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饮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饮酒器具酒杯的历史》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饮酒器具酒杯的历史

在社会生活中,喝酒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是大家在喝酒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自己手里的酒杯,知道饮酒器具酒杯的历史吗?

在远古时代,酒还不是真正的酒,是成黏糊状的,故喝酒用的杯子只是一般的食具,一般有尊、壶、还有皿等。到了商周时期,酿酒业发展起来了,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也逐渐提高,中国的酒器也达到了繁荣的时代,比较**的是青铜酒器-觥。商周以后,青铜酒器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汉代漆制的酒器开始渐渐被人家所接受。在东汉前后出现了瓷制的酒器,不管作为盛酒或是饮酒器具性能都是非常好的。在我国的历史上玉器也作过酒具,是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的。到了现在,随着酿酒技术的发达和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酒杯,都呈现在我们面前,绚丽多彩。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酒器文化 我国古代酒杯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酒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杯的材质从最初的陶制到后来的瓷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这些酒杯也同时在酒文化的发展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酒杯是陶制酒杯。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发掘了众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烧制的酒杯。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质酒器有268件之多,占出土器物的26。4%。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代时期

至商代时,由于酿酒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已能用各种粮食制出不同品种的酒来,加之青铜文化相对发达,祭祀盛行,青铜酒杯应运而生。而且生产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纹饰之美,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成为奴隶主阶级举行祭祀宴饮的礼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杯为业的氏族。

酒杯的种类也发展到盛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种类别。这些酒杯形制端庄厚重,式样沉雄敦实,古朴美观。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鸟兽纹、蝉纹装饰,造型神秘狞厉,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严和不可侵犯。其中模拟自然界动物的立体形状造成的酒杯,又表现出奴隶主阶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渴盼,以及祈求神灵凶物保护的心情,如虎形酒杯、羊形酒杯、牛形酒杯、象形酒杯等。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青铜酒杯逐步向古朴、鲜明的漆器酒杯发展过渡,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各式酒杯。至汉代时,漆制的酒杯已十分精致。漆制酒杯,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

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杯变得较为瘦长。

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随着瓷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瓷制酒杯逐步取代了其他质地的酒杯,成为最普及、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饮酒器具。

虽然古代的酒器文化距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蕴藏在古代酒器文化中的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后人去传承与思考的,现代酒器制作采用传承古代酒文化韵味的设计方法,也未尝不可。

历史上著名的“饮酒帮”


其实在古代漫长的酒文化长河中,有很多饮酒的帮派,例如比较知名的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唐代的酒中八仙等。

历史上著名的饮酒帮

魏晋之际,最著名的是竹林七贤。《晋书嵇康传》载: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同预)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瑯琊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这七位名士,常在今河南辉县西南七十里的竹林寺中聚饮,他们因政局险恶,人各惧祸,遂以酣饮为常。

两晋之间,在山东兖州一带还有八位不苟同时好,为官比较清正的人组成酒友帮,被称为兖州八伯。据《晋书羊曼传》记载,这八位同在兖州的中兴名士为羊曼、阮放、郗鉴、胡毋辅之、卞壶、蔡谟、阮孚、刘绥。

《晋书光逸传》又有所谓八达的记载。言光逸避乱渡江,复依(胡毋)辅之。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裎,闭户酣饮已累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辅之惊日: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祖(光逸的表字)也。遽呼入,遂与饮,不舍昼夜。时人谓之八达。八达中羊曼、阮放、阮孚、胡毋辅之等四人原属兖州八伯中人,他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后,又与光逸、谢鲲、毕卓、桓彝等四人相好,终日聚饮,不拘礼法,故被称为八达。此外,这一时期,胡毋辅之与王澄、王敦、庾数等四人还号曰四友。羊聃(羊曼弟)与江泉、史畴、张嶷等四人继八伯之后,又号为四伯。

