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扬州晚报

茅台更名53度飞天缺货

在西区大润发,记者看到,53度1升飞天茅台和43度飞天茅台均在售,售价分别为4880元/瓶、1098元/瓶。专柜人员表示,这两款茅台在外包装上都没有“国酒”字样。在一家茅台专卖店,店员称,目前柜台内所有商品均去掉了“国酒”字样。“目前销售的茅台酒还是之前进的货,多款茅台外包装原本就没‘国酒’字样,只是在瓶盖防伪标志上有不显眼的‘国酒’字样。”店员表示,“国酒茅台”改名,对销量没影响,有需求的市民还是会买。

多名消费者反映,扬州市场上的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又断货了。“目前市场缺货,前段时间还有,如果您确实需要,可以给您登记。”专卖店店员介绍,目前价格是1499元/瓶,每人可预约购买两瓶,目前登记预约的人较多,难以保证一周或半月内能预约上。

“黄牛党”一瓶涨600元

在朋友圈,也有黄牛兜售茅台酒。记者联系上一名黄牛,对方告诉记者,之前通过线上线下预约等多种方式购买了几瓶“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以2100元/瓶出售。

“茅台酒一直是白酒销售热门,确实有不少商家和个人囤积茅台,甚至将购买茅台作为一种投资收藏方式。”一家白酒专柜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目前在茅台专卖店里,4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售价是999元,而一出专卖店,其他店就能卖到1098元,而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更是炒作到2000多元,相比10年前的出厂价可谓翻了一倍。不过,对方表示,无论是投资还是收藏白酒,都需谨慎,追涨杀跌很容易被套牢,毕竟酒是用来喝的,最终还是要回归酒的本质。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茅台出厂价涨到4000元?李保芳:把市场定位交给市场


源自前瞻网

27日,中金研究部在《白酒迎来快奢品时代》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预测:茅台2028年出厂价将达到4000元。今日,茅台董事长李保芳疑似回应此事称:把市场定位交给市场。

中金预测,随着消费升级,高端市场将出现爆发性需求,茅台的出厂价格可能从2018年的969元上涨到2023年的2000元,到2028年再涨到4000元;五粮液也将从2018年的789元上涨到2028年的2200元。借此,2家酒厂的营收和利润有望增加10倍以上。

与此同时,茅台、五粮液让出的市场将促使白酒行业进入“快奢品”时代,即高端酒普遍迈上1000元门槛,既有奢侈品的高价格,亦有快消品的高消费频率。二线名酒也将迎来打造500-1000元价位新品牌的机遇。

5月31日,在遵义市茅台镇茅台集团总部举行的2019中国酒业峰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表示,白酒企业不要人为去设定一个消费群体,即什么人喝得起这个酒,什么人喝不起,而应该把市场定位和消费者定位交给市场。李保芳还表示,茅台不能随便改变价格。

古隆中年份酒如何升级百元价位?


在湖北第二大城市襄阳,自2010年以来,白云边12年长期把持着白酒市场的百元价格带。然而,这样的情况现下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一枝独秀,变成了花开并蒂:截至2014年年底,白云边12年和古隆中年份酒(含古隆中12年、16年)共同瓜分了襄阳市区百元价格带超过70%的市场份额。

那么,作为一款在2011年推出的产品,古隆中年份酒为何能后来居上,与白云边12年在襄阳白酒市场分庭抗礼,平分秋色呢?

借力打力,升级百元价位

作为襄阳本地的白酒品牌,古隆中演义酒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当地消费者中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但在2011年以前,其产品体系的主流产品多集中于60-80元价格带。古隆中演义酒业市场策划部部长张继东告诉记者,当时,公司的演义系列与襄阳本地其他强势品牌,如石花、珍珠液等,纠缠鏖战于50-100元价位段。他坦言,公司曾经做过拉升价格带的尝试,“那时候,湖北的白酒价格带已经处于上升阶段。我们本想抓住这个机遇,但却发现,作为一个地级市范围的区域品牌,我们的品牌力没有办法将主流价位带拉上去。消费者对我们的百元价格产品并不买账,他们还是只认可中低价位的产品。”

