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藏酒用蜡封专题。这篇关于《蜡封葡萄酒 到底什么来头?》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你见过蜡封葡萄酒吗?对于不少酒粉来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对于这种看似拉风的封瓶方式,有人说它暗示着这是一瓶价值不菲的酒。真的是这样嘛?蜡封葡萄酒起源于哪里?它和橡木塞、螺旋盖又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蜡封葡萄酒?

滴蜡封瓶是一种十分传统的封瓶方式。在装瓶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热缩帽和锡帽,酒庄在用橡木塞封瓶后,会在瓶口打上一层蜡密封,避免空气进入酒瓶,造成葡萄酒氧化。这些用蜡封的葡萄酒也大多是陈年潜力较强的酒。但这种封瓶方式成本较高,开瓶也比较麻烦。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葡萄酒的密封已经不需要蜡封这样昂贵的方式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蜡封葡萄酒仍然有它传统独特的美感。很多酒庄为了彰显个性或致敬传统,仍然会选择蜡封的方式,蜡封葡萄酒在外观上也确实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蜡封葡萄酒如何开瓶?

忽略蜡胶直接开瓶则是我们最常见的开瓶方式。直接将酒刀的尖端钻进瓶塞,边拧边用毛巾将瓶口的蜡胶擦拭干净。当软木塞旋出一大部分时,用手将软木塞取出即可。

由于蜡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非常硬,没有刀几乎不可能将它去除。另外,它还非常滑,用酒刀去除蜡胶时,稍不留意会划伤自己。

最实用也最安全的开瓶方式是将蜡封加热后移除蜡封,再用正常的开瓶方式开瓶。蜡胶并不耐热,通常在火焰上加热半分钟左右即会融化。将软化的蜡胶处理干净,再用酒刀开瓶即可。蜡封葡萄酒的开瓶相对麻烦,所以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排斥。

哪些酒会用蜡封?

蜡封成本较高,开瓶不易,如今蜡封葡萄酒已经越来越不常见了。有些生产商为了博得消费者的眼球,会在某个特殊的年份使用一次蜡封,比如1787年的拉菲古堡就使用蜡封封瓶。

以蜡封作为特色之一的要数勃艮第的勒桦酒庄(DomaineLeroy)了。勒桦酒庄将自己家的产品用酒帽进行了区分,红头是指用红色蜡封的葡萄酒,这些酒产自酒庄自有葡萄园,从栽培到酿造都受到严格的监管,质量非常高,以DomaineLeroy的名义出售。白头则指用锡帽封瓶的大区级葡萄酒,这些葡萄是由酒庄从别处收购得来,以MaisonLeroy出售。红头勒桦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蜡封葡萄酒。

蜡封不光用于葡萄酒中,一些有名的烈酒也会采用蜡封的方式,最有名的要数美国波本威士忌的美格(MakersMark),他们将蜡封作为自己标榜艺术的一种方式。一些纯手工的多层蜡封,更是让每瓶威士忌都成为了世上的独一无二,很有个性,也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蜡封葡萄酒一定更好吗?

蜡封的密封性好,但成本较高,一些小酒庄承担不起,因此还能采用蜡封的葡萄酒,往往是具有很强陈年潜力的好酒。不过在如今,部分生产商为了包装自己的葡萄酒,刻意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将蜡封变成了一种营销手段。因此,我们在判断葡萄酒质量时,还是要理性地判断。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蜡封的葡萄酒是怎么回事?


常喝葡萄酒的小伙伴也许见过一些葡萄酒(尤其是年份较老的葡萄酒)会在瓶口使用蜡封来封瓶,而非常见的锡帽,其实,除了葡萄酒之外,某些烈酒也会用蜡封瓶,这是为什么呢?

源于传统

用蜡来封瓶的传统,据说来源于威士忌酒,而且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于科技的限制,现代常用的锡帽和热缩帽等封瓶工艺还不存在,因此以蜡封瓶是葡萄酒生产商普遍采用的封瓶方式。

蜡封的作用

以蜡封瓶,简单来说其目的就是将葡萄酒密封在酒瓶之内,防止氧化,保持酒液的新鲜,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这也是在热缩帽和锡帽进入葡萄酒工业之前蜡封流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时至今日仍然有部分酒厂选择蜡封的封瓶方式,又是为什么呢?

除了部分酒庄出于对传统的尊重而延续使用蜡封的习惯之外,今天用蜡封瓶的葡萄酒往往是出于营销的目的。相比较普通的酒瓶,蜡封的酒瓶无疑在外观上更加独特,许多人也会认为这样的封装更具美感。例如,美国的MakersMark威士忌就以其独特的红色滴蜡设计而闻名于世。

也就是说,使用蜡封的方式来封瓶,与其功能性相关不大,而是基于美学和营销的考虑。

蜡封葡萄酒的弊端

对于具备陈年潜力的葡萄酒来说,微量的氧气可以让葡萄酒在贮藏的过程中陈化,酒质在长时间的陈化过程中可以得到提升。因此,这些葡萄酒通常使用天然软木塞进行封装,因为它多孔而又富有弹性,可以允许葡萄酒与微量的氧气接触。对于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天然软木塞是最值得信赖的选择。

但是,假如在软木塞封装之外再增加一层蜡来封瓶,则会隔绝葡萄酒与这些微量氧气的接触,妨碍葡萄酒的陈化。

除此之外,由于蜡封的葡萄酒不像锡帽那么容易开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消费者开瓶的难度。

蜡封葡萄酒如何开瓶?

