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葡萄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中国葡萄酒到底属于什么世界?》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

人类有意识地酿造葡萄酒是在新石器时期(公元前8500~前4000)。

最早葡萄酒生产的证据出现在的中国(公元前7000年前)、格鲁吉亚(约公元前6000年),伊朗(约公元前5000年),希腊(约公元前4500年)和亚美尼亚(约公元前4100年)等地的考古遗址。

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最著名的是PhtahHotep墓址,据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Vine,1981)。

在2001年的考古工作中,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000年)浮选出了葡萄的种子。中美科学家(McGovern.etal.2004)在对贾湖遗址的16件陶器内壁附着物萃取出的有机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的13件在红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时,都显示出和近东地区最早的酒非常接近的红外线结果。所谓近东的酒,指的是沉淀酒和一种混合了产自地中海的葡萄酒、大麦啤酒和蜂蜜酒的饮料。在这些陶器上检测出大量的酒石酸和酒石酸盐的成分,除了可以推测出是葡萄酿制的酒以外,山楂作原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化学结果。但是野生葡萄种子是贾湖遗址发现的最重要的远古水果,而山楂种子在贾湖遗址则没有被发现,葡萄很可能因其芳香甜蜜而被用于这种混合饮料的酿造。这是葡萄用于酿酒的中国最早,目前也是世界最早的考古证据。比在现今伊朗境内扎格罗斯山发现的古代苏美尔人留下的公元前5400年的盛葡萄酒陶罐最少要早上3500年的历史。

贾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类型也很丰富,有夹砂陶、泥质陶、夹碳陶、甲蚌或骨屑陶、夹云母片和滑石粉陶五大类。而且陶器中有少量尖底类,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尖底,接地处蹾出一个小平面。这些陶器的种类和形状具备了充当酿造葡萄酒的容器的条件(吕庆峰、张波,2013)。

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的哈摩拉比王朝的法典中已有对葡萄酒买卖的规定,对那些将坏葡萄酒当作好葡萄酒卖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这说明当时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而且也有一些劣质葡萄酒充斥市场。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并逐渐传开。公元1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希腊人不仅在本土上,而且在其当时的殖民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也进行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然而在当时,高卢的葡萄酒生产并不很重要。

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至17个世纪以后的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

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据TheDiscoveryofAmericainTheTenthCentury一书记载,公元1000年,LeifEricson从冰岛出发,穿过大西洋,来到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野生葡萄。

16世纪中叶,法国胡格诺派教徒来到佛罗里达,开始用野生葡萄(Vitisrotundifolia)酿造葡萄酒。

公元16世纪,西班牙殖民将欧洲种葡萄(Vitisvinifera)带入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拉。

公元16世纪,英国殖民将栽培葡萄带到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但尽管作了多次努力,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欧洲葡萄的栽培失败了。

公元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1861年从欧洲引入葡萄苗木20万株,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葡萄园。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几乎全部被摧毁。后来,用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洲种葡萄,防治了根瘤蚜,葡萄酒生产才又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李华等,2007)。

中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全世界葡萄属植物有80余种,原产于中国的就有42种1亚种12变种。例如分布在中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李华,2008)。因此,在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用野葡萄酿酒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于1980年出土于河南罗山天湖的商代(约公元前12世纪前后,距今3000多年)古墓。在这个古墓里,发掘出一个密闭的铜卣,里面盛满液体。经北京大学化学系检测,该液体乃是保藏了3000多年的葡萄酒(吕庆峰、张波,2013)。这也代表了字新石器时代以来已经形成的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延续。

在世界范围内,葡萄酒的最初起源地在东方,而且是多个中心,包括中国、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等国家。葡萄酒由远东传入欧洲,然后又由欧洲传入远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因此,远东(主要指中国)是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地,欧洲则是后起源中心,即栽培葡萄品种的后驯化与传播中心(陈习刚,2009)。

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葡萄浆果落地裂开后,果皮上的酵母菌就活动,酿酒也就开始了,而根本不需要人为加工。正是因为如此,葡萄酒才成为已知的最古老的发酵饮料。也正因为如此,在人类起源的远古时期就有了葡萄酒(李华,2005)。而中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李华,李甲贵,2000)。McGovernetal(2004)的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这一观点,而且还证明中国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

中国古代曾将葡萄叫做蒲陶、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被叫做蒲萄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中国最早对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所反映的时代上起殷商(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下迄春秋,前后七、八百年,共收诗歌305篇。由以上三首诗歌可知,在《诗经》所反映的时代,我国的葡萄栽培已处于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段,人们不仅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还有了人工栽培野葡萄。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蓏,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这样,在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人们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逛展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这个是来自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那个是来自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有的可能会问新世界的葡萄酒怎样怎样,旧世界的葡萄酒怎样怎样。那么,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其实,新旧世界葡萄酒并不指代优劣区别,它主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

1、主要国家及分布地区

旧世界葡萄酒指代在葡萄酒发源地生产的葡萄酒,比如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希腊、黎巴嫩、以色列、克罗地亚、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瑞士等。

新世界葡萄酒大多来自殖民地国家,比如美国、新西兰、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等。

2、不同的历史与传承

旧世界国家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葡萄种植、酿造工艺不断传承。一般来说,旧世界大多数葡萄酒都代表着一种家族传承,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

而新世界葡萄酒酿造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约只有200-300年的历史。新世界葡萄酒酿的酿造商在酿造葡萄酒时更多的彰显着创业奋斗精神,葡萄酒的风格也比较多样。

另外,旧世界注重精耕细作,且多为人工耕种,亩产限量也较为严格,有的还讲究小产区、穗选甚至粒选,因此其产量一般少而精。新世界葡萄酒多以机械化生产为主,亩产限量较为宽松,因此产量较多,甚至有的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

