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葡萄酒与红酒的区别专题。这篇关于《中国白酒与国外蒸馏酒的区别?》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白酒与国外的金酒、威士忌、白兰地、朗姆酒和伏特加并称世界六大蒸馏酒,其主要特征都是先对原料进行发酵,然后再对发酵酒醅或者发酵液进行蒸馏冷却,得到酒精度较高的饮料酒,一般还需要经过后期的勾兑调味工序。站在世界蒸馏酒的角度,白酒与其他蒸馏酒主要工艺差异仍然体现在酿酒原料、发酵容器、发酵方式、发酵菌种、蒸馏方式、贮存容器这六大方面。

从上面的对比表中,可以看到国外的蒸馏酒和中国白酒在主要工艺上存在较大的不同,虽然都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糖类或淀粉质原料转化为酒,在辅以蒸馏进行酒精和香味物质的提取,但最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酒体特征。

在酿酒原料选择上,国外的蒸馏酒采用了粮谷、水果、蔗糖等,相对传统的白酒原料显得更为广泛,这意味着其他蒸馏酒原料的选择可以更多样,按原料多样性这个角度看,其他蒸馏酒其实具备生产出滋味丰富、微量成分多的产品。但为何国外的蒸馏酒走了一条追求纯净、口味简单的道路,并且一般还需借助其他香料或者贮存容器获取更多的风味呢?主要原因在于发酵方式和菌种来源。

前面谈到白酒的固态发酵让粮醅间存在空间位阻,带来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和酿酒微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这让多种微生物能够共存使得产生的代谢物多样。与之相对的是,国外蒸馏酒是液态发酵,连续的水相让发酵液的各个区位趋于一致,使得微生物之间形成竞争,破坏了微生物的多样。加之水的存在稀释了各种酶类和底物的浓度,让一些生成微量成分的代谢反应无法进行,这影响液态发酵中风味物质的产生。除了发酵方式外,国外蒸馏酒以人工接种为主,其优势在于知道具体发酵菌种和产物情况,但弱点是微生物多样性不足,要产生更多风味成分是不可能的。白兰地虽然是自然接种,但由于发酵方式是液态发酵,也无法达到白酒一样的丰富滋味。

既然国外蒸馏酒以液态发酵,蒸馏基本就只能沿用液态方式进行。这两个组合在一起,极大地削弱了进入到酒体中的风味物质,使得国外蒸馏酒比白酒纯净。要丰富国外蒸馏酒的风味物质,则就只能以浸泡香料或者后期贮存渗入贮存容器的味道,比如金酒中的杜松子香味及多数国外蒸馏酒呈现的橡木桶味道。如此看来,中国白酒和其他国外蒸馏酒虽然同属于蒸馏酒,不过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体系,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中国白酒追求至醇,用多种丰富的自然发酵物质使酒体变得醇厚而甘美;国外蒸馏酒追求至纯,利用良好的人工控制减少外源干扰让酒体呈现纯净而简单。但不论是走至醇还是选择至纯的道路,都在丰富着酒的世界,为消费者提供着众多的美好享受。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中国蒸馏器不是酿酒业的专利


蒸馏器是蒸馏酒的必备工具,有了蒸馏器才能生产蒸馏酒,这是酒界常识。然而蒸馏器并不一定非去蒸馏酒,还可以蒸馏其它物质。所以,仅凭蒸馏器的出现迹象,还不能完全证明酒已蒸馏。在中国古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许多蒸馏器,都不是用来蒸馏酒的。现代很多酒业人士看到古代蒸馏器就联想到酿酒,那是不了解蒸馏器历史的缘故。

中国古代第一蒸馏器:炼丹蒸馏器

早在2000年以前汉朝,中国人就发明了蒸馏器,但那个时候的蒸馏器,是用来炼丹的。

炼丹是古人为追求长生不死而炼制丹药的独创方术,战国之后,在中国率先兴起。炼丹的人称之为丹家、金丹家、方士,他们家通过各种秘法烧炼丹药。丹指丹砂,或称硫化汞,是硫与汞(水银)的无机化合物。炼丹者选择各种金石药物来和液体汞(水银)混合烧炼,由此而发明了中国最早的蒸馏器,也就是从丹砂中抽汞的蒸馏器。

炼丹蒸馏器旧称抽汞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叫石榴罐,下部叫甘埚子,在蒸馏过程中,通过下部加热而生成水银蒸气,冷却为液体水银,炼丹家由此将丹砂分解出汞(水银),用以制造长生不老的丹药。

【西汉】中国2000年前的汉代蒸馏器,用于炼丹蒸馏水银,南昌海昏侯墓出土。

中国炼丹蒸馏器的构造达到了很高的设计水平,蒸馏器下部是加热炉,上部为密闭容器,旁侧通过一根细管,使得容器里生成的水银蒸气流入到冷凝罐。这样的蒸馏设备,很符合蒸馏原理。

宋人编著的《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和《丹房须知》,书中都有炼丹蒸馏器的图解,喜欢蒸馏器历史者可以参考。

上海博物馆曾发现了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制品约为公元一世纪左右。早期发现者马承源、吴德铎二先生并不知道这件青铜器的用途,误以为东汉时期,人们使用这样的青铜蒸馏器来酿酒。马承源先生还错误地用这件青铜蒸馏器进行蒸馏模拟实验,据说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蒸馏酒。当时即有学者质疑这件蒸馏器,认为甑上没有密封盖,也没有冷却器,缺乏蒸发室和热交换器,不属于完整的蒸馏器。马承源当年模拟蒸馏时曾配制了一个能密合于甑口的金属圆顶盖,属于后人添加。