正当古隆中演义酒业苦于产品价格提不上去时,白云边12年凭借其在湖北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襄阳地区经销商的渠道运作能力,在当地掀起了百元价位带风暴。但白云边12年对襄阳市场的强势入侵,却并没有对主流产品集中于80元以下价位带的演义系列带来太大冲击,反而为古隆中演义酒业进行产品升级创造了条件。“那时候,白云边12年通过用意见领袖影响群众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把襄阳地区的主流价位带拉到了百元左右。那些原本只青睐中低价位的消费者,也开始普遍接受百元价位。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原本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所以,当这一群体接受了百元价位带,我们的努力就有了切入点,也就有了产品升级的可能。”张继东说。

2011年,古隆中演义酒业推出了古隆中年份酒系列,结束了公司在百元价位带上近两年的空白期。值得一提的是,古隆中年份酒自上市起,就是把白云边12年作为唯一的竞品去冲击的。张继东告诉记者,由于担心单靠一个品相发力会有力有不逮之虞,所以在价位上,该系列所主推的古隆中12年和16年对白云边12年形成了夹击之势。而在产品宣传上,除了同以年份酒为品名外,古隆中年份酒还特别强调其口感与襄阳消费者的贴合度,强调其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古隆中演义酒业董事长郭力说:“我们的重点就是要让消费者觉得古隆中年份酒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而凭借着地缘的优势,我们的古隆中年份酒在2012年和2013年确实对白云边12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比较艰难地争取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郭力同时也表示,尽管古隆中年份酒目前打了胜仗,但白酒行业的大环境依然严峻,如果古隆中年份酒在市场营销层面继续墨守成规地发展下去,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地利人缘,联合体做强渠道动销

如果说,古隆中演义酒业以借力打力的方式,从白云边12年那里争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的话,那么2013年8月,古隆中演义酒业针对古隆中年份酒成立市区经销商销售联合体的做法则是利用“地头蛇”的优势,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固化了下来。据郭力介绍,他们的古隆中年份酒销售联合体是由一名大商牵头,把市区的24个客户联合起来所成立的经销商组织,而这些客户,都是古隆中演义酒业的一级商。

相较传统的分级代理机制,古隆中年份酒经销商联合体的优势直观地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联合体内的经销商可以得到厂家所给予的更优惠的政策和市场支持。“利润空间、返利、促销品、活动等,我们都进行了让利,这极大地激发了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郭力说。而联合体的成员之一,襄阳楚晟商贸总经理张文则告诉记者,联合体内的每个成员,对销售环节各层级的利润具体设定都有着发言权。由于渠道各个利益链上都有着更高的利润空间,因此相较竞品,他们能开发更多的终端网点,实现更高的市场覆盖率,同时,各终端也拥有更高的卖酒推酒意愿。而数频繁多的买赠、抽奖旅游等活动,又给各网点的推广带来了不错的配合作用;其二,厂商之间交流信息的环节、成本、时间都降低了,这极大地提升了沟通效率,完善了反馈机制。郭力说:“厂里的政策信息,我们会直接告诉联合体会长,由他向客户传达。所有的经销商几乎在第一时间都能知道赚多少个点、有多少利润,大家可以很快地把账算得清清楚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执行:打款到公司、公司发货、业务人员配送、服务到位。而经销商层面有任何问题,也能通过会长及时反馈上来,厂家会迅速做出相应调整。”古隆中演义公司襄阳市区分公司销售联合体会长,襄阳和盛隆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秀国表示,在这个体系中,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润滑剂”。他告诉记者,他的工作时间被分为三份:“三分之一用来运营我的公司,三分之一用来管理联合体具体事务,还有三分之一则是和厂家进行沟通。”而除了有问题随时反馈之外,经销商联合体每个月还会提交一份总结报告,用于总结营销情况和发现、改善问题。

“经销商联合体成立、实施的一年多时间,把襄阳市区作为核心引爆点,得到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考虑,如果有合适的经销商资源,我们以后也会在别的区域把这种模式进行推广。”郭力说道。

飞天迎宾酒/茅台内部招待专用小茅台


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了

我想

有的人已经感觉到来自2017的满满恶意了

尤其是家长们口中“不靠谱”的80后、90后们,

已经率先投入加班的豪华阵容,

在一次次加班中达到精神恍惚的最高境界。

所以

两个小时的会议开的头脑发僵,

必须去电影院看个大片散散心!

