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酒庄红酒专题。这篇关于《为什么很多酒庄名字里都有Chateau?》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喝了那么多酒,见得最多的词就是Chteau了吧?无论在旧世界,还是新世界,无论是一级名庄酒标,还是OEM都爱把Chteau放在酒标上。Chteau到底有啥含义?标了Chteau的就是好酒吗?
Chateau是什么意思?wWW.JiukU365.COm
Chteau本是欧洲贵族们修建的建筑,一般用于居住或军事防御、以及领土扩张(有点占地为王的意思)。所以,法语中的Chteau即英文的Castle,德语的Schloss,意大利语中的Castello。
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ChteaudeVersailles)
葡萄酒的世界里,Chteau则指的是一个种植葡萄且酿造葡萄酒的庄园,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酒庄,它包括了葡萄园、酒窖、葡萄酒,以及该地产上的一栋或多栋建筑。如果两个地块(酒庄)共享一个城堡/酿酒车间,他们都可以标注Chateau;至于这个城堡/车间有多宏伟,则没有规定。
Chteau的起源是?
Chteau一词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波尔多葡萄酒上,由迪仙酒庄(ChteaudIssan)和玛歌酒庄(ChteauMargaux)最早使用;在1855年梅多克列级酒庄榜单上,尽管只有五家酒庄用了Chteau,但一级庄中的拉菲,拉图,玛歌名称中皆带Chteau,龙船庄园(ChteauBeychevelle)和迪仙酒庄(ChteaudIssan)也早已声名远播。
而这个对葡萄酒市场影响深远的榜单使得Chteau一词迅速蔓延整个波尔多,乃至在二十世纪葡萄酒蓬勃发展的新世界酒庄,比如在1976年巴黎品鉴中表现出色的ChateauMontelena。
Chteau真的有城堡吗?
十九世纪下半页,波尔多葡萄酒市场繁荣,一些阔绰的酒庄庄主开始在自己的地块上修建豪华的建筑,以便提供更好地居住环境和提升酒庄形象,譬如雄伟气派的拉菲酒庄(ChteauLafiteRothschild)。
类似情况常见于波尔多,特点是自有的葡萄园就环抱在建筑周围,但拉图酒庄(ChteauLatour)确是个独特的例外。拉图酒庄酒标上的塔楼,曾经是用于蓄养信鸽之用,尽管已经经过数次重建,如今依然是酒庄的重要标志。玛歌酒庄(ChteauMargaux)的瑰丽一直是为人津津乐道,绿荫环绕下的白色城堡庄重典雅,不禁让人将它与玛歌的优雅温柔的身份相匹配。
没有Chteau的酒庄酿造的葡萄酒就是不好的吗?在波尔多人甚至是法国人心中,从来没有因为酒庄缺少一个像样的建筑而烦恼。他们充分意识到Chteau这个词指的是葡萄酒,而非漂亮的城堡。况且许多寸土寸金的葡萄园也没有那么多空地用来该房子。比如大名鼎鼎的柏图斯酒庄(ChteauPtrus)只有一个温和的,雅致的,小房子。
它酒标上没有Chteau字样,并且每年所产的葡萄酒数量极为有限、价格昂贵,但却受到全世界的追捧,是葡萄酒世界最顶级的酒庄之一。与柏图斯一步之遥的里鹏酒庄(ChteauLePin)同样「寒酸」,由于土地极为有限,所以那里只有一个非常小的房子和房前的两棵松树。同样,酒标上也没有标Chteau,瓶子里的葡萄酒则被很多人认为可以和柏图斯比肩。
而巴顿酒庄(ChteauLeovilleBarton)甚至什么都没有,酒标上的图片也是朗高巴顿酒庄(ChteauLangoaBarton)的城堡,葡萄酒的酿造也在那里进行。不过,两家酒庄确实同属一个家族。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酒标中也有Chateau?
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后,世界人民逐渐广泛地认识了法国的列级名庄们,许多列级庄以Chteau相称,使得这一词或多或少地代表了高端葡萄酒的荣誉。进入20世纪后,其他国家(比如美国)葡萄酒蓬勃发展,各色酒庄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但至今也没有明确法律限制Chteau一词的使用,于是许多酒庄纷纷以此来命名,作为一个很好营销的标签。
法国人民对此非常不满:他们怎么可以标Chteau?怎么可以在法国卖这些酒?甚至在波尔多?但不得不承认,尽管鱼龙混杂,其中还是有许多非常不错的酒庄,它们甚至还有自己的城堡。
比如,1976年「巴黎审判」盲品会中拔得头筹,美国蒙特莱娜酒庄ChateauMontelena:
中国也有Chateau吗?
中国自然是有许多优秀的酒庄的,不仅在许多国际赛事中斩获不少奖项,他们中不少也拥有十分瑰丽的城堡。和那些个豆腐渣工程不同,酒庄的建筑上不仅一点都没有偷工减料,甚至极具设计美感。有的用实木,有的用砖瓦,有的用巨石,有的是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有的是恢弘大气的尖顶圆墙。
数量上虽然没有国外那么多,但诸如张裕爱菲堡国际酒庄和烟台卡斯特酒庄等等。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为什么波尔多的酒庄常叫Chateau 勃艮第却叫Domaine?
Chteau
大家最熟悉的Chteau最常见于波尔多酒标上,但叫Chteau的都有城堡吗?法国以外的酒庄能标Chteau吗?