我们仔细观察上海博物馆所藏东汉青铜蒸馏器,其构造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厘米,符合中国古代炼丹蒸馏器的尺寸,其甑体内有储存料液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容积7500mL。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釜体下部可容水10500mL,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可以向釜内加料。从构造上说,这属于典型的炼丹蒸馏器。蒸馏器的底部还有大片烧黑的煤炙,说明当时已经多次用于炼丹。

中国古代第二蒸馏器:蔷薇水蒸馏器

蔷薇水是古人对花露水、香水的总称,也叫蔷薇露。蔷薇水本是域外的特产,唐五代时期传入中国。宋代赵汝适《诸蕃志》卷下这样记载: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五代时番使蒲謌散以十五瓶效贡,厥后有至者。其花与中国蔷薇不同。按大食国指古代的阿拉伯帝国,最早使用蒸馏器来制造香水,古代中国称其为蔷薇水,也叫花露。

古之蔷薇水,跨海而来,实属不易。当蔷薇水传入中国之后,这种异国奇香立刻引起华夏高端人士的强烈喜爱,以至于一瓶百金而难求。《新五代史》之《四夷附录》记载占城曾贡蔷薇水十五瓶,可见其数量极少。书中又说:蔷薇水云得自西域,以洒衣,虽敝而香不灭。可见其品质之好。

由于外域传入的蔷薇水的数量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宋金时代,贪图暴利的人开始仿制大食国蒸馏器自取花露。蔡絛《铁围山丛谈》及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对此均有记载。然而宋人自造的花露还很低劣,远远比不上外来的正宗蔷薇水。所以杨万里有诗云: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旋偷金掌露,浅染玉罗裳。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也明确指出:今多采花浸水,蒸取其液以代焉;其水多伪,杂以琉璃瓶。试之,翻摇数四,其泡周上下者为真。聪明的赵汝适已经教给大家怎样识别真假蔷薇水了。

制造蔷薇水,必须使用专用蒸馏器,采用蒸馏方式来获取花露,如今全世界的香水行业都是如此。可喜的是,宋金时代的蔷薇水蒸馏器,我们已经发现。

1975年,河北省青龙县境内出土了一件金代铜胎蒸馏器,很多人误以为是酿酒烧锅。所以这件蒸馏器出土后,有关人员进行了两次蒸酒试验,出酒量分别为0.9市斤和0.56市斤,而且酒度均在10度以内。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件烧锅实际上是蔷薇水蒸馏器,不是酿酒蒸馏器。

蔷薇水蒸馏器的特点是体型小,冷凝室也小,因为它的冷却需求与酿酒不一样。从青龙县出土的金代铜胎蒸馏器的构造来看,分设有甑锅、冷却器和汇流槽,的确是一种分体式双层蒸馏器。然而这件蒸馏器很袖珍,通高41.6厘米,下分体的半球形甑锅仅高26厘米,口径28厘米,最大腹径36厘米,装入不了多少原料。另外,从这件金代蒸馏器的设计工艺来看,其本身结构只能把酒蒸汽中酒分子的含量限制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可说,这件金代蒸馏器并不太适合用来蒸酒,只能用来蒸馏花露水。

我国自古至今,凡是使用袖珍式蒸馏器的记录,都是蒸馏花露水的。花露蒸馏器与酿酒蒸馏器不同,其重要差别就在于规格尺寸的大小。清人顾仲《养小录》卷上曾专节记述了蒸馏花露的工艺。其中有云:仿烧酒锡甑、木桶,减小样,制一具,蒸诸香露。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所谓减小样,即缩小体积之意。可见,蒸制花露的蒸馏器与酿酒蒸馏器道理相似,只是在容积上要小得多。原因在于:花露香水获取量和使用量都不大,而且价格昂贵,小小的蒸馏器即可满足。酿酒蒸馏器都做的很大,为的是多产酒。

中国古代第三蒸馏器:烧酒蒸馏器

现代的白酒,中国古代称之为烧酒。

使用蒸馏法制取的烧酒,起自元朝,因此,元朝以后,中国才出现了酿酒蒸馏器。在此之前,多种多样的蒸馏器都用于其他用途,并且与酿酒蒸馏器毫无渊源关系。

中国最早的酿酒蒸馏器都是一体式,由炉灶、甑桶、天锅组成。至于分离式酿酒蒸馏器,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才开始流行的大型蒸馏器。

元朝的酿酒蒸馏器称之为水火鼎。许有壬就曾指出:世以水火鼎,炼酒取露,气烈而清。秋空沆瀣不过也,虽败酒亦可为。其法出西域,由尚方达贵家,今汗漫天下矣。译曰阿剌吉云。按照许有壬的说法,最早的蒸馏酒来自西域,先为朝廷所拥有,继而传入豪门贵族,但没有多长时间,普通民众都使用了蒸馏器酿酒。许有壬(1286~1364年)为七朝重臣,经历了元朝中期和后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元朝烧酒的全盛走向。

中国烧酒起源于何时,历史学界争议并不大,自从王赛时在《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发表了《中国烧酒名实考辨》一文之后,学术界就中国烧酒起始问题,统一断定为元朝,此后无人再提出新的证据及学说。

