯化而成的窖泥微生物生态环境。它们经过长期而又缓慢地生物化学反应,才产生出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窖香成分。

酒业谚语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就高度体现了窖池和窖泥微生物对白酒生产的重要性。窖池越老,窖龄越长,窖池生态系统越趋兼容并蓄。经检测,这些明代窖池中的窖泥,每1克中即含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且从未中断过发酵,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酿酒是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五粮液的酿造需要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与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向窖池深处渗透,窖龄越长,窖泥附集的有利微生物就越多,微生物与香味物质也越多,酒香就愈浓,变成了丰富的天然香源,这样也就达到了以窖促糟的目的。经过600多年的积淀,五粮液古窖泥中的微生物种群达到数百种,这些微生物参与发酵酿造而成的五粮液,其品质和口感不言而喻。

如今,在国家博物馆你能看到来自这些古窖的一块泥巴,这是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的唯一活国宝,是我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珍贵见证,其蕴含的文物、文化、生物学价值,是金钱无法衡量的。把它拿到阳光下,会呈现出红、黄、绿等五颜六色,而且颜色还在不断变化,非常奇妙。

这神奇的窖泥,是不可复制的,离开了宜宾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些微生物就无法存活,当然也就无法酿出真正的美酒。据了解,美国、日本等一些科学发达的国家,曾借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五粮液古窖泥中的成分,试图培养自己的老窖,但至今都没有成功。宜宾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少日照、微风,四季如春,十分适合己酸菌、乳酸菌、乙酸菌、丁酸菌、酵母菌等酿酒微生物的生存。而且宜宾酒窖的地温温度,常年维持在10~20度,正是适于酒窖中酿酒微生物生长发酵的温度,因此造就了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着称之至境。

600多年的风雨磨砺,独特的自然山水,岂能被复制。

酿酒,真的是一项生物工程,这项从古代就开始应用的生物工程,是五粮液集团的瑰宝,也是一个白酒业的奇迹。这些古窖,牵携着600多年的积淀,用美好的陈酿,醉倒了人间的地久天长。

甜蜜过中秋 葡萄酒与月饼的3种完美搭配


中秋节最热门的话题依然是月饼,但现今却多了一新伴侣--美酒!!!

在通常情况下,巧克力做馅料的巧克力月饼搭配起泡酒堪称完美,甜味较高的水果月饼则比较适合搭配甜度较高的冰酒堪称绝配,而包含名种坚果风味的五仁月饼搭配加强甜型波特酒,别有一番滋味。

1、巧克力月饼+香槟和起泡酒

半干型香槟或起泡酒的剩余糖分不仅能增加月饼的甜蜜口感,而且其清爽的酸度能清除月饼过甜留在口中的油腻感。对于那些用巧克力做馅料,外层为莲蓉酥的巧克力月饼来说,产自意大利北部的微起泡酒阿斯蒂莫斯卡托(MoscatodAsti)无疑是它最完美的情人。因为起泡酒可以最大限度地衬托出巧克力的浓香顺滑和莲蓉酥的甜蜜酥脆。

2、水果月饼+冰酒

泛着金光,琥珀色的德国冰酒给人纯净、自然、浓郁的感觉。葡萄的成熟还会给你复合的果香、花香和醇香。搭配新品的水果月饼,水果的清新、芬芳、甜美、爽口,配合冰酒的纯粹、芳香、亮丽、优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3、五仁月饼+波特酒

波特酒非常适合搭配的食物是坚果。通常来说,有嚼头且味道好的坚果,如核桃、杏仁或开心果等都可用风味更精致的波特酒来佐餐。传统的五仁月饼中包含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如果吃五仁月饼时配上一支经典的葡萄牙坦克10波特酒,那么,波特酒的风味也会变得更加精致微妙。不过这些波特酒的酒精度接近20度,好喝也不要贪杯哦。

月饼先咸后甜,酒先清淡圆润后浓郁悠香,酩酿回味悠悠长,二者相互交织,方能体味出醇香与迷人的韵味。

古蜀大地的又一名酒:郎酒产地在哪


郎酒虽不是中国古老的酒种之一,但却丝毫不能改变其中国十大名酒的地位。在近代历史中郎酒便因为其独特香型赢得了不少口碑和荣誉,为其名列中国名酒奠定了基础。让我们一起往下了解中国酒文化。