3、葡萄酒法规

旧世界葡萄酒行业管制较严格,对产区、葡萄品种、产量、采摘方式和酿造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新世界在葡萄酒法规方面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此,新世界的葡萄酒酿造风格差异较大。他们会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不断酿造出更好的葡萄酒,因而具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4、葡萄酒年份差异

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对每个地区的风土特性特别重视,他们一般不进行人为干预,因此,不同年份的气候差异往往给葡萄酒带来不同的风味。

新世界葡萄酒大部分风土个性并不是特别明显,因而不同年份对新世界葡萄酒来说没有那么大差异。

5、气候与葡萄酒风格差异

一般来说,旧世界相对气候较冷;酿造的葡萄酒酒体较轻,酒精度较低;旧世界葡萄酒风格内敛,整体复杂而又优雅。

新世界大多气候更炎热;所产葡萄酒酒体更饱满、酸度低,果味更浓郁往往酒精度较高;新世界葡萄酒往往带有更为明显的品种特色,以花果香味为主,奔放易饮。

新世界葡萄酒在旧世界酿造理念的基础上,加入了时代的元素,使得生产出的葡萄酒颇具潮流感。采用工业化生产的葡萄酒,无个体差异性,产品品质一般不相上下。因此,新世界的酒庄则精于技术。

旧世界葡萄酒因历史悠久,酿酒理念也颇具古典主义风格。另外,旧世界注重葡萄酒的复杂性及平衡感,葡萄酒的整体档次一般差别较大,旧世界酒庄以风土为傲。

6、葡萄品种

旧世界一般采用世代相传的葡萄品种,不轻易改变;新世界葡萄品种的选择相对较自由。

7、酒塞

旧世界葡萄酒多需在陈年过程中不断发展,并不断柔化单宁和口感,进而发展出更多复杂的香气,因此基本采用透气性良好的软木塞封瓶。而新世界葡萄酒一般会采用螺旋盖封瓶,开启也比较方便。

8、葡萄酒命名风格

旧世界土地意识比较强,多用葡萄产区来命名葡萄酒。认为葡萄酒彰显更多的不是葡萄本身的不同,而是各地区土地的特色,比如波尔多的赤霞珠和意大利的赤霞珠就有很大的区别。

新世界葡萄酒多以葡萄酒中占比较大的葡萄品种来命名,比如一款100%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80%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都会以赤霞珠来命名。

9、葡萄酒酒标风格

旧世界秉承一贯的优良传统,酒标信息量大,有时候可以通过酒标大致推测一款酒的品质及风格,酒标风格总体较保守古典,鲜有华丽怪异的设计。

新世界酒标更具现代风格,且多以英语标示,内容也相对较少,比较好辨别。另外,新世界的酒标画风更具时代感,酒标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均显露无遗,不时还印有一些讨喜的小动物,酒标风格更加多样化。

10、市场宣传

旧世界葡萄酒本身名气大,加上传统上多采用家族式经营,规模小,产量少,品质卓越,市场供不应求,很多酒庄都不进行市场推广。而对新世界的国家的葡萄酒来说,由于发展较晚,所以在后期宣传中多借助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等方法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中国到底有几个“葡萄酒城”?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喜爱程度的加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酒消费大国,越来越多的酒商看到了商机,国内各大产区的核心城市也希望因葡萄酒而获得更多关注。近日,就有酒粉和小编讨论,现在很多城市都说自己是葡萄酒城,那么,中国到底有几个葡萄酒城呢?

烟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1987年6月15日,时任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先生在烟台市市长为国内外葡萄酒专家举行的晚宴上,宣布烟台市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并向烟台市颁发了一枚1987年国际葡萄葡萄酒年的纪念章。

在有关部门和国内外葡萄酒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国际葡萄葡萄酒局决定1987年6月15日在烟台举行国际葡萄酒和白兰地品评讨论会。会前,专家们先后参观了张裕公司的葡萄基地和葡萄酒、白兰地生产线。烟台大片的葡萄园和良好的葡萄长势给专家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对张裕葡萄酒、白兰地、味美思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鉴于张裕公司在葡萄基地建设和葡萄酿酒方面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有33个会员国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局作出决定,接纳烟台市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武威中国葡萄酒城

经甘肃武威市人民政府申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葡萄酒行业专家组成中国葡萄酒城评价委员会,于2012年9月18日在武威对其申报中国葡萄酒城进行了评价。评价委员会从武威市政府推进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葡萄酒产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评委一致认为,武威市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完善,产业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武威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武威市已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葡萄酒产业名市,达到了中国葡萄酒城的要求。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研究决定,授予武威市中国葡萄酒城称号。同年10月26日,中国葡萄酒城命名仪式在武威举行。

通化中国通化葡萄酒城

2006年年11月,通化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通化葡萄酒城,这是继1996年国家农业部授予通化市中国葡萄酒之乡的称号后,通化市发展葡萄酒产业、打造葡萄酒品牌取得的又一个丰硕成果。以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通化葡萄酒城,与正在建设的通化医药城、钢铁城一样,已经成为通化的城市品牌和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近年来,通化把培植发展葡萄酒产业作为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举措,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推动葡萄酒产业振兴,葡萄酒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葡萄酒种植、酿造和生产体系。截至2016年底,通化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面积已超过4.5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67户,拥有生产线103条。

秦皇岛中国葡萄酒城

2017年,8月5日上午,第十八届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秦皇岛市中国葡萄酒城荣誉称号牌匾。

秦皇岛作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建立起了集生产、研发、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葡萄酒全产业体系。目前,秦皇岛拥有6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产业已成为秦皇岛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本文并非官方发布,如有疏漏,请指正~

蜡封葡萄酒 到底什么来头?


你见过蜡封葡萄酒吗?对于不少酒粉来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对于这种看似拉风的封瓶方式,有人说它暗示着这是一瓶价值不菲的酒。真的是这样嘛?蜡封葡萄酒起源于哪里?它和橡木塞、螺旋盖又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蜡封葡萄酒?