在唐代有因杜甫的名篇《饮中八仙歌》而著称的酒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贺知章官至秘书监,性放达任诞,自号四明狂客。《饮中八仙歌》首句即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可见其性格之一斑。李琎,唐宗室,玄宗时封汝阳王,他则自称酿王兼曲部尚书。李适之本为唐宗室大臣,贵为左丞相。喜宾客,饮酒至斗余不乱。(《新唐书李适之传》)崔宗之贬至金陵后,不但常与李白聚饮,还时常月夜乘舟从采石泛至金陵。苏晋,数岁知为文,举进士及大礼科,皆上第。玄宗时累迁吏部侍郎,性任诞好酒而喜谈禅。张旭是唐代大书法家、诗人,官至金吾长史。他尤善草书,被称为草圣。每于大醉后呼号狂走,然后落笔作书,有时甚至笔也不用,干脆以头濡墨一甩而就,结果是龙飞凤舞,变化无穷,若有神助,而酒醒时再写,竟不可复得(《新唐书。张旭传》)。因此时人称他为张癫,称其狂草为醉墨。唐文宗诏称其书法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为三绝。焦遂平时有口吃的毛病,酒后却应答如流,真是一桩怪事。八仙中嗜酒最甚的还是李白。他不仅是落笔成章、才华横溢的诗才,也是放诞任性、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酒仙。酒,伴随着他坎坷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富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另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开元末,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隐。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尝与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李元爽及僧如满(《新唐书白居易传》所列九老有卢贞、狄兼谟,而没有李元爽、如满)等年高七十以上者常于洛阳聚饮,诗酒相酬,号九老会。世人慕之,绘为《九老图》。

这些帮派中人或通诗书,或精文学,或是书法大家,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爱酒,有关他们的酒人酒事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

中国酒器文化 我国古代酒器风格特点


在酒类发展过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随之而来的是盛酒和饮酒的器物,盛酒器物的产生更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研究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时期酒器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1)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2)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汉代酒器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器也置于地上,故盛酒器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盛酒器变得较为瘦长。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其,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典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天的酒壶,有咏,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搏、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之,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人热水,叮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造型表达了不同的寓意和饮酒者身份的高低,比如在战国、秦朝时期青铜材质酒器主要为贵族所用,而陶质酒器在平民中使用广泛。因此,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每个时代的酒器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通过研究这些酒器的风格特点与发展演变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酒文化的璀璨历史。

酒器收藏文化 中国酒器之美


酒器收藏在国外历史悠久,而在中国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大众收藏,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初只是有人收藏酒标,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热的兴起,酒器才被纳入收藏品行列。

酒器,是酒的包装和载体。广义上讲,凡是与酒相关的器物均可称为酒器,但人们一般将盛酒的器物和饮酒的器物称为酒器,酒器作为盛酒的容器只是酒器的一种。研究我国酒文化的学者指出:酒器是随着酒的产生而产生的,自古有之。商周时期,酒器主要是由青铜制成的,其中盛酒的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饮酒的有觚、觯、角、爵、杯、舟。

古代平民百姓盛酒器最多的就是坛子了,这坛子的材料和样式都大同小异,在当时应是最平常的。而皇宫贵族的酒器多是昂贵而华美的金银器、瓷器等。当然作为装酒的容器,比如游侠腰上的葫芦,骑士鞍间的皮囊,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筒等,都应列入其中,不一而足。装酒的容器发展到现在,更是千奇百怪、琳琅满目,从品种上看,有单瓶、对瓶、套瓶、系列瓶;从材质上看,以陶瓷、紫砂为主,还有金属的、玻璃的、竹木的、瓜果的;从容量上看,大的可盛装5000毫升、小的仅装50毫升;从形态上看,有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军事兵器等,可谓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设计精美、五彩斑斓。这些酒器不仅蕴含着文化的气息,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感受,或欣欣之气,或盎然古意,或大拙藏工,或小巧纳志,让人未启而先怡其神。