郎酒产于四川古蔺。古蔺郎酒的正宗产地是古蔺县二郎滩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特点: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

【四川郎酒】是我国名酒园中的一株新秀,郎酒在1963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同年被誉为老八大名酒;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名酒评比中,郎酒以“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甜味长”的独特香型和风味而闻名全国,首次荣获全国名酒的桂冠,并获金奖;

1985年参加亚太博览会展出。1999年国家质量监督局、标准样品委员会将39°酱香型郎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酱香型低度白酒标准样酒。2007年红花郎酒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结束语】看着郎酒获得的一个个荣誉和奖项便知道它绝非浪得虚名,当属实至名归,荣誉满载。

我国古代酒杯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酒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杯的材质从最初的陶制到后来的瓷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这些酒杯也同时在酒文化的发展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酒杯是陶制酒杯。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发掘了众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烧制的酒杯。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质酒器有268件之多,占出土器物的26。4%。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代时期

至商代时,由于酿酒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已能用各种粮食制出不同品种的酒来,加之青铜文化相对发达,祭祀盛行,青铜酒杯应运而生。而且生产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纹饰之美,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成为奴隶主阶级举行祭祀宴饮的礼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杯为业的氏族。

酒杯的种类也发展到盛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种类别。这些酒杯形制端庄厚重,式样沉雄敦实,古朴美观。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鸟兽纹、蝉纹装饰,造型神秘狞厉,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严和不可侵犯。其中模拟自然界动物的立体形状造成的酒杯,又表现出奴隶主阶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渴盼,以及祈求神灵凶物保护的心情,如虎形酒杯、羊形酒杯、牛形酒杯、象形酒杯等。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青铜酒杯逐步向古朴、鲜明的漆器酒杯发展过渡,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各式酒杯。至汉代时,漆制的酒杯已十分精致。漆制酒杯,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

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杯变得较为瘦长。

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随着瓷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瓷制酒杯逐步取代了其他质地的酒杯,成为最普及、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饮酒器具。

虽然古代的酒器文化距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蕴藏在古代酒器文化中的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后人去传承与思考的,现代酒器制作采用传承古代酒文化韵味的设计方法,也未尝不可。

一笑千古 酒的江湖里没有愁


看着书中的江湖故事,想想现实中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有的踏足已深,有的从未踏足,可不管你来或不来,江湖就在这里,笑看着每个过往的人。

一.古龙的一生

古龙(1938.6.7-1985.9.21),本名熊耀华,籍贯江西南昌,生于香港,卒于台湾。台湾首席武侠小说家,武侠电影史上最耀眼的原著作者。

天有日月,时分阴阳;诗有李杜,侠有金古。金庸与古龙,正如白昼与黑夜,共同构成了武侠世界的完整元素,缺了哪一个,都不算完整。

古龙最帅的照片,刊登在《华视综合周刊》上。年轻时的古龙,相貌平平,没有人能想得到,这颗脑袋里竟然能生出那么奇特、那么绚烂的故事。

古龙的一生离不开朋友,这样的场合才是他最喜欢的。

自幼落拓江湖载酒行,曾在刀光血影中讨生活。

义气为先,上结文人雅士,下交贩夫走卒,兼及黑白两道。

有李费蒙、冯娜妮(李费蒙夫人)、诸葛青云、卧龙生、邹郎、司马翎、胡正群、杨子葳、乔奇、倪匡、王羽、徐增宏、高庸、于志宏、薛兴国、丁情、三毛、高阳、林清玄、王冠雄、柯俊雄、徐少强、蔡澜、陈晓林、陈定山、高逸鸿、卜少夫、金庸等。

倪匡交情最好,冯娜妮号称古龙的妈,诸葛青云是入门师父,薛兴国、丁情是弟子。

古龙手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二.古龙与酒

古龙喜欢写喝酒,其实与他本人喜欢豪饮有关。他初入文坛时,住在清静的台北郊区瑞芳镇,那是一个世风古朴的地方。古龙每个月到台北市区走走,领到了稿酬,第一件事就是买几瓶好酒和一大叠新书,返回乡下过他的隐士生活。

一面喝酒一面品书,这对他来说,委实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后来,古龙成名了,在他豪华的住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只酒柜,酒柜中美酒纷陈。不仅有常见的好酒,还有不少台北市面上很冷门的酒。

