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的特点专题。这篇关于《中国白酒的特点》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多种多样,品种繁多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与其他国家的蒸馏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以下特点和风味:

首先,中国白酒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各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洌,酒体谐调,回味悠久,能够给人以极佳的口感。

再者,中国白酒的酒精度较高,有62度、65度、67度之高。这么高度数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年来,国家提倡低度白酒,不少白酒生产厂家,已试制成功了39度、38度、30度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较受欢迎的品种了。wwW.JIuku365.Com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中国酒器文化 我国古代酒器风格特点


在酒类发展过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随之而来的是盛酒和饮酒的器物,盛酒器物的产生更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研究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时期酒器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1)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2)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汉代酒器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器也置于地上,故盛酒器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盛酒器变得较为瘦长。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其,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典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天的酒壶,有咏,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搏、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之,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人热水,叮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造型表达了不同的寓意和饮酒者身份的高低,比如在战国、秦朝时期青铜材质酒器主要为贵族所用,而陶质酒器在平民中使用广泛。因此,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每个时代的酒器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通过研究这些酒器的风格特点与发展演变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酒文化的璀璨历史。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酱香型白酒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

酱香型酒三高的特点,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香型的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有效地挥发了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而且酱香酒要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容易挥发的物质更能挥发掉绝大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落实到餐桌上。在不能没酒、不能缺酒的时代,在既要激情又要健康的时代,酱香型白酒无疑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据医学界专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确有抑制肝癌、保健肠胃、活血化瘀、缓解风湿关节疼的功效。研究人员跟踪观察发现,常年坚持适量饮用酱香型白酒的人,上述症状明显逐年减轻,有的还在不经意间全然康复。酱香型白酒的健康特质显而易见,与当代消费理念相契合,消费群体的有增无减肯定是个趋势,所以市场前景日趋看涨。

二、酸度高,有利于健康

酱香型酒的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三、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

酱香型酒含有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同时,酱香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得多。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

四、纯粮酿造,不添加外来物质

酱香酒由纯粮酿造,是天然发酵产品。酱香酒的香气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作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五、酱香型酒不准加料

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26760-2011)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发,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行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国酱香型白酒首份国家标准。

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并对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均有详细规定。

中国的白酒体系


中国人热爱白酒,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并且伴随着口味的流行,能衍生出无数的新酒种类。因此中国白酒的品种众多,香型也分了很多种。

酱香主流和主流外的余韵

赤水河的存在,奠定了贵州酒的地位。按照茅台酒厂的传统工艺,九月重阳下沙的时候,正是美酒河涨水的时期,浑黄的河水非常有力量,这种水和当地特有的红粮,还有夏天制成的伏曲小麦曲合起来,历经8轮次,每轮次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分层、蒸馏、取酒,至少储存5年才能勾兑成酒。酱香型白酒在贵州牢固占据着主流。这里面还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入清之后,烈性烧酒开创了一大新流派。除了美酒河和茅台镇的天然因素外,酿造法的革新还是茅台酒成功的关键,经过多次改进,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固定酿酒风格。

川酒:天下浓香

长江及其茂盛的上流水系成就了川酒的深厚底蕴,除了水系统之外,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包括当地红高粱在内的各种粮食,还有传统的老窖,形成了川酒业流行天下的浓香酒体系。

老窖是川酒传承久远的酿造方式,所谓窖池,是当地用一些特殊的黄泥筑成,保水性很强,渗入窖泥的水分能够充分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连续使用的时间很长就成为老窖。

四川有两种浓香酒的酿造方式,一种是以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的浓香无粮型,以跑窖工艺为准,酒体很丰满;另外就是以泸州老窖、全兴大曲为代表的原窖法,以酒体中的窖香浓郁著称。原窖法以高粱为主,所采用小麦制作的曲药为平板型,故称为单粮型;而跑窖工艺用的粮食较多,还会加上糯米、豌豆、大麦等,制成的曲药为包包曲,比较大块松软。

雅香江淮的白酒特征

在中国的浓香型白酒酿造流派中,除了四川的两个流派,江苏、安徽的流派因为独具一格而成为第三个流派,以洋河、双沟和古井为代表的纯浓派,也被称为老五甑工艺,所生产出来的酒以绵软著称,酒质甜,适合当地人的口感。

现在白酒行业对浓香型也有其他划分,将浓香型从区域上界定为川派、江淮派、北方派三大流派。川派是以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的浓中带陈味,或称浓中带酱的流派,从区域上界定为川派。江淮派以洋河大曲、古井贡、双沟大曲为代表的浓香纯正的纯浓型,或称淡雅浓香型的流派,从区域上可界定为江淮派。北方派以河套王酒、伊力特酒为代表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突出窖香和酒体丰满的流派,从区域上界定为北方派。

