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大利亚的红酒专题。这篇关于《店老板必须知道的白酒9大误区》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消费者平时选择白酒的时候,总会陷入一些误区。对于烟酒店老板来说,这些误区我们一定要知道,否则在和顾客的交流中可能会贻笑大方,从而影响我们的销售。

今天终端君就为大家解读下关于白酒的九大误区。

误区1、白酒是越陈越好

窖藏陈年老酒这些传统观念正确吗?对此,相关专家提醒,白酒越陈越好是误解,酒类产品是有保质期的,白酒也是一样,时间越长不是越好喝,而是越不能喝。

白酒一般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等。酒是陈的香主要是指酱香型白酒。而对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来说,并非越陈越好。

浓香型白酒,5年之内越陈越好,5年过后一年比一年差,过了10年,只能作调味酒。特别是目前有些中档和低档白酒,在勾兑过程中添加了香味剂,这类酒更不能较长时间存放。

白酒越陈越好,也是针对酒厂的说法。真正的陈年酒是指密封酒窖中存放的基酒,而不是瓶装白酒,装瓶后的酒最好在三年内喝完,存放时间过长即使不变质,也会产生酒精度降低、酒味变淡等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误区2:勾兑是制假手段

提到勾兑,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劣质酒、掺假等等,大多数外行人对于白酒勾兑的理解就是酒精加水,或者认为高价名贵的白酒一经原酒勾兑,其品质就等同于小作坊的散酒。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勾兑会降低酒的品质,甚至勾兑就是制假手段。

其实正确的信息应该是:勾兑是白酒生产工艺中的一道正常程序。因为生产出的酒,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兑能使酒的质量差别得到缩小,质量得到提高,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取长补短,统一标准,质量上要基本达到同等级酒的水平。

勾兑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和或理想的香味感觉和风格特点。所以,勾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勾兑是白酒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优质酒必不可少的环节。

误区3:外购酒是以次充好

外购原酒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一方面,企业对此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媒体对此穷追不舍,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高端白酒应该由酒厂自己酿造,外购原酒似乎等同于以次充好。

首先,中国白酒是一种资源依赖性产品,酿酒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有些地方能酿出好酒(如四川、贵州等地),有些地方就不适宜生产白酒。

第二,原酒勾兑是成就优质白酒成品的工艺流程之一,原酒就成了平台型资源,是白酒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白酒企业外购原酒,和电脑企业用INTEL芯片、制衣企业购买布料一样,是符合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形态的,原酒的正常交易不但能解决各个酒企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白酒行业向产业链专业化、细分化、规模化良性发展。

这种状况下,原酒外购,就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实在是行业之幸,企业之幸,消费者之幸。

误区4:固液结合来自酒精勾兑

提起固液结合,公众会认为是酒精勾兑的劣质酒,在焦点访谈《不明不白的白酒》中,更是直指四川等地部分白酒生产企业以食用酒精勾兑酒冒充粮食酒进行销售的情况。

这里知晓的是,新工艺白酒这个概念。

新工艺白酒,是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的统称,是采用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食用香料(精)、调味液或固态法基酒,按名优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或自行设计的酒体进行增香调味而成一大类白酒。既可以是某个香型白酒也可以是独创香型白酒。

目前,新工艺白酒已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生产工艺,其中食用酒精的纯度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新工艺白酒只是白酒酿造的一种方法,根本用不着避讳。事实上,很多世界名酒都是酒精勾兑酒,如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等等,有谁会因为酒精问题质疑这些洋酒的档次呢?

误区5:高度酒比低度酒好

现实,不是酒度数越高越好,低度酒也有它的优势。只是长期喝酒的人们已有了对白酒的自我判断,形成了不同的喝酒习惯和口感认知。另外,全国各个地域人们历代文化传承,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酒文化。每个地域对酒的口感、度数要求也不同。

不论高度酒还是低度酒,都在当今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按度数分的话,白酒均属于高度酒,高度酒又分为:高度白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称中度白酒,40~50)、低度白酒(40以下),40度的白酒也归类于高度酒。

那什么是低度酒呢?啤酒就属于低度酒。一般的啤酒其酒精含量在3.5~5%之间,故国外把含酒精2.5~3.5%的称稍为淡啤酒,1~2.5%含量的称为低醇啤酒,1%以下的酒精含量则称为无醇啤酒。啤酒度数低,保质期短,无法做长期保存收藏。

误区6:以香型来判定酒的好坏

酱香型白酒,以茅台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

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都知道知道中国白酒有几种经典香型,包括: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这些香型只是中国白酒中比较明显的香型,还有董香型(董酒)、凤香型(西凤酒)、芝麻香型(山东景芝酒)等。

但有时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气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拿同属于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等来说,它们的香气和风味也有显著的区别,各种名酒的独特风味除取决于其主体香含量多少,还受各种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缀冲和平衡作用的影响。

