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高菲红酒专题。这篇关于《周期行业延续强劲表现 白酒行业高景气度超预期》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伴随2018年年报披露收关,A股市场各行业景气度显露。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4月29日,已披露年报公司中,采掘、钢铁、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和化工整体增速较快,这5大行业公司的2018年净利增速中位数排名居前,分别达33.46%、26.72%、18.04%、16.36%、14.32%。

此外,非银金融、传媒、有色金属、汽车和电气设备行业公司的净利增速中位数显示为负,行业整体增速呈下滑态势。

周期行业延续强劲表现

采掘、钢铁、化工等周期行业延续强劲表现。具体来看,采掘行业整体增速最突出。其中,山西焦化(行情600740,诊股)净利增幅最大。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2.29亿元,同比增长20.58%;净利润15.33亿元,同比增长逾15倍。

从采掘细分行业看,焦炭加工行业表现最亮眼。除了山西焦化,云煤能源(行情600792,诊股)、ST安泰(行情600408,诊股)、宝泰隆(行情601011,诊股)、金能科技(行情603113,诊股)、美锦能源(行情000723,诊股)、ST云维(行情600725,诊股)、陕西黑猫(行情601015,诊股)等业内公司业绩均实现了增长。

2018年,国内焦炭市场总体上呈现先抑后扬整体震荡上涨态势,全国焦炭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由于限产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高炉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造成的焦炭缺口对支撑焦炭价格上涨起到了关键作用。

钢铁行业中,重庆钢铁(行情601005,诊股)生产经营业绩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17.9亿元,同比增长458.57%,增幅居行业之首。值得一提的是,钢铁行业去年稳中向好,并迎来集体增长。除了西宁特钢(行情600117,诊股)外,其他钢铁行业公司去年全部实现了盈利,其中,近九成公司处于净利增长的状态。

化工行业中,三爱富(行情600636,诊股)2018年实现净利5.43亿元,同比增长逾10倍,增幅为行业之最。不过,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自于资产重组收益,去年公司剥离大部分化工业务、进入教育信息化领域,因此,业绩收入同期可比性不太强。若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永太科技(行情002326,诊股)、神马股份(行情600810,诊股)、淮北矿业(行情600985,诊股)、华谊集团(行情600623,诊股)4家化工企业的去年扣非后净利增速也在10倍以上。

白酒行业超预期

除了前述周期行业,休闲服务、食品饮料行业去年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俗。其中,食品饮料行业中的白酒行业业绩一片红,已披露年报的白酒股业绩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在收入、利润的高基数背景下,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等龙头公司的成绩单仍然抢眼。

2018年高端白酒量价齐升。贵州茅台2018年实现营收772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公司2018年销售茅台酒3.25万吨,同比增长7.5%,营收为655亿元,同比增长25%。茅台酒实际销量超2018年2.8万吨销售计划及市场预期。

五粮液2018年实现营收400.30亿元,同比增长32.61%;实现净利润133.84亿元,同比增长38.36%。期内,公司高价位白酒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在产品结构优化的带动下,公司毛利率水平达到77.59%,毛利率创上市以来新高。

泸州老窖(行情000568,诊股)2018年实现营收130.55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净利润34.86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国窖1573收入高增速持续。

今年一季度,受益于春节前后动销良好,白酒行业维持高景气度,甚至普遍超越市场预期。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公司也开局亮丽,净利增幅均超过30%。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白酒板块景气周期仍未结束 估值切换打开空间


看生产日期、看保质期似乎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饮料时的惯性动作。但买白酒时,拿着包装瞅半天发现:找不到白酒的保质期?