古龙为了搜罗各种名酒,他会想方设法,用尽心计。

据他的朋友燕青先生说:古龙不但能喝酒,对于酒还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如果他有兴趣写一本酒经,相信销路一定不弱于他的武侠。

关于古龙喝酒、品酒的知识,他的朋友兼弟子丁情曾通过《那一剑的风情》中的温火先生表现了出来。温火先生对温酒很有讲究,他说:温酒就好像泡茶一样,要讲究火候、温度和时间。火太烈、温度太高,酒的原味就一定会蒸发;火弱、温得太久,酒一定会变酸。

如果你和古龙交朋友,他一定会邀请你入席,与你共叙樽前,作一豪饮。古龙交友极广,骚人墨客、贩夫走卒都交。其中有不少小人物,就因为有海量,遂与古龙成为朋友。为什么古龙笔下的侠客都是天生海量?原来与作者的嗜酒如命有关。古龙的洒脱、随和、豪爽、机智与他的豪饮,统统写到他的武侠中去了,并化解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典型。

三.酒里江湖

闲时一读古龙的武侠小说,可以体会到喝酒时不同的心境

佳人不可唐突,好酒不可糟塌,这两件事你以后一定要牢记在心。

《多情剑客无情剑》

古松居士笑了,道:所以我常说你若不喝酒,一定能活到三百岁。木道人道:若是没有酒喝,我为什么要活到三百岁?《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

为什么酒与忧愁,总是分不开呢?酒已人愁肠,却没有泪。谁也不愿意在人前流泪,英雄儿女们的眼泪,本不是流给别人看的。酒在愁肠,泪在心里。脸上只有笑容。《萧十一郎》

燕十三道:杀过人后,我一定要喝酒。乌鸦道:没有杀人,我也喝酒。燕十三道:喝过酒后,我一定要去找女人。乌鸦道:没有喝酒,我也找女人。燕十三大笑,道:想不到你竟是个酒色之徒。乌鸦道:彼此彼此。他们喝得真不少。燕十三道:你既个酒色之徒,今天我就让你一次。乌鸦道:让什么?燕十三道:让你付账。《三少爷的剑》

你若在吃醋,不妨也过来喝杯酒,醋可以解酒,酒也可以解醋。《多情剑客无情剑》

浪子三唱,只唱英雄。浪子无根,英雄无泪。浪子三唱,不唱悲歌。红尘间,悲伤事,已太多。浪子为君歌一曲,劝君切莫把泪流。人间若有不平事,纵酒挥刀斩人头。《英雄无泪》

古龙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林清玄去看他,古龙给他写了一幅字:陌上花开,可以缓缓醉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他说,过去开杯痛饮,是要掩饰内心的空虚,现在看到陌上的花,也可以醉了。

不再以酒买醉的古龙,却最终离开了他纠结又眷恋的人间

古龙手书一笑。47年时光,一笑了之。

这些葡萄品种酿的酒 你全都尝过吗?


世界上可以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多达数千种,而即使是已经商业化种植的品种也接近1300种。这么庞大的数字,我们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自然不可能完全掌握。实际上,葡萄品种的复杂程度可能远超过你我的想象,因为许多品种是另外一些品种的克隆,同时某些葡萄在不同地区的名字也有所不同。

在那么多的葡萄品种里面,假如让你马上说出脑海里浮现的最常见的品种,是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还是美乐(Merlot)?看看以下的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排行,是否与你的印象有所出入吧。

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十大品种

榜单内的大部分品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葡萄,例如前面已经提及的赤霞珠、美乐,以及霞多丽、西拉、长相思等等。

赤霞珠为什么最流行?

赤霞珠不能算是非常古老的品种,它的出现始于17世纪下半页,由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意外杂交而来。不过,赤霞珠迅速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主要得益于它对不同气候极强的适应性。

赤霞珠在几乎所有的葡萄酒生产国都有种植,从加拿大到黎巴嫩,从法国到新西兰,赤霞珠可以说无处不在。

除了品种本身的适应性强这一特性之外,它的流行也与波尔多(Bordeaux)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密不可分。赤霞珠与美乐都是波尔多地区最重要的葡萄品种,而波尔多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使得许多人已经将这两种葡萄与波尔多划上等号,它们也随之成为人们最熟悉、需求量最高的葡萄品种。

与赤霞珠和美乐类似的,还有来自勃艮第(Burgundy)的黑比诺(Pinot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这两种葡萄同样得益于产区的成功而成为最流行的品种。

