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啤酒喝红酒专题。这篇关于《你发现了没 喝国产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了》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足球搭配啤酒,总能有奇妙的化学反应。世界杯是足球届的盛会,也是各大啤酒品牌营销的战场。经历了连续四年的产销下滑之后,在世界杯的东风之下,啤酒行业似乎恢复了生机。

据媒体报道,早在世界杯开始的前一个月,天猫就备了10万吨啤酒,是上届世界杯备货量的10倍。同期,啤酒业务的搜索量增加了100%。刚刚结束的618,据京东酒业数据显示,6月18日开售仅1分钟,共售出50万听啤酒。

然而,与以往企业并购扩张、低价厮杀、攻城略地的火药味不同的是,当下的啤酒业似乎集体进入了休整期。与此同时,国内啤酒下滑,而进口啤酒却仍在高歌猛进。这似乎意味着啤酒的高端、多元化已经到来。

啤酒销量已经连续4年销量下滑

最近几年,中国啤酒厂商日子并不好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啤酒市场完成产量4401万千升,同比下降0.7%。这是自2014年以来,国内啤酒市场产销量连续第四年下滑。447家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中,有132家亏损。

青山资本(ID:cyanhillvc)搜集的数据显示,从国内几大啤酒生产商近十年的销售数据来看,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先增后降的过程。青岛啤酒在2014年销量为915万吨,达到10年内的峰值,此后3年销量逐年递减。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均在2013年达到571.4万吨和120.2万吨的销售峰值。整个市场行情变化与这几家类似,国内啤酒市场的销量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以后,开始出现下滑并一直持续到2017年。

啤酒的自救:并购潮之后关厂、价格战之后涨价

由于国内啤酒消费终端表现不佳,2014年之前行业内持续扩产的策略已经不再适用,从2015年开始,各大啤酒企业停止扩张产能,同时关停小规模、低效工厂。百威英博关闭了在舟山的工厂,华润啤酒也于2015年关闭3家、2016年关闭7家工厂;珠江啤酒于2017年3月关闭生产低端瓶装啤酒的汕头工厂;嘉士伯于2016年在中国关闭17家工厂,旗下重庆啤酒也于2014年~2016年对部分亏损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关停或出售处理。

与此同时,中国啤酒市场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公司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和燕京啤酒在今年年初纷纷宣布涨价,其中燕京460ml本生啤酒单瓶零售价格顺涨1元/瓶;华润雪花纯生、勇闯天涯等产品单件提价2元~10元;青岛啤酒也向经销商发布提价函。总体来看,这次集体涨价幅度为5%~15%。

这也是2008年上一轮涨价潮以来,啤酒行业迎来的首次集体涨价。啤酒企业将涨价归因于成本,而在业内看来,成本之外还有其他原因经历了多年的价格战和行业并购整合之后,中国市场啤酒行业已然是微利行业,尤其在中低端市场,这一轮涨价无疑是在还历史的债。

更严重的是,喝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了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下滑,人口红利逐步消失,销量明显增长已经不现实。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17年我国20岁~50岁的主力啤酒消费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48.57%,较2011年下降3个百分点,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测算出主力消费群体约减少约4000万人。以我国当前人均啤酒消费量37升计算,2011年~2017年国内啤酒市场整体需求量减少148万吨。

另一个方面,作为啤酒消费的主力的蓝领阶级数量也出现了下滑。贝恩咨询在《2016中国购物者报告》中提到,逐渐减少的工人数量逐步加剧了啤酒、方便面等以蓝领消费为主的品类销量下滑。

同时,中国人均啤酒的销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目前中国人均啤酒的消费量约为37升/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3升/年,从长期来看,中国国内啤酒消费量将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

对于上述结果,消费升级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国产啤酒以前用价廉物美吸引消费者的思路已经乏力,随着消费者经济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的改变,他们现在更倾向于购买更高端的啤酒。另一方面,新兴的低度酒精品类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吸引了年轻群体的注意。

啤酒的消费升级怎么升?

