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酒庄红酒专题。这篇关于《智利特葡酒庄》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特葡酒庄位于智利中央谷地(CentralValley)产区。特葡酒庄创立于2006年,特葡酒庄名Terrapura来源于西班牙语里的tierrapura,意为净土,直接反应了智利得天独厚的酿酒自然条件。
特葡酒庄的创始人是阿方索安度瑞佳马瑞蒙(AlfonsoUndurragaMarimon)。特葡酒庄所用的葡萄都产自于空加瓜谷(ColchaguaValley)和库里科谷(CuricoValley)的顶级葡萄园。Www.jIUkU365.cOM
特葡酒庄的单一葡萄园中都种植着精心挑选的高品质葡萄,种植的葡萄品种包括长相思(SauvignonBlanc)、霞多丽(Chardonnay)、佳美娜(Carmenere)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
特葡酒庄出产的佳酿有着非凡活力和平衡度,在年轻时亦表现得尤为动人。酒庄的酿酒哲学是在葡萄酒中表现出不同种类高品质葡萄的活力,并展现出其优雅、真实及风土特色。CincoReserva是该酒庄一款十分出色的葡萄酒,由赤霞珠、佳美娜、梅洛、西拉和派斯(Pais)葡萄混酿而成。它们分别给该酒提供了丰满的酒体和良好的结构、浓郁的红色水果味道、柔顺平滑的口感、额外的色素及烟草和皮革气息以及甜美而独特的风格。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智利翡冷翠酒庄
翡冷翠酒庄地处智利最北端的艾尔基谷(ElquiValley)、拉塞雷纳和比库尼亚之间,与智利主要的葡萄种植区相距甚远,而这也正是翡冷翠酒庄的独特之处。翡冷翠酒庄创建于1998年,翡冷翠酒庄由阿尔多奥利维尔(AldoOlivier)。
翡冷翠酒庄拥有葡萄园320公顷,外加100公顷签署了长期租赁合同的葡萄园。葡萄园所处地区为半干燥气候,年均降雨量在80-100毫米之间,因此葡萄园多采用滴灌的方式来保障葡萄的生长。
阿尔多奥利维尔祖籍意大利。1951年,由于意大利经济形势恶化,他的父亲唐利诺(DonLino)决定参加一项由当时的意大利总理和智利总统共同发起的发展计划,与另外200户家庭一起移民智利,来到了科金博/拉塞雷纳(Coquimbo/LaSerena)地区。这时的阿尔多奥利维尔只有12岁,是家中的长子,他有9个弟弟妹妹,其中2个出生在智利。
多年以后,奥利维尔结了婚,并搬到了艾尔基谷(ElquiValley)的埃坦(ElTambo)。1972年,他开始为当地最大的商业合作团体种植用于酿造智利国酒皮斯科白兰地(Pisco)的葡萄。又过几年,他建立了自己的白兰地酒厂,并逐渐发展成为智利第3大酒厂。1995年,奥利维尔与意大利北部特伦蒂诺大区的酿酒师GiorgioFlessati会面后,翡冷翠酒庄的项目正式启动。怀着对葡萄酒的无限激情,酒庄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依靠智利大学农学家和世界知名酿酒师的大力支持冲破重重难关,将沙漠之地变为适合生产优质葡萄酒的绿色葡萄园。
这些葡萄园分散在艾尔基谷各处,海拔从350米到2070米不等,其中海拔最高的关塔(Huanta/Guanta)葡萄园堪称世界最高的葡萄园。葡萄园的土壤一部分为砾石,一部分为冲积泥沙,此类土壤贫瘠但利于排水,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翡冷翠酒庄种植的葡萄包括霞多丽、长相思、赛美蓉、西拉、黑皮诺、佩德罗-希梅内斯(PedroXimenez)和赤霞珠等。
翡冷翠酒庄一直致力于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酒庄采用有机管理,在葡萄园周边种树,严格监控灌溉用水量,回收葡萄皮、茎秆等作为有机肥料。翡冷翠酒庄的酿酒厂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比如容量为7,000-30,000升的温控发酵不锈钢罐。酒庄的葡萄全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采摘,采摘后即刻送往酿酒厂进行处理。酿酒厂目前的年产量为4,500万升。
