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的历史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湘山酒的历史》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全州久远的文人历史,是推动当地酿酒业发展出产湘山酒这种好酒的又一重要因素。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于今全州县地置陵零县,汉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治所在今县治西南39公里处,辖填相当于今湖南邵阳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道县之间的湘江潇水流域和广西桂林水福以东,阳朔以北的地方,三国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废。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5),零陵郡治迁至泉陵(今湖南永州市北),是时零陵县对郡而言称小零陵。追溯沿革的历史其目的在于说明,全州这块地方曾经有一百二三十年时间是相当于今天半个省般大小地方的政治中心,其酒类需求自然要比一般县分大得多,酿酒业也因之会有更大的拉动。并且由于零陵作为一个地名被认定,便更增加了扩大酒类生产的可能性。据《史记》,远古峙代的贤君舜帝(有虞氏,史称虞舜)南巡期间驾崩于零陵。何谓零陵?即舜帝的确死于此而又找不他的陵墓的地方。零是无,找不到;陵是坟墓。从秦始皇统治起就把全州这个湘江源头地区称为零陵,其本意无非为着祭祀舜帝。这在古代是件大事,自然要有具体场所。据清《全州志》记载,“虞帝岭在城西二十八里,官道傍有行宫故址,是大舜巡行处”,“后人构宇以识其迹”,又“虞帝庙在城西十里”。旧时全州县城还建有舜帝两个妃子的宙宇。《全州县志》记载,“二妃庙在城南一里,汉初平元年建。”唐元和九年重修时,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湘源二妃断碑》记今存《柳河东集》。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全州还有许多祠祀建筑,诸如祀奉孔子的先师庙、祀奉历任清官的名宦祠以及乡贤祠、忠义祠、节孝祠、社稷坛、关帝庙等等。此外,全州百姓习惯宗族聚居,村落百十家、数百家不等,村中各房族大都设家庙,一个大村往往有数个祠堂。众多的祠祀设施是为了方便祭祀活动。按照古礼,祭祀除了“三牲”之外须“五齐”,即五种酒: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周礼·天官·酒正》)。“五齐”都是“有滓末沸之酒",为氵蜀酒,是周代的祭祀用酒,唐宋以降大都用经过蒸馏去糟的白酒。据《广西文物考古报告》,1958年在全州县凤凰乡大毕村附近的麻子冲出土的唐代永州赵司仓墓陪葬品中(公元638年葬),就有酒器青瓷壶、碗等多件,而后从永岁乡蒋安岭那延绵十侨汇公里长的地区内分布的宋代窖址出土的酒缸、酒壶、酒杯废弃品及碎片就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了。当时的酒器既可用于生活也可用于祭祀。可以推断,自秦汉迄民初,全州人民祭祀用酒量是很大的,无疑会推动酿酒业的发展。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湘山酒的关系


湘山酒米酒的关系:全州酿酒业的发展还与地处中原与岭南的交通孔道有很大关系。横亘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边境的五岭山脉,一般海拔在—千米以上,古代从中原地区到广东、广西、东南亚、泰西(中亚、非洲、欧洲)的过岭交通走其他地方很不方便,唯有从黄沙河经全州、兴安到桂林的“湘桂走廊”较为便捷,其间相对海拔高度几与岭北岭南平地相等,且有湘江漓江经灵渠连接,无论步行、乘船都称便利。是以秦汉以后,从中原到岭南的官吏、商旅大都乐于取道此间,外番到来的商人、使节、货物、贡品大都经过这里。并且由于从洞庭湖到全州一段的江水较深可以通大船,而从全州到兴安灵渠下桂林的一段只可通行载重一百斛的小船(5吨)。这是关于灵渠的运输资料记载了的。南运货物至全州要分装小船,北运货物到全州也要集装大船。这样的装卸需要人力和时日,当然有更多人滞留在全州。巨大的客流量,必定会推动饮食业的发展,酿酒业的兴盛自在情理之中。在今日可以找到的前人文字记叙中,存在大量有关在全州饮酒的诗篇。如宋代静江(桂林)知府范成大在全州送别他的朋友时所赋的诗:“桃花如雨暮寄酒,竹箭有筠他年心“。元代在全州做官的虞集则这样描写他的生活,“随云度流水,把酒看青山。”明代全州知州、知名诗人(金陵三俊之一)顾磷在任期间经常与同僚饮酒赋诗,甚至将酒席摆到城北二里外的柳山上去吃,《饮柳山上》记录了他当年的诗酒情怀“把酒高台畔,青山落案前,胜地堪吾醉,清风愧昔贤”,“饼余芳草色,默默对衡杯”,形神兼备,很有感情。据清初古文大家、诗人谢良琦著《湘春楼记》湘春楼在全州城南楼,今废)说,明末全州知州姑苏人马公,“性笃爱山水,每至则饮酒竟日”。作者曾随其饮酒,而后竟号产湘中酒人”,并作《湘中酒人传》以自况,可见,酒风之盛,濡染之深。