简单来说,开启一瓶蜡封葡萄酒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必考虑是否需要先去掉蜡封,而是直接使用酒刀以恰当的角度拧入蜡的顶端,然后以普通的方式开瓶即可。

除此之外,一些侍酒师也会采用先将蜡加热使其软化后再开瓶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既繁琐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并不建议没有经验的爱好者使用。

如何开启一瓶蜡封的葡萄酒?


相信不少葡萄酒爱好者都见过或购买过蜡封的葡萄酒。那么,为什么有的葡萄酒要选择蜡封?正确的开启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vinepair

蜡封的起源

葡萄酒用蜡封瓶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早在软木塞被用作封瓶工具之前,蜡就被用于密封酒瓶以便于储存和运输。即使在软木塞广泛使用后,由于软木塞也并非100%完全可靠: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可能会出现漏液、也有可能会氧化而使得酒变质,还有可能出现TCA污染。所以,蜡仍然被运用于那些需要更好密封条件、特别是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

不过,时至今日,蜡封更多地被当做一种彰显复古与个性的美学用途。因为软木塞普遍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封瓶工具,它也可以让葡萄酒存放很长时间。但是,一些酿酒商,例如里奥哈(Rioja)的LpezdeHeredia酒庄,认为在软木塞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层蜡封是有必要的。

图片来源:Bing

该公司在官网上写道:过去的经验表明,无论用多么好的软木塞密封,永远无法做到万无一失,除非它还有一层密封层保护它。他们认为加上一层蜡封使得他们的顶级葡萄酒可以存放更长的时间,而不需要进行中途换塞(re-cork)工作。同时,蜡封也为葡萄酒的防伪功能提供了额外的保证,因为造假者很难通过打开和重新蜡封来伪造酒瓶里面的酒。

蜡封是高品质葡萄酒的象征吗?


作为一个葡萄酒爱好者,你肯定见过用软木塞或者螺旋盖封瓶的葡萄酒,然而你听说过蜡封葡萄酒吗?不难知道,听说过或见识过蜡封葡萄酒的人肯定不多。那么为什么会有蜡封葡萄酒?如此拉风的葡萄酒又该如何开瓶呢?

1、为什么会有蜡封葡萄酒?

毫无疑问,蜡封葡萄酒的封瓶工艺会更加复杂,那么生产商们为什么还要煞费苦心地去进行蜡封呢?

(1)为了更好地密封,同时降低造假的可能性

蜡封方式往往针对的是陈年潜力突出的葡萄酒,因此蜡胶可以让葡萄酒更好地进行密封,有效避免内部酒液受到干扰,降低氧化的可能性或者说氧化速度。因此,蜡封也可以延长保质期,或者是封瓶者期待葡萄酒可以保存更长久。此外,蜡封葡萄酒使得造假的可能性更低,同时也能让葡萄酒更好地保持新鲜风味。

(2)蜡封是一种传统

事实上,蜡封是一种传统的封瓶方式,因为过去不像现在有热缩帽和锡帽,为了更好地阻隔空气,生产商都会在软木塞封瓶后,再在瓶口封上一层蜡以确保密封严实。即使是现在一些保守的生产商依然采用过去的传统封瓶方式。

(3)彰显复古与个性,同时展现传统手工工艺

既然说蜡封是一种传统的封瓶方式,那么采用这种别致的包装似乎更能彰显复古与个性,同时也是一种致敬传统的情怀,更能向消费者展示传统手工工艺,这在部分生产商和消费者眼里是喜闻乐见的。

(4)美学效应

大抵和一些酒庄钟情于设计艺术酒标一样,自然也就有酒庄愿意在封瓶方式上下功夫。不得不承认的是,蜡封葡萄酒在外观上看起来的确有一种别样的美。无论是送礼还是自己喝,这种特色酒似乎都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5)营销手段

当然,也有少数酒庄单纯是出于营销目的,想在包装上吸引消费者。

2、蜡封葡萄酒如何开瓶?

蜡封葡萄酒有个不足之处就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蜡胶会变得更硬,以至于没有刀基本无法开瓶。不过即使有刀,蜡胶除了质地坚硬还比较滑,因此用酒刀去除蜡封时,很容易割伤自己。此外,多了一层蜡封势必也就意味着开瓶者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开瓶。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软木塞已经够难开瓶了,再来个蜡封岂不是更将他们拒之于千里之外,于是一些酒庄基于这点考虑也开始摈弃蜡封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蜡封葡萄酒真的很难开瓶吗?

