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的包装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盘点汾酒各个时期包装和标志的特征》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汾酒真正意义上的酒厂成立是在1948年到1951年旧酒厂和新酒厂的建成,所以今天我们在说汾酒各个时期包装和标志的特征的时候以这个时间为起点,至于万国博览会时期的汾酒则不算在汾酒产品上。而知晓汾酒过去的产品特征可在收藏汾酒上有所助益,至少可以凭借外观判定是否属于汾酒正牌产品以及其大致出产于何时,进而参考价格。

建厂初期,约为1948年到1954年,此间由于刚解放重新建厂等,其酒瓶沿用了之前的压盖瓶和扁平的小瓶,酒标上有标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的奖章标志,这个时期的汾酒主要还是以过去获得著名奖章为宣传点,所以标志会明显体现出来。

发展期,自1954年开始到1958年这段时间,汾酒酒厂不断更名和改制,一直有变动,所以产品和标志也随着发生变化,瓶子变成了瓷瓶,配上木塞,标志也改成了五角星。

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七十年代实际上分两种,一种是因为当时的大事件个加上的立四新废四旧的标志四新;另一个是后期将标志改为古井亭,重新启用了过去的压盖玻璃瓶,因此同期有瓷瓶和玻璃瓶两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80年代初期,汾酒开始对瓷瓶木塞进行淘汰不再使用,转而采用塑料盖降低成本,另外瓷瓶也出现了其他颜色,而标志任然沿用了古井亭;中期又将玻璃瓶的汾酒瓶盖从压盖改为螺旋拧盖,方便人们开启和保存;后期将螺旋拧盖进行了升级改良,增加了长度。中后期对标志进行了更改,从古井亭更改为汾字,也称汾牌,当然后来还有长城牌。

上世纪九十年代,90年代的汾酒玻璃瓶外包装上没有太大变化,标志再度启用古井亭牌,并加入了杏花村牌以及古体汾字牌。这个时期汾酒的包装和标志基本全面了,能注册的都注册了。

当前的汾酒包装标志什么的也不需要笔者赘述,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主要是把握住每个时期的不同,在收藏汾酒的时候擦亮眼睛,不同时期的汾酒也许标志相同或者瓶子相似,但总有不一样的地方可以作为辨真伪的一个重要参考。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汾酒和西凤酒哪个好喝


过年了,市民们又要纷纷置办年货了。今年过年买什么酒呢?有人在纠结是买汾酒还是买西凤酒,汾酒和西凤酒哪个好喝?且看小编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市面上的汾酒有哪些?青花汾酒和普通汾酒的区别是什么呢?


汾酒,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酒水饮料,也是一款在酒水市场上拥有着高地位的美酒佳酿,因为这款酒不仅是山西白酒为进军市场的一大利器,也是这个社会上不可缺少的酒水分支。那么,市面上的汾酒有哪些?青花汾酒和普通汾酒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市面上有哪些汾酒?

就目前市场分析得知,汾酒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玻汾、老白汾、青花汾酒,而老白汾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汾酒。

青花汾酒和普通汾酒的区别

地位不同:为了扩展市场,也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加的丰富,每个产品品牌一般都是酿制中多个地位的白酒。比如普通汾酒对应的大众市场,而青花汾酒则对应的是那些高端市场。

价格上不同:普通白酒定位于低端市场,价格是比较低的,一般在市场上是三四十块钱左右,青花汾酒的价格又要高一些了,一般都是上百,当然也有上千的,是一款高端产品。

口感不同:老白汾酒的口感醇厚,浓烈,而青花汾酒的香气舒适度、饱满度等,都要更好。所以,一般来说是青花汾酒是比较好喝的,其次是普通汾酒。

以上就是对市面上的汾酒有哪些以及青花汾酒和普通汾酒的区别是什么话题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好了小编的话题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更多酒水信息尽在定酒网,记得随时关注哦!