氤氲米香:三花及其两广酒

广西人爱喝米酒,两广地区大都处于亚热带,气候条件最有利于谷物发酵。在氤氲中闻扑鼻而来的米香,成为两广酒的最大滋味。两广是各种以米酒为基础的调味酒,从荔枝桑葚到老鼠蟒蛇,树上种的、田里结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两广的百姓们都以一种难以言喻的乐观创造精神,一股脑放进酒中。

西凤及其西北酒

西凤酒和汾酒被列为北方的典型佳酿。陕西地理环境产生了味道最辣的线线辣子,也产生了最激烈的西凤酒。白酒专家用挺拔、峻拔等词来形容西凤酒的香型。

汾酒清香的半壁江山

汾酒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国内的烧酒行业。因为汾酒的度数高、醇厚,在崇尚高度酒的年代,酒精度的提高不是容易的事情。更厉害的是,虽然汾酒度数高,饮用的时候却不刺激,而是非常爽净。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酒文化的五大特点


在历史上,谁的酒量可以称得上酒坛冠军呢?酒仙们个个都称千杯不醉,他们用的到底是多大的杯子呢?

一、壶中日月

酒,是远古祭祀仪式上的必备之物,般若汤是游离于佛教清规戒律外的变通之说,酒池肉林是商纣王丢天下的罪魁祸首,高举的酒杯是国家元首宴请外宾的美好祝愿在这推杯换盏间,天下俨然成了不散的筵席。佛家严格禁酒,但却为何把酒尊称为智慧汤呢?在东方的儒道两家眼中,它到底是人间佳品,还是丧志之物?西方的学者又是如何看待这杯中之物的呢?追根溯源,谁是中华酿酒业的开山鼻祖?是杜康,是仪狄,还是猿猴的杰作,抑或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这个春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小伟教授将带您进入酒的世界,一同探讨壶中日月与酒里乾坤。

二、醉里乾坤

中国古代好酒之人不计其数,有愿意为酒而亡的魏晋文豪刘伶,也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的大唐诗仙李白,而孔圣人的酒量据说也达到惊人的200斤,这话可信么?在历史上,谁的酒量可以称得上酒坛冠军呢?酒仙们个个都称千杯不醉,他们用的到底是多大的杯子呢?古人酒量大得惊人,常常以斛、石做单位,这其中的秘密又在哪里?为何流传千古的佳句名篇,往往是墨客骚人在酒醉之后吟出的呢?酒逢知己千杯少,知音之间的饮酒真的会因饮酒对象的不同而有如此神奇的差距吗?胡小伟教授将为您解开古人千杯不醉的酒量之谜。

三、酒食合欢

中国素有节日饮酒的习俗,酒也一直是节日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待客佳品。但什么样的节日要喝什么酒?春节、元宵、清明、重阳,不一样的节日喝酒,又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人从呱呱坠地到驾鹤西游,漫长的人生之路有哪些酒是必饮之物呢?尽管古代的酒礼繁琐复杂,未能完整地流传至今,但今天的酒桌上往往少了该有的礼节与约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酒食合欢呢?虽然酒量依个人情况而有不同,但为什么会有北方人善饮、豪饮,南方人不胜酒力的说法呢?在中国的广阔大地上,各个区域、各个民族又有那些好玩有趣的酒俗呢?胡教授会给您讲解节日里饮酒的习俗与酒礼。

四、花样酒令

酒盅一碰,天下太平;酒壶一端,亲密无间,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喝多喝少要喝好,会喝不喝就不好这些流传于各地酒桌上的当代酒谣听着挺有意思,可是往酒桌上这么一摆,就会让酒桌上的你盛情难却。你知道古人喝酒又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劝酒的呢?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古代的投壶、射覆,复杂而又高雅,现代哥俩好、五魁手的划拳酒令简单而又有趣,到底哪个更能衬托酒桌上的气氛呢?现代人的文敬、武敬、罚敬、互敬等不同酒场礼仪,区别又在哪里呢?比起中国的酒文化,西方世界是否也有类似的酒令呢?胡教授会给给大家分析有趣的古今酒令,为您的酒桌增添一份雅趣。

五、饮酒两难

传说中仪狄酿酒,是为了慰劳辛苦治水的大禹。尽管禹爷喝着觉得味美,但却也因此疏远了仪狄。为什么酒的发明者不仅未能享有造酒的荣誉,反而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呢?酒,从发明伊始,就是一个两难的话题。一杯酒,曾经引起过战争,但也促成了和平:夏桀商纣因酒而失了天下,宋太祖却用酒稳固了政权;毒酒酷刑曾经是统治者赐死臣下的体面手段,杯中之酒却也是外交家外交生涯中的得力助手;喝酒过量会伤身,饮酒适度却能养生那么,这酒到底是善?是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酒的两难处境,让饮酒成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呢?