(1)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忽略蜡胶

开瓶时,忽略蜡胶直接开瓶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具体操作如下:

准备好开瓶器和蜡封葡萄酒;

将开瓶器的尖端对准瓶口稍微偏离中心的位置;

和平常开瓶一样,将尖端钻入瓶塞里面,这时候势必会有部分蜡胶裂开,记得用一块湿润的毛巾擦拭干净;

擦拭干净后继续旋入,保持和平常开瓶一样,并记得不时用毛巾擦拭干净瓶口;

当瓶塞出来绝大部分时,手动将软木塞旋出即可;

开瓶完成后,瓶口处仍然可以看到残留的蜡胶,用来收藏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这种开瓶方式可以说既简单又粗暴,因为操作起来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并不是所有蜡封葡萄酒都像上图这种一样中间是往下凹的,有时候一些蜡封葡萄酒瓶口处会呈现一定的弧度,因此在操作时很难把握住钻入的那个精准点;加之隔着一层蜡,没点力气是很难成功的,就算钻进去了也极有可能钻歪,进而易导致开瓶时木塞断裂;而且,蜡本身比较滑,一不小心可能会划伤自己;此外,稍有不慎,蜡胶掉入酒液中,也有可能破坏葡萄酒的外观甚至香气和口感。

更重要的是,以上方式显然仅适用于螺旋开瓶器而不适用于老酒开瓶器。然而许多蜡封葡萄酒都是上了一定岁数的,面对一款老酒,这种方式势必会使软木塞断裂甚至掉入瓶内。怎么办呢?

(2)最实用的方式:加热蜡封使其软化

有经验的侍酒师往往会先加热蜡封待其软化后,再用开瓶器操作。这是因为蜡胶不耐热,稍微加热就会融化,因此一般仅需加热半分钟左右即可。将蜡胶清理干净,软木塞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时候再用平常的开瓶方式开瓶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封蜡在较高温度下容易融化,因此在合适的温度下保存葡萄酒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为了更好地保存采用蜡胶封瓶的葡萄酒,最好将葡萄酒储存在阴凉避光处,同时保持一定的湿度。

3、蜡封葡萄酒一定是好酒吗?

尽管蜡封能更好地阻绝空气,但事实上采用蜡封的酒庄较为罕见,这是因为在现代封瓶技术发达的情况下,采用蜡封实在没有多大必要。对于酒庄而言,这无疑会使得装瓶操作更加复杂繁琐,甚至也可能会加大酒庄生产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带来了一定的开瓶困扰。因此对于日常普通葡萄酒而言,实在没有必要进行蜡封,也就是说采用蜡封的葡萄酒很多都是那些品质突出且具有突出陈年潜力的葡萄酒。

然而,这就造成了不少人以为蜡封葡萄酒=需要陈年=好酒的误解。事实上,蜡封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包装特色,而不是品质的保证。一些好酒会采用蜡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采用蜡封的葡萄酒都一定是好酒。正如前面所说,有些生产商单纯是为了营销目的而采用蜡封方式,因此在对待这类葡萄酒时,还是应该理性并综合判断,避免掉进生产商的营销陷阱。

4、哪些酒类/品牌偏爱用蜡封?

(1)葡萄酒

蜡封葡萄酒虽然不常见,但还是有不少生产商采用这种封瓶方式。当然,有的酒庄并不一定每一年都使用,例如1787年的拉菲(ChateauLafiteRothschild)就曾采用过蜡封方式。其它采用蜡封的葡萄酒还有来自罗讷河谷(RhoneValley)的莎普蒂尔香亭干红(M.ChapoutierLePavillonErmitage)以及神之水滴中来自波尔多(Bordeaux)的勒庞(ChateaulePuy)等。蜡封葡萄酒并不是旧世界的专利,智利葡萄酒以及部分国产酒等也开始采用蜡封方式。

(2)威士忌

威士忌采用蜡封方式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要数来自美国的波本威士忌美格(MakersMark),从图中可以看到,有的还进行了多重蜡封。现在,这种蜡封方式俨然已经成为了美格威士忌的标志。由于美格采用纯手工蜡封,每瓶威士忌都不完全相同,可谓是极具个性。

有蜡封的葡萄酒是比较贵的吗?


港真,这本来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但问的人多了,便成了问题

首先回答是不是会特别贵一点?

当然不是的,2欧左右的酒用蜡封也多的是。蜡封是种很好的包装方式,对于具有陈年潜力的葡萄酒有不小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厂商为了向消费者展现新奇,从外形上吸引顾客,或者是让人感受葡萄酒的传统,也会用蜡封对日常消费的葡萄酒进行包装。所以,这个答案很明显。

蜡封是传统的封瓶形式,直到上世界80年代新技术的出现,才用现在常见的热缩帽和锡帽代替。所以如果你是一位老酒爱好者,你就会发现,越是老的酒,用蜡封的概率越大。

蜡封是一种别致的复古包装,更是一种独特的封瓶方式。公元前5世纪罗马人也开始使用橡木作为瓶塞,还用火漆封口。那时用来作为葡萄酒壶和酒罐瓶塞最常见的是用火漆或者石膏,并在葡萄酒表层滴上橄榄油(来减少酒与氧气的接触)。

而在中世纪时,油画描述的都是用缠扭布或皮革来塞上葡萄酒壶或酒瓶的,有时会加上蜡来确保密封严实。

蜡封能很好地保存葡萄酒,除了防水防潮以外,也能够更加有效的阻止空气与葡萄酒的接触,减少葡萄酒氧化速度。当然,也因为如此,葡萄酒在瓶内的发展速度减缓,几乎不会发生氧化作用,相对来说储存时间更久。

在现代瓶封技术发达的情况下,传统的用蜡封瓶方式已经比较少见了,采用热缩帽和锡帽的方式变得非常普遍。采用蜡封方式往往是针对陈年潜力强的葡萄酒,或者说希望一瓶酒可以保持到更久远的年代。

有人会问了,蜡封的成本会不会高很多?

