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自酿酒文化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2022相关白酒知识:爱喝酒的人士注意了,自酿酒居然有毒?》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这样一个传统,一到夏粮收成后,诸多农家便开始用新米家庭自酿白酒,称之为“谷酒”或“土烧”。深得老百姓喜欢,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没事就整两斤,一边呲溜一边还要发个感慨:这是纯粮酒,味道好!但是,小编要说:即使这样的酒真的是粮食酒,喝起来可能是喝。为什么呢?其实自酿的白酒本身是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假如处理的不得当就可能会残留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自酿酒处理不当,导致酒中甲醇含量较高,甲醛在体内不易排出,长时间的甲醛积存会对人体的有损害作用(头晕、视力模糊、头疼、耳鸣、呕吐等症状)。那么自酿酒还能不能喝?自酿酒可以喝,但比工业生产的酒风险更大一些,所以喝自酿酒好要谨慎一些。家庭自行酿造的酒,缺少工业生产时严格治理及质量操纵系统,较难有用预防污染及农药残留,轻易产生有害物质。问题一:酿酒生产工艺过程应如何去除甲醇?酿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胶质是甲醇生成的基础,它主要集中在原料的表皮。自酿酒对原料处理能力弱且设备一般相对简单(无较好的蒸馏塔),蒸出来的“头酒”甲醇含量偏高。问题二:工艺的差距使酒的品质差之千里酒厂酿酒,必须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来保证出酒的品质。怎么制曲、怎么下窖、怎么出窖、怎么上甑蒸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保证了出来的酒,品质稳固不会出大问题。更何况酒厂还有“质检”这个岗,就是专门盯着酒质的,他们会将每批次的酒取样化验。比如酒厂蒸馏出来的酒,必须“掐头去尾”,立刻刚开始出的酒和后的酒都回泼酒窖,或直接扔掉。因为刚开始出的酒,里面醇、醛等杂质含量高。自酿的有这些讲究吗?自酿酒里面的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严峻超标,有的人只觉得自家粮食酿造的酒是纯粮原生态的,却根本不知“有害物质超标”这个概念。这样的酒,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身体。题五:饮用舒服度的问题自酿的酒半年甚至刚酿出来就卖,满满的土腥味、辛辣、爆口感,有的人为了追求“口感”加点冰糖和枸杞等,其实这就好比小吃药怕苦,塞一颗糖在嘴里的道理一样。 正规酒厂生产的酒一般都要经过专业存放,如浓香酒两年以上、酱香酒,从酿到能喝,至少三至五年,才能算得上“口感还可以”。一瓶白酒,并不是简单的从酿出来放一段时间就能好喝的。中国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将多种不同风味、不同年份、不同等级、甚至不同香型的‘调味酒’,和作为主体的‘基酒’,调合成一款风味复合的成品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勾兑,这其中有中国哲学的韵味,和中国烹饪的原理很相似,其实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工程。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2022相关白酒知识:自酿白酒的危害?


现在许多人因为可怕喝上假酒而自己开始学着酿酒,但是其实自己酿的白酒里有许多有害的物质,有些是从原料中带进去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就像许多发酵物品一样,在白酒的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甲醛,而这些有害物质假如不加以处理,将会损害我们的身体,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自酿白酒有哪些危害吧。在白酒生产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有些是原料带入的,有些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它们在白酒中的含量。(一)杂醇油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二)醛类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白酒生产中为了降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操纵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降低酒中总醛的含量。(三)甲醇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峻中毒。特别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攒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连续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甲醇产生的数量与制酒原料有紧密关系,为了降低白酒的甲醇含量,可采取以下措施:(1)挑选原料 过熟的或腐败的水果、薯类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果胶质含量较高,用这些原料来酿酒,甲醇含量会高。应挑选含果含果胶质少的原料来酿酒,以便降低甲醇的含量。(2)使用黑曲作糖化剂时,由于黑曲霉所含果胶酶较多,因此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高。若使用黄曲作糖化剂,由于它所含果胶酶少,因而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低。(3)利用甲醇在酒精浓度高时易于分离的特点,可通过增加塔板数或提高回流比的方法,提高酒精浓度,把甲醇从酒精中提取出来。精馏时,若操纵回流比在1∶10—1∶20,可把甲醇分离出来。例如含有0.18—0.2%甲醇的白酒,只要分馏出3%的酒精,即可把甲醇含量降低到0.12%以下。也可另设甲醇分馏塔除掉甲醇。(四) 铅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铅通过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较少的,主要是慢性积攒中毒。如每人每日摄入10毫克铅,短时间就能出现中毒,目前规定每24小时内,进入人体的高铅量为0.2—0.25毫克。随着进入人体铅量的增加,可出现、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减弱、贫血、腹胀等。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以上器具的含铅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则器具的铅溶蚀越大。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品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同时要加强生产治理,防止产酸菌的污染,因为酒的酸度越高,铅的溶蚀作用愈大。对于含铅量过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麸皮进行脱铅处理,使酒中的铅盐[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麸皮,搅拌平均,静置1小时后再用多层绒布过滤,能除去酒中的铅,但这样处理会使酒的风味受到影响,需再进行调味。(五) 白酒中的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去除方法:应对原料预先处理,可用水充分浸泡,蒸煮时尽量多排汽挥发。也可将原料晒干,使大部分消逝。也可在原料中加入2%左右的黑曲,保持40%左右的水分,在50℃左右搅拌平均,堆积保温12小时,然后清蒸45分钟,排出氢氰酸。原料粉碎得细,排除效果较好。

