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藏玛玛咖酒专题。这篇关于《玛萨拉:上帝之港》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即使是一个不爱葡萄酒的人,在玛萨拉小城待上一段时间之后,离开时都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小城位于西西里岛的西端,属于特拉帕尼省(Trapani),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他们不在意岛屿的偏僻、孤立,不远万里来到这里!阳光灿烂的日子,古城的狭窄街道上人头涌涌,热闹非凡。她的另一个诱人之处是:即使在盛夏,这里的热度也并不是难以忍受的,不停吹拂的凉爽海风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上帝之港

玛萨拉首先是一个港口,她的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的上帝之港,和整个西西里岛一样,她在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入侵。侵略者(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施瓦本人、昂热人、西班牙人、皮埃蒙特人等等)接踵而来,他们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西西里岛文化的起源,但是都不具备完全的正统性,事实上,西西里,作为地中海最大的岛屿,只属于西西里人!

在该岛的历史上,铭刻着永不磨灭的一章。就是在港口这个地方,1860年5月11日,朱塞佩加里波第在千名志愿者(意大利著名的千人队)的护卫下,登陆西西里岛;从玛萨拉开始,他征服了整个岛屿,最终,通过10月21日的全民公决,西西里岛成为了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这次征服的时间恰好在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之前,它奠定了意大利的统一。岛上有很多关于加里波第时期的真实或臆想的证据,例如特别的酒品、酒桶和其他一些向他致敬的小东西!

欧洲葡萄酒之城

特拉帕尼省的葡萄酒历史源远流长。这里是西西里岛甚至整个意大利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最大的省!与人们想象的不同,特拉帕尼省,包括整个西西里岛,主要生产白葡萄酒。这里的葡萄园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葡萄果实、未发酵葡萄汁或葡萄酒),用于酿造玛萨拉酒。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玛萨拉城在2013年被指定为欧洲葡萄酒之城。

谢谢您,伍德豪斯先生!

我们所知的玛萨拉酒是一种加强葡萄酒,它是怎样起源的?与波特酒、马德拉酒和雪利酒一样,玛萨拉酒的出现和出名都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国人。那是在1773年,利物浦商人约翰伍德豪斯(JohnWoodhouse)来到玛萨拉港躲避风暴,他第一个在西西里采用了中途抑制发酵的酿酒工艺。为了更好地旅行,他运用(Perpetuum)系统(类似于雪利酒用的索莱拉系统),将烈酒添加到当地酿造的葡萄酒中,就这样,创造了玛萨拉酒的配方。然后,他乘着伊丽莎白号双桅帆船回航,第一次将这种酒带到了英国,马上取得了成功:西西里雪利酒就此诞生。很多英吉利海峡彼岸的家族来到玛萨拉挖掘这个新的商机,英国人对玛萨拉的统治持续了很长时间。

辉煌和衰落

在这些创建于20世纪初的英国公司中,最具标志性的例子是Ingham-Whitaker公司,它的辉煌年代一直持续到收购Woodhouse公司,但最后自己也于1928年被Cinzano公司吞并。总的来说,它的命运与玛萨拉葡萄酒的命运是如出一辙。一个世纪之前,玛萨拉酒的

产量是1.5亿升左右。今天,它徘徊在700万到1200万升之间:惊人的下跌!衰落的原因很多:以产量而不是以销量为基础的税负相当沉重(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则与英国签订了甜酒进口的优惠协议),风尚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市场对加强型葡萄酒失去兴趣,等等。

怎样阻止衰落?

玛萨拉酒生产商试图阻止这个灾难性的曲线,但却使问题变得更严重了。他们发明了加香(比如杏仁的香气)玛萨拉酒,使产品失去了自然的本味。他们将重点放在烹调市场(例如提拉米苏的食谱),降低了产品的形象和质量。这些做法受市场营销导向,损害了自身价值,远离了玛萨拉酒的灵魂,最终对阻止危机无效。

公众近期才认识到这些错误,并以法律形式呈现出来。人们经常忘记,玛萨拉是意大利唯一一个由严格的法律(而不是法令或简单的决议)管理的原产地1984年11月28日颁布的951号法律,两年之后,一部实施细则明确规范了它的操作方法。简而言之,生产面积被降低到50000公顷左右(不包括北方阿尔卡莫(Alcamo)市的广阔区域,以及潘泰莱里亚(Pantelleria)等几个岛屿),芳香酒被排除到DOC(法定产区葡萄酒)等级之外,酿造和装瓶都规定必须在产区内进行。

虽然整个玛萨拉酒行业还没有看到光明,但是有几家公司的销售已重新上扬,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梦中的新西兰 上帝的自留地


随着《指环王》和《霍比特人》三部曲的热映,世人重新认识了新西兰这个美轮美奂的国度。原来中土世界不只存在于魔幻故事中,真实的新西兰要比童话更美丽。古老苍郁的森林、澎湃壮阔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和高原、宁静悠扬的湖泊、雄壮高耸的雪山,还有曼妙动人的美酒,这是上帝眷顾过的圣地,是人间的仙境,也是你我梦里常去的故园。