归属于食品业的白酒为何没有保质期呢?这是否意味着白酒可以存放到地老天荒呢?可为何有些优质白酒贮存几年后反而会有股酸馊味儿呢?酒幺妹儿今天就为大家答疑解惑,让你看后能侃侃而谈白酒保质期那些事儿。

别吃惊,白酒真的没有保质期。这事儿不仅有国家权威规定做背书,还有科学依据的支撑。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规定,从2006年10月1号开始,10%vol以上的饮用酒可以不用标注保质期。最重要的是,这个规定还是依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CODEX标准制定的,是国际惯例。

注:CODEX标准是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简称CAC)制定的食品典法。在食品标准制定方面,食品法典是唯一的、最权威的国际标准。

仅有权威性规定就想让消费者心服口服?当然不行!还得有科学依据的支撑。

事实上,食物之所以会变质,是因为微生物起的作用。当食物内微生物在不断生产繁殖时,就会分解食物中营养素以满足自身需求,这样一来食物自然会发生变质。

但这一点对白酒而言却不是问题。因为酒精度达10%vol以上的酒本身就具备了消毒的作用,而现今白酒度数普通在10%vol以上。

所以,白酒没有保质期是毋庸置疑的。

白酒没有保质期,是否就意味着永远不会过期?并不尽然!实际上,白酒也是有期限限制的,不过这个期指的是适饮期。

何为适饮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白酒最适合饮用的时期。因为在白酒存放过程中,酒中的醇类物质会和有机酸起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许多酯化物质,这也是白酒具有芳香气味,酒质醇香的原因。但白酒的酯化反应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趋向于平衡,甚至逐步出现停止状态,当反应停止后,就是白酒的最佳适饮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贮存,白酒的酒精度会减少,酒味会变淡,挥发损耗也会增大。

白酒作为一种特殊液体,其贮存很是关键。倘若贮存不当,很可能还没过适饮期酒质就已经变味了。

白酒贮存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来说,白酒贮存时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为宜,湿度太高瓶盖易霉烂;此外,白酒贮存时其温度最好不得超过30℃。总之,白酒最好贮存在避光,温度、湿度都适宜的环境中。

白酒酒瓶封口要严实,否则会出现漏酒或降低酒精度数,从而引起白酒口感、香味的变化。

用以贮存白酒的容器很是有讲究,塑料材质的容器会破坏白酒口感,影响其酒质。而用于盛酒的容器最好选用陶坛,因为坛子自身含有多种矿物质,用它来装酒能经久保持酒的香味,会令酒更香更醇,促进酒的老熟。

酒行业为什么反倒呼吁理性饮酒?


随着中国酒业协会发起主办的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的深入推广,对于广大群众,相信已经有很多人知道每年10月的第三周是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有人感觉大快人心的同时,也有人甚至怀疑:酒企为何要呼吁理性饮酒,喝酒越不理性,不是卖得越多吗?这该不会又是酒企的促销宣传吧?

这也难怪,有些朋友自认为深谙谋略之道,以为每一个名头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而又人尽皆知的阴谋。然而,这一次他们错了正如车企要宣传安全驾驶一样,酒企宣传理性饮酒,事实上也是在阐明一个观点:并非酒不好,问题还在于喝酒的人,以及应该怎么喝酒。

就像武松在景阳冈下,店家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岗,他偏要喝十八碗,如果真的葬身虎口,他又能怪谁呢?理性的反面是感性,人是感情动物,面对美好的事物,难免把持不住。而酒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是情感的润滑剂。面对相思、痛苦、烦恼、忧愁的时候,又是一剂良药。所以小品里说:不喝不喝又喝了,晃晃悠悠回家了。不知不觉睡着了,睡着醒后后悔了,晚上酒场又去了。

当今社会,不良饮酒之风盛行,敬酒不喝就有罚酒喝,喝酒驾车,未成年人喝酒,这些现场给酒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今天的酒业发展,理应改变传统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正面宣传,健康饮酒。多年来,正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古井等一大批名酒企业,在抢险救灾、捐资助学、精准扶贫、产业带动等公益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酒企而言,宣传理性饮酒,树立自身形象的重要性。