误区7:年份酒就是好酒

CCTV曾有过这样一个报道,曝光年份酒乱象,市场混乱,拒绝酒企玩概念。市场存在一些包装精美的高端年份酒,打上五十年陈酿类字样,价格不菲,实质是用少量原酒来做引子,然后用大部分的一两年的新酒勾兑调和而成。

误区8:原浆酒一定是好酒

如今在酒类品牌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一些品牌就为了凸显珍稀性,往往号称某几款酒是原浆酒。会让消费者以为原浆酒就是酒厂车间里还没有经过勾兑处理的原酒,一定健康又好喝。

实际上由纯粮食酿出来的原浆酒,是不能直接喝的,没有通过存储的原浆酒中存在大量醇类物质,对身体刺激非常大,而且原浆酒的度数基本在70-75度之间,度数太高,会对胃部形成灼伤。

原浆酒必须处理和储存,变柔软变香,度数调低后才能喝。所以市面上打着原浆酒旗号销售的白酒,指的是纯粮酿造后经过勾兑加水处理后的白酒,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浆绝不能拿到市场上销售。

误区9:高端白酒是企业暴利

由于有三斤粮食一斤白酒这一说法,从这个层面来计算白酒成本,自然价格不会高到那里去,因而以前对高端白酒,消费者认为是企业牟取暴利。

然而现在消费者对白酒成本的认知,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地域文化要素和人文因子经过技艺传承人代代沿袭,不断与当时的先进科技相结合,改进提升。

因此,白酒中既蕴含了历史文化的积累,又包藏了历代传承人的智慧和劳动,其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是不可以简单地用酿酒原料的价格来衡量的。

正如不能用布料的价格去衡量一件名牌衣服,不能用葡萄的价格来衡量一瓶拉菲。

这些误区店老板你都明白了么?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品尝葡萄酒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大多数消费者对葡萄酒不是非常的了解。对于葡萄酒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情,当你一旦对葡萄酒有更多的了解后,你就会非常享受喝葡萄酒。

1、酒杯选择

在一个浪漫或温馨有加的情境中饮用葡萄酒,宜选择设计大方、无缀饰、透明、球状或郁金香状的酒杯,虽然酒杯的选择并不影响酒的质感,不过对于饮酒的主观感受而言,使用设计高雅的酒杯能更增饮酒风情。酒杯的大小宜适中约为十盎司的容量,而斟酒不宜超过酒杯的一半,而能有足够杯身方便摇晃酒以发散酒的香气。而通常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的酒杯杯口略开一些,不过杯口仍应略向内缩以聚集酒的香味。

2、最适温度

品酒也必须注重酒本身最适饮用的温度,以免误判酒的品质,而能尝出酒的风味。一般红葡萄酒约在室内温度14-18C饮用为最佳。而白葡萄酒饮用前宜先冷藏达8-12C适当温度再饮用,或置入冰箱一至二小时,或把白葡萄酒放在冰桶中约20分钟,即可达最适温度。

3、开酒步骤

开酒前必须先注意室温是否恰当,同时不应晃动酒瓶,以免使酒的沉淀物混泞了酒的品质。

用刀子沿着瓶颈除去瓶口金属铝箔封签,再用湿布擦拭木塞顶部可能附着的霉和灰尘。

将开瓶器螺旋体插入并旋转深入木塞但别刺穿木塞,以免木屑掉入酒里,然后再用力拔出木塞,再用湿布擦拭瓶口内外,以除去霉灰、木屑和当初封瓶的金属铝箔包装中可能含有的铅物质。

闻闻软木塞的味道,若闻到很重的木塞味、硫磺味、酸味、霉味就表示酒已变质;若软木塞散发出花香、果香等芳香味,即可安心饮用。

4、品酒三阶段

品酒是一种充满感官协调的享受,须眼到、鼻到再口到,才能搭配的相得益彰。

观看葡萄酒的色泽:把酒倒入透明酒杯中,同时以白色为背景(桌布、墙壁),握住杯脚和杯底,将酒杯倾斜45度,观看酒的颜色。像是白葡萄酒则愈陈颜色愈深,红葡萄酒色泽应明亮,颜色晦暗的红葡萄酒非好酒。

摇晃酒杯以闻香:然后把酒杯放在桌面上,握住杯脚轻轻摇晃酒杯几秒,使酒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释放香味,再将鼻子凑近酒杯,轻闻几下,然后问自己是否喜欢这种味道。

品尝美酒:这是品酒的最后一个步骤。饮一口酒,让酒布满在整个口腔之内,最好使口腔里的的每一处味蕾都能感受的汁液的味道,而能感受出是酸或甜?或苦或涩的味道,最后再慢慢咽下,而好酒的甜味多能在齿颊留香数十秒喔!