美景亦如美酒,愈纯愈真愈打动人心。今天,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醉倒在新西兰的华美景色里。

一、新西兰的蓝天碧海

12月份的新西兰正值初夏好时光,天气温暖,阳光明媚。行走在新西兰自由的土地上,天空是那样的纯净无暇,毫不吝啬地映照出大海的本真模样,蓝得一望无垠,蓝得如此纯粹,与海水共接一色。

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图片来源:BusinessCloudNews

作为最纯净的国度之一,新西兰的天空中时常漂浮着一簇簇白云,如一朵朵棉花糖,看在眼里,甜在心间,不负长白云之乡的美称。

新西兰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由南北二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四周都被海洋环绕,境内还分布着众多的湖泊。无论是湖水还是海水,都蓝得醉人,令人忘却一切烦忧,寻回失落的心。

图片来源:YourWall

二、新西兰的魔幻小镇

如果你是《霍比特人》的忠实粉丝,或者心里仍有个童话梦,那么霍比特村(Hobbiton)就是你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一站了。它原是新西兰玛塔玛塔镇(Matamat)的一个小农场,现已被打造成小矮人的完美家园,如梦如幻。

图片来源:Stray

如果哪天你来这里旅游,推开门就看到一个小精灵,也不要太惊讶,不如向他们请教魔法吧!

自制美味沙琪玛


沙琪玛是一种小甜点,酥软而甜蜜。沙琪玛也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点之一。过去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等。是满族的一种食物,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下面小编教大家来制作美味沙琪玛,赶紧来看看吧。

面条材料:中筋面粉300克,中等个头的全蛋4个。

制作过程:1、将面粉和鸡蛋混合均匀,手揉成团。

2、揉好的面团放进盆里,盆面盖上湿毛巾,松弛至少一小时以上(涛妈松驰了三小时),时间越长越好,擀皮的时候就不容易回缩。

3、台面撒上一些干面粉,把面团擀成大片稍薄的面皮。

4、面皮对折一下,用刀切片小条状,具体你怎么好切怎么切,没有太大的要求,切好的小条撒一点点的干面粉防粘,不要撒太多哈。

5、锅内倒入半锅玉米油,加热到放一小根面条进去,会立刻起泡浮起来的温度就可以了,然后分次将面条放进去炸到面条开始变色,淡金黄,尝一下,面条发脆发香即可。

6、炸到后面的时候会有很多泡泡出现,这个时候,要关了火,把油沉淀一下,倒出上面干净的油,再把下面不清澈的油渣倒掉,再加入一点新的油,就会好了,但如果是不太多的量,直接用筷子搅拌着炸,不要太大火,小火炸,基本是能炸完不用换油的。

7、所有炸好的面条沥干油取出备用。好多的面条呢,这里能做不少了。

糖浆材料:糖70克,水饴100克,水40克,麦芽糖100克,蔓越莓干、葡萄干、大杏仁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将麦芽糖之外的材料,全部混合在大口径炒菜锅里,小火慢慢熬糖。

2、糖浆熬到110度的浓稠状态后关火,状态看图哈,再倒入麦芽糖,用铲搅拌均匀,保持很小火很火的加热状态来放入面条哈。

沙琪玛制作过程:

1、在不粘的方型模具的底撒上蔓越莓干、葡萄干、大杏仁各一些,放一边备用。

2、把炸好的面条倒一半进锅内,再将蔓越莓干、葡萄干、大杏仁也加入,然后再倒入剩下的面条。

3、用锅铲快速拌匀,让每根面条裹上糖浆后粘在一起。不要看糖浆少,能粘合的。

4、搅匀后的面条铲入模具里,用刮板稍稍压,不要压太实,压太结实,口感就硬了。

5、冷却后倒出来,用锋利的刀切成需要的大小,就可以吃了。

揭秘“克里玛”的前世今生


法国作家贝纳德皮沃(BernardPivot)曾说过:在勃艮第(Burgundy),当说起克里玛(Climat,直译为气候)时,人们不会抬头望向蓝天,而是低头看向大地。

2015年7月,法国勃艮第的克里玛这一概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历史上一颗公认的璀璨明珠。不过,克里玛到底指的什么?它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够入选人类遗产呢?