对中国烧酒起源有争议的只是酿酒行业,因为每个酒厂或者酿酒学者,都试图把中国白酒的起始无限前推,借以证实自己的酒是那样历史久远,以至于把古代的各种蒸馏器都看成是自己的酿酒蒸馏器。从感情上说,这种前推可以理解,但从历史科学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判断,确凿的历史记载均以元代为起限。认为中国烧酒起源于元朝以前的人,大多不了解中国酒的历史发展进程,仅仅看到中国古籍中有烧酒、白酒的名称,以及根据古代蒸馏器的出现,就臆测元代以前我国已有蒸馏酒生产。

总之,中国古代炼丹术所使用的蒸馏器、香水业使用的蒸馏器,以及外国医药业所使用的蒸馏器,都要早于中国酿酒使用的蒸馏器。从这个历史印证出发,我们对中国古代屡屡出现蒸馏器,但蒸馏酒直到元朝才出现的事实就能够做出科学的解释了。

为何国外烈酒大多只有40度 中国白酒却是52、53度?


烈酒一直是很多酒友都非常好奇好奇并且非常愿意尝试的,白酒是很多酒友心目中的烈酒,但是在中国市面上白酒的度数大部分是52或者53度,然而在国外烈酒却大部分是40度,这是为什么呢?

1、国外烈酒为啥大部分是40度?

其实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国外那些我们熟知的烈酒大部分是40度,比如:白兰地,40度;威士忌,40度;伏特加,40度。难道真的是国外只能酿造出最高40度的烈酒吗?其实国外也可以酿造出40度以上的烈酒并且批量生产,他们生产的烈酒大部分是40度是有原因的:

法律规定

比如伏特加40度的原因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法律规定,这来源于一个传说:俄国沙皇伊凡雷帝统治期间引入了伏特加,当时很多酒店老板为了增加利润开始稀释伏特加。这一举动引起了顾客的不满,于是顾客和酒店老板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为了终止这类纠纷,彼得大帝颁布了一纸法令:如果酒店里供应的伏特加的表面不能点燃,顾客可揍死酒店老板。人们发现,40%的含量是室温下酒精的蒸汽还能再靠近表面处燃烧的最低限度。所以酒店老板采用这个最低限度,以便在利润和人身安全之间达至最佳折中。

烈酒税太高

其实在西方和国外很久以前也是有度数比较高的烈酒的,但是后来多方面因素,西方在制定酒精标准的时候把40度以上的定位烈酒,并且征收很高的烈酒税,所以很多酒厂为了不缴纳烈酒税酒生产最高40度的烈酒,久而久之40的酒就变成的国外的烈酒了。

2、中国白酒为什么大部分是52、53度?

适宜保存

首先考虑的是存储的问题,这是因为白酒在45度以下不太适宜长期保存,微生物会使酒质变酸,有的时候会影响口感。

调制问题

我们生活中常喝的白酒需要调酒师调制,以达到特有风味。为了保证同一批次的酒质、口味相同,调酒师将70度原浆酒加入低度酒尾,所以酒精度就降到52度左右。并且酒里面的微量成份为酯酸醇醛酮等微量成份,而以上物质在52℃酒精里面是融合得最好的。

饮用习惯

国内白酒的饮用度数差异较大,通常情况下:东北内蒙及山东35一38,河南湖南赣北以及西北地区为50一52,安徽江苏40一45,浙江广西28一38,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度数较为广泛,但普遍在42一52之间较为主流。所以白酒度数主流为52或者53度。

其实无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只要我们自己喜欢就好,适合自己的口感就好,再烈的酒也终究抵不过我们喝酒时炽热的感情,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适量饮酒,健康生活!

细说蒸馏酒的起源


中国白酒与法国的白兰地、俄罗斯的伏特加、英格兰的威士忌、起源于西印度地区的朗姆酒、荷兰的金酒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

然而,中国的酿酒和中国的白酒历史最久远,在世界蒸馏酒史上有不可动摇的鼻祖地位。就蒸馏技术而言,早在秦汉时期,随着炼丹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长期的摸索,炼丹术积累了不少物质分离、提炼的方法,创造了包括蒸馏器具在内的各种设备。

因此,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蒸馏技术和蒸馏酒的国家。


但蒸馏酒究竟起源于何时?其说法不一,现列举如下:

东汉说

1981年,马承源先生撰写了一篇《汉代青铜蒸馏器的考察和实验》文章,介绍了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铜蒸馏器。

这件蒸馏器由甑和釜两部分组成,通高53.9cm,凝露室容积7500mL,贮料室容积1900mL,釜体下部可容水10500mL。在甑内壁的下部,有一圈穹形的斜隔层,可积累蒸馏液,而且有导流管向外导流。

马先生还用这件蒸馏器做了多次蒸馏实验,所得酒度平均在20%vol左右。经过鉴定,这件青铜器应为东汉初至中期的器物。

在四川彭县、新都等地,还先后两次出土了东汉的酿酒画像砖,其图形为生产蒸馏酒作坊的画像,它与四川传统蒸馏酒设备中的天锅小甑极为相似。

唐代说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葡萄酒纲目中写道:葡萄酒有两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麴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

