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的历史专题。这篇关于《揭秘歌海娜的历史变迁》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歌海娜(Grenache)的故事,简直是电影般的情节。开头总是很美好,中间则跌宕起伏,最终再迎来大团圆的结局。歌海娜这个品种,如今正越来越吸引人们注意,但之前,却并非一直如此

澳大利亚歌海娜的历史,几乎与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历史同龄,当这个国家刚刚开始真正进行葡萄种植的时候,歌海娜就在这里开启了它的新篇章。歌海娜是JamesBusby于1832年带来澳大利亚的。Busby出生于苏格兰,1824年随着家族移居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ewSouthWales)的时候,年仅23岁。

在来到澳大利亚之前,他就曾学习了很多有关葡萄酒的知识,还曾在1831年游历法国和西班牙的重要葡萄酒产区,做了相当多的笔记,而这些记录在1831年被集结成《西班牙及法国一些葡萄园的旅行日志(JournalofaTour,ThroughSomeoftheVineyardsofSpainandFrance)》一书出版。在这趟旅行中,他收集了许多葡萄藤的剪枝,将它们与苔藓、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运到澳大利亚。这些葡萄藤中,最终有363枝活了下来,被种植在悉尼附近的花园里,而歌海娜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从新南威尔士州扩散到了南澳州(SouthAustralia)。据有记载的资料显示,最早的歌海娜葡萄园于1838年种植在麦克拉仑谷(McLarenVale)。

歌海娜的故事在澳大利亚自此开启。到了1862年,当时著名的葡萄酒评论家之一、来自阿德莱德(Adelaide)的EbenezerWard,认为歌海娜比任何一个品种都长得好。它在南澳州找到了新的家园,这里温暖干燥的气候,与它熟悉的地中海气候颇为相似。

跌宕起伏的故事

从全球范围来看,歌海娜是种植最为广泛的红葡萄品种之一。它在气候温暖干燥的法国南部及西班牙尤为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它们在灌木式(bushvine)栽培时成长更好。不过除了在教皇新堡的混酿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它很少焕发自己的光辉,而往往被视为老黄牛般的存在。不过它的确是十分靠谱的老黄牛,即使是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漂亮的酸度。因此,它当时在澳大利亚十分受欢迎,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加强酒风靡澳大利亚之时(1960年,80%的澳大利亚葡萄酒都是加强酒。)

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配餐葡萄酒风潮出现,形势对歌海娜就不那么友好了。1979年,澳大利亚收获了72000吨歌海娜,不过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15000吨。由于澳大利亚葡萄种植面积其实是在增长的(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翻了一倍),歌海娜占据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实际是下降的,如今大约为1500公顷,占总体种植面积的1%。

而当人们开始关注澳大利亚冷凉产区的葡萄酒,经典温暖的南澳州产区逐渐没当初那么吸引人们眼球,歌海娜就更没那么受待见了。即使是在南澳州,人们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结构更宏大、果味更浓郁的设拉子(Shiraz)甚至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之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麦克拉仑谷(McLarenVale)最出色的酒庄之一WirraWirra还将他们著名的混酿酒款ChurchBlock红葡萄酒(首次酿造于1972年,其中有70%歌海娜)中的歌海娜换成了赤霞珠和梅洛(Merlot),这也反映了当时,时代传达出的信号。

巴罗萨谷

不过近年来,歌海娜的运道似乎又回来了。人们开始讨论歌海娜,而且在这个品种的两个重要产区:巴罗萨(Barossa)和麦克拉仑谷,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相当特别的财富他们有不少老藤歌海娜!

南部的黑比诺(PinotNoir)

歌海娜酿出的葡萄酒颜色不深。Torbreck酒庄的DavidPowell,就曾说歌海娜是南部的黑比诺。他说得没错。它出产的葡萄酒,颜色较浅,香气妖娆,风味优雅而丰富,同时也具备新鲜度和漂亮的结构。从这个角度说,歌海娜这次赶上趟儿了,因为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目前的潮流,就是从深邃浓郁、果味甜美充沛的红葡萄酒,转向更轻盈易饮、更具个性的红葡萄酒。从酿造的角度说,使用整串发酵、在大橡木桶中陈年、使用旧橡木桶等等,这些酿造手段似乎都与歌海娜这个品种十分合拍。而最终酿造出的葡萄酒,柔顺而优雅,易于入口、易于配餐。现在,酿酒师们逐渐发现歌海娜的天赋是酿出优雅的红葡萄酒,很少再用来酿造它不擅长的风格。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从西班牙佳丽酿认识歌海娜


