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认为酒是没有保质期,时间越长就越珍贵,那么红酒有保质期?在标签上有标注保质期为10年,那么还能放多久?
一、葡萄酒有没有保质期 葡萄酒保质期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 在国外,葡萄酒没有保质期。 人们可以根据经验和知识完全判断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时间。 由于中国的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处于葡萄酒意识的初期阶段,因此通常可以从饮料的保质期中考虑葡萄酒的保质期。 事实上,在葡萄酒流行的西方国家,大多数人都在谈论最佳季节。 通过系列酿造过程酿造葡萄酒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饮用期,然后逐渐进入老化期。 当葡萄酒进入老化期时,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破碎或已经过了保质期。 这意味着瓶子的香气,味道和味道已经慢慢消失,味道不好或值得欣赏。 因此,最好在达到最佳饮用期时喝一瓶葡萄酒,不应将保质期作为绝对参考。 因为保质期只能保证您在完成这瓶葡萄酒后不会影响您的健康,但您可能正在享受一瓶失去魅力的葡萄酒。二、由于没有保质期,为什么标签上有标记?
根据最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食品安全标准,大多数食品需要标注最短的保质期,而葡萄酒,烈酒,起泡酒,调味酒,果酒和起泡酒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 等于10%的饮料不需要表明保质期。 因此,根据规定,大多数葡萄酒背面标签可能不会出现在保修期内。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的葡萄酒基本上反映了背面标签的保质期? 这也受到中国特色的影响。 如今,葡萄酒知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签保质期是不合格的产品。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基本上制造商将标记保质期。 从目前来看,市场上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为10年。三、常规葡萄酒的季节并不长。

但市场上的大多数廉价葡萄酒都是人们在新鲜时饮用的。 这些葡萄酒应该在上市后的两三年内饮用,否则它们会开始下降并逐渐失去年轻魅力的果香。 然而,10%的葡萄酒和5%的白葡萄酒将比五年内上市的葡萄酒更好。 此外,前1%的葡萄酒将持续更长时间,可达10年。 ,20年,甚至更长。注意:什么样的葡萄酒才具有陈年潜力?一般而言具有良好陈年潜力的葡萄酒,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高酸 2、高单宁 3、高酒精度。具备以上条件的葡萄酒,且在得到适当保存的前提下,才可以存放很长时间。而大多数普通红葡萄酒和绝大多数白葡萄酒的陈年潜力都是比较有限的。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如何看待红酒的保质期?


按中国人的理解,在保质期以内的红酒,应该是澄清的,不得污浊,不得有沉淀,口感效能也应该是最好的。高出保质期的红酒,或许呈现污浊沉淀,口感品质降落,但仍能够喝。多年陈酿的红酒,如用赤霞珠、品丽珠葡萄酿造的干红酒,通过二年全新橡木桶贮藏,味道很硬,又苦又涩,一定通过十年左右或十年以上的瓶储,味道才能变得柔嫩、饱满、醇厚、浓烈,变成名副实际上的陈酿佳酒。法国勃根地和波尔多出产的A、O、C级红酒,根基上都是按此工艺出产的陈酿型红酒。这些酒价钱连城,有些是人们的收藏品。对这类价钱极高的红酒,呈现污浊和沉淀是很正常的景象。前面已经讲了,如此的红酒喝时,需要倒一下瓶,把瓶底的沉淀分手掉,可以给人实惠享受。(来源:行业百科)

葡萄酒的“保质期”


我国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为十年,而在国外,葡萄酒一般没有保质期的说法。因为讨论葡萄酒的保质期是没有意义的,爱好葡萄酒的人更关心一支酒它是否具有陈年的能力,何时能达到它的最佳适饮期。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从土壤气候的形成,到果树种植的下种、发芽、开花、结果、成熟,这是其中一个生命的过程;而通过酿造发酵培养与熟成,又是一个生命过程;最重要的是装瓶后,通过时间、酒体与空气的氧化,又将经过,生涩、成长、成熟、老态甚至死亡的一个抛物线式的生命过程。有的葡萄酒要十至二十年才能到达成熟期,才是它的最佳适饮期。所谓的“变质”,可能是葡萄酒已经处于衰落期,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酒质粗糙或变得酸苦有异味,因此不能说在保质期内质量没问题,过了保质期质量就有问题,不能喝了。事实上,无论保质期内或保质期外,如果已有不好的异味或淡如“潲水”,完全没有了葡萄酒的特性,就不必冒险饮用了;若只是骨架松散,香气无踪,口感变得较酸,可以喝,但也失去品尝葡萄酒应有的意义。