我们还得从波尔多葡萄酒的历史说起,在十七、十八世纪,波尔多葡萄酒产业随着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而进入黄金发展期(比如鼎鼎有名的Segur家族),这些中产阶级投资者希望能通过拥有巨大的个人资产从而跻身上流社会。
不少酒庄为了提升自己的名誉和身价,便在庄园内修建起精美的城堡。虽然直到1855分级的时候,冠以Chteau之名的酒庄也不过只有五家。但他们卓越的品质以及高端的城堡形象快速风靡到全球,Chteau也很快成为优质葡萄酒的代名词。
Chteau城堡酒庄的三大要素
酒庄建立在特定区域内并有自己的葡萄酒
酿酒原料均出自自己的葡萄园,且不能对外出售葡萄原料
种植、酿造、陈年和灌装等所有工序都必须在酒庄内完成
所以,叫Chteau的不一定非要有城堡建筑,而是对拥有包括葡萄园、酿酒车间在内的,庄园地产上单一建筑或多个建筑的总称谓(即产业集成)。即使是和别人合租的生产厂房,酒标是也能标注Chteau。此外,今时今日,Chteau的称谓已经与葡萄酒品质优劣没有关系了。
而波尔多的葡萄酒贸易之所以能兴旺起来,除了自身的地理优势,还与一群人息息相关,他们就是掮客Courtier--负责酒庄与批发商之间的沟通,并从中获得佣金。而批发商们又会在后续转运过程中抽取10-15%的提成。葡萄酒(bulkwine)在不断经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一些情况--储存不当导致酒质下降,又或是被掺假。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木桐为首的一些酒庄为了保证酒品质量、展现酒庄实力,开始自行灌装瓶装酒进行出售,并在酒标上标注城堡内装瓶(MisEnBouteilleAuChteau)。
而在法国之外,新世界也有一些酒庄受法国酿酒工艺影响,也使用Chteau的叫法,比如澳大利亚的ChteauReynella,美国纳帕的ChteauMontelena,还有大家熟知的张裕爱斐堡ChteauChangyuAFIPGlobalBeijing。
Domaine
虽然Chteau和Domaine翻译过来都是酒庄的意思,但其实它们本质上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可以这么说,波尔多的Chteau指的是一个产业集成,包括了葡萄园、酒窖、车间、住房等庄园地产上的所有建筑。
Domaine虽然也指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产业,但不必集成。Domaine的葡萄园可以是环绕在酿酒车间周围,也可以在远离酒厂的地方。比如一家拥有葡萄园的葡萄酒公司就能叫Domaine。
其实从Chteau和Domaine的不同叫法就可以看出,这两个产区的历史和法规必然也是不同的。波尔多对酒品质量的分级是按酒庄来划分的,而勃艮第则是按照地块来划分的。受拿破仑的继承法影响,勃艮第的地块在一代代人传承过程中不断分裂,生产商的规模自然也不断缩小。
所以,勃艮第最常见的生产方式为:
建立合作社--小规模生产商可能自己无力承担从种植到装瓶的所有生产费用,因此这些酒农们会融合资源,建立一个酒厂统一负责大家的酿造和生产。
建立合作社--小规模生产商可能自己无力承担从种植到装瓶的所有生产费用,因此这些酒农们会融合资源,建立一个酒厂统一负责大家的酿造和生产。
再有就是既有葡萄园又有自己生产车间和酒窖的酒庄,不过勃艮第的地价摆在那儿,这类有实力的生产商为数不多。
说了这么多,Chteau和Domaine的区别你清楚了吗?
法国里鹏酒庄
里鹏酒庄位于波美侯产区,毗邻老色丹酒庄(Vieux-Chateau-Certan),与柏图斯(Petrus)也只有一步之遥。没有宏伟的庄园城堡以及辽阔美丽庄园的里鹏酒庄在80年代以前还是默默无闻,面积只有1公顷的一小块葡萄园而已。
里鹏酒庄是举世闻名的酒庄,是法国葡萄酒界半个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但里鹏酒庄也是寒酸的,虽已闻名于世,但还是一个没有大庄园城堡的酒庄,原因并非盖不起城堡,而只是酒庄的面积太小,土地太矜贵,所以没有盖大庄园酒堡,只有一间酿酒和存酒的小屋,这以至于里鹏的名称上并没有标出Chateau而只有LePin。
当时的庄主罗碧(Laubie)夫人每年将所产的葡萄酒以散装酒形式出售给酒商。直到1979年,眼光独到的杰克蒂安邦(JacquesThienpont)以100万法郎向罗碧夫人购买了这个只有一公顷、小到不能再小,甚至连Chateau都无法标上,面积只有一公顷的小酒庄。
蒂安邦购得里鹏酒庄之后,决心向离自己庄园只有咫尺之差的柏翠酒庄的方向迈进,他调整葡萄种植品种至92%梅洛(Merlot),8%品丽珠(CabernetFranc),种植密度和数量只有拉菲古堡的一半,效仿柏图斯酒庄酿造的精工细做方式。1994年,蒂安邦又买下了旁边一小块约一公顷的小酒田,成为了今天两公顷的里鹏酒庄。
该酒庄葡萄园的土壤与柏翠酒庄也十分接近,表层由碎石土和粘土组成,下层土壤含有丰富的铁矿物质,加上蒂安邦一切以柏翠酒庄为标准,所以里鹏的酒质十分接近柏翠酒庄,基本上是柏翠酒庄的翻版,两者之间气味极其相似。里鹏每年约有7,000瓶的产量,但在市场上流通的只有1,500瓶,其中四分之三的数量卖到英国,只有小数流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就被刻意炒作,令价格飚升,1979年是里鹏的第一个年份,而里鹏的行情价格,可显示出被投机炒作的成份比较高,所谓物以稀为贵,大抵如此。但这种炒作行为是酒界最不愿意看到的,受到了业界人士的挖苦和嘲弄,比如帕克就对其陈年能力持怀疑态度,另一个有名的酒学家寇第斯(CliveCoates)曾将19811985年的里鹏逐年试饮,结果认为仍然比不上园东的老园,即老色丹酒庄的深度与多层次,而两者价钱竟可相差4倍之多。寇第斯认为,里鹏诚为一颗明星,但他不认为是颗超级巨星。
尽管如此,认为里鹏青出于蓝者亦不少。德国专业葡萄酒双月刊《一切为酒》(AllesuberWein)在1995年第6期报道了一则里鹏挑战柏翠酒庄的消息。由10位德国著名的品酒家及一位新加坡的藏酒家,对13个年份(19791990年份以及1992年份)的里鹏及柏翠酒庄作蒙瓶评审,结果有9个年份,里鹏胜过柏翠酒庄,其中包括1979年里鹏的处女年份在内。终于,在1997年年初,美国《酒观察家》杂志对1994年份的里鹏及柏翠酒庄评分分别为95分及93分,美国市价分别为400美元及375美元。也许只有到这个时候,里鹏酒庄的葡萄酒才可以真正扬眉吐气了!
