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山东红酒专题。这篇关于《喝酒讲究多:山东人为什么要321?》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为什么都说山东人酒量好,那都是征战沙场练出来的啊,更何况山东除了汉子,还有女汉子.......可怕。

放眼全国,喝酒讲究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山东,而山东17地市喝酒规矩又各不同。在山东的酒场,喝的不光是酒,还是礼仪,是感情,是工作,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和谐的酒场。

酒席座次

跟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在山东正式的酒场一般都是围坐圆桌(蹲地摊撸串的情况不在我们此次讨论范围),那我们就以规格最高的四陪四客8人席为例,讲一下常见的酒席坐法。

主副二三四的,是不是看的有点晕?其实很简单:

①主陪。一般是正对门口的位置。坐主陪位置的,一般是酒场的组织者,或者酒场组织者觉得自己级别不够伺候主宾,特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人陪主宾。现在一些高档点的酒店,主陪位置的座椅跟其他位置的不一样,很好区别;另外,也有酒店在主陪位置背后的墙上,挂一副画,方便客人区分。主陪坐在正对门口的位置,方便把控全席。

②副陪。主陪正对面的位置。坐副陪位置的,一般都是主陪的副手,简单理解,副陪位置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当然现在酒店服务很周全,副陪更重要的职责是陪大家喝酒,因此做副陪的,酒量一般都很大。

③三陪。主陪右侧,主、副陪中间的位置。坐三陪位置的人,除了酒量不含糊外,还得会活跃气氛。

④四陪。三陪正对面的位置。四陪的身份地位在整个桌上,应该是最低的。四陪的职责就是,少说话,多聆听,多喝酒。

⑤主宾。主陪右手边第一个位置。坐主宾位置的人,是整个酒席最最贵的客人。坐这个位置的人,一般是被宴请客人中官职最大的人,或者是年龄最长的人。

⑥二宾。主陪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坐这个位置的人,在宾客中或者官位第二,或者年龄第二。

⑦三宾。副陪右手边第一个位置。坐这个位置的人,在宾客中或者官位第三,或者年龄第三。

⑧四宾。副陪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坐这个位置的人,在宾客中或者官位第四,或者年龄第四。

这样的座次,四位主人互为犄角,方便照顾客人,双方交叉而坐,方便大家交流。当然,实际的酒场不一定这么严格,一般主陪、副陪、主宾、二宾位置确定之后,其他的位置都是随便坐。

特别提醒酒场小白,若不懂如何坐,就在一边等着,让其他人先坐下,剩下位置就是你的;另外若你不是酒场的主角,主陪、副陪、三陪、主宾、二宾这5个位置,千万不能坐。

敬酒次序

大家都坐好,接下来就是喝酒了。一般上了四个热菜后,主宾就宣布酒席开始,接下来就是各种感谢、各种祝福、各种客套、各种吹捧,最后都喝的东倒西歪。接下来主要说说敬酒的次序,也就是让外地人闻之色变的321了。

①首先是主陪敬酒。所谓的3,就是主陪敬酒3次,大家一起喝,这3次把第一杯酒喝完。

②第二是副陪敬酒。所谓的2,就是副陪敬酒2次,这2次把第二杯酒喝完。为表示尊重,副陪敬酒前,一般得先请示主宾、主陪,XX领导、XX领导,我敬个酒?,得到形式上的许可后,再开始说拍马屁的话...

③第三是三陪敬酒。这也是酒席上的第一个高潮。所谓的1,就是三陪敬酒1次,这1次把第三杯酒喝完。

321结束之后,该怎么喝?若有四陪,接下来是四陪敬酒,敬酒方式是四陪干了,其他人随意。

四陪喝完之后,若宾客都还非常清醒,那接下来就是乱战环节,也就是四位主人分别交叉单独敬四位客人。一般是主陪敬主宾、副陪敬二宾、三陪敬三宾、四陪敬四宾,第二轮再换着敬,第三轮...第四轮...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人为什么要喝茶,又为什么要喝酒?