高端啤酒市场

一方面低端啤酒持续低迷下滑,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啤酒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11年~2016年啤酒中高端销量占比从15.9%提升到25.3%,市场份额占比从38.4%提高到了57.4%。根据EUROMONITOR预测,至2020年,高中低端收入占比分别为44.2%、28.3%、27.5%。

据青山资本(ID:cyanhillvc)不完全统计,华润、青岛、燕京、百威、嘉士伯,均已经在单价10元以上的中端及高端市场进行产品布局。但从目前来看,国产品牌的高端路线效果并不明显。进口啤酒的销量增速在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保持在50%~80%,挤占了国内啤酒企业的市场份额。

另外,小而美的精酿啤酒凭借种类丰富,满足健康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也获得了不俗的表现。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中国人越来越爱喝酒 喝酒人年龄还越来越小?


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人喝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中国人越来越爱喝酒 喝酒人年龄还越来越小?》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财经君关注的一个红酒KOL醉鹅娘王胜寒曾经提起,某天她的每月红酒订购群里有个女孩突然说,明天就要高考了,请大家祝福一下我吧。

还不到20岁的女孩子竟然就成为了红酒定期消费者,国内的酒类消费年龄已经越来越小,下沉得越来越快了么?财经君抱着这样的疑问上网查询了一下资料,发觉不仅仅是国内的酒类消费人群在下沉,中国的酒类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简而言之,中国人似乎越来越爱喝酒了。

白酒行业正在复苏

众所周知,贵州茅台的股价从去年开始一路大涨,去年的7月20日股价还在466.47元,今年的7月20日其股价已经飙升到799.19元,一年中股价上涨超过70%,涨幅之大简直让人不可置信,金融小说都不敢这样写。

而这背后,其实是白酒行业从2016年开始弱势复苏,2017年市场增速稳步回升的大背景。2017年前3季度,19家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加29%;同期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42%。此外,2017年的白酒消费也许延续2016年从政务消费、投资驱动向大众消费、商务消费转变,呈现量增价升的趋势。可以说,多喝酒,喝好酒的白酒消费趋势是茅台股价的飙升重要原因之一。

中年人喝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年轻人喝江小白、泸小二、歪嘴郎,白酒仍然活跃在国人的酒桌上。

红酒市场爆发式增长

不光是白酒销量与日俱增,红酒也成了不少国人杯中最爱。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初步统计达17.2亿升,比2015年增长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观研天下数据甚至还预测,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其销量预计将在2021年前增至23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为何国内的红酒消费增速如此高?在国内实行节俭政策以后,红酒消费从作为高端礼物送人逐渐走入亲民时代,大众消费成为主流。红酒的走俏有着多方原因,中产阶层的崛起,年轻一代不再如老一辈只爱白酒和啤酒,红酒知识的普及以及国内电商的迅猛发展都让中国红酒消费愈加强劲且具有潜力,而庞大的人口基数更让中国红酒消费市场有着壮大的基础。

那些活跃在年轻人中的红酒KOL,如前文财经君提到的醉鹅娘,就是看准了国内的红酒消费市场潜力而选择创业做红酒电商的。

精酿啤酒成新欢

前段时间世界杯的狂欢,啤酒也成了大量消耗的佐赛饮料。随着关税降低和进口商品更丰富,啤酒市场迎来消费升级,精酿啤酒也伴随世界杯赛事迅速崛起,成为啤酒消费者的新欢。饿了么数据显示,在世界杯的前四场比赛中,用户就从饿了么下单了40万瓶(罐)啤酒,其中精酿啤酒占比显著上升,消耗了超6万瓶(罐)。