同为酒庄 Chateau、Domaine、Winery有何区别?
Chateau、Domaine和Winery这些词翻译成中文都是酒庄的意思,但是,你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吗?
1、Chateau
Chateau是大家在酒标上最常见的一个词,该词广泛运用于法国波尔多地区(Bordeaux),Chateau更像是一个相对集中的葡萄酒产业,据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在《牛津葡萄酒词典》中的释义,Chateau在法语中意为城堡,但用在葡萄酒方面,Chateau一般指一个种植葡萄且酿造葡萄酒的庄园,包括葡萄园、酒窖,也常包括葡萄酒本身,以及该地产上的任一建筑或多栋建筑。
2、Domaine
波尔多常用Chateau,勃艮第(Bourgogne)则惯用Domaine。杰西丝罗宾逊对Domaine的解释是:一个法文词,指一处产业,特别指勃艮产区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产业。Domaine和Chateau都算是一个产业集群,可译为酒庄,但Domaine的不同在于,其拥有的葡萄园可以环绕在酿酒坊周围,也可以在远离酿酒坊的地区。
3、Winery
这一词语主要用于英语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南非等。Winery的意思是酿酒厂、酒庄,可以指生产葡萄酒的酒庄建筑,也可以指参与葡萄酒酿造的葡萄酒企业。这个词首次使用于1882年的美国,与之相近的法语词是Cave(地窖、地下室)。现在,世界上很多酒庄或葡萄酒企业都会用Winery来命名,如智利的活灵魂酒庄(AlmavivaWinery)和美国的蒙大维酒庄(RobertMondaviWinery)等。
4、Estate
Estate指地产、不动产,也可以用来指酒庄,如美国的大型车库酒庄哈兰酒庄(HarlanEstate)。
5、Bodegas
这个词为西班牙语,常出现在西班牙、阿根廷等说西班牙语国家的葡萄酒酒标上。它的字面意思为葡萄酒酒窖,通常是葡萄酒公司名字的一部分,比如西班牙的酒王贝加西西里亚(BodegasVega-Sicilia)。
什么是中级庄?为什么说中级庄是聪明人的酒?
CruBourgeois是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的一种,更精确的说,那是波尔多Medoc产区的一种分级制度。
Bourgeois的原意是资产阶级或者中产阶级,相对于Medoc的列级酒庄(GrandCruClass),人们一般把CruBourgeois翻译成「中级酒庄」。
在十二世纪时,商业兴盛的波尔多港口地区出现了第一批当时的资产阶级家族,当时这儿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些当地的资产阶级家族就已经享有一些特权;当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此地区回归到法国的统治下,当时这些资产阶级家族向法国政府请愿,希望获得一些特权,例如带剑的权利,以及拥有私有庄园。由于长年经商获得了不少财富,这些资产阶级家族购置了自己的产业,也开垦了不少葡萄园地,逐渐地这些庄园就被称为CruBourgeois。
中级酒庄(CruBourgeois)真正成为一个分级制度是在1932年,是由波尔多工商协会和农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和实施,因为Bourgeois可翻译为中产阶级,因此CruBourgeois也被翻译为中级酒庄。
二战后,梅多克区成立了一个中级酒庄联盟,负责对该级别的葡萄酒进行重新评定。
直到20世纪末,随着该级别葡萄酒的流行及声望的提高,更进一步评定此级别的葡萄酒变得非常有必要。2000年11月30日,一个新的级别框架出炉了,到2003年6月17日此框架正式确定。
2007年开始,中级酒庄联盟开始强调(CruBourgeois)只代表品质,不代表级别。此新体系面向梅多克区所有的酒庄,只要这些酒庄的葡萄酒是依照了相关的葡萄酒生产规则酿造,并且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即可被认定为中酒酒庄。
中级庄的葡萄酒品质高且价格合理,物超所值,既想品尝高品质葡萄酒,又不想被宰的人多会选择中级庄,这些酒比动辄成千上万的名庄酒要实惠太多,这也是近年来人们热捧中级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也因此,中级庄还往往会被人称为:懂酒人的酒、小资的酒、聪明人的酒等趣称!
春天里 来一场里奥哈酒庄游
这是一篇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酒庄游攻略。
对于每一位爱着里奥哈的人来说,哪怕是挑选旅行目的地也必须忠于自己的味觉。新的一年,希望这篇文章能在你规划里奥哈酒庄游的时候起到作用。哪怕现在不用,也可以收藏起来噢,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一辑,让我们首先来到里奥哈阿拉维萨。该地区行政上属于巴斯克自治区的阿拉瓦省。
头一次来到这里,你将会看到与预想完全不同的酒庄形象。这里的酒庄,从建筑外观到生产设备,都完全现代化、商业化。
1、伊休斯酒庄BodegasYsios
伊休斯酒庄(BodegasYsios)的设计,出自著名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之手。一排排方形钢梁组成的波浪形屋顶,在当地也算是标志性建筑了。
尤其是正中央品酒厅的屋顶极为高挑,保证充足采光,同时,游客也能从内一览葡萄园的景观,可谓是轻奢版的品酒体验了。
酒窖和生产车间也全部充满了工业化的风格,大家不难从空间布局中看出酒庄的用心。
伊休斯所属葡萄园所种植的品种为百分之百的丹魄,每年收获季全部由人工采摘。任何有参观意向的客人都可以通过官网预约参观(预约方式在下面)。
真爱粉还能申请加入伊休斯的会员,最低条件是订购60瓶酒。成为会员后能得到更多和酿酒师亲密交流的机会,据说还能为你订购的红酒贴上个人定制的包装噢!