中国白酒的香型流变


我国幅员广阔,东西南北地域生态、气温、湿度等的差异造成各地农产品、饮食习惯、民俗文化等各不相同。依托农业的发展,各地都采用当地盛产的淀粉质原料,结合本地的气候、水质、土质、民俗、口味等诸多因素生产白酒,由此形成了我国白酒多种香型并存,百花齐放的盛景。

香型是对白酒风格的高度概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香型是白酒与生俱来的特征,自白酒诞生就有了香型,只是建国后才被发现、总结、命名。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全国评酒会于1952年9月召开,会上提出了白酒的感官评定标准是香、醇、甜、净;196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有了快速、准确、灵敏的色、香、味、格的四大感观评审标准;中国白酒香型真正的确立则是1979年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名优白酒协作会议及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

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正式提出和确立了清香、浓香、酱香和米香四大香型白酒,不属于四大香型的白酒被列为其他香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白酒研究的逐步深入及科学的进步,根据白酒生产工艺、香味成分、风味特征等考核指标,从其它香型逐渐分离出了8种复合香型白酒,即1983年确定的兼香型(白云边酒)、1986年确定的药香型(董酒)、1988年确定的特香型(四特酒)、1992年确定的凤香型(西凤酒)、1995年确定的芝麻香型(景芝白干酒)、1996年确定的豉香型(玉冰烧酒)、2005年确定的老白干型(衡水老白干酒)和馥郁香型(酒鬼酒),它们形成了我国白酒目前的12个香型。白酒香型的发展与流变,正是各地技艺交流、科技进步、各种香型间不断相互模仿、融合、借鉴的体现。

同为白酒产品,我国各香型白酒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是四大基本香型白酒,也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而其他香型白酒则多是以一种或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基本香型白酒的工艺,再加以其他修饰手段,相融合而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技术和风格的产品。

从各香型白酒的确立及工艺来看,兼香型是四大基本香型确立之后第一个被确立的香型,兼香型白酒由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衍生而来,如白云边酒酱中带浓,以酱为主。药香型白酒兼用大小曲,使用了中草药,带有中草药赋予的香味,它是以固态发酵法制取的小曲白酒串蒸经长期发酵的香醅而成的,兼具米、浓、酱三种香型白酒的特点。凤香型曾有五大香型之说,也是我国第一届品酒会上评定的4大名酒之一。其制曲原料及温度与清香型白酒接近,但发酵容器又与浓香有关,产品成分以乙酸乙酯为主、己酸乙酯为辅,故成品酒兼具清香型及浓香型白酒的特点。采用酒海作贮存容器,又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豉香型白酒很明显是由米香型白酒衍生而来的,因其原酒即为米香型白酒。特香型、馥郁香型采用中高温偏高的制曲温度,但其发酵时间比酱香短,发酵容器更接近由清、浓衍生的凤香型白酒,因此推论由酱香、浓香、清香衍生而来。老白干香型早先一直将其划归清香型,相同的酿酒原料,相同的制曲温度,相同的发酵容器,老白干的身上有太多清香型的影子。但与典型清香型的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相比,老白干采用续茬混烧,老五甑工艺,纯小麦制作的中温大曲区别于清香型的清茬、红心、后火3种曲,使得老白干香型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突出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等为主体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气。

进入21世纪,不仅白酒的香型在丰富和发展,而且满足市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新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为主,于是近年来按口味分类的说法出现,又相继催生出淡雅型、绵柔型、儒雅型等个性化的香型白酒,传统香型概念显然已经不能够完全涵盖这些产品内在质量和风格特点。从白酒企业为树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角度出发,香型确实有利于其在总结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但香型的保留不应该作为产品定性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来看待白酒香型的流变,这样即利于企业规范自己的产品风格,彰显个性,又利于政府部门监督产品质量,给消费者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

中国人的白酒情结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酒习惯迥然不同,如日本人喝清酒,韩国人喝烧酒,中国人喝白酒,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欧洲人喝红酒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中国,红酒这一西方国家产物,也慢慢开始走上中国人的餐桌,受到许多国人的追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人其实最爱的依旧是白酒,今天三杯君就和大家畅聊一下为什么中国人对白酒情有独钟?】

中国依然是全球爱喝烈酒的民族

据有关报告显示,中国的酒类消费中,烈性酒占酒精消费的69%,而即便以酒风彪悍闻名于世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其烈性酒占酒精的总消耗分别51%和48%,这大大低于中国烈酒消费的占比。而且全球八大烈酒诸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等,虽然同为烈酒,但是我们的喝法与其他烈酒却有不同。八大烈酒中,另外七种烈酒,常见的喝法大多会勾兑饮料,而我们通常喝白酒则不会勾兑任何稀释酒精度的混合物。

由此不难看出,要说中国人是全球最爱喝烈酒的民族也毫不为过,而白酒在烈酒的消费占比中依然居于主导地位。那么到底为何咱们国人如此偏爱白酒呢?