这是肯定的,因为蜡封很多时候是手工操作的,不过这个蜡封成本也不会高到那去,几毛钱到几块钱的成本,对于一瓶好酒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在工业发达的现代,使用锡箔纸封瓶更加高效、便捷、美观。但仍旧有很多酒庄保留了传统蜡封的做法,他们认为蜡体比薄薄的稀薄纸更能保存好木塞当中的水分。不仅如此,蜡封的葡萄酒带有手工艺品的古朴之感,并传达出人工酿造的信息。另外,酒庄还能在蜡封的酒瓶口中印上自家酒标,彰显独一无二的风格。

文章最后,我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之前有一位朋友投诉说,为什么她买的两瓶酒,都是锡箔纸酒帽(酒封),为什么一瓶很松能扭动,另一瓶不能动?!我说,喝酒就喝酒,何必纠结于这么小的工艺问题?你看拉菲、木桐的酒帽一样也有松动的。

其实这仅是商品生产环节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包装环节,机器好点就弄得整齐点,机器差点就差点,国外的包装机器还真没中国的发达。不过这样回答了之后,好像这位朋友还挺气愤的了。

唉,喝个酒,也能纠结到这个地步,真的还不如喝白开水。为什么就不能把酒当成最普通的商品来看待呢?

你知道如何开启一瓶蜡封的葡萄酒吗?


相信不少葡萄酒爱好者都见过或购买过蜡封的葡萄酒。那么,为什么有的葡萄酒要选择蜡封?正确的开启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蜡封的起源

葡萄酒用蜡封瓶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早在软木塞被用作封瓶工具之前,蜡就被用于密封酒瓶以便于储存和运输。即使在软木塞广泛使用后,由于软木塞也并非100%完全可靠: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可能会出现漏液、也有可能会氧化而使得酒变质,还有可能出现TCA污染。所以,蜡仍然被运用于那些需要更好密封条件、特别是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

不过,时至今日,蜡封更多地被当做一种彰显复古与个性的美学用途。因为软木塞普遍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封瓶工具,它也可以让葡萄酒存放很长时间。但是,一些酿酒商,例如里奥哈(Rioja)的LpezdeHeredia酒庄,认为在软木塞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层蜡封是有必要的。

该公司在官网上写道:过去的经验表明,无论用多么好的软木塞密封,永远无法做到万无一失,除非它还有一层密封层保护它。他们认为加上一层蜡封使得他们的顶级葡萄酒可以存放更长的时间,而不需要进行中途换塞(re-cork)工作。同时,蜡封也为葡萄酒的防伪功能提供了额外的保证,因为造假者很难通过打开和重新蜡封来伪造酒瓶里面的酒。

如何开启一瓶蜡封的葡萄酒?

那么,要如何开启一瓶蜡封的葡萄酒?首先,这取决于该瓶酒使用的是哪种蜡封。最容易打开的是一种易撕的假蜡封,它有一个内置的标签,可以方便地揭起撕开,然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软木塞啦!就像香槟酒铝帽的那层铝箔纸。不过这是近期才有的创新技术,对于一些比较老的酒瓶就不太可能会有这种带标记的蜡封。

大多数蜡封的葡萄酒都是由一种软蜡覆盖在原先的软木塞上,有两种方法来开启这种类型的酒,均需要用到我们平常常用的海马开酒刀。第一个方法是开酒刀上的螺旋刀慢慢去切割蜡,直到覆盖在软木塞上面的蜡被切干净,接下来就按平常的步骤的开酒就可以了。

第二个方法,简单而粗暴,就是将开酒刀的螺旋杆直接穿过蜡封层并直接拔出软木塞。现在有些酒庄在进行蜡封的时候,在蜡封的封口位置做了特殊处理,使得消费者不需先移除这层蜡便可轻易地拔出软木塞。不过就算生产商没有做特别处理,也是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只是会稍微费力一点,风险也不大。

但如果您将要开启的是一瓶年份较久远、或者用硬蜡密封的酒瓶就会有点麻烦。因为蜡封葡萄酒随着时间推移,蜡胶会变得更硬。明智的做法是,先将上面的那层蜡封去除,再去开软木塞。用开酒刀的螺旋刀轻轻切掉硬蜡(要注意不要划伤自己的手)直到软木塞暴露出来。一些有经验的侍酒师往往会先加热蜡封约半分钟待其软化后,再用开瓶器操作开启。此外,在拔瓶塞时要慢且小心,及时把一些残留的蜡块刷掉。

可万一还是有一些蜡碎不小心掉进酒瓶里,不要慌乱,果断迅速地倒一小杯出来,相信那块些蜡碎也会随酒被倒出来。再不然,就把酒通过一块干净的纱布过滤倒进醒酒器。

最最重要的是,千万不因为一瓶酒用了蜡封就对它敬而远之。你永远不知道-这个瓶子里面的酒或许就是你很喜欢的风格!