在勃艮第,克里玛指的是因其特有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被明确区别和划分的一块块葡萄园,而这些克里玛也常常有着一个诗意的名字。

克里玛的历史

Climat一词来源于希腊语klima-atos,在拉丁语中写作clima-atis,意为顺应地球倾斜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Climat一词的意思也在不断演变,从表示一个地区,到表示几株葡萄树的集合,最后成为明确划分的葡萄地之意。

勃艮第的葡萄园从公元1世纪出现开始,也随着时间在不停地演变。直到7世纪,勃艮第的葡萄园还主要集中在并不适合种植葡萄的平原地区。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山脚下才是种植葡萄的最佳地带。

6世纪时,勃艮第的法律开始鼓励人们在主要农作物较少的山坡上种植葡萄。建于910年的克吕尼(Cluny)修道院和建于1098年的西多(Citeaux)修道院改良了种植技术,并且逐渐开始划分地块,为勃艮第葡萄园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4、15世纪,勃艮第葡萄酒开始出口欧洲。14世纪末,当时的勃艮第公爵菲利普勒阿尔迪(PhilippeLeHardi)下令禁止在勃艮第种植佳美(Gamay)葡萄,改种他认为质量更好的黑皮诺(PinotNoir)。1477年,勃艮第公国并入法兰西王国,勃艮第的土地也被划分给了多位不同的主人。

1584年,克里玛这一概念作为略地(Lieu-dit)的同义词,第一次出现在贝日园(ClosdeBeze)的一份文件中,从此普及开来,并开始出现在当地的土地法规当中。在这一时期,法律也规定了克里玛的范围要用明显的标志物(如篱笆、石墙等)进行划分。

17世纪下半叶,夜丘(CotedeNuits)的葡萄酒迅速发展。到了18世纪末,单一克里玛出产的葡萄酒已经享有盛誉,并开始以克里玛的名字命名,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葡萄酒被酒商们出口到了欧洲各地。

法国大革命之后,很多葡萄园都换了新主人。19世纪末,根瘤蚜虫病爆发,摧毁了大片葡萄园,却也让勃艮第的葡萄种植业更加规范化。

20世纪30年代,很多酒庄开始自己为葡萄酒装瓶,以对抗欺诈行为,并保护原产地的特殊性。随着1936年原产地命名控制(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e,简称AOC)体系的建立,不同克里玛的各自特点也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如今,勃艮第一共有1,463个克里玛和略地。

克里玛名称的由来

罗曼尼(LaRomanee)、伊瑟索(Echezeaux)、爱侣园(LesAmoureuses)这些耳熟能详,甚至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不同的克里玛。那你知道这些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吗?

这些克里玛的名字都源于它们最早能够追溯到中世纪的悠久历史,有的来自地块的地形、地貌特点,有的来自地块的起源、历史或作用等等。比如说,Chaume一词意为葡萄园扩张时留下的荒地,LesChaumesLesChaumees和Charme等克里玛就由此而来。LesCraisLesCras和其他类似的名称来自于该地土壤多石的特点。蒙哈榭(Montrachet)的意思则是光秃秃的山坡。再比如,罗曼尼得名于它附近的一条古罗马时期的道路。而名字里含有Clos的克里玛,一般都位于从前僧侣建筑的修道院遗迹之上。伊瑟索则是Chezeaux(拉丁语,意为房屋的位置)一词的变体。

LesPoulettes原义为还不能下蛋的年轻小母鸡,但作为克里玛的名字,它的意思却是指当年新长出的葡萄枝条。

对于有的克里玛来说,它们的名字还能有多种解读,比如爱侣园。有人说因为这里的土壤多为黏土,很容易粘在靴子上,就像如胶似漆的情侣一样;另一种说法则是这里的葡萄酒风格细腻,如同女性一般优雅。

法国柏菲玛凯酒庄


柏菲玛凯酒庄地处法国波尔多右岸圣埃美隆产区,如今,柏菲玛凯酒庄的葡萄园面积为15公顷,土壤为圣埃美隆地区典型的粘土与石灰岩组合土质。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为梅洛(Merlot),比例达80%,剩下的20%为品丽珠(CabernetFranc)及赤霞珠(CabenetSauvignon)。葡萄树平均年龄35年。

柏菲玛凯酒庄与柏菲酒庄(ChateauPavie)、柏菲德凯斯酒庄(ChateauPavieDecesse)和卓龙梦特酒庄(ChateauTroplongMondot)相邻。柏菲玛凯酒庄以前是波尔多布法德(Bouffard)家族的产业之一。

后来,柏菲玛凯酒庄被艾伯特马凯(AlbertMacquin)先生购得。在他接手该酒庄后,他用自己的名字为新购得的酒庄命名。马凯先生曾经在蒙特利尔农业学校学习过酿造技术,在根瘤蚜虫病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他率先提出使用葡萄藤嫁接法以避免葡萄藤受到根瘤蚜虫病侵害,加快了葡萄园的恢复速度,同时,他也是圣埃美隆地区最早将酒卖到英国的商人之一。

目前柏菲玛凯酒庄由马凯先生的后代克勒(Corre)家族所有,该家族自1995年以来,聘请了尼古拉斯提安邦(NicolasThienpont)负责酒庄的经营,同时,也请来了史蒂芬德里诺康特(StephaneDerenoncourt)先生来负责酿酒。