无论是借世界杯的东风,还是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我国的精酿啤酒市场增长迅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国的精酿啤酒市场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中国千禧一代消费者拥有与其他国家同龄人相似的消费观念,对口味更佳、选择更多的精酿啤酒表现出了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全球饮料行业研究公司的最新报告,中国精酿啤酒的消费增速近年来保持在40%以上,中国也很快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酿啤酒消费国(毕竟人口基数大嘛)。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酒类市场还在持续增长,尽管国民健康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但中国人确实也越来越爱喝酒了。

天气越来越热 这几个储酒原则可要注意了


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储酒成了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尤其没有专业的酒柜。储存起来就更加麻烦。如果葡萄酒没有被储藏在合适的条件下,就很容易变质。为了创造良好的储存条件,小编今天来和你说一些储酒的时候需要遵循几条准则,让你的美酒成功度过炎热的夏天。

01、温度

11到14℃是葡萄酒得以陈放数十年之久的理想温度,但大多数葡萄酒在6到18℃的温度下也可以良好地存放数年。葡萄酒的演进速度因低温而减缓,因高温而加速。根据季节的自然更替,酒窖中的葡萄酒会经历一个生命周期而渐渐老去。

尤其要避免温度的骤变,避免将葡萄酒放在烤箱或其它散热源附近,这些都可能会使酒的品质迅速被损坏。因此,厨房、阳台、经常开关空调的房间,都是储存葡萄酒的雷区,应该避免。

02、姿势

适合收藏的陈年的葡萄酒一定要躺着放,尤其是带橡木塞的处于关闭状态的葡萄酒。这样,橡木塞可以和酒液接触,保持湿润和封闭性。如果木塞变干,空气酒会进入酒中,会使酒体氧化。

03、光照

光照不利于葡萄酒的存储,它会损伤酒的色泽和香气。一定要将葡萄酒放在避光的地方保存。如果没有酒柜,可以放在壁橱里、箱子中,甚至用一些织物盖住。

04、湿度

湿度是重要的存储葡萄酒的因素。如果空气过于干燥,软木塞会收缩干瘪,空气会漏进酒液里。潮湿的空气显然更利于葡萄酒的存储,最好将湿度维持在60%到70%。湿度过高的唯一风险时木塞发霉、酒标脱落,但并不影响葡萄酒的饮用。

05、避免震动

撞击和震动会破坏酒液中的分子,进而损害酒的香气。在储存葡萄酒时应尽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不易受到震动和撞击的地方。很多人都喜欢把葡萄酒放在冰箱里,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有压缩机的振动,因此,也并不是存储葡萄酒的理想地点。不过,餐酒级别的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起泡酒,可以放在冰箱里降低温度,以备短期内饮用。

为什么英国起泡酒越来越像香槟?


几百年前,英国是最大的香槟(Champagne)进口市场之一,2013年,英国的香槟进口量达到了3,000万瓶。但在最近几年,英国人开始酿造自己的起泡酒(SparklingWine)了,有些生产商酿造的起泡酒甚至可以与香槟匹敌。但在英国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是,不管怎样出色,他们生产的起泡酒都不是香槟,也不能被称为香槟。

图片来源:thebacklabel

十六山脊酒庄(SixteenRidgesWinery)的酿酒师西蒙德(SimonDay)说道:有一些起泡酒生产商正在追求香槟的风味,也有一些生产商正采用不那么知名的葡萄品种酿造独具特色的起泡酒。好消息是,各种风格的起泡酒都有其发展的空间。

想要了解英国起泡酒和香槟,我们先从气候谈起。当我们将英国南部与法国的香槟产区作比较时,我们不难发现两地的气候是多么的相似。总体来说,两地所在的纬度都比较高,且靠近水源和群山,英国南部的冬季气温要略微高一些,而香槟产区的夏季气温则稍微低一些。除此之外,两地的降水都比较多,这就涉及到土壤类型的重要性了。

尽管英国和香槟产区的土壤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确实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地的土壤都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同时这也意味着土壤不会太湿润。相比之下,香槟产区拥有更多的石灰岩和白垩土,而英国则拥有更多的绿砂石和黏土。