高度数的黄盖汾酒和红盖汾酒有什么区别


我国的传统名酒“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而且在酒者的眼中是具有一定地位的,虽然价位不很高,但其酒质是不输好品牌酒的,除此,汾酒还有许多系列酒,那不清楚的朋友酒会疑问,同时清香型的白酒,那黄盖汾酒和红盖汾酒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小编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的。

高度数的黄盖汾酒和红盖汾酒有什么区别

首先,汾酒属于清香型白酒,虽然回味没有酱香悠长,但细腻温润,味道又浓于一般的清香,这种清香自成一派,实际叫它“汾香”更为合适。除此,在白酒当中,黄盖汾酒和红盖汾酒都是比较受人们欢迎的白酒之一,因这两款白酒都是价格低品质又高的清香型白酒,饮后口感比较清爽甘甜,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黄盖汾酒是53度,红盖汾酒是42度,在价格上也是差不多在50块钱一瓶左右,因为价格亲民又品质好,所以在白酒市场中所占领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

其次,黄盖汾酒与红盖汾酒虽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相比较于,汾酒的历史才是长的,也是属于历史名酒。曾在唐朝诗人杜牧的诗中有提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所指的杏花村,就是生产汾酒的地方。而且53度黄盖汾酒,号称“夺命53”,它的特点是饮后不上头,酒劲来的快去得也快。另外就是42°的红盖汾酒,它的特点是将清香味发挥到了至极,清雅柔和而不失馥郁,劲道虽然没有黄盖汾酒那样口感刺激,但是清香味发挥得刚刚好,在白酒市场也是受青睐的。

然后,就是购买这两种酒的话,要学会怎么辨别真假汾酒,真汾酒的瓶盖、商标和酒液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而且真汾酒的瓶盖是进口铝制材料之城的,在瓶盖上面印有古井亭的图案,瓶盖是银白色的,瓶盖上面还有开口方向提示,而假的汾酒瓶盖都比较粗制滥造,而且真“汾酒”字样和古井亭图案都是凸版印刷,都是非常精细的,还有酒液是非常清澈的,酒中没有杂质的,所以购买时可以这样分辨。

汾酒在历史是有经过三次辉煌的,而且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并且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称为较早的国酒,但是不了解清香型的白酒的人,就会谈论到汾酒系列中的黄盖汾酒和红盖汾酒有什么区别,那这个小编已在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作为参考。

杏花村酒和汾酒有何不同,怎样分辨汾酒的真伪


一首“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让山西杏花村汾酒红遍大江南北。那么,杏花村酒和汾酒有何不同,怎样分辨汾酒的真伪?

杏花村酒和汾酒有何不同

汾酒,汉族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较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杏花村酒和汾酒都是汾酒集团出产的,其实差不多。汾酒贴牌酒比较严重,个人倾向购买集团本部生产的汾酒。低端的有玻璃汾,中端的老白汾不错,高端的青花瓷和汾酒,国藏汾酒都不错。

怎样分辨汾酒的真伪

真品汾酒瓶盖有两种,一是用进口铝质材料制成,螺纹盖上印有“古井亭”图案,整齐清楚,盖内壁呈银白色,盖内垫有弹性的白色硬质塑料垫,封口整齐严密,酒瓶倒置,滴酒不漏。瓶盖外壁螺纹处有红箭头指示开口方向,并有英文“open”字样。另一种瓶盖也是用铝质材料精制而成,顶部印有黑体汉字“山西杏花村”及汉语拼音“SHANXIXINGHUA”字样。

瓶盖中心小圆内是墨色杏花村图案,手摸光滑,瓶盖外侧面也是黑体“山西杏花村”及汉语拼音“SHANXIXINGHUACUN”字样,并有牧童骑在牛背上答问路人“遥指杏花村”的写意画面,印刷精致古朴,封口螺纹整齐严密,倒置酒瓶,滴酒不漏。