在他们的共同协作下,酒庄开始走有机种植路线,不再使用化肥、除草剂或其他化学药品来提高葡萄质量。2006年,圣埃美隆对其1958年的分级结果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柏菲玛凯酒庄凭借其与日俱增的品质,被升级为圣埃美隆列级一级特等酒庄B级。

柏菲玛凯酒庄出产的正牌葡萄酒为ChateauPavieMacquin,同时,酒庄也酿制副牌酒LesChenesdeMacquin。柏菲玛凯酒庄出品的葡萄酒,在经过发酵之后,通常会在橡木桶中陈酿20个月,每年新橡木桶的使用比例为70%。从整体上来说,该酒庄的葡萄酒呈黑李子色泽,酒体中度至丰满,充满黑松露、黑浆果、矿物和咖啡气味,单宁强劲,富有樱桃、烟熏、甘草、香草和烤橡木口感,黑浆果味道持续,余味悠长,是性价比较高的葡萄酒。

玛姆香槟推出窖藏精品集


玛姆香槟推出新的窖藏精品集(CollectionduChefdeCaves),其中包括1985、1990和1996年份1.5升装红带香槟(CordonRouge)。

这三个年份属于过去30年最好的年份酒。此次发布数量非常有限,每瓶酒都单独包装,并附有玛姆首席酿酒师DidierMariotti的签名。

1985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最好的年份之一。Mariotti称,我们使用了75%的黑比诺,并且这些葡萄的品质非常好。品鉴葡萄酒时,你会闻到成熟的黑比诺香气和非同寻常的风味。

1990年份酒的黑比诺含量更高,达到81%,霞多丽只有19%。Mariotti形容这款酒现在充满了干果和果盘的香气,并带有牛轧糖、蜂蜜、焦糖和葡萄干的气味。口感诱人,尾韵悠长圆滑。

1996年份酒需要小心选择,以抵消极高的酸度,主要是黑比诺,大部分来自布齐(Bouzy)、艾河(Ay)和昂博奈(Ambonnay)。Mariotti说,现在口感浓郁,有烟熏味,并带有柠檬皮、烤李子、梨和一点点白色烟草的气息。

据称玛姆下一次将发布2009年份酒,预计今年年底在法国进行。

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的区别在哪?


洋河蓝色经典是江苏洋河酒厂于2003年推出的品牌系列,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逐次登场,大获成功,蓝色经典商标也被国家工商行政事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众所周晓,这三款产品虽然名字上相差无几,但是实际上还是有等级之分的: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产品包装都是有区别的,这些都区别都非常直观的表现在产品的价格上,便使是一样消费者也都模糊: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那么这三款产品为什么会有等级之分呢?究竟哪里不同呢?今天小酒瓶就给酒友们分析停。

执行标准不同

海之蓝、天之蓝执行的是《GB/T10781.1浓香型白酒》,梦之蓝执行的是《GB/T22046地理标志产品洋河大曲酒》。

基酒所属酒区不同标

海之蓝:常规酒区;天之蓝:常规酒区;而梦之蓝的基酒却来自于其专属酒区,如梦之蓝M3产自梦之蓝酒区,梦之蓝M6产自梦之蓝中心酒区

基酒等级不同

海之蓝:采纳优级原浆,挑选前中段酒质最好的部分;天之蓝:采纳特级原浆;梦之蓝的基酒不仅来自于专属酒区,基酒等级也更高,如梦之蓝M3产自梦之蓝酒区,择优选取50年窖池酿造的特级酒,梦之蓝M6产自梦之蓝中心酒区,优选百年窖池超长发酵周期的头排酒,历经15年的地停酒窖储藏

酿造窖池不同

海之蓝和天之蓝的酿造窖池年限都在50年以停,而梦之蓝的酿造窖池在50年以上:梦之蓝M3窖池50年,梦之蓝M6窖池100年,梦之蓝M6+窖池100年,梦之蓝M9酿造窖池为亮清窖池。

基酒储存时间不同

海之蓝:3年

天之蓝:6年

梦之蓝M3:10年

梦之蓝M6:15年

梦之蓝M6+:15年

梦之蓝M9:20年

梦之蓝手工班:20年

因为上面这些不同,所以这三款产品的口感才会有区别:海之蓝绵中藏柔,柔中蕴香绵甜柔和、醇厚净爽;天之蓝则酒质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不仅香气幽雅,绵柔爽喉、饮后不宿醉;梦之蓝无论在香气还是在绵柔的口感上都比海之蓝、天之蓝略胜一筹。

上面就是小酒瓶在观望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三款产品的介绍以及相关信息后总结出的不同之处,大家觉得这三款产品还有那些原因造成产品定位以及口感的差异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玻玛村:勃艮第的优雅硬汉