滴蜡封瓶是一种十分传统的封瓶方式。在装瓶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热缩帽和锡帽,酒庄在用橡木塞封瓶后,会在瓶口打上一层蜡密封,避免空气进入酒瓶,造成葡萄酒氧化。这些用蜡封的葡萄酒也大多是陈年潜力较强的酒。但这种封瓶方式成本较高,开瓶也比较麻烦。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葡萄酒的密封已经不需要蜡封这样昂贵的方式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蜡封葡萄酒仍然有它传统独特的美感。很多酒庄为了彰显个性或致敬传统,仍然会选择蜡封的方式,蜡封葡萄酒在外观上也确实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蜡封葡萄酒如何开瓶?

忽略蜡胶直接开瓶则是我们最常见的开瓶方式。直接将酒刀的尖端钻进瓶塞,边拧边用毛巾将瓶口的蜡胶擦拭干净。当软木塞旋出一大部分时,用手将软木塞取出即可。

由于蜡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非常硬,没有刀几乎不可能将它去除。另外,它还非常滑,用酒刀去除蜡胶时,稍不留意会划伤自己。

最实用也最安全的开瓶方式是将蜡封加热后移除蜡封,再用正常的开瓶方式开瓶。蜡胶并不耐热,通常在火焰上加热半分钟左右即会融化。将软化的蜡胶处理干净,再用酒刀开瓶即可。蜡封葡萄酒的开瓶相对麻烦,所以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排斥。

哪些酒会用蜡封?

蜡封成本较高,开瓶不易,如今蜡封葡萄酒已经越来越不常见了。有些生产商为了博得消费者的眼球,会在某个特殊的年份使用一次蜡封,比如1787年的拉菲古堡就使用蜡封封瓶。

以蜡封作为特色之一的要数勃艮第的勒桦酒庄(DomaineLeroy)了。勒桦酒庄将自己家的产品用酒帽进行了区分,红头是指用红色蜡封的葡萄酒,这些酒产自酒庄自有葡萄园,从栽培到酿造都受到严格的监管,质量非常高,以DomaineLeroy的名义出售。白头则指用锡帽封瓶的大区级葡萄酒,这些葡萄是由酒庄从别处收购得来,以MaisonLeroy出售。红头勒桦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蜡封葡萄酒。

蜡封不光用于葡萄酒中,一些有名的烈酒也会采用蜡封的方式,最有名的要数美国波本威士忌的美格(MakersMark),他们将蜡封作为自己标榜艺术的一种方式。一些纯手工的多层蜡封,更是让每瓶威士忌都成为了世上的独一无二,很有个性,也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蜡封葡萄酒一定更好吗?

蜡封的密封性好,但成本较高,一些小酒庄承担不起,因此还能采用蜡封的葡萄酒,往往是具有很强陈年潜力的好酒。不过在如今,部分生产商为了包装自己的葡萄酒,刻意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将蜡封变成了一种营销手段。因此,我们在判断葡萄酒质量时,还是要理性地判断。

葡萄酒到底是什么?从哪来?


国际葡萄酒组织为此下了定义,以新鲜葡萄果或汁进行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而其酒精浓度不能低于8.5。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三类,大部份葡萄酒以酿酒葡萄制成,酿酒葡萄比一般食用葡萄小亦更甜,而葡萄藤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结出葡萄,北半球收成于八月到十月、南半球收成于二到四月。

产于气候较冷地区的葡萄酒会较酸、产于气候较暧地区的葡萄酒则圆熟。葡萄酒有用单一葡萄品种(如黑皮诺PinotNoir),或多葡萄品种(如波尔多混调BordeauxBlend)酿成的酒种,瓶上年份是葡萄收成的年份,没写年份则是由数次收成混酿而成。

葡萄酒有什么成分?

内含一千种物质,比较重要的有三百多种。水占了80%以上,其次是酒精在10%至13%之间,其余成份按量为甘油、酸、酚类、矿物质、糖、胺基酸、挥发酸、其他醇类、糖醇及可能存在极少量亚硫酸盐

葡萄酒factcheck!

一瓶750ml标准葡萄酒能够分出5酒杯葡萄酒(150ml的标准侍酒量)

干型葡萄酒(dry)或甜型葡萄酒(sweet)的定义乃照残留糖分的含量为参考,可细分为全干型、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亦有划分「不多于4g/l即为干型」的简单做法

葡萄酒的糖分来葡萄果糖,发酵过程决定多少糖分化为酒精,于发酵器皿中加入酒精至15%或降低其温度都会令酵母菌不再发酵糖分,以控制干型、甜型葡萄酒的生产

卡路里(Calorie)与酒精浓度(ABV,alcoholbyvolume)成正比:

10%ABV含460Cal

11.5%ABV含600Cal

12.5%至13.5%ABV含750Cal

14%ABV含820Cal

21%ABV含1440Cal

葡萄酒入口后感受唾液分泌,当分泌变多是个简单方法得知酸度,加上单宁干涩的存在会令你更明白干的口感,直接嗜嗜用完的茶包,就是同样感觉。

学葡萄酒的人到底在学什么?