假“汾酒”瓶盖用料质杂,加工期粗糙,瓶盖上的“古井亭”或“杏花村”图案印刷不清晰,制作不规范,还有脱色现象。瓶盖内壁色泽灰暗或涂成黄色,内衬纸垫或暗黄色塑料垫,封口不整齐。经常会有漏酒现象。

市场抽查发现很多假汾酒是用回收的真酒瓶,灌注了普通白酒,欺骗消费者。由于假酒的瓶盖往往会露出破绽,消费者只要掌握了真品瓶盖的特征,就可以进行鉴别。

白酒的分类特征


⑴按使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①粮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等。②瓜干酒(有的地区称红薯酒、白薯酒)。③代用原料酒。如:粉渣酒、豆腐渣酒、高粱糠酒、米糠酒等。⑵按生产工艺可分为:①固态法白酒。原料经固态发酵,又经固态蒸馏而成。为我国传统蒸馏工艺。②液态法白酒。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又经过液态蒸馏而成。其产品为酒精,酒精再经过加工如串香、调配后为普通白酒,俗称大路货白酒。③调香白酒。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或用液态法生产的酒精经过加香调配而成。④串香白酒。液态法生产的白酒或用液态法生产的酒精经过加香调配而成。⑶按糖化发酵剂可分为:①大曲酒。用大曲(指曲的形状)酿制的白酒。②小曲酒。用小曲酿制的固态或半固态发酵白酒。因气候关系,它适宜于我国南方较热地带生产。用小曲制成的酒统称为米香型酒。③快曲酒。⑷按香型可分为:①浓香型(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和窖香型)白酒。②清香型(亦称汾香型、醇香型)白酒。③酱香型(亦称茅香型)白酒。④米香型(小曲米香型)白酒。⑤其他香型(亦称兼香型、复香型、混合香型)白酒。⑸按产品档次可分为:①高档酒。是用料好、工艺精湛、发酵期和贮存期较长、售价较高的酒,如:名酒类和特曲、特窖、陈曲、陈窖、陈酿、老窖、佳酿等。②中档酒。工艺较为复杂、发酵期和贮存期稍长、售价中等的白酒,如:大曲酒、杂粮酒等。③低档酒。亦称大路货,如;瓜干酒、串香酒、调香酒、粮香酒和广大农村销售的散装白酒等。⑹按酒精含量可分为:①高度酒(主要指60°左右的酒)。②降度酒(一般指降为54°左右的酒)。③低度酒(一般指39°以下的白酒)。

秦汉时期的酒具


秦汉时代,上至皇室贵族,下到达官显宦,无不嗜酒成性,豪饮成风,民间饮酒也日渐普遍。所以对饮酒之器也十分讲究。《盐铁论·散不足》载:“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纶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当时不仅富贵人家用金酒壶、玉酒杯、漆酒壶、漆酒杯。就是在城市里的酒肆中,其酒具也颇为讲究。如《汉乐府·羽林郎》曾这样描写:“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汉人所用的酒具主要有瓮、缸、壶、卮、樽、杯、勺等。河南洛阳烧沟汉墓中,出土了大批陶瓮,其外壁都写有各种酒名,或刻有贮酒的石数,内壁附有酒液散发后遗存下的黄色残渣。可见这种陶瓮是贮酒的器具。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夫妇墓中也出土了贮酒所用的33个大陶缸。有些陶缸上“稻酒十一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等字迹还分明可见。壶为盛酒的器具,如《初学记》云:“食中有客,提壶行酤。”初始于战国时期的“卮”,汉代应用也十分广泛。《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载“鸿门宴”中就多次提到这种酒器。樽,是汉代较为常见的盛酒器。汉樽多作圆筒形,有的似鼎,但三足矮小,腹部两侧有两只环耳,用以提携。两汉时期,用樽盛酒非常流行。饮宴之时用盘承樽置于席间,以便宾客用勺舀酒。汉诗中经常提到樽,如“堂上置樽酒”(《相逢行》)。《陇西行》也说:“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渠于),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意思是说,把客人请到北屋,坐在毡毯上,然后摆设酒席,先在席间放置两个樽,一樽盛清酒,一樽盛白酒,樽上放勺,供舀酒之用。秦汉时期,酒具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青铜器已逐渐被漆器所取代,而壶、卮、杯、勺等基本上都是漆器。直到南北朝时期,漆器酒具才开始衰落。这一点从考古资料中也可以得到证实。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一座秦墓,出土了许多漆器饮食具,仅饮酒用的耳杯就有23件.而青铜器已非常稀少了,只有一件青铜鼎。在近年来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临沂金雀山汉墓、扬州西郊汉墓等文化遇址中,出土的饮食器已全部是漆器了。这时的漆器酒具大多数都是器外涂黑漆,上面用朱漆绘有装饰纹样,器物内壁涂朱色漆。