唐破(攻克)高昌,应该是在贞观14年(公元640年)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新疆地区早在那个时候便会制作蒸馏酒了,所以才有了唐破高昌始得其法之说。换言之,我国在公元七世纪便有了液态法蒸馏酒。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心芳先生在《曲蘖酿酒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唐代可能出现蒸馏酒。这个判断不仅与前面所说的唐破高昌始得其法可以相互印证,而且大量的唐代文献也说明了这一点。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年)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公元805年~?)亦有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的名句。李肈的《国史补》也记载过剑南之烧春等等。

以上是从蒸馏酒的名称来看。如果从蒸馏工艺来看,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公元755年),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了甑(蒸)气水、以器承取的记载。

此外,近些年出土的隋唐文物中,还出现了只有15~20mL的小酒杯,如果没有烧酒,肯定不会制作这么小的酒杯。这些都充分说明,唐代不仅出现了蒸馏酒,而且还比较普及。

从已经发现的文献记载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彝族文献《西南彝志》第十五卷《播勒土司论雄伟的九重宫殿》,在论述隋末唐初的这件事时曾说:酿成醇美酒,如露水下降。这正是简单的蒸馏酒工艺的记载。

因此,唐代出现蒸馏酒应该毋庸置疑。

宋代说

北宋田锡的《麯本草》中记载了一种酒,它是经过2~3次反复蒸馏而得到的美酒,酒度较高,少量饮用便会酒醉。

1975年,河北承德青龙县出土了一套金代铜烧酒锅,它的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将现代蒸酒的甑桶与它相比,只是将原来的天锅改为了冷凝器,桶身部分与烧酒锅基本相同。经过有关部门进行蒸馏试验和鉴定,这个烧锅应为蒸馏专用器具。它的制造年代,最迟不晚于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河北青龙蒸馏器与唐宋时期有关文献或图录记载的丹药蒸馏器,有一些共同特点:多由金属(主要是金、银、铜、锡等)制成,器内蒸馏的流程路线大多表现为上下垂直走向。这与同时代阿拉伯叙利亚式的玻璃蒸馏器有着很大不同。西亚蒸馏器的流程路线一般都是左翼斜行走向的,这也说明我国的蒸馏酒器,不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

这些根本性的差别,说明金元时期,我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自制蒸馏器,蒸馏技术始终沿着传统的路径在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龙蒸馏器是一个加篦式的蒸馏器,这是区别于蒸酒用器还是蒸丹药花露用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青龙蒸馏器遗留的使用痕遗看,甑锅内壁明显地分成3层。下面1层,从锅底高出约6cm,呈浅灰色;从下层到锅口厚应是20cm,蒸酒时,装酒的醅料,蒸熟后沉实下降一半,所以中层厚仅约10cm。这一层呈浅灰色,应是经常接触醅料的缘故;上层中层到锅口,厚约10cm,表壁附上一层薄薄的青铜锈,这是由于这层锅壁经常受蒸汽的蒸发,直接接触空气的机会多而被锈蚀生成的铜绿(碳酸铜)所致。篦的位置应在下层上面,和锅里的水面保持一定距离。这3层痕迹的层位关系,在加篦蒸酒的试验中得到证实。这种加篦蒸酒的技术,仍为今天所采用。而古代文献有关丹药花露蒸馏器的记载中,均未见这种情况。

公元1163年,南宋吴悮大的《丹房须知》中记载了多种类型完美的蒸馏器,同期的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五中也记载了蒸馏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中国红酒与法国红酒的区别


一、树龄对比

中国葡萄树种植年头较短,酿造出的葡萄酒的酒体比较单薄;

法国葡萄树种植20年以上的,才能用于酿造AOC级别的葡萄酒,较年轻的葡萄树产的葡萄,只能用于做VDT,VDP等低档次的佐餐酒。

二、颜色对比

中国葡萄酒的颜色比较鲜艳,看起来比较新,哪怕是陈酿的国产葡萄酒也看不出国外陈酿葡萄酒的颜色;

法国葡萄酒的颜色就比较凝重,越是陈酿酒其颜色和新酒的颜色是有区别的。

三、醒酒区别

中国的葡萄酒一般不需要醒酒,开瓶就喝,即使需要醒酒也只要用10分钟就可以了,但如果开瓶超过1小时后整个酒体会发酸。

法国好的葡萄酒一般开瓶后要醒酒约半个小时或到一个小时才可以达到良好的饮用状态,而且时间越长,口感越好。

四、酒香区别

中国葡萄酒在口感上没有酒香的变化,而且感觉国内的葡萄酒都是一个味;

法国葡萄酒有着变化多端的香味,哪怕是最普通的一般AOC级别的葡萄酒也会在杯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能由开始的果香,植物的清香或者花香(很少的红葡萄酒会有)会转变为干果,果浆,面包啊等等香味.依据所使用的不同葡萄酿造的葡萄酒的口感,也有着千变万化的味道.酒的香味会随着产区的不同和葡萄品种不同而不一样.

为什么国外酒神备受推崇而中国酒神默默无闻?