除了制作精致、用料讲究、艺术性较高的酒器外,一些酒厂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开发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系列酒,制作了具有纪念价值的现代酒器。1997年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四川宜宾酒厂生产了圆梦礼品酒和回归喜庆酒。为纪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问世400周年,湖北李时珍保健药品厂生产的李时珍补酒,以李时珍全身站像和半身肖像为造型,用著名特产竹、蛇、龟精雕细刻制作了艺术酒器。观音、罗汉、鉴真和尚、释迦牟尼、屈原、钟魁、财神、关公、济公、孔子、孟子、老子、张仲景、曹操、诸葛亮等诸多历史和神话传说人物都曾被酒企雕塑成艺术酒器。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里留。千百年来,小小的酒器见证了酒的生产、酒的饮用,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世事的兴衰,见证了世人的荣华富贵、贫困潦倒,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也见证了才子佳人的情思爱意,它凝结了无数的文化信息,体现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快速清洗醒酒器


大家都知道,葡萄酒通过醒酒器可以更好的激发葡萄酒的香气,让葡萄酒的口感更好。但是,很多醒酒器口小肚大,清洗醒酒器成了一门技术活儿,除了轻拿轻放、小心侍候,比清洗酒杯要费力气。下面推荐小编的清洗方法,以飨读者。

一般来说,醒酒器用过后不要等残酒变干,使用后立刻热水冲洗,可以尽量推迟做大扫除的时间。但有时一次喝不完,酒留在里面过夜,次日再洗就有了酒渍。以下是被验证或多或少有效的方法当然,所有方法都有优缺点。

方法一、倒入柠檬汁或白醋,加入清水没过痕迹的高度,浸泡一夜,次日用水清洗,直至酸味完全消失。

优点:省事、非常便宜、彻底清除;

缺点:比较费水,一定要把柠檬汁或白醋的味道彻底冲净。

方法二、倒入清水,投入一粒假牙清洁泡腾片,浸泡一夜,次日用水冲净注意,不要买任何增香型的!

优点:省事、比较便宜、比用柠檬汁或醋的方法省水、清除彻底;

缺点:假牙清洁泡腾片可能不是随处都有卖的。

方法三、加点冷水、放一大把粗盐粒,然后使劲晃动醒酒器,通过摩擦原理除渍不要加热水,否则盐粒会比较快溶解。

优点:非常便宜、盐味容易除净、用水量不多;

缺点:必须使用很大的劲摇晃、对顽渍的清除未必非常彻底、也许盐粒会把内壁刮伤,最好不要用于清洁高档醒酒器。

方法四、用米粒代替粗盐粒,用上述方法除渍。

优点:非常便宜、不会把内部刮伤、不留异味、用水量不多;

缺点:需要长时间大力摇晃、清除未必非常彻底。

方法五、用碎鸡蛋壳代替粗盐或米粒,灌入热水,用上述方法除渍,或者浸泡一夜后清洗。

优点:非常便宜、不留异味、用水量不多;

缺点:鸡蛋虽然家家有,但蛋壳未必随用随有、清除未必非常彻底。

方法六、基于同样清洁原理,市面上有一种清洁用钢珠。

优点:不会把内部刮伤、不留异味;

缺点:价格较高、效果并非奇佳。

最后,对于大肚小口的醒酒器来说,清洗完后最好倒扣过来晾干。

醒酒器的无忧清洗法


醒酒器的实用盛装部分之上常有较细的收口及瓶颈,这种造型使品酒的客观环境变得靓丽优美,同时也使葡萄酒的香气更好地留在容器内,并与氧气保持有限又恰到好处的接触。

不过,对于收口和脖颈位置通常较细的醒酒器来说,成年人的手通常伸不进去,所以,醒酒器的清理工作需要借助特别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

1.清理醒酒器前需要准备的工具

(1)清洁液,如白醋和水、洗洁精和水、假牙清洁泡腾片和水、小苏打和清水、柠檬汁(2)珠粒物品,如大米、钢制小滚珠、粗盐粒、碎冰(3)消毒剂

(4)瓶刷

2.清理醒酒器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先将醒酒器内的酒液尽可能倒出,再用清水冲洗醒酒器内的残留酒液。