你一定要知道的白酒九大误区


平时,老板们在进购白酒时,总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有的是夸张宣传,也有自身对白酒知识缺乏,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认知。

今天终端君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白酒的九大误区。

误区一、好酒不口干、不上头

很多消费者认为好酒不口干、不上头。了解喝酒为什么会口干、上头,首先须了解酒精作用的原理。

含酒精的饮料进入人体以后,会刺激肾脏,加速肾脏的过滤作用,人更加容易上厕所。

同时,当酒精溶于血液进入人体细胞后,会促使细胞内的水暂时渗透到细胞外部,导致体内储存的部分水分被排泄到体外。

这种体液减少的状况通过神经反射,会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尤其是饮用过量的白酒后,更容易感到口渴。

由于喝酒加快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水份的流失,所以酒喝到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口干。

有些人酒下肚后,会产生头痛、头晕的反应,这就是上头。由于酒精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会使大脑供氧不足,因此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也必然会有头昏的反应。

误区二:只有山泉古井水才能酿好酒

很明显,说法太绝对。

如今的白酒行业中,品牌技术区隔,就算同一地区采用同样的水生产同一类型的酒,酒质也是参差不齐。

而且真正的好水,并不一定是山泉水、古井水、河水,而是干净的软水。

现在的酒厂,大部分采用的是干净的自来水。由于环境的污染,如果采用纯天然、未经处理的泉水、井水,杏汾反倒要为这些酒的酒质担心,毕竟舍得花钱花精力去保护水质的酒厂又有几个?

目前不少白酒广告中说采用古井、山泉水酿造,只不过又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概念罢了。

误区三:挂杯就是好酒

在白酒品鉴中,轻轻摇动酒杯,观察白酒液体的透明度,再逆时针转动白酒杯,观察白酒液的挂杯度。

白酒的挂杯和红酒挂杯现象一样,都是在重力作用下,酒液缓缓下滴,最后这些小酒滴粘附在酒杯壁上。那么白酒挂杯,是不是真的和酒质有关系吗?

挂杯是因为酒体较为粘稠,这种现象在陈年老酒上特别明显,因为经过多年的陈贮,水分子与酒精缔合度较好,口感更醇和。

但这种挂杯现象也可以人为模仿,那就是使用增稠剂。所以,好酒一般挂杯不错,但是挂杯的酒可不一定是好酒。

误区四:酒精勾兑的酒不能喝

虽然喝不死人,但你懂的。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理解工业酒精与食用酒精两个概念。

工业酒精俗称甲醇,其饮用危害家喻户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众多历史原因,食用酒精也成了工业酒精的替罪羊。

其实国家是允许使用食用酒精勾兑酒的,只是中国白酒成分复杂,在勾兑的过程中商家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必然使用各类添加剂,勾兑的技术不成熟以及勾兑参假量的问题致使勾兑酒市场鱼龙混杂。

至于勾兑酒与古法纯粮酒的区别,打个比方就如传统的手擀面和现代的方便面的关系,两者的本质都是面,但原料不同、工艺不同。

一个是新鲜的食材一个则添加了调味料包,消费者可以选择吃原汁原味的手擀面,也可以到超市花上几块钱买一包速食的方便面。

选择在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消费观念,不过小酒童还是建议爱酒之士多多品鉴纯粮酒。

你不知道的白酒误区


相信,酒友们日常生活中一定听到过这些话,您是否跟小酒童一样对此存在质疑呢?

带着上面这些疑问,小酒童查阅了大量资料,本期就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纠错,我们是认真的!

要解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作为一般消费者,大多数还是不清楚什么叫传统工艺酿造?什么叫新工艺酿造?

传统工艺白酒

所谓传统工艺即固态发酵法工艺,其过程较为复杂,酿造周期较长,这种纯粮酿造的酒品质一般都不会差,用慢工出细活形容最合适不过。

传统工艺每种酒的酿造流程都不同,以具有江西独特风味的特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为例,主要酿造过程如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槽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新工艺白酒

如果说传统工艺白酒是手擀面,那么新工艺白酒就是方便面。用最简单地说来说,新工艺白酒,就是现代技术的酒精勾兑酒。它们走的是酒精发酵的路线,最早参照的是苏联生产伏特加的办法:先将粮食原料依照标准工艺生产出高纯度酒精,再稀释改制成白酒。

以液态法为例:

当然,这里要叨逼的是,新工艺白酒和传统工艺白酒其实就是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酒的传统工艺代表着中国酒文化中最质朴原生态的方面;而新工艺白酒则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便捷生产方式。孰优孰劣,大家一看便知。

明白了上面两个概念,下面正式步入我们的纠错环节:

1好酒不口干、不上头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了解喝酒为什么会口干、上头,首先须了解酒精作用的原理。

