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对身体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适饮白酒是否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呢?》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白酒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的一个部分,喝酒能不能促进我们身体的健康呢?
现在随着很多白酒的热卖,假酒也开始肆意充斥在市场上,想必我们大家都清楚假酒对于人体的危害都是非常大,重则会危害到人们生命安全。但与此同时也流行着一种说法“喝适量的白酒是有益身体健康的”,究竟这一说话是否属实呢?下面就从几项研究中探索下这个问题的实质。
《本草纲目》中提到:“酒,天之美禄也,而曲之酒,少饮则活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现代的一项调查表明,爱喝少量酒的人心肌梗塞发病率都不高。和饮酒多的人相比,每天只喝一点酒的人,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较低。更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不管哪种酒精饮料,都同样对健康有好处。由于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在肝脏中代谢解毒。长期超量饮酒,可能使饮酒者引发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腹水等;也可使人的记忆力减退,并使大脑造成严重损害。一次过量的饮酒引发的急性中毒,会使人在数小时内死亡。
所以说一杯酒是营养品,两杯酒是药品,三杯酒是毒品。
而同时多项研究表明,有规律适度饮酒的人要比滴酒不沾的人更长寿。世界卫生组织曾对每日摄入20克左右酒精(相当于45度的白酒50mL)的男性用概率进行统计,得出的估计寿命可达到较高值。这一数量因个性间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因此,有规律地和适量地饮酒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可见,酒的益处只有在适量饮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来。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白酒烫热喝对身体健康


白酒烫热喝,因为甲醇沸点较低,是64.7℃,当用沸水加热后,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所以可以将酒中的甲醇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挥发掉一部分。甲醇对人的视觉神经有害,多时会危及身体健康。
乙醛会增加酒的辛辣味,摄入一定量,饮者就会头晕。导致醉酒的首要因素就是乙醛。而乙醛的沸点只有21℃,用热水加温,就可以使它蒸发掉。
此外,酒在加热过程中酒精(沸点为78.3℃)也会挥发一些。当然,对酒加温要有一定限度,如果太热,会使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大部分或全部挥发掉。
酒太热,饮后会伤肺。正确的饮酒方法,就是要在酒不冷不热时饮。古人有“温酒”、“暖酒”之说,其原因也就在此。明代陆容在《寂园杂记》卷十一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之,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数年后,秋间病痢,致此医治之,云,‘公莫非多饮凉酒乎?’予实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饮醇酒。医云,‘丹溪知热酒之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言而恩之,热酒因能伤肺,然行气和血之功居多,冷酒于肺无伤,而胃性恶寒,多饮之,必致郁滞其气。而为亭饮,盖不冷不热,适其中和,斯无患害”。
元代人贾铭在《饮食须知》中就说:“凡饮酒宜温”,认为“饮冷酒成手战”。清代朱彝尊也认为:“饮生酒、冷酒久之,两脚肤裂,出水疯痹肿,多不可治,或损目”。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中有如下描述。“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较热,要热吃下去才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喝温酒有什麽好处: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合有甲醇、杂醇油、乙醛、铅等有害物质。甲醇对视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入量再多会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点是六十四点七摄氏度,比乙醇的沸点七十八点三摄氏度低,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过量吸人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而它的沸点只有二十一摄氏度,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闰少丁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的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喝白酒先烫后饮对人体有益。因为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除此还有醛,饮酒过多会引起酒精中毒。醛虽然不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但对人体的损害要比酒精大得多。可是醛的沸点低,只有20℃左右,所以只要把酒烫热一些,可以使大部分醛挥发掉,之样对人身体的危害就会少一些。
白酒除含有乙醇外,还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醇、乙醛、铅、杂醇油等。甲醇对视神经损害严重,10毫升甲醇就会导致失明。甲醇的沸点是64℃,用沸水把酒加热后,甲醇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的毒性是甲醇的10倍,它能增加酒的辛辣气味,摄入过多会引发头晕和头痛,乙醛的沸点也很低,只有21℃,用热水加温便可把它去掉。在烫酒过程中,酒精也可以挥发一部分,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白酒混搭能够促进人兴奋