(2)倒入适量清洁液,可适量兑入少许清水。

(3)将珠粒物品倒入醒酒器中。

(4)晃动醒酒器,使洗涤液尽量充分地接触醒酒器内壁。

(5)清洁液浸泡再持续一段时间,并适时进行晃动。

(6)清洁液一旦发生作用,就会溶解器壁内侧的污渍。再用珠粒物品搅动,就能将内壁的顽渍冲下来。

(7)待醒酒器内壁的污渍被清除后,就可以将珠粒物品倒出,再用肥皂水清洗。

(8)用瓶刷刷洗容器的脖颈部位,同时尽可能地刷洗醒酒器底部。

(9)用清水冲洗干净。

(10)醒酒器中装入清水,并加入少量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再清洗。

(11)倒出消毒溶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其他建议

(1)污渍彻底清除前,不要加入消毒剂,因为消毒剂能够去除污渍的颜色,但不能清除污渍,这反而加大了清理工作的难度。(2)如果只是日常的清理工作,只要没有明显的染色,就可用洗碗皂和水简单地清洗,再用常见的粒珠物品搅动即可。

红酒杯怎么选_如何挑选红酒杯


红酒杯怎么选_如何挑选红酒杯

酒杯是餐饮的的重要工具,它对餐桌的整体美感,特别是对饮用情趣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饮用葡萄酒的酒杯颇有讲究。而初入门饮葡萄酒的,对杯子并不讲究,也认识不多,在正式的场合,看见面前一大排杯子,往往给其阵势吓倒,不知从何入手。学懂了,又会拘泥于杯子的礼仪,这是酒杯的烦恼。

杯子跟西餐的刀叉盘碗一样,大多数都是为了摆一个场面的阵势,实用效能往往是次要。这得说一点西餐礼仪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大家吃餐是自助式,工业革命制造了生活富裕的中上阶层,新财爷们为了显示其身分,便都坐着等人服侍,由仆人端上每一道菜。为了炫耀财富,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刀叉盘子杯子,反正有人服侍。本来是锡或木造的杯子,已变成玻璃做的,炫耀之风一吹数百年,玻璃杯又雕花又烫金,不切实际。不过其中也有例外,如喝摩泽尔(mosel)出产的薏斯琳(Riesling)的杯子,上面刻花是为了增加折射,使金黄色带青的酒液更晶莹,而阿尔萨斯酒杯颈长而绿色,也是为了反映酒液的颜色。既然当年是新富带起的炫耀潮流,所以实用的例子不多,进餐礼仪(etiquette)也是那个时代兴起的,相传下来,大家不仅照单全收,还随着年代改变而增加。

世纪初,人们生活愈来愈丰裕,开始有上馆子的习惯,餐厅旧例,也为了方便侍应知道什么时候倒什么酒。当时兴起不同酒用不同形状的杯子,以资识别。有些有实际作用,有些画蛇添足,如喝香槟阔口浅身的Coupe,酒容易溅出,气泡香气容易散掉,是香槟的灾难。所谓ParisGoblet,当时最流行,长杯颈,碗底圆,杯身直。餐馆为了避免杯子损耗太多,遂发明杯沿滚厚边,这也是尝酒的灾难,一则玻璃加厚了,接触不那么敏感,而且呷酒时容易从两边流到嘴角甚至衣服上。在普通工人的餐厅,不讲究杯子,用的都是直身无杯的厚水杯(tumbler)喝葡萄酒。今日有些馆子为了标榜平民化,用这种杯子,实在过犹不及。

决定杯子是否好坏的,是酒。譬如香槟最重要的是气泡,用笛子型(flute)的杯子,香气和气泡可以持久。长笛子型可以看到气泡一路上升,讲究的在杯心碗底部中心点有凹位,让气泡从中心点旋转而上。还有,香槟杯要用水晶造,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水晶比玻璃的表面更不平滑,气泡可以附于其上,慢慢释放二气化碳。

对于酒杯,一般性的要求如下:

⒈葡萄酒杯杯身应该薄,无色透明,以使酒的本色能够显现出来。避免使用壁厚、有色或在装饰花纹的杯子。

⒉葡萄酒杯口小腹大(避免使用敞口杯),状如郁金香形,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并不易散逸,以便充分鉴赏酒香、果香。

⒊葡萄酒杯容量应足够大,以便盛酒到2/3时就在一定量的酒,一般八杯酒的量为一瓶酒。

⒋葡萄酒杯要有4~5百米长的杯柄,以免手持杯身,影响酒温和观察酒色。最好每一种酒使用一个杯子(由小到大依次从左到右摆放,水杯应放在最左方),以免因使用同一个杯子而造成"前酒"的余味干扰后面的酒味。

基本上,大部分类型的酒(红白如是)都可以用郁金香形的杯子,长杯颈,杯碗圆,杯身向上收窄,使香气保存。

特殊地,香槟用的杯子,是细长形或郁金香型的,这种杯子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不断升起的美丽的汽珠。考究的香槟酒杯有着特殊的构造:杯柄中空如管,直通杯身。这样,当酒倒入杯中时,汽珠如泉涌自杯柄向上不断升腾,十分悦目。杯柄中空,加之杯身又较长,汽株上升的距离便比一般酒杯要大各得多,更便于欣赏。

而白兰地的酿造属慢氧化过程,蒸馏出来后还要要橡木桶中陈化,装瓶后仍处于密封隔绝氧气的状态。当开瓶倒入酒杯后,酒因接触空气进一步氧化,会增添香与味。故常采用敞口型杯以加大酒与空气的接触,使酒较快地氧化。此外,白兰地用杯的杯枘较较短,这样在端杯时,只能用两手指夹持杯柄,而手掌自然托住杯身,给酒加温并便于摇动,以增加香味的挥发,供充分品味。

而论对酒杯的功能的研究,世上无人比得上Riedel。这家在战后才发展的玻璃杯老字号,为每一款酒研究并设计专用的杯子,形状大小都有根有据。Riedel的水晶酒杯:清澈无色,以便清楚观看杯中酒液;薄如纸片,减少舌头嘴唇与酒接触的隔陔,形状设计以发挥酒的香气及味道层次为归依。

人的舌头上有四大味蕾区域,尝不同的味道。舌尖尝甜味,两旁边沿尝咸味,上部两旁尝酸味,后部尝苦味。酸度高的酒如果舌尖先尝,会先尝其甜味,酒液稍后流向两旁,酒在口感就尝到其酸、干的收结。譬如Riedel的薏斯琳(Riesling)杯,杯沿有向外略翻的唇(lip),就是要导向酒液先达舌尖。由于莎当妮(Chardonnay)是略甜于薏斯琳,故此莎当妮酒杯不用此外翻的杯口。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的杯,因为布根地酒的香气清馨,阔口的杯香气易散,而赤霞珠一般丹宁较重,属较刚烈的酒,杯口的设计要把酒液导向舌面中间,及至两旁,以达到果味、酸度以及丹宁的平衡。如果酒液一冲就到舌后,就会觉得酒太苦。

读者是否以为以上只是厂家唬人的理论?不信可以自己用不同的酒杯试试。Riedel的这套设计论据,其实也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而得的真理。该厂每年进行大大小小的试验,邀请酒厂负责人、酿酒师、酒评家亲身尝试各种形状大小的杯,以确定哪一个形状大小才适合哪一种酒。譬如多年来惯用的喝白兰地的大杯碗杯(所谓brandysnifer),在试验中,酒人一致发现这种杯才是最差劲的。因为杯口太窄,闻时只觉酒精一涌而上,白兰地的花香果香荡然无存,要待酒杯中已无酒,才隐隐透出。Riedel的干邑杯就不是大杯碗的了,让酒液有层次地散发香气。

