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饮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知识:盛唐的饮酒文化》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唐朝,历史上的朝代,国祚共历289年,23位皇 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李渊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后代李渊为隋朝晋阳留守。唐国公李渊于617年在晋阳起兵,同年攻入长安,618年接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690年到705年为武周,定都洛阳。

大家应当知道,在盛唐的时候,酒已经很普及了,包括大家熟悉的诗仙李白,也是以好酒著称。那么,在唐朝主要喝的是什么酒呢?唐朝饮酒的文化是怎样的呢?我们就来看看唐朝时期的酒文化。

唐朝人主要喝什么酒?

一样来讲,唐代生产的酒主要为米酒、果酒和配制酒这三种。其中米酒的产度多,饮用的人数也是较多的。

1、米酒

米酒又称谷物发酵酒,是通过将谷物蒸熟后拌与发酵粉置于缸中,密封,待发酵一段时间后便能成酒。

唐人酿造的米酒又分为清酒和浊酒。

清酒酿造时间长、酒精浓度高、甜度低,晶莹度较清,但酿造的工艺复杂。

浊酒则相反。时间短、浓度低、甜度高,也比较浑浊,酿造工艺简单。因此,唐代米酒的生产主要以浊酒为主。

另外,唐代人称米酒为“白酒”,此“白酒”非现在我们所饮的白酒。他们常以酿酒的原料为酒名,因用白米酿造米酒,故称“白酒”。

2、果酒

唐人酿制的果酒主要为葡萄酒。在唐代以前,人们很少酿制葡萄酒,饮用的都是从西域进贡过来的。

但随着唐政府与西域的交流,在边疆和中原地区渐渐兴起酿造葡萄酒。非常在边疆地区,葡萄酒受到追捧。

在《凉州词》中拿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塞停曲》:帐停饮葡萄,终生寸心是。

3、配制酒

唐代的配制酒主假如以米酒为基酒,再配以香料或药材,经过浸泡、蒸煮的方式而成。流行的配制酒有季节酒、香料酒、松醪酒等。

季节酒是在特定节日中饮的酒品,如在端午节要饮艾酒、菖蒲酒;九月九饮茱萸酒。

香料酒主要由官桂酒(以官桂为原料,浸泡于米酒中)和各种花卉配置的香酒。

松醪酒是用松脂、松花、松叶等为主料,泡于米酒之中。唐代认为松树长青之物,通过取其材料来泡酒拥有养生的成效。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醉饮酒文化


酒与古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三国时期便有了“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在到后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已经成为了诗人离不开的一部分,然而从古人以酒论酒的酒文化,到今人以酒论事的酒文化,这究竟是堕落还是升华,很难分辨清楚,酒文化跟随着事物的变迁而变迁。
好多人喜欢喝酒,却避谈酒文化,他们普遍认为喝酒是简单的事情,而文化往往博大精深。殊不知当你能随口说上几段劝酒令,当你知道自己在酒桌上应处的位置,这已经牵涉酒文化了。
酒文化在一点一滴中积淀传承下来,比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更盛旺,因为它已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
三国后期,曹操扫袁绍、荡中原、兵压赤壁时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刻,应该就诞生了酒文化。


醇厚的味道,神秘的传说,厚重的寄托,丰满的历史,想必这就是古老的酒文化。
乐畅饮、悲独酌,行将别煮酒送,古老的酒文化在乎酒在乎饮,酒要入口醇厚,饮要有优劣可鉴,那时酒文化如诗词一般风雅。
如今的酒文化既不在乎酒也不在乎饮,而在乎“有”在乎“多”,无酒不成席,唯醉方为欢,酒文化无可避免地显得庸俗了,因为它退化成一种规矩。例如什么时候喝,古人讲究随心所欲坐地起饮,而今人则强调“迎、欢、庆、送”;再比如怎么喝,古人觥筹交错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深浅不一,而今人只有一个准则,往死里灌。
表面看,今人在通过“酒”含蓄地传达着一层尊重的含义,实际上那早已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束缚。如今的酒文化就如同指示灯,红灯停、绿灯行,违反了这个准则就要受到惩罚。
千古酒醉人,饮出酒文化,无论怎样转变,酒文化始终蕴含着东方古老的含蓄,值得我们传承与更新。