崇尚白酒历史的选择

其实,国人爱喝白酒,这是我国历史的选择。在古代,人们日常的饮品无非就是酒和茶水,所谓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古代关于酒水品类的选择也过于单一,古人的酒虽然不单指白酒,还包含黄酒、米酒等,但黄酒、米酒等因受生活习惯、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其影响力较之白酒实则过小,这也渐渐铸就了白酒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也成为古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

事实上发展到现代,这种情况也依然延续,建国初期国内经济低迷,国际环境紧张,诸如啤酒、葡萄酒等还是稀缺之物,并没有办法做到大众普及,而白酒依旧是当时的首选,更因为当时粮食短缺,催生了液态法白酒,虽然液态法白酒的口感较之固态法白酒有所欠缺,但却难掩国人对于白酒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国内酒水品类繁多,除了白酒,还有啤酒、葡萄酒、果酒、预调酒等等,不过整体来看,国人依然还是钟爱白酒。其实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白酒除了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精神诉求文化的传承

国人崇尚白酒,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的传承。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在古代有烧酒、烧刀子等名称,建国后才将白酒这一称谓统一的确定下来,而对于酒的始祖更是流传着各种典故,有人认为是杜康,有人认为大禹时期的仪狄,甚至也有上古时期猿猴酿酒的说辞等。足见我国白酒酿造历史的源远流长。

而有关白酒的史书记载,基本上与我国数千年的文明轨迹是一脉相承并且同步进行的,这源于我们对白酒的诉求,其精神层面大于它的物质层面。对我们而言,意气风发时,把酒言欢,失意郁闷时,借酒浇愁。美酒入肚,或放浪形骸或缠绵悱恻,却都在推杯换盏之间予以抒发。正所谓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所以,中国的文化,或者说酒文化,其或伤怀莫名或春风得意,通通满篇酒气,而正是对于白酒的这种精神追求也造就了国人对于白酒的崇尚。曹孟德是对酒当歌,李太白是举杯邀明月,辛弃疾是醉里挑灯看剑,唐伯虎是但愿老死花酒间。

健康养生生活的需求

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达到了近1500种。2013年,某白酒研究专家的研究报告,首次向外界公布了他近7年的研究成果,证明中国传统白酒富含的健康因子含量最高,远远超出葡萄酒!这个科研成果也震惊了国内外酒界。

历史上,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比较注重养生。适量饮酒可以对人体产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胆固醇、预防糖尿病、胆结石、肿瘤、激发大脑智能等等,并且从中医的角度说还能起到驱除寒冷、舒经活络等等功效。

因此中国人爱喝白酒,这不仅缘于历史的习俗、情感的熏陶,更是健康养生、品质生活的理性需求!

人际交往生活的润滑剂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这句中国谚语早已点明白酒是典型的社交性消费。比如老友相逢,把盏叙旧;生意场上,觥筹助兴;无论饯行还是接风洗尘,没有酒就似乎欠缺了气氛。而白酒在这些人际交往中也往往可以起到助推气氛高涨和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等。

据某机构调查消费者消费白酒显示:社交场合应酬40%,助兴22%,习惯13%,消愁解闷5%,养生保健、御寒等20%。可以发现:养生保健、御寒等属于生理层面的需要,只占20%;习惯消费和消愁解闷主要属于个人消费,只占18%;社交场合消费和助兴占62%,这是典型的场合消费、社交性消费。由此不难看出,白酒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

聊了这么久,各位对咱们的中国白酒是否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如果您对白酒也有什么想说一说的,三杯君在这里倾听大家的声音。

解密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


提高名优质白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一定的限度,香气过浓势必造成口味不协调。因此,许多香味物质组成的名优质白酒,其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味丰满细腻。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白酒产品的口感。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产品的重要依据,不再注重香型。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为了适应个性消费的张扬,在发展中求创新,更好地发展地方名酒和优质白酒,现就白酒酿造的原料、培制麦曲、制酒工艺、贮存勾兑等方面的有效技术新途径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的选择是生产名优质白酒的先决条件

原料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分子结构和存在形式。因此,使用不同生产原料,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浓香白酒浓郁流派型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酒则主要以单粮(高粱)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酿酒原料进行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风格,酿酒行业上的术语是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实践证明,多粮品种酿酒正是吸取多种粮食的特点,利用粮食间营养互补作用交差的优势,采取恰当的配比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单粮型大曲酒更甜、更丰满;或者说,多粮复合香不过是对淡雅流派白酒风格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酿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形成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的酒体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与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会形成不同配体数的胶体,从而影响酒体风格特点;加浆用水的水质也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味。