翡冷翠酒庄已发布的酒款包括CarmenereSyrahRose、SauvignonBlancReserva、Viognier、Chardonnay、SauvignonBlanc、PedroXimenez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如InternationalWineChallenge金奖、DecanterWorldWideWineAwards金奖、MundusViniBioFach2011金奖等。
智利朗溪勒酒庄
朗溪勒酒庄位于智利著名的中央谷地(CentralValley)葡萄酒产区,是该产区知名的酒庄之一。朗溪勒酒庄的葡萄酒充满着叛逆的精神,代表了时代潮流的前沿,酒庄的经营者力图打破葡萄酒酿造业的某些不正确观点,首当其冲的是只使用自家葡萄园种植的葡萄来酿造葡萄酒。
朗溪勒酒庄创建于1949年,属于典型的家族产业,酒庄以生产精品葡萄酒为主,因此他们严格控制葡萄酒的产量,以保证不让葡萄酒的生产趋于工业化,并确保酒庄酿造出的每一瓶葡萄酒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与此同时,朗溪勒酒庄拥有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他们注重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与传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一直以来,酒庄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他们于2012年发布了首款起泡酒,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朗溪勒酒庄敞开自家酒窖的大门,欢迎来自智利各地葡萄园的优质葡萄,他们走遍智利,寻找各种品质优异、令人惊喜的葡萄。
朗溪勒酒庄的管理者相信自然的力量,他们认为不同的土壤会给葡萄带来不同的风味和特色,从而可以提高所酿葡萄酒的品质。该酒庄酿造葡萄酒所使用的葡萄主要是来自沿海地区和安第斯山脉脚下的葡萄园。酒庄自家的葡萄园中主要种植的葡萄品种有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yrah)、黑皮诺(PinotNoir)、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霞多丽(Chardonnay)等。
目前,朗溪勒酒庄已发布的酒款有CantoalbaShiraz、MousaiCabernetSauvignon、CantoalbaCarmenere、MousaiMalbec、NudoCabernetSauvignon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意大利孔特诺酒庄
孔特诺酒庄一直以来就是意大利巴罗洛(Barolo)地区酿制高品质巴罗洛葡萄酒最负盛名的酒庄。孔特诺酒庄的葡萄园位于皮埃蒙特塞拉伦加达尔巴村(SerralungadAlba)一个单一的小块土地上,占地34.6英亩(约14公顷),朝向南方和西南方,园里种植的主要葡萄品种是阿尔巴产区内比奥罗(NebbiolodAlba)和阿尔巴产区巴贝拉(BarberadAlba)。葡萄树的平均树龄为28年,种植密度为4,000株/公顷。
孔特诺酒庄是保守和传统酿酒厂的典型,不会为了迎合现代口味而对自己的底线作出任何让步。目前,孔特诺酒庄由孔特诺(Conterno)家族的第四代罗伯特孔特诺(RobertoConterno)掌管。
在酿酒方面,孔特诺家族世世代代都是以相同的方式酿制巴罗洛(Barolo)葡萄酒:非常低产的葡萄园、成熟的葡萄、长时间的浸渍和非常持久的陈年等等。葡萄的发酵是在不锈钢大桶和开口的橡木大桶中进行,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和30摄氏度之间,时间为3到4周左右。
不进行过滤和澄清,也不使用浓缩器。苹果酸乳酸发酵在天然温度下进行,这个发酵过程结束后,葡萄酒被转移到斯拉夫尼亚(Slavonian)大橡木酒桶中或大木桶中陈酿。不同酒款陈酿的时间不同。一般陈酿1年后于7月中旬左右装瓶,装瓶后接着窖藏1到2年,然后面市。
孔特诺酒庄出品的主要酒款包括孔特诺酒庄希纳弗朗西亚园巴罗洛红葡萄酒(BaroloCascinaFrancia)和孔特诺酒庄蒙福尔蒂洛园巴罗洛陈酿(BaroloRiservaMonfortino)。孔特诺酒庄庄主比较喜欢的年份包括:1996年、1995年、1990年、1989年、1988年和1987年等。