有些葡萄酒为什么是蜡封的?是不是会贵一点?


港真,这本来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但问的人多了,便成了问题。

首先回答是不是会特别贵一点?当然不是的,2欧左右的酒用蜡封也多的是。蜡封是种很好的包装方式,对于具有陈年潜力的葡萄酒有不小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厂商为了向消费者展现新奇,从外形上吸引顾客,或者是让人感受葡萄酒的传统,也会用蜡封对日常消费的葡萄酒进行包装。所以,这个答案很明显。

蜡封是传统的封瓶形式,直到上世界80年代新技术的出现,才用现在常见的热缩帽和锡帽代替。所以如果你是一位老酒爱好者,你就会发现,越是老的酒,用蜡封的概率越大、

蜡封是一种别致的复古包装,更是一种独特的封瓶方式。公元前5世纪罗马人也开始使用橡木作为瓶塞,还用火漆封口。那时用来作为葡萄酒壶和酒罐瓶塞最常见的是用火漆或者石膏,并在葡萄酒表层滴上橄榄油(来减少酒与氧气的接触)。而在中世纪时,油画描述的都是用缠扭布或皮革来塞上葡萄酒壶或酒瓶的,有时会加上蜡来确保密封严实。

蜡封能很好地保存葡萄酒,除了防水防潮以外,也能够更加有效的阻止空气与葡萄酒的接触,减少葡萄酒氧化速度。当然,也因为如此,葡萄酒在瓶内的发展速度减缓,几乎不会发生氧化作用,相对来说储存时间更久。

在现代瓶封技术发达的情况下,传统的用蜡封瓶方式已经比较少见了,采用热缩帽和锡帽的方式变得非常普遍。采用蜡封方式往往是针对陈年潜力强的葡萄酒,或者说希望一瓶酒可以保持到更久远的年代。

有人会问了,蜡封的成本会不会高很多?这是肯定的,因为蜡封很多时候是手工操作的,不过这个蜡封成本也不会高到那去,几毛钱到几块钱的成本,对于一瓶好酒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在工业发达的现代,使用锡箔纸封瓶更加高效、便捷、美观。但仍旧有很多酒庄保留了传统蜡封的做法,他们认为蜡体比薄薄的稀薄纸更能保存好木塞当中的水分。不仅如此,蜡封的葡萄酒带有手工艺品的古朴之感,并传达出人工酿造的信息。另外,酒庄还能在蜡封的酒瓶口中印上自家酒标,彰显独一无二的风格。

文章最后,我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之前有一位朋友投诉说,为什么她买的两瓶酒,都是锡箔纸酒帽(酒封),为什么一瓶很松能扭动,另一瓶不能动?!我说,喝酒就喝酒,何必纠结于这么小的工艺问题?你看拉菲、木桐的酒帽一样也有松动的。其实这仅是商品生产环节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包装环节,机器好点就弄得整齐点,机器差点就差点,国外的包装机器还真没中国的发达。不过这样回答了之后,好像这位朋友还挺气愤的了。

唉,喝个酒,也能纠结到这个地步,真的还不如喝白开水。为什么就不能把酒当成最普通的商品来看待呢?

蜡封、印有Logo的木塞是辨别葡萄酒品质的标准吗?


笔者最近看到一篇通过酒塞辨别葡萄酒品质优劣的文章。文章表示:蜡封的葡萄酒品质较好,瓶塞标有产地和品牌logo也是好酒。酒塞粗糙则不是好酒。

关于通过瓶塞来辨别葡萄酒好坏,笔者还看到另一篇文章指出:软木塞封瓶的为好酒,螺旋盖的则不具备收藏价值。然而,事实真如此简单吗?

谬论一:蜡封瓶塞的就是好酒?

这篇来源于百家号的文章《怎样鉴别葡萄酒的好坏?掌握这几个小技巧,身边朋友都会刮目相看》对通过瓶塞判断葡萄酒进行了一番详细描述:而如果瓶塞上面有蜡帽密封,而且还带有品牌的标志,就说明这种葡萄酒的品质是比较好的。

然而,事实却是如今鲜有葡萄酒使用蜡帽密封。包括梅多克四大一级名庄,以及其中中国消费者最为熟悉的拉菲古堡,均不是蜡帽密封。

对此,葡萄酒专业出身的酒商王灿辉解释到:在欧洲,一些规模不大的酒庄希望体现自己的手工因素,会推出一些蜡封葡萄酒满足VIP客户。但这种在市场上能见度不高。在中国,一些规模化葡萄酒酷爱使用金属标、重瓶、蜡封。我认为这是一种商业化包装。

一名WSET3级品酒师也指出:使用蜡帽密封葡萄酒,一般是大瓶装的,或者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的葡萄酒。

谬论二:高档酒的软木塞上印了字?