人世纷华,满眼是沙,物欲纵横的时代,如何才能保持自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灯红酒绿、金钱美女、香车豪宅、高官厚禄的诱惑无处不在,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比比皆是。

经历过风风雨雨沧海横流后,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诠释: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人为什么要喝茶?

生活就像喝茶的过程,要慢慢回味,才能品出它的真谛来。有的时候茶泡久了就苦了,就像遇到不开心的事一样很苦。

有的时候水温刚好,泡出来的茶就好喝,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入口之后齿颊留香,像遇到开心的事情一样,会很幸福。人生有苦有甜,苦尽自然甘来。

人生是艰辛的,就像茶一样开始是带点苦涩,到中年时苦尽甘来,最后到老年时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成也好,败也好,谁都逃不过三尺黄土。一壶茶,茶壶有量,茶味无量,真真值得我们品的是茶味。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盏茶去。

好茶,不论遇到什么人,都能释放生命的滋味;不论处贵处贱、顺遇或横逆,都不改自己的香、自己的本色。浮生若茶,喝一杯禅茶,但愿您能体悟人生的真谛。人生一世,总是伴随春夏秋冬、风花雪夜、酸甜苦辣。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眼泪;有顺境,也有逆境;关键是我们应以何种心态而面对。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来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练后才能坦然。

人为什么要喝酒?

有人说经常喝酒的人,不是喜欢喝酒,而是喜欢喝酒的那种感觉。喝酒是为了发泄和释放情感,喝醉酒是为了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解压和安慰。

与人相处总会有开心与不开心,总有许多话不能当面说,总有些话不能在清醒的时候说。只有在彼此的意识模糊时才能说出口,只有在自己喝醉时才会说出对方的不是,只有彼此都喝醉了才不会在意对方说的话。

一个人喝酒喝的不是酒,喝的是无法对别人诉说的心事,喝的是郁闷,喝的是哀愁,喝的是心痛,喝醉了才不会感到难过。有人说不会喝酒的人不解风情,因为喝酒是为了把自己的心事一点一点的倒入酒中。心事融入到酒中,一醉万千愁绪无影踪。

酒在杯中,杯在手中,话在酒里,情在心里。觥筹交错时的率真、耿介、委蛇,酒过三巡后的酒风、酒品、酒态,都折射于杯盏之间;谦谦君子,戚戚小人,人间冷暖,世态炎凉,都尽显于抿呷之中。

酒场有如浓缩人生的舞台,有些人喝醉了却说自己清醒?因为他们想要证明自己还能喝。有些人明明清醒,却偏要说自己醉了?因为他们不想继续喝。

人生的起起落落,就像喝酒一样,第一杯清醒的豪情万丈,是青年。第二杯有点醉了,但是还想喝,看世间朦朦胧胧的似醉非醉,是中年。到第三杯酒就醉了,醒来就后悔了,是老年。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红尘中纷纷扰扰的事情,在三杯两盏淡酒里谈过;世上任何的霸业雄图,在午后一壶茶里消磨。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这壶茶该和谁喝,这杯酒该让谁喝。一辈子明白了这事,方能过得踏实。

 喝酒为什么要碰杯? 


中国的酒文化发展已久,在古时候人们就喜欢以酒会友,抒发心中情感。到了现代,酒在人们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多年老友聚会,酒都是人们彼此之间拉近感情的最好媒介。而且在中国,喝酒的规矩可是不少,就比如最基本的喝酒前碰一下杯,好像是大家默认的一条规矩,至于为什么要碰杯,很多人不明缘由,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一说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喝酒前碰一下杯,这个习俗不是产生于我国,而是古代西方。关于这种习俗的起源,普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在举杯饮酒之时,人们的视觉、嗅觉、味觉都可以享受到酒带来的愉悦感,但是五官中只有耳朵享受不到,他们觉得这样不完美。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喝酒前先碰一下杯,这样酒杯碰撞发出的清脆之声,就可以让耳朵也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这是给耳朵的一种补偿。