葡萄酒爱好者应该配备这几种杯子

按照不同的葡萄品种,酒有不同的类别,杯子的区分相当细。葡萄酒的品鉴,一般需要三四种的品类。一款白葡萄酒杯,一款红葡萄酒杯,一款香槟、气泡酒杯或烈酒杯。即使是红葡萄酒,也会分出有微微向外开口的勃艮第杯和杯身饱满硕大流畅的波尔多杯。勃艮第酒杯开口大,是为了闻香时让鼻子伸进去,体味第二、第三层的酒香。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果酸比波尔多强,酒体进入舌头前半段,能快速有效缓解果酸感受,而单宁强劲的酒更适合波尔多杯。

葡萄酒杯涵盖了对葡萄酒的鉴赏和观赏。不同的酒体,涵盖的丰富度是不同的,红葡萄酒的酒体一般更复杂,更丰富,而白葡萄酒则更清澈。红葡萄酒结构体比较重,就需要更大面积来醒酒和摇晃,让更多的气息散发出来。白葡萄酒的酒体单一、清纯,酒杯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另外白葡萄酒饮用的时候需要温度偏低,小杯升温的速度比较慢,每次倒出的酒比较少,能够尽快喝完,保持温度。喝清新的、浅年份的白葡萄酒与陈年厚重的白葡萄酒用杯又有区别。

长笛形的香槟杯,杯身细长,酒的气泡不易散掉,令香槟更可口。能够细饮慢啜,并能充分欣赏酒在杯中起泡的乐趣。葡萄酒只需倒到杯子1/5到1/3,而香槟可倒到2/3的位置,就是因为香槟的气泡悠长,长形的杯子便于观赏气泡。

曾微特别提醒,不要迷信国际通用标准品酒杯。这种标准品酒杯高度、外形是所有酒杯的一个折中和叠加。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品鉴白葡萄酒、红葡萄酒、香槟、干邑,做出一个简单中肯的评判。但万金油式的酒杯,对所有的酒都适用,却都无法完全呈现酒品的优点。只是一个专业工具,不提倡使用。特别是酒庄,要配备所有的杯子,才能给消费者最好的呈现。

价格之外,判别挑选酒杯看杯身、杯口与杯座

杯子的品种繁多,曾微认为水晶杯比玻璃杯更加晶莹剔透,透光率、折射率更高,声音上也更加清脆悠长。杯子的质感、工艺、厚薄对口感影响很大。水晶杯越薄越好,却难保持坚韧。如奥地利的牌子丽多,就让评酒师们又爱又恨,很薄身,但轻轻一捏就能碎。水晶含量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的水晶含量,其实会减低透光率。环保提倡不含铅,但现在水晶杯含铅是安全的,完全无铅的技术还不容易达到。

挑选酒杯要看杯子整体的晶莹剔透性,还要看杯腿拿起来是否舒适,不会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其次看回声是否长鸣、清脆,肚子越大的杯子体现的回声越长,小容量则声音更脆。快速拉动杯口,有清脆的声音,或者打湿手指,沿着杯沿旋转,有嗡嗡的共鸣声,这两种方法能简单有效地测试出杯子的水晶含量和工艺质量,玻璃杯则不会发出这种声音。

葡萄酒杯杯口要薄,无切口,酒液能够直接流出来。有突出沿口的杯子,会减缓酒体流出的速度,只适合喝甜酒。杯座的大小跟杯子的稳定性、平衡性有关,高大的杯子适合宽大的杯座,整体和谐。

倒酒、温度、清洁、放置,处处有学问

酒杯的使用细节,清洗,温度、放置,长期维护是重要和有难度的。杯子基本要求能承受0℃到100℃的温度,杯温在和酒液温度相差较大的时候,才需要冰冻,却不是冰到起雾就好。好的杯子很纤细,需要用蒸汽和专用的洗涤液洗涤。接触杯子的洗涤布必须是纤细的,而不是粗纤维的,更切忌和其他的布混用。酒杯保存放在干净整洁的地方,不可太封闭,有一定的通风性,否则有储存的异味。

