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关于酒文化的诗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2022关于白酒:酒的饮用限度》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啤酒:每天别超过两瓶啤酒是一种酒精性饮料,每升热量为400千卡,其中一半来自酒精成分,一半来自糖分。啤酒中的营养物质包括17种氨基酸、12种维生素等,人们称之为"液体面包"。啤酒中的啤酒花还能增进食欲、刺激胃酸分泌、提高消化能力。不过,啤酒在人体中的代谢较快,热量较高,且能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因此过量饮用易使人发胖。正确饮用量:每天多不要超过两瓶(1250毫升)。白酒:不超过3两白酒中的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为酒精和水,一般来说,乙醇含量越高,酒度越烈,对人体越不利。饮适量的白酒,可缓和忧虑和紧张心理;有症者睡前饮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并能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但过量饮用白酒,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正确饮用量:度数较高的白酒每日好不要超过2两;度数较低的白酒每日好不要超过3两。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2022关于白酒:白酒的佳饮用温度是多少?
温度是影响品饮者对酒品味道感受的复要因素,因此白酒应当在能让其“身价”得以体现的佳温度范畴饮用。有媒体报道白酒一样佳饮用温度在18℃~21℃之间,也有媒体认为“喝白酒在酒体温度为37℃时是香的”。对白酒饮用温度熟悉的庞大差异说亮大众乃至业界没有对此形成统一熟悉,也反映出历来对白酒品鉴工作的忽视。那么,白酒的品饮温度应当为多少?温度与味道的关系分析人舌的灵敏温度为15℃~30℃,而味觉为灵敏的温度为21℃~31℃。低温能使舌麻痹,高温给舌以痛感。甜酸苦咸鲜五种味道的强弱程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不全相同。一样甜味在37℃左右时能品味出来;酸味与温度关系较小,10℃~40℃范畴内味感差异不大;苦味则随温度升高而味感减弱;咸味的强弱与温度的分界线为26℃,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咸味便会随温度的升落而逐步减退。 白酒含有98%的乙醇和水,以及2%的微度成分,上千种物质对风味与口感有相应的贡献。从上述分析来看,白酒的品饮温度范畴当介于21℃~35℃之间。品饮酒温与香型(或工艺)的关系不同的温度会影响白酒香味成分的蒸发以及酒液在口腔中的扩散速度,这点为大家广泛认同。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白酒有多种香型,每种不同风格的产品对风味和口感产生复要贡献的物质成分有庞大差异,嗅觉和味觉器官对这些成分有不同的敏捷性。要确定白酒的品饮温度,则必须亮确这点:白酒的品饮温度与酒的香型(或工艺)相关,不同香型的白酒当有符合自身特点的佳饮用温度。从白酒感官评定国家标准分析《白酒分析方法》指出品评室温为20℃~25℃,样品要在20℃±2℃环境停平稳24小时或水浴中保温1小时。这说亮在国家标准中,白酒进行感官评定时酒液温度介于18℃~25℃。
2022关于白酒:白酒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 [1] ,Baijiu ),是中国酒类(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统称,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中国白酒拥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大、质量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的茅五泸,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有害成分杂醇油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样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醛类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显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白酒生产中为了落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操作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落低酒中总醛的含量。甲醇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峻中毒。非常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攒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显现、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连续进展可显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危害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1. 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显现高兴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克己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2. 