2、薇娜酒庄Vi?aReal
薇娜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目前隶属于喜悦葡萄酒集团(CVNE)。新的薇娜酒庄落成于2004年,其落成典礼由当时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主持。
依山而建的巨大圆型发酵车,在远处就能轻易辨识出来,酒庄的酒窖空间则是深埋在了山体之中,拥有良好的恒温条件。摩登的整体设计尊崇着自然动力的概念,让整个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一气呵成,流畅无比!当然,以上这些空间都是大家有机会看到的。
数量惊人的橡木桶存放在山底的隧道中陈年,尊重自然的理念与巧夺天工的设计,将天然与工艺融为一体,你们是不是也被震惊了?
3、埃古伦酒庄EgurenUgarte
和伊休斯酒庄一样,埃古伦紧邻坎塔布里亚山脉南麓。与其他酒庄稍有不同的是,埃古伦更多了一层度假庄园的意味。
酒庄有20套客房供游客住宿,不过因为资源有限,所以想要入住必须提早通过邮件确认房间空余噢!
除了客房,也有餐厅。你可以在预约酒庄参观时选择追加用餐项目,39欧元(303元人民币)的价格,可以享用一顿正餐,以及品尝埃古伦出产的美酒。
这里除了种植里奥哈地区常见的丹魄葡萄外,也少量出产格拉西亚诺和海歌娜,客人有机会比较不同品种葡萄的微妙差异。据说这里所出产的红酒也被西班牙皇室所选用呢。
比起前两家酒庄的现代设计,埃古伦保留着更多的传统元素。大家还可以在此看到19世纪的地下砖石酒窖,历史仿佛在这里停驻,妙趣横生。
这几天,埃古伦在进行全年最重要、最需谨慎进行的工作之一冬季剪枝。剪枝不是一个容易的活,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一双巧手。但在辛苦的劳作之时,也为产出美好的葡萄打下基础。
同样是法国酒庄 Chateau和Domaine到底有何区别?
葡萄酒标上表示酒庄意思的名词多不胜数,常见的就有Chteau、Domaine、Estate、Winery、Bodegas、Vina等等,这些名词是否都是一个意思呢?
Chteau
Chteau绝对是我们在酒标上最常看到的名词了。Chteau的原意是城堡,从字面上理解,如果一个酒庄在酒标上使用Chteau字样,意味着他们的酒庄内拥有一座宏伟的、值得自豪的城堡建筑。以庄园内的城堡而闻名的酒庄有许多,其中梅多克地区的玛歌(Margaux)可谓使用城堡作为行销手段的始作俑者。
但是,并不是所有使用Chteau命名的酒庄都真的拥有一座恢宏的城堡建筑。根据法规,葡萄酒款只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就能使用Chteau一词来命名:
a.该款葡萄酒必须产于任意一个法国法定产区(AOP)
b.酿酒所用的葡萄必须来自酒庄庄园(也就是说,不能使用从外面购买回来的葡萄)
c.葡萄酒必须在原酒庄内酿造和装瓶
也就是说,Chteau在葡萄酒界,主要指的并不是城堡建筑,而是针对葡萄酒生产的某些特定限制。
Domaine
Chteau可以说是法国酒庄最流行的命名方式,光是在波尔多就有数以千计的Chteau酒庄;但是在勃艮第(Burgundy),产区内的大多数酒庄则以Domaine命名。Domaine通常特指勃艮第地区种植和酿造葡萄酒的产业。与Chteau强调城堡不同,Domaine强调的是领土。正因如此,勃艮第葡萄酒酒标上往往最突出的是葡萄园的名字,而酒庄名字(Domaine***)通常只是小号字体,相对来说非常不起眼。
与Chteau一样,Domaine一词并不能反映酒庄的规模大小。只拥有一片5公顷面积葡萄园的埃佩诺阿曼伯爵酒庄(DomaineduClosdesEpeneaux)和拥有多达7片特级园的罗曼尼康帝(DomainedelaRomanee-Conti)都叫做Domaine。
Bodegas
与Chteau和Domaine两个法语词汇不同,Bodegas则是西班牙语,意为葡萄酒酒窖,因此它也成为许多西班牙和阿根廷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葡萄酒酒标上经常出现的名词。西班牙的许多葡萄酒企业都以Bodegas来命名,比如有名的里奥哈酒庄慕佳酒庄(BodegasMuga)。
Vina
Vina也是西班牙语,意思为葡萄园。西班牙产区对于酒庄的命名并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因此同样是里奥哈产区的酒庄,即可以如上文所提到的慕佳酒庄一样使用Bodegas,也可以像布罕达酒庄(VinaBujanda)那样使用Vina来命名。此外,智利的许多酒庄也喜欢用Vina来命名,如智利名庄伊拉苏酒庄(VinaErrazuriz)等。
Cellar、Winery、Vineyard
Cellar和Winery都是英语词汇,前者意为酒窖,即葡萄酒陈年、存储的地方;后者则是直接的酒庄之意。这两者常见于新世界产区的葡萄酒,简单直接,如美国的蒙大维酒庄(RobertMondaviWinery)等。
此外,Vineyard(葡萄园)也是最常见的新世界酒庄命名形式之一。
Tenuta
Tenuta是意大利语,可以与英语中的Estate对应,意为地产。生产意大利酒王西施佳雅(Sassicaia)的圣圭托酒庄(TenutaSanGuido)就是许许多多使用Tenuta命名的意大利酒庄之一。
红酒里为什么有"玻璃渣"?