拜访N个客户跑的腿都细了,

那么我们相约亿佳名酒,来杯小酒解解乏吧!

总之

不管怎样都要饮杯小酒敬给爱拼的自己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是酿造者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麦之魂而成。

茅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且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奇特工艺,这是茅台酒作风奇特、品德优良的主要原因。

此款酒乃飞天迎宾酒,是茅台酱香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政务内部接待用酒,该酒是酱香酒公司唯一使用飞天商标的系列酒,飞天迎宾酒具有飞天茅台酒的品质,口感清新淡雅,唇齿留香,飞天迎宾酒的包装设计拒绝奢华,追求返璞归真,亲民接地气!

亿佳名酒,高端酒品领导者

世间本无茅台酒


酒作为人类古老的发明,算不上神奇,但就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言,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世界各地都有酒,也有着早于文字记载的酒的传说。古埃及有酒神奥里西斯,古希腊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古罗马有酒神巴克斯,中国也有黄帝、仪狄、杜康、吴刚等“大神级”的酒的发明者。

中国的一些野史类笔记中甚至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

其实,谁也不知道最初的酒是如何诞生的。所有关于酒的起源的说法都出自猜测和传说。比较合理的画面是:远古时代,人们采集的果实在维持基本生活后有了剩余,储存时果实变质发酵,最终被发现其中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的物质,这就是最原始的酒。

史前时代人类的酿酒活动,只是简单地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人类有意识的酿酒活动,应该是进入农业文明之后才开始的。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并学会控制发酵,逐渐形成酿酒工艺,酿酒生产才成为可能。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有了酒精就有了酒。酒精的生成过程极其简单:糖或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即可转化为酒精,加上同时产生的衍生物便可以合成酒。这一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完成,也就是说,最初的酒其实就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尘埃和果皮上都附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

全球各地现存的酒品类繁多,但就生产方法而论,无外乎两种: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

●酿造酒是在原料发酵过程即将完成时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清酒等就属于这一类,因酿造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在历史上出现较早。

●蒸馏酒是在原料发酵完成后再经蒸馏而产生的高度酒,中国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属于这一类,因酿造工艺较为复杂,因而在历史上出现较晚。

无论源自何时,产自何方,酒自问世以来,一直就扮演着“神”和“鬼”的双重角色。有人称之为玉液琼浆,有人称之为穿肠毒药;善饮者或被誉为英雄豪放,或被诬作酒色之徒;三杯下肚,有人神采飞扬、激情燃烧,有人愁眉苦脸、痛不欲生;文人骚客对酒当歌诗兴勃发,贩夫走卒借酒浇愁、发疯撒野;豪杰之士借酒施展才略,可以论英雄、释兵权、成霸业,普罗大众以酒迎来送往,亦可诉衷肠、忘荣辱、齐生死……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自然也有着历史悠久的酿酒文明,但与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中国人的酿酒活动究竟始自何时,谁才是发明酒的始祖,都还是一本糊涂账。

黄帝造酒、仪狄“始作酒醪”、杜康“作秣酒”这些流传已久的说法,都缺乏足够的史料资以佐证,以讹传讹的成分较多。至于上天造酒、猿猴造酒等神奇的说法,应该是人们对于自然酿酒机理的一种演绎,更是不足以成为酿酒文明之信史。尽管这些传说不足为信,但并不影响人们利用这些美丽的传说为他们的酿酒事业增添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

比如人们就在传说中的杜康造酒之处———河南的伊川县和汝阳县分别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杜康酒厂,产品就叫杜康酒。两家杜康酒的产品合在一起,年产量已达数万吨。有文字记载的“酒史”,大约始自《诗经·七月》,其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描述了人们在秋收后用稻谷酿酒的情形。《史记》中也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记载,同时还有关于西域用葡萄酿酒的记述。

无论中国的酿酒历史始自何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元代以前,所谓的“酒”都是发酵酒,酿造工艺简单,技术粗糙,酒的度数较低。正因为度数较低,才有了酒池肉林、张飞日夜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等豪饮传说。换成采用蒸馏技术酿造出来的高度酒,就不会有武松豪饮十八碗还能空手打死老虎的英雄故事了。