制曲原料是制曲的微生物培养茎,它的成分影响着微生物群体生育酶的代谢,大曲原料主要用小麦、大麦、碗豆,这些主要大曲原料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可以供制曲所需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尤其是妨碍发酵的脂肪很低,应是制曲的理想原料。

二、培制麦曲是名优质白酒酿造的基础

曲子作用一方面提供各种酶糖化淀粉并分解其他物质,供应微生物的营养,同时还带来酒的香味前驱物质。因此,制大曲选择原料应配以合适的碳氮比和一定的淀粉、蛋白质含量,要做到相对稳定。制曲配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必然产生酪醇多,造成酒苦。应注意选择产生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系统的含蛋白质的原料,它是组成白酒香味的主要来源。大麦、碗豆是香兰酸和香兰素的来源。

高温曲糖化力低,耗曲高,发酵持续性强,是坛加酱香的有力措施。低温曲糖化力虽高,发酵力弱,酒味淡薄。一般曲块温度的范围在40℃50℃60℃,60℃以上划为高温曲。加水量为制曲关键环节之一,水分过大使曲块压得紧,曲坯变形易生毛霉、黑曲霉;水分过小,曲坯表面干燥皮厚不挂衣。踩制曲块要求形成松紧适度,平整结实。过硬,曲心长不透有异味,过松,不易保温保水。制大曲过去讲伏曲好,四季制曲对质量是有影响的,不能单纯认为长毛就是曲。踩曲主要是网罗空气中的野生微生物,一年四季空气微生物因温度、湿度不同适于不同的菌类繁殖,如春秋季酵母比例大,夏季霉菌多,冬季细菌多,互相交替是有变化的。踩曲最佳时间在春末夏初谷雨前后,最适于酿酒微生物曲霉、酵母的生长繁殖。为了保证四季曲质量,应人为地创造较稳定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条件。老曲房、土坯墙,相对讲比新曲房栖息的微生物种类、数量要多一些,并且纯净一些。曲子开始生长主要是霉菌分解部分糖,外皮主要是霉菌,而且多为犁头霉,有少量的黄曲霉的根霉。因此,曲坯入房,前火不可过大,防止干皮,相继生长的是酵母,里层有假丝酵母。中层多为酵母菌,曲中心部位是枯草杆菌、乳酸菌,嫌气性细菌多、球菌多、杆菌少,但有红曲霉。

为了培制伏曲,可选取适量好曲做曲种,以利于起接种作用。成曲后贮放半年以上使用,可使产酸细菌大部分死去或丧失繁殖能力。当然酶活力及酵母数量也会降低,用来酿酒发酵缓慢,可使酒味醇甜。成曲要注意通风堆积,使用时要搭配。保管不善,造成二次染菌多为青霉,用来酿酒味苦。

三、制酒工艺是名优质白酒的关键

制酒工艺包括原料粉碎宜细、辅料清蒸、糊化要透,合理配料、低温发酵、缓火蒸馏等。

合理配料,是制酒工艺的基础。配料是否妥当,具体表现为入窖淀粉浓度,即填料、原料、酒醅和水四者之间的关系。上述四者受原料品种(含淀粉量及发酵阻碍物质)酒醅质量(残余淀粉及酸度大小)、季节(气温高低)、工艺条件(续米查五、六瓶)的支配。同时,它还影响着入窖温度及发酵期。所以抓住淀粉浓度这一主要矛盾,适当加大回醅量,是合理配料的中心环节。

窖池前火猛,主发酵提前,发酵过早停顿,升酸大,不但本排少产酒,下排产酒更少。造成原因有:用曲多、温度高、水分大等。其中,回醅小,入窖淀粉浓度大是主要因素。中型发酵试验证明,酒精份含量随着淀粉浓度增加而提高,但折成原料计,酒精生成则随淀粉浓度增加而大幅度下降。根据实践,粮食淀粉含量65%以上,粮醅比在1:5、淀粉60%以上,粮醅比在1:4.5、淀粉50%以上,粮醅比在1:4,是保持白酒优质高产最适宜的条件。

加大回醅量,可以控制窖内升酸、合理利用淀粉,达到扔糟淀粉低,使酒的香味浓郁。淀粉浓度高,超过曲子、酵母的作用能力,势必窖内酸度升高,残余淀粉多,造成多投料也不能产好酒。适宜的酸度可以增加酶活性和减少纯化并能有效地抑制杂菌。为了达到入窖淀粉浓度和酸度的适宜要求,以加大回醅量,调节配料比例是固态发酵优质高产的主要手段。