酒精对人的损害,复要的是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高兴到高度的,严峻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的饮酒就是损害。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3. 过度饮酒伤身,但是伤身的是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轻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空腹饮酒还会引发低血糖,会导致我们体内葡萄糖供给不足,会显现心悸、头晕等现象。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还有多方面的损害。如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炎、胃炎和溃疡病等,还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能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的智力低下。常饮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发病率明显增加。香型中国的白酒分为以下香型:酱香型、幽香型、浓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董香型、其它香型。名酒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精美的青铜器。主要有四特酒、贵酒、张家界酒、茅台酒、西凤酒、五粮液、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古井贡酒、剑南春、泸州老窖、汾酒、伊力特、董酒、山雁王、霸王醉、金门高粱酒等。行业现状2023年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白酒行业累计产量1257.13万千升,同比增长2.5%。然而,白酒行业总体销售收入增速却逐年放缓,2023全年利润总额同比下落12.6%。来源:网络
2022关于白酒:名贵的白酒
锦州有大凌河、小凌河,水质优良,当然出好酒。明清酿制“烧酒”,为驰名。尤其“东关烧锅”是神勇。1996年6月9日,一项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在辽宁锦州面世。人们搬迁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老厂时,偶然在地下80厘米处发现了四个木制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内竟然完好地保存着香气宜人的白酒。这些酒海以红桦构筑,长为2.62米、宽1.31米、深1.64米箱内裱糊以约1500层、内蘸以鹿血的宣纸。这些宣纸上用汉字,涝文书写“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国”等字样。通过这些记载及其他遗迹、文物考古专家确认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这些酒不仅命长,而且十分好喝。“烧酒”属陈香型,色微黄,酒精度53%,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由于是贡酒,它用鹿血蘸宣纸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渗入酒中,功效了得。据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国食品工艺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反复考证后认为:这批被命名为“道光二十五”清朝贡酒是世界上穴藏时间长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发现,对中国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道光二十五”经多位全国评酒专家通过感官品评认为,该酒酒液呈微黄色,浓郁陈香,人口绵柔,醇厚细腻,后味悠长,风味独特,是白酒家族的,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商品价值。好东西谁都不放过,先是英国伦敦吉尼斯总部审核认定“道光二十五”贡酒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窖贮时间长的穴藏贡酒,并收入吉尼斯大全。马上又在1999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国首例文物级食品专场拍卖会在京成功举行。由辽宁省锦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中国嘉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的1000公斤“道光廿五”被组成50个拍卖标的拍卖,后成交额达350万元。被拍卖的100公斤“道光廿五”贡酒从500克到4公斤的不同组合,参考价从1.8万元至20万元。在拍卖过程中,价位较低的标的拍卖十分顺利,落槌价也略高于参考价,价位较高的标的拍卖相对迟缓,没卖出去的都是这一部分。一位先生花了14.1万元买了3.5公斤3瓶装的贡酒。尽管他觉得有些贵,但冲着此酒100多年的历史,想买回去给父母尝尝,同时也满足了收藏爱好。为使穴藏贡酒价值更高,特为其定制了由香木雕刻而成的木匣和由景德镇工艺美术师亲手绘制的青花红龙双耳扁壶。本次拍卖的贡酒虽属文物,但可办理出境手续,携出国外。另外余下的贡酒作为锦州市政府的国有资产,由凌川道光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为保存。
2022关于白酒:白酒的功效?
