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有什么专题。这篇关于《价格高得离谱的车库酒和膜拜酒到底有什么区别?》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车库酒(Garagewine,Vinsdegarage)和膜拜酒(Cultwine)无疑称得上是葡萄酒世界中的奇葩:它们少为人知,价格却高到无法想象的地步。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历史来源
车库酒和膜拜酒几乎是同时代的产物,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不同之处在于,车库酒来自法国波尔多产区,当时一部分致力创新的酿酒师集合起来,酿造与传统的波尔多葡萄酒风格相异、极具特色的葡萄酒。由于经费原因,他们往往选用地窖或者车库作为酿酒场地,因而得名车库酒。
而膜拜酒则诞生于美国加州纳帕谷(NapaValley),现在泛指北美、澳洲、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精品酒庄中产量极少的精品葡萄酒,它们受到粉丝的疯狂膜拜而被称为膜拜酒。
价格高、产量低
车库酒和膜拜酒的相同之处,首先就是它们的高价格。无论是车库酒还是膜拜酒,一瓶酒的价格都可以高达上千上万美元,即使是拉菲(Lafite)、木桐(Mouton)等顶级酒庄的上好年份也难以企及。
车库酒和膜拜酒的高价格来自于它们稀少的产量。车库酒庄和膜拜酒庄年产量极低,往往只有几百箱,与拉菲、木桐等动辄上万箱的产量无法相比,加上酒评家的好评和适当的营销,市场对车库酒和膜拜酒的需求非常惊人,因此它们的价格居高不下,成为葡萄酒发烧友的终极目标。
产地不同
如前文所述,车库酒和膜拜酒的起源地有所不同,前者来自法国波尔多,后者虽然起源于美国纳帕谷,但也涵盖了北美、澳洲、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产地的部分精品小酒庄。
车库酒代表:ChteauValandraud,LaMondotte,LaGomerie
膜拜酒代表:ScreamingEagle(美国),HarlanEstate(美国),PenfoldsGrange(澳洲),Sassicaia(意大利)
葡萄酒风格
致力于创新的车库酒在葡萄酒风格上刻意与传统的波尔多风格(高单宁、陈年能力强劲)区分开来,酿酒师们特意选用新橡木桶酿酒,葡萄酒酒精度数较高,酒体厚重,果味更加丰富,无需长时间陈年即可饮用。不过车库酒虽然受到追捧,也招来了许多批评:许多人认为车库酒缺乏很好的陈年能力,同时也不能反映风土和葡萄品种的特色,酿造车库酒的酒庄也缺乏历史传承。
与车库酒不同,膜拜酒,尤其是加州纳帕谷的膜拜酒,往往以波尔多混酿作为风格核心,追求重酒体、单宁强劲,拥有极强的陈年能力。膜拜酒多以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为主,而车库酒则常以美乐(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为主要的酿酒葡萄。
由于缺乏陈年能力,车库酒近年来的热度已经有所消退,而陈年能力极强的膜拜酒则持续受到葡萄酒收藏家的疯狂追捧。目前膜拜酒已经成为富豪和极具社会经济地位人士的专属玩物,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只能膜拜。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茅台酒和茅台系列酒到底有什么区别?