对于两地相似的气候和土壤类型我们已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看看酿造工艺上的差异。先从酿造原料葡萄品种来看。我们知道,黑皮诺(PinotNoir)、霞多丽(Chardonnay)和莫尼耶皮诺(PinotMeunier)是酿造香槟的三大品种,而恰巧这三大品种在英国南部也能生长得很好。既然品种相同,那么英国酿酒师需要做的另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如何处理葡萄汁了。虽然酿造起泡酒有许多种方法,但香槟生产商使用的方法是香槟酿造法(MethodeChampenois),即传统酿造法(TraditionalMethod),这其实也是英国许多酿酒师们采用的方法。

使用传统法酿造香槟时,葡萄在采摘后会经压榨然后置于不锈钢桶中发酵,随后酒液会被装瓶。接着,酿酒师会在酒液中加入糖和酵母,使酒液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一旦酵母消耗了酒液中的糖分便会释放出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次发酵后死去的酵母则会慢慢地积累在瓶壁上。接着,酿酒师们会通过转瓶将所有的沉积物完全堆积到瓶口再进行除渣。最后,酒液中会加入调配液(Liqueurdexpedition),随后被加塞、封瓶。

在品尝香槟时,我们会察觉到烤面包、坚果和奶油的风味,其实这些风味就是来源于酵母沉渣。由于大多数英国起泡酒都是以同样的方式酿造的,所以也具有相似的香气和味道。为什么英国酿酒师如此努力地想要与法国香槟靠近呢?答案很简单,香槟已然是起泡酒之王,而英国市场对香槟有一定的需求量。但现实问题是,法国已经拥有如此卓越的香槟酿造技术,而英国起泡酒非要在这时向香槟靠拢,真的值得么?

其实不然,我们始终相信,葡萄酒酿造是一门艺术,永远不会有完美或是最好。对于英国起泡酒,我们可以一直等待、一路品尝,相信会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自然葡萄酒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


如果你也是爱酒之人,会发现近来葡萄酒界吹起一股风潮:自然酒(naturalwine)。从欧洲、美洲到亚洲的餐厅里,都能看到这种酒款的存在,势不可挡。

为什么自然酒会受到欢迎?又,它到底是什么?

时间回推到1990年代,那时候除了因友善环境的运动兴起,助长有机葡萄酒及生物动力葡萄酒(biodynamicwine)的消费需求,在巴黎也出现一些在当时看来非主流的有机葡萄酒吧。随着时间过去,这些需求带起了自然酒风潮,一吹就是二三十年。

不过虽然在这几十年才风行,自然酒并非什么新奇的东西,如果真要追究,早在几千年前的乔治亚就已经有自然酒了。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对传统酿酒技术与精神的追寻。

自然葡萄酒

所以何谓自然酒?基本上指的是从葡萄栽种、酿造到装瓶都尽量减少干预,不使用化学肥料、除草剂及二氧化硫以呈现葡萄最原始的风味。在酿造过程中,除了发酵的酵母只来自葡萄或果园中,也因为少了过滤的步骤,可能会喝到葡萄渣等杂质。可想而知,自然酒的风味往往较活泼不羁,相对地质量也较不稳定。

除了自然酒,有机和生物动力葡萄酒也常被拿来比较,不如趁这个时候一次搞懂!

有机葡萄酒

葡萄栽种过程符合有机农法,也就是不使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等,但可使用天然有机肥料。后续酿造到分装的过程可不添加或有限度地添加二氧化硫以避免氧化。要注意的是,酒精发酵时就会产生少许二氧化硫,而不同有机认证对此物质的规范也不太一样,比如说美国农业部(USDA)有机认证就规定二氧化硫的容许值为10ppm,相较之下,传统葡萄酒的二氧化硫最高可达350ppm。