含酒精的饮料进入人体以后,会刺激肾脏,加速肾脏的过滤作用,人更加容易上厕所。同时,当酒精溶于血液进入人体细胞后,会促使细胞内的水暂时渗透到细胞外部,导致体内储存的部分水分被排泄到体外。

这种体液减少的状况通过神经反射,会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尤其是饮用过量的白酒后,更容易感到口渴。由于喝酒加快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水份的流失,所以酒喝到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口干。

有些人酒下肚后,会产生头痛、头晕的反应,这就是上头。由于酒精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会使大脑供氧不足,因此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也必然会有头昏的反应。

2只有山泉古井水才能酿好酒

很明显,说法太绝对。

如今的白酒行业中,品牌技术区隔,就算同一地区采用同样的水生产同一类型的酒,酒质也是参差不齐。而且真正的好水,并不一定是山泉水、古井水、河水,而是干净的软水。

现在的酒厂,大部分采用的是干净的自来水。由于环境的污染,如果采用纯天然、未经处理的泉水、井水,小酒童反倒要为这些酒的酒质担心,毕竟舍得花钱花精力去保护水质的酒厂又有几个?目前不少白酒广告中说采用古井、山泉水酿造,只不过又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概念罢了。

3发黄的酒才是好酒;

错!黄与不黄,真不是决定酒好坏的标准。

关于酒体发黄的问题其实咱们公众号以前推送过这篇文章陈年白酒都会变黄吗?发黄的酒都是好酒吗?(点击左边文章,了解详情)

发黄原理:白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复杂的酵解和多糖反应,酒中的某些物质会发生呈色反应故而回显微黄色。

变黄影响因素:酒色变黄与原料、酿造工艺、储存环境及储存时间、及酒的香型都有紧密联系,特别与时间和储存有关。

如今很多人认为发黄的酒一定是好酒,为了迎合这部分消费者对酒色的需求,很多酒厂采用一些人为手段使白酒变黄,新入道的酒友们可要谨慎啦!

4基酒(原浆酒)不能喝;

不好意思,你被骗了。

原浆酒,就是固态发酵蒸馏后得到的原酒,酒厂通常称之为基酒。事实上,在新工艺酒产生以前,所有的酒都是原浆酒。

很多人都说,原浆酒不能喝,其实,原浆酒是可以喝的。不过刚刚酿出的原浆酒度数很高,最高可达到70余度,浓香型则在65度左右,通常认为需要存放两年左右方可饮用。储存年份长的原浆酒都是酒厂的宝贝,在市场上价格也很高。如果你去酒厂能喝到该厂最早年份的原浆,那就是对你最高款待。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市场上原浆的概念炒得如火如荼,各种作假的行为早早的透支了人们对原浆酒的信任,实为可悲。

5挂杯就是好酒;

明显以偏概全了。

关于这个问题,小酒童以前也提及过,具体文章见你被挂杯欺骗了吗?

新工艺酿造下,白酒造假技术颇多,酒友们牢记真经:好酒一般挂杯不错,挂杯的不一定就是好酒!

6酒厂申遗着实了不起;

常常见到报纸杂志上偌大的标题赫然入目:XX酒厂申遗成功!不绝于耳的赞美之词紧随其后。事实上,酒厂申遗,得看这个遗是什么级别,稍稍有些历史的,都可以申遗,只是申遗的级别不同。

申遗级别最高,在于世界文化遗产,不过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其次是国家级别的遗产,首先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酿酒技艺的传承之上;还有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头衔。

最后就是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我们所见到的申遗成功,也就是这个级别的。我想说,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酒坊遗址,确实了得;不过把申报省级遗产也当成一个新闻,那就有些小题大做了。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解放初期的大部分小酒厂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大胆料定,如果在老城区半平方公里去挖掘,一定能看到很多遗迹,因此,很多酒厂能找到清代民国的酒坊遗址不足为奇,申报个省级遗址也绝不是什么难事。

7酒精勾兑的酒不能喝;

虽然喝不死人,但你懂的。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理解工业酒精与食用酒精两个概念。工业酒精俗称甲醇,其饮用危害家喻户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众多历史原因,食用酒精也成了工业酒精的替罪羊。

其实国家是允许使用食用酒精勾兑酒的,只是中国白酒成分复杂,在勾兑的过程中商家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必然使用各类添加剂,勾兑的技术不成熟以及勾兑参假量的问题致使勾兑酒市场鱼龙混杂。至于勾兑酒与古法纯粮酒的区别,打个比方就如传统的手擀面和现代的方便面的关系,两者的本质都是面,但原料不同、工艺不同、一个是新鲜的食材一个则添加了调味料包,消费者可以选择吃原汁原味的手擀面,也可以到超市花上几块钱买一包速食的方便面,选择在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消费观念。

不过小酒童还是建议爱酒之士多多品鉴纯粮酒,那么怎么鉴别酒精勾兑酒与纯粮酒呢,想了解的酒友可以点击以下文章链接:

这些白酒误区,不知道您是不是也被误导多年呢?今天的原创文章分享,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理性的思考。最后,小酒童想提醒大家,喝酒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小酒怡情,只有在小酌微醺的状态,才能感受到酒的美妙哦。

这些白酒误区 你知道吗?