倒酒时,用手拿起杯子,倾斜,让酒液在杯子内有回流,起到优雅的醒酒作用。一定要悬空,不碰到杯沿,悬空高度视杯子大小而定。开口宽的勃艮第杯,可以位置低些,波尔多杯的撞击点又不一样。倒酒和品酒都不要超过酒杯的1/3,再多会使杯子过重,不方便晃杯醒酒。晃杯用手腕的阴力优雅地形成同心圆。

倒酒不能贪多,但偏少也不好。葡萄酒玩赏、闻香、品鉴,没有一定的量则无法发挥葡萄酒的气息。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在1/2到1/3为宜,过半就太多了。如果宴会中有两三支酒,却只有一只杯子的话,曾微推荐用水漱干净杯子,减少前一款酒的干扰,而不主张以酒盖酒,更提醒要注意漱清口中的残留。

商周时期邢域的酒文化与酒器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正因为酒受重视,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商代时,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甲骨文记载中有许多关于祭祀农作物丰收的例子,其中有禾、黍、稻、年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酿酒业的发达。

我们知道,夏商周三代是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三代时有无酒不成礼,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酒在祭祀中是不可缺少的。商周时期,美酒盛于青铜酒器中,这些酒器的制作十分精美。

青铜酒器最早器物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商周时期的酒器基本沿袭了夏的风格,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其酒器品种繁多,有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有人进行统计研究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

在商周时期的酒器中,煮酒器大多为三足或四足形器物。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贮酒器有卣、瓿、彝、壘等;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较为明细的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商周时期邢域的酒文化十分发达,商代时邢台为商王畿地区,尤其是在邢台区域建立商王的离宫别馆,其地位更加显著。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代(纣王)置广沙丘平台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从置以酒为池可以想象当时酿酒业的发达程度。

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在我市有许多发现,觚为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五、六十年代在曹演庄遗址中曾发现多件青铜酒器,其中有族徽的青铜觚,这件铜爵高22厘米,为商代中期常样式,有亚字族徽。

爵是青铜酒器常见的器物,属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我市此类酒器发现较多,如清河县发现的商代(或夏晚期)青铜爵,平底,长流,具有商代早期青铜器风格。1958年在临城县曾发现一件有铭文的青铜爵,铸有三字祖父癸,器高22.1厘米。

西周时期,邢台为邢国的国都,其大致的地望应在南小汪遗址一带,自199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当时在工商局后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出土一片西周时期的邢国甲骨文,这片甲骨文揭示了南小汪遗址与邢国国都的关系,后来在公园东街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墓葬,出土一组青铜品,有鼎、尊、爵、觯等。

在这组墓葬中发现的青铜器中除鼎外,均为酒器。尊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南小汪西周酒尊即是当时使用的重要礼器。除青铜尊还有爵,这件铜爵造型精致,有三足、鋬和流。器周身饰有纹饰,在柱上铸有耳为父癸四字。

觯是南小汪青铜酒器中的组合之一,觯是当时的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有的器物上还有盖。《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爵、觯都是饮酒时用器,在商周时使用和功能划分很细。在《考工记梓人》注中引《韩诗》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春秋战国时期,邢国虽然已经走向衰落,但其酒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邢台西南的董村,即今天的新兴大街西端发现密集的战国墓群,在墓葬中发现了许多与酒有关的陶器,其中有彩绘的陶壶、尊、盉等。1958年在邢台市南大汪发现一座战国时期大墓,其中出土了一组青铜器,其中最引人注目是青铜壶,这件铜壶高49厘米,口径16.5厘米,器身饰有纹饰,底座的有镂空纹,在壶身上有四条动物(龙),有盖。其造型精致,古朴大方,纹饰生动,是建国以来我市发现的青铜器精品之一。

商周时期的酒器,与史前酒器相比,无论从酒器的质料上或是从酒器的品种和数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说明商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已相当发达,而且也代表着商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带你了解“水晶酒杯”和“玻璃酒杯”


水晶杯和玻璃杯带来的香气与口感会有些差别,专业品酒会一般使用水晶杯为主。那么你知道如何区分水晶葡萄酒杯和玻璃酒杯吗?