调整淀粉浓度,一是回醅,二是用辅料,前者是主要的,后者要恰如其分,应保证酒醅质量才能体现大回醅的好处。但必须适当,否则造成入窖酸度高,材料发不起,危害也不浅。大回醅的界限一是调备容积;二是对一定的入池温度应达到适当的淀粉浓度;三是要达到适宜的入池酸度。回醅要注意与辅料间保持恰当的比例,因辅料加入可引起填充和冲淡淀粉浓度的作用,而底醅加入还加大了酒醅酸度。所以,回醅必须视酸度所能容纳的限度而定。

再者减糠发酵,增加回醅,大曲酒用辅料控制在15%为宜。当然,辅料多,便于操作,但排杂不彻底也易影响质量。

低温发酵,是保持白酒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低温入窖(温不低)可以使淀粉酶不易破坏,营养物质被杂菌利用的机会大大减少,并控制窖内升酸,使酵母菌的活力耐酒精力强。不仅保证本排正常发酵,而且使下排入窖酒醅酸度不高,为白酒正常发酵提供了良好条件。

白酒中的苦味成分,如高级醇(异丁醇、正丙醇等)、少量的单宁,较多的酚类化合物及糠醛等的生成会因所用的原料品种、酵母菌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当这两个条件相同时,苦味成分的多少主要与发酵速度、入窖温度有关。发酵快,可加速蛋白质分解,促进高级醇生成,但不利于酒中甜味物质生成,遮掩不了苦味。

在一定限度内,发酵速度与温度成正比。由于在酿造过程中,淀粉变糖,糖变酒,必须产生热量,从而升高窖内温度。入窖温度过高,可加速酶活力,但很快趋于衰弱;入窖温度低,糖化发酵作用缓慢,使发酵时间延长,仍然可以达到正常发酵。生产实践证明,辅料、水分、温度三者在酿酒配比中是正比例关系,即辅料多、水分大、温度高;反之,辅料少、水分小、温度低。辅料、水分、温度与产品质量则成反比关系,即辅料多、水分大、温度高,则酒的质量差。反之,产品质量好,出酒率也高。当然,水分过小,达不到发酵要求,酒的风味也差。辅料过少,达不到疏松程度,易造成蒸馏效率低,糖化发酵不良。

白酒固态发酵,决定优质高产的因素较多,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追求低温是不妥的,尤其是上排入窖温度高、升酸大,下排突然降低温度,使窖温升不上来,势必造成产量低质量差。如果原来入窖温度较高,酸度较大,逐步降低入窖温度。三排以后,达到低温入窖的做法较为稳妥。也可撤些回醅量、补充辅料、降低温度,使入窖淀粉合理。采取当排降温法,虽然快,但易掉排。

名优质白酒,垫好底糟,防止大米查受凉,可起到接浆保米查作用。优质酒要求具有一定量香味成分,需要较长的发酵周期。但过长,香味成分虽有增高,但酒精的损失大,杂味成分也多。因此,名优质白酒保证合理的发酵期才是提升质量档次的重要新技术途径之一。

装甑蒸馏,是制酒的最后一道工序。将发酵生成物最大限度通过蒸馏提取出来,关键在于装甑技术是否熟练。装甑操作要做到轻、松、薄、匀、散、见潮、见气装。坚持缓火蒸馏,是名优质白酒达到增香去杂的有效措施。它在于蒸馏过程中,蒸汽压力低,上汽均匀、流速缓慢,从而使酒醅内香气成分充分地被水蒸汽拖带于酒中,使酒中的香味成分含量高;同时,防止因大水大汽而产生大量硫化氢及高沸点物质蕃薯酮等被蒸入酒内。另外,应适当提高流酒温度,尽量排出含硫化合物以及乙醛、丙烯醛、硫醇等杂辣物质,为缩短贮存期创造条件。

白酒蒸馏在正常情况下,酒精份不论在酒头或中馏酒中基本是稳定的,或微有下降趋势,接近尾酒则急剧下降。酸在酒头及中馏酒里,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微有上升,后期增长较大,醛、酯及高沸点杂醇油都集聚酒头,随蒸馏的继续而下降,嗣后稍稳定,酯在酒尾回升,由于酯、高级醇集聚于酒头。因此,蒸馏时每甑接取1kg-2kg酒头,并单独存放一年左右是勾酒的香料酒,同时也说明,掐头去尾在名优质白酒生产中值得考虑和研究的。

许多高沸点物质,特别是香味物质,聚于酒尾,同时也有不少杂味物质,如五碳糖生成的糖醛、由酪氨酸而来的酪醇、由单宁或木质素分解而来的某些酚类化合物及有苦味的杂醇油混在其中。但是,必要的香味物质在白酒里常常是过剩的。因此,名优质白酒要求浓郁,贮存期较长,酒度适当低一些,使酒尾高沸点物质移行酒内。有异味的次原料或贮存期短的普通酒要摘高度酒,酒尾复馏以多排出邪杂味。当然,摘酒度过高,将使许多高沸点香味未被蒸出而残留于酒醅、糟内,致使酒的香味不浓。