歌海娜(Grenache/Garnacha)是国际上越来越流行的葡萄品种之一,尽管现今国际上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是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梅洛(Merlot),但早在20世纪末,歌海娜就已成为西班牙和法国西南部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在西班牙阿拉贡产区有一个叫做佳丽酿(Carinena)的镇子,而该镇就出产优质的歌海娜葡萄酒。

因此,有人认为葡萄品种佳丽酿(Carignan/Carinena)很可能与歌海娜起源于同一产区,下面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西班牙佳丽酿产酒镇的歌海娜葡萄酒。

一、从西班牙佳丽酿认识歌海娜

二、美味实惠的老藤歌海娜葡萄酒

三、歌海娜葡萄酒的风味

歌海娜家族大曝光:低调的实力派


歌海娜原产于西班牙,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葡萄品种。经过数百年的遗传变异,歌海娜家族日益壮大。下面带您认识该家族的三位主要成员:黑歌海娜、白歌海娜和灰歌海娜。

素有葡萄酒皇帝之称的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曾这样评价歌海娜(Grenache):在上个世纪,歌海娜的实力一直都被低估了。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喜欢购买歌海娜葡萄酒。诚如帕克所言,歌海娜的真正实力尚未得到广泛认识,名气也稍逊于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等品种。但事实上,歌海娜的魅力不亚于任何品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歌海娜原产于西班牙阿拉贡(Aragon),在该国被称为加尔纳恰(Garnacha),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葡萄品种。经过数百年的遗传变异,歌海娜家族日益壮大。目前,该家族主要有三位成员,即黑歌海娜(GrenacheNoir)、白歌海娜(GrenacheBlanc)和灰歌海娜(GrenacheGris)。

根本同源,诸多共性

因均由歌海娜遗传变异而来,歌海娜家族享有诸多共性。例如,它们都萌芽较早,拥有较长的生长周期且需要大量的热量才能成熟,因而适宜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种植。此外,歌海娜家族十分坚毅,对干旱和强风有着极强的抵抗力,在各种土壤中均能茁壮成长。但在干燥且排水性佳的石质土壤中,如砾石和石灰石等,歌海娜家族可以孕育出风味更为集中的果实。

除了石质土壤外,时间也对歌海娜家族孕育风味浓郁的果实大有裨益。歌海娜家族十分长寿,在西班牙的普里奥拉托(Priorat)、卡拉塔尤德(Calatayud)和卡利涅纳(Carinena)及法国的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等产区,它们的树龄常超过35年,有些甚至在百年以上。经过时间的打磨,这些老藤的产量下降,培育的果实风味更加集中、复杂,成酒也愈加饱满柔顺且富有层次感。

万种色彩,各有千秋

歌海娜家族的生长习性虽大同小异,但因葡萄果皮颜色和酿酒工艺等的不同,它们赋予葡萄酒的风味各有千秋,成酒风格也不可一概而论。

一、黑歌海娜

黑歌海娜是歌海娜家族最出名、种植范围最广的成员,它有时也被称为红歌海娜(RedGrenache),但更多时候都直接被称为歌海娜。黑歌海娜粒大皮薄,果皮呈蓝紫色,果实圆润多汁且富含糖分。一般来说,用黑歌海娜酿造的红葡萄酒颜色较浅,带有覆盆子等红色水果和香料的芳香,有着高酒精度、低酸和低单宁的特征,酒体中等或饱满,单宁柔顺。但因其单宁较少且易氧化,黑歌海娜常与其他品种混酿,扬长避短,为葡萄酒提供出色的酒精度及明快的果味。

除了红葡萄酒外,黑歌海娜也常用于酿造桃红葡萄酒和甜葡萄酒。黑歌海娜酿成的桃红葡萄酒口感顺滑,果香馥郁;而用其酿造的甜酒则充盈着樱桃、无花果和可可的风味。

目前,因可塑性高且生命力顽强,黑歌海娜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多个产酒国,成就了不少美酒佳话。

1.法国

中世纪时,黑歌海娜跋涉千里,翻山越岭,从西班牙来到法国南部,从此便在这里落地生根,大放异彩。目前,黑歌海娜是南罗纳河谷(SouthernRhoneValley)最重要的葡萄品种,在朗格多克-露喜龙(Languedoc-Roussillon)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些产区常将黑歌海娜与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edre)、神索(Cinsault)和佳丽酿(Carignan)等品种混酿,出产带有红色水果、香料和草本植物风