漫谈饮酒文化


酒文化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世界范围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前列,农业社会、专制社会的饮酒之风,胜于工业社会、民主社会。第二,自古文人和军人的饮酒之风,胜于其他。
在农业社会和专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物质生活的匮乏,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十分狭窄。加之专制政治的肆虐,人们常常处在敢怒而不敢言的人格压抑状态之中。
知识愈多愈苦恼。文人是生产精神食粮的,其天性注定其渴望自由,只要不被专制政治异化,常常会为人格压抑而痛苦。所以唐代李白放言“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当代陈寅恪痛吟“自由俱道文人笑,较是文人不自由”。
军人是一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比常人有着严格的纪律约束,而且这种纪律约束又是军队之所以为军队所必不可少的,接受这种纪律约束也是军人不可拒绝的天职。所以,军人的自由没有常人多,军旅生活对人的个性的约束也比常人多。
然而,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渴望自由、平等,概莫能外。但受客观条件限制,求自由而不得,怎么办呢?于是,人们便找到了酒。
恩格斯曾说过,每一种酒都会产生一种别致的醉意。喝了几瓶酒以后就能使一个人的情绪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跳轻佻的四人舞到唱《马赛曲》,从跳摇摆舞的狂热到革命热情的激发,较后,喝一瓶香槟酒,又能鼓起人间较愉快的狂欢节的情绪!人们的人格经常处于被压抑状态之中,而浓烈的酒可以使人们的血液狂奔,使人们的心脏狂跳,那饱受折磨、困厄的人格渐渐地舒张了,较终冲破一切外物的奴役,释放出鲜活的能量。
饮酒常与歌舞相伴,因为两者都是抒发豪情壮志的手段。平日里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今日里借助酒力一展歌喉和身手。《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描写道:“曰既醉止,成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意思是:醉醺醺的人们,舍弃了威仪,丢掉了坐起的礼节,也不知自己的差错,歪戴着帽子,忘乎所以地舞来舞去。在历代文献中,都有关于酣酒、酣歌、酣舞的记载,《左传》载有乡人饮酒歌;《晏子春秋》载有晏子酒酣歌舞;《汉书·高帝本纪》载有刘邦酒酣击筑自歌《大风歌》。酒仙、诗仙李白对酒筵歌舞描写较多,如《将进酒》说“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独酌》说“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留别于十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说:“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尘,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在这种酒酣歌舞中,压抑人格的纲常礼教受到质疑、抨击,乃至冲破。例如,金朝庞铸《洒酒图》说:“我爱陶渊明,爱酒不爱官,弹琴但寓意,把酒聊开颜,自得酒中趣,岂问头上冠”,表现了对官场的厌恶;宋朝贺铸《浣溪沙》说“物情惟有醉中真”,苏轼《饮酒》说,“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流露了渴望真情、憎恨虚伪礼教社会的感情;唐朝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表现了对“君为臣纲”的蔑视。《红楼梦》第四十回载:“(鸳鸯)吃了一盅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如果不是饮酒,鸳鸯敢说出“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这样有悖纲常的话吗?
因此,酒文化,特别是烈酒文化的发达,反映了人格的压抑。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人格,如今的人们愈来愈不需要借助饮酒舒展人格。所以,现在愈来愈多的人从喜欢饮高度白酒转变为中度、低度酒;从喜欢饮烈性酒转变为啤酒、葡萄酒。现代法治较重人格权的保障,民法则一马当先。而有趣的是,民法系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结晶,可以这样说,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减轻乃至消除了过去对人格的压抑,人格的地位、尊严提高了,民法则是对这一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确认,而人类社会的酗酒之风日渐式微,酗酒反为法律所限制、禁止。
但愿更多的人能够借助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而舒展人格,不再“借酒浇愁愁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