身边亲朋好友一直不了解我挑灯苦读WSET(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认证)到底在学些什么,以至于我妈坚持认为我的学习应该在市场挑选葡萄或散装葡萄干时有所体现,而我的朋友们则以为我每日工作学习的内容就是喝酒买醉。唉!行内外相隔的距离真的好比一条长江又一道黄河。今儿我们来跨越江河的距离,说一说学习葡萄酒的人到底在学什么。

1.基础级别

在葡萄酒这个难以穷尽的知识坑里,WSET一至三级可归属为基础级别。达到三级水平,在酿酒葡萄品种、产酒国及产区的风格以及系统的品鉴学习上,就算达标了。

了解酿酒葡萄品种的特性与风格是二级学习时的重点。品种的学习以国际葡萄酒品种为主,红葡萄品种包括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黑皮诺(PinotNoir)、梅洛(Merlot)和西拉(Syrah)等;白葡萄品种则有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sling)以及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内容以品种的风格和习性为引子,提到了一些该品种的代表产区,并穿插概述每个国家大产区下的风格。

不同的产酒国和产区的风格是三级学习的重点,那本不算薄的书以新旧世界每一个主要的产酒国为单位,折磨了好一些葡萄酒学子。内容由产酒国的概况、葡萄酒法律、气候等内容引申至不同的产区、子产区的葡萄品种和葡萄酒风格。法国实力太强,以至于每一个大产区的篇幅之长堪比一个小的产酒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产区、葡萄品种名称等内容,令人深深体会到英语真的是一门最简单的外语。

系统的品鉴学习从二级开始就有涉及,三级在二级的基础上更细化了每一项指标的判断及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三级的考试包括盲品,要求写出两款葡萄酒(一红一白)的品酒词,并推断品种、产区等问题。从小白到有限的盲品,三级算得上是系统掌握品鉴的分水岭了。

2.仰望级别

三级以上是四级(Level4Diploma),四级已经相当于是葡萄酒行业的认证文凭或学历了。四级证书也是报考葡萄酒大师(MasterOfWine)的必要条件,除非你可以证明自己有同等于四级的葡萄酒知识水平。

我们且先说说四级。这个令无数行内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考试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种植、起泡酒、烈酒、加强酒、市场(论文+考试)和静止酒单元。其实这些内容在二三级学习中就有涉及,但四级是将其独立为一个单元更细致化了每个部分的内容。估计当初抱着喝酒的心入行的伙伴也没想过,说好的一起喝酒变成一起看书了解呵护葡萄树的成长。最可怕的是静止酒单元,其理论部分放大了三级中的产区内容,强行将原本就看不懂的各种名称变成内容的重点标题。静止酒部分还包括3个小时的盲品考试,可见四级已经将实践与理论对接起来,品鉴才是学习葡萄酒的终极目的啊!

处在行业顶端的级别,是葡萄酒大师。葡萄酒大师的考试内容形式很简单,分为盲品和理论考试。盲品分为静止红葡萄酒,静止白葡萄酒以及起泡酒;理论考试的范围,像宇宙一样宽广。到了这个级别,大师学院的人更注重的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所以,对比读万卷书,也许亲自探访每一个产区,探访有代表性的酒庄和葡萄园,与酿酒师以及几代的拥有者交谈,才能挖掘出大师考试需要的内容。

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要想学好葡萄酒,种植、酿造、品种、产区和不同的酒种品鉴,一样都少不了。这既不轻松也没有捷径,绝不是像大家以为的喝喝酒聊聊天就能做好的事。

桃红葡萄酒到底有什么魅力?


在炎热的夏天桃红葡萄酒除了最适合大口沁凉喝下之外,还是随和好搭餐的酒款,是国外餐桌和野餐垫上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几乎所有的红葡萄酒品种都可以拿来做成桃红葡萄酒,通常颜色越深,代表与葡萄皮浸渍的时间越长,萃取到的香气与单宁也越多,喝起来的口感自然就更强壮而接近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的做法跟她的颜色一样美丽多变。最有名的是轻淡粉嫩的南法普罗旺斯桃红葡萄酒,使用直接压榨法,葡萄皮仅在破皮压榨的瞬间将酒染上一丝樱粉。不甜的口感,冰冰凉凉配上重口味的地中海料理最对味,连布裘当时也爱到买下一个酒庄。时髦清透的外观与名人加持,一时让美国人也刮起一阵桃红葡萄酒风潮。

颜色较艳丽的桃红葡萄酒-包括颜色已经接近淡红葡萄酒的隆河Tavel桃红葡萄酒-则通常是透过时间不一的葡萄葡浸渍,获得较强的香气与酒体。因为同时拥有白葡萄酒的清爽果香,以及红葡萄的莓果香气和部分单宁口感,其实是包山包海的中菜绝搭喔!

至于许多人看到桃红葡萄酒总是第一直觉想到会是甜的,可能就要怪罪在广受欢迎的平价美国白仙粉黛(WhiteZinfandel)上了。一开始的白仙粉黛其实也是不甜的桃红葡萄酒,却在某次失败的酿酒过程中,在完整发酵前酵母提早死亡,导致酒里还留下无法转换成酒精的残糖。这样带甜的桃红葡萄酒在酒商便宜装瓶贩售之一,居然大受欢迎,从此行销全球,甚至成为许多人对于桃红葡萄酒的刻板印象啊

其实葡萄酒的世界宽广,有甜有不甜,有清爽有浓郁,共同的特色就是喝来轻松、价格无负担,只等着大家敞开心胸尝试她们!

Ps.颜色也是桃红色的桃红香槟(ChampagneRose),通常不会放在桃红葡萄酒里讨论,因为桃红香槟是混和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再做二次发酵与陈年,价格通常也当然不斐。不过如果荷包允许的话,不妨尝试一下,感受桃红魅力登峰造极的醉人吧!

气候变暖改变世界葡萄酒版图 中国英国均成幸运儿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世界葡萄酒版图悄然发生了变化。NASA和哈佛的一项研究发现,温度的上升使得法国提前采收葡萄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一般来说,气候变暖有利于葡萄更快成熟,从而酿造出更高质量的葡萄酒。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法国的一些葡萄酒产区如波尔多(Bordeaux)和勃艮第(Burgundy)将会不再适合其现有标志性葡萄品种的生长。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法国,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73%葡萄酒产区不再适合葡萄的生长。但除了这些负面的影响,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全球气候变暖就是他们的福音,有哪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如此幸运呢?