许多人对茅台酒有误解,以为茅台公司生产的酒都叫茅台酒。
其实不然,只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产品名称为贵州茅台酒的才能简称为茅台酒。包括飞天商标和五星商标的53和43茅台(38茅台基本不生产了),陈年茅台(15年、30年、50年、80年),以及在茅台和陈年茅台基础上做的各类小批量或不同容量的品种,例如生肖茅台、礼盒茅台、纪念茅台、蓝瓶的酱瓶的金瓶的黑瓶的、1升的2升的375ml的125ml的等等;
而瓶身标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印有茅台海洋标的,简称系列酒。系列酒主要是一曲三茅四酱,贵州大曲、华茅、王茅、赖茅、汉酱、仁酒、王子、迎宾。
茅台酒的火热程度不用赘述,但系列酒在价格、知名度上远不如茅台酒。同样是茅台酒厂出品,二者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茅台酒厂1953年成立,1954年正式生产金轮牌(五星牌)茅台酒,至今已有65年历史,是茅台酒厂的拳头产品。多年的积淀,茅台酒不仅在国内市场家喻户晓,近几年更是远销海外,但受原材料影响,产量有限,经常供不应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打造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酱香酒,1999年推出第一款系列酒「茅台王子酒」。系列酒的诞生比茅台酒整整晚45年,知名度自然也小一些。
1、系列酒的来源
①是位于习水县黄金坪的201厂。
该厂是贵州茅台2002年6月收购原习酒公司(当时要破产了)酱香生产线而来的,2013年和2014年的生产量是6256吨和8304吨,主要为茅台王子酒提供基酒,汉酱和仁酒也有部分基酒来自此地;
②是位于二合镇的301厂。
该厂源于茅台公司收购的老怀酒厂,原位于中枢镇,2012年10月搬迁至二合镇名酒工业园区,2013年和2014年的生产量为4600吨和7500吨。汉酱和仁酒的主要基酒产于此地;
③是茅台酒的弃糟和备注酒,来自茅台镇茅台酒各生产车间。
弃糟,指经过茅台7次取酒以后留下的酒糟,其中加入部分新高粱,再蒸一次,得到迎宾酒的基酒;备注酒,指茅台酒生产过程中,达不到茅台基酒要求的少量不合格品。
这部分酒,虽达不到茅台酒要求,但可能品质可能高于其他系列酒基酒,添加入系列酒里,可以提升系列酒品质。
由此,可以看到系列酒的基酒并非完全产自茅台镇核心产区或者并不是按照传统大曲酱香酒的核心工艺酿造的。
2、系列酒的区别
这里主要针对公司生产的系列酒进行剖析,系列酒主要是一曲三茅四酱:贵州大曲、华茅、王茅、赖茅、汉酱、仁酒、王子、迎宾。
贵州大曲
贵州大曲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粮窖酒」,是当时除茅台酒外唯一生产的产品。主要用做茅台员工福利以及卖给糖酒公司。
优秀的品质与实惠的价格,让这款酒在圈子里出了名。1976年,改名「贵州大曲」正式对外销售。90年代,随着茅台酒的产能逐渐扩大,原料供应不足以及生产能力有限,贵州大曲只能遗憾隐退。
直至2015年茅台重启贵州大曲,让人不由得感慨:记忆中的贵州味道又回来了。由于经历了太长时间的空白,重新起步也非常晚,大曲系列在目前的市场基本没太大名气,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市面上以此为名的酒,如果时间是在99-15年期间的,基本可以判定是假货。
赖茅
始于1929年贵阳市商人周秉衡办的衡昌烧坊,后来被贵阳赖永初接管,由此更名为赖茅。最终王茅与华茅、赖茅一起被收归了国有,列为了贵州茅台的股份中。2014年年茅台重启赖茅品牌,2015年正式上线,是茅台又一个十亿级大单品。目前赖茅旗下的产品主要有传禧、端曲、重沙和传承等几个系列,瓶身上都贴有一段铭刻历史的文字酒标。
王茅
始于1879年的荣太和烧坊,后来荣太和烧坊发生了股权变更,股东只剩王荣的后人王泽生,烧坊生产的酒被人称为王茅酒。最终王茅与华茅、赖茅一起被收归了国有,列为了贵州茅台的股份中。2018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重启王茅品牌,在2018年12月的时候京东商城线上首发,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华茅
始于1861年华家开办的成义烧坊,1944年,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经营规模,年产量高达21000公斤,其酒俗称华茅。最终王茅与华茅、赖茅一起被收归了国有,列为了贵州茅台的股份中。2018年重启华茅品牌,2019年,华茅酒由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正式投放市场。
茅台王子酒
茅台王子酒是茅台酒厂的中档产品,自1999年推出以来,凭借亲民的价格、优质的口感占据全国中端酱香酒市场最大份额,深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主流市场上销售的茅台王子酒大致分为三款:普版茅台王子酒、酱门经典茅台王子酒、珍品茅台王子酒。它们的酒质与价格其本成正比,其中酱门经典茅台王子酒或将停产。
茅台迎宾酒
茅台推出的第二款系列酒,入门款迎宾酒属于茅台酒厂的低档产品。
2016年,飞天迎宾低调问世,是最高端的迎宾酒。产品没有条码,不公开销售,被大众称为最亲民的飞天酒。
汉酱
汉酱酒最开始是由习酒公司在2005年06月推出的产品,2011年5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接手汉酱,茅台版本汉酱正式面世,首创51度酱酒,既保障酱香又赋予更绵柔的口感。与传统茅系酒风格不同,走的是绵柔路数。
仁酒
仁酒是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上市的一款产品,基于儒家文化核心仁文化定位的一款商务用酒,包装也是精简风,口味上做了一定的处理,与汉酱路数相似,走的是淡雅柔顺的风格,适合初接触酱香酒的人,酱味淡是普遍的评价。
那些常被提到的膜拜酒和车库酒到底是什么?