湘山酒的发展


作为一个知名品牌,湘山酒沿于历史,而发展和较终认定却在共和国建立之后,完全是由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指引以及党和积极推动,湘山酒厂几代员工辛勤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全州历史上所产之酒大都是酒饼发酵的小锅米酒,1954年湘山酒厂建厂之初仍然沿用旧法,从1960年起采用根霉白曲作糖化发酵剂,改锅闷饭为甑子蒸饭,既节约了燃料又避免了米饭烧锅,并且头一回购买了化学仪器,建立起化验室,把酿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此后又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先后投入近1500余万元,建设各项工程,努力改进酿造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值得指出的是在一系列技改中,湘山酒酿造始终坚持了小缸发酵的传统办法,保持了特色,使所产湘山牌湘山酒从1963年起先后荣获我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优质酒称号、银质奖,荣获1984年国家轻工部酒类大赛银杯奖,1984年国家轻工部酒类大赛银质奖,低度湘山酒荣获1989年国家轻工部产品奖。到2006年湘山酒厂所产的湘山牌湘山酒之外的其他种类白酒、黄酒、露酒、饮料等100多个产品,都曾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质检,被认定具有合格的较好质量。所产“双蒸酒”、“三蒸酒”销售港澳,湘山酒厂是广西较大的米酒出口厂家。2006年湘山酒厂总产量达到15000吨,全厂实现销售收入近亿万元。实现利税2500多万元,成为广西较大的酒类生产企业之一。

湘山酒的出现


湘山酒出现在全州,而不在别的地方,有其深刻的根源。这种根源首先在于全州这一地域所居住的人民是民族的一部分,同其他地方的人类争甚至灵长类一样,有共同的酒类爱好。唐人李肇所著《国史槽》就曾经记录过置酒捕猴的办法。如果袭用老谱,至今仍然可以使猿猴上当。猿猴嗜酒,也会“造酒”。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粤东笔记卷九》中记叙:“琼州(今海南省)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较辣,然极难得。”清代的另一种笔记小说《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也说:“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可知两广地方曾经连猿猴也会“造酒”,何况人类!所以要考证全州酿酒的历史恐怕需要追溯到当地人类的初始阶段。当然,今日的全州人,并非完全是当地初始居民的后代,其先祖大抵迁自中原,“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的技术必定会随之带到岭南。可以推断,今天的湘山酒白酒必定与上述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好酒的天性是酿酒的不竭动力,是湘山酒长期蕴育发展的深刻根源。

湘山酒的继承


据考察,具有共同地域特点的湘江漓江源头地区诸县的人们,大都有酿酒饮酒的爱好与匀惯,如今所见,不仅全州,兴安、桂林都产好酒。湘漓江源地区成为广西白酒产量较大的地区,其由来有自。宋代在桂林任静江知府的范成大对这一地区的酿酒和饮酒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记录。他撰写的《桂海虞衡志·志酒》写道:“燕西有金兰山,汲其泉以酿。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金兰之胜,未必能颉颃也。”比范成大稍后的周去非,在《岭南代答》中也记录了这里酿酒的状况“广右无酒禁,公私皆有美酒,以帅府瑞露为冠。风味蕴藉,似备道全美之君子,声震湖广”。全、兴、灵、桂同在湘漓江源地区,有酿酒的共同地域原因,瑞露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个突出代表罢了。今日的全州湘山酒正是美酒瑞露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全州湘山酒,醉也不上头


米香型小曲酒。工业名优产品。全州县湘山酒厂生产。以当地优质大米为原料,以自制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用半固体半液体发酵传统工艺酿造,经长期陈酿和精心勾兑而成。酒色清亮透明、味蜜香、清雅而芬芳,入口甜,落口甘冽而净,回味怡畅。1992年产量7583吨。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4、1989年分别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在第二至五届评酒会上连续4届评为优质酒。1992年获食品饲料精品博览会和香港食品国际博览会金奖。
湘山酒是小曲米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精品湘山酒是采用精选优质大米加小曲,秉承千年严格的传统工艺悉心酿制而成。窖藏多年,量少而品精。酒色晶莹透亮,味蜜香清雅而芬芳,入口甘美绵甜,回味悠长怡畅,是的珍品。
湘山酒的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和唐朝的寿佛爷开创湘山寺有关。因湘山寺洗钵岩泉的泉水变成了“龙水”,喝了以后治百病,百姓便顺理成章用湘山泉来煮酒,这种“醉也不上头”的美酒就是湘山酒。现在,湘山酒厂共拥有白酒、黄酒、露酒、露酒、饮料等系列产品达100多个,畅销区内外市场,远销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异国他乡。

鸡公山酒历史解说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麓,107国道旁,距信阳市市区45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著名的避暑胜地。鸡公山森林资源丰富,山间溪流孱孱,泉水甘甜。鸡公山山头形似一只报晓的雄鸡,威武壮观,故名“鸡公山”,国内外游人幕名而来,加上山上异国风情的各式建筑,迎来了无数文人墨客,激扬文字。鸡公山从此名震四海。1937年,蒋介石为了避难,在鸡公山防空洞中居住。在此期间蒋介石每日必早起晨读,数天后蒋介石发现一奇怪现象。每日晨起就有一老农从山下担水上山。一日蒋介石好奇上前寻问,才知老农居于山中一村,以酿酒为生。他这一回答令蒋介石更奇怪,山中泉水无数为何要到山下担水上山。第二天,老农给蒋介石带来了一壶酒来见蒋介石。蒋介石开启其瓶口,一股浓香扑鼻而来。当时蒋介石为寄托他一统天下之鸿志,当时为此酒题名为“一统”,后因国家动乱,此酒配方一直流于民间,鸡公山酿酒总厂为宏扬当地酒文化,经多方寻找,终得其配方,故为“一统”名酒。