眼下有许多“混搭”的饮酒喝法,有些人为了礼仪需要,不得以才选择了混搭式喝法、有些人是为了口感好而选择了混搭饮用。比如红牛加白酒,雪碧加红酒等。而专家认为,功能性饮料掺酒的混搭喝法并不健康。
南京营养学校的一位营养老师告诉记者,功能性饮料是功能食品的一种,它是介于药膳基础之上的。如像红牛此种饮料中含有兴奋的功效,而白酒中含有酒精,把这种饮料和白酒混搭在一起,容易使人兴奋。这两种混搭饮用,舒张人体血管,促进人兴奋。
尤其是那些本身血管薄的、动脉硬的,若混搭饮用这些饮料和酒后会产生血管破裂。特别是对于精神状态低迷的人,混搭饮用后,立马就会兴奋。这种使人从低迷到兴奋的过程,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南京饮料酿酒行业协会会长告诉记者,酒混搭着喝总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但目前,还未有科学依据来解释饮料掺酒喝是否有损人体健康的说法。专家建议,较好不要选择混搭的喝法。

酒混着喝有害身体健康


酒混着喝有害身体健康。酒精与肝癌关系密切,专家研究发现,饮混合酒患肝癌的机会是饮单一酒或不饮酒的6—10倍。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喝的酒都要在肝脏中解毒排泄。在肝脏,95%的酒精完全被分解,剩下的5%随呼吸、尿、汗液排出体外。肝脏对酒精的处理速度每小时不超过一罐啤酒,如果喝得过量就超过了肝脏的解毒上限,会导致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停滞,引起肝内脂肪沉积,造成脂肪肝。而各种酒混在一起喝,首先就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饮酒过量。除此以外,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还会表现出某种“协同作用”,对人体伤害更大。以白酒和啤酒为例,如果放在一起喝,由于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许多水分,可促进白酒中高浓度的酒精在全身渗透,更易对脑、肝、肾、胃造成损害。且二者混合饮用更容易使醉感提前到来,难受程度明显大于单喝一种酒,而且更容易引起头昏、恶心、呕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状。不同度数、不同香型的白酒同样不建议混着喝。原料不同的酒也不要同喝。同样容易让人醉得快,而且更容易伤害肝脏细胞,损害肝脏代谢功能。为健康考虑,饮酒一要适量,二不可混饮。饮酒的底线是指血液中酒精浓度在19毫克/100毫升以下。男性在1小时内喝1小罐啤酒或120毫升红酒或25毫升白酒,即可达20毫克/100毫升。因此,为保护好您的肝脏,请不要酗酒,尤其要戒除混合饮酒的坏习惯。

常饮清香型白酒更有益身体健康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菌物学会秘书长、国际酵母菌委员会委员白逢彦在论坛上演讲时说,清香型白酒发酵微生物有很高的安全性。他用大量的实验和数据表明,清香类型白酒的微生物含量更均衡,酒质更健康。

白逢彦提到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清香型白酒酿造的渊源,1933年,中科院院士、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方心芳先生率先对传统汾酒酿造进行了实用性科学研究。着有首篇制曲酿酒科学论文《汾酒酿造情形报告》,推动了白酒由作坊经营向科学生产的转型,在白酒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是世界酿酒技术的发源地,有科普证据显示,世界上**早的酿酒术考古学证据发现于的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清香型白酒(汾酒)自仰韶文化时期至今有约6000年的酿酒史。白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可能是酿酒酵母菌的起源地,啤酒酵母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通过丝绸之路从传播到西方。的酿酒技术更渊源,更悠长。

白逢彦强调,白酒的安全性要从微生物说起,白酒的发酵过程实际上是不同的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白酒发酵微生物及其功能的澄清有助于现代化、标准化发酵工艺升级改造,有助于我们开拓国际市场。

白逢彦提出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存在的四个问题:研究方案、内容和手段单一;对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演替和每种微生物的具体功能,难以说清;不清楚主体风味物质是何种或何类微生物在何阶段生产的;不同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的特异性还有待揭示。

清、浓、酱三种香型在微生物方面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牌清香型白酒酿酒酵母的在遗传上是有差异的。清香型白酒发酵微生物有很高的安全性,未发现直接或间接有害的微生物,优势微生物多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益生菌。

大量的实验和数据表明,清香类型白酒的微生物含量更均衡,酒质更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清香就是选择健康,选择清香就是选择了高品质的生活。