因为在古时候,流行在酒里面下毒,所以在喝酒之前要先碰一下,这样酒就可以溅到别人的杯子里,哪样的话要死大家就一起死,所以英文里面叫“切S”,而我们中国叫“走一个”,但是具体是先走哪一个,这个就不晓得了。

古代的罗马表尚武功,常常开展“角方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于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给对方喝的酒中放再药,人们想出一种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前,双方故意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酒杯中倾注一些。此后,这样碰杯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
今天,在碰杯已成为人们喝酒的一种习惯要,在跟尊敬的人喝酒碰杯时,杯子应改要比人家的低,同为朋友的话,应该和对方差不多高。

人为什么要喝酒?喝酒与不喝酒有啥区别!


喝酒绝对是个技术活,而且是高难度的。

要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喝出一场好酒:

会聊天,会看人。

能熬夜,能早起,懂舍得,懂政*治,

懂娱乐,懂情调,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别以为喝酒很容易,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喝酒是一种文化交流、一种修养体现、一种高尚的情趣互动!

连喝酒都不会,你能会啥?

喝酒是一种氛围

你能想象一个酒场让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搞的非常无趣和沉闷吗?如果喝酒的目的是为了喝醉,直接每人发一瓶,吹完散伙不就结束了吗?就没有必要费心劳神的选择饭店、确定人员、选择酒水,喝完还要安排活动

看似小事,但是如果安排不妥当,就会事倍功半,花钱费时间还不落好。比如选择饭店,主宾喜欢什么口味必须要清楚,或者征求一下意见,这里面第一显个诚意,第二让宾客合口愉快。

山东人在喝酒时候,有一句顺口溜: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胆量,四陪靠色相(你经常是几陪呢?)。

主陪必须能够能镇场,要么和主宾地位相当,或者高于主宾,主陪的主要任务不是喝酒,而是说话和调节氛围。

副陪的主要任务一般是喝酒或者结帐,也是喝酒的发动机,社会地位或者年龄一般都低于主陪,带酒的次数要少于主陪。

三陪地位更低于副陪,不管能喝不能喝都要敢喝,如果轮到三陪带酒时,一般就是两口或者一口干一杯了。

喝酒是图个气氛的事

东家花钱花时间不是为了制造紧张和尴尬,酒桌上的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很多时候第一印象就在酒桌上产生,这又涉及到另一个技术问题识人。

有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舒适坦然、心口如一、值得交往,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成为朋友。但也有的人素质欠缺、欲望无穷、只顾自己、信口胡来,这样的酒场就会喝的比较尴尬了。

喝酒是一种文化

喝酒是一种文化,会喝酒的人不但通过酒局办成事儿,还能通过酒局结交新朋友。一起喝过酒就比没一起喝过酒显得近,以为至少互相有共同的朋友。酒桌上不能只盯着主要客人,方方面面的客人都要照顾到,既能够重点突出,又不能厚此薄彼,应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道理。

酒桌上有些习惯是很让人接受不了,而且很令人讨厌的,比如:目空一切、唯我独尊;逢酒必喝、逢喝必醉;满嘴跑火车,说话不把门;有美女就兴奋、没完没了劝酒;以自己的酒量要求别人,强劝别人喝酒;喝醉了不回家,在路上惹事生非;酒后开车此处省略100字。

所以,有时候喝酒也在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很多人不沾酒正人君子一枚,一旦三杯酒下了肚,就不是他了,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原形毕露。

会喝酒,应该学会组织一次酒场,考验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按需求大致可分为:

有求于人的酒场

朋友闲坐的酒场

被人拉去陪酒的酒场

公务接待的酒场

逢年过节的各类聚餐

但不管哪类酒场,切记一定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人。不能为了喝酒而喝酒,首先要弄懂喝酒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比如:

为什么喝?

跟谁喝?

去哪里喝?

喝什么酒?

喝完以后做什么?