什么是理性饮酒,除去未成年人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等话题,同样作为一名白酒的忠实消费者,笔者浅见:首先,理性的饮酒是价值观的转变。今天的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社会,更多是追求个性化、追求自我价值,对酒的选择上也是一样,过去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好比今天你请两位女性朋友吃晚餐,品的是玫瑰酒,如果是两个男性朋友,那养生酒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就是一种个性化。其次,饮酒有量,不唆使、不逞强、不过量。过去玩笑话说: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能培养。而今天我们看马云如何杯酒识人:自己不会喝酒,但好强硬撑,结果三杯未下肚,就面红耳赤,开始手舞足蹈,之后又是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类人不会重用;自己很能喝,但装着不会喝,并一边想方设法唆使别人喝,不看到别人烂醉倒地不罢休,这类人阴险狡诈,也不会重用;那种自己会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对别人不劝酒、不唆使,悉听尊便,则可以放心重用。所以饮酒还是要有自知之明,适量饮酒有益身体健康,而过量饮酒即伤身又影响个人形象。另外,要做到理性饮酒,就要懂酒,了解酒的文化。酒是怎么酿的,好酒有什么特点,怎么健康饮酒消费者理性饮酒,酒的市场才能理性,企业也才能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这里所谓的酒文化,不是狭义的酒企自己的品牌文化,而是站在整个酒业的高度,弘扬宣传中国酒文化。这一点很值得向欧洲的葡萄酒学习,酒的等级、品评、配餐、品种、产地形成一整套葡萄酒文化,便于推广宣传。

无论如何,理性饮酒是当今值得提倡的社会文明,其对饮酒者有益,对饮酒者身边的人有益,对酒企发展有益,对社会有益既然百益而无一害,那我们何乐而不为,马上到来的这个周五(10月20日),都去关注与学习吧。

智利葡萄酒行业迎来复兴


智利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6世纪中期,欧洲的殖民者就开始在伊塔塔谷(Itata)种植派斯(Pais)葡萄。如今的伊塔塔谷依然保留着很多老藤葡萄,并沿用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伊塔塔谷的葡萄都只用来酿造低端的葡萄酒,但近来不少知名的酒庄,包括智利最大的酒商干露酒庄(ConchayToro)也将目光投向伊塔塔谷,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德马丁诺酒庄(DeMartino)。

2010年德马丁诺酒庄发起一项支持伊塔塔谷产区的项目,并创立了老坛(ViejasTinajas)品牌,该品牌下的神索(Cinsault)葡萄酒,使用传统的tinaja(一种无柄的双耳瓦罐)酿造,并最大可能的减少人为干预。在2011年德马丁诺酒庄发布了第一款老坛神索干红葡萄酒(DeMartinoViejasTinajasCinsault),并加入两个新的葡萄品种:麝香(Muscat)和佳丽酿(Carignan)。德马丁诺酒庄借助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伊塔塔谷产区的价值。

除了传统葡萄酒产区,智利传统葡萄品种也在复兴,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派斯葡萄。派斯葡萄曾是智利的主要葡萄品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占据整个智利葡萄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后来随着国际葡萄品种如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等涌入智利,而逐渐没落。近来借由米格尔桃乐丝(MiguelTorres)酒庄,派斯葡萄再次进入智利酿酒师的视线。

米格尔桃乐丝酒庄为帮助南方农村的小规模种植者,发起一个合作酿造起泡酒的项目。而这款用颜色较浅、酸度偏高、风味相对中性的派斯葡萄酿造的桃红起泡酒,在上市后获得不少好评。随后,米格尔桃乐丝酒庄开始进一步深化与种植者的合作,并尝试用派斯葡萄来酿制干红葡萄酒。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智利葡萄酒以创新和多样性立足,但这样的发展的存在风险的。智利著名翠岭酒庄(Veramonte)的酿酒师罗德里戈索托(RodrigoSoto)提出智利的葡萄酒行业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通过科学的葡萄园管理和酿造方法,让葡萄酒更好地表现风土特征,是智利葡萄酒的发展方向。智利葡萄酒行业正在成长,而悠久的酿酒历史,会给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酒水行业淡季做市场的五大策略