讲述适饮白酒安全及健康原理


1白酒的主要成分
白酒的主要成分为酒精和水,占98%以上,其它的约占2%左右,其中包括杂醇油、多元醇、甲醇、醛类、酸类、酯类、酮、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含量虽少,但决定了白酒的香和味,影响着白酒的典型性、口感和风格。
1.1乙醇
乙醇是白酒中除水之外含量较高的成分,呈微甜味,乙醇含量愈高,酒性也愈烈,对人体的毒害也相对较大。
1.2酯类
酯类包括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已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戊酯等,酯类主要关系到酒的香气。
1.3酸类
酸类包括挥发性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已酸、辛酸等;不挥发性酸如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琥珀酸等,其中以乳酸较柔和,形成白酒好的风味。
1.4醛类
包括甲醛、乙醛、糠醛、丁醛等。少量乙醛是优质白酒的香气成分,一般浓香型优质原酒含乙醛每100ml在20g以上,含量过高则有强烈的刺激味与辛辣味,容易引起头晕。
1.5多元醇
包括甘油、2,3—丁二醇、环已六醇、甘露醇等。甘油、丁四醇、戊五醇(阿拉伯糖醇)、甘露醇等都有甜味,这些甜味可形成白酒的风味。
1.6固形物
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白酒的酒精度41%vol—59%vol时,固形物国家标准可≤0.50g/l;浓香型和清香型酒精度41%vol—68%vol时,固形物≤0.40g/l;米香型酒精度25%vol—40%vol时,固形物≤0.70g/l。以上各香型白酒均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
1.7杂醇油
杂醇油是醇的混合物,在酒体中呈油状,包括异戊醇、异丁醇等。杂醇油含量多少,与各种酸之间的比例对白酒的风味,很有影响。
适量杂醇油,有芳香气味。过量则有苦涩怪味,也是有害成分。白酒内杂醇油≤0.20g/100ml。
1.8甲醇
甲醇是一种麻醉性较强的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流动、且易燃,遇氧化剂则变为甲醛、甲酸,密度为0.792,熔点为-97.8℃,沸点为64.7℃,闪点11℃,外观与酒精差不多,易溶于水、醇、醚、苯、酮、卤代烃和其它有机溶剂,但毒性很大,白酒内含量应严格限制。
1.9水
水中常含的盐类是钙、镁、钠、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等。而且尤以钙镁的碳酸盐含量较多,它们对酿造的影响也较大。
酿造白酒的用水,以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规定中等硬度以下的水(钙镁离子的总合相当于1升水中含氧化钙10mg称之为1°。通常根据硬度的大小,把水分成硬水与软水:8°以下为软水,8°—16°为中水,16°以上为硬水,30°以上为极硬水)较为适合。水中碳酸钙含量高,多属甜水,适于酿酒。
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钠属苦水或咸水,对酒精发酵,有阻力作用。硫化物含量高的水,会给酒带来邪味。硬度超过4°,不能用于酿酒或加浆,否则酒质浑浊不清,酒味也会受到影响。
2白酒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指标
根据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781.1-2006、GB/T10781.2-2006、GB/T10781.3-2006制定白酒产品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而成的蒸馏酒。
甲醇:谷类为原料白酒≤0.04g/100ml,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白酒≤0.12g/100ml(甲醇的主要来源是酿酒原料及辅料中的果胶质,以及在糖化、发酵、蒸馏等制酒工艺过程中形成,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血管有毒害作用,尤其对视神经危害较大。
笔者以为这在当年粮食供应较为紧俏的计划经济时期和蒸馏酒以传统固态发酵工艺为主的情况下制定的界限是务实且必要的,因为这既考虑到了当时的生产实际状况又保护了消费者健康,但目前再执行这样的标准就落后于现在的实际状况了,GB2757—1981亟待修订);杂醇油≤0.20g/100ml;铅≤1mg/1000ml;锰≤2mg/1000ml;氰化物:以木薯为原料者≤5mg/1000ml,以代用品为原料者≤2mg/1000ml。
3白酒中有害物质的毒性毒理
3.1甲醇产生于酿造过程
白酒的质量受原料、辅料、微生物种类及工艺条件的影响。原辅料的不同,生产出酒的质量也不同,用玉米、高粱为原料酿制的白酒,甲醇含量低,含量小于0.04%,而以薯类原料生产的白酒,甲醇的含量就高,粗放的操作中可达0.2%。
白酒在酿造过程中,由于原料的植物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的果胶中含有甲醇酯,在曲霉的作用下放出甲氧基,形成甲醇,因此,也可以说,甲醇是在发酵过程中从原料内释放出来的。