生物动力葡萄酒

也称为自然动力葡萄酒。所谓生物动力法指的是一种耕种方式,由奥地利哲学家RudolphSteiner提出,他把果园看做一个小的生态圈,讲求大自然运作的节奏,配合天体运行与时节变化来栽种作物。虽然同样不使用化学农药,但可采用草药喷剂与自然堆肥。

回到自然葡萄酒。如今面临的问题是现在尚无任何法令规范自然酒,定义不明的情况下,酒标上缺乏信息,消费者选购时也没有规则可循。

尽管规则不明,自然酒的风潮不减,提高了小规模自然酒厂商的能见度,消费者不再只把目光聚焦在大品牌上,可喜可贺。

就跟精酿啤酒一样,自然酒带来的不只是新的味觉感受,还开启了一种新的品饮文化。英国酒类杂志NobleRot编辑DanKeeling就认为,从酿造、贩卖到享用,葡萄酒的世界都有了很大转变;年轻一辈的人可能无法负担,或是对波尔多这类的经典产区没兴趣,这种情况等于间接为价格较亲民的自然酒打造万众瞩目的舞台。

自然酒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不只一个。而所有原因汇聚成的结果,就是从高端餐饮到一般的酒吧,自然酒都渗入其中。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品尝,你说对吧?

葡萄酒杯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大?


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文章指出,葡萄酒杯的尺寸正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变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研究人员对超过400个英国古代以及现代的葡萄酒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从18世纪到现在的300年时间里,葡萄酒杯的尺寸一直处于逐渐变大的演化过程;而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时间里,酒杯变大的速度明显加快。

数个世纪之前,葡萄酒杯的平均容量仅仅为66毫升(2.23盎司),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酒杯的平均容量逐步增大到232毫升。但是,在那之后的短短20年,酒杯尺寸再次翻倍,如今(2017年)一个葡萄酒杯的平均容量达到了449毫升!

酒杯容量反映喝酒潮流

酒杯尺寸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饮用葡萄酒的习惯和潮流。在18世纪,葡萄酒是上层社会的专属饮品,当时的英国贵族们喜欢西班牙进口的加强型葡萄酒,酒精度较高,因此普遍使用尺寸较小的酒杯。

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葡萄酒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在英国,从1960到1980年的20年时间里,葡萄酒消费量增长了4倍;而接下来的1980到2004年期间,葡萄酒消费量又再次翻倍。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酒杯尺寸的大小与葡萄酒的流行程度有正比关系酒杯越大,人们往往会往酒杯内倒入更大量的酒液,从而导致消费量的增加。

虽然该研究只针对英国市场,但是研究人员表示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酒杯尺寸也在增大,例如美国。报告指出,从1990年以来,美国市场对于大尺寸酒杯的需求大增,显示出酒杯变大的趋势普遍存在。

酒杯为什么越来越大?

除了葡萄酒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之外,葡萄酒杯的增大趋势,还有什么原因呢?

餐厅、酒吧的推销策略:目前,在伦敦的酒吧和餐厅里面,一杯大杯的美乐(Merlot)或是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一般是250毫升,而中杯和小杯则分别为175毫升和125毫升。但是,剑桥大学的Marteau教授指出,最小杯的选项往往不会出现在酒单上,餐厅和酒吧都在鼓励消费者选择大杯葡萄酒,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利润。

大酒杯更利于醒酒:葡萄酒专家MilesBeale认为,酒杯变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消费者想要喝更多的酒,而在于葡萄酒在大酒杯里面可以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利于香气的释放。而在300年前,醒酒、乃至于品酒则未必受到如此的重视,因此酒杯可以做得很小。

大酒杯让人越喝越胖?