葡萄酒的保质期与适饮期


大部分人认为葡萄酒的“保质期”就是“适饮期”,觉得与其他的产品是一个原理,其实这是大多数葡萄酒消费者的一个误区。葡萄酒的“保质期”和“适饮期”究竟又怎样的区别呢?以下的内容为大家解答。

1、葡萄酒的保质期

葡萄酒的保质期与其他普通产品的保质期一样,是指葡萄酒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一般的食品如果变质,往往会发生腐败等现象,进入人体内还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当然,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精饮品,要达到变质的状态不会像不如其他饮食那样迅速。因此,对于酒瓶后所写的保质期期限,消费者是可以相信的(只要不是很夸张)。

2、葡萄酒的适饮期

对于葡萄酒,人们不仅要求能喝”的要求外,还有“好喝”的期望。因此,这里就有“适饮期”的概念了。

葡萄成熟后,经过采摘、榨汁、生产加工、橡木桶成熟等一系列酿酒流程后,葡萄酒会得到酿酒师所赋予的提升,就好比人类进入学生时代。然后装瓶,这时葡萄酒会进入休眠期,它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储藏环境。经过陈年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得到二次提升,这好比人类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成熟过程。

经过陈年后进入成熟期的葡萄酒,其优秀的品质会持续释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因此,世界上的大部分红葡萄酒都会在装瓶之后的2-3年内被人们消费掉,值得注意的是白葡萄酒的适饮期比红葡萄酒还要短。最后要指出的是,所有葡萄酒(包括红葡萄酒)都会在特定时间内达到品质顶峰,之后再慢慢进入品质衰落期。

3、葡萄酒适饮期比保质期更关键

在葡萄酒较长的保质期中,有些葡萄酒由于比较内敛,因此,在适饮期之前饮用会错过葡萄酒未散发出的味道,口感也不好。如果错过了葡萄酒的适饮期,那么,葡萄酒的口感也不会那么新鲜,味道也没有那么丰富,甚至会出现一些“别样”的风味。这时的葡萄酒虽然仍在保质期中,也可以饮用,但就已经失去了葡萄酒“好喝”的意义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给葡萄酒定个“保质期”的话,还不如给它定个“适饮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葡萄酒都需要要妥善储存,如果储存不得当,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均将无底线下滑,那么理论上的适饮期也会有所变化。

红酒酒标签常见的内容有哪些?


1、葡萄酒名称葡萄酒的名称通常是酒庄的名称,也有可能是庄园主特定的名称,甚至可能是产区名称。2、葡萄品种并不是所有葡萄酒瓶上都会标示葡萄种类。澳、美等生产国规定一瓶酒中含某种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标示该品种名称。传统的欧洲葡萄产区则各有不同的规定,如德、法,标签上如果出现某种葡萄品种名称时,表示该酒至少有85%是使用该种葡萄所酿制的。新世界的酒标上较常看到标示品种名称。3、收成年份酒瓶上标示的年份为葡萄的收成年份。欧洲传统各产区,特别是在北方的葡萄种植区由于天候不如澳、美等新世界产区稳定,所以品质随年份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在购买红酒时,年份也是一项重要参考因素,由此可知该酒的酒龄。如未标示年份则表示该酒由不同年份的葡萄混成,除了少数(如汽酒、加度酒等)例外,都是品质不算好的葡萄酒。4、等级葡萄酒生产国通常都有严格的品质管制,各国的酒等级划分方法不同,通常旧世界的产品,由酒标可看出它的等级高低。但新世界由于没有分级制度,所以没有标出。5、产区就传统葡萄酒生产地来说,酒标上的产区名称是一项重要信息。知道是某产区的酒,就大略知道该酒的特色、口味。某些葡萄酒产地的名称几乎等于该瓶酒的名气。6、装瓶者装瓶者不一定和酿酒者相同。酿酒厂自行装瓶的葡萄酒会标示“原酒庄装瓶”。一般来说会比酒商装瓶的酒来得珍贵。7、酒厂名著名的酿酒厂常是品质的保证。以布根地为例,同一座葡萄园可能为多位生产者或酒商所拥有,因此选购时若只看产区,有时很难分辨出好坏,此时酒厂的声誉就是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而新世界的产品一般生产者和装瓶者都是同一企业。8、产酒国名该瓶葡萄酒的生产国。9、酒精浓度通常以%标示酒精浓度。葡萄酒的酒精浓度通常在8%-15%之间,但是波特酒、雪莉酒等加度酒的浓度比较高(约18%-23%),而德国的白酒酒精含量一般较低(10%以下),且酒带有甜味。10、净含量一般容量皆为750ml,也有专为酒量较小的人所设计的375ml、250ml和185ml容量的红酒和为多人饮用和宴会设计的1500ml、3000ml和6000ml容量的产品。