有酒圈的朋友这样说,跟膜拜酒或车库酒相比,拿十瓶82年的拉菲也不足为奇。
这些以价高、量少、质量佳而闻名的葡萄酒,在很多人看来差别并不大,但若要深究起来,你就会发现,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葡萄酒。
区别
关于膜拜酒
膜拜酒(CultWine)的概念源于美国纳帕产区协会,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纳帕产区。从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这是一种几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放在心里默默膜拜,却无从享受的顶级葡萄酒。这些酒不光质量极佳,产量还非常小,年平均产量也就500箱左右。因此,这些酒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即便是爱酒的土豪也难得一见,于是只能把它推上受人膜拜的神坛。
说起膜拜酒的流行,一定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捧红82年拉菲的罗伯特帕克先生。膜拜酒几乎都是以赤霞珠为主的波尔多混酿,果味成熟,酒精和单宁高,酒体重,橡木味突出,深受许多酒评家的喜爱。帕克先生对于这种类型的加州酒可谓是情有独钟,经常毫不吝啬地打出满分,这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再加上酒商精明的营销手段,膜拜酒开始变得千金难寻。
随着葡萄酒市场的不断发展,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生产的品质优、产量少的葡萄酒也加入膜拜酒行列。目前知名的膜拜酒有美国的啸鹰(ScreamingEagle)、哈兰(HarlanEstate)和西班牙的平古斯(DominiodePingus)等。
关于车库酒
车库酒(VindeGarage)和膜拜酒的概念非常相似。这种葡萄酒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波尔多右岸,同样量少价高质量好。和膜拜酒不同的是,车库酒的生产商规模较小,无法承担高额的生产费用,为了缩减成本,很多生产商会选择小车库或者地窖作为酿酒场所,车库酒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除了产量小,车库酒的风格也颠覆了波尔多的传统。车库酒有着类似新世界的现代风格,会采用熟透了的葡萄酿酒,并且在橡木桶中进行苹乳发酵以及15-18个月的熟成。这样酿出的酒颜色较深、酒精度高、果香浓郁、带有明显甜味和橡木味,并且不需陈年太久就可以饮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波尔多右岸波美侯产区的里鹏酒庄(LePin)是车库酒的鼻祖,它没有高大的城堡,酒名中也不带Chateau,葡萄园甚至只有1.6公顷,但它的品质和价格却能和隔壁的帕图斯相媲美。虽然有酒评人质疑它的价格是因刻意炒作而飙涨,但这仍然改变不了人们对里鹏狂热的喜爱与追捧。
“白中白”和“黑中白”的香槟到底有什么区别?
临近年底,充满节庆味道的香槟又开始成为大家选购的对象。不过,在选购香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一些香槟的术语所迷惑:例如,究竟什么是白中白和黑中白香槟?