酒水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其中旺季以做销量为主,淡季通常以做市场为主,是指包括品牌活动、产品铺货、终端生动化建设等在内的系列动作,淡季做市场的策略可从以下这五大方面入手,一是厂家主导,二是局部试点,三是前置性的投入,四是确立做市场的内容和形式,最后是持续的传播和推广。

淡季做市场的逻辑

淡季做市场的市场,在这里是一个跟销量相对的概念,它主要的含义是氛围的营造,包括品牌活动、产品铺货、终端生动化建设等系列可以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组合动作。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发展到今天,整体上来说,还是一个有品类无品牌的行业,小、散、乱、弱依然是这个行业的主要特点,跟白酒、啤酒相比,不仅规模相差甚远,更是缺乏能够统领行业发展的巨头企业。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做好市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在局部地区强化突出品牌影响力非常的关键和重要。淡季做市场,做的是一个造势、蓄势的动作,只有做好势能的积累,才能在旺季来临的时候,在众多的产品中,顺势而发,乘势而为,销量做大,拔得头筹。

也就是说淡季的做市场和旺季的做销量,不是分裂的,而是酒水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节奏上采取的针对性策略,最终要实现的是销售业绩的提升。没有淡季的市场化布局和动作,仅仅依靠旺季时的大行情,很多进口葡萄酒企业有生存的机会,但没有发展的荣光。没有市场思维的经营,只能成为行业中的一个看客,终究会被淘汰。

淡季做市场的策略和动作

那么淡季该如何去做市场呢?笔者先分享C品牌做市场的案例。

从5月15日开始,C品牌先在浙江的一个县级市场做针对消费者的箱箱有奖活动,产品投放持续一个月,有奖产品投放1200箱,奖品包括IphoneX手机、苹果手表、电动开瓶器、梨花木开瓶器及常规开瓶器。其中,手机和手表的投入总量50个,这些是真金白银的前置投入。

C品牌公司市场部提前一周通过官微进行了宣传推广,并且将相关的宣传物料提前统一制作,配送到终端,活动正式开始后,这个县级市市场终端客户10天时间订货600多箱中高端产品,18天的时间订货1000箱。每次大奖颁发后,都有相关的图片进行二次、三次传播。目前这种针对消费端的活动在浙江、江苏都开始持续全面进行。

这个案例里面,完全包含了我对于淡季做市场的动作思考:

第一,厂家主导。淡季做市场一定是厂家统筹主导的行为,厂家必须要有市场运作的意识,在终端生动化的物料、贴片广告、陈列、堆头等统一设计,统一输出。特别是对于相关物料的制作上,厂家不要为了省小钱而让经销商或者终端自己去做,一定要保证终端传播形象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形成穿透力。

第二,局部试点。市场运作都是要进行投入的,并且无法保证效果达到百分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先选择片区进行尝试,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马上复制执行。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企业不要盲目追求大,中国市场很大,一家企业根本吃不完,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重心和根据地,资源应该聚焦,花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浙江和江苏的一些县城或县级市,葡萄酒单一品牌一年都有上千万元的容量,就是理想的试点市场。淡季做市场时选择试点,一定要选择自身可以进行把控的地方,才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三,前置性的投入,企业要有花钱做市场的能力。现在做市场,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服务体现,特别是针对消费者做活动的时候,厂家的响应速度是抢占消费心智、形成讨论话题的核心要求。在奖品上,我们提前采购,发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

第四,确立做市场的内容和形式。在淡季做市场的时候,公司采取何种方式去做非常关键,仅仅是铺货陈列、还是做终端形象、还是做品鉴活动,亦或是统筹去做,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的建议还是统筹的互动性活动,不仅营造自身产品的氛围,同时,让终端和消费者参与。只有这样,在淡季其它品牌都淡的时候,你的活力表现才能形成话题、形成关注,真正积累旺季放量的势能。

我在市场上观察,很多葡萄酒企业的活动同质化严重,要么打折,要么赠送其它酒品,要么赠送酒杯,根本形成不了特别好的效果,没有互动性,没有话题感,没有关注度。

第五,持续的传播和推广。不论何种形式的市场运作方式,都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网站或者第三方合作平台等进行推广,要放大相关动作的效能,将其可以给品牌带来的价值最大化。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目前市场运作的一些简单感受和体会,淡季做市场,关键还是在于做上,也就是企业必须去行动。唯有去做了,才能发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和路径。