其实这些并不难,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做到。相比以上这些,三五好友应该是大家最喜欢的酒场,边聊边喝,没有任务与压力,浓妆淡抹总相宜,随便喝,多喝少喝,一切随心。

《月下独酌》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别人为你斟酒 为什么要行“叩指礼”?


斟酒,通常在饭局上,是服务员承担的工作。但很多时候,主人为了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会亲自为来宾斟酒。

中餐里,别人斟酒的时候,可以向其回敬叩指礼,特别是自己的身份比主人身份高的时候。

方法是:客人把食指、中指并在一块,指头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式餐点的酒会上,以表示对主人斟酒的感谢,是一种常用的礼节。

叩指礼

叩指礼是乾隆皇帝首创

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

据说是乾隆微服南巡时,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这一情况,拼了老命也得去护驾,否则万一出事,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知府也微服一番,以防天威不测。到了茶楼,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置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闻大名、相见恨晚的装模作样一番。

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壶给这位知府倒茶,知府诚惶诚恐,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叩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敬茶喝茶是人之常情,又怎知你是微服皇帝,反正你敬我茶,我便叩这么几下,也不花多少功夫,省得后患无穷。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礼仪。

当别人为你斟酒的时候,不仅不知道要行叩指礼表示致敬,看到同桌人行礼反而认为别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却不知自己才是失礼一方。

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碰杯?


喝酒为什么要碰杯?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希腊人创造的。

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举杯饮酒之时,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乐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够辨别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

另一种说法是,喝酒碰杯起源于古罗马。

古代的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于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给对方喝的酒中放毒药,人们想出一种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酒杯中倾注一些。以后,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碰杯礼仪。

喝酒之前为什么要碰杯?


如今人们在喝酒的时候,不论是和朋友还是和客户、家人,都会有一个碰杯的动作,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礼貌举动。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在喝酒前要碰杯吗?

有关喝酒前碰杯的说法有好几个来源,且听小编与你一一道来。碰杯是为了安全着想。第一种说法是说碰杯的诞生其实不是因为礼仪需要,而是为了安全着想。这一说法是源于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在那个年代和宴会主人饮用葡萄酒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大多数的葡萄酒都是盛放在金属平底大口杯里,而当时很多把你视为敌人的人会在酒里下毒,所以应付下毒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酒杯碰撞主人的酒杯,使得自己杯子里的葡萄酒落入另一个杯子中,在这时候如果主人带头饮用葡萄酒,就洗刷了酒中有毒的嫌疑。若是主人迟迟不肯饮用,则表示酒中很有可能下毒。

为了让耳朵一样感受到乐趣。第二种说法就是在古希腊人的眼中,举杯饮酒的时候,人的五官是可以感受到葡萄酒的乐趣的。鼻子能闻到葡萄酒的果香,眼睛能看到葡萄酒的颜色,舌头可以辨别酒味。唯独耳朵是被这享受排除在外的,所以希腊人就像出了一个办法,在饮用葡萄酒的时候相互碰撞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就能传到耳朵里,这样一来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能感受到葡萄酒的乐趣。

竞技之前以表勉励。第三种说法则是源于古罗马。据说古罗马崇尚武艺,常常会有比武等竞技,在竞技之前选手们会饮用一杯葡萄酒以示勉励之意。而碰杯则表示在比武过程中自己有点到为止的意思。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有他的道理,碰杯俨然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常用的饮酒习惯,演变到如今,也更多了几分礼貌和热情之意。

为什么要坚持喝酒?句句戳心!


中国人的酒桌,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场合,知微见著,很多领导或前辈都是通过一个人在酒桌上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个性和能力。

所以说,每一场酒局,都值得你认真对待,这是大多数中国人自我奋斗的必经历程。

我们先来看看喝酒的四大好处

一.减压

有时候一整天脑子没闲着,却始终理不出头绪。而且明天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个时候如果被朋友叫去喝酒,那叫一个好字。没喝的时候,觉得明天要干的事情比登天还难,等喝得差不多了,突然觉得原来的想法特别可笑。