1.中国(China)

中国正在实施一项项目,那就是将宁夏的荒漠区改造成葡萄酒王国,这项项目将耗资10亿美元。宁夏目前有50个酒庄,总面积高达80,000英亩。到2020年,葡萄园的面积将会是现在的两倍,赶超美国的纳帕谷(NapaValley)。《华尔街日报》认为,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总量也将会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葡萄酒消费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专家认为,与其他正在崛起的葡萄酒产区相比,中国的葡萄酒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瑞典(Sweden)

尽管瑞典大部分地区都因气温太低而不适合种植葡萄,但气候变暖有利于瑞典南部海岸的葡萄园发展。如今,瑞典有330个葡萄种植农场。

然而,瑞典的葡萄种植者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寒冷的气候条件,还在于瑞典严格的法律制度酒庄的葡萄酒只能在自家餐馆中销售,不能对外发售。

3.蒙大拿州(Montana)

美国的蒙大拿州目前只有8个酒庄,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专家预测,蒙大拿州的西部到2050年将发展成为葡萄酒胜地。该州的一位种植农表示:我已经在这里种植葡萄快16年了,这里的天气确实在逐渐变暖。

4.美国新泽西州(NewJersey)

新泽西州是美国的第七大葡萄酒产区,葡萄酒专家表示,温度上升将有利于新泽西的排名上升。一位农产品代理表示,在这里,越来越多的酒商尝试种植适合在温和气候下生长的葡萄品种,如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黑皮诺(PinotNoir)。25年前,我们都认为这里气候太寒冷,不适合种植葡萄,但如今,新泽西的北部种满了葡萄树。

5.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

澳大利亚酒庄的总数正在逐渐下降,塔西马尼亚岛的葡萄酒却在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生产国,年产量达到了7亿5千万升。传统上,澳洲的葡萄酒主要产自南部和东部海岸,但是气候变暖使得澳洲的葡萄园正在逐渐向南迁移。澳大利亚名庄布琅兄弟(BrownBrothers)认为正是由于气候变暖,2010年塔斯马尼亚岛才得以将1,000英亩土地以3千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6.英国(England)

英国气候变暖的速度比全球变暖的速度更快,所以不难想象,英国正享受着气候变暖带来的福利。得益于气候变暖,英国开始尝试种植国际主流葡萄品种如梅洛(Merlot)和霞多丽(Chardonnay)等。专家预测,到2080年,这些葡萄品种将遍布英国的大部分地区。然而,英国现有的135个酒庄年产量只有6,300万瓶,与法国和意大利数十亿的年产量相比,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

7.埃塞俄比亚(Ethiopia)

目前,非洲葡萄酒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非,然而,纬度更低的国家正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埃塞俄比亚,凭借其高海拔的中央平原和适宜的气候,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葡萄酒生产大国。卡斯特集团(CastelGroup)是欧洲最大的葡萄酒商,他们在2007年与埃塞俄比亚签署了协议,在埃塞俄比亚种植了750,000株梅洛、西拉、赤霞珠和霞多丽葡萄树。在2014年,该公司的年生产量首次达到了120万瓶。然而在埃塞俄比亚酿造葡萄酒还面临着很多其他的挑战,如要在葡萄园的周边挖2米宽的沟来阻止蟒蛇、河马、鬣狗等动物对葡萄树的损坏。

8.俄罗斯(Russia)

很少人会将俄罗斯与葡萄酒联系起来,但据估计,到2050年,俄罗斯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合种植葡萄,俄罗斯人还非常希望葡萄酒能发展成为俄罗斯的新兴产业。目前,俄罗斯的葡萄酒主要从格鲁吉亚(Georgia)进口,进口量急剧上升,仅在2016年的前两个月,进口量就暴涨了154%。

中国黄酒名列其中的世界三大古酒是什么


随着市面上的各种颜色的饮料越来越多,家长们对于孩子的管束也要开始严重起来。这些充满了化学添加剂的饮品往往让人很是担忧,而在古代的人们传统的酒类饮品又有哪些呢?

那么,本期酒文化了解世界三大古酒是什么。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着名的有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德语:Bier)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千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

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

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此外还有一说为葡萄酒起源于希腊,在此就不赘述了。

坏掉的葡萄酒到底是什么味儿?


没有什么比打开一瓶葡萄酒之后,一股醋味或者其它令人不悦的味道扑面而来更令人感觉糟糕了。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这瓶酒受到污染,已经坏掉了。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一款美酒坏掉无疑是一件最遗憾的事。但是到底酒为什么会坏掉?坏掉的酒是什么味道?

酒里面有挥发性酸

酒里面有挥发性酸是因为酒里面有Aceticacid(醋酸)和Ethylacetate(乙基醋酸盐)。挥发性酸是酒在酿造时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副产品,通常对酒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酒里面有醋菌或乳酸菌的话,它对酒的影响就很大了,这些菌会把酒里面的酒精转变为挥发性酸。

通常有高含量挥发性酸的酒大多有很强烈刺鼻的味道,会盖过其他酒的香味,在口中的馀味也会有著强烈如燃烧般的醋酸,有时还会有类似树脂或去光水的气味。

酒已经氧化了

酒在酿造的时候一定会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酒氧化的主要两个原因是因为化学氧化和微生物氧化。产生化学氧化是因为酒吸收了氧气后,与酒里面的酚(phenol)产生化学作用,导致酒失去了它的香味、口感和颜色。微生物氧化则是因为乳酸菌接触到氧气而把酒精变成醋酸和乙基醋酸盐。其他如附在葡萄上的氧化酵素也会影响到酒,但是只要在酿酒时注意一点既可避免。

氧化的白葡萄酒颜色会很快变深、香味和口感会消失,就算香味和口感没有完全消失整体的感觉也会变掉。红葡萄酒比较没有氧化的问题,但是氧化的红葡萄酒颜色会变成咖啡色或变的没有光泽,香味含有乙醛(类似腐坏、苦臭油味)而且果味也会迅速消失。