近来有朋友跟我说,他喝一瓶葡萄酒时,居然喝出了玻璃渣,被吓了一跳。还有酒友反映,开酒的时候,发现酒塞上沾满了亮晶晶的碎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们都很困惑,这些葡萄酒是不是有问题,还能喝吗?我告诉他们,这其实是一种名为酒石酸的晶体。
1、什么是酒石酸?
这种物质我们平时吃的葡萄、香蕉和酸角中都有。
它非常容易溶解在水或葡萄汁中,却不能完全溶解在酒精溶液中。有的葡萄酒在低温下,来自葡萄果实的酒石酸就会析出变为晶体。
酒石酸本身无害,但若出现在白葡萄酒中,很容易被误认为玻璃渣;出现在红葡萄酒中会被色素染成红色或棕色,更容易被误认为是沉淀。
2、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酒石酸
酒石酸来自酿酒葡萄,是组成葡萄酒中酸味的重要成分。不过,葡萄的品种本身、生长的气候条件都会影响酒石酸含量。
酿酒的葡萄要比我们平时吃的葡萄含更多酒石酸。有的葡萄品种,如长相思(SauvignonBlanc)、雷司令(Riesling),酒石酸含量较高;有的葡萄品种,如黑皮诺(PinotNoir)、马尔贝克(Malbec),酒石酸含量相对低一些。
凉爽气候下生长的葡萄,在花期的新陈代谢过程能积累大量酒石酸;而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葡萄,尤其是生长季比较长的葡萄,酒石酸含量要低一些。
3、为什么大部分葡萄酒没有这种渣?
原因很简单,在葡萄酒装瓶前,把这种渣过滤一遍。
传统的做法是,利用冬天寒冷的天气,使葡萄酒温度保持在结冰临界点3-4个月,然后过滤去除酒石酸晶体。现代的做法是,利用制冷系统使葡萄酒保持-5℃至-10℃的低温,2-3周后过滤酒石酸晶体。这种做法基本可以保证,葡萄酒装瓶上市后不再出现酒石酸晶体。
4、哪些葡萄酒容易出现这种渣?
(1)装瓶前没有过滤的葡萄酒。
(2)来自气候较冷的产区的葡萄酒酸度较高,容易出现酒石酸晶体。比如,一些德国白葡萄酒。
(3)长期储存在低温条件下的葡萄酒。
(4)老藤葡萄酒。老藤葡萄吸收的矿物元素含量多,而钾、钙离子与酒石酸结合会形成沉淀。
(5)陈年白葡萄酒。具有陈年潜力的白葡萄酒一般酸度比较高,陈年过程中钾、钙离子与酒石酸结合会形成沉淀,而且陈年时间越长,沉淀越多。比如,陈年贵腐菌。
5、带渣的葡萄酒该怎么喝?
酒石酸晶体来源于葡萄果实本身,对人体无害,而且它尝起来也不酸,而是带有一种沙沙的感觉。这种渣可以通过醒酒去除:
(1)在确定要饮用哪一瓶葡萄酒之前,应该保持酒瓶处于直立状态数小时;
(2)醒酒前需准备好醒酒器、漏斗、滤布和一个光源;
(3)开瓶时,不要摇晃或者转动酒瓶,开瓶之后要透过光源观察瓶底,确定沉淀物并未污染上方液体;
(4)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与酒瓶成90度,慢慢倾斜酒瓶,缓缓地将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
(5)注意要将瓶中有沉淀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确保醒酒器中无沉淀。
6、酿酒师故意留下这种渣
在一些气候寒冷的产区,比如德国,常常面临葡萄不成熟的问题。如果葡萄酒中能析出酒石酸,说明酿酒葡萄在采收时苹果酸含量低,也就是葡萄成熟状态理想。
反之,在一些气候温暖或炎热的产区,酿酒师也会避免过滤酒石酸,因为这里的葡萄酒容易酸度不足,而葡萄酒需要高酸度来保持鲜爽口感。
有的酿酒师,尤其是酿制好的葡萄酒时,追求极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干预,他们也不会过滤酒石酸晶体,因为这样会破坏酒的结构,影响酒的品质。
不过,绝大部分生产商都认为,消费者更想要清澈干净的葡萄酒。
识货的人,才懂你。
毕竟大多数人不认识这种晶体,如果喝酒时看到它,很容易认为酒有质量问题,甚至误以为有玻璃渣。
为什么葡萄酒里没有葡萄味?
葡萄酒中有很多种水果的香气,却很少闻到葡萄味。明明是用葡萄酿的酒,这是为什么呢?
解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葡萄味?
印象里,大家对葡萄味的认知都停留在鲜食葡萄酸酸甜甜的味道上,可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的差别很大,不同品种在香气和风格特色上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葡萄酒闻香。而关于闻香中的一类香气即是葡萄本身的气味,像绿色水果、黄色水果、红色水果、黑色水果,花香等。
通过发酵或熟成过程中转化为能够释放的香气,即我们所说的二类香气、三类香气,像乳酸味、糖果味、香料味、糕点味,木头味、皮革味、蜂蜜味等。
事实上,葡萄酒中绝大多数水果的味道都来源于葡萄本身,赋予葡萄酒特定的果味是很多酿酒葡萄品种的特色。再加上环境、气候的影响,发酵和陈年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使得这些香气分子变得更加复杂,也就产生了酒中丰富的水果味道。
如果非要定义我们常吃的鲜食葡萄香气为葡萄味的话,这种香气并非不存在于酒中。只是在大多数葡萄酒中,它并不明显,并且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特征,是不够成熟的果实发酵的结果。不过也有例外,用麝香葡萄酿造的白葡萄酒就带有最原始的葡萄香气,这种香气混在甜蜜的花果香中,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叫城堡(Chateau)的葡萄酒比一般酒庄酒更高级?
