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白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三大误区》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高度酒比低度酒好
偶尔听身边的爱酒人士说起,“喝酒我只喝50度以上的,低度太淡,没劲!”“收藏酒就要高度的,越高越好!”其实,低度酒也有他的优势。只是长期喝酒的人们已有了对白酒的自我判断,形成了不同的喝酒习惯和口感认知。另外,全国各个地域人们历代文化传承,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酒文化。每个地域对酒的口感、度数要求也不同。
按度数分的话,白酒均属于高度酒,高度酒又分为:高度白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称中度白酒,40~50°)、低度白酒(40°以下)。“40度的白酒也归类于高度酒,那神马是低度酒呢?”比如啤酒就属于低度酒。一般的啤酒其酒精含量在3.5~5%之间,故国外把含酒精2.5~3.5%的称稍为淡啤酒,1~2.5%含量的称为低醇啤酒,1%以下的酒精含量则称为无醇啤酒。啤酒度数低,保质期短,无法做长期保存收藏。
香型来判定酒的好坏
酱香型白酒,以茅台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
大家都知道白酒有几种经典香型,包括: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等。这些香型只是白酒中比较明显的香型,还有董香型(董酒)、凤香型(西凤酒)、芝麻香型(山东景芝酒等),但是,有时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气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拿同属于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等来说,它们的香气和风味也有显着的区别,其香韵也不相同,因为各种名酒的独特风味除取决于其主体香含量的多寡外,还受各种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缀冲和平衡作用的影响。
概念年份酒
市场存在一些包装精美的高端年份酒,打上“五十年陈酿”类字样,价格不菲,实质是用少量原酒来做引子,然后用大部分的一两年的新酒勾兑调和而成。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白酒百科:饮酒的三大误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进食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误区1 浓茶咖啡可醒酒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酒后饮浓茶,茶中等可迅速发挥作用,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脏,使脏受损。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有刺激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误区2 喝酒红脸不易醉“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误区3 腊肉香肠做下酒菜聚餐时千万不要空腹喝酒,如果事先不能先吃点东西垫肚子,好也是边吃菜边喝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喝酒前好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点鸡蛋和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三大酱香型白酒
对于酱香酒,更多人熟悉的莫过于茅台酒!在酱香酒中,茅台无疑是个中翘楚,但酱香酒绝不止茅台。正所谓好酒出自好地方,在白酒金三角这一带,不仅出产了鼎鼎有名的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酒,还有聚集了郎酒、习酒等等知名品牌,几乎占据了白酒半壁江山。而酱香型白酒产地,也大部分都聚集在这一代。那么,三大酱香型白酒是哪三个呢?