酒里面有硫化物和硫醇

有的时候农夫为了防止葡萄藤生病而在葡萄园里喷洒硫黄、铜和石灰,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这样会导致酒里面产生氢硫化物(HydrogenSulphide),不但如此,有些酒厂现在还使用硫黄清洁消毒橡木桶,残留的硫黄会因此而留在橡木桶底,这也会导致酒里面产生氢硫化物。在酿酒时使用的酵母菌种也会影响氢硫化物在酒里的数量。

一般来讲氢硫化物对酒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在酿酒时不处理的话氢硫化物会转变为硫醇,而一点点硫醇在酒里就很容易被发现,它会使酒的香味变成焦橡胶味、沥青味、腐臭的肉味、腐坏的蒜头味和皮革味等令人做呕的味道,而且入口后口中会有又苦又涩的味道。

其他的原因

除了香槟和气泡酒以外,如果其他葡萄酒,特别是红葡萄酒有很多气泡在里面的话,说明酒的状况不大好,不适合饮用。但是很多酒在开瓶时软木塞上有结晶体,这是因为酒在装瓶前没有经过冷却结晶手续,酒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并不表示酒里面有问题,因为结晶体并不影响酒的味道。目前除了以大量生产机械式葡萄酒的酒厂以外,大部分的酒厂通常会在酒装瓶前省略这道手续。

葡萄酒到底贵在哪?


葡萄酒很美,但价格不一定美好;

好酒喝起来很美妙,但如果花了冤枉钱则很郁闷。

不知有多少葡萄酒爱好者,曾经一头栽进选酒的价格坑里,比如说在某电商平台,能够买到9.9元包邮的酒,但又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精品酒庄中产量极少的精品葡萄酒,因其产量少、口味好、名气大而成为葡萄酒爱好者沉迷的膜拜酒,动辄几万十几万。有人就会问,同样都是750ml瓶装,对于外行人品不出太大差别的酒,为何价格如此悬殊?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析。

葡萄酒的价格高低很多是取决于土地成本。因为只有好土地才能产出优质葡萄,进而才能酿出好酒。葡萄酒7分原料,3分工艺,好酒是种出来的,在市场上出品的所有葡萄酒的价格里面,就包括了最基础的成本土地成本。

看看美国葡萄酒经济学家协会发布的2017年波尔多产区葡萄园土地均价排行榜(单位:1000欧元/公顷,约合人民币7700元/公顷),你就会明白了:

举例来说,2017全年波尔多产区的交易金额是1270万欧元,而作为比对,美国明星产区纳帕谷目前的葡萄园土地均价约为每公顷110万欧元。光看这土地价格,就知道不同产地出产的葡萄酒,价格理所当然相差很多。

种植这件小事,工序上一点都不能含糊,挖个坑还要先确定种植密度,然后葡萄苗高了要定架子,开花挂果还要保持一定数量疏果,就是怕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到了成熟期,分批采收需要用劳动力或者机器,全都需要管理和投入巨大的费用,也许需要好多年才能收回成本,产生实质回报。

别小看人力成本,据俄勒冈大学资料显示,一般工人的雇佣费通常在13.5美元/小时,机器工人17美元/小时。此外,葡萄采收雇佣费按照工作量支付,170美元/吨(采收)。

那些价格便宜亲民的葡萄酒,相对有高的产量,而且是集中采收,减缓了成本压力。

整个酿造过程里,时间就是金钱。从葡萄到葡萄酒的转变,酿造过程中的成本消耗真的非常厉害。

先说果实分选,以细节狂魔著称的康塔多酒庄(Contador)酒庄的葡萄,需要经历五次人工筛选才能进入恒温的一万公升法桶发酵,采收季的地面要隔半小时进行一次清洗。

抛开分选机、发酵罐、气囊式压榨机等大型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成本,光储存的酒窖里的花销就不少了。

用简单的一个橡木桶来说,橡木桶的制作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一个标准的法国新桶售价约在12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8000元),标准美国新橡木桶售价600-800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5300元左右),旧橡木桶价格约在新橡木桶的1/3左右。

有很多酒庄是自己造橡木桶,比如玛歌(ChateauMargaux),每年使用的橡木桶中就有30%来自自家生产。大家会说,为什么要那么费事费力来制造橡木桶呢?简单而言,诸如此类繁杂的操作,都是为了保证酒质,但退一步来讲,恰恰也是因为这些耗时耗力的技术手段和长时间陈年储存,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等真正到了市场,影响葡萄酒的价格因素就更多了。从销售环节到市场行情都会影响酒的价格,但绝大多数的葡萄酒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过也不排除某些无良酒商卖高价烂酒坑害无辜群众,大家选酒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自己多学点葡萄酒知识!

葡萄酒到底如何“闻”?


香味是葡萄酒最精彩迷人的部分,酒香会随着空气的接触转变,因此每次喝酒时都应该再仔细品尝气味变化,并在生活经验里寻找类似的香味感受。

1、第一次闻香

第一次闻香时不要旋转酒杯,静静地、短短地吸气,快速捕捉第一印象。是否有不愉快的硫磺味或者酵母发酵味。若是陈年的老酒,则是要捕捉细微而易逝、幽微味道,这种难以形容的细致香味,相当容易消失。

2、第二次闻香

旋转酒杯后,气味的分子被流动的空气带动,可以明显的闻到酒中所含有的香味。这个动作可以重复进行数次,随着酒温逐渐地上升,每次的香味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旋转酒杯时,必须保持同一个方向旋转,不要忽然顺时针、忽然又逆时针,搅乱芳香分子的层次。

3、联想并且描述所闻到的味道

在每一次闻香之后,应该在脑海中搜寻气味的记忆,酒香带给你个人哪些香味的联想,并且记录下来。要注意的是,当以水蜜桃的气息形容酒的香味时,并不是说和水蜜蜂桃一模一样的味道,而是指会让人有水蜜桃的联想。

4、如何协助气味鉴定和联想?