在法国葡萄酒酒标上,我们常常看到有Chteau(城堡)字样,有人说城堡葡萄酒相比一般的酒庄葡萄酒更高一级,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更高,真是真的吗?
城堡葡萄酒的由来
首先,Chteau一词在法语里就是城堡的意思。从字面上理解,如果一个酒庄在酒标上使用Chteau字样,意味着他们的酒庄内拥有一座宏伟的、值得自豪的城堡建筑。以庄园内的城堡而闻名的酒庄有许多,其中梅多克地区的玛歌(Margaux)可谓使用城堡作为行销手段的始作俑者。
玛歌酒标以其标志性的城堡图案而闻名
现在的玛歌酒庄以1855波尔多列级一级庄而享誉世界,而早在1855评级之前,玛歌除了葡萄酒之外,其庄园内的城堡才是玛歌最大的标志。人们普遍认为,玛歌是历史上第一个以Chteau+来命名的酒庄。
在1855年波尔多列级官方评定之时,所有的列级酒庄中总共只有5个酒庄使用了Chteau来为其命名。但是,两年后的1857年,法国的第一部商标法正式颁布,要求所有的葡萄酒庄都必须拥有一个独特的名称,这样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以庄园内独一无二且带有历史意义的城堡名称来命名酒庄成为了波尔多酒庄寻求商标法保护的主要方式。这一年也被称为波尔多城堡葡萄酒的起始之年。
到今天,根据波尔多葡萄酒联合会(FederationdesgrandsvinsdeBordeaux)的数据,在波尔多一共9100个酒庄里面,有90%的酒庄以XX城堡来命名!
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可以用Chteau
在19世纪末,城堡葡萄酒的流行早已越过波尔多的地界,成为法国许多产区酒庄的流行命名方式(勃艮第是一个例外,该产区的酒庄大多以Domaine命名)。越来越多的城堡酒使得这个命名方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标法问题,人们对城堡酒的品质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法国官方为了防止城堡酒的平庸化,对使用城堡(Chteau)二字的葡萄酒款也提出了具体的法定要求:
1.该款葡萄酒必须产于任意一个法国法定产区(AOP)
2.酿酒所用的葡萄必须来自酒庄庄园(也就是说,不能使用从外面购买回来的葡萄)
3.葡萄酒必须在原酒庄内酿造和装瓶
只要同时满足以上条件,酒庄就可以使用城堡(Chteau)来命名酒款。也就是说,法律上并不要求酒庄内一定要拥有一座恢宏美丽的城堡建筑。因此,假如你以为波尔多内有7、8000座古堡,那可就要大失所望了。
城堡酒,品质一定更高吗?
简单来说,并不一定。对于城堡酒的使用虽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葡萄酒的品质(城堡酒至少是AOP酒),但是没有使用城堡(Chteau)来命名的葡萄酒却有可能品质更高。
位于波尔多右岸的帕图斯(Petrus)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葡萄酒完全满足城堡酒命名的3个法定条件,只是因为酒庄占地面积很小,没有漂亮的古堡,只有简陋的小屋,因此酒庄坚持不在酒标上使用Chteau字样。但是,帕图斯被誉为是波尔多右岸葡萄酒的圣殿,其葡萄酒的价格甚至远超部分1855列级庄的一级酒庄。
此外,城堡酒与波尔多列级制度一样,虽然严格但是被许多酿酒人认为过于陈腐守旧,因此部分打破常规、不遵循AOP法规的酒庄即使酿出品质优越的葡萄酒,也无法在酒标上冠以Chteau字样。
总而言之,城堡Chteau酒并不能保证葡萄酒的品质一定超过非城堡酒,甚至不能保证酒庄内拥有城堡。以Chteau命名的葡萄酒,仅仅代表其使用的是酒庄自有葡萄园的葡萄、使用传统的方式在酒庄内酿造并装瓶。因此,Chteau象征着可靠、传统和纯正,但与高品质未必挂钩。
寒冷冬天里 为什么白酒不会结冰?
关于白酒度数的必知常识
酒精的冰点是-117度,白酒60度大约-80度才能结冰,一般我们平常是达不到这个温度的。可以试试把60度白酒放在冰箱里,它是不结冰的。
乙醇的冰点要比水的冰点低,所以冬天不易结冰,纯乙醇的冰点在-117C,乙醇水溶液的冰点也根据乙醇含量的不同而有差异,40度的白酒的冰点,应该在大概-25C左右。
酒精结冰要在-117度,白酒根据度数不同结冰点也不同一般高度白酒应在-80左右,度数越低就越易结冰。一般情况下46度以上的白酒,即使在寒冷地区白酒也不会结冰。
在网上经常看到白酒多少度数的喝?低度酒是高度酒跟水勾兑的吗?类似的问题,显然酒友对白酒度数了解的不够。下面8个白酒度数知识,不仅可以解答以上问题,还会揭示为何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一气十八碗。
酒度走过的历程
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洋酒多是以葡萄等水果酿造的。大约在公元前5000~3000年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当时酿出来的是黄酒,估计才几度。后来到了宋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开始大量酒曲造酒,酒的度数又进一步提高了,可以达到十多度。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国以后,才创出蒸馏酒。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酒度怎么检测的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
白酒分多少度数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度数与质量风味没关系
白酒的酒度多少,并不是、也不能代表着酒的质量风味的优与劣,高酒度作为过酒瘾来说尚可起些效果。
为什么葡萄酒会有很多种颜色?