在香槟的分类之中,除了一眼就能识别的桃红香槟(Ros)之外,其余的香槟都是白起泡酒。那么,为什么又有白中白和黑中白之分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酿造香槟酒的葡萄品种。在香槟产区(Champagne),法定的葡萄品种主要有以下三种:黑比诺(PinotNoir)、莫尼耶比诺(PinotMeunier)和霞多丽(Chardonnay),其中前两种都是红葡萄品种。使用红葡萄酿制香槟时,为了酿出白色的基酒,葡萄的压榨过程要尽量保持轻柔,且葡萄原汁发酵时较少接触葡萄皮。
大致知道香槟的葡萄品种之后,我们就可以来谈谈所谓的白中白和黑中白香槟了。
白中白(blancdeblanc),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从白葡萄而来的白葡萄酒,也即是说,白中白香槟所用基酒全为白葡萄霞多丽所酿(100%霞多丽)。
黑中白(blancdenoir)则正好相反,是完全以红葡萄所酿的基酒所调配的香槟酒,既可以是100%的黑比诺、或是100%的莫尼耶比诺,也可以是两者的混酿。
味道差异
虽然葡萄品种不同,但是从外观上来看,白中白香槟和黑中白香槟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不过葡萄品种的差异决定了白中白与黑中白的味道有明显的不同,而即使同样是黑中白香槟,依据不同的葡萄品种,风格也很可能差别很大。
总的来说,白中白香槟口感更加轻盈,也更干,而黑中白则往往酒体更加厚重,呈现出清新的果香。如果是一款100%的黑比诺黑中白,相较于黑比诺和莫尼耶比诺的混酿,前者的口感会更加醇厚。
不过,在不同的酒庄和酿酒师手里,即使是同样的100%霞多丽白中白,口味也可能天差地别。当然,对于一个真正的香槟爱好者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就对了!
勃艮第的Lieu-dit和Climat到底有什么区别?
勃艮第最玄乎的概念莫过于风土,而说起勃艮第的风土,又绕不开Lieu-dit和Climat这两个概念。这两个葡萄酒大神和专家们常挂在嘴边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Climat?
根据现代学者和勃艮第酒农对于Climat的定义,它是一块具有独一无二风土特色、范围经过精确划分的葡萄园的名字。
最老的Climat当属ClosdeBze,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30年。修士在他们经年累月的品鉴中,发现同一个葡萄品种在不同土地的表现截然不同,于是将葡萄园作了划分和命名,有的还用石墙围绕起来,避免泥土与外界混淆。ClosdeBze便是他们最早的成就,在此后的1300多年间,其范围从未有过丝毫没变。但直到1584年,Climat这一词语才真正出现在一份与Chambertin葡萄园的有关文献中。
1728年,一位名为ClaudeArnoux的修道院长首次描绘了勃艮第葡萄园地图,在这份地图中,他首次精确地定义了Romanne,Montrachet,Richebourg,Corton,Chambertin等18个独特的Climats。
就像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勃艮第的Climat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8世纪至20世纪,Climat的数量逐渐增多。如今上千个的Climats,是在历史长河中各时期的教会僧侣、王公贵族、酒农和百姓口中共同孕育而生的。
1935年,法国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首次从官方层面认可了Climat这个术语,并将众多的Climats归入原产地保护制度的管控之下。在AOC制度实施以后,有33个风土条件极为出色的Climats演化成了特级园,还有600多个Climats则成为了一级园,剩下的则归为村级或大区级(有时候你依然可以在村级甚至大区级的酒标上看到这些Climat的名字)。
Climat是勃艮第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是其风土概念的现实而直接的证据。两个相邻的Climat(如Richebourg和Romanee-Conti)同一个年份采摘的葡萄,在同一位酿酒师手中,用同样的工艺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在细节上却截然不同。在2015年的时候,Climat一词申遗成功,成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什么是Lieu-dit?
对于任何一个法国人来说,Lieu-dit(Lieux-dits为其复数形式)这个词语都不会陌生。它的概念始于19世纪初法国土地注册制度建立之时,在拿破仑的命令下,人们将一块块的土地的位置、界限、面积和名字登记造册,这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历史悠久的Climat在内。时至今日,Lieu-dit作为法国行政地名命名中的一种,依然广泛存在。从范围上看,Lieu-dit比村更小,与Climat相当,它可以是一块葡萄园,或者一部分是葡萄园,也可以只是一块普通的聚居地、荒地或山坡。
由于土地注册时使用了许多Climat的名字,因此在勃艮第,Lieu-dit和Climat这两个概念长久以来都被人们所混淆。直到勃艮第建立了原产地保护体系,区分它们才成为了可能。虽然Lieu-dit的概念最初与葡萄园无关,它们的地理范围也无需在INAO注册,但当一款葡萄酒产自某块Lieu-dit时,Lieu-dit的名字也可以写到酒标之上(一般适用于村级或大区级的葡萄酒)。这些Lieu-dit名称虽然不受INAO管控(除非与Climat同名且同范围),但是被资深的葡萄酒爱好者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
酒庄酒、名庄酒、瓶装酒……各种“酒”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市场上的葡萄酒可谓是琳琅满目,除了有不同品种和产区的说法外,还有名庄酒、酒庄酒、酒商酒、瓶装酒、散装酒、灌装酒和贴牌酒等一系列说法。它们虽然都由三个字组成,但意思却不尽相同。那他们到底有啥区别呢?