葡萄酒是否有保质期


葡萄酒作为一种饮品,如果用保质期实在不能揭示它真正的内涵,确切地说,应该是葡萄酒的生命期限。在国内有葡萄酒保质期一说,而在国外,葡萄酒不说保质期,而是说适饮期。根据我国食品有关法律,食品最长的保质期限是15年,因此,海关在葡萄酒入关时,都会加上一个保质期。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葡萄酒的生命周期会经过成长期、成熟期、衰竭期三个过程。

葡萄酒的适饮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期,也就是酒在酒瓶里会变化的期间,在这段期间酒的单宁会柔化而且会增加风味。另一种是维持期间,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酒的风味不会增加,但也不会减少。

葡萄酒有最佳饮用期,普通葡萄酒的生命期也就四五年,好一点可以超过十年,顶级的葡萄酒可以超过30年。

最佳饮用期内的葡萄酒口感最佳(香气最浓,单宁圆润,酒体结构平衡和谐),过了最佳饮用期葡萄酒的口感或者说品质会走下坡路,当葡萄酒的年龄过老,葡萄酒给人带来的享受感为负时我们就说葡萄酒变质了。

通过以上知识,可以知道葡萄酒有没有保质期无所谓,但关键是要了解葡萄酒的适饮期是多久,因为过了适饮期,酒质就开始衰退了。

自酿葡萄酒的保质期有多长


随着葡萄酒在餐桌上越来越常见,很多人也爱上了喝葡萄酒,开始学着自己在家酿造葡萄酒,觉得这样既省钱又安全放心,那么,自酿葡萄酒真的就喝的放心么?要怎样保存葡萄酒才不会变质?自酿葡萄酒的保质期有多长?

先说说酿造的过程,不同于专业酿酒厂的水平,我们自己在酿造的过程中不能够绝对的保证卫生,而且在家中也很难实现过滤杀菌等酿酒的一些必要的条件,葡萄的农药残留物、盛酒器皿没有彻底清洗干净,发酵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发生变质。

我们自己酿造的葡萄酒,一般存放的时间是在夏天,天气炎热,没有一定的条件储存葡萄酒的话,更容易滋生细菌霉菌,所以自己在酿制好葡萄酒后,越早喝完越好,起码是在三个月内,时间长了,不仅是口感不好,可能还会产生异味,从而引发疾病。一旦发现葡萄酒里有异味,酒液浑浊,有异物等现象出现,要及时倒掉。

葡萄酒是否存在保质期?


所有产品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一般过了保质期的东西就不能再食用了。我们常在国产葡萄酒的酒标上面看到保质期为十年的标识,那么,葡萄酒的保质期是否存在呢?葡萄酒作为一种饮品,如果用保质期实在不能揭示它真正的内涵,确切地说,应该是葡萄酒的生命期限。在国内有葡萄酒保质期一说,而在国外,葡萄酒不说保质期,而是说适饮期。根据我国食品有关法律,食品最长的保质期限是15年,因此,海关在葡萄酒入关时,都会加上一个保质期。瓶装葡萄酒都有保质期,最长的达30年,短的也有5年的。瓶装葡萄酒一旦开封,最好在3天内喝完。自酿的葡萄酒最好在1年内喝完。时间长了口感会变淡,但不会危害身体健康。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限是1~3年内。红葡萄酒则是3年以后,但也并非是越老越好。因为葡萄酒不是白酒或其它国外的白兰地,伏特加,金酒,郎母酒等蒸馏酒。葡萄酒打开后如何保存:开过的葡萄酒应该将软木塞塞回,把酒瓶放进冰箱,直立摆放;通常白葡萄酒开过后可以在冰箱中保存1星期;红酒通常在开过后可以在冰箱中保存2-3星期。贮藏地点建议:床底下、车库、衣橱、地窖等。综合上面可了解到,葡萄酒保存有很大的学问,葡萄酒的保存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年份的葡萄所酿制的酒口味是不一样的,存放环境也是不同的,酒瓶上印的年份是指产酒的时间而不是装瓶的时间,不同人的口感也不尽相同。所以呢我们不能明确的界定一瓶酒的保质期,只能注意保存,参考一些相关数据,不要存放太久,合适的时候就开瓶享受就可以了。

葡萄酒的年份、适用期、保质期有什么不同?