酒是如何诞生的一直有很多传说,人们通常会把第一个酿造出美酒佳酿的人成为酒祖或者酒神,经过后世的传颂和加工都变成了一个个神奇动人的传说,无论是古希腊的酒神狄奥尼索斯还是古罗马的酒神巴克斯亦或者我国被公认最多的仪狄和杜康,今天小酒瓶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些故事。

一、酒神传说

古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里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在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就专门有了向酒神狄奥尼索斯表达敬意的节日大酒神节。每年三月都会在雅典举行庆祝活动。人们会在酒席上即兴演唱祭祝酒神的酒神赞歌。

古罗马酒神巴克斯

巴克斯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酒神,被称作葡萄与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欢之神。

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曾经创作了《年青的巴克斯》等多幅著名画作。其实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与古罗马酒神巴克斯是同一位神祗。在罗马宗教中也有为酒神巴克斯举行的酒神节。

中国酒神仪狄和杜康

酒祖仪狄

相传仪狄是夏禹的一位祭司,至今这位性别仍然存在争议的酒神还拥有着拥有中国曲药酿酒术的发明权。性别存在争议时因为仪狄的性别在先秦文献中为女性,后世文献中为男性,但是我国并没有专门祭祀他们的节日。

酒祖杜康

传说杜康为少康是夏朝的第五代君主,杜康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发现了发酵现象,从而发明出了一整套酿酒术。但是也有人认为杜康不是人名,而是上古的一种名酒,因曹操的《短歌行》而为后世所知,但是我们也没有专门为酒祖杜康而设立的节日。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比如猿猴酿酒和上天酿酒的传说,小酒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酒友可以翻看酒评网往期文章即可,今天在这里小酒瓶和大家讨论的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和国外一样的酒神节?

二、中国为什么没有酒神节

中国为什么没有酒神节?小酒瓶整理后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和我国历代皇帝禁酒有关,为什么古代会禁酒呢?主要由下面几个原因:

1.很多帝王沉迷酒色亡国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夏桀因为酒池糟堤,纵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不理朝政被放逐,直至亡国。600年之后,商纣王比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池肉林结果商朝又被西周取代。鉴于历史所以很多朝代都实行禁酒。

2.粮食产量不够

古代粮食产量不够,酒属于奢侈品,很多帝王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节约粮食,备战备荒所以实行禁酒,这种情况下喝酒都困难,更不要说祭拜酒神了。

上面就是小酒瓶给大家分享的有关中外酒神的介绍和为什么我们没有酒神节的原因分析,如果各位酒友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补充的话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适量饮酒,健康生活!

国外点酒和喝酒礼仪


要注意酒和菜的配合,所点的菜和酒的性质不配或差距过大,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不懂事的客人,所以如果不解此道,一切要委托酒保全权处理,这和中国国内不太讲究的情形,的确有所不同。

主菜若是肉类应搭配红葡萄酒,鱼类则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或吉尔酒等较淡的酒。

当你到餐厅用餐时,向女侍或服务生点好了菜之后,酒保就会走过来问你喝什么酒。假如你对当地酒类缺乏认识时,就把一切交予酒保去调配好了。不过,在此首先应告诉酒保自己所点的是什么菜,然后再请教他那一种酒较适合,对于量的方面亦如此。如:我们三个人应该喝多少较适合?等等,。酒保所调出的酒,必须能配合菜肴,否则便是他的过失。点酒时不要硬装内行。在高级餐厅里,会有精于品酒的调酒师拿酒单来。对酒不太了解的人,最好告诉他自己挑选的菜色、预算、喜爱的酒类口味,主调酒师帮忙挑选。

同时,欧洲人喝酒时,对于酒类的年份非常挑剔,如葡萄酒是一八年的或一九年的等等。

酒类服务通常是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有误。只须把它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答Good。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

正确的握标姿势是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

神奇传说:苏北民间流传史可法与国公酒的故事


在苏北民间,流传着国公酒的故事。国公酒,又叫史国公酒,此酒因何得名,有何妙用?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明崇祯十七年冬,清兵攻破燕京,其间,福王朱由崧来到南京建立南明王朝。官拜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率领大批兵马,开往江北,建起防线,抵御南下清兵。当时,史可法亲临前线,坐镇指挥将士抗敌。

史可法率领人马进驻在古镇洋河时,正是寒冬腊月,天气阴冷,寒风凛冽,雨雪不断,四处潮湿。就在这种条件下,史可法与将士们一样,披着铠甲,眠卧沙场,枕戈待敌,尤其是夜晚,天气更为恶劣。由于阴冷受寒,挨饿受累,不久,史可法就觉得浑身筋骨疼痛,胳膊难抬,原来是患了风湿症。

史可法患病之后,心中十分焦急,个人安危是小事,抗御清兵是大事。于是,就请来军营中的高手名医治病,各种灵丹妙药都用了,仍然不见有效。正在他心急如火之时,这天晚上,史可法卧在铺上闷闷不乐,忽然,他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史可法定眼一看,只见眼前站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笑盈盈地上前施礼道,史督师安好!

史可法此刻莫名其妙,便问:你是何人啊?

我么,是洋河镇上民间老中医,虽然医术不高,但听说忠勇爱国的史督师身患风湿,我这里有个小单方,供你驱风治病。说着,就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瓶洋河大曲,然后又拿出几位中草药,让史可法泡成药酒,每天服用,说是喝了定然有效。

按照老中医说的方法,史可法就服此药酒,喝了之后,非常有效,不久,他患的风湿症就好了。后来,将士中也有患此症的,史可法就照这个办法,把洋河大曲放在坛子里泡成药酒,治好军中许多患风湿的士兵。从此,兵将士气大振,连打胜仗。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史可法,把用洋河大曲泡制的药酒称为史国公酒,又叫国公酒。这样一来,国公酒就成了江淮一带名酒了,它的配方一直传遍全国。凡手足麻木,筋骨疼痛,口歪目斜,风寒湿气、半身不遂等病症,长期服用国公酒,就能收到良好的功效。