白酒的功效有减悲: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能舒筋,疼悲。往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便可往掉腥气味。除腻:在烹饪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 可使菜肴味谈鲜美而不油腻。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刻在鱼肚里擦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苦味。减酸:烹饪菜肴时,似果加醋过多,只有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往泡:因长途行行或因劳动冲突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往泡。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平均,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2022关于白酒:杜康酒
杜康酒是中国古老的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史载:杜康牧羊于空桑涧(今汝阳县杜康村),“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从此以酿酒为业。杜康被周平王封为“酒仙”,杜康酒被封为“宫廷御酒”,杜康造酒之处被封为“杜康仙庄”。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叹,唐代诗圣杜甫“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学家邵雍“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的绝唱。
2022关于白酒:白酒的叫法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很多影视屏幕中,往往会把酒叫做其他名称。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母啐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那么,白酒为什么叫黄汤呢?黄汤就是我们常说的酒,实实在在的属液态饮品。“灌黄汤”“灌猫尿”都是说的贪杯之意。喝酒为什么叫灌黄汤呢,因为苏州人喝的是黄酒,即绍兴酒,用江南的上好白米酿成,一般的是二十度以上,在中国酒中算是极其温和的,一顿喝二三斤黄酒恐怕还进不了酒鬼的行列。酒的其他叫法杯中物或者忘忧物;《诗 大雅 旱麓》称黄流;《易林坎之兑》——欢伯;般若汤——佛教徒用的隐语;醍醐——特指美酒;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红友”、“玉友”;都是嗜酒善饮者,视酒为亲密朋友的称呼;“红友”是指黄酒,“玉友”则指白酒;用人名作酒之代名词的除“杜康”外,还有“白堕”,盖“刘白堕”为善于酿酒而嗜酒的人,因而称好酒为“白堕”;《开元传信录》中记载因酿酒用曲,遂有此称“曲生”、“曲秀才”,是对酒的拟人称呼。除此以外,酒还有玉液,流霞,红友,绿醪,金波等别名。
2022关于白酒:酒品风格
任何一种酒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不同的酒品风格各异,甚至同一品种的酒风格也会不同。酒品的风格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酒品的色香味以及酒体等,因此,要了解和掌握酒品的风格特点就必须从它的色香味体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一、酒的颜色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感情,传递信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酒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和印象就是酒品的颜色。酒品的颜色不但品种繁多,而且变化大,酒品世界五彩续纷,色彩纷呈,红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今人目不暇接。带有颜色的酒在我国很早就已出现,而且品种较多,从众多的诗词中便可略见其风姿,如李贺的“小槽酒滴真珠红”,杜甫的“鹅儿黄似酒”,白居易的“倾如竹叶盈尊绿”等,描写的是珍珠般闪亮的红酒,鹅雏般嫩黄的黄酒,竹叶般青绿的绿酒,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此外,还有金黄色的酒、唬珀色的酒、碧绿色的酒、咖啡色的酒等等。当然,在国内我们习惯上把用谷物发酵后蒸馏出来的无色透明的酒叫“白酒”,而将所有带有颜色的酒称之为色酒,但很多进口的蒸馏酒如白兰地、威士忌等都带有一定的颜色,这些酒又不能称之为色酒。鉴于这一原因,我们将所有酒精度较低,且带有色彩的酒称之为色酒,如葡萄酒、黄酒、各种利口酒等,那么,酒品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酒品颜色的形成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来自酿酒原料。很多果酒由于其酿造原料中含有色素,酿出的酒也就带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葡萄酒,在葡萄经过压榨发酵过程中,果皮和果肉里的色素不断析出,并进入酿成的酒液里,因而使得酿成的红葡萄酒大多成棕红色,可以说,红葡萄酒的这种颜色也是葡萄本身的颜色。酒原料的自然本色能给人以纯朴清新之感,显得朴实无华,因此,一般情况下酿酒者都能尽量使酒液保持酿造原料的本色。第二,酒品在生产过程中自然生色。这是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形态的改变从而改变酿酒原料的本色,这种自然生色现象是在酒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蒸馏白酒在经过加温、汽化、冷却、凝结之后,改变了原来的颜色而呈无色透明状。一般情况下,这种自然生色现象只要不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者不会去改变它的。 第三,人工或非人工增色。人工增色是生产者为了取悦顾客而在酒液中添加一定的色素或调色剂,以此来改善酒品的风格。