相信,酒友们日常生活中一定听到过这些话,您是否跟小编一样对此存在质疑呢?带着上面这些疑问,小编查阅了大量资料,本期就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纠错,我们是认真的!

要解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作为一般消费者,大多数还是不清楚什么叫传统工艺酿造?什么叫新工艺酿造?

传统工艺白酒

所谓传统工艺即固态发酵法工艺,其过程较为复杂,酿造周期较长,这种纯粮酿造的酒品质一般都不会差,用慢工出细活形容最合适不过。

传统工艺每种酒的酿造流程都不同,以具有江西独特风味的特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为例,主要酿造过程如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槽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新工艺白酒

如果说传统工艺白酒是手擀面,那么新工艺白酒就是方便面。用最简单地说来说,新工艺白酒,就是现代技术的酒精勾兑酒。它们走的是酒精发酵的路线,最早参照的是苏联生产伏特加的办法:先将粮食原料依照标准工艺生产出高纯度酒精,再稀释改制成白酒。

以液态法为例:

当然,这里要叨逼的是,新工艺白酒和传统工艺白酒其实就是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酒的传统工艺代表着中国酒文化中最质朴原生态的方面;而新工艺白酒则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便捷生产方式。孰优孰劣,大家一看便知。

明白了上面两个概念,下面正式步入我们的纠错环节:

01、好酒不口干、不上头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了解喝酒为什么会口干、上头,首先须了解酒精作用的原理。

含酒精的饮料进入人体以后,会刺激肾脏,加速肾脏的过滤作用,人更加容易上厕所。同时,当酒精溶于血液进入人体细胞后,会促使细胞内的水暂时渗透到细胞外部,导致体内储存的部分水分被排泄到体外。

这种体液减少的状况通过神经反射,会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尤其是饮用过量的白酒后,更容易感到口渴。由于喝酒加快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水份的流失,所以酒喝到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口干。

有些人酒下肚后,会产生头痛、头晕的反应,这就是上头。由于酒精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会使大脑供氧不足,因此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也必然会有头昏的反应。

02、只有山泉古井水才能酿好酒

很明显,说法太绝对。

如今的白酒行业中,品牌技术区隔,就算同一地区采用同样的水生产同一类型的酒,酒质也是参差不齐。而且真正的好水,并不一定是山泉水、古井水、河水,而是干净的软水。

现在的酒厂,大部分采用的是干净的自来水。由于环境的污染,如果采用纯天然、未经处理的泉水、井水,小编反倒要为这些酒的酒质担心,毕竟舍得花钱花精力去保护水质的酒厂又有几个?目前不少白酒广告中说采用古井、山泉水酿造,只不过又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概念罢了。

8大饮酒误区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吃点肉垫底不容易醉、混着喝容易醉、酒量可以练出来这些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这些理论都是真的吗?小编告诉大家,以上理论都是饮酒的一些误区。还有哪些误区需要你来避免呢?赶紧来看看吧。

误区一﹕吃肉打底,能保护胃壁,不易醉。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所以只会迟些醉,并非不易醉。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会令人容易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风险。

误区二﹕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分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脏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误区三﹕酒量和身材、性别有关。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摄入同等数量酒精时,胖人和高个儿的人由于体内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相对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于对酒精的吸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个人基因、新陈代谢率、正服用的药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单靠身材、性别来判断。

误区四﹕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会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酒精依赖肝脏代谢,长期摄入大量酒精,会令肝脏负荷过重,产生病理变化,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生育能力,诱发中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更增加致癌风险。

误区五﹕喝酒御寒暖身。饮酒后,血管受酒精刺激扩张变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带来暖意,但这只是一时假象:短暂温暖过后,由于血管无法及时收缩,反而会加快身体散热速度,令人感觉更冷。

误区六﹕酒精是兴奋剂,一醉解千愁。酒精其实是压抑剂,会麻痹大脑中枢神经,降低自控能力,令醉酒者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如大吵大闹,所以给人的错觉是兴奋、情绪高涨。不过,随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会逐渐产生各种不适,反而令人更加抑郁沮丧。

误区七﹕平躺睡一觉就能醒酒。醉酒的人常会呕吐,如果平躺,呕吐物会倒流入气道,阻塞气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须让醉酒者侧睡,以便使呕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也不要让醉酒者单独在陌生环境中休息,如KTV、酒吧等,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八﹕冷水澡、热咖啡或浓茶,均有助醒酒。冷水澡及热咖啡,或许会令人短暂恢复清醒,却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浓度。而咖啡及浓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均有利尿的功效,会刺激身体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于稀释酒精。