一、酱酒第1名茅台,品牌价值761.59亿元
作为前列坛百年之前就闻名海外,现在更是被誉为国酒的酱香型白酒。茅台较让我佩服的是坚守品质底线。在白酒黄金十年中,很多酒都卖得火。每个“正常”的公司只愁销不愁产,只要有定单,总能找来原酒勾兑,这也是8大原酒厂如此红火的原因。但茅台在卖疯了的情况下,并没有疯狂地爆产能、四处建厂而是坚守品质。
二、酱酒第2名郎酒,品牌价值573.96亿元
后备厢工程造就了郎酒,“红花郎”曾经凭借大力的促销,让官员、企业汽车的后备厢里,都塞足了郎酒,从而引爆市场。也曾举办星光闪耀的“红花郎明星演唱会”,借助明星的噱头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老品牌加新花样,成就了大市场。
三、酱酒第3名习酒,品牌价值199.01亿元
作为茅台酒的小兄弟,习酒的成功并不都是笼罩在茅台的光环之下,在去年习酒通过品质、市场、消费者这三大在寒冬就实现了强势复苏,上半年更是同期动销增长30%以上,习酒在销售渠道上逐渐摆脱了传统的酒厂、总经销、二批商、酒店再到消费者的销售模式,而是对销售终端进行强力把控,真真正正的做到直面消费者。
白酒代理三大等级
1、白酒独家代理白酒独家代理是指在特定地区内、特定时期内享有代销指定白酒商品的专营权,同时不得再代销其他来源的同类白酒。凡是在规定地区和规定期限内做成该项白酒的交易,除双方另有约定外,无论是由代理做成,还是由委托人直接同其他商人做成,白酒代理商都有享受佣金的权利。2、白酒总代理白酒总代理是在特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白酒生产厂商的全权代表。除有权代表委托签订买卖代理合同、处理产品等商务活动外,也可以进行一些非商业性的活动,而且还有权指派分代理,并可享分代理的佣金。3、白酒一般代理白酒一般代理又称白酒佣金代理,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内,白酒委托人可以选定多个客户作为白酒代理商,根据推销商品的实际金额付给佣金,或者根据协议规定的办法和百分率支付佣金。
白酒存储四大误区 你中枪了吗
很多人都有收藏白酒的好习惯。但是要想白酒经过时间的沉淀有着好价值,首先你要学会保存好你的白酒。那么你知道白酒如何存储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白酒存储四大误区吧!
误解一:土中埋酒
传说古代绍兴一带富家生女,要埋上几缸酒在后院里。当女儿出阁之日破土开酒,宴请亲友宾客,名为“女儿红”。也许是因为故事太美,很多人争先恐后将家中好酒埋进土里,等着将来收获一坛琼浆玉液。小时候在农村,好几位邻居都失望而终。运气好的还勉强能喝但味道大不如当初,酒中混杂着水味和泥腥味;运气差的开坛后没有勇气闻第二下;较倒霉的至今还在找酒埋在哪里。
前几天还有一位朋友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满是泥巴的瓶子,说是茅台镇一位朋友埋在地底下好几年的好酒。问我值多少钱,我说你是网上淘的吧。他说你咋知道?我说你上某宝看看就明白了,这样的噱头大家都挺乐此不彼的。
在茅台镇这曾经家家酿酒的地方,随便问个人都知道,酒埋地底下是毁了。茅五剑泸没有一款酒是埋地下的。相比其它香型,酱香型是较讲究年份的酒,不像浓香型讲的是“窖龄”(“酒龄”和“窖龄”是两个概念,混淆不得)。参观过茅台酒厂的人都会发现,“国酒”的基酒都保存在一楼甚至二楼的大陶缸里,通风透气而且略有采光,与埋在地下完全两个概念。而且茅台酒瓶标签上存储条件上明确写着“通风、干燥、阴凉保存”,跟地下潮湿阴暗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了找专家弄清为什么,我带朋友来到茅台当地一家酒厂。这家叫“邬坛坊”的公司是专门做收藏定制型酱香白酒的,在白酒圈子内小有名气,我国都有人前来这里定酒收藏,不乏社会名流。这里的一位老酒师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女儿红”的故事讲的是黄酒。真假不知道,但白酒这样埋是肯定不行的。老酒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长时间的存放使酒中有害物质譬如甲醇、甲醛等通过挥发和化学变化消耗殆尽。在这期间有一个继续发酵和化学变化过程,酒的度数会略微降低,口感会变淡,但是酱香味却更足。若是要持续这个过程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一是容器需要结构致密的陶罐或瓷罐之类的材质。这些材质致密不漏但是有略带微孔,小分子能渗透。紫砂之类的孔就略大,容易漏酒;若用玻璃,小分子的有害物质又出不来了。