圣派德罗酒庄:智利第三大酒庄
圣派德罗酒庄地处智利中央谷地(CentralValley)产区内的库里科谷(CentralValley),圣派德罗酒庄创建于1865年。圣派德罗酒庄的创始人是科雷亚阿尔巴诺(CorreaAlbano)兄弟。圣派德罗酒庄是智利第三大酒庄,同时也是智利最传统且历史最悠久的酒庄之一。
1907年,酒庄安装了南美洲第一台发酵冷却系统,为以后酒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个世纪40年代,该酒庄开始专注于将优质葡萄酒引入美国、加拿大、德国以及日本。1960年,酒庄推出了GatoNegro黑猫系列,获得不少好评。1980年,酒庄又推出了优质品牌CastillodeMolina系列。经过将近150年的努力,圣派德罗酒庄已经发展成为智利第二大葡萄酒出口商和智利第三大酒庄。
如今,圣派德罗酒庄通过各种收购和扩建,已经将葡萄园领地延伸到了智利最主要的一些葡萄酒产区,从中央谷地的空加瓜谷(ColchaguaValley)到麦坡谷(Maipo),一直延伸到北部的艾尔基谷(ElquiValley)和利马里谷(LimarValley)。单在整个中央谷地,酒庄就有约2,500公顷的葡萄园。葡萄园里种植的葡萄品种有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长相思(SauvignonBlanc)、梅洛(Merlot)和霞多丽(Chardonnay)等。这些葡萄园每年所提供的优质葡萄,正是圣派德罗酒庄葡萄酒好评不断的关键所在。
圣派德罗酒庄的产品线多样,包括CabodeHornos纪念版、纪念酒庄成立的1865系列、CastillodeMolina系列、35South系列以及GatoNegro黑猫系列等五个不同系列的葡萄酒,其中光GatoNegro黑猫系列就年产4,200万瓶。这五个不同系列的葡萄酒,目前已经销售至全球五大洲80多个市场,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圣派德罗酒庄以其多样性的生产线,满足着世界各地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嘉雅酒庄发布2012特酿
意大利嘉雅酒庄(AngeloGaja)决定不发布2012年份单一葡萄园芭芭罗莎(Barbaresco)葡萄酒,而是将它们混合成一款特酿(supercuvee)。
嘉雅庄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年的葡萄酒达不到单独酿造和装瓶的标准。2012算不上彻底的失败,冬天干燥,春天温和,加上全年温暖。但由于缺乏降雨和阳光不足,所以这一年的葡萄只能说还可以,但达不到优秀。
混酿葡萄来自三块土地,包括苏里圣劳伦园(SoriSanLorenzo)、苏里蒂丁园(SoriTildin)和罗斯海岸(CostaRussi)。这些园子的葡萄通常用于生产单一葡园葡萄酒。
品酒笔记显示:非常复杂浓郁:带有玫瑰和紫罗兰花瓣香气,药草的芳香和红色成熟浆果的气息,特有的硬糖芬芳让葡萄酒产生独特的甜味和多汁的口感。单一葡萄园的特点,尤其是苏里圣劳伦园典型的矿物味在混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带来强大明确的单宁结构。售价保税430英磅/6瓶(430persixin-bond)。
张裕卡斯特酒庄中国酒庄梦开始的地方
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成为烟台市又一旅游景点;同时它又是张裕高档葡萄酒的酿造基地;而且还是引进、选育国内外优良葡萄新品种,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的的重要场所。所以小编认为这不是一座酒庄,而是一个童话,一个梦想
城堡酒庄起源于法国波尔多。城堡酒庄里有最好的葡萄园、最好的酿酒师和酒窖,可以酿出品质优异的酒庄酒。1
2001年,张裕与法国卡斯特在烟台开发区建造了张裕卡斯特酒庄。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照国际酒庄阳光、大海、沙滩3S原则兴建的酒庄,并实现了葡萄酒酒庄内栽培、酒庄内酿造和酒庄内贮存,开创了中国的酒庄酒时代,从此,中国有了品质优异的酒庄葡萄酒。