羊肉煲手艺传承三代,店老板守护非遗技艺成全村的希望


当你在长江以北的路边冻得瑟瑟发抖,陈伟强正穿着短袖在灶台边,颠着近1米长的厨勺,不停地按节奏翻炒羊肉,他是东莞石埗羊肉煲手艺的第三代传人。对于近期网络爆红,激增的订单是陈伟强感到头疼的地方。

冬至一天卖了差不多接近3000斤羊肉。现在比较多是公司单位尾牙的来订购羊肉煲,年关近了有很多市民预订,准备团圆饭那一天,和家人聚在一起吃这道菜。陈伟强说道。

在寮步石埗村有一道名菜:石埗羊肉。寮步石埗羊肉制作技艺2019年底成功入选为东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石埗羊肉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陈伟强,天天6点左右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记者来到陈伟强位于寮步的石埗羊肉制作点,门店很低调,因为这里只提供预订,不提供堂食,想要吃到这道美味都是靠本地老餮带路提前下定,才能吃上。而这一次口碑饿了么在东莞公布的东莞美食江湖封神榜把这道非遗美味推广到了全国。通过美食榜单的推选,陈伟强的石埗羊肉还首次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上线了口碑APP,并推出了非遗羊肉煲套餐,想要吃到这道美味变得触手可及了。

在现场,羊肉还在焖煮,陈伟强的手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预定客户们都开吃问起羊肉到达的时间。

陈伟强从爷爷和父亲的手里接过这82年的美味传承,每年一入秋,便用讲究的选料、旺盛的柴火为食客出现一煲滋补羊汤和一锅赞誉不已的焖羊肉。在传承中,陈伟强还有了自己的创新,比如制作秘制调料里面添加了同样是寮步非遗代表的寮步豆酱。

石埗村里的人家都会做羊肉,方法大同小异,但味道却不尽相同。凭借24年的羊肉制作手艺,陈伟强对自家的羊肉香味就很有自信。因为从选羊、拆骨、炒大镬到焖煮,每一个步骤都有他多年的体会累积。

解羊要顺着羊的肌理结构,顺着骨节间的缝隙使刀,我一年要分解600多头羊,做得多速度自然就快了。30多年的体会,让陈伟强的解羊技术炉火纯青,动作干脆利落,切过肉的刀子上,竟然能够做到不沾一丝肉末。

一锅羊肉做得好不好,要害看火候,这是一个技术活,全靠厨师多年来积存的体会和视力。全部制作完成需要三个多小时,焖煮的时候每二非常钟就要翻炒一次,不同时间段的火候都不一样,火太大太小都会影响肉质。陈伟强说,因为羊只大小、脂肪含量等因素决策着火候的变化,所以只能依靠人工,机器是生产不出来的。

接下来我还想在虎门、长安各个镇都推出分店,全部开通饿了么外卖,让更多人吃到这道美味。陈伟强说,期望这道美味传承下去,还将制作包装食品,让味道传承的更广更远。

葡萄酒五大认知误区你知道吗?


自2010年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调整后,逐步步入了新常态,使产业遭遇各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2016年1月中旬的一天,在王秘书长办公室里,记者有幸与其坐而论道葡萄酒发展,他指出,随着市场面不断扩大,葡萄酒知识的普及等,葡萄酒市场蛋糕还会扩大。尤其是王秘书长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让我感受到:葡萄酒要健康前行,企业应看清并走出五大认知误区。

误区之一:好的自然条件=好的葡萄=好的葡萄酒

葡萄酒酿造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业界普遍在说,葡萄酒七分种植三分酿造,或好葡萄酒是种植出来的,可能在欧洲这种说法能成立。但在中国讲就有问题了,因为,国内有些酿酒师水平并不高,照样将好葡萄做不成好的酒。王祖明表示,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生产技术人才已跟不上产业快速扩张的需要,栽培技术、酿酒水平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极个别现象。从长远看,技术层面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对产区乃至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一方面讲,本身好葡萄酒就是在好的自然条件下,将葡萄果实本质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来。王祖明指出,近几年,我国葡萄酒的品质及个性化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要有进一步的提升,从全局看,已经或将遇到发展的瓶颈。他说:由于我们现有企业使用的原料,大部分来源于老的基地,即使是新建的酒庄、新建的基地,很多在酿酒葡萄品种选择上没有突破以前的框框、栽培模式(技术)也没有更新、提高。因而,会造成酿酒葡萄缺乏个性与特点,或者酿酒葡萄品质提高受到很大影响。葡萄酒产品没有个性,也就缺乏了核心竞争力,而酿酒葡萄的品质最终会影响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误区之二:想种好葡萄、做好酒,请国外的专家、酿酒师就行了