名优质白酒含有大量甜的多元醇,居于酒尾,可接一些甜味浓而酒度低的酒,经贮存后作勾酒用,这对降低酒中苦味有明显效果。

四、贮存勾兑,是提高名优质白酒的手段

名优质白酒贮存不应看成是收发仓库,而应视为半成品加工车间。优质酒通过合理贮存是排除杂味,硫化氢(臭鸡蛋味)、硫醇(臭萝卜味)、二乙基硫(焦臭、化学酱油呈不快焦臭味成分),丙烯醛(具有催泪辣眼气味)、游离氨(氨臭、氨水的臭味)、丁酸、戊酸、己酸及其醇类(属于汗臭味),进行氧化使醇加酸生成酯类、醛加醇生成缩醛类,降低辛辣味,增加香气(联酮类化合物等)的有效办法。同时,由于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缔合,促使口味绵软醇厚。酒和水混合时,酒度在53%-54%(Vol)是酒、水亲合力最大的时候。所以在这个酒度范围内口味最绵软,再低或高则味辣。从蒸馏试验得知,有些有益的高沸点物质在蒸馏尾部,这也是高度酒缺少高沸点物质的来路,从卫生观点和人民健康出发,降低酒度是今后发展必然的大方向。同时也表明选择酒度是提高名优质白酒的重要手段。

名优质白酒提前调度,使水和酒分子重新排列或贮存前用微波处理,也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反之,贮存后出厂时,再加水调度,打乱分子排列,酒味燥辣,使贮存失去作用。名优质白酒贮存容器不宜过大,一般为400500公斤瓷坛贮存为好,便于酒同空气的接触,便于酒同外界条件如温度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瓷器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外界条件对酒老熟的有利变化。

白酒贮存有一定期限,不是越久越好。贮存过久,不但酒精损失大,香气也跑掉不少,使酒味淡薄,失去固有风格。酒也不是越存越香,白酒的香是以酯类为主,而酯化作用有一定极限值,一般名优质白酒生产出来就基本具备了应有的香气。贮存主要是排杂及使口味绵软。名优质白酒贮存提供分型入库,分别贮存,勾兑出厂。

勾兑是生产名优质白酒的一门艺术。有人说,搞名优质白酒七分技术,三分艺术,这三分艺术便是指勾酒而言。通过勾兑,可将不同风格、不同贮存期的酒进行合理搭配,使各种香味成分在数量上齐备,在比例上协调,因而克服勾兑前的弱点,形成了醇厚细腻的固有典型风格。

总之,随着酿酒产业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提升白酒产品的质量,以味见长,从产、质量兼顾到以质量为主,提高市场竞争力,口感上从推崇专家口味转移到适应消费者口味需求,适时发展多香型、多流派不同风味的产品,可使企业在发展中赢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提高名优质白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一定的限度,香气过浓势必造成口味不协调。因此,许多香味物质组成的名优质白酒,其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味丰满细腻。

兼香型白酒与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白酒,是指具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拥有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

兼香型白酒特点

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一般均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好喝不上头,属于清淡型酒类!兼香型白酒特点:兼香型白酒是指受自然环境、生产原料、酿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下,生产的至少兼有酱香、浓香、清香等两种以上香型的白酒,它将酱香、浓香、窖香、粮香、曲香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以幽雅的酱香和浓郁的窖香为主体香韵,舒适的粮香和曲香加以修饰和衬托,改善了酱香型白酒粗糙的后味,克服了浓香型白酒香浓口味重的通病,更加适应现代人科学饮食的需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全方位饮酒舒适度的需要。近年来,兼香型白酒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质检部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成为和酱香,浓香比肩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白酒香型。

酱香型白酒具有浓香、酱香兼而有之的特征,讲究浓酱谐调、陈香为辅,将浓香、酱香、窖香、粮香、曲香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优雅的酱香和浓郁的窖香为主体,舒适的粮香和曲香为修饰,改善了酱香型白酒粗糙的后味,也克服了浓香型白酒口味较重的弊病。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殊,迥然不同于浓香和清香:

一瓶酱香型白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在这当中,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贮存、勾兑等,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族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于是,防病治病的可能性也就蕴涵在其中了。

酱香型酒易挥发物质少:

酱香型白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它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的多,而且酱香型白酒要经三年以上的贮存,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很显然容易挥发的物质已经挥发掉很大一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利于健康。

酱香型酒的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

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酱香酒的酚类化合物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选择干红葡萄酒,原因在于干红葡萄酒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酱香型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它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酱香型白酒与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酱香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

酱香型白酒的酒精浓度一般在53%(V/V)左右,而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加之酱香酒的贮存期较长,游离的酒分子少,所以对身体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是不言而喻的。