二.解愁

谁都不是圣人,都有想不开的时候,也知道想不开没用,但就是不得不想,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这个时候最好能够和朋友切磋一下酒艺,没喝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等喝完了,感觉自己是最快乐的。

三.壮胆

即使再胆大的人也会有抹不开的时候,也会有不好意思说的话。没喝的时候,该说的,想说的,说不出口的。等完喝了,借着酒劲,不管对面坐的是谁,也不管该说不该说的,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爱在你心口难开不可能了,这回什么都说了。

四.去乏

没喝的时候,大脑发木,无精打采,浑身酸痛,只要喝好了,感到浑身通畅,如果再小梦一会儿,感觉真舒坦。

医学上是怎么解释喝酒的好处的?

1.喝酒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喝酒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3.在户外新鲜空气中喝酒,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4.定时坚持喝酒,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5.喝酒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6.喝酒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7.喝酒可以保护身体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还是温馨的提醒一下: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切记切记。

古代人为什么喝酒?绝不是像今人为了功利的社交!


唐宋是诗词发展的高潮时期,经济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而在众多的作品中,有一类是与酒有关,酒文化促进着文学的发展,诗词又反过来表现酒文化,诗人和词人们也在创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酒文化的内涵。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文学作品里显现的尤为突出,在诗词中,酒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媒介,诗人和词人们喜欢通过饮酒后的醉酒状态来抒发自己内心感受。而当我们细察与酒有关的诗词,可以发现,文人们借酒所表达的情思和蕴意无非以下四类:

1.借酒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曾经这样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后,古人常常借酒浇愁,希望在酒的酣醉中麻醉自己,升华到酒醉的状态,独享暂时远离现实的超然。这方面李白为最。李白爱酒,这是人尽皆知的,尤其是那首《将进酒》,更是千古绝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何等的豪迈,虽然宣讲的都是及时行乐,但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不难看出李白把心中积郁的苦闷付诸于酒中,发泄于诗中,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实则是诗人心中挥散不去的怀才不遇的感伤。

杜甫关于酒的诗句最有名的莫过于《登高》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众所周知杜甫嗜酒如命,但是为何本应该饮酒的日子却不愿意喝酒呢,因为当时杜甫已经白发日多,护病断饮,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时世艰难自己潦倒不堪。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不是杜甫真的嗜酒如命,而是当时国破家亡,自己又穷困潦倒不能济世扶困,空有一番报国热情却无处抒发,从而只能借酒消愁但是愁上加愁,悲从中来只能提笔挥毫把自己的壮志和现实的悲凉强烈的对比记录下来,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2.借酒表达友情

古人喜欢喝酒,喜欢和朋友约在一起畅饮阔谈,一起游览亭台楼阁,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这句话出自《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公元745年写给伟大诗人杜甫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可见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杜甫和李白一样,也是一名饮酒诗人,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与酒有关的约有300首,占总数的21%,可以说,杜甫和李白不仅在诗歌创作上交相辉映,在饮酒上也是不相伯仲。杜甫和李白这两位诗中泰斗曾经快乐地在一起豪饮,而且喝醉后同盖一床被子,这记在杜甫的诗中: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和杜甫两人骑马去拜望一位隐士范十。

范十,是挚友朋友之间一种亲热的称呼,就如同李白称呼杜甫为杜二,杜甫称呼李白为李十二一样,在秋日无风之时,约上三两好友相聚喝酒,李白在酒桌上和杜甫、范十豪饮的时候,讲述路上的趣事,满是轻松和惬意,酒中蕴含着他们的浓浓情谊,诗里有杜甫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对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

人为什么离不开酒?


酒,瓶子里的诗。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是酒!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酒!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是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是酒!

每一滴酒就是一个字,每一杯酒就是一首歌,每一樽酒就是一阙词。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的依然还是酒!