优雅是勃艮第红葡萄酒的标志,细腻的单宁、恰到好处的酒体和复杂又微妙的风味汇聚在一起,造就了一杯无比精巧的黑皮诺(PinotNoir)葡萄酒。在以白葡萄酒闻名的伯恩丘(CotedeBeaune),小酒村玻玛(Pommard)是为数不多的顶级红葡萄酒产区之一。人们都说这里的黑皮诺颜色深浓、口感强劲,在一众酒村中风格最阳刚,实际上,玻玛的酒一样维持着清新、优雅的特性,骨子里依旧是勃艮第的精髓。

一、概览

玻玛位于伯恩丘的中心,北面是伯恩(Beaune),南面是沃尔奈(Volnay),这也是人们时常津津乐道的一件事玻玛这个豪放派和素来被称作勃艮第婉约派代表的沃尔奈竟然是邻居,两村之间仅有一条虚有的界线,甚至没有一条马路分隔,可见勃艮第风土之奇异。

玻玛得名于罗马神话里的果树女神波摩娜(Pomona),她在画作中出现时往往手持一把园艺刀,这就是园艺剪的前身。从古至今,剪枝器械都是必不可少的葡萄酒生产工具,对于玻玛来说也是如此。

玻玛共有葡萄园321.63公顷(2011年统计数据),黑皮诺是唯一的法定品种。2007-2011年间,玻玛年均出产葡萄酒131.24万升,每公顷的平均产量大致为4,000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二、风土及葡萄酒风格

玻玛的葡萄园海拔在250-300米之间,山坡葡萄园多为东或南朝向。低洼地区的葡萄园土壤以营养较宽裕的冲积土为主,半坡为勃艮第的典型土壤黏土及石灰岩。再往高处,便能发觉侏罗纪(Jurassic)时期形成的泥灰岩、棕色的石灰岩以及其他一些富含钙质的岩石。

如开头所说的,玻玛的葡萄酒颜色比其他村庄的更加深浓,年轻时经常散发黑莓、越橘、鹅莓、樱桃核及成熟李子的香气,酸度不亚于其他村庄以优雅著称的酒。瓶陈数年后,玻玛葡萄酒会进展出皮革、巧克力和胡椒的醇香,紧致的单宁将变得细腻丝滑,逐渐展现出它真正的魅力。

三、闻名葡萄园

伯恩丘出产红葡萄酒的特级园(GrandCru)只有科尔登(Corton)一座,但这不意味着夜丘(CotedeNuits)以南只有这一块顶级葡萄园,各个名村的某些一级园(PremierCru)也拥有不逊色于特级园的优质风土,例如玻玛就有两座堪称镇村之宝的葡萄园。

1.埃佩诺园

埃佩诺园(LesEpenots)位于玻玛最北部,可分为大埃佩诺园(LesGrandsEpenots)、小埃佩诺园(LesPetitsEpenots)和ClosdesEpeneaux(Clos指由围墙隔开的园地)3个独立的克里玛(Climat),其中小埃佩诺园北部与伯恩村相接,而ClosdesEpeneaux夹在大小埃佩诺园之间,是一座面积狭小的独占园(Monopole),但出产的葡萄酒品质整体上也是三者中最高的。

埃佩诺园的优越性体现在它的土壤中,园中的表土比其他地方更浅,富含鹅卵石和泥灰岩,排水性极佳,葡萄藤可以深深扎根,汲取深层石灰岩的养分和水分。加之优良的山坡朝向,埃佩诺园也许是伯恩丘最适合种植黑皮诺的葡萄园之一,种出的葡萄果实颗粒小,风味浓缩,品质上乘。

2.洛吉恩园

洛吉恩园(LesRugiens)位于玻玛南部,被分为上洛吉恩园(LesRugiensHauts)和下洛吉恩园(LesRugiensBas)两部分,人们大多认为下洛吉恩园的葡萄酒品质要更胜一筹,这也可以从当地葡萄酒的酒标上窥见一二通常只有产自下洛吉恩园的葡萄酒会在明确标出LesRugiensBas这个词,其他的则会标为LesRugiens。

洛吉恩园的葡萄酒风格比埃佩诺园更加雄劲,酒体饱满,带有烟熏和浓郁的香料气息,可陈放数十年。这或许是因为相比于埃佩诺园,洛吉恩园的坡度更加陡峭,土质也更贫瘠,多石的土壤富含铁质和钙质,一些地方甚至因为铁元素丰富而呈现出暗红色。

四、闻名酒庄

1.玻玛酒庄

玻玛酒庄(ChateaudePommard)在整个勃艮第都是一座相当另类且引人注目的酒庄,它由法国皇帝路易十五(LouisXV)朝中的一位贵族建筑于1726年。在遍地都是低矮房屋的勃艮第,玻玛酒庄因其历史非凡性而拥有一座宏伟的城堡,它也是勃艮第为数不多的名字中带有城堡(Chateau)的酒庄。在近300年的历史中,玻玛酒庄目睹了勃艮第葡萄酒的兴盛,如今已经是玻玛村的象征之一。

