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人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是透明的,为什么中国人要叫它“白酒”?这个理由文化人才懂》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各种中国的产物中,你能找到许多和中国思想文化相关的内容。就拿酒文化来说,中国酒最经典的是黄酒,发展最好的却是白酒。黄酒颜色偏向棕黄色,味道醇厚,有养生治病的功效。白酒颜色透明,味道浓烈,多饮会醉人。明明白酒是透明无色的,为什么中国人却要把它叫做“白酒”呢?
其实,白酒只是一个总称,在中国各地区,白酒拥有截然不同的名字,有人把白酒叫做老白干,有人把白酒叫做二锅头,也有人给白酒冠上茅台、高粱酒、烧刀子等名牌。直到官方统一名字,“白酒”这个名字才算定型下来,代替所有透明无色的白酒液体。不过,在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白酒的旧名。
白酒为什么会被叫做“白酒”呢?按照颜色来看的话,白酒完全可以叫“透明酒”、“无色酒”之类的名字。但中国人的文化中,一个白字就代表了许多含义。学习过中国画的朋友一定知道,国画有一个技法叫“白描”,白描指的就是只用毛笔和墨水,用墨水的深浅来表达画面感,勾勒出线条后,就能完成一幅画。这里的“白”指的是简朴流畅,没有一丝累赘的颜色。
白描技法中,墨水的深浅和毛笔的勾勒是关键,所以线条颜色有浓有淡,以水来调和。白酒亦是如此,原料简单,用水来勾调酒的酒精度数,水的多少直接影响白酒最后形成味道,可以说,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国画白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白酒用一个“白”来表达,非常准确。
那么,用“白”形容的白酒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白酒,原材料必须是谷物粮食,以酒曲为发酵剂,加入清水经过蒸煮、发酵、提纯、蒸馏等步骤做出来的粮食酒,这才能被称为白酒。若是用酒精和化学添加剂勾兑出来的饮料,不叫白酒,只能叫酒精饮料。
那么,白酒里可以加水,能不能加冰呢?毕竟在这么炎热的夏季里,要是喝酒能喝上一口冰凉的,那该有多爽啊?但是,一般的白酒是不能加冰的,加冰会让酒体变得浑浊,并且产生水味,破坏了白酒本身的口感。如果是高品质的白酒,更是不能加冰。
把无色透明的酒液饮料称为“白酒”,虽然在名字上统一了。但说实话,白酒还有很多好听的别名,比如琼浆玉液、杜康酒、清圣、曲居士等等,这些酒的名字同样美妙清雅,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白酒的美味和滋味。你们觉得应该保留这些白酒的别名,还是直接统一叫白酒就好了呢?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明明无色透明,为什么要叫白酒
白酒和老祖宗的许多伟大发明一样历史悠久,在文化和国人生活中更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多年来的国宴用酒,更是寻常百姓餐桌上较容易看到的一类酒精饮料……
很多人都爱白酒,但常喝白酒的人不一定真正了解白酒,究其缘故原来大众对白酒的认知普遍停留在一些品牌故事和广告之中。不过如果你连以下这些都没搞懂,这么多年的白酒就真的白喝了!
什么样的酒才能称之为白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根据国家标准GBT15109-2008《白酒工业术语》可知,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敖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一种饮料酒。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用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不属于白酒,充其量只能称作酒精饮料。
明明无色透明,为什么要称之为白酒?
由于过去人们对这类蒸馏酒的称谓很杂乱,各种地方称呼都有,如土酒、高粱酒、烧酒、烧刀子或老白干等。因此到新成立后为了统一规范,才统称为“白酒”。
白酒为什么会根据香味分类?有哪些常见香型?
白酒的酿造方法非常多样,而且在原料、制曲和酿造蒸馏工艺上也各不相同,因而对白酒的分类也非常常见,不过目前市面上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以香型划分。这不仅是因为白酒的香味是其典型特色,还因为这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之一。
人们根据原料、糖化发酵剂、酒曲、发酵设备和酿造工艺等的不同将白酒分为了12种不同香型。分别如下: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豉香型、特香型、药香型和馥郁香型。
白酒的酒精含量都很高吗?
在许多人眼里,白酒都很烈,而且酒精度数都很高。实际上,采用我国传统方法生产而来的白酒,酒精度一般在41-55度之间,极少数会超过65度。现在一些采用降度工艺生产而来的白酒一般在38度左右,有的还只有20多度,这些酒常被称作低度酒。
白酒这么辣口是因为酒精度数高的缘故吗?
很多人认为白酒之所以辣口是因为酒精度数高,但从上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白酒的酒精度数并不算高。而且实际上,常喝白酒的人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高度白酒都很辣口。原来白酒的烈并不都是因为酒精度,更何况纯酒精在味觉上更多的是“微甜”而不是“辣口”。
事实上,白酒中的醛类物质才是造成辛辣感的元凶,尤其是刚蒸出来的白酒往往具有辛辣的刺激感,而一些白酒经过一定时间的陈放熟化后,辣味会减轻,这是由于带来辛辣感的成分部分挥发的缘故。当然,有时候所谓的不辣并不是真的不辣,而是口感上显得不辣,这主要是因为白酒中各物质相互协调的缘故。当然,白酒辣口并不一定是缺点,更有不少人认为喝白酒就应该有辣味,这样的刺激性口感才够味。
常见的白酒容器及瓶型有哪些?