受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中国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一直都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在购买葡萄酒时,相信很多人会遇到葡萄酒年份、保质期、适饮期和灌装期等一系列的日期说明。这些时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分别透露了哪些信息?答案尽在本文。1、葡萄酒年份葡萄酒的年份指的是酿造该葡萄酒所选用葡萄的采收年份。通常,由于不同年份里的气候状况不同,因此即便是同一酒庄使用同一葡萄园内的同一葡萄品种酿造的同一款葡萄酒的风味都会千差万别。而这也就是葡萄酒年份差异的由来。年份对葡萄酒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还得因酒而异。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普通葡萄酒来说,关注年份几乎没有太大的价值。然而对于名庄酒而言,比如波尔多列级庄葡萄酒,年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酒庄会对葡萄的品质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不同的年份差异会造成巨大的葡萄酒价格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1982年拉菲的价格要比2012年贵数倍的原因。2、葡萄酒的适饮期适饮期就是指葡萄酒达到适合饮用的阶段。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与人一样,葡萄酒的生命会经历从年轻、发展、成熟、顶峰和衰落的过程。一般来说,葡萄酒在其生命的顶峰时期饮用是最好的,这也就是常说的最佳适饮期。过于年轻,单宁会比较粗糙,香气也没那么复杂。存放时间太久,过了顶峰期后,葡萄酒又会失去果香。那么,一般葡萄酒的适饮期是什么时候呢?这还是要依据不同的葡萄酒而定。以下为常见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适饮时间,消费者可以作为参考。3、葡萄酒的保质期葡萄酒保质期,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说法,因为这在国外是没有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葡萄酒接触并不多,因此会由此及彼地从牛奶保质期想到葡萄酒保质期。事实上,在葡萄酒文化盛行的西方国家,他们大都谈论的是“最佳适饮期”。根据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大部分食品需要表明“最短保质期”,而葡萄酒、烈酒、汽酒、加香葡萄酒、国酒以及起泡酒还有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10%的饮料则不需要标示保质期。因此,按照规定,大部分葡萄酒背标可以不出现保质期的字样。然而,为什么在市场中又会出现标有保质期的葡萄酒呢?这当然是受中国特色的影响。在葡萄酒文化并不繁盛的中国,不少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一些生产商开始标示保质期。从目前来看,市场上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为“10年”。4、葡萄酒灌装日期葡萄酒灌装日期即是指葡萄酒的装瓶日期。在北半球,葡萄的收获季节一般是在9月左右开始。葡萄酒在经过采摘、发酵、橡木桶陈年后,然后就是装瓶。装瓶的时候一般都会打上灌装的日期。如果是中文背标上的灌装日期,通常会标志“某年某月某日”的形式,如:“灌装日期:2014年11月11日”。而在进口葡萄酒的正标上,其标示的装瓶日期却不同,以法国2003年份某波尔多葡萄酒正标上的标示法为例,可能为“L513511:28”这样的格式。这个意思就是2005年的第135天的11点28分装瓶。由此可以推算出这瓶葡萄酒大概经历了18个月的陈年,因此从灌装日期也可以大致推算出葡萄酒的陈年时间。对于大部分普通葡萄酒而言,葡萄酒在装瓶后的1至2年内需要尽快饮用完,“酒是老的香”这句话并不适合葡萄酒。价格便宜的葡萄酒在保存1至2年后果香尽失,也就食之无味了。因此灌装日期还是判断适饮期的一大参考之一。根据中国《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2005)、《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葡萄酒的灌装日期。而国外的酒庄有些会在正标上标示出灌装日期,有些酒庄则不会标示。最后关于“葡萄酒的年份、保质期、适饮期到底有什么不同”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清楚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葡萄酒。

葡萄酒变质与保质期的关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葡萄酒,基本都标有保质期,保质期也都很长,通常在10年以上,质量好的葡萄酒的保质期都能超过10年或15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酒都能这样,一般酒精度超过10%的酒,才具有这样的资格。因此,葡萄酒等酒类上免除注明保质期的规定,是基于对酒本身特性的考虑,更显得合理。在西方国家,葡萄酒都是不标示保质期的。至于葡萄酒时间长了会有沉淀,但并不妨碍饮用。所谓葡萄酒“变质”,更多的是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酒质粗糙或变酸变苦,有异味。存放葡萄酒时需隔热、阴凉,且一定要横放。横放不但有助于酒渣的沉淀,而且软木塞也能受到酒液的润泽,保持一定的湿度,将瓶口紧实地塞住。此外,尽量不要将葡萄酒与其他酒类放在一起。虽然今后葡萄酒不标示保质期,但这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选择的困惑。只要消费者选购正规企业生产的葡萄酒,注意保存方法,就不会有问题。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红酒标签上的保质期对?》内容,更多精彩访问保质期红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