中国的蒸馏酒技术究竟起源于何时?现今众说纷纭,东汉、唐、宋、元等若干起源说都能找到一些证据。但纵观史书文献,宋代之前并无蒸馏酒或与蒸馏酒相关的明确文字记载。宋以前的“烧酒”,一般指低温加热处理的谷物发酵酒;“蒸酒”说的也不是蒸馏酒,而是指对酒加热,以便灭菌防腐,长期存放。

而元代出现蒸馏酒技术的说法,则既有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佐证,也有后世的考古发现加以证明。《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江西李渡无形堂烧酒作坊遗址,被认为是元朝延续时间较长的酿制蒸馏酒的作坊,保留有元代的酒窖和地缸发酵池。

酿酒史学家王赛时认为,蒙古人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过程中,将西方的蒸馏酒技法从陆路传入中原,中国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蒸馏酒。元以后直至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像李白、武松那样的豪饮者记载甚少,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已经有了蒸馏酒技术。采用中国传统发酵方法获取的酒,度数难以超过20度,有些酒量大的人喝掉三五斤当然不是问题。

蒸馏技术传入后,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挥发性的特点,把最易挥发的酒精蒸馏出来,能获得最高浓度约70%的酒。酒精度数如此之高,动辄十七八碗的豪饮者自然不复存在。

采用新的方法蒸出来的酒,最初被元代人称为“阿剌吉酒”。这种叫法源于外来词汇的音译,有“出汗、烧酒”的意思。“烧酒”一词作为中国蒸馏酒的主称谓,一直沿用到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用“白酒”这一名称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烧酒”“高粱酒”等称谓。

据传,之所以改称“白酒”,一是因为它有着无色透明的液态,二是因为它的酿制与勾调工艺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有异曲同工之妙:颜色单一、朴素简洁、质感纯正。

虽然蒸馏技术传入后,中国式的“烧酒”已经被酿造出来,但自元代至明代,甚至到清代中期,在中国喝烧酒的人还为数不多。或许,中国人的嘴巴和肠胃一时还接受不了跨度如此之大的酒精度数变化,“烧酒”的市场份额远远赶不上用中国传统方法酿造出来的黄酒。

整个明代,黄酒因其酿造工艺更趋成熟和完美,因而在酿酒行业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不同地域逐渐形成不同的酿造风格,也成为当时酿酒业的最大特征。南方产酒区和北方产酒区处于长期竞争和对峙状态,这就是中国“酒史”上奇异的“南酒北酒时代”。

北酒产区以京、冀、晋、鲁、豫为代表,地域广大,生产工艺非常传统,号称尊尚古法。北方好饮者多,酒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北酒的产量高,消费量也高。沧酒为北酒之冠,自明代起就盛名远扬,“沧酒之著名,尚在绍酒之前”。

清代中期,烧酒开始流行,沧酒的知名度仍然很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人们互相馈赠的上佳礼物。易酒则得益于易州水质,被形容为“泉清味洌”,在明末清初之际名声达到顶峰,京城的坊间酒肆十分流行。人们谈及北酒,时常将易酒、沧酒并列首位。

此外,在出产汾酒的山西,黄酒也高度流行,太原、长治和临汾的襄陵,都出产上好的黄酒,襄陵酒还在酒曲中添加药物,非常有个性,当时的知名度一度超过了汾酒。随着时间流逝,北派酿造工艺和遗迹荡然无存,如今的人们早已不知道河北等地还曾经是著名的黄酒产地。

南酒的核心产区在江浙一带,厉行开发新产品、创新新工艺、使用新技术,比如绍兴黄酒的酿造过程就采用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技术。南派黄酒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有统一的酒谱条例,各家酒坊很快在酿造程序上达成一致,暗合了现代生产管理中所说的流程化、标准化。如此一来,南酒很快形成整体风格,并逐步在北方推广。

从清初开始,绍兴黄酒质量大幅度提高,逐步进入全盛时代,绍酒开始分设京庄和广庄,京庄供应京师,货源为绍酒上品,广庄产品则销售远到广东、南洋等地。到了清代中期,南酒打败北酒,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贵重礼物。

除此之外,另一个客观因素也成就了南酒。南酒运往北方,经历寒冷不会变味,而北酒运往南方,碰到酷暑则会变质。南酒中著名的花雕、太雕、女儿红的产地浙江绍兴府一带,水土适合酿造黄酒,酿酒工艺统一,家家户户皆酿酒,大型作坊很多。