二是需要适当的温度,以维持酒中微生物的活性。冬天较好的冰点以上,夏天千万不能暴晒。3-23度为宜。
三是避光。直射的阳光有杀菌的作用。紫外线会杀死酒中的活性成分,令其不能继续发酵。
四是干燥。湿漉漉的环境不但会遮挡陶坛上的微孔,甚至会让水反渗入坛。时间久了酒就会废掉。
其实如果在家中存酒只需要一个密封到位的好陶坛就足矣,不要太冷或太热就行。柜子里或床底下都是很好的存酒地方。
误解二:胶布缠酒瓶
不少酒友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后发现酒少了不少,心痛之余四处寻觅封酒之妙招。于是有人想出了用胶布将瓶口缠起来的办法,甚至不少出售老酒的酒商也用这种办法来封酒。
然而通过实验会发现,这种方法并不奏效。瓶口挥发出来的物质在胶布上形成白雾,用不了多久时间胶布就脱落了,而胶布上的胶质残留在瓶口生霉变黑,将瓶口弄得很脏。
现代白酒的包装形式多种多样,瓶口结构也不尽相同,但整体来说酒瓶的密封性能已经非常好了,容易漏酒的铁皮瓶盖也逐渐被淘汰,不必对瓶盖太担心。若实在不放心,老酒师有两招可对瓶盖进行加固:
1、蜡封。蜡封是古老的封坛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只适用于酒坛或者陶瓷头或玻璃头的瓶塞,市面上收藏级的高档酒通常都是采用这种包装形式,像茅台年份酒、邬坛坊定制酒收藏级,密封性本身就非常好。如果是塑料盖的酒就不适合了,直接变形。蜡封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费事,而且不能重复使用。
2、全能神器生胶带。安装水管水龙头用的白色生胶带化学性质稳定,不带胶质,质地柔软且密封性能好,而且价格非常便宜,用来封酒瓶较合适不过。在酒瓶脖子上缠绕几大圈只需花几毛钱,用上几分钟,关键是效果非常出色。
误解三:溶洞、地洞藏酒
洞藏酒被许多酒友追捧,近年来一些商家也借这个噱头在市场上搞出了不少的花样。但是,事实的效果比起他们美好的想象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道理其实很简单,阴冷、潮湿的地下环境并不利于酒的老熟。
这就有朋友出来问了,郎酒的天宝洞藏酒不就是洞藏酒的经典之作吗?这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此洞非彼洞。去过天宝洞的朋友都知道,天宝洞是在峭壁之上,洞内恒温18-22℃,通风干燥,这就相当于在几十层高楼上掏了个房间。更为重要的,天宝洞内有着稳定的发酵菌群,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不是其他一个不同的溶洞地窖能相比拟的。没有这样严苛的条件,洞藏只会让白酒变得更糟。
误解四:酒糟埋酒
有人将白酒用酒糟埋起来储存甚至有商家以此作为噱头来鼓吹自己的产品。我只能说这种方法糟透了。当然一般能相信这种方法的人都是新手。因为但凡会品酒的人都知道,新酒糟味重,老酒几乎没有糟味。用糟把酒埋起来,时间久了味道想想都让人作呕,而且酒糟会受杂菌感染发霉,甚至不乏有黄曲霉等剧毒品种。这样埋酒做无异于拿命在傻玩。
品鉴白酒的三大绝招
好酒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去辨别?这是所有酒友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品酒注重酒的色、香、味、格和韵五个方面,有三大绝招:
绝招一:眼观色。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轻轻的摇动酒杯进行观察。白酒的颜色以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为较佳。
绝招二:鼻闻香。将酒杯置于鼻下,头略低,杯与鼻保持1至3厘米距离,对酒吸气,气量要一致、平稳。香气识别是品酒的关键步骤。气味以使得身心愉悦为较佳,上好的白酒香气中带有如粮食、果实、花朵等自然香味。
绝招三:口尝味。酒液入口后,使酒液接触舌尖、舌边,并平铺于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触味蕾,仔细品评酒的味道。2至3秒钟后,可将酒咽下,然后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检查酒气是否刺鼻及香气的浓淡,判断酒的回味。酒以入口柔、吞咽顺为较佳,好的白酒一般微甜、醇厚、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