中国白酒的特点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多种多样,品种繁多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与其他国家的蒸馏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以下特点和风味:

首先,中国白酒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各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洌,酒体谐调,回味悠久,能够给人以极佳的口感。

再者,中国白酒的酒精度较高,有62度、65度、67度之高。这么高度数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年来,国家提倡低度白酒,不少白酒生产厂家,已试制成功了39度、38度、30度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较受欢迎的品种了。

国外喝酒礼仪礼节


西班牙:

在西班牙,人们在社交场合上喝酒寻欢,但是却很少酗酒。不过,西班牙年轻人(大约大学生的年龄)的午夜饮酒狂欢活动,甚是普遍。通常是,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或更晚的时间,一群年轻人聚在广场上,高举大瓶大瓶的混合啤酒或是盒装的葡萄酒,尽情狂欢。但是他们喝酒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站着喝,很少会有人坐下来。

法国:

法国是一个非常绅士的国家,在喝酒方面则没有西班牙的狂野,他们十分注意礼节,尤其是注意倒酒要的礼节,一般倒酒不要超过半杯。因为法国人认为喝酒是为了品酒,而不是狂饮、酗酒,他们认为这样会有失礼节。且要待每个人的酒都倒好了之后再喝酒,而且不要给自己倒酒。

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个嗜酒的国度,几乎每有宴会必定饮酒,且一喝起酒来就不计时间,直到饮痛快了为止,因此很少出现只喝酒不用餐的情况。当他们很少饮用烈性酒,而且一般不怎么欣赏。鸡尾酒也不常见。

葡萄牙:

葡萄牙人非常热情好客,他们平时的饮食,这是每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饮料。葡萄牙人也特别喜欢用酒来招待客人,而男人只有饮酒时才被人认为有男子气概。并且对于不同的食物所搭配的酒的种类也不同,十分讲究。纯铜的葡萄牙人普遍认为喝酒只是为了寻欢,需要适量,而且一定要跳舞,酒一般选择葡萄酒(通常为红葡萄酒,加上甜点。

德国:

德国人喝酒也是世界有名的,但是他们有个规矩,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过来就认为是有损健康的,德国人一向严谨,从喝酒的礼仪就可以体现出来。如果有人敬酒时,你要单独和他进行眼神交流。通常,人们在啤酒馆和露天啤酒馆中欢声笑语、跳舞嬉闹、饮酒言欢。因此可以得出,德国人经常饮酒,但这不代表他们不负责。

泰国:

泰国的饮酒习俗是喜欢喝长酒,据说能喝三个小时以上。他们喝酒会用瓶盖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泰国喝酒,文雅舒适,而且让人满足。啤酒和威士忌是最常喝的酒。泰国人喝酒讲究舒适、休闲,而不在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要喝完整杯,除非桌上地位最高的人准备离席的时候。另外,如果你要喝完整杯,确认其他所有人已经喝完了整杯。

韩国:

韩国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礼节的国家。畅饮在韩国很常见,只是要注意相关的礼仪礼节即可。韩国的酒道和礼节是他们不能自己给自己倒酒而必须别人为你倒酒当然你也得为对方斟酒。韩国人的解释是自己给自己倒酒喝了有害健康。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实际上却是通过相互斟酒来表示友谊和尊重。而且如果对方的杯子差不多满了,就千万不要再去加酒了。当你最后喝酒的时候,转过脸不要对着比你级别高的人喝酒,以示尊敬。如果别人给你倒酒,你需要双手端杯,在韩国比较流行的是烧酒。

中国的白酒体系


中国人热爱白酒,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并且伴随着口味的流行,能衍生出无数的新酒种类。因此中国白酒的品种众多,香型也分了很多种。

酱香主流和主流外的余韵

赤水河的存在,奠定了贵州酒的地位。按照茅台酒厂的传统工艺,九月重阳下沙的时候,正是美酒河涨水的时期,浑黄的河水非常有力量,这种水和当地特有的红粮,还有夏天制成的伏曲小麦曲合起来,历经8轮次,每轮次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分层、蒸馏、取酒,至少储存5年才能勾兑成酒。酱香型白酒在贵州牢固占据着主流。这里面还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入清之后,烈性烧酒开创了一大新流派。除了美酒河和茅台镇的天然因素外,酿造法的革新还是茅台酒成功的关键,经过多次改进,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固定酿酒风格。

川酒:天下浓香

长江及其茂盛的上流水系成就了川酒的深厚底蕴,除了水系统之外,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包括当地红高粱在内的各种粮食,还有传统的老窖,形成了川酒业流行天下的浓香酒体系。

老窖是川酒传承久远的酿造方式,所谓窖池,是当地用一些特殊的黄泥筑成,保水性很强,渗入窖泥的水分能够充分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连续使用的时间很长就成为老窖。

四川有两种浓香酒的酿造方式,一种是以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的浓香无粮型,以跑窖工艺为准,酒体很丰满;另外就是以泸州老窖、全兴大曲为代表的原窖法,以酒体中的窖香浓郁著称。原窖法以高粱为主,所采用小麦制作的曲药为平板型,故称为单粮型;而跑窖工艺用的粮食较多,还会加上糯米、豌豆、大麦等,制成的曲药为包包曲,比较大块松软。