专业的训练课程,会有所谓的闻香瓶(俗称酒鼻子),每支瓶子会有单独特定气味,例如:柠檬、樱桃、雪松、香草等。可以协助气味的鉴定和联想。没有闻香瓶,可以用真实的物品代替。例如,对照正在品尝葡萄酒的相关资讯,找出可能会有的香味表现。如果资料上说这瓶葡萄酒有香草荚的甜香,那么可以先准备好香草荚,仔细了解香草荚的气味之后,再来寻找酒的香味中是否有类似的气味。

5、葡萄酒的香气来源

葡萄酒的香味变化多端,常常令人有种不可思议的奇幻感觉。相同品种的葡萄酒在不同天候环境可以有相同的本质却不尽相同的香味表现,加上混合不同的品种、酿造技术更发展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多元感官享受。

这些香味除了来自于葡萄本身和橡木桶的味道之外,发酵的化学变化更提供精彩的香味旅程。

(1)葡萄本身的香味

葡萄皮含有多种氛香物质,不同类型的葡萄有各自独特的气味,梅洛、卡本内,佛郎这类型的葡萄本身就拥有类似绿叶、药草的味道;例如:丽司玲常常散发出柠檬似的香味。

这些原有的芳香物质在发酵的过程中,受到酒精和氧气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像是葡萄皮中蕴含的单萜烯类香味在氧化后变成醇类,醇类再与酸的结合变化成酯类、醛类,香味因此更丰富、更有个性。

(2)橡木桶的香味

橡木含有多种酯类、芳香醛等芳香物质,当葡萄酒在橡木桶发酵时,橡木桶的香味也会渗入葡萄酒中,参与复杂的化学变化,提供更多样的表现机会。除了不同产区的橡木有不同的香味成分比例外,

橡木桶本身的味道:焦糖香味(巧克力、焦糖、咖啡、奶油、牛奶糖、酱油);树脂(橡木、雪松、铅笔、雪茄盒)。

橡木桶烘烤后产生的味道:烟熏味(焦土司、香草豆);石油味(柴油、煤油、沥青、塑胶)。

葡萄酒闻香闻的到底是什么?


学品味葡萄酒,从色、香、味入手是甚本款,正如你到餐厅开支葡萄酒,待酒的走来让你试,很多人这时也不知应做什么。而其实在这个瞬间识两招闻香的技巧,可分出酒的好与坏。没错!闻香不但是品味葡萄酒的一环,同样是把关的一环,这一夜良辰会否被支酒破坏了,就要看能的鼻子如何了。

闻葡萄酒可谓博大精深。首先,我们的嗅觉器官惊人的敏感,有说人类可以分辨出的气味高达10000种之多,但前提是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懂得闻就必须经过练习或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甚至要一些幻想力。

应该闻到什么?

与味觉不一样,味觉只有酸、甜、咸、苦和鲜这5个层面,香气有多个层面,当我们闻葡萄酒时大脑会会快速地对当中香气的各种特征进行识别和配对,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脑中有一些配对选择是较易上手的。

如近日就有研究学者采用了在不同领域中常使用的数学演算法来将葡萄酒所含的复杂嗅觉资讯简单化,发现了10种主要的香气类别,花朵、木头/树脂、水果(非柑橘类水果)、腐臭、化学、薄荷、香甜、爆米花、刺激和柠檬/柑橘。(下次闻香时以这10种为选择对象,进行配对,定能助容易上身。)

闻香重要,但更重要是闻臭

上述的10种香味,有别于统传我们根据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WineSpiritEducationTrust),简称WSET,用来分叫香气的香气之轮。但也很好的简化与归纳出每类气味中最重要的一些特征,有助葡萄酒饮用者更好地品鉴葡萄酒。

其实两者在告诉我们葡萄酒香气同时,也有篇幅诉说葡萄酒的缺陷香味,更甚的是腐臭味。因为闻香,其中一个重要功能是,识别葡萄酒的储存状况。一般而言如葡萄酒有缺陷,我们都能从它的颜色变化和光泽看到,但闻香就更能了解多些资讯。

木塞味(Corked)

类似湿纸板、湿动物皮毛的味道,那是因为葡萄酒就是受TCA(三氯苯甲醚Trichloranisole)污染的,产生的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木塞味。虽然这样的变质,对人身体无害,但气味闻起来却让人不适,缺少了一款葡萄酒所应该拥有的果香和新鲜度。

葡萄酒中的单宁到底是什么?


在饮用一款葡萄酒时,总能听到这款酒单宁强劲、这款酒单宁如同天鹅绒般柔软等这样的话语。可单宁到底指什么?它给葡萄酒带来了什么味道?希望这篇对你有帮助。

1、单宁是什么?

从生物化学上

单宁是一类水溶性、分子量在500~3000Da之间的酚类化合物。

类似大家听过的茶多酚,单宁就是葡萄界中的茶多酚,又称之为萄多酚。它们能与蛋白质和消化酶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从来源上

单宁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果皮、树皮、根系等部位。它们来自葡萄的梗、籽还有橡木桶,但最主要的还是皮。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只有红葡萄酒有单宁,而白葡萄酒是没有单宁的原因,因为红葡萄酒是带皮酿的,而白葡萄酒是不带皮酿的。

从口感感觉上

在口腔里,单宁是一种触觉而不是一种味觉、风味。他在舌头上呈现一种抓捏,或形容为收敛的感觉,就像是嚼茶叶末,吃生柿子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这种麻麻的收敛感。让你感觉嘴里面含了不肯随唾沫游走的小吸盘,这种感觉,就是单宁带来的涩感。

2、单宁对葡萄酒的平衡度的影响?