从酒庄外观、历史,到酒标设计和酒款命名方式,玻玛酒庄都是一座很有波尔多风格的酒庄,将文化与商业结合得恰到好处。对于到勃艮第参加酒庄旅游的人来说,玻玛酒庄是一个必游的景点。

2.科瑟酒庄

科瑟酒庄(DomainedeCourcel)成立于16世纪,至今已在科瑟(Courcel)家族手中传承了400多年,是玻玛的顶级酒庄。科瑟酒庄在玻玛拥有11公顷葡萄园,其中在大埃佩诺园和洛吉恩园分别拥有4.89和1.07公顷地块,平均树龄都在60年左右。这两块园地出产的葡萄酒产量约为酒庄总产量的一半,能够代表伯恩丘红葡萄酒的最高水准。

《贝丹德梭法国葡萄酒年鉴》(BettaneDesseauvesGuidetotheWinesofFrance)多次将科瑟酒庄评为五星酒庄,并将它比作伯恩丘的罗曼尼康帝(DomainedeLaRomanee-Conti)。

3.埃佩诺阿曼伯爵酒庄

上文说到的独占园ClosdesEpeneaux正是归这座酒庄所有。1805年,庄主尼古拉马雷(NicolasMarey)在埃佩诺园里建起一道围墙,划分出这片独占园,并将酒庄命名为埃佩诺酒庄(DomainedesEpeneaux)。1828年,酒庄流转到了阿曼(Armand)家族手中,改名埃佩诺阿曼伯爵酒庄(DomainedesEpeneauxComteArmand)。

19世纪中期,阿曼家族卖掉了所有葡萄园,唯独留下了ClosdesEpeneaux,因此在后来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这块葡萄园是整个酒庄唯一的地块。埃佩诺阿曼伯爵酒庄酿造的埃佩诺园葡萄酒在许多年份获得过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史蒂芬坦泽(StephenTanzer)、蒂姆阿特金(TimAtkin)和《葡萄酒观看家》(WineSpectator)95分以上的分数,从市场表现和酒评家评价来看,这款酒确实称得上是准特级园埃佩诺的杰出代表。

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喝?


相信酒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广告,都或多或少听说过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这三款洋河的主力产品,甚至有酒友笑谈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好多蓝到底哪个蓝好一些?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小酒瓶就和酒友们一起讨论下这个话题!

洋河蓝色经典是江苏洋河酒厂于2003年推出的高端品牌系列,蓝色经典商标也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这三种酒虽然在名字上差不多,实际上还是有等级的划分的,就像习酒有金银的划分一样。海天梦三种白酒就像同一个汽车品牌旗下不同的车型一样:不同的车名,价格也不一样。客户也会因为外观或者配置或者价格而喜欢不同的车型。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是自己喜欢并且合适自己的,价格和其他的因素也就随之而去了。

定位不同

海之蓝的定位相比天之蓝和梦之蓝相对低端一些,一般场合下都可以饮用,比较随意;天之蓝档次稍高一些,一般会用于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聚会;梦之蓝在蓝色经典系列中档次最高,又分为M1、M3、M6、M9,比较适合招待贵宾或者商务宴会。

包装不同

海之蓝的外包装遵循简约、时尚、大气的风格,文字版式精炼与协调,蓝黄相间的侧翼线条与正面底部的弧线相互辉映,营造静中有动的感觉;错落的蓝色底部色块差异,加强了包装的层次感和纵深立体感。

天之蓝的外包装采用银色与蓝色相搭配,表现天之宁静高远、云淡风轻的博大意象,整体造型方正稳重,色彩大气而现代,符合当今时尚潮流趋势,极具视觉冲击力。包装正面中间部位配以大面积留白效果,赋予人们美好的心灵享受和丰富的想象力,给生命留白,让心灵超脱,笑看云卷云舒。

梦之蓝的包装则一贯以经典、时尚、尊贵、高雅的姿态示人。

价格不同

三款白酒中海之蓝的价格比较便宜一些,价格在180元/瓶左右。天之蓝比海之蓝贵一点,价格在350元/瓶左右,而梦之蓝则比天之蓝更贵一些,当然M9的档次最高价格最贵,价格在2000元/瓶左右。

有人专门猜测了一下洋河排序的方法,认为是用虚实的方式来排名的,实的是海,海是人们看得见、摸的着的,因此价格比较低,而天使人们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价格比摸的着的海要贵一些,物依稀为贵嘛。而梦之蓝又比天之蓝贵,这是为何呢?因为梦是人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只能在脑海中会想,价格自然比看得见的天还要高。当然上面说的这些价格可以作为酒友们的参考,具体价格还要以当地的价格为准。

口感

海之蓝绵中藏柔,柔中蕴香绵甜柔和、醇厚净爽;天之蓝则酒质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不仅香气幽雅,绵柔爽喉、饮后不宿醉;梦之蓝无论在香气还是在绵柔的口感上都比海之蓝、天之蓝略胜一筹。当然每一种白酒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价格高的并不一定比价格低的好,主要看酒友自己喜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对玛珊葡萄酒了解吗?