酒庄酒
酒庄酒(EstateWine)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术语,不过它没有严格的法规限制。一般认为酒庄装瓶酒即酒庄酒,而酒庄装瓶拥有严格的法规限制。酒庄装瓶指的是在酒庄里完成酿造和装瓶的葡萄酒,通常要符合这三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首先是酒庄在适合种植葡萄的领域拥有自有式葡萄园;其次种植的葡萄不直接进行售卖,而是用作自家酿酒的原料;此外酿造和装瓶过程全部都在酒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葡萄酒的可信度,而且在同一生产商的所有葡萄酒中,酒庄酒的品质一般相对较高。
名庄酒
名庄酒其实就是酒庄酒中的一个特殊分类,顾名思义,它指的是产自一些知名酒庄的葡萄酒,例如法国波尔多(Bordeaux)拉菲古堡(ChateauLafiteRothschild)及其它列级名庄酒。
酒商酒
酒商酒一般指酒商通过收购葡萄、葡萄汁或原酒等进行生产调配并灌装而来的葡萄酒,装瓶后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品牌名义进行贴牌销售。通常,酒商酒品质要比酒庄酒差,因此价格也会更低。例如拉菲集团旗下的拉菲传奇(LafiteLegende)就是酒商酒,其品质和价格都要逊色于拉菲古堡。
瓶装酒
瓶装酒指的是葡萄酒在离开酒庄或产地前就已经装瓶,也就是常说的原瓶进口酒。一般认为,瓶装酒的品质更有保障,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掺假的可能。
散装酒
散装酒大多是装在大桶或皮囊中进行运输,然后在进口方所在地(目标市场)进行装瓶,散装酒也就是常说的原酒进口。散装酒的优点是运输方便,而且在目标市场装瓶可以使其包装更加符合该市场的需求。
灌装酒
灌装酒指的就是在目标市场将散装酒装瓶而得。然而,人们通常认为罐装酒=假酒。或者等于差酒。确实,因为罐装酒由散装酒装瓶得来,其来源难以判断,品质难以保证,所以灌装酒遭受非议也就在所难免。
贴牌酒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贴牌酒并不一定等于假酒。贴牌酒俗称OEM,即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贴牌生产),这是一种代工形式,指的是生产商按照商标持有方的要求和授权,完成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并贴上商标持有方制定的品牌名称和酒标。有时候,这也可能是国内进口商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不过生产和灌装都让国外酒庄进行,最后贴上该进口商指定的品牌名称和酒标。
然而在以前,有部分不法酒商为了谋取更多的暴利,同时更好地操控市场,而将廉价低质的进口葡萄酒贴上自己的品牌,再高价转手;更有甚者,直接灌装假酒销售,这才引起谈贴牌酒色变的现象。
同样是“西拉” Syrah与Shiraz到底有什么区别?