1.葡萄品种
红葡萄酒的颜色主要是从葡萄皮里浸渍出来的,而由于不同品种的葡萄颜色有深有浅,葡萄皮有薄有厚,因此它们酿造出的葡萄酒的颜色也各不相同。例如,赤霞珠和西拉的葡萄皮比较厚,而黑皮诺的葡萄皮比较薄,所以,赤霞珠葡萄酒和西拉葡萄酒的颜色通常要比黑皮诺葡萄酒的颜色更深。
2.葡萄的种植环境
通常情况下,光照充足的葡萄园会出产颜色更深的葡萄,从而有利于酿造出颜色更深的葡萄酒。气候条件、纬度和海拔等都会影响到光照条件,从而间接对葡萄和葡萄酒的颜色产生影响。如阿根廷的马尔贝克红葡萄酒的颜色非常深浓,主要是因为当地的葡萄园白天光照时间长,且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上,紫外线强,再加上夜间温度低,有利于色素的积累。
3.酿酒工艺
在发酵的过程中,葡萄汁与葡萄皮的接触时间长短决定着葡萄酒的颜色,这也是葡萄酒为什么会有红、白和桃红之分的原因之一。对于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浸皮时间越长,萃取出来的色素和风味特征就越多,葡萄酒的颜色也就越深。而由于白葡萄酒一般是去皮发酵,所以白葡萄酒一般呈现浅色透明的状态。
4.陈年时间和受氧化程度
在陈年的过程中,葡萄酒会受到氧化的影响,从而发生颜色上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陈年的过程,白葡萄酒的颜色会逐渐加深,从浅淡的柠檬色到金黄色再到琥珀色;而红葡萄酒的颜色会慢慢从紫红色向砖红色转变,带有更多的砖红色色调。同时,同样年份的白葡萄酒,经过橡木桶熟化的一般会比不经过橡木桶发酵熟成的颜色更深。
为什么有些酒庄喜欢在夜晚采收?
采收的时机对葡萄品质非常关键,酒庄酿酒师会通过仪器精确测量或者反复品尝来确定日期。除了日期,采收在一天当中的时间也很重要。有些酒庄倾向于在夜晚进行采收,这是为什么呢?
保留香气,降低氧化速度
夜晚温度较低,且没有阳光直晒,这样可以保留葡萄的香气与风味,并且减少葡萄被细菌侵袭的可能性,降低氧化速度。在气候温暖甚至炎热的地区,夜晚采摘十分常见,可以保持果实的新鲜感,避免过于成熟。对于起泡酒与白葡萄酒而言,夜晚采收还可以维持葡萄果实中较高的酸度,这对它们非常必要。
减少降温能耗
白天采摘的葡萄温度普遍偏高,不适宜直接进行压榨,所以往往需要使用热交换器等方式进行降温。此外,白葡萄酒所需的发酵温度一般较低,且一些红葡萄酒在发酵之前也有进行冷浸渍(ColdMaceration)。因此,夜间采收则可以直接跳过为葡萄降温的工序,减少降温能耗。不少酿酒师也表示,夜晚凉爽的温度能让他们更好地控制发酵的过程。
提高采收效率
从采收工人的角度出发,夜间凉爽的温度可以为他们营造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采收效率。相比于炎热的白天,许多工人更乐意在夜间进行劳作。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开瓶后闻一下酒塞?
每次下馆子,道行深的酒友在开瓶后,都会故意闻一闻软木塞。我问他,这是因为橡木塞很好闻吗?还是这个姿势会显的很专业,很帅呢?
葡萄酒为什么要用橡木塞?
首先抛开螺旋盖不说,橡木塞具有柔软且弹性较强的特点,它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当用它封紧瓶颈后,橡木经与酒液接触就膨胀起来,塞紧了瓶颈的空隙,阻止酒液渗漏。
同时酒液还可以通过橡木塞自身的微孔接触微量的空气,达到呼吸和发育的目的,在装瓶后继续完成其成熟过程。另外,橡木塞的成分浸泡到酒里,也会增加酒的结构感。
用橡木塞就一定好吗?
橡木塞有着不俗的表现,但也存在着其致命弱点。罪魁祸首就是一种叫TCA的化学成份,会给原本宜人的美酒带上不和谐的朽木异味,英语里用corked一词来形容。
大约有2-3%的葡萄酒受到了污染,也就是差不多每两箱葡萄酒就有一瓶受到了污染。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如果你经常喝葡萄酒的话,那么你的一生可能会遇到100瓶软木塞污染的葡萄酒。
葡萄牙木塞协会通过对2005年《葡萄酒观察者》在加利福尼亚纳帕举办的一场2800瓶的盲品葡萄酒的总结,报告说使用软木塞会导致葡萄酒有0.7%到1.2%的腐坏率,甚至有人说有高达5%到10%的风险。
橡木塞中TCA的产生背后有复杂的化学机理。其中最重要的机理是微生物影响,例如曲霉菌能够在潮湿环境下将氯酚转化为氯苯甲醚,而氯酚通常被用作杀虫剂和木头的防腐剂,而接触软木材料。在软木塞的包装材料和木质运输用品,如托盘中也都可以发现TCA。TCA也可以通过空气或者直接接触来污染软木塞。
为什么开瓶后要闻下橡木塞?