雅香江淮的白酒特征

在中国的浓香型白酒酿造流派中,除了四川的两个流派,江苏、安徽的流派因为独具一格而成为第三个流派,以洋河、双沟和古井为代表的纯浓派,也被称为老五甑工艺,所生产出来的酒以绵软著称,酒质甜,适合当地人的口感。

现在白酒行业对浓香型也有其他划分,将浓香型从区域上界定为川派、江淮派、北方派三大流派。川派是以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的浓中带陈味,或称浓中带酱的流派,从区域上界定为川派。江淮派以洋河大曲、古井贡、双沟大曲为代表的浓香纯正的纯浓型,或称淡雅浓香型的流派,从区域上可界定为江淮派。北方派以河套王酒、伊力特酒为代表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突出窖香和酒体丰满的流派,从区域上界定为北方派。

氤氲米香:三花及其两广酒

广西人爱喝米酒,两广地区大都处于亚热带,气候条件最有利于谷物发酵。在氤氲中闻扑鼻而来的米香,成为两广酒的最大滋味。两广是各种以米酒为基础的调味酒,从荔枝桑葚到老鼠蟒蛇,树上种的、田里结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两广的百姓们都以一种难以言喻的乐观创造精神,一股脑放进酒中。

西凤及其西北酒

西凤酒和汾酒被列为北方的典型佳酿。陕西地理环境产生了味道最辣的线线辣子,也产生了最激烈的西凤酒。白酒专家用挺拔、峻拔等词来形容西凤酒的香型。

汾酒清香的半壁江山

汾酒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国内的烧酒行业。因为汾酒的度数高、醇厚,在崇尚高度酒的年代,酒精度的提高不是容易的事情。更厉害的是,虽然汾酒度数高,饮用的时候却不刺激,而是非常爽净。

酒的蒸馏 肉酒就是用肉酿成的酒?


知识点:肉酒你听说过吗?所谓肉酒乃是用米酒和去皮熟猪肉一起浸泡做成的酒,佛山特产玉冰烧就是这种肉酒。玉冰烧是米酒的一种,酒精度只有29度。

虽然青少年朋友们不能喝酒,但老爸们喝酒时,还是能闻到那辛辣或绵柔的气味的。老爸们喝的酒,一般都是粮食酿造的,可以称之为素酒。既然有素酒,那是不是就有与之对应的荤酒啊?嘻嘻,还真有,我大吃货帝国还真发明了肉做的酒。佛山就有一款酒叫玉冰烧,是岭南特产,口味偏甜,非常绵柔和顺滑,酒精度只有29度,是米酒的一种。原来酿造过程中,加了猪肉。先用大米酿米酒,再把米酒跟熟猪肉浸泡在一块儿(一般每块猪肉可以用许多年),封缸半年,滤掉肉渣,玉冰烧就做成了。

其实早在宋朝,中原人就曾经想到用羊肉来酿羊羔酒。《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中都记载过这种羊羔酒,是当时的奢侈品,皇帝常用来赏赐大臣。

羊羔酒的酿造方法跟玉冰烧颇有不同,玉冰烧是在已经做成蒸馏酒以后才放肉,羊羔酒则是一开始就把羊肉汤跟米饭混合起来,然后加入酒曲酿造,其成品酒始终未经蒸馏。号称南宋养生大全的《寿亲养老新书》记载羊羔酒酿法: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诸曲皆可。将羊肉切作四方块,烂煮,留汁七斗许,拌米饭、曲,更用木香一两同酝,不得犯水。十日熟,味极甘滑。

可是问题就来了,米酒发酵最怕沾油,否则非常容易发霉(玉冰烧之所以能酿造成功,就是因为发酵完成才放肉),宋朝人却直接把肉汤拌到米饭里,凭什么能酿成功呢?或许是他们有办法撇去羊肉汤里的油脂,也或许那种名叫木香的香料起了作用,防止米饭发霉。也有一种可能是,这种酒就跟霉豆腐一样,确实要发霉之后好吃(因为十日就可以熟,显然和通常我们知道长期酿酒程序不同)。

玉冰烧作为地方特色酒,至今仍有制作,在网是也可以购买到。关于玉冰烧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插曲,说粤语中肉玉不分,原名叫肉冰烧,后又觉得肉字不够雅致,因而改肉为玉;而又因为泡在酒中的肥猪肉摸上去有点凉凉的感觉,像晶莹剔透的冰块,因而取名叫玉冰烧。

可能有人会说,这玉冰烧跟药酒有什么区别呢?药酒不就是用一些中药材浸泡而成的酒水吗?而玉冰烧只不过是浸泡的熟猪肉而已,真是这样吗?玉冰烧的确是肥肉酿浸,缸埕陈藏制作而成的,那是因为肥猪肉能吸附杂质,泡在酒中能与酒液融合形成独特的香味,并醇化酒体。再经埕藏,产品便形成了玉洁冰清、香味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的风格。黄苗子先生在《茶酒闲聊》一书中对玉冰烧的制作有着非常具体的描述:酿造的方法,是选上好米酒入缸,把选好的肥肉块蒸熟去皮切块,浸入酒缸中,肥肉脂肪逐渐溶化,然后沉淀滤除掉,留下晶莹白色或略带浅黄的透明酒液,这就是入口柔和香醇而不甚烈的玉冰烧。如此看来,你还觉得玉冰烧只是用熟猪肉浸泡而成的猪肉药酒吗?