阿依伦与白玉霓

在种植面积最广的十个品种里面,阿依伦(Airen)和白玉霓(Trebbiano)大概是最让人感到陌生的葡萄了。

阿依伦起源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Castilla-LaMancha)地区,是整个西班牙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同时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白葡萄品种。

阿依伦的流行,在于它自身对干旱、病害的抵抗能力:阿依伦能在炎热、干燥和土壤贫瘠的环境中生长,同时抵抗虫害和病害的能力也极强,再加上种植密度低、产量又极高,因此种植极广。

与阿依伦相似,起源于意大利的白玉霓(意大利语中称为特雷比奥罗Trebbiano,而法语UgniBlanc才译为白玉霓),也拥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不同的是,虽然白玉霓对白粉病和灰霉病抵抗力强,但易受霜霉病侵害,种植期间还需防大风天气。

阿依伦与白玉霓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常常被用作白兰地(Brandy)的基酒,例如我们常常饮用的干邑白兰地(Cognac)大部分都由白玉霓酿造。不过,随着其它品种的流行度日益上升,阿依伦与白玉霓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未来它们在榜单内的位置也许会不断下滑,甚至被其他品种取代。

古有煮酒论英雄 白酒到底需不需要热酒喝?


白酒喝之前需要热热再喝?相信很多酒友都有这个疑问,无论是看电视剧还是看古代书都有些喝酒要热酒的情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关羽酒尚温时斩华雄等等。

白酒主要的成本为酒精和水,占99%以上,而其他呈香物质约占1%,其中包括杂醇油、多元醇、甲醇、醛类、酸类、酯类等等。这些含量虽少,却影响白酒的风味。

这些物质中,一些对我们人体有益的,一些确实我们不希望出现的,例如:甲醇,它对实力有害,摄入量过多会危及生命危险,还有乙醛,它会增加酒的辛辣味,摄入一定量容易头晕。但它们的沸点相对于乙醇和水都比较低,乙醇沸点是78℃,而甲醇沸点是64.7℃,乙醛的沸点是21℃。

因此有观点认为,白酒喝之前热一热,可以去掉酒中一些有害物质。

但事实上,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工艺已严格将白酒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只要符合质量要求的白酒,一般都不需要热酒再去除酒中有害物质。

举酱香酒为例,7次取酒的出酒酒温达到40℃以上,可以一定程度下挥发沸点低的有害物质,取出来的基酒再经过3年时间陈放,可以有效挥发大部分的易挥发物质,减少对人体的刺激性,对人体健康起到保健作用。

至于古人,当时的酒大多是黄酒,还没有产生先进的蒸馏酒酿造工艺,因此酒中的杂质较多,将酒加热至50~60C,酒中甲醇等杂质就能挥发,从而保证减少对人体产生伤害。

而现在我们如果还沿用古代的温酒喝酒的方式,则可能不但将酒精挥发掉,还会将那些对白酒风味至关重要的物质给挥发掉从而影响口感,再好的酒也可能喝不到真正的原味道啦。

可能对于南方来说,冬季酒不热喝起来也是很爽,但对北方来说,可能酒太冷入口就难免有些刺激,温酒喝或许更爽,但切记温度不需要太高,酒度达30度左右就可以了。

我国传统酒文化 宝宝满月酒习俗


满月酒的习俗来源于古代,汉族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这个时候,家长为了庆祝孩子度过难关,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该仪式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

做满月要办两件事,一是剃满月头,二是办满月酒。剃满月头即剃除胎发(有的也称血发)。剃满月头有把理发师请到家里剃的,也有到理发店去剃的。剃完胎发后,不仅要用红纸包上加倍或数倍的理发工钱给理发师傅,还要给理发师送上红蛋等礼品。婴儿的奶奶当即将胎发搓成小辫子,用红绸布将它包起来。剃满月头还有个习俗,就是不能将婴儿的头发全部剃光,而是在头顶前部中央留一小块聪明发,在后脑留一绺撑根发,其意是祝愿小孩聪明伶俐,祈盼小孩扎根长寿。

在剃满月头的同时,要办满月酒,宴请曾来看望小孩的亲朋好友。满月那一天,婴儿身穿新衣,甜蜜地睡在母亲或祖母的怀里,与长辈一一见面,接受长辈们馈赠的礼物或压岁钱。母亲或祖母按孩子的身份逐桌叫着长辈的称呼,长辈也纷纷边应和边逗笑着小孩,尽显一派盛情和热烈的气氛。酒席散时,主人要向宾客分送红蛋、红长生果(染红的花生)。满月酒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家里还要向街坊邻里分送红蛋、红长生果和长寿面,让众人分享喜悦。