这种调色剂的增加有时会导致酒液变味变坏,产生不良后果,如果滥用色素或调色剂还会使酒色风格出现不协调,以至破坏酒品的风格,非人工增色大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酒液改变了原来的色泽,如陈酿中的酒染上容器上的颜色,它的目的是使酒液色泽更加美丽,如白兰地酒,装入橡木桶进行陈酿时,一方面慢慢地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使酒更趋成熟,另一方面在陈酿过程中不断吸收橡木桶木质的颜色,使酒液呈今人悦目的琥珀色。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色酒比白酒更适合于现代消费,因为色酒具有酒度较低,刺激性小,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等特点,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此外,色酒有时还能起到增添饮酒气氛的作用,使人充分品味到饮酒的快乐与满足感。酒的色泽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只要能充分表现酒品的独特风格,达到使人赏心悦目的效果,一般都会受到欢迎。 从感官要求出发,白酒应该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浑浊和沉淀等;啤酒酒色透明,富有光泽,无失光现象,无黄色或咖啡色小颗粒,泡沫洁白细腻持久,黄酒呈浅黄或金黄色,清澈透明,光泽明亮,无悬浮物,无浑浊;果酒酒液透明,无悬浮微粒,无沉淀,酒瓶内壁无附着物等。当然,在审视酒品的色泽风格时,还应注意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室内的光线明暗,包装材料的透明度等。二、酒的香气酒品香气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它除了个产原料本身的香气外,还受生产过程中外来香气、发酵和陈酿过程中容器香气等的影响。中国白酒十分讲究酒品的香气并以其来划分白酒的种类,以中国白酒为例,简单介绍中国白酒的典型特点。中国白酒的酒香比较复杂,香气十分丰富,因为呈香成分中含有清雅香气的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等,有些成分虽香味不大,但有溶解其他香气成分的定香作用,如乳酸、乳酸乙酯等。中国白酒概括起来可以分5种香型。即: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兼香型。1.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2.浓香型,又称泸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型白酒的品种和产量均属全国大曲酒之首,全国八大名酒中,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贡酒都是浓香型自酒中的优秀代表。3.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主要代表,清香型白酒酒气清香芬芳醇正,口味甘爽协调,酒味纯正,醇厚绵软。酒体组成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两者结合成为该酒主体香气,其特点是清、爽、醇、净。清香型风格基本代表了我国老白干酒类的基本香型特征。4.米香型米香型酒指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液,是中国历山悠久的传统酒种。米香型酒蜜香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米香型酒的香气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于乙酸乙酯,高级醇含量也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体香。这类酒的代表有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东烧等小曲米酒。5.兼香型,通常又称为复香型,即兼有两种以上主体香气的白酒这类酒在酿造工艺上吸取了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酒之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独创而戍。兼香型白酒之间风格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这种酒的闻香、口香和回味香各有不同香气,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兼香型酒以董酒为代表,董酒酒质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落口舒适甜爽的特点,风格独特。以上几种香型只是中国白酒中比较明显的香型,但是,有时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气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拿同属于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等来说,它们的香气和风味也有显著的区别,其香韵也不相同,因为各种名酒的独特风味除取决于其主体香含量的多寡外,还受各种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缀冲和平衡作用的影响。酒品香型风格的形成原因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有的至今对人类来说还是个谜,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随着我国酿造科学的发展,我国白酒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独特风格。三、酒的口味酒品的口味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酒品风格,酒味的好坏也反映了酒品质量的好坏。人们习惯用酸、甜、苦、辣、咸等来评价酒的口味风格。1.