白酒行业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中国的白酒已历经千年,建国后经历过白酒的三次黄金时期,现在即将迎来第四个白酒黄金期。

那么,在这个黄金期内,白酒行业接下来的发展将呈怎样趋势?梁之杰分享酒业将仔细告诉您。

关键词1:健康化

2016年后,随着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饮酒的重视,勾兑酒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如记忆力减弱,脑神经损伤,人体内脏器官损害等逐渐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而可缓解疲劳,舒经活血,有助睡眠的纯粮酒将成为人们饮酒的首选。未来十年,勾兑酒会逐步退出白酒市场,纯粮酒的时代将会到来。

关键词2:中、高档化

近年来,低价白酒的消费每年都在萎缩,再加上啤酒的产量增加,导致白酒产量下降,但在正式的宴请场合,真正能体现档次的还是白酒。这也是这几年来白酒的吨酒总销量逐年减少,但销售收入却在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低档白酒是食品,中档白酒是工艺品,高档白酒是艺术品或玩具。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对饮酒场合的重视,相信中高档白酒会成为满足人们的礼仪需求的首选。

关键词3:高度酒

近年来的白酒市场上,高度酒逐渐热了起来。据了解,目前高度酒几乎将所有的白酒知名品牌一网打尽,这也是中国未来白酒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销售卖点,高度迎合了白酒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白酒市场的高度酒回潮已在悄然发生,而高度酒的回潮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纯粮酒的推动,而纯粮酒的盛行反过来又会促进高度酒市场的升温。

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低度白酒在市场上纵横了10多年,高度酒一直呈下滑趋势。但近两年来,高度酒回潮的趋势很明显,特别是45度以上的高度白酒销量大幅上升。

相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高度酒会成白酒市场的主流。

葡萄酒行业的一番“黑话”


葡萄酒行业里有些行话对于普通的酒友可能还不太了解他们的意思,比如这瓶酒需要呼吸一下。这瓶葡萄酒现在喝太早了,休息一下会更好

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耐心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1、开瓶即饮(PopandPour)

说明葡萄酒打开瓶塞后,即可倒入酒杯直接享用,而无需醒酒。

2、让酒休息下(LayItDown)

这不是说这瓶酒需要静置片刻再喝,而是指这瓶酒再存放几年口感会更好。

3、让酒呼吸一下(LetItBreathe)

葡萄酒在喝前需要进行醒酒,目的是使单宁变得柔顺,花香、果香逐渐散发出来。

4、散味(BlowOff)

有时刚打开一瓶酒,倒入酒杯后,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悦的杂味或异味,如死酵母味、臭鸡蛋味,而让酒在杯中与空气接触几分钟后,这些味道就会散去。此外,描述酒精度非常高的葡萄酒也会用这样的词。

5、奶油炸弹(ButterBomb)

经橡木桶陈酿后的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会带有浓郁的奶油的味道。

6、过气(TheWineIsDead)

这个词指一款酒不管闻起来,还是喝起来,都几乎没有什么风味,或者闻起来风味十足,但喝起来却没什么味道,或者原本风味十足,但在酒杯中放置过久,风味早已散失。

7、晕瓶(BottleShock)

发生晕瓶的葡萄酒或香气涣散不凝练或香气闭塞,结构显得松散,毫无生气而言,往往被人形容为Muted(哑酒)。晕瓶现象可能出现刚装完瓶的葡萄酒上,也可能发生在刚被加入二氧化硫之后的葡萄酒身上。而诱发葡萄酒晕瓶的最常见状况就是长途运输,包括车运、船运以及空运等。不过,葡萄酒晕瓶是一种暂时现象,一般不将其视为葡萄酒缺陷,因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葡萄酒就能恢复原样。

8、入门级(EntryLevel)