高水平的酿酒师是需要懂葡萄的,要对当地自然条件有所了解。做什么样的酒,在什么时候去采收葡萄,酿酒师必须把控好。葡萄酒的地域特性非常强,如果请国外酿酒师,他若对中国的土壤、气候自然条件没有充分地了解,就不知道如何把控。如果,请的国外酿酒师做了不够好,大部分的情况下,不是国外酿酒师水平不行,是我们请的人对理解葡萄酒的理解不到位。

企业老板应该知道,请了国外酿酒师,企业要有一个团队与他很好地配合,若仅仅是葡萄收下来了就让酿酒师酿酒,酒酿的好不好完全靠撞运气了。王祖明说,酿酒师酿酒技艺不是凭空的,根据当年的自然条件,酿酒师将葡萄发挥到极致,优点充分表达出来,才可以说酿的好,若酿酒师做不了这点,不能说其水平高。

误区之三:高成本,就要高价;好葡萄酒,就要高价

成本高,认为价格应该高,酒好也认为价格应该高。王祖明秘书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酒庄投入的成本高,理所当然地认为产品价格就应该高;如一瓶酒尽管是好酒,按市场行情,本来只值500元,却要价1500元一瓶。王祖明表示,很多产品的性价比不合理,产品价格定位,不是从市场、消费者和产品品质出发,而是从经营者,甚至是领导的意愿出发,价格脱离了市场,必然会失去很多消费者。

误区之四:渠道为王

不少葡萄酒厂家仍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渠道上,忘记真正的终端是消费者,即使新的电商平台,消费者仍是最关键的。王祖明说,渠道是指经销商,渠道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一种让消费者接触到酒的一种方法,渠道不会消费酒,最终是消费者消费酒。

中国消费者本身对葡萄酒了解不多,我们还没有想方设法走进消费者,很多厂家认为将产品卖给经销商就完事了,其实不然。王祖明强调,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人们才会了解国产葡萄酒,才有可能尝试,进而有可能去喝它。

推广模式的陈旧,营销人员葡萄酒专业知识的缺乏,已经在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细分和变化。王祖明表示,与消费者沟通,企业要专业化,去神秘化。葡萄酒推广人员太不专业,没有将葡萄酒本质的东西告诉给人们,却将葡萄酒说得很神秘,神秘化只会使消费者与葡萄酒产生距离,不敢去消费。他进一步解释道。

误区之五:因为进口酒,国产酒销售受影响

现在大家以为国产葡萄酒比重在下降,进口葡萄酒比重在上升,就认为是进口酒的问题,这样看是不正确的。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误区,是因为如果没有国外的产区、企业这几年对葡萄酒产品、文化、理念的推广,不会有很多消费者知道葡萄酒。王祖明说,我们不要从进口酒身上找原因,要从自身找原因。也没有必要将国产酒和进口酒进行对比,甚至是对立,让更多消费者喜欢葡萄酒才是正道。

王祖明强调,面对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在理念、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应该有所突破,并以客观、冷静、科学的态度,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分析产业的调整期及其真实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同时,要利用这个可能并不是很短的调整期,做实产业、企业的基础,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使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前几年,我们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已经在实践中逐步予以证明,如果能够面对问题,在理念、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很快适应了市场的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很多产区、企业的思维,还没有从以前的模式中跳出来,因此,有必要再强调前几年的观点,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理念的改变,善于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使国内的葡萄酒产业尽快全面走出困境,更上一层楼。王祖明告诉记者。

白酒的这九大误区 您被骗了多久?


平时,消费者在选购白酒时,总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则被商家夸张宣传,也有自身对白酒知识缺乏,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认知。例如:一些消费者对勾兑酒精等词汇避讳得很,只要与之相关就会想到劣质酒,还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好酒是不需要勾兑的。

误区一:好酒不口干、不上头

很多消费者认为好酒不口干、不上头。薛廷荣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了解喝酒为什么会口干、上头,首先须了解酒精作用的原理。含酒精的饮料进入人体以后,会刺激肾脏,加速肾脏的过滤作用,人更加容易上厕所。同时,当酒精溶于血液进入人体细胞后,会促使细胞内的水暂时渗透到细胞外部,导致体内储存的部分水分被排泄到体外。薛廷荣告诉记者,这种体液减少的状况通过神经反射,会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尤其是饮用过量的白酒后,更容易感到口渴。由于喝酒加快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水份的流失,所以酒喝到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口干。

有些人酒下肚后,会产生头痛、头晕的反应,这就是上头。由于酒精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会使大脑供氧不足,因此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也必然会有头昏的反应。