五碳糖发酵时,出甲醇多;六碳糖为原料产酒精多。如薯类、糠麸、橡子等含五碳糖多,所以发酵出来的白酒,相应的甲醇含量也高。甲醇愈高,对人的毒害性也就愈大。因此,不同的酿酒原料及其工艺,是甲醇含量多少的制约因素。
3.2甲醇在人体中的代谢
甲醇的氧化分解很慢,在人体内可经过呼吸道、胃肠道吸收。在皮肤内有一部分可被吸收。当甲醇被人体吸收后,在水和体液中的溶解度极高,可迅速分布在肌体组织内。其含量与该组织内的含水量成正比。在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甲醇含量较高。骨髓和脂肪组织内含水量低,因此甲醇含量也较低。
由于甲醇氧化分解慢,从体内排出也慢,因此在人体内毒性作用也较强。未被氧化的甲醇可经呼吸道及肾排出体外,另一部分也可经胃肠道缓慢排出。甲醇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3.3白酒极少有甲醛
白酒中的醛类主要有甲醛、乙醛、糠醛、丁醛、戊醛、乙缩醛等。这些醛类都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产物。白酒中少量的乙醛,是有益的香气成分,一般优质白酒每100ml都超过20mg。
乙醛与乙醇可缩合成乙缩醛,有清香味,可增强口感,在优质白酒中可达到100mg以上。乙缩醛的含量多少应是酒龄长短的重要标志。
醛类中包括甲醛,白酒中如含有甲醛,对人体是有害的。甲醛和甲酸大都是甲醇氧化后的产物,都含有毒性。
甲醛为无色可燃性气体,有辛辣窒息臭味,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甲醛的熔点为-118℃,沸点为-19.5℃,其沸点较甲醇低,其毒性就愈高。毒性是随着分子中的碳链的长短而决定的,碳链愈短,毒性愈强。此外,醛类的化学成分中,如有双键或卤素时,则毒性也强。
3.4甲醛在人体中的代谢
甲醛在人体中,经酶的作用,氧化为甲酸,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六倍。由于甲酸的累积及甲酸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使糖的需氧分解和机体代谢受到障碍,致使乳酸和其它有机酸蓄积,因而引起酸中毒。
3.5甲醛的毒性毒理
甲醛是细胞原浆毒,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以致产生毒性,主要表现为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和致突变作用。
甲醛的毒性为甲醇的30倍,每升白酒中含甲醛30mg的浓度,就能刺激粘膜,10g就可致死。
3.6临床治疗
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或PH值,给与适当的碳酸氢钠,严重中毒者用4%碳酸氢钠200ml—400ml滴注,可以缓解。
3.6.1糠醛C5H4O2(2-呋喃甲醛)
糠醛为无色油状液体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有杏仁臭味,在空气及光中暴露,则变为黄棕色,且起树脂化。密度1.1594(20/4℃),沸点161.1℃,熔点—36.5℃,会随汽挥发,能溶于水、醇、醚。白酒中的糠醛主要来自糠麸等酿酒原料。由五碳糖生成的糠醛过多时,呈现极重的焦苦味,这种焦苦味,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白酒在蒸馏过程开始时,蒸出的部分(俗称“酒头”)中,低沸点的醛含量高,因醛类与水分子间作用力小,醛类本身的沸点又比醇类低,所以大部分醛类都在酒头中出现。
而高沸点的醛类往往留在酒糟或酒尾中,如能很好地掐头去尾,可以降低醛类的含量,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糠醛的毒性相当于乙醇的83倍,毒性仅次于甲醛。因为乙醛毒性虽然相当于乙醇的10倍,但由于乙醛沸点低(20.8℃),在蒸馏时乙醛大部分逸散,存留的部分已集中在酒头内,同时在储存过程中,乙醛也随着氧化、缩合、自然挥发,含量也可降低。
而糠醛沸点高,在蒸馏时不易逸散,只有去除酒头酒尾,才能降低酒本身糠醛的含量。此外,糠醛还使白酒有涩味。
3.6.2杂醇油
杂醇油是醇类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异戊醇、正丁醇、异丁醇、丙醇、异丙醇等。因其在液体里以油状出现,称之杂醇油。
白酒在发酵过程中,杂醇油除由糖类产生外,氨基酸分解也能产生杂醇油。杂醇油的碳链比乙醇高,沸点也比乙醇高,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慢,所以毒性比乙醇高。
杂醇油的含量多少及各种醇之间的组成比例,对白酒的风味很重要。除了异戊醇微甜以外,其它如异丁醇、正丙醇、正丁醇都是苦的,干酪醇虽香气柔和,但也有苦味,并且苦味又重又长。
因此,白酒的杂醇油不能过高,否则带有较重的苦涩味。如果缺少杂醇油,则使酒的味道淡薄。故醇与酯的比例非常重要。一般认为醇与酯的比例应小于1。
试验证明,酸:酯:醇(醇)=1:2:1.5较为更适宜。白酒中的异丁醇和异戊醇的比例也应适宜,以1:2—1:2.5之间杂醇油的异味可降低。如果醇高于酯,则出现液态酒的味道。
杂醇油的毒性比乙醇大,其中丙醇的毒性相当于乙醇的8.5倍,异丁醇为乙醇的8倍,异戊醇比乙醇大19倍。杂醇油能抑制神经中枢,饮后有头痛、头晕感觉,所以,对人体是有害的。
故应制定卫生标准,加以限制。按国家GB2759—81卫生统一标准,杂醇油≤0.20㎏/100L