根据英国卫生部发布的适量饮酒指南,一杯大杯葡萄酒(250毫升)大约相当于每周官方建议饮酒量的五分之一,看起来不算多,但是经常饮酒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经验:大部分人通常不会一杯后就停止喝酒,而且在酒精的影响下人们会越喝越多。

同时,由于高酒精度的葡萄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加上大酒杯的叠加效应,现代葡萄酒消费者相比几十年前,酒精摄入量有所增加,无疑增大了罹患因酒精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风险。

此外,早在2015年英国慈善机构皇家公共卫生协会(TheRoyalSocietyforPublicHealth)就提出警告,酒杯变大会使得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喝下更多的葡萄酒,继而摄入过量的卡路里,最终导致体重增加。也就是说,酒杯变大有可能导致肥胖人口的增加。

因此,假如你担心自己有过量饮酒的倾向,最好选择尺寸较小的酒杯。

红酒酒精含量越来越高,究竟为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高酒精度的红葡萄酒渐渐成为市场潮流。我们现在很容易就可以买到一瓶酒精味浓重的干红葡萄酒,有些人甚至形容这些酒喝起来有医用酒精的味道。那么,高酒精度红酒的流行,真的是消费者的普遍选择吗?

特定产区盛行的结果

其实,与其说这种潮流是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不如说是部分葡萄酒产区日益壮大的结果。

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往往来自更高成熟度的葡萄果实,其风格偏向于厚重、丰厚的口感,以及浓烈的果酱香味。

成熟的果实通常来自气候温暖的产区,或是温度较高的年份。一般而言,新世界葡萄酒产区大多位于相对温暖的纬度地区,这些产区出产的葡萄酒也倾向于果香浓郁、简单明快的风格。在世界市场上,美国加州、澳大利亚、智利等新世界产区的葡萄酒所占份额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能够买到更多新世界风格的葡萄酒也不足为奇了。

酒精从何而来?

红葡萄的成熟度通常会高于白葡萄,葡萄越成熟,其糖分含量就越高。糖分在发酵过程中会逐渐转化成酒精,因此,更高的糖分含量也就意味着更高的酒精含量。

例如,美国加州的仙粉黛(Zinfandel)葡萄酒,大部分仙粉黛葡萄在采摘时都已经非常成熟,带来极其浓郁的果香。一般而言,即使是酒体较轻盈的仙粉黛,其酒精含量都高达13.5%ABV,而部分强劲的仙粉黛的酒精含量则高达16~17%ABV。

酒精度(ABV)并不是唯一衡量标准

假如你不喜欢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风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购买葡萄酒时先看看酒标上的酒精含量。通常来说,ABV高于12.5%的葡萄酒已经可以归类为高酒精含量的类型。

不过,单单以这个数字来衡量葡萄酒的风格,有时候也不太靠谱。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尽量挑选凉爽年份或者凉爽产区的出品,同时仔细阅读酒标上的葡萄酒描述,这样可以大致掌握该葡萄酒的风格趋向。

如何改善高酒精度葡萄酒的口感?

减轻酒精感的关键,其实在于侍酒温度。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同样的一款酒,在夏天的时候喝起来会觉得更加厚重一些,这是因为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应该远低于炎热夏日的室温。

因此,假如你手上有一瓶浓烈的仙粉黛,而你又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话,不妨在饮用之前多冰镇一段时间,也许口感会有惊喜哦。

各地酒量大排行:你的家乡上榜了没?


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劝酒、敬酒?为什么人们认为北方人比南方人更能喝酒?为什么中国白酒会出现十年一个周期的波动?

四川人喝酒可不是为了放松休息。它经常乃是竞赛性质的,通常会用到白酒,一种强烈的,口感恶心的谷物酿的酒。男人们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这种饮宴很有发展为恃强凌弱的倾向,参与者们相互刺激,直到某个人喝出病来。

美国作家何伟在《江城》中的这段话,相信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男人看后会纷纷表示不平灌酒几乎是全中国的特点,并非一省一市的专名,更重要的是,无论哪个中国最能喝排行榜,四川人都无法排进前列。

不过,中国人豪饮的方式虽让美国人感到震惊,但大部分中国人日常是不爱喝酒的。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报告显示,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年人均消费酒精约6.7升,与俄罗斯15.1升、捷克13升、法国12.2升的消费量相差甚远。甚至无法比拟人种、文化相近的韩国(12.3升)和日本(7.2升),连地处热带、无需饮酒御寒的泰国人,也比中国高0.4升。

【中国式酒桌文化】

几乎所有民族都有程度不一的劝酒行为,为什么中国的酒桌文化会给人留下强烈印象?