在开完瓶之后把软木塞拿起来闻一闻,原因就是检查这瓶葡萄酒是否变质。
1.查看橡木塞是否有异味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污染,只要软木塞感染了TCA,其就可能改变葡萄酒应有的风味。被轻度污染的橡木塞,化合物可能减弱葡萄酒的原有风味和香气,这些酒没有了花香和果香,并且口味寡淡;而在高剂量的感染下,TCA就会显现出强烈的怪味,人们通常将其描述为发霉的地下室味道、湿狗味或湿报纸味等。在口感上,葡萄酒的果味则将被彻底冲淡,留给人的感受就剩下酸涩味。
橡木塞有异味,表示酒的品质可能有问题,等等试喝时不要太大口,免得一口喷出来口中还留下异味。
2.查看葡萄酒的陈年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木塞被葡萄酒浸染的程度也能看出葡萄酒陈年的时间。葡萄酒浸染木塞的程度越高,说明葡萄酒的装瓶陈年岁月越长。如一些老年份葡萄酒,木塞已经被葡萄酒浸染的非常软化,有时浸染长度可达半数以上。
木塞上没有太多的浸染颜色,说明葡萄酒装瓶的时间很短,有时也说明葡萄酒的保存方式可能不对。如直立竖放的葡萄酒,酒液与木塞是完全分离开来,这样存放再长的时间,木塞上也几乎没有太多的浸染颜色。
从木塞看葡萄酒的陈年,有个很好的益处是:辨别葡萄酒的真假。有时一些伪造商用一些次的老年份酒冒充顶级老年份酒,然而木塞的浸染程度却很小,说明这些老酒有可能是冒充的假酒。
3.看葡萄酒保存的情况
如果木塞表面出现发霉的现象,说明葡萄酒的保存湿度太高,这时,说明需要调整保存湿度。葡萄酒的最佳储藏湿度为60-70%之间,过高就会导致发霉现象,过低会导致葡萄酒干燥,增大葡萄酒过度氧化的概率。
木塞有时还会出现酒液已经流至顶部的情况,这种现象表明葡萄酒已经出现漏液,品质受到了破坏,葡萄酒可能已经坏了。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木塞与瓶壁之间的空隙较大,空气进入酒中使得葡萄酒过度氧化,会加速单宁和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葡萄酒呈现出香气寡淡,口感酸度极为突出,结构寡淡无味等特征。
软木塞污染的葡萄酒能喝吗?
根据处理2,4,6-三氯苯甲的化工企业出具的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来看,直接接触纯TCA可能会刺激人的皮肤和眼睛,甚至导致呼吸困难。然而,一瓶葡萄酒中TCA的含量是以兆分之一计算的,这点微不足道的TCA也许会严重影响你喝酒的心情,但不会严重到让你进医院。
所以如果你是在餐厅点的酒,那直接退掉就行了。如果是在网上买的,注意保留发票,申请退换。
对于道行深的酒友而言,给朋友喝到变质的酒是相当不地道的。对于大家而言,不见得有机会喝到所谓变质的葡萄酒,不妨请朋友倒一小杯变质葡萄酒闻闻看,喝喝看,感受一下。别担心,喝一小口变质葡萄酒不会拉肚子的,倒是手边准备一大杯水是比较明智的!
为什么波尔多酒庄喜欢以“城堡”命名?
在法国葡萄酒酒标上,尤其是来自波尔多的葡萄酒,我们常常看到有Chteau(城堡)字样。毫无疑问,Chteau是法国波尔多以及许多法国产区最流行的酒庄命名方式。但是在同样是法国知名产区的勃艮第(Burgundy),当地的酒庄却往往喜欢用Domaine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城堡葡萄酒的由来
首先,Chteau一词在法语里就是城堡的意思。从字面上理解,如果一个酒庄在酒标上使用Chteau字样,意味着他们的酒庄内拥有一座宏伟的、值得自豪的城堡建筑。以庄园内的城堡而闻名的酒庄有许多,其中梅多克地区的玛歌(Margaux)可谓使用城堡作为行销手段的始作俑者。
现在的玛歌酒庄以1855波尔多列级一级庄而享誉世界,而早在1855评级之前,玛歌除了葡萄酒之外,其庄园内的城堡才是玛歌最大的标志。人们普遍认为,玛歌是历史上第一个以Chteau+来命名的酒庄。
在1855年波尔多列级官方评定之时,所有的列级酒庄中总共只有5个酒庄使用了Chteau来为其命名。但是,两年后的1857年,法国的第一部商标法正式颁布,要求所有的葡萄酒庄都必须拥有一个独特的名称,这样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以庄园内独一无二且带有历史意义的城堡名称来命名酒庄成为了波尔多酒庄寻求商标法保护的主要方式。这一年也被称为波尔多城堡葡萄酒的起始之年。
到今天,根据波尔多葡萄酒联合会(FederationdesgrandsvinsdeBordeaux)的数据,在波尔多一共9100个酒庄里面,有90%的酒庄以XX城堡(ChteauXX)来命名!
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可以用Chteau
在19世纪末,城堡葡萄酒的流行早已越过波尔多的地界,成为法国许多产区酒庄的流行命名方式(勃艮第是一个例外,该产区的酒庄大多以Domaine命名,详见下文)。越来越多的城堡酒使得这个命名方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标法问题,人们对城堡酒的品质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法国官方为了防止城堡酒的平庸化,对使用城堡(Chteau)二字的葡萄酒款也提出了具体的法定要求:
1.该款葡萄酒必须产于任意一个法国法定产区(AOP)
2.酿酒所用的葡萄必须来自酒庄庄园(也就是说,不能使用从外面购买回来的葡萄)
3.葡萄酒必须在原酒庄内酿造和装瓶
只要同时满足以上条件,酒庄就可以使用城堡(Chteau)来命名酒款。也就是说,法律上并不要求酒庄内一定要拥有一座恢宏美丽的城堡建筑。因此,假如你以为波尔多内有7、8000座古堡,那可就要大失所望了。并不是所有使用Chteau命名的酒庄都拥有一座城堡
Chteau和Domaine有什么不同?
如前文所述,Chteau可以说是法国酒庄最流行的命名方式,但是在勃艮第(Burgundy),产区内的大多数酒庄则以Domaine命名。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
Domaine通常特指勃艮第地区种植和酿造葡萄酒的产业。与Chteau强调城堡不同,Domaine强调的是领土。正因如此,勃艮第葡萄酒酒标上往往最突出的是葡萄园的名字,而酒庄名字(Domaine***)通常只是小号字体,相对来说非常不起眼。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勃艮第对土壤、风土的重视。
与Chteau一样,Domaine一词并不能反映酒庄的规模大小。只拥有一片5公顷面积葡萄园的埃佩诺阿曼伯爵酒庄(DomaineduClosdesEpeneaux)和拥有多达7片特级园的罗曼尼康帝(DomainedelaRomanee-Conti)都叫做Domaine。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