一般来说天然水晶硬度高:莫氏硬度7.0,难以加工。所以绝大部分叫做水晶杯的制品,其实是水晶玻璃制品,在比重,通透度,清澈感方面比较接近于天然水晶制品。既然是玻璃,那肯定和天然水晶不同,前者为非晶体,后者为晶体。在偏光仪下,前者出现全消光,后者会出现特有的牛眼干涉图。

一、水晶杯的历史

13世纪之前

人们所用的玻璃制品都是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后来威尼斯人用石英岩和含钠草木灰熔融生产出了最早的无色透明玻璃,名曰Crystallo。其成分类似于现代的常用玻璃组成钠钙硅玻璃,也就是今天用的一般玻璃杯。

13世纪之后

波西米亚人用了更优质的石英岩和含碳酸钾的草木灰生产出透明度和折射率都更高的玻璃,名曰Crystalex,类似于当今的钾钙硅玻璃。后来又改进了成分,加入了氧化钠和氧化硼,密度为2.444g/cm3、折射率为1.50002。

1670年

英国人Ravenscroft发现在玻璃系统中添加二氧化铅可以使熔点粘度降低、料型长,成形容易,而且折射率、色散度也更大。

1764年

法国巴卡拉成立,开始推广生产含铅为24%的水晶玻璃,称为全铅水晶。

1895年

施华洛世奇成立,并用含铅量高达32%的玻璃做各种水晶制品,比如各种仿宝石。

20世纪50年代

捷克发明了无铅水晶,如钡锌水晶、锆水晶等。现代又有了钡水晶、锆水晶、锌水晶、钛水晶、混合水晶等。

如何区分水晶酒杯和玻璃酒杯?

水晶玻璃杯和玻璃的外观十分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水晶每个角度的光亮度都不一样,玻璃每个角度的光亮度都一样;用水晶划玻璃,玻璃上有划痕,痕迹擦之不去,同时水晶不受损;用玻璃划水晶,水晶上有轻微划痕,但擦之即去,同时玻璃受损。

二、为什么要选水晶杯?

1.更清晰

水晶杯的透光度好,这样的材质所制造出来的杯子对光线的折射效果好,在品酒时看起来非常的赏心悦目。

2.更轻薄

水晶杯的硬度高,制作的杯子强度够,杯壁就可以制作得很薄,整个杯子很轻巧,在品酒时不论男女均可以轻松高雅的举起酒杯畅饮。

3.更清脆

喝酒碰杯是一个大家品酒常有的习惯,而水晶杯敲起来的声音比玻璃杯更响亮清脆。

4.更聚香

水晶杯的杯壁由很多小切面构成,更容易将葡萄酒的香气留在杯中。

5.醒酒更快

水晶的微观表面结构不像玻璃那样光滑平整,这样的结构给酒体更多的面积接触空气,加速葡萄酒的氧化过程。在饮用时能加速醒酒。

三、如何区别水晶杯与玻璃杯?

1.比价格

水晶杯的价格要比普通酒杯要贵。红酒杯的水晶含量,决定了它的价格和品质。

2.看清透度

上乘酒杯通常杯壁更薄,外观透亮度更好。晶杯能更加真确和清晰地反映酒色。

3.摸杯壁硬度

水晶杯一般带有比普通玻璃更强的硬度,较耐磨损。

4.看折光性

水晶能吸收光泽,故对着光线旋转水晶杯,水晶有双折射现象,象精美的工艺品,而普通玻璃器皿没光泽度更无折光性。

5.听声音

轻轻敲击,玻璃发出咔、咔声,水晶为轻脆的金属声,伴有嗡嗡的回音。

6.体手感

水晶的冰凉感觉持久,但手握玻璃会感觉温热,且传热速度快!

7.闻香气

水晶杯中的葡萄酒气味很清新、干净、浓郁。玻璃杯子的酒气味变得很闷,而且气味不那么浓郁了。

8.测重量

同样大小的两个酒杯,水晶制品要比玻璃重。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