牛栏山酒的历史沿革


牛栏山地区的饮酒文化,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3000年以前的西周时期。1982年在牛栏山酒厂附近出土的鼎、觯、爵等八件青铜器皿中,有五件都与酒有关。这些青铜器经有关专家分析推测,应在我国的西周年间。而牛栏山二锅头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清朝年间,据《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冽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酒为较着。”此处所提及的“烧酒”,即现在的牛栏山二锅头酒。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牛栏山二锅头酒已成为白酒清香型(二锅头工艺)代表,深受消费者青眯。
如今,在京城众多白酒品牌中,牛栏山酒厂是北京地区:保持自主酿造规模较大的白酒生产企业;较早拥有“老字号”、“”的白酒企业;一家获得“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认定的白酒企业;拥有“酿酒大师”的白酒企业;获准使用“纯粮固态发酵标志”的白酒企业;具有“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单位”荣誉称号的白酒企业。企业在发展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牛栏山酒厂正以全力打造二锅头前列品牌为己任,来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山佬重阳酒的历史沿革


重阳酒在古时称为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民俗采录》)。在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日重阳酒”。这些风俗说明,重阳与酒的关系极深。

山佬重阳酒的历史传说


重阳酒是幺佬山乡农家较喜欢的传统饮料,重阳酒醇香扑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时醉了都不晓得,醒来头不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幺佬山乡家家户户选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阳酒的制作方法与汉、壮族地区的甜酒制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时间后才开坛饮用。
相传,幺佬山乡被一些有钱人霸占了,广大的幺佬人贫穷困苦,日艰月难。重阳节到来了,一对在山窝里开荒种地,相依为命的穷苦夫妻,没鸡没鸭,没肉没酒,只有半缸底米,只好熬了三碗稀粥过节。他们夫妻俩各地吃了一碗后,正在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吃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他俩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白发苍苍、衣衫破烂的老人。夫妻俩问道:老人家,你有什么事呀,”老人说:“主人家,我走远路经过这里,身无分文,已经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好心的人呀,能给我一点儿东西充充饥吗?夫妻俩赶忙把老人请进屋里坐下,把那碗舍不得吃的稀粥端给老人吃。“老人家呀,真对不起你了,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家穷,只有这碗粥了,你不嫌弃,将就吃吧!”那老人也不客气,一口气就把粥喝光了。老人暖和过来后,对夫妻俩说:“谢谢你们了,我教给你们一种酿酒的方法吧!”于是,他把重阳酒的酿制方法教给了夫妻俩,然后告诫说:“这种酒千万千万不能卖呵!”说完,就不见了。
第二年重阳节到了,夫妻俩按照老人说的方法酿制出一种酒。这种酒真奇怪,留久了不但没有像别的酒那样变酸,反而越陈越香甜。打开酒坛,满屋子飘香。喝上一口,隔几夜嘴巴还留香。夫妻俩高兴极了,把这种酿酒方法告诉乡亲们。这样,幺佬山乡家家都喝上了神仙美酒。因为神仙交待过这种酒是不能卖的,因而市面上没有卖的。”

铁刹山酒怎么样来的,铁刹山酒历史渊源


铁刹山酒怎么样来的,铁刹山酒历史渊源。辽宁铁刹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脚下,傍辽东秀水——太子河。

铁刹山酒业集团的前身“永隆泉烧锅”始建于1807年,乃张家酒传人张嘉久所建。是一个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早在1618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曾登临九顶铁刹山,痛饮张家酒(即铁刹山酒),随后定为贡酒。1799年,清代翰林、辽阳才子王尔烈游铁刹山,得秘方后,筹建烧锅,不幸未成先逝。后张嘉久继志建成。然而时乖命蹇,战事频繁,国贫民弱,酒业凋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坚强不屈的永隆泉造酒人勇敢地选择了抗争,给予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极大的支持,在酒厂的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开始重新筹建永隆泉烧锅,1950年,正式收归国有,成为人民的酒厂。虽曾经历了起步时期的步履维艰,文革时期的蹒跚迈步,计划经济的桎梏,市场经济的挑战与考验,但顽强的铁刹山人始终没有停步,酒厂一步步迈出了向前发展的坚实步伐。1996年11月29日,企业更名为辽宁铁刹山酒厂;2003年11月20日,转制为辽宁铁刹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4月,公司正式组建为辽宁铁刹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5个子公司:辽宁铁泉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辽宁满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溪满族自治县永隆商贸有限公司,辽宁铁刹山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辽宁铁刹山酒业(集团)沈阳销售有限公司。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高速成长的现代化民营企业,质量体系健全,管理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