白酒、威士忌、伏特加有什么区别?中国白酒有什么独特之处?


相信很多年轻的酒友都有这样的体验:每次和家中的长辈相聚,总是很难拒绝他们热情的饮酒要求,看着父辈们满脸笑容的拿出一瓶白酒,嘴里还不停的絮叨着这瓶酒的来历,往往会陪着他们喝上两杯酒,但是品味着烈酒的辛辣的同时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想念自己平时饮用的甘爽的酒类,甚至于酒吧中的威士忌和伏特加

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等洋酒都是世界闻名的蒸馏酒,那么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想要明白两种酒类的不同,根源上还是要了解两种酒类的原料和酿造工艺,今天小酒瓶从酿造方面分析一下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的区别,如果酒友们有其他的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下!

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有什么不同

原料的差异

小酒瓶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威士忌一般用大麦、黑麦、燕麦、小麦或玉米为原料酿造,但是这个原料在不同国家标准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威士忌需要在橡木桶里放一段时间。

伏特加的主料是马铃薯或玉米,和其他几大蒸馏酒相比,伏特加的最主要特点是味道纯净。

我们经常喝的白酒是以粮谷作为主要原料,同时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

看完关于原料的介绍之后,小酒瓶觉得无论是白酒还是威士忌或者伏特加,酿酒的原料都是富含糖类或者淀粉的,然而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的显著区别就是在酿造过程中有酒曲的加入!

为什么只有中国白酒加入酒曲?

什么是酒曲?

酒曲其实是一种微生物,很多人生产酒曲是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开始进行保温,米粒上便会生长出茂盛的菌丝,这样酒曲酒生产出来了。

为什么酿造白酒要加入酒曲?

在我国几千年的酿酒历史中,酿酒加曲是我们非常独特的方法,这已经成为和国外洋酒区分的重要环节!

酿酒加曲是因为在酒曲上生长着非常多的微生物,同时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这些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提高谷类作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的速度。最重要的是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会分解成乙醇,也就是酒精。

同时,酒曲自身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的原料之一。简单来说酿酒加入酒曲就是为了加速酿酒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利用酒曲酿酒,这样白酒中就会含有大量的醛类产生。

醛类物质和醇类物质会发生一些特别的化学反应,这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最能区别于其他蒸馏酒大类的浓郁香味。这也就是小酒瓶了解到的白酒和威士忌、伏特加的区别了!当然,在不喜欢喝白酒的人眼里,这个味道说是抹布味或者馊米饭味,也不是完全没理没据。

小酒瓶觉得无论我们多难以接受白酒的独特香味,在父辈给我们拿出他们珍藏了许久的佳酿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多少品尝一些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醒他们:适量饮酒、健康生活!

白酒是发酵酒吗?黄酒、葡萄酒是不是蒸馏酒?


白酒是发酵酒么?黄酒和葡萄酒是蒸馏酒么?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下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不管什么酒,其酒中的酒精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而非人工化学合成。目前人工化学合成的酒精(实验室制备除外)不可以食用。

常见酒中酒精都是以植物为原料产生。一般需经过两个步骤: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西方酿酒法,一般第一步骤以发芽谷物所含淀粉酶来进行,第二步用酵母微生物完成。而中国传统酿酒方法,则是利用曲霉微生物来完成第一步;第二步仍然是用到酵母微生物。

通常发酵酒(也称酿造酒),是指不经过蒸馏,而可以直接食用的酒。如葡萄酒、果酒、黄酒和啤酒都属于发酵酒。通常度数较低,因为随酒精度数升高,微生物无法生存而导致发酵中止。

中国古代早期的酒都属于发酵酒(酿造酒)。目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蒸馏酒技术元代传入中国,结合中国传统酿酒方法,演化出烧酒(即现在所称之白酒)。

蒸馏酒则是酒精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国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制作过程为先经过酿造,后进行蒸馏后冷却,最终得到高度数的酒精溶液饮品。

所以,白酒不是发酵酒(酿造酒),黄酒和葡萄酒不是蒸馏酒。

进口红酒与国产红酒有何不同?


进口红酒与国产红酒,有着天壤之别。

一是红酒的文化。

中国人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具备红酒文化。红酒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看的希腊故事和红酒息息相关的。我们的历史是没有红酒文化因素的。

二是生产环境。

几千年的西方红酒,生长环境已经具备,红酒品质是根据土壤、气候和人文特点定制的。比如法国波尔多的赤霞珠、澳洲的赤霞珠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地理文化,带来了不同的红酒文化。中国人在红酒的生产中就二十年的时间,没有形成真正完备的红酒文化。

三是品质。

品质的核心是差异做大的,由于我们中国人当下的急功近利,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种的酿酒的葡萄,往往是是砍了种,种了砍,年份好的时候种,连续三年价格不好,就砍树,这是中国农民的特点。所以我们很少有超过二十年的葡萄树,甚至十五年的也没有,而国外,很少有低于七年树龄的葡萄来酿酒,二三十年树龄的葡萄,非常常见,这也确定了我们的品种和品质比西方差。国外的葡萄酒有完整的产业链,酿酒葡萄原汁特别便宜,有的甚至到了0.5个美金/升以下,我们中国人的酿酒原汁不会低于2个美金以下,可以说我们生产葡萄酒,品质差、价格高,很难跟人家竞争。

当然,我们也有品质好的高端产品,但是中低端的产品,我们一定不如人家做的好,这是天然形成。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