做满月一般在婴儿满月的那一天,但个别的也有将满月酒放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称为三朝,这是因为从古以来三是尊贵吉祥的象征。也有做满月放在新生儿出生的第十二天,称为十二朝,因为十二表示最完美、最齐全。另有未满月而设宴庆贺的,叫偷满月。其用意是为不惊动天地,避免生辰的凶相,悄悄庆贺一番,可见满月酒的举办,也有一番用心。

婴儿出生一周年要给孩子做周岁(有的人家在孩子出生百日也予以庆贺)。是日,亲朋好友纷纷送来贺礼,主人家设宴款待,并向亲朋好友和邻里分送大肉面,称周岁面或长寿面。这一天婴儿穿着一新,特别是周岁鞋制作精美,寓意深长,鞋子上绣有葱、蒜和菱形的图案。其意是祈愿孩子日后聪明,会算(蒜)和玲(菱)珑乖巧。此后,每年的生日都要做生日,吃长寿面。应予指出的是,由于过去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昔日生男的做满月、办满月酒,弄得热热闹闹,而生女的却是不做满月,不办满月酒的。

一般满月寓意着孩子美好人生的开端,所以家中长辈一般比较重视,且越来越多80后、90后新手爸妈不满足于传统的满月酒形式,希望玩出新花样,更具个性化,但花招再多,仍是在传统的形式给予丰富,而非完全脱离。

我国南方地区的祭拜的酒礼习俗


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以致今日,祭拜的酒礼习俗在我国各地仍然十分重要。

我国南方,升梁有严格和一般之分。严格的是升子午梁,采梁要讲究,梁的木材宜粗、大、直、坚。采梁时辰在历书上有规定。时辰到了,请木工师傅采梁。先锯出梁头多余部分,后锯出梁尾多余部分。这两个多余部分不能丢掉或移做他用,要拿到神堂保存起来。木工师傅把梁刨光滑后漆得鲜红放在架上,梁头放在何方向都要按历书上的规定去做。

升子午梁要在修建之初,用竹木搭起坚固的梁架,把梁架起。梁架起后才建墙壁。梁升多高,这屋就建多高。梁升定后一点不准移动。升子午梁的时辰比升一般梁的时辰讲究得多,必须按历书上所规定的去做。升一般梁,就是建墙壁到一定高度,择个吉利日子升梁即可。升梁的时辰一定要选择在正午12点钟之前。不管子午梁或一般梁,梁总是要油漆得鲜红,梁上面贴上写有贵人到位、紫微正照、升梁大吉等红纸。升梁前,宅主杀公鸡,做米糕,用新毛巾、新面盆旺梁(即洗梁)。旺梁时泥水工祷祝词是:

旺旺梁头,主家代代好风流;

旺旺梁中,主家代代做富翁;

旺旺梁尾,主家代代有福气。

旺梁后还要拜梁。用新置的八仙桌,桌上放一只谷斗,用红纸条写上贵人到位、姜太公在此、紫微正照等,把红纸条贴在竹签上,将竹签插在斗中。拜梁由宅主行三跪九叩之礼,也有请本族好命的男人拜梁的。拜梁时奠酒祝词:

一杯酒,祝梁头,代代子孙出公侯;

二杯酒,贺梁中,代代子孙出相公;

三杯酒,贺梁尾,代代子孙着朝衣。

拜完后还要说大吉、发财之类的好话。旺梁、拜梁结束后,便开始升梁。升梁时辰一到,泥水工分为两排,站定在上梁架上,由两个师傅各在一端叫高升!主家或本族好命的男人在梁下面双手举梁,同时齐喊高升!泥水工们把梁传递上去,同时齐喊高升!高高升!梁徐徐上升,待升到适当的高度时,两端一齐放下,两端梁头刚好砌到坐紧,坐紧后不得再有丝毫移动,接着鸣放鞭炮,升梁到此完成。升梁后,宅主家要给师傅红包,煮糖水粉款待众人。

我国各地区的丧葬酒礼习俗


从远古以来,酒便是祭祀丧葬时的必备用品之一。我国各地区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已逝故人,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