这也是单宁被称之为葡萄酒的灵魂的原因之一。

因为单宁丰富会让葡萄酒的口感多一个维度,它不仅和酸度一起赋予葡萄酒陈年的能力,还赋予葡萄酒强劲的感觉。

(1)单宁越高,葡萄酒的酸度会显得较低,单宁越低,葡萄酒的酸度就会更加明显;

(2)单宁过高会使得葡萄酒的口感过重,而且显得不够精致,余味比较粗糙;

葡萄酒的气味中到底隐藏了什么?


在气味背后,往往都是合成分子占据上风,它们战胜了天然香气。不要将他们混淆,也不能简化本身就复杂的物质。

鼻子的化学属性

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鼻子能检测到多达四十万种的气味,并且能够记住其中的一万种左右。构成气味的天然分子非常有趣,它们可以源自一根燃烧的雪茄、我们对一瓶酒的嗅觉或是对这瓶酒的鼻后嗅觉。我们可以分析这些香气、将它们归类到不同的香气家族、或者试着了解它们的来源,当然这个会更加复杂。

化学家的字母表由六个字母组成,它们是C、H、O、N、S和P,分别对应着碳、氢、氧、氮、硫和磷。这些分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成就了不同的气味,比如,樟树树皮提炼出的樟脑就可以写成C10H16O。我们在一些擦伤药中可以发现樟脑的味道,同样它也会在一些南法的老酒中或者一些土雪茄里也会出现,就像樟脑卷烟一样,这个味道有时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特征。

化学家们也研究了苦杏仁味杏仁奶油中常用的化合物。某些白葡萄酒,如陈年的Corton-Charlemagn就带有这种香气。如今,杏仁奶油可使用成本昂贵的真杏仁来制作,也可以使用廉价的人工苦杏仁提取物来代替。后者作为合成物,还有个甜蜜的名字:苯甲醛。

香水制造业中的例子

这些合成气味的是如何提取出来的?首先是出于成本考虑的:获得一公斤茉莉纯液,需要蒸馏五百多万朵茉莉花,可以想象这惊人的代价,而茉莉香又是香水制造的主要原料之一。1930年,HenriAlmras为JeanPatou香水品牌调制了Joy这款女性香水。该香水以更难合成的茉莉和玫瑰的天然精油为基底,因此造价不菲。茉莉的复杂香气由数百种分子构成,但主要以顺式茉莉酮以及甲基顺式茉莉酮酸为主。自1933年起,茉莉酮已可人工制造,其复杂度虽无法同真正的茉莉香气相提并论,但却是白菜价。

香气的平庸之路

合成香气因为成本较低,从而促成了一些香气的普及。全球产出的12000吨香兰素里,仅有40吨来自真正的香草。因此天然香料一词较香草糖或香兰素糖更为少见这一情况,绝非偶然。此外,得益于它的流行,香草变成了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而合成香气同天然香气之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源于发现了一种能把米糠转换成香兰素的细菌,并因此新生了一个迷惑人的词天然香兰素。

葡萄酒与香草香气

这股香草潮流亦波及到了葡萄酒。将葡萄酒置于新橡木桶中随意地酿造,便可使其略带那些备受入门者欢迎的香草味儿。20世纪90年代,甚至到2000年,很多的葡萄酒都会使用新橡木桶,再加上某重量级美国酒评家偏爱此香气,并对该类酒评分颇高的推波助澜,使得这类酒价格飞涨。

金钱,让一切从简

使用新橡木桶也使得成本大为提升。每个木桶大概可以装225升的酒,也就是300瓶左右,而每个木桶至少要450欧,我们来简单的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新木桶的使用让每瓶葡萄酒的成本增加了1.5欧,这可不是一瓶入门级产品所能承受的。如果仅仅是利用橡木来增加香气,那就完全没必要过新桶,加一些橡木片就足够了。一些新世界国家很快就明白了这点,将该项成本降至几分钱。对于顶级葡萄酒而言,使用橡木桶陈年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添加香气,而是为了增加其复杂性以及使其能够同空气充分交换反应。

人造香与天然香之间争论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等式:简化带来的低价,成就了人造香的最大普及;而昂贵的天然香所保留的复杂性,使其曲高和寡、知音甚少。毕竟前者可能只有两种主香,而后者则包含了几百种香气。该争论势必持续,暂无休日。

我的草莓怎么闻起来不像草莓!

化合香的批量生产使其能够被最大化地应用,但这不是没有后果的。和香草香一样,草莓香在食品加工业中被广泛使用,我们就以它为例。而基本上采用合成香精的酸奶可以是参照物,虽然其中有时会有真正的草莓果粒。然而这些草莓果粒都是添加过人造香精的,只为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结果呢?当吃到草莓的实物时,消费者往往会感到失望,因为他已经无法感受到其复杂性。除非他更经常吃的是超市里卖的草莓,而非真正从果园里出产的。前者往往没沾过土,浇的是营养液,且往往为了易于成活,而只出自于某个单一品种,但这样也意味着不同品种所具有的复杂性被同时扼杀了。后者则可能品种繁多。所以,当简化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电子雪茄会改变局面吗?

雪茄和葡萄酒一直都不屈从于简化这股潮流。但游戏规则先是被电子烟、接着是被电子雪茄所颠覆。这就是一场以去尼古丁和烟瘾为借口的无形革命。总之,化工业也算是花样百出了!

对嗅觉的最新研究表明:使检测气味的细胞不断更新,不仅不会使大脑衰老,反而会因为接触愈多复杂的气味而使大脑愈加充实。所以要培养对复杂性的欣赏力、感受发现的乐趣、学会分析香气,不断接受新事物艺术,葡萄酒和雪茄是复杂性的最后防线。化繁为简固然好,但一切从简未必佳。毕竟蒙田(Montaigne)曾说过:自然无所不能。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