这篇文章还有如此描述另外:好的葡萄酒打开瓶塞之后,会看到瓶塞底部带有产地的logo。

对此,上述品酒师指出:的确,许多酒庄酒会在软木塞印上酒庄名等信息,一些低端葡萄酒为节约成本不愿这样做。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必须如此。石家庄百博软木塞总经理赵新毅也证实并无强制要求塞子上必须要有产地信息,更为常见的是酒庄信息。

长沙葡壹精品酒业总经理方奕则认为这种论调颇为荒唐,就像明星必须穿名牌衣服一样。他指出:葡萄酒世界没有绝对,不少酒庄在软木塞上写上酒庄名字和年份,仅仅是习惯而已。即便是档次不高的酒庄,只要想写,也可以在软木塞上印字。

如果这些是衡量标准的话,那么品质就不重要了。方奕说到。

王灿辉也指出:通过包装来判断品质,本身就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谬论三: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比螺旋盖更有收藏价值?

关于瓶塞的问题,笔者还看到一篇题为《红酒小知识:红酒保存,横放还是竖放?放错了可就损失一瓶好酒》的文章写到:用螺旋盖封瓶的葡萄酒可以竖放,但这类葡萄酒半数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所以这种葡萄酒买来之后建议最好及时喝掉。

然而,螺旋盖与否也并非区分葡萄酒档次的方式。

作为精品小酒庄密集的新西兰,其绝大多数葡萄酒产品的瓶盖都是螺旋盖。笔者打开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颇为熟悉的新西兰葡萄酒云雾之湾(CloudyBay),其干白与干红均使用的是螺旋盖。在新西兰贸发局官方天猫店新西兰葡萄酒多产区旗舰店中,绝大多数葡萄酒都是螺旋盖。

在澳大利亚,螺旋盖同样被广泛使用。笔者手边有一瓶奔富(Penfolds)Bin407赤霞珠2013年份酒就是使用的螺旋盖。澳洲双红五星酒庄葛兰博(GrantBurge)、御兰堡(YALUMBA)旗下不少高端产品都使用螺旋盖。澳洲顶级品牌露纹酒庄(LeeuwinEstate)更是所有产品均使用螺旋盖。这些酒庄旗下的高端酒款,都颇具陈年潜力与收藏价值,并不需要买来之后及时喝掉。

事实上,软木塞葡萄酒是否比螺旋盖葡萄酒更具陈年潜力,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点。目前并没有世界公认的结论。这也绝对不是判定葡萄酒优劣的标准。毕竟,也没有法律规定高档葡萄酒必须使用软木塞。葡萄酒的优劣,还需饮用者的舌头来下结论。

什么是葡萄酒瓶封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开葡萄酒瓶时,除了有瓶盖或软木塞保护葡萄酒之外,瓶盖或软木塞的最外面还有一层薄膜或薄纸包覆,这种葡萄酒包装配件就是瓶封。葡萄酒瓶封有哪些作用?为什么要用葡萄酒瓶封?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葡萄酒瓶封的相关知识。

瓶封有两大作用:一是保护软木塞免受污染,二是让酒瓶看起来更美观。在打开葡萄酒的时候,一般先把瓶封撕掉,然后才可以把软木塞取出来。瓶封虽然是一个不大受人重视的小角色,但开瓶的时候仍然需要谨慎处理,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开瓶过程显得优雅有度,完美无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开瓶前后应该怎样对待瓶封这个默默无闻的角色。

割瓶封之前

在割开瓶封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观察一下瓶封是否是完整无缺的。如果瓶封有缺损,那瓶里的葡萄酒可能会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甚至有可能被用其他的廉价葡萄酒替换过。当然,后面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极小。

发现瓶封受损后,要仔细检查一下软木塞的状况;打开软木塞之后,先检查一下酒是否健康再进行品尝。

割瓶封之时

开瓶的时候,先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沿防漏圈(瓶口凸出的圆圈状的部位)下方划一圈就可以把瓶封撕开了。最好不要在防漏圈上方割开瓶封,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倒酒时酒液有可能会沾到瓶封切口,影响酒的味道。

不建议使用专门的瓶封刀具来切除瓶封,因为这种刀具通常不能割到防漏圈下方的瓶封。侍者之友开瓶器,或者说海马刀,是最佳的工具,它附带有一个小刀,可以在正确的位置轻松割开瓶封。

割瓶封之后

割开瓶封之后,拿一款干净的湿布擦一下瓶口。然后开始检查软木塞顶部是否有霉菌。如果有,也用湿布擦掉。软木塞顶部发霉可能是因为该瓶酒被储存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不需要太过担心,把霉菌擦掉就行。只要霉菌没有扩散到软木塞中心,那酒质应该还没有受到影响。

取出软木塞之后,如果你发现它的内部也受到了霉菌感染,那这瓶酒的质量就值得怀疑了。这时候,你可以先倒少量酒到杯子里,仔细地闻一下它的香气。如果发现香气不正常,那这瓶酒可能已经变质了。

中国葡萄酒到底属于什么世界?