白酒包装为什么多是黄色和红色?


我国的白酒品牌众多,包装样式、色彩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你有没有留意到,在包装颜色的选择上,红色和黄色占据了白酒包装的大多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红色是的传统颜色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里,红色代表喜庆。比如在婚礼和春节时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日常的红包、喜帖、贺卡也多为红色,酒类产品选择红色包装一方面显得喜庆,一方面也更醒目显眼。红色也是表示爱的颜色,过年送礼选择红色包装的礼盒,也寓意为爱的人带来好运、幸福。

黄色在代表尊贵
自古以来,黄色就代表了中央皇权和国家社稷,具有神圣、尊贵、崇高和庄严的象征意义。白酒选用黄色的包装也代表着尊贵与大气。
黄色和红色更受消费者喜爱
白酒一般用于宴会、商务接待、朋友聚会或者馈赠用。根据一项关于消费者白酒馈赠礼品的颜色偏向调查显示:选择红色包装的占60%,黄色包装的占8%,剩下的人觉得无所谓,就是个包装,这类人占了32%。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国人习惯用红色来表现民族风貌,红色代表着热情、勤奋、能量和爱情等诸多意义,而黄色自古代表着尊贵,如“炎黄子孙”一次,表示国人在血统中对这一颜色的喜爱。所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在传统观念中也较喜爱这两个颜色,白酒包装多用红色和黄色也是迎合国人的需求。

白酒的包装形式


一、传统的方块式包装。大部分包装考虑导堆放,还是在外包装上选择了方块式外包,因此,我们在终端市场上看到的方块式包装成为市场主流;二、圆通式包装也逐渐成为潮流。圆通式包装有很强烈的整体感与大度感,消费者携带也比较方便,而且中国消费者十分注重在包装中讨口彩,所以,圆通式包装恰好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圆圆满满的想法,因此,圆通式包装对消费者也是颇具吸引力的一种外观形状。三、菱形外观包装。菱形外观包装其实是一种规则多边形笼统说法。为了创造产品差异化,很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选择了菱形外观包装,凸现产品个性与差异。四、异型外观包装。异型外观包装是企业为了显示产品品牌定位而采取一种局部不对称包装设计。这种包装外观对于创造产品与品牌价值吻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看,高炉家酒就采用了徽派民居作为产品上端包装形状,比较好地传递了高炉家定位家概念地品牌理念。五、塔台式内包装。目前白酒企业最广泛一种包装形式,以五粮液为主的白酒企业主要采用这种塔台式内包装,并且,五粮液将塔台式包装做成楼体,成为自己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唐宋时期的酒具