走进张裕卡斯特酒庄大门,可以看到葡萄长廊,长廊后是大片葡萄园,种植着蛇龙珠、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贵人香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
酒庄的主体建筑是一座8300平方米的欧式城堡,由法国建筑专家米拉德设计。城堡地下是一座2700平方米的大酒窖,深4到5米,采用芝麻灰花岗岩吊顶,大青石铺地,一排排法国橡木桶整齐地摞放在两边。酒窖还对外提供整桶定购服务,许多社会名流都在这里存放了整桶定制的葡萄酒。
每年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张裕卡斯特酒庄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游客们头戴草帽、身穿围裙、手持竹篮与剪刀来到葡萄园,亲手采摘葡萄、破碎葡萄,再将葡萄汁装入瓶中,体验酿酒的乐趣。葡萄公主脚踩葡萄表演也是值得一看的,美丽的葡萄公主们赤脚跳进橡木盆,欢乐地踩着葡萄,表达丰收的喜悦。每年一届的葡萄小公主秀大赛也已成为卡斯特酒庄的特色,层层选拔出的葡萄小公主成为推广葡萄酒主题旅游的使者。
酒庄里还有一座大型葡萄酒体验购物中心酒城之窗,琳琅满目的葡萄酒、酒杯,以及用葡萄酒制作的香皂、甜品等各式纪念品中,一定会有您和朋友钟情的一件。您还可以在这里现场拍照,将照片打印到酒标上,制作独一无二的纪念酒。
张裕卡斯特酒庄的二期建筑目前也已建成,其中的味美思品鉴中心准备了丰富的美酒与美食,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烟台的海洋性气候为葡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葡萄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非常长,加上温度比较低,使得葡萄积累了更多的香气,因此酿出的葡萄酒也更加细腻优雅。
我们来听听行家的说法。著名酒评家德索夫在品尝了张裕卡斯特酒庄酒后说,张裕卡斯特酒庄霞多丽干白酒体丰润、顺口,像法国南部的霞多丽,有新鲜奶油的味道,口感肥润。张裕卡斯特酒庄蛇龙珠干红很有范儿,更有嚼头,透露着浆果的香气。这两款酒十分新颖,体现了烟台产区葡萄酒优雅、细腻的特点。
阳光透过落地大窗洒进张裕卡斯特酒庄城堡的品酒室,端起一杯香醇的葡萄酒向窗外望去,近处是庄园内拖着绿色长裙的葡萄藤,不远处是金色的沙滩和蓝色的大海,美酒、美色令人神往。
亚洲惟一的国际葡萄酒城烟台不仅葡萄酒好,渤海湾的海鲜也遐迩闻名,到烟台旅游如果不吃当地丰富的海鲜会很遗憾。当一道道海鲜上桌时,再配上散发着水果香气的张裕卡斯特霞多丽干白,相信您的食欲一定会大开的。
法国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
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是法国波尔多圣埃斯泰夫(Saint-Estephe)产区的酒庄之一,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位于圣埃斯泰夫产区的砾石土壤上,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也是2012年中级酒庄之一。
1790年,约瑟夫拉菲特先生(Mr.JosephLaffitte)买下了该酒庄,并开始酿制葡萄酒。1955年,皮埃尔巴第拉克子爵(ViscountPierrePadirac)获得了酒庄的所有权,并为酒庄的成功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目前的葡萄园面积为30公顷,其中有55%的土地用来栽培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有40%的土地用来栽培梅洛(Merlot),还有5%的土地用来栽培味而多(PetitVerdot)葡萄。
所有这些葡萄树的平均树龄为30年,种植密度为8,800株每公顷。用来栽培这些葡萄树的土壤为砾石。当葡萄达到理想的成熟状态后,酒庄会通过机器方式进行采摘,采摘后的葡萄经过筛选、破皮后,会进入具有温控功能的不锈钢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期间温度会控制在27至28度之间),发酵得来的葡萄酒会再进入30%新的法国橡木桶中熟成12个月,最后在酒庄内装瓶。