白酒科普:酒混着喝有害身体健康


酒混着喝有害身体健康。酒精与肝癌关系密切,专家研究发现,饮混合酒患肝癌的机会是饮单一酒或不饮酒的6—10倍。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喝的酒都要在中排泄。在,95%的酒精完全被分解,剩下的5%随呼吸、尿、汗液排出体外。对酒精的处理速度每小时不超过一罐啤酒,如果喝得过量就超过了的上限,会导致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停滞,引起肝内脂肪沉积,造成脂肪肝。而各种酒混在一起喝,首先就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饮酒过量。除此以外,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还会表现出某种“协同作用”,对人体伤害更大。以白酒和啤酒为例,如果放在一起喝,由于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许多水分,可促进白酒中高浓度的酒精在全身渗透,更易对脑、肝、、胃造成损害。且二者混合饮用更容易使醉感提前到来,难受程度明显大于单喝一种酒,而且更容易引起头昏、恶心、呕吐,以及其他中毒症状。不同度数、不同香型的白酒同样不建议混着喝。原料不同的酒也不要同喝。同样容易让人醉得快,而且更容易伤害细胞,损害代谢功能。为健康考虑,饮酒一要适量,二不可混饮。饮酒的底线是指血液中酒精浓度在19毫克/100毫升以下。男性在1小时内喝1小罐啤酒或120毫升红酒或25毫升白酒,即可达20毫克/100毫升。因此,为保护好您的,请不要酗酒,尤其要戒除混合饮酒的坏习惯。

常饮清香型白酒的更有益身体健康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菌物学会秘书长、国际酵母菌委员会委员白逢彦在论坛上演讲时说,清香型白酒发酵微生物有很高的安全性。他用大量的实验和数据表明,清香类型白酒的微生物含量更均衡,酒质更健康。

白逢彦提到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清香型白酒酿造的渊源,1933年,中科院院士、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方心芳先生率先对传统汾酒酿造进行了实用性科学研究。著有首篇制曲酿酒科学论文《汾酒酿造情形报告》,推动了白酒由作坊经营向科学生产的转型,在白酒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是世界酿酒技术的发源地,有科普证据显示,世界上早的酿酒术考古学证据发现于的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清香型白酒(汾酒)自仰韶文化时期至今有约6000年的酿酒史。白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可能是酿酒酵母菌的起源地,啤酒酵母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通过丝绸之路从传播到西方。的酿酒技术更渊源,更悠长。

白逢彦强调,白酒的安全性要从微生物说起,白酒的发酵过程实际上是不同的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白酒发酵微生物及其功能的澄清有助于现代化、标准化发酵工艺升级改造,有助于我们开拓国际市场。

白逢彦提出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存在的四个问题:研究方案、内容和手段单一;对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演替和每种微生物的具体功能,难以说清;不清楚主体风味物质是何种或何类微生物在何阶段生产的;不同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的特异性还有待揭示。

清、浓、酱三种香型在微生物方面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牌清香型白酒酿酒酵母的在遗传上是有差异的。清香型白酒发酵微生物有很高的安全性,未发现直接或间接有害的微生物,优势微生物多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益生菌。

大量的实验和数据表明,清香类型白酒的微生物含量更均衡,酒质更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清香就是选择健康,选择清香就是选择了高品质的生活。

适饮白酒的益处


多数人都知道少量白酒可以疏通经络、活血驱寒,促进血液流通。有谁又知道喝白酒能促进消化呢?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少量的或者适量的饮用白酒,能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振奋精神,增强情感,缓和忧虑和紧张心理,减轻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提高智力。
荷兰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饮酒的人患上痴呆症的概率要低42%。
减少患心脏病的机会。
研究发现,轻中度饮酒者较从不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低。适量饮酒能使小动脉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心血管的健康。另外,酒精还能增加体内的保护性胆固醇。而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年龄,男性从35岁开始,女性要到55岁。
促消化。
适量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预防癌症。
喝适量葡萄酒,患各类型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险性比较低。但研究同时发现,如果每天摄入40克酒精,会增加患肿瘤的危险性。经常喝啤酒的人,患食道鳞状细胞癌的危险性比不经常饮酒的人高2倍,喝烈性酒的人则会高出3倍。
另外,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和已过绝经期的女性,每天少量饮酒还能预防冠心病。但不提倡通过饮酒来预防冠心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运动、平衡膳食可以带来更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