唐代,随着陶瓷工艺的迅速发展,瓷质酒具的使用已比较普遍,并逐步取代了做工繁杂、成本高的漆制品。唐初的酒具除了越窑苍翠欲滴、如冰似玉的青瓷杯、盏、壶外,还出现了凤头壶、龙首杯等三彩釉陶酒具。唐代中期以后,瓷质酒具的造型上又有了较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盛酒与斟酒的新器具——酒注子(或称执壶、注壶、偏提等)。其形状似今日的酒壶,有嘴、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杯,因而取代了樽、勺,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斟酒器具。这种酒注子在绍兴、宁波等地唐代的墓穴中均有大量发现。酒注子是在前代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北朝及隋代鸡头壶上的鸡头是纯装饰物,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创新,把鸡头部分做成中间有孔的壶嘴,使之既美观,又有实用价值。关于它的初始情况,宋人李济翁在《资暇录》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元和(唐宪宗年号)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嫈(同营),而盖、觜、柄皆具。太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日偏提。”唐代中期酒注子的造型浑圆厚重,壶腹以圆形、扁圆形为主,壶嘴大而短。唐末时壶体逐渐变得精巧修长,壶腹多为瓜棱形、椭圆形,壶颈、壶嘴、壶柄都增长了。从唐人“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和“衔杯乐圣称避贤”等诗句中,可知唐代饮酒亦多用杯子。和酒注子配套使用的便是瓷酒杯。酒杯的形状有高足杯、圈足直筒杯、曲腹圈足小杯、带柄小杯等。五代时期,酒具基本沿袭唐制。不过,这时又出现了一种与酒注子配套的温酒用具——注碗。使用时在注碗内放入热水,再把酒注子放入其中来烫酒。随酌随饮,非常方便。宋代的手工业中,陶瓷业是最杰出的,同时它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也是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当时著名烧瓷大窑,北方有定窑、汝窑、钧窑,南方有越窑、建窑、景德镇窑等,都能生产瓷器精品。宋代的酒器,多数是壶杯成套,其品种之完备、器形之丰富,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如酒壶就有瓜棱壶、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其中葫芦式壶是宋代新出现的器形,它的特点是壶身为葫芦形,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上册,另一侧两截壶体间有束带形曲柄相连。无论哪种壶,使用时一般都与五代以来一直流行的注碗配套使用。而且酒壶与注碗的形状要求和谐一致,如瓜棱壶要配瓜棱形注碗。

明清时期的酒具


明代,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瓷窑,瓷器的使用已非常普遍。随着制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瓷质酒具的质量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尤其是景德镇的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南洋及世界各地。其主要代表有青花瓷、成化斗彩瓷和被称为“祭红”的红釉瓷。青花瓷酒具有酒壶、酒杯、小酒碗等,其特点是式样美观,瓷胎晶莹,青花深翠,很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成化斗彩瓷是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形成的一种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制瓷新工艺。这种瓷器上多雕绘有各式花纹图案,构成各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或动植物画面。因而,这种瓷酒具就多根据其造型或图物而得名,如秋千杯、龙舟杯、高士杯、娃娃杯、鸡缸杯、人物莲子盏等。由于其工艺复杂、精湛,明代就已是著名的珍品。《万历野获编》说:“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郭子章《豫章陶志》也说:“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清初大收藏家高江村在《成窑鸡缸歌注》中也对成化斗彩酒具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秋千杯者,士女戏秋千也;龙舟杯者,斗龙舟也;高士杯者,一面画周茂叔爱莲,一面画陶渊明对菊也;娃娃杯者,五婴儿相戏也;……各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色莹洁而质坚。”“祭红”是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景德镇烧制的一种色调纯正的鲜红釉瓷器。其中祭红酒杯尤为精美,堪称酒具中的珍品,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就存有一件明代传世的祭红高足杯。继明之后,清代的酒具仍以陶瓷器具为主。清代的酒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清代新出现的,如珐琅彩酒杯、素三彩瓷酒具、景德镇的青花玲珑瓷酒杯等,另一类是仿古的瓷酒具。其中包括仿商、周时期青铜酒具的样式制出的尊、爵、角等,和仿宋明时期的瓷酒具酒注子、马蹄杯、娃娃杯、斗彩鸡缸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