西拉成名于法国北隆河,后来,它被带到了澳大利亚,当地酿酒师便通过音译把这种品种称为设拉子(Shiraz)。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本质上讲,西拉(Syrah)和设拉子(Shiraz)指的是相同的葡萄品种,但是由于这个品种自身的适应性较好,在全球的很多产区都有种植,因此它们各自所酿成的葡萄酒也风格迥异。设拉子(Shiraz)的风格丰腴成熟、重果味,西拉(Syrah)则收敛优雅。
1、旧世界风格的西拉(Syrah)
西拉最早种植在法国罗讷河谷(RhoneValley)地区,该地区现在仍然是西拉的经典产区之一。西拉是由该产区两种很不出名的葡萄品种杜瑞莎(Dureza)和白梦杜斯(MondeuseBlanche)杂交而来,罗讷河谷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西拉和其父辈品种杜瑞莎和白梦杜斯共存的地区。北罗讷河谷最主要的葡萄品种就是西拉,其子产区罗第丘(CoteRotie)和埃米塔日(Hermitage)皆以出产优质西拉著称。而在南罗讷河谷,西拉通常和其他品种混酿,其中,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出产南罗讷河谷最优质的西拉。
2、新世界风格的西拉(Shiraz)
除了旧世界的法国,新世界的澳大利亚是西拉的另一大经典产区。澳大利亚的第一株西拉葡萄是由澳洲葡萄酒之父詹姆斯布斯比(JamesBusby)在1832年引进的。当时詹姆斯布斯比从西班牙和法国带回了一些葡萄藤,并将其种植澳洲,其中包括西拉。而后他发现,西拉非常适宜在澳大利亚炎热的气候下生长。此后,西拉在澳大利亚发扬光大,并成为澳大利亚的代表葡萄品种之一。
有机葡萄酒≠天然葡萄酒?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天然葡萄酒(NaturalWine)和有机葡萄酒(OrganicWine)都是近年来葡萄酒界的热门话题,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让许多人迷惑。那么,天然葡萄酒、有机葡萄酒究竟与普通的葡萄酒有什么区别?这两者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有机葡萄酒:提倡自然耕作
我们先从比较有机葡萄酒说起。所谓的有机葡萄酒,指的就是酒庄以有机种植(OrganicViticulture)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也就是说,有机葡萄酒的定义主要集中在种植──葡萄园不得使用人工化学制剂,如肥料、除草剂、农药或是杀菌剂等。
许多欧洲国家的有机认证,只限于农地耕作层面;相比之下,一些新世界葡萄酒产国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对有机的定义则还包括生产和包装层面。
换句话说,有机种植的葡萄在采摘之后,酿酒师仍然可以使用添加剂、防腐剂等,因此我们才有天然葡萄酒的定义。
天然葡萄酒:不使用任何添加剂
众所周知,葡萄酒产业一直以来都非常依赖各种人工添加剂。大家都知道酿酒师会在葡萄酒里添加二氧化硫,以增强葡萄酒的抗氧化性。而硫化物则是最为人所知的葡萄酒添加剂了。此外,像阿拉伯胶(Gumarabic)、紫米加(Megapurple)等合乎法律、能够提高葡萄酒品质稳定性的添加物也被广泛应用于酿酒过程中。
阿拉伯胶来源于豆科的金合欢树属的树干渗出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之中,是安全无害的增稠剂,有助于稳定葡萄酒的风味,还可以缓和廉价葡萄酒里面的干涩的单宁口感。
而所谓的天然葡萄酒,就是完全采用纯天然工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酿造的葡萄酒。不过,这个定义实际上有些模糊,这也是目前业界对天然葡萄酒的界定仍然存有争议的原因。
不过,从目前的定义来看,天然葡萄酒实际上就是有机种植的葡萄在酿酒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的葡萄酒。因此,天然葡萄酒一定是有机葡萄酒,但是有机葡萄酒未必属于天然葡萄酒。
除了天然与有机葡萄酒之外,听起来比较玄乎的生物动力葡萄酒(Biodynamics)也是让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所谓的生物动力学种植法与有机种植实际非常接近──有机耕种期望人类停止所有对于环境的破坏,而生物动力学种植法着重在如何补救已被破坏多年的种植环境。也就是说,生物动力生物动力学种植法实际上包含部分有机种植的理念,但更强调人类耕作与天然物质以及天象星象的配合。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有机种植、生物动力学种植还是天然葡萄酒,它们都不一定保证能酿出最好的酒。实际上,由于天然葡萄酒完全不使用添加剂,其酿酒稳定性要比普通的葡萄酒略低。在味道上,有机葡萄酒一般与普通的葡萄酒差别不大,而天然葡萄酒往往由于天然酵母的使用而口味独特,甚至有人将其形容为带有酸啤酒的味道。此外天然葡萄酒更需要比较理想的存酒环境,同时应该在买入后1年内喝掉。