2022相关白酒知识:贵州酿酒历史


贵州的酿酒起于何时?据现有资料可知早在二千一百年的战国时代,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就无处不飘美酒香。据文献载,当时贵州一带就生产一种拘酱酒了。汉代,贵州的酿酒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史载,汉武帝曾品尝过古仁怀产的酒而大加赞赏。南北朝时期,这里已能酿出酒精浓度较高的酒。隋唐五代时期,又出现一种“ 女酒 ”。古代是指煮酒的女奴,后渐渐为酒之名。宋代,朱弁《曲淆旧闻》就记有当时的二百种名酒。而产于今贵州一带的“牂牁酒 ” 和“风曲酒” 已颇负盛名。元明以后,特别在清代三百年间,贵州酿酒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在清初的小说名著《镜花缘》里记有当时全国的五十余种名酒,其中就有贵州的苗酒和夹酒。关于苗酒,乾隆《贵州通志》说,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色红而味醇厚”。李宗(日方)《黔记》说,夹酒以粮食为原料。“ 初用酿烧酒法,再用酿白酒法乃成。”其它如钩藤酒、刺梨、糯米酒等也各具特色。这当中引人注目的是仁怀“茅台春”、“茅台烧”,它经过几个世纪的酝酿,逐步发展成誉满五洲的“茅台酒”。贵州的名酒,不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风格和特色, 在国内外都名列前茅。真如清代学者、诗人郑珍所赞誉的“酒冠黔人国” 。贵州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名酒之乡。

2022相关白酒知识: 红薯可以酿酒了,你造吗?


大家都知道红薯里边含的淀粉非常的多,红薯的作用在工业上也常被酿造成酒精被使用。但是在山东等红薯产量大区,有部分人却是用多余的红薯酿酒。然而由于红薯里含有一些特殊的物质,食红薯在酿造成酒的时候甲醇的含量比较高,相信大家都知道甲醇会使人眼睛失明,严重者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那么人们还用红薯酿酒吗?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酒厂提高了蒸馏手段,这样红薯酒就可以喝了,但是这样的话,红薯酒的成本就比较高。在以前缺少粮食的年代,很多酒水都是用红薯酿酒的。下边是红薯酿酒的方法,感兴趣的人么可以尝试一下。1、将红薯切成条状,并且平铺到干净的地板上,再在上边撒上水,并且均匀搅拌,使其受湿均匀。2、然后将红薯条放入装好的瓶子里开始蒸,大概蒸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将蒸好的红薯倒出来进行降温。3、将白曲丸磨成粉均匀的扮到冷却好的红薯上边,曲粉和红薯的比例大约在3:504、做完这些工作后你就可以将他们放到桶内或者缸里,上边再均匀的铺上一层稻谷壳,再用泥土进行密封,让原料进行发酵,当发酵的原料温度上升3-4度时,将密封的泥土扒开,使其降温,这样发酵已经就完成了。发酵的时间大约在3-4天左右。5、将发酵好的原料和稻谷壳均匀的搅拌在一起,比例大约在20:3,然后在加入60%的水进去,全部材料准备好之后就开始蒸馏,蒸馏3小时左右就可以了,那么剩下的酒渣还有用吗?这个必须有用啊,剩下的酒渣可以当作饲料来使用,

2022相关白酒知识:喝酒能御寒?


喝酒取暖,这是大众认识的一种误区,人们喝酒后有热乎乎的感觉,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加速肌体的代谢,释放出能量。但这是短暂的舒服,随着血管扩张,热量大量丢失后,反而会感到寒冷。天寒时,人们常常喝上几杯酒,来暖和身子,认为饮酒可以御寒。一般来说,喝酒可使呼吸加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的速度随之加快、热量消耗增加,让人感到身上热乎乎的;同时,酒里含有酒精,饮酒后导致神经出现短时的兴奋,口腔和咽喉粘膜也出现轻轻颤动。这样,全身就有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实际上,这是调节体温的中枢发生紊乱的前兆。特别是酒喝多时,可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量丧失增多,这时胃受酒精的麻醉,功能也明显下降,人体产热功能减弱。御寒一是要进食有营养的食物,增加热量;二是加强保暖。若是单纯靠饮酒御寒,反倒不耐寒。所以,不宜饮酒御寒。喝酒可、有利关节的说法更是不科学的保健法。因为酒能产生的热量很有限,对关节的没有意义。此外,长期饮酒也会加速骨钙的丢失,导致脚软无力,腰背疼痛。经常饮酒会使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酒精对消化道的不断刺激,会加重肝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食管炎、胃炎等患者的病情。长期饮酒还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肝硬化,它可引起肝硬化并发肝衰竭导致死亡。喝酒可使呼吸加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的速度随之加快,让人感到身上热乎乎的;同时,酒里含有酒精,饮酒后导致神经出现短时的兴奋,全身就有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是调节体温的中枢发生紊乱的前兆,大量饮酒引起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导致醉酒者昏迷。醉酒者神智不清,如醉倒在室外的严寒之中,还会有冻死的危险。喝酒后,酒中的乙醇进入血液后,进入系统,起麻醉作用,使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因而对寒冷反应不敏感,使饮酒的人误以为喝酒能御寒。乙醇会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人体内大量的热量通过皮肤散失,反而会使体温下降。因此,以喝酒御寒,不仅起不到御寒功用,反而易使人出现感冒、等症状。