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

人类有意识地酿造葡萄酒是在新石器时期(公元前8500~前4000)。

最早葡萄酒生产的证据出现在的中国(公元前7000年前)、格鲁吉亚(约公元前6000年),伊朗(约公元前5000年),希腊(约公元前4500年)和亚美尼亚(约公元前4100年)等地的考古遗址。

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最著名的是PhtahHotep墓址,据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Vine,1981)。

在2001年的考古工作中,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000年)浮选出了葡萄的种子。中美科学家(McGovern.etal.2004)在对贾湖遗址的16件陶器内壁附着物萃取出的有机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的13件在红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时,都显示出和近东地区最早的酒非常接近的红外线结果。所谓近东的酒,指的是沉淀酒和一种混合了产自地中海的葡萄酒、大麦啤酒和蜂蜜酒的饮料。在这些陶器上检测出大量的酒石酸和酒石酸盐的成分,除了可以推测出是葡萄酿制的酒以外,山楂作原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化学结果。但是野生葡萄种子是贾湖遗址发现的最重要的远古水果,而山楂种子在贾湖遗址则没有被发现,葡萄很可能因其芳香甜蜜而被用于这种混合饮料的酿造。这是葡萄用于酿酒的中国最早,目前也是世界最早的考古证据。比在现今伊朗境内扎格罗斯山发现的古代苏美尔人留下的公元前5400年的盛葡萄酒陶罐最少要早上3500年的历史。

贾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类型也很丰富,有夹砂陶、泥质陶、夹碳陶、甲蚌或骨屑陶、夹云母片和滑石粉陶五大类。而且陶器中有少量尖底类,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尖底,接地处蹾出一个小平面。这些陶器的种类和形状具备了充当酿造葡萄酒的容器的条件(吕庆峰、张波,2013)。

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的哈摩拉比王朝的法典中已有对葡萄酒买卖的规定,对那些将坏葡萄酒当作好葡萄酒卖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这说明当时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而且也有一些劣质葡萄酒充斥市场。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并逐渐传开。公元1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希腊人不仅在本土上,而且在其当时的殖民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也进行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然而在当时,高卢的葡萄酒生产并不很重要。

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至17个世纪以后的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

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据TheDiscoveryofAmericainTheTenthCentury一书记载,公元1000年,LeifEricson从冰岛出发,穿过大西洋,来到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野生葡萄。

16世纪中叶,法国胡格诺派教徒来到佛罗里达,开始用野生葡萄(Vitisrotundifolia)酿造葡萄酒。

公元16世纪,西班牙殖民将欧洲种葡萄(Vitisvinifera)带入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拉。

公元16世纪,英国殖民将栽培葡萄带到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但尽管作了多次努力,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欧洲葡萄的栽培失败了。

公元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1861年从欧洲引入葡萄苗木20万株,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葡萄园。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几乎全部被摧毁。后来,用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洲种葡萄,防治了根瘤蚜,葡萄酒生产才又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李华等,2007)。

中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全世界葡萄属植物有80余种,原产于中国的就有42种1亚种12变种。例如分布在中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李华,2008)。因此,在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用野葡萄酿酒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于1980年出土于河南罗山天湖的商代(约公元前12世纪前后,距今3000多年)古墓。在这个古墓里,发掘出一个密闭的铜卣,里面盛满液体。经北京大学化学系检测,该液体乃是保藏了3000多年的葡萄酒(吕庆峰、张波,2013)。这也代表了字新石器时代以来已经形成的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延续。

在世界范围内,葡萄酒的最初起源地在东方,而且是多个中心,包括中国、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等国家。葡萄酒由远东传入欧洲,然后又由欧洲传入远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因此,远东(主要指中国)是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地,欧洲则是后起源中心,即栽培葡萄品种的后驯化与传播中心(陈习刚,2009)。

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葡萄浆果落地裂开后,果皮上的酵母菌就活动,酿酒也就开始了,而根本不需要人为加工。正是因为如此,葡萄酒才成为已知的最古老的发酵饮料。也正因为如此,在人类起源的远古时期就有了葡萄酒(李华,2005)。而中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李华,李甲贵,2000)。McGovernetal(2004)的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这一观点,而且还证明中国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

中国古代曾将葡萄叫做蒲陶、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被叫做蒲萄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中国最早对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所反映的时代上起殷商(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下迄春秋,前后七、八百年,共收诗歌305篇。由以上三首诗歌可知,在《诗经》所反映的时代,我国的葡萄栽培已处于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段,人们不仅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还有了人工栽培野葡萄。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蓏,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这样,在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人们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

葡萄酒到底是什么?从哪来?


国际葡萄酒组织为此下了定义,以新鲜葡萄果或汁进行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而其酒精浓度不能低于8.5。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三类,大部份葡萄酒以酿酒葡萄制成,酿酒葡萄比一般食用葡萄小亦更甜,而葡萄藤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结出葡萄,北半球收成于八月到十月、南半球收成于二到四月。

产于气候较冷地区的葡萄酒会较酸、产于气候较暧地区的葡萄酒则圆熟。葡萄酒有用单一葡萄品种(如黑皮诺PinotNoir),或多葡萄品种(如波尔多混调BordeauxBlend)酿成的酒种,瓶上年份是葡萄收成的年份,没写年份则是由数次收成混酿而成。

葡萄酒有什么成分?