生啤酒、原浆酒和熟啤酒到底有啥区别?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其实很多人对于品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基本上很多人都会遇到自己的朋友或者是闺蜜出去聚餐的,那么就在聚餐的时候,餐桌上最少不了的一个东西。其实就是酒了,而且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其实酒的种类也是很多的,比如啤酒,白酒,红酒,洋酒等等,不过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平常在学校的时候应该最喜欢喝的就是啤酒了,因为啤酒给人的感觉更加痛快,更加的爽。
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喝啤酒的人来说,大家应该都知道,其实啤酒这个东西不仅品牌多,尤其是种类也多,而且一般情况下其实啤酒也是分为很多种的,就比如生啤,原浆,冰啤,扎啤。但是我们平常喝的最多的应该就是生啤酒,原浆酒和熟啤酒了,那么这三种酒到底是有啥区别呢?那么对于这三种酒如果不懂的话可千万别装懂,要不然就会被闹笑话了。
首先先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生啤和熟啤的区别,其实是啤酒就是并不经过传统的高温杀菌和二次发酵的啤酒,这种啤酒一般处的时间都非常的长,所以一般情况下他只会在当地出售,但是熟啤酒可就不一样了,因为熟啤酒可是经过严格的制作过程而发酵出来的一种酒,而且这个是啤酒也是加工之后还要灭菌的,所以存放的时间更长,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见到的或者是合同的最多的应该就是那种罐装和瓶装的啤酒,这些罐装或瓶装的啤酒都是属于熟啤酒。
还有其实原浆啤酒,纯生啤酒和扎啤酒都是属于生啤酒,那么所谓的原浆啤酒其实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和过滤而形成的一种啤酒,这种啤酒其实里面还会存在着一些细微的颗粒,所以说原浆啤酒喝起来相对来说味道都会更纯正,另外纯生啤酒和重啤有最大区别,其实就是这些细节都把控了,那么以上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生啤酒原浆,啤酒和熟啤酒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可一定要仔细了解一下,可别不懂装懂,要不然当别人问的时候可是会闹笑话的。
香槟和其他起泡酒到底有何区别?
香槟一直以来都是许多起泡酒爱好者的最爱,它的泡泡、独特的笛型杯以及带有贵气的颜色都很容易让人着迷。正因如此,香槟几乎成为节庆聚会的必备饮品。
可是咔嚓君发现,大部分人对香槟的知识都非常欠缺,许多人就连香槟和起泡酒是什么样的关系都不甚了解除了它很贵之外。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槟和其它三种最流行的起泡酒有什么区别吧。
香槟Champagne
只产于法国的香槟产区。
使用的葡萄品种为:霞多丽、黑比诺和莫尼耶比诺(PinotMeunier)。
采用香槟法酿造:经过第一次的发酵及装瓶后,酒会在瓶内进行第二次的发酵。第二次发酵的促成是在酒内添加数克的酵母(通常是酿酒酵母,但是品牌会使用自己的秘方),由此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气泡。
普洛赛克Prosecco
产自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威尼托(VENETO)产区。
使用白葡萄品种普洛塞克(Prosecco)进行酿造。
使用查马法(Charmat罐内二次发酵法)进行第二次自然发酵。相比起香槟法,查马法的发酵效率要高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Prosecco都有气泡。简单来说,Prosecco的气泡有3个等级,包括气泡最多的Spumante、中等气泡量的Frizzante以及完全无气泡的静止酒Tranquillo。
卡瓦Cava
来自西班牙,主要产自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Xarel-lo,Parellada和Macabeo是最广泛采用的品种
法令规令必须用传统香槟法酿制而成
一款品质上佳的Cava,酒体轻盈,结构非常细腻,适合在夏天享用。此外,跟香槟类似,Cava在西班牙也是喜庆之酒,人们通常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饮用Cava。
克雷芒(Crmant)
产自香槟区以外的法国各大葡萄酒产区
采用的葡萄品种非常广泛,比任何地区的起泡酒都更加多样化
采用与香槟一样的酿造法香槟法或传统法酿造,都是经过瓶中二次发酵而成
Crmant通常产自以下几个主要的产区,包括阿尔萨斯(CrmantdAlsace)、勃艮第(CrmantdeBourgogne)、利慕(CrmantdLimoux)以及卢瓦尔(CrmantdeLoire)。这些产区的起泡酒都受到原产地命名保护,风格各异,但是性价比都比较高。
目前全世界销量最高、最受欢迎的起泡酒是普洛赛克Prosecco,不过上述几种起泡酒都是非常优异的葡萄酒,如果大家觉得香槟太过昂贵或者有点装腔作势,不如来一瓶Prosecco、Cava或者Cremant吧!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