聪明的酿酒师会推出价钱便宜的入门级酒款,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自家葡萄酒的风格,并逐渐愿意尝试更高级的酒款。

中国葡萄酒行业4个有趣事实


目前,中国已成为葡萄酒消费大国,可以说中国与葡萄酒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消费者对法国波尔多和勃艮第的顶级葡萄酒来者不拒。拉菲兑可乐的喝法和不断上涨的假酒销量显然没怎么影响国人对葡萄酒的热情,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葡萄酒行业4个有趣事实,赶紧来看看吧。

1.数字的力量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国是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虽然中国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的生产量,但是据国际葡萄酒组织(OIV)估计,2014年中国的葡萄酒产量位居世界第七,超过了智利、南非和新西兰。其葡萄酒年产量是新西兰的6倍。

质量虽然是中国葡萄酒的短板,但是中国广袤的国土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使世界各国的酿酒师垂涎。中国的投资者不断买入波尔多和勃艮第的葡萄园,而国际知名酒商如路易威登集团、人头马君度集团、保乐力加和拉菲集团都对投资中国葡萄酒产业充满兴趣。

2.曲折的发展道路

直到最近,中国人最喜欢的还是啤酒和白酒,但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新疆人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很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天山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那里有着极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那里的盆地是地球上的海拔最低点,比地球上任何地方离海洋都要远。好在那里土壤肥沃,周围的山脉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从而形成了种植葡萄的绝佳地带。

始建于1892年的张裕酒厂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化酿酒厂,如今也是中国最知名的葡萄酒生产商。张裕酒庄位于山东省,酒庄有着迪士尼风格的城堡建筑,是中国葡萄酒旅游的一大胜地。

3.高山与深谷

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有着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如果连美国的密苏里州都能种葡萄,那么中国自然不在话下。

宁夏省是中国最好的葡萄种植区,它位于黄河河畔,贺兰山脚下,有着极端的大陆性气候条件,高海拔和沙质冲积土提供了良好的种植条件,不过该产区的葡萄种植更是得益于当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每年冬天,工人们都会细心地把葡萄藤埋在土里防止冻害,来年春天再把它们从土里翻出来。

中国还有其它几个有意思的葡萄酒产区,比如云南酩悦轩尼诗在传闻中的香格里拉附近修建了酒厂;河北毗邻长城的葡萄园就在那里;还有山西当地的煤老板开始种葡萄了,是想要改善被他们污染的环境吧!

4.舶来品

严格来讲,中国没有本土的酿酒葡萄品种。但是中国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葡萄品种蛇龙珠(CabernetGernischt)。这个品种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的葡萄酒了,就像阿根廷的马尔贝克(Malbec)和新西兰的长相思(SauvignonBlanc)一样。很多人认为这个品种来自波尔多,并且有大量事实表明,这个品种跟智利的佳美娜(Carmenere)是一样的。

令人疑惑的是,这个法国来的葡萄品种怎么有一个听起来像德语的名字。这有可能是德语单词gemischt(混合)的错误拼写。原本这个葡萄品种在引进中国的时候,标签上面可能写着杂交加本力(MixedCabernet)。至于为什么写的是德文而不是英文,那恐怕只有福尔摩斯才能解开这个谜题了。

中国还有几种很少见的本地品种,比如玫瑰蜜、水晶葡萄等。这些品种很可能是来自欧洲的杂交葡萄品种,目前仅在云南省与越南边界处有少量种植,用这些葡萄酿的酒更是比真的罗曼尼康帝还少见。

可惜的是,中国葡萄酒目前在国外还很少,不过相信随着各大国际酒商在中国投资葡萄酒产业,中国葡萄酒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国人的餐桌上,这一愿望说不定羊年就能实现。

白酒行业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误解及真相


1、勾兑是制假手段?