酸酸味是针对甜味而言,是指酒中含酸量高于含糖量,英语里常用“Dry”一词表示,囚此酸型通常又称为干型,如干白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等。酸味型酒常给人们醇厚干洌、爽快等感觉,酸还具有开胃作用。目前,酸型酿造酒尤其是葡萄酒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如天津的王朝半干白葡萄酒,销量逐年上升,主要借助于其独特的口味和上乘的质量。青岛华东葡萄酒酿酒公司生产的全干型单品种年份葡萄酒“青岛意斯林”更是酸而不涩、酸而不过、酸而不苦,入口爽净,被外宾称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2. 甜甜味是酒品口味中最受欢迎的,而且以甜为主要口味的酒数不胜数。酒品中甜味主要来自酿酒原料中的麦芽糖和葡萄糖,特别是果酒含糖量尤其大。甜味能给人以滋润圆正,纯美丰满,浓郁绵柔的感觉。3.苦苦味是一种独特的酒品风格,在酒类中苦味并不常见,比较著名的比特酒(Bitters)就是以苦味为主,此外,啤酒中也保留了其独特的苦香味道,适量的苦味给人以净口、止渴、生津、开胃等作用,但是苦味有较强的味觉破坏功能,切忌滥用。4.辣也称为辛。辛辣口味使人有冲头、刺鼻等感觉,尤以高浓度的酒精饮料给人的辛辣感最为强烈,辛辣味主要来自酒液中的醛类物质。5.咸咸味在酒中也很少见,但少量的盐类可以促进味觉的灵敏,使酒味更加浓厚。以墨西哥特基拉酒为例,饮用时就必须加入少量盐粉,以增加其独特的风格。除上述几种常见的口味外,还有与苦味紧密相连的涩味,以及与众不同的怪味等。四、酒体酒体是对酒品风格的综合表现,但国内和国外品酒界人士对酒体的解释却不一样,在中国,专家们普遍认为酒体是色香味的综合表现,是对酒品的全面评价,国外一些专家则认为酒体是专指酒品的口味,侧重于单项风格的评价,不过无论是哪种观点更全面正确,一种酒品酒体的好坏应该是对酒品风格概括性的感受,酒体讲究的应是协调完美,色香味缺一不可。 酒品的风格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这都是由于酒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决定的,影响酒品风格和质量的因素很多,了解了这些因素之后,对酒品的风格特色的形成将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酒的神秘感也就会自然消失。1.水酿酒离不开水,水是构成酒成品的主要因素之一,优良的水质不仅能提高酒的质量,还能赋予酒以特殊的风味。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对酿酒用水都很重视,把水比作“酒之血”,许多名酒厂都选建在有良好水源的地方,“名酒所在,必有佳泉”。蒸馏酒对水质要求不象啤酒等酿造酒的要求高,但长期的实践证明,好水是酿成好酒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pH值过高的碱性水,由于能抑制酶的作用,使糖化不良,不纯净的水或带有水藻等污染水对酒母质量和发酵有危害,且常常有不正常的气味,对成品酒有直接的影响。又如绍兴酒,取用鉴湖水酿造,鉴湖水来自群山深谷,经过砂面岩土的净化作用,又含有一定量适于酿造微生物繁殖的矿物质,因此对保证绍酒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当地酿酒工人说,只有用鉴湖水,黄酒才有鲜、甜、醇厚的特点。啤酒对水的要求高于其他任何酒品,因为啤酒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水,特别是用以制麦芽和糖化的水与啤酒质量有密切关系,啤酒对水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水质无色透明,无沉淀,无异味。(2)每升中含氨不得超过0.05毫克,因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影响淀粉的糖化作用和酵母的繁殖,并且有害于健康。(3)每升水中的含铁量不得超过20-30毫克,因为铁会阻碍发酵,影响色、味。(4)水的硬度大小应与酿制啤酒的类型相适应,如生产淡色啤酒的水硬度要低于8o以下,浓色啤酒14 o以下等。总之,酿造啤酒的用水不得含有妨碍糖化、发酵以及有害于色、香味的物质。2.酸类物质酒中的酸类含量与白酒的风味有极大关系,酸类是白酒的重要口味物质,酸量过少,酒味寡淡,后味短。但酸量过大,酸味露头,酒味粗糙,甚至入口有尖酸味,从而使酒的风味和品质严重下降。以中国白酒为例,一般含酸量不得超过每100毫升0.06-0.15克。白酒中含有20多种有机酸,它们有的能够直接影响酒的风味和质量,如乙酸,是刺激性强的酸味;丁酸,量少能增加“客香”,过浓则有“汗臭”气味;乳酸能增加白酒的醇厚性,起调味作用,过多则呈涩味。3.酯类物质酯类物质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一种芳香物质,在白酒中能增加香气,因此,一般比较芳香的酒含酯量都较高,酒类中含各种酯类等30多种,其中乙酸乙酯稀薄时呈梨的清香,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而丙酸乙酯能赋予白酒一种特殊的米香,是桂林三花酒的香气。但有人认为,白酒中含酯量过高,会引起人们在饮用时有不舒适的感觉,甚至头晕。4.醛类物质酒液中醛类物质含量极少时可以增加芳香,但它们是造成刺激性和辛辣味的主要成分,因此,一般白酒中总醛量不得大于0.02克/100毫升。如果一般酒品中出现酒味辣燥、刺鼻现象,并有焦苦味出现,那必定是酒中含糠醛较高的缘故(一般高于0.03克/100毫升就会出现上述现象)。5.醇类物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形成微量的高级醇,由于它象油状物质,故称为“杂醇油”。白酒香味中需要有一定量的高级醇,它呈苦、涩味和辣味。杂醇油有很大的毒性,其毒性和麻醉力比乙醇(酒精)大十几倍。如果饮入含杂醇油多的酒类,能引起剧烈的头痛,易使酪酊大醉,因此,我国规定每100毫升酒中,杂醇油不应超过0.15克。此外,酒液含有的铅、氰化物,以及甲醇等都是有毒物质,含最过高不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各种酒品的色香味都会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