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干红葡萄酒(ChateauLaffitteCarcasset,Saint-Estephe,France)是拉菲特-卡尔卡斯特酒庄的正牌葡萄酒,目前的年平均产量为100,000瓶。以2010年份的此款葡萄酒为例,该款葡萄酒具有质地柔滑、口感浓密的特点,比较适合与红肉及奶酪搭配佐餐。
特香型白酒——四特酒
四特酒是一种香型白酒,具有清、香、醇、纯四大特点。四特酒产于江西省清江县的樟树镇。4000年酒文化底蕴为中国名酒--四特酒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清光绪年间,樟树娄源隆酒店在继承樟树传统小曲酿造蒸馏白酒工艺的基础上,吸取山西汾酒和湖北汉汾酒的工艺,酿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优质白酒,大受欢迎。娄源隆酒店一时声名大振。为区别其它白酒,1930年,娄源隆的分号天成酒店,首先在酒缸和酒坛上贴上两个特字,稍后又用大鹏商标贴出四个特字,以示特优,四特酒从此诞生.
四特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优质的产品,不仅获得了伟人的赞誉,在市场上也有非常良好的表现,但是从建国初一直到1984年,四特酒始终在国家组织的白酒评比活动中未被提名。
通过研究,四特人最终明白问题出在香型上。当时中国白酒界公认的白酒香型有五大类:清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兼香型。四特酒虽然品质优良、工艺独特,但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香型,而所有被评为国优的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型。
四特酒的香型归属于哪一种呢?
四特首先找到了中国白酒界的泰斗、时任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的沈怡芳。1987年4月,沈怡芳特意品尝了四特酒。经望、闻、品之后,沈怡芳认为四特酒确是好酒,但对四特酒到底应该属于什么香型也颇感迷惘。
虽然沈老先生一时也难下结论,但由此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四特酒的香型问题不仅为四特人所关注,也成为沈怡芳关注的一个问题。
1988年1月26日,沈怡芳亲自来到四特酒厂进行了考察。通过察看四特酒生产车间和与技术人员的交流,沈怡芳对四特酒独特的酿造工艺有了深刻了解了。对这次考察,严谨的沈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四特酒既不像浓香型,也不像酱香型,清香、米香都不像,是个四不像的酒。所以,应该考虑其他香型。但该定什么香型,现在还定不下来。
1988年3月8日,四特北京召开了四特酒质量汇报会。沈怡芳在会上首先系统介绍了自己在四特酒厂实地考察的情况。然后,到会专家对四特酒从色、香、味、型各个方面进行了品评。对四特酒的香型,专家们争议颇多。有的认为:四特酒清香、优雅,可以名之为优雅型;有的认为:应该叫清雅型;还有的认为:四特酒产于江西,干脆就叫赣型。最后,中国首席白酒专家周恒刚先生提议道:叫特型最好,四特酒就是特嘛。周恒刚的提议,获得了到场大多数专家的初步认同。
1988年4月26日,周恒刚、沈怡芳、曹述舜、于树民、金凤兰、金佩璋、陶家驰等全国知名白酒专家齐聚四特酒厂,对四特酒的香型进行确认。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在同年4月29日召开的四特酒风格研讨会上,专家们最终做出了四特酒香型的结论:四特酒的香型就是特型。同时,专家们还总结了这种香型的风格:整粒大米为原料,大粬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香俱备犹不靠。
对四特酒特香型的认定,确定了四特酒在中国白酒行业的独特地位,推动了四特酒在新时期的发展。
名人品评
【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邓小平同志在樟树考察时高度评价四特酒
【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周恩来总理在庐山会议上热情赞美四特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