提到勾兑,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劣质酒、掺假等等,公众对于白酒勾兑的理解就是酒精加水,或者认为高价名贵的白酒一经原酒勾兑,其品质就等同于小作坊的散酒。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勾兑会降低酒的品质,甚至勾兑就是制假手段。

这也怪不得众多的非专家消费者,他们没有太多渠道去了解这个技术名词的原本含义。正确的信息应该是:勾兑是白酒生产工艺中的一道正常程序,从技术层面上讲,勾兑,是白酒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因为生产出的酒,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兑能使酒的质量差别得到缩小,质量得到提高,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取长补短,统一标准,质量上要基本达到同等级酒的水平。勾兑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和或理想的香味感觉和风格特点。因而,勾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勾兑是白酒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优质酒必不可少的环节。

2、外购酒是以次充好?

外购原酒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一方面,企业对此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媒体对些穷追不舍,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白酒,尤其高端白酒,应该由酒厂自己酿造,外购原酒似乎等同于以次充好。

这里需要改变的认知是,首先,中国白酒是一种资源依赖性产品,酿酒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因而,有些地方能酿出好酒(如四川、贵州等地),有些地方就不适宜生产白酒,因此,基于地域的分工是必然的;第二,原酒勾兑是成就优质白酒成品的工艺流程之一,原酒就成了平台型资源,是白酒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白酒企业外购原酒,和电脑企业用INTEL芯片、制衣企业购买布料一样,是符合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形态的,原酒的正常交易不但能解决各个酒企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催使白酒行业向产业链专业化、细分化、规模化良性发展。这种状况下,原酒外购,就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实在是行业之幸,企业之幸,消费者之幸。

3、高端白酒是企业暴利?

由于有三斤粮食酿造一斤白酒这一说法,公众就从这个层面来计算白酒成本,在他们心目中白酒成本低,价格高,因而对高端白酒有排斥心理,认为是企业牟取暴利。

因而,需要向公众普及白酒成本的认知,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地域文化要素和人文因子经过技艺传承人代代沿袭,不断与当时的先进科技相结合,改进提升,因此,白酒中既蕴含了历史文化的积累,又包藏了历代传承人的智慧和劳动,其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是不可以简单地用酿酒原料的价格来衡量的。正如不能用布料的价格去衡量一件名牌衣服,不能用葡萄的价格来衡量一瓶拉菲。

4、固液结合是酒精勾兑的劣质产品?

提起固液结合,公众会认为是酒精勾兑的劣质酒,在焦点访谈《不明不白的白酒》中,更是直指四川等地部分白酒生产企业以食用酒精勾兑酒冒充粮食酒进行销售的情况。

这里需要让大众知晓的是,新工艺白酒这个概念。

新工艺白酒,是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的统称,是采用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食用香料(精)、调味液或固态法基酒,按名优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或自行设计的酒体进行增香调味而成一大类白酒。既可以是某个香型白酒也可以是独创香型白酒。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便开始研制新工艺白酒。当时是为了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的酒精质量不好、香精香料产品欠缺,新工艺白酒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酒精工业生产中实行了工业生产许可证制度,使酒精工业化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新工艺白酒的发展也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动,1987年: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在贵州省贵阳市联合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露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目前,新工艺白酒已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生产工艺,其中食用酒精的纯度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而,新工艺白酒只是白酒酿造的一种方法,根本用不着避讳,事实上,很多世界名酒都是酒精勾兑酒,如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等等,有谁会因为酒精问题质疑这些洋酒的档次呢?

5、饮酒真的伤身?

喝酒伤身,喝酒误事,这是公众对于酒最普遍、也是最大的误解。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古人云过犹不及,不仅仅是酒,任何东西当超过了一定度,都会造成危害,人参是名贵的补品,但吃多了会上火、流鼻血;就算是米饭,吃多了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但是人们不会说人参伤身、米饭伤身。

科学研究表明,白酒本身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产品,适量饮入不但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降低患上心脏病或突发性中风的危险,还能提高语言能力、记忆力以及更快的思维速度。白酒行业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误会源于信息不对称,正因为公众甚至于部分媒体对白酒这个行业还比较陌生,所以才会产生一些错误观点,而这些错误观点经媒体报道、公众传播,又被不断扩张、放大,造成三人成虎的效应。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