2022相关白酒知识:成都的酿酒历史


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文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文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证明了水井街酒坊酿酒历史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锦江春",同时亦为中国白酒起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烧酒提供了重要证据. 酒的创造,相传是夏禹时代的仪狄,距现在已将近四千年了。无独有偶,远在当时尚无文字的四川,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广汉三星堆发掘出来的文物,就有很多精美的酒器,既然有器,当然酒的生产更在前了,两者时代虽然相近,(三星堆时代,经科学鉴定,约三千余年。)而路隔数千里,且交通闭塞的“西南线”,酒的出现,却与华夏遥遥相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此,足见成都酿造历史的悠远。“酒以成礼”([春秋]左传),从古以来,宗庙祭祀、朝廷宴饮、外交酬酢、社会交际,以至于“河梁饯别(苏武与李陵)”,“横槊赋诗”(曹操),“采菊东篱下”、“举标邀明月”(陶渊明、李白),以酒相祝,把酒自遣,供酒消愁,举酒盟誓,都可以证明酒与人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而且没有男女的界限。但因酒而发生的问题,如“灌夫骂座”、“弥衡使酒”而招来灭族、杀身之祸,又往往令人废书而叹。所以孔子说:“惟酒无量,不及乱。”这倒是深于世故之谈。成都地区,由于气候温和,特产丰富,酿酒历史同中原相近,历史悠久。《华阳国志·蜀志》“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开明称帝,约在公元前四百年,是成都酿酒的早记载,而广汉三星堆的酒器,又把成都酿酒的历史上推了一千多年,到了“相如涤器,文君当垆”。和西南各族统一于秦汉中央政权,西域丝绸之路交通的畅通,成都酒业的蓬勃兴起,自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更兴盛了。从彭县、新都区出土的酿酒画像砖实物印证,早在东汉,成都已就开始用蒸馏技术造酒了。唐代绵竹剑南烧春、泸州荔枝绿、郫县郫筒酒等均是川西名酒中的佼佼者。《成都古今记》记载成都一年之中,每月皆有市,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而以十月为酒市,可以想见当时万人空巷的盛况。杜甫:“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这一名酒,一直传到今天,犹为酒客们所欣赏。清末.成都共有烧房四百九十六家烤酒,而生产经营者,多半为陕西籍人,各有其独特的酿造勾兑技术,大都浓香醇郁,其高下区别,惟在醇、香、厚的程度,醇则不燥,香则有致,厚则不淡而无味,而勾兑的技巧,又各保守秘密,因此各家的风味也不同。

2022相关白酒知识:习酒酿酒历史


茅台与习酒一衣带水,相距不到50公里。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自秦汉以来,在这一带,赤水河沿岸,就有民间酿酒历史,当地的汉、彝、苗等民族嗜酒成风,盛行家酿坛坛酒、呷酒、醪糟酒之俗。凡有婚丧嫁娶、打猎扎山、岁令节庆等活动都离不开酒。据司马迁《史记》载: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经过该地区而见“枸酱”,将其献武帝,获得武帝“甘美之”的赞叹。诗人陈熙晋曾有“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的诗句,就是对茅台、习酒酿酒历史的佐证。据《贵州古代史》载,隋唐五代时期,贵州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当地居民除日常食用外,还有少量余粮用以酿酒。《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东谢蛮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宴聚则击铜鼓。”宋代张能臣所撰的《名酒记》中亦有“风曲法酒”的记载。这些史料表明,古代贵州酿酒之风盛行。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奖后,对贵州、四川一带,尤其是仁怀、习水两县的酿酒业影响很大,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52年,习酒的先辈们在黄金坪建国营郎庙酒厂,生产酱香型白酒。1966年,试制成功浓香型白酒。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习水大曲、习酒为主的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产品多次被评为行业和贵州名优白酒,成为地方纳税大户。生产能力方面,通过“七五”、“八五”技改,形成年产浓香型白酒8000吨,酱香型白酒5000吨的规模,并建立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1992年,习水酒厂职工4000多人,总资产5.8亿元,一跃成为国家二级企业。1998年,茅台集团兼并习酒总公司,开启习酒新的历史篇章。2022年以来,习酒公司销售、税利等指标创历史新高,习酒品牌张力进一步释放,企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贵州白酒工业企业排名第二位。至此,习酒公司从建厂国营至今,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