酒,人生的知己。

一个人喝酒,可以借酒销愁,也可以孤芳自赏。

没有明月佳人,没有清风高岗,没有繁文缛节,没有交杯换盏,不需要言语,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客套。因为酒懂你,酒能蹦出真正的友谊来。

只要有酒陪伴着你,喝下去,你的心里,并不觉得寂寞,并不觉得空虚。

酒,治愈疾病的良方。

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通魂遣兴。

酒并不醉人而人自醉,酒并不伤身而人自伤,酒并不乱性而性自乱。

酒能使舌头松绑,酒使人心愉悦,酒使人全身放松。酒是一种不含防腐剂的生命之水。只要给予它适当的尊重,这神奇的液体面包一定会让你远离病痛,赐予你健康无比的精神世界。

酒,天降的九月果汁。

不爱酒的人,犹如一座顽石。

喝了酒,你就会睡得比婴儿还甜蜜。睡得甜蜜,你就有无限活力。有活力,你就会想去改变世界。

酒带来智慧,启迪灵感;酒产生伟大的思想,创造美妙的事物。最重要的是,酒能带来欢声笑语,带来爱情,带着你走向远方。

酒,永恒不变的真理。

上帝造水,人类造酒。

上帝说要有光,要有空气,要有水,要有大地,才能种出五谷水果;要有火,要有木,有男人,还要有女人,才能将造出酒来。水变成酒不单单是一个奇迹,酒的出现就像潮汐涨落,就像太阳从东边升出西边落下一样自然。

刘邦禁不了它,曹孟德禁不了它,美国第十八条修正案也禁不了它。

酒不是抽象的真理,是实实在在的本相。善用酒的人无往不利,惧怕酒的人永远无法将悲痛化为动力。

泰奥格尼斯说,酒里头有真理。而我要说,不,酒就是真理。

秋季养生 为什么要多喝点葡萄酒?


进入秋季,气温变得凉爽宜人,温度降低,人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提高。同时这个时候又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动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种类齐全,数量又多,是安排秋补的最好季节。不过,如果安排不当,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是食性不当而伤身。而就日常饮品来说,葡萄酒是最宜人的首选。

欧洲的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葡萄酒:什么是葡萄酒?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躯体,它具有最为丰富、平衡的精神,飞翔而沉着,连接着天地。与所有植物相比,葡萄更好地与大地的灵性结合在一起,而使葡萄酒具有恰如其分的力量。

集天地人文之精华于一身,且散发着典雅气息,又满载厚重文化内涵的葡萄酒无疑是令人心动的,而它的养生价值更是深得人心,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葡萄酒与中国古代医学

葡萄酒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认识到葡萄酒的滋补、养颜、强身的作用。我国重要医药文献《神农本草经》中将葡萄、大枣等五种果实列为果中上品,并记载葡萄主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酒暖腰肾、驻颜色、耐寒,葡萄烧酒则可调气益中,耐饥强志,消炎破癖。此外,葡萄酒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体质的人能够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一点明确体现在《本草衍义补遗》里:葡萄属,东南人食之多病热,西北人食之无恙,盖能下走渗道,西北人禀气厚故耳。

法兰西悖论

发展到现代以后,葡萄酒的健康养生价值在诸多科学研究中已愈加清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心血管疾病控制系统莫尼卡项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其他西方国家要低得多。

然而,法国人胆固醇的摄入量在饮食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吸烟嗜酒成性,本应该是一个有健康危险的群体。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表明,正是因为法国人十分钟情于葡萄酒,往往在日常饮食中将葡萄酒作为搭配,从而降低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这就是著名的法兰西悖论。因此,葡萄酒对健康的裨益显而易见。

葡萄酒天赐的佳酿

随着科学发展,关于葡萄酒健康价值的研究越来越为普遍。目前,科学家已证实葡萄酒中含有几百种营养成分,其中包括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使其对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且,它不含有其他酒类常见的脂肪、胆固醇、食用纤维等物质。

因此适量饮用葡萄酒,除防治心脑血管病外,还可降低肾结石发病率,预防糖尿病及多种癌症,有效抑制脂肪吸收并降低胆固醇等,甚至还可防治视网膜变性、提高记忆力、美容驻颜,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葡萄酒就是一种天赐琼浆、一种精神饮品,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