说起北罗讷河谷(RhoneValley)的白葡萄品种,许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多是维欧尼(Viognier)。实际上,除了维欧尼,该地区典型的白葡萄品种还有瑚珊(Roussanne)和玛珊(Marsanne)。这三种葡萄可以说是北罗讷河谷的白葡萄三剑客。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三剑客之一的玛珊。

玛珊起源于北罗讷河谷,在当地广泛种植。玛珊个头较小,喜欢干燥的气候,适合种植在石质土和山坡土里,其根部能够扎进土壤深处以汲取养分和水分。年轻的玛珊葡萄树产量很高,随着树龄的增加,产量会渐渐减少。有意思的是,有的玛珊葡萄树树龄甚至超过了100年,而这些老藤所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可达到15年,并发展出坚果和橘子酱的风味!

在埃米塔日(Hermitage),玛珊经常被用来和瑚珊以及克莱雷(Clairette)进行混酿,以加强葡萄酒的香气和风味(玛珊的香气和风味缺乏深度)。这种混酿白葡萄酒酒体丰满,结构良好,散发着柠檬、山楂花、刺槐花和蜂蜜等香气。尽管品质较为优良,这种白葡萄酒却经常被人忽略。除此之外,玛珊和瑚珊还可以被用于红葡萄酒的混酿中。在埃米塔日AOC制度规定下,用于混酿红葡萄酒的玛珊添加量不得超过15%。

除了法国,瑞士瓦莱州(Valais)、西班牙东北部、美国加州(California)和华盛顿州(Washington)、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Victoria)以及南澳州(SouthAustralia)都玛珊的身影。1860年,澳大利亚引种首批玛珊葡萄树。现在,全世界80%的玛珊葡萄树都种植在澳大利亚。

作为食物友好型葡萄品种,玛珊所酿造的白葡萄酒可以跟各种海鲜类和贝类食物进行搭配,如龙虾、螃蟹、石斑鱼、捞蛤和青口贝等食物。其次,鸡肉、小牛肉、猪肉、亚洲香辣菜等也可以搭配它来食用。除了以上这些食物,玛珊白葡萄酒还能完美地和奶油沙司以及各类芝士进行搭配,可谓十分百搭。

一个产酒大区的山之棱 人之杰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当阳光刺穿晨雾照射到山间的低缓轮廓时,融雪会沿着大地的脉络深入泥土,涓流凝缔。皮埃蒙特却没有像世界上大部分的角落一样清闲下来,对于很多当地人而言,晚冬时节跟葡萄采摘期一样重要,此时正是揭示谁家葡萄园最好的关键时刻,买葡萄的人们会聚集到朗格山(Langhe)转悠,他们和老辈农民一样信奉积雪最先融化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葡萄园位置(Lafiocascianca),因为这表示那个位置的微气候更温暖更有利于内比奥罗的成熟,葡萄的质量自然也更高。

皮埃蒙特繁盛富饶的葡萄酒世界跟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文脱不了干系,这里是意大利最后一处能感受到地中海暖阳的地方,也是最后一个你能在路边看到橄榄树的地方,亿万年前的欧洲大陆在此挤压扭曲成一道巍峨的天然屏障-阿尔卑斯山,翻越这些重峦叠嶂就是法国地界。因而,比起中部和南部热情洋溢的意范儿,这里更充斥着一种冷静平淡的法范儿。酿酒工艺和传统也深受法国思潮的影响,素有意大利的勃艮第之称,但是当你置身其中,会发现皮埃蒙特实际上从头到脚都深烙着意大利制作(MadeinItaly)的印记。

作为意大利的第二大区也是该国最多山的一个大区,山脉霸占了皮埃蒙特43%的地表,丘陵占据了另外的30%,而且还三面环山,至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皮埃蒙特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山脚下。当地最重要的朗格山脉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西部延伸部分,恰好位于阿尔卑斯与亚平宁山脉交界处。朗格山相当于勃艮第的金丘(CotedOr),土壤组成非常复杂多变,同一座山脉不同方位的土地孕育出的葡萄酒也迥异不同。老普林尼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指出AlbaPompeia(Alba镇的古罗马名称)发现的白垩土壤十分适宜种植葡萄藤,一切有关皮埃蒙特葡萄酒的末节传说都是从这里开始。上世纪50年代一位叫GuidoPiovene的旅行作家曾在他的手稿中这样描述朗格山脉:

壮丽的葡萄园在绵延的丘陵间欣欣向荣,山顶盘踞着贵胄气派的古老城堡,朗格山以一副平缓柔和之态问候来客,而这却全都是带有欺骗性的假象,它们很快就会显露自己的真实本性: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原始暴力和对地表土壤毫不留情的侵蚀。但是来客却会很轻易臣服于这些将灵魂藏匿深处的甜美山坡。