误区二:只有山泉古井水才能酿好酒

很明显,说法太绝对。

如今的白酒行业中,品牌技术区隔,就算同一地区采用同样的水生产同一类型的酒,酒质也是参差不齐。而且真正的好水,并不一定是山泉水、古井水、河水,而是干净的软水。

现在的酒厂,大部分采用的是干净的自来水。由于环境的污染,如果采用纯天然、未经处理的泉水、井水,小酒童反倒要为这些酒的酒质担心,毕竟舍得花钱花精力去保护水质的酒厂又有几个?目前不少白酒广告中说采用古井、山泉水酿造,只不过又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概念罢了

误区三:挂杯就是好酒

在白酒品鉴中,轻轻摇动酒杯,观察白酒液体的透明度,再逆时针转动白酒杯,观察白酒液的挂杯度。白酒的挂杯和红酒挂杯现象一样,都是在重力作用下,酒液缓缓下滴,最后这些小酒滴粘附在酒杯壁上。那么白酒挂杯,是不是真的和酒质有关系吗?

挂杯是因为酒体较为粘稠,这种现象在陈年老酒上特别明显,因为经过多年的陈贮,水分子与酒精缔合度较好,口感更醇和。薛廷荣指出,但这种挂杯现象也可以人为模仿,那就是使用增稠剂。所以,好酒一般挂杯不错,但是挂杯的酒可不一定是好酒。

误区四:酒精勾兑的酒不能喝

虽然喝不死人,但你懂的。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理解工业酒精与食用酒精两个概念。工业酒精俗称甲醇,其饮用危害家喻户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众多历史原因,食用酒精也成了工业酒精的替罪羊。

其实国家是允许使用食用酒精勾兑酒的,只是中国白酒成分复杂,在勾兑的过程中商家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必然使用各类添加剂,勾兑的技术不成熟以及勾兑参假量的问题致使勾兑酒市场鱼龙混杂。至于勾兑酒与古法纯粮酒的区别,打个比方就如传统的手擀面和现代的方便面的关系,两者的本质都是面,但原料不同、工艺不同、一个是新鲜的食材一个则添加了调味料包,消费者可以选择吃原汁原味的手擀面,也可以到超市花上几块钱买一包速食的方便面,选择在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消费观念,不过小酒童还是建议爱酒之士多多品鉴纯粮酒。

误区五:勾兑是制假手段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提到勾兑,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劣质酒、掺假等等,总之,只要与勾兑二字有关的,均是不好的。事实并非如此,薛廷荣介绍,勾兑是白酒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生产过程。

所谓勾兑,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以不同的比例兑加在一起,进行补充、谐调、平衡,烘托出主体香气和形成独自的风格特点。通俗点说,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将新烧出来的酒和不同生产时期、不同口味的酒互相掺和,这个就称为勾兑。薛廷荣告诉记者,勾兑是白酒生产工艺中的一道正常程序,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和理想的香味感觉和风格特点。所以,勾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勾兑是白酒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优质酒必不可少的环节。

赶紧来看看白酒竟有这9大妙用


白酒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酒之一,适量喝白酒对我们的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白酒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现如今,在市面上的白酒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假酒,稍不留心就会购买到假酒。怎么才能买到好的白酒呢?

白酒在生活中有什么妙用

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除了上面我们说的这些,白酒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妙用:

1、泡澡嫩肤

洗澡时,在洗澡水里滴100毫升白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使皮肤光滑滋润。但是,最好不要经常用,尤其是干性皮肤,因为白酒有去油脂的效果。

2、鞋子去臭

一般运动鞋或球鞋穿久了都会有气味,可以穿前先在鞋内喷一些白酒,晾干后再穿,能有效缓解脚臭。

3、衣物除污

衣服上如果沾到碘酒,可以涂一些白酒进行揉搓,可以消除碘迹,这种方法还可以对付衣物上的膏药迹。

4、冰箱除味

用软布将冰箱内擦抹干净,再放入半杯白酒,关上冰箱门,就能轻松除去异味。

5、泡脚杀菌

白酒泡脚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效果,而且能够杀菌消毒。脚底是人体反射区最密集的部位,用白酒泡脚,对于疏通人体经络也有辅助作用。

6、治疗扭伤

将白酒倒在一个空碗里点燃,用手蘸取点燃的白酒涂抹在扭伤处,多次涂抹反复揉搓,直到把脚搓热。每晚临睡前做一次,过不了多久即可愈合。

7、花生酥脆

油炸花生仁盛入盘中后,趁热洒少许白酒,可保持花生仁酥脆不回潮。

8、煮熟米饭

如果米饭没有蒸熟,可以在夹生饭里滴入几滴白酒,盖上锅盖再蒸会儿,米饭就能熟透。

9、减轻味道

做菜时如果醋放多了,可以加点白酒,酸味便能减轻。红烧牛羊肉时加点白酒,不仅可消除膻味,还可使肉的味道鲜美。咸鱼洗净后在白酒中浸泡2~3小时,可减少鱼的咸味。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