在我国,旧时认为酒有沟通天地的灵性,人们普遍认为人死后到了阴间,世人为其供奉酒食,死者便能享用到。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及长久以来我国流传着的灵魂不死的观念,许多民族都存在着丧葬礼俗中用酒祭奠死者的习俗,以表达生者对其的哀思与敬意。因而人死后,人们常常要举行丧葬礼仪,并用酒祭奠死者的亡灵。在其中,丧葬酒尤为典型。如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主人家当然得置办酒席,盛情款待吊唁的宾朋,名为开吊酒。这便是一般我们俗称的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吃豆腐饭。一般席上都吃素食,同时酒也一定是少不了的。此外,在死者出殡前还要喝动身酒以及下葬以后主人家酬谢送葬者的送葬酒。此后,每逢做七和忌日,也都要以酒成礼,以酒来纪念死者,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丧葬酒俗名目繁多。其实,丧礼中为死者奠酒的仪式早在周朝时就已出现了。当时先人拿酒肉供奉亡灵,把酒倒在地上献给死者喝,其中隐含着为死者饯行之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死亡是另一种远行,是以阴间为目的地的不归之旅。丧葬酒俗历经千年,不断流传、演变和发展。

关中和陕北出殡最忌棺材见太阳,在出殡之日的凌晨就要起灵,于东方微明、太阳未出时就要下葬。但关中的韩城则要在午后才出殡,陕南一般也是午时过后起灵。启动灵柩时要吹奏哀乐、鸣放鞭炮,孝子在礼宾生的指引下,跪在灵前明烛、拈香、烧纸、献饭、奠酒,读起柩文。全体孝男孝女大哭,在礼宾生一声起灵的号令下,孝子和众乡邻迅速将灵柩抬起,移出门外,平稳地安放在棺罩内。

安徽奠祭之日,宾朋齐集,丧家设宴款待宾客。皖南歙县民间,一定要等所有亲属到齐,方能大殓。入殓时,用白布将尸体吊入棺内;尸体摆正后,将死者头部裹着丝绵的嘴巴处剪开,俗称开密口。此时,儿孙披麻戴孝跪献果盒,将少量糕点放入死者口内,并滴洒告别酒。富有之户,让死者口含珍珠,左手持金,右手握银,以望来世更富有。

祭奠亡灵是追悼死者的重要仪式,皖南徽州特别讲究,故称之徽祭。据《休宁县志》记载,本县丧祭,通常由12位礼生组成,一行顺序进入灵堂,俗称牵羊祭。礼生各有职司:正、副赞各一人(又叫通,即祭礼的司仪),分立于上堂左右的高凳上,指挥祭礼进行;正、副引二人,正引在前,引导主祭的孝子行跪拜礼,副引在后,司樽、司盥、司祝(读祭文)、司帛各一人,无职小礼生四人。祭堂设上、中、下三案,置香烛,陈山珍海味祭菜和猪羊。两廊置盥具、酒樽等。一切仪式均按正赞所发号令依次进行,有条不紊。讲气派的人家,尚有用虾须祭的。虾须祭由16位礼生组成,分两行进入灵堂,故名。礼生的职司分工大致与牵羊祭相仿,仅增加了引、樽、盥、祝四人。因为虾须祭时间长,走动频繁的礼生须轮流替换。这两种祭礼形式,均有徽州特色,外地人称为徽祭。

谢孝。丧事办完,通常在五七之后,孝子对前来吊唁的人登门叩拜致谢,俗称谢孝;并置办酒宴酬谢丧期办事的人。亡者若为过60岁者,即为满寿、全寿,酒宴往往办得隆重热闹,称为寿酒。客人往往将用的盏打碎了,寿便到了。另外主办人家还要给来客一条白毛巾(旧时多为土布大手巾)。孝子守孝三年不饮酒、不看戏、不娱乐,以灰布鞋为标志。满三年大祭,烧灵位除孝,变常服。

广东白事酒席,先上三牲(猪肉、鱼子、鸡子),一般不必多拘泥。客家酒席的最后一道菜是青菜。酒席用酒,红事喜庆用酒不拘,但白事酒一般只用黄酒和白酒。饮白事酒时,忌猜拳行令、喧哗及饮醉闹事。

中国的丧葬酒礼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在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细颈陶酒壶,就是一件随葬的酒器,也是开始在丧葬场合使用酒和酒器的证明。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