酱香酒是绿色天然发酵产品:

由于酱香型白酒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做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酱香型酒中存在SOD和金属硫蛋白等物质:

其中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同时,酱香型白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

中国低度白酒溯源


低度白酒时中国白酒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上世纪70年代初,五粮液等中国白酒企业企业率先开始了低度白酒的研制。低度白酒试制之初,最大的技术瓶颈是高度白酒降度以后失光浑浊,酒味寡淡,失去了原酒的风味和特色。如何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始终困扰着白酒界,成为白酒界共同面对的技术难题。

能做高度酒的不一定能做低度酒,低度酒对原酒的质量要求非常高。1972年-1978年,五粮液秉承优中选优的质量理念,应用华罗庚优选法完成了低度酒的实验研究,采用黄金分割法(0.618法)攻克了低度五粮液的浑浊关和质量关,将五粮液52度成功降到38度和35度。

直到今天,低度白酒的技术仍在不断革新。如五粮液采用淀粉吸附-低温过虑法进行除浊技术已经更新到第三代,更具集成化、节约化、节能化优势。市场所需的健康低度产品对加浆水处理、制作工艺、指标平衡、感官特征、风味稳定等要求更加严苛。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低度白酒市场利好开始显现,国内不少酒企都在加紧低度酒研制,国外如日本清酒等低度酒业瞄准了中国低度白酒市场。

1985年,国务院领导批示:酒的发展要严格控制白酒生产,限制酒的度数。随后,中央三部一委联合通知,明确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等四个转变和中国白酒十五规划: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方针。

为此,五粮液加速了低度酒产品的开发步伐,进行国内低度酒市场调研,并完成小试和中试。1986年,五粮液系列低度酒的开发项目正式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成立专门的低度酒生产车间开始了五粮液系列低度酒批量生产,率先在国内开创了低度白酒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低度白酒面世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消费者的喜爱。仅五粮液低度系列的年销量就上千吨,且年复合增长率达17%。

顺应消费口感的变化,低度品牌及产品保持稳定发展,成果不断显现。1984年第四届国家名酒评比中,共参评白酒样品148个,其中低度白酒8种,4种获得国家名优酒称号;1989年第五届国家名酒评比中,参评样品331个,其中低度酒168个,25%vol五粮液、29%vol五粮液、39%vol五粮液等获国家名酒称号。而在2007年首届中国低度白酒高峰论坛上,行业专家一致认为:低度白酒是白酒行业发展方向。

低度酒从启动研制到产业化发展,45年以来,使白酒消费群体的进一步扩大、白酒行业6000亿元营业收入成为现实;催生了低度白酒后处理技术和专业设备生产行业,促进了白酒制曲、酿酒、勾调技术进步;在酒度上与世界接轨,保护了白酒这一民族品牌和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白酒的香型及典型代表


按香型分类,白酒又可分出十余种,包括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药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老白干型、馥郁香型等。

1、浓香型

这是白酒市场上占比最多的一种香型。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酒香浓郁、绵柔甘洌、入口绵、落口甜、尾子干净、回味悠长以及饭后尤香而著称。浓香型白酒阵营也分为几大类:一种是以五粮液酒为典型的循环式跑窖法;另一种是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以高粱为原料的定窖生产法;还有一种是江淮一带出产的纯浓香型白酒,采用老五甑生产工艺,口感相对前两者更柔和雅致,以洋河、双沟、古井贡、宋河粮液为代表。

2、酱香型

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协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酱香型酒以茅台酒最为经典,因此又称为茅香型。

3、清香型

酒色清亮透明,口味特别净,清香纯正,后味很甜。以汾酒为代表,又称为汾香型。

4、米香型

口味柔和,蜜香清雅,入口绵甜,后味怡畅。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5、兼香型

兼香型又细分为两类:如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香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以湖北白云边酒为代表;还有一类是浓中带酱型,酒体诸味协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以黑龙江的玉泉酒为代表。

6、药香型

清澈透明、浓香带药香、香气典雅、酸味适中、香味协调、尾净味长。代表酒贵州董酒,又称董香型。

7、凤香型

酒液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代表酒是陕西的西凤酒。

8、芝香型

酒体芝麻香突出,优雅细腻,甘爽协调,尾净,以山东景芝白干酒为典型。

9、豉香型

酒体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厚甘润、余味爽净。以广东江湾玉冰烧为代表。

10、特香型

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诸味协调、香味悠长。代表酒是江西四特酒。

11、老白干香型

无色或微黄透明,醇香清雅,酒体谐调,醇厚挺拔,回味悠长。代表酒河北衡水老白干。

12、馥郁香型

芳香秀雅、绵柔甘洌、醇厚细腻、后味怡畅、香味馥郁、酒体净爽。代表酒湖南酒鬼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