它实在太精细复杂了。有些以豪饮著称的游牧人,招待客人时喜欢一醉方休,这是因为他们日常社会交往较少,来了客人犹如过节;但其礼数和讲究通常很简单,至多灌下几碗即可。

东亚的日本、韩国,职员们喜欢下班后集体喝酒,但日本人基本保持随意,韩国人比日本人更讲究尊卑,但其礼数的复杂程度远不能与中国相比,也不像中国这样非要把人灌醉不可。

自古中国就有劝酒传统,但古人的劝酒、灌酒,与其他民族的劝酒并无特别不同,而今天中国的酒桌文化因为发展出一套通行全国的规则,并非古代传统的简单继承。

中国各地酒桌文化基本原则相同:下级向上级敬酒,显示恭敬和服从;上级对下级劝酒,表现亲密与庇护;同级间相互斗酒,则展示力量,活跃气氛;每一级不能乱了步骤。

敬酒顺序:必须先等位尊者互相敬酒,然后才是位卑者按层级高低,先后向位尊者敬酒;一定要弄清地位排序,先敬地位最高,然后次高,一旦顺序出错,不但易引起不悦和怀疑,而且会弄得位尊者之间彼此尴尬。

敬酒姿态:位卑者向位尊者敬酒,必须离席走近位尊者,碰杯时杯口必须低于对方酒杯,无论对方喝多少,都必须双手举杯先干为敬。位尊者若离席向位卑者们敬酒,位卑者们须做感动雀跃状。

灌酒规则:地位最高者当然是酒宴上被灌酒的第一目标,但只能适可而止,位尊者喝到适度,充分领略下属的忠诚后,接下来通常是欣赏手下面红耳赤互相灌酒的娱乐时段。

斗酒规则:若是两个组织参与的酒宴,通常主人会努力把客人们放倒,但位尊者总有人代酒,双方主帅并非斗酒主力,承担重任的多半是中层骨干。所以,被放倒的通常是敢为领导豁出去的中层。

两个单位斗酒,最大价值不是把对方摆平,而是各自增进内部凝聚力平时难得在领导面前表现的下属有了最直接机会,而下属忠心耿耿的表现,则会让领导非常享受。

酒能让人放松、兴奋、自控力降低,容易快速建立互信和亲密关系,在人情社会,它几乎是万能的情感粘合剂。而在人情因素考虑较少、讲究规则和程序的社会,酒宴就很难成为商务、公务活动中的重要纽带,酒更多出现在个体之间交流感情的场合。

所以,人情社会较浓的东亚国家劝酒文化相对较浓,而日本、韩国、中国的社会尊卑层级分明程度有别,酒桌文化的强度明显有递进关系中国人虽不像韩国人一样,年龄稍大几岁就分出地位高下,但中国整个社会的组织体系都被纳入自上而下的15级行政级别,这种层级和秩序远比韩国更森严。

另外,中国自1950年代末的社会改造,将中国人的全部社会关系都纳入单位内;日、韩的组织只管成员的加薪、升职,而中国的组织还管户籍、分房、职称评定、子女入托入学等。个人极端依附体制,是中国式酒文化诞生的基础。

不过,一旦离开等级分明的场合,中国人就没有这么多规矩,饮酒量也会大幅降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调查发现,华人移民加拿大后,酒精消费立即大减,最高降幅达70%。

但只要留在中国,就免不了经常出入酒桌,酒宴文化不但令一些人苦不堪言,也成为年轻人进入单位最大的考验和压力,由于能喝就可以迅速获得赏识,网上有大量年轻人咨询如何锻炼酒量。

气温越来越高 葡萄酒爆塞怎么办?