直到此时,烧酒的饮用范围还只局限在平民阶层,上流社会的饮酒时尚还是黄酒。黄酒与烧酒的价格差异也很大,“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在口感上,低度的黄酒很甜,不像烧酒那么辣,可以当作日常饮料,老少皆宜,所以颇受欢迎。

在观念上,当时许多人认为,只有出身底层的人,才喜欢那种酒精度数很高的烧酒饮料,以寻求刺激。如此一来,自元代至清代的几百年间,烧酒在中国一直默默无闻,始终无法动摇黄酒的支配地位,更不用说占据优势了。

清代康熙以后,烧酒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产量逐年增加,并最终超过黄酒,频繁出现于中国人的餐桌。烧酒得以流行,不是因为饮酒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而是缘于经济因素的刺激。清代初期黄河治理,中下游“束水冲沙”,需要大量秸秆,导致高粱种植面积增加。

高粱作为食物口感较差,但蒸馏出来的酒,其品质远高于其他粮食酿造的酒,酒精度数也更高。于是,以高粱为原料酿制烧酒便成为消化这些杂粮最有效的途径。清中期之后,战乱四起,农作物收成受到影响,黄酒的酿造原料黍米和糯米为百姓食用尚且不足,导致黄酒产量骤减。高粱不宜食用,酿酒反而能够为百姓带来额外收入。

而且,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不断衰退,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严重,饮用成本较低的烧酒便成为人们的首选。黄酒的酒精度数低,价格高,大量饮用不易醉,饮酒成本很高;烧酒酒精度数高,价格低,易醉,不宜多饮,饮用成本较之黄酒大为降低。最终,人们的饮酒习惯发生了改变,烧酒经过数百年的挣扎,终于战胜黄酒,成为中国人主要的酒精饮料。

烧酒的高度数曾经是中国人抵触它的主要因素。颇为奇特的是,高度烧酒一旦被接纳,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烧酒带来的强烈刺激,以致酒精度数越高,越被认为是好酒,善饮者更是非高度酒不饮。随着人们对酒精度数的追求,到了后来,烧酒的酿造就演变成酒精度数的竞争。

作为清代大诗人同时也是大美食家的袁枚,在其烹饪名著《随园食单》中写道:“既吃烧酒,以狠为佳……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

烧酒最初的黄金时代到来时,中国的北部地区是烧酒的生产地。北方烧酒又以山西最为兴盛,山西又以汾阳地区的烧坊数量和产量为最多。最早流行的著名烧酒是山西出产的汾酒,当地人称为火酒。“市卖之酒,以汾酒为多”。清代小说《镜花缘》借酒肆粉牌列出的55种清代烧酒中,汾酒排在第一。凡是产酒量较少的地方,需要购买外地烧酒的时候,人们大都会选择汾酒。

当时的烧酒尚无品牌概念。饮酒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对品牌也没什么追求。北方人喝老白干,喝山西人经营的“大酒缸”,喝二锅头;南方人喝杂粮酒、大曲酒。没有一种烧酒可以行销全国而人人皆知,也没有一种烧酒可以名重天下而难求一饮。

有人认为,不必拘于喝什么酒,任何一种酒喝时间长了都是好酒;也有人认为,只要入口没有暴气,两杯入肚能得微醺,就算合格的酒,超过限度追名牌,用大价钱换取入口那一刹那的所谓香醇,并不值得。

直至民国,西南地区的烧酒才“千呼万唤始出来”,隆重登上中国酒业历史的舞台。

●先是贵州茅台于万山丛中一骑杀出,以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金奖为契机,逐渐为世人所知。

●泸州大曲、绵竹大曲、全兴大曲等四川大曲酒紧随其后,渐成气候。

●郎酒、五粮液后来者居上,奋勇跻身名酒之列。

抗战开始后,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地区人口暴涨,外界的烧酒又因战争无法进入该地区,于是,西南地区的烧酒产量迅速增长,并在众多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追捧下名声大振。

“外交礼节,无酒不茅台”之说其实始自民国,西安事变时,周恩来从延安飞赴西安,张学良宴请用酒就是周恩来喜爱的茅台;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蒋介石待客之酒也是茅台。1935年,万里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茅台镇三渡赤水,结下了与茅台酒的不解之缘,为茅台酒日后的“国酒”地位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