白酒容器中以玻璃和陶瓷较为常见,这是较能保护白酒的一类容器。此外,金属、木制甚至塑料容器也有,不过较少见,一般仅用于特色酒款。从瓶型来看,白酒瓶主要可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传统仿古(如部分茅台)、仿洋风格(如部分古井贡酒)、异形特色(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较成功的例子是酒鬼酒)和通用大陆(可细分为酱油瓶型和防伪瓶型)。
白酒常见容量为多少?
和葡萄酒普遍为750mL类似,无论是什么瓶型,白酒净含量大多都为500mL。这主要是因为理论上一斤水等于500mL,尽管根据酒精度的不同,一斤白酒的实际容量也会有所不同,但500mL(一斤装)目前仍是市场主流的包装容量,这更符合传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而且更容易计算饮用量。当然,250mL、1L装甚至3L装等也是常有的。
为何白酒不用易拉罐装?
白酒不用易拉罐装,是因为乙醇等物质很容易酸败,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罐体导致泄漏;此外易拉罐通常装含大量气体的饮料,气体膨胀会增加罐壁强度,白酒中无大量气体,罐壁会不结实。装白酒较好的材料是陶瓷,酒在瓶中还能继续老熟,因此酒长期存放不会酯化水解,反而越放越香。
白酒一定越陈越香吗?
在不少人的传统意识里,往往认定酒是陈的香,尤其在说到白酒时,许多人对这一点更是坚信不疑。然而,白酒也并非越陈越香。低度白酒在存放一年甚至更久后会出现酯类物质水解的情况,进而导致口味寡淡;哪怕是一些优质白酒也有其较佳适饮期。要想白酒越陈越香除了要选对酒外,还要满足密封、温度适宜等严格的保存条件。
为什么中国人爱喝高度的白酒?
为什么中国人爱喝白酒?白酒多少度数的最好喝?低度酒是高度酒跟水勾兑的吗?类似的问题,显然是对白酒度数了解的不够。下面8个白酒度数知识,不仅可以解答以上问题,还会揭示为何“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一气十八碗”的现象。
第一.酒度走过的历程
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洋酒多是以葡萄等水果酿造的。大约在公元前5000~3000年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当时酿出来的是黄酒,估计才几度。后来到了宋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开始大量酒曲造酒,酒的度数又进一步提高了,可以达到十多度。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国以后,才首创出蒸馏酒。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第二.酒度怎么检测的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
第三.白酒分多少度数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18度的白酒。
白酒的酒度多少,并不是、也不能代表着酒的质量风味的优与劣,高酒度作为过酒瘾来说尚可起些效果,但是酱香型白酒最佳度数是53度。
第四.自酿酒可高达75度
我国上市的白酒中,泸州老窖生产过73度的基酒,市面上很罕见。不过最烈的酒恐怕是一些农村和少数民族自酿的粮食酒,度数最高可达75度,“度数太高的酒由于没有勾兑东西,醉酒和醒酒都很快,贪杯对内脏有害,建议大家少喝或不喝。”
第五.低度酒不是高度酒加水勾兑出来的
粮食经过发酵后酿出的酒一般是十几度,十几度的酒经过蒸馏,前期出来的酒可达80多度(称酒头)。掐头去尾,就是要去掉蒸馏两头,取中间部分,一般可达50度。真正成品酒度数是要经过不同批次、度数酒互相勾兑确定的。由于低度酒不易保存,成品低度酒是高度酒通过降度处理(在酿酒工艺中称“加浆”)得来的,不是人们常说的简单加水勾兑。
第六.优质低度酒工艺比高度酒复杂
我国白酒的特点是甘洌芳香,酒度较高。一旦降度,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和原酒的风味、风格有明显变化;二是降度后出现浑浊(白浊)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调和、易出现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又不能出现浑浊现象,要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并具有明显的典型性。
各酒厂生产低度白酒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产一般要经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勾兑工作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大一些,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而处理降度后的浑浊,其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把出现浑浊的物质适当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质也被同时除去,难度也很大。
第七.李白、武松为什么都能喝?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这当然夸张了点。根据古代的容量标准来算,1斗约12斤,12斤白酒足以让人酒精中毒,那李白为什么喝完斗酒,还能诗百篇呢?他喝的是什么酒呢?在唐朝,现代意义上的白酒还没真正出现。那时的酒在酿制方法和口感上类似现在的黄酒,也就不超过10度。以现在52度白酒折算,斗酒也就是不到2斤白酒。而且黄酒对肠胃的刺激程度却与白酒完全不同。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武松上景阳岗前,在山脚的小饭馆里吃饭时,他一气喝了十八碗酒,带着醉意连夜上山,打死了一只老虎。其实,那个年代的人们所喝的酒应该属于今天称为“醪糟”之类的甜酒,充其量也就几度,否则,智取生辰纲时,英雄们怎能拿它解渴呢?如果按每碗盛三两10度的酒计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50度的白酒一斤多点。至于店家打出“三碗不过岗”,那只不过是个酒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