高温会让酒中的二氧化硫挥发,减弱其抗氧化性,让葡萄酒加速老化。当温度超过25℃时,葡萄酒的老化速度变得很快;达到30℃时,葡萄酒的陈年速度最高可以提升至50倍。

当然,高温还会带来另一个酒鬼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爆塞!

夏天来了,放在车里的葡萄酒一不小心就爆塞漏液了,放在房间里的葡萄酒好好地软木塞鼓出来一截,都不能放心喝酒了,就问你烦不烦?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该如何防止葡萄酒爆塞,遇到葡萄酒爆塞又该怎么办?

夏天为什么葡萄酒容易爆塞?

葡萄酒软木塞凸出来一截,就是我们俗称的爆塞、胀塞或顶塞。

软木塞之所以会凸出来,究其原因,还是由压力不平衡导致的。但瓶内的空气压强大于瓶外的压强时,就会把软木塞顶出去。

众所周知,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添加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但是在夏季的高温下,溶解在酒液里的二氧化硫会挥发出来,导致瓶内压力上升,最后可能形成爆塞现象。

高温不是引起葡萄酒爆塞的唯一因素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葡萄酒爆塞都是由高温引起的,但高温可不是爆塞的唯一诱因,在装瓶环节、运输环节和储藏环节都有可能会造成爆塞现象,整体上主要有以下5点原因:

装瓶时没有压紧:葡萄酒灌装过程中,机器发生故障,软木塞没有完全压紧,从而导致木塞可能留一截在外面,从而看起来像是爆塞。

葡萄酒残留酵母:大部分葡萄酒都会带有糖分,就算是干红也含有低于4g/L的糖分,如果这时葡萄酒残有酵母,就会形成二次发酵,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从而形成爆塞。

葡萄酒含糖量多:糖+酵母=酒精+二氧化碳+热量+如果葡萄酒里含糖量较多,就有一定的几率会在瓶中继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爆塞。

葡萄酒剧烈震动:葡萄酒若经过剧烈的晃动,容易导致酒中的酚类物质加速氧化和蒸发,同时增高了瓶内温度,也是容易导致爆塞的。还有更厉害的,如果晃动强度过大,瓶内的冲力也是可以把塞子顶出来的哦。

葡萄酒温度过低:温度过高会导致爆塞,温度过低也容易导致这一现象。其实冬天也是爆塞频发的一个季节,因为葡萄酒在极端低温下会结冰,体积变大。

如何防止葡萄酒爆塞?

(1)装瓶过程中要检查仔细,避免出现木塞没有压紧等现象。

(2)运输和储藏过程中避免剧烈的震动。剧烈震动会加速葡萄酒的氧化,降低葡萄酒的品质。

(3)良好的储存环境。葡萄酒在储存的过程中保持温度的恒定、温和,以10-15℃为宜;理想的保存湿度是60-70%,且酒瓶要卧放,以保持软木塞的湿润与良好的膨胀性。

爆塞的葡萄酒还能喝吗?

爆塞的葡萄酒并不一定就是坏酒,是否可饮视爆塞程度而定。

(1)木塞只有轻微突起:这种葡萄酒很可能是包装环节发生错误,或者葡萄酒含糖量较高,正好酒中又有残余酵母,引起二次发酵而形成。通常这类葡萄酒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以正常饮用。但不建议长期保存,应尽快饮用掉。

(2)木塞突起10%左右:这类葡萄酒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遭遇短暂高温或剧烈震动影响的,品质会有所影响,但有时这种葡萄酒并没有坏,还是可以正常饮用的。

(3)木塞突出30%或以上:这类葡萄酒预示着大量空气进入到瓶内,往往还伴随着漏液等现象,葡萄酒一般会散发着煮过的水果和焦糖的味道,果香殆尽,通常不建议饮用。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