朗格山错综复杂的地貌和微妙多变的土壤如同《玫瑰之名》里面令人眩晕的情节和对话,皮埃蒙特人翁贝托埃可(UmbertoEco)用艰深晦涩的符号学和隐喻辩证了真理与暴行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许只有见识过那些极具欺骗性侵蚀性的甜美山坡后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他笔下多重处境、不同立场之间特有的悖论和两难,以及要抗争自然,首先要学会顺从它这句箴言的内涵所在。

独特的乡土造就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皮埃蒙特这种如此多山之地的生存本身就是一场与大自然的博弈,千百年来,一切有关山之棱地之杰的探索和钻研都并非被动的屈服和驯服,人类的野心和智慧也正在于这场以顺从为起点,以征服为终点的博弈。在意大利,马志尼的思想、加里波第的刀剑和加富尔的外交被认为是该国统一大业取胜的三大法宝,拒绝激进、擅长中庸之道的加富尔就来自都灵的一个贵族之家,他也是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任首相,不得不说,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富尔,或者更确切的,这位历史伟人对皮埃蒙特地域文化的影响更大。(就是他延请法国酿酒师乌达尔改良酿造了最初的巴罗洛干红,此前的巴罗洛都是甜酒)

意大利第一任首相加富尔位于朗格山的祖传府邸GrinzaneCavour城堡连同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葡萄园在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物质遗产(同年名单还包括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说朗格山奠定了皮埃蒙特的生存基调和人文特色,那么葡萄酒才是引领它发展的主旋律。葡萄酒作家和电影导演MarioSoldati曾在他的VinoalVino一书中指出这里一切都围绕着葡萄酒运转,但并不是当地居民支配他们的产品,而是他们的产品支配他们。在当地众多知名特产(白松露、芝士、榛果、大米和巧克力)中,葡萄酒属于经济效益最大的农产品,皮埃蒙特人以不出产任何IGT(地区餐酒)而为荣,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所在。因为IGT允许跨区混酿和使用非本地品种的法定级别,法律规则不如DOC和DOCG严格,整个地区共有45个DOCG(优秀法定产区)和15个DOC(保证法定产区),像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这样的DOCG可以降级为原产区的DOC。

内比奥罗(Nebbiolo)不是皮埃蒙特种植最广的葡萄品种,但无可争议,它是这里乃至整个意大利最高贵的葡萄品种,早在19世纪后期就被LorenzoFantini誉为葡萄品种的王子,内比奥罗对风土的挑剔比起勃艮第的黑皮诺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是世界上生长周期最长的葡萄品种之一,也是皮埃蒙特发芽最早、成熟最晚(10月底或11月初)的一种葡萄。很多新世界国家(美国、智力和澳洲等)酿酒师都尝试过种植它,但鲜有成功,朗格山海拔200-450米处的石灰质泥灰葡萄园依然最讨内比奥罗欢心。腹黑的风土碰上傲娇的葡萄品种总是会擦出最惊艳的火花,这种葡萄酒以其标志性的焦油和玫瑰味道而著称,年轻时挺拔张扬的单宁不可向迩,但也注就乐它无与伦比的窖藏潜力。无怪乎巴罗洛享有王者之酒,酒中之王的头衔。

整个皮埃蒙特共有12个以内比奥罗为主的DOC和DOCG,它同样种植于北部的Ghemme和Gattinara镇(在那里称为Spanna),以及塔罗河左岸Roero山区的沙土质土壤。在红葡萄酒的世界里,种植面积最广的巴贝拉以及Dolcetto等其他葡萄品种同样撑起皮埃蒙特的半边天。

尽管皮埃蒙特被公认为是一个红葡萄酒产区,但它并非只有朗格山和内比奥罗,这里也出产多种备受尊敬的白葡萄酒风格,其中最有表现力(产量和知名度上言)的当属素有女士杀手之称的MoscatodAsti和比它稍微逊色的小表弟AstiSpumante。这两种酒都由采摘自阿斯蒂(Asti)镇附近的麝香葡萄酿造而成,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MoscatodAsti更为甜美,气泡也稍微多一下,质量通常更高一些,年平均销量超6千万升。

比起略显轻佻的阿斯蒂起泡白酒,Gavi才是资深白葡萄酒收藏家的皮埃蒙特之选,该酒酿自一种名为科特斯(Cortese)的葡萄品种,芳香复杂度不足,但深邃克制。Gavi的头号竞争对手就香气异域迷人的阿内斯(Arneis),尽管名望不如前者大,但来自牛埃罗(Roero)的阿内斯却是越发受国际市场的欢迎。最好一款值得一提的白葡萄酒就是当地的奇葩酒款Erbaluce(ErbulucediCaluso,前面是葡萄品种,后面是地名),这种酒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产量增长了100%。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