内含一千种物质,比较重要的有三百多种。水占了80%以上,其次是酒精在10%至13%之间,其余成份按量为甘油、酸、酚类、矿物质、糖、胺基酸、挥发酸、其他醇类、糖醇及可能存在极少量亚硫酸盐

葡萄酒factcheck!

一瓶750ml标准葡萄酒能够分出5酒杯葡萄酒(150ml的标准侍酒量)

干型葡萄酒(dry)或甜型葡萄酒(sweet)的定义乃照残留糖分的含量为参考,可细分为全干型、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亦有划分「不多于4g/l即为干型」的简单做法

葡萄酒的糖分来葡萄果糖,发酵过程决定多少糖分化为酒精,于发酵器皿中加入酒精至15%或降低其温度都会令酵母菌不再发酵糖分,以控制干型、甜型葡萄酒的生产

卡路里(Calorie)与酒精浓度(ABV,alcoholbyvolume)成正比:

10%ABV含460Cal

11.5%ABV含600Cal

12.5%至13.5%ABV含750Cal

14%ABV含820Cal

21%ABV含1440Cal

葡萄酒入口后感受唾液分泌,当分泌变多是个简单方法得知酸度,加上单宁干涩的存在会令你更明白干的口感,直接嗜嗜用完的茶包,就是同样感觉。

学葡萄酒的人到底在学什么?


身边亲朋好友一直不了解我挑灯苦读WSET(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认证)到底在学些什么,以至于我妈坚持认为我的学习应该在市场挑选葡萄或散装葡萄干时有所体现,而我的朋友们则以为我每日工作学习的内容就是喝酒买醉。唉!行内外相隔的距离真的好比一条长江又一道黄河。今儿我们来跨越江河的距离,说一说学习葡萄酒的人到底在学什么。

1.基础级别

在葡萄酒这个难以穷尽的知识坑里,WSET一至三级可归属为基础级别。达到三级水平,在酿酒葡萄品种、产酒国及产区的风格以及系统的品鉴学习上,就算达标了。

了解酿酒葡萄品种的特性与风格是二级学习时的重点。品种的学习以国际葡萄酒品种为主,红葡萄品种包括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黑皮诺(PinotNoir)、梅洛(Merlot)和西拉(Syrah)等;白葡萄品种则有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sling)以及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内容以品种的风格和习性为引子,提到了一些该品种的代表产区,并穿插概述每个国家大产区下的风格。

不同的产酒国和产区的风格是三级学习的重点,那本不算薄的书以新旧世界每一个主要的产酒国为单位,折磨了好一些葡萄酒学子。内容由产酒国的概况、葡萄酒法律、气候等内容引申至不同的产区、子产区的葡萄品种和葡萄酒风格。法国实力太强,以至于每一个大产区的篇幅之长堪比一个小的产酒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产区、葡萄品种名称等内容,令人深深体会到英语真的是一门最简单的外语。

系统的品鉴学习从二级开始就有涉及,三级在二级的基础上更细化了每一项指标的判断及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三级的考试包括盲品,要求写出两款葡萄酒(一红一白)的品酒词,并推断品种、产区等问题。从小白到有限的盲品,三级算得上是系统掌握品鉴的分水岭了。

2.仰望级别

三级以上是四级(Level4Diploma),四级已经相当于是葡萄酒行业的认证文凭或学历了。四级证书也是报考葡萄酒大师(MasterOfWine)的必要条件,除非你可以证明自己有同等于四级的葡萄酒知识水平。

我们且先说说四级。这个令无数行内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考试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种植、起泡酒、烈酒、加强酒、市场(论文+考试)和静止酒单元。其实这些内容在二三级学习中就有涉及,但四级是将其独立为一个单元更细致化了每个部分的内容。估计当初抱着喝酒的心入行的伙伴也没想过,说好的一起喝酒变成一起看书了解呵护葡萄树的成长。最可怕的是静止酒单元,其理论部分放大了三级中的产区内容,强行将原本就看不懂的各种名称变成内容的重点标题。静止酒部分还包括3个小时的盲品考试,可见四级已经将实践与理论对接起来,品鉴才是学习葡萄酒的终极目的啊!

处在行业顶端的级别,是葡萄酒大师。葡萄酒大师的考试内容形式很简单,分为盲品和理论考试。盲品分为静止红葡萄酒,静止白葡萄酒以及起泡酒;理论考试的范围,像宇宙一样宽广。到了这个级别,大师学院的人更注重的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所以,对比读万卷书,也许亲自探访每一个产区,探访有代表性的酒庄和葡萄园,与酿酒师以及几代的拥有者交谈,才能挖掘出大师考试需要的内容。

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要想学好葡萄酒,种植、酿造、品种、产区和不同的酒种品鉴,一样都少不了。这既不轻松也没有捷径,绝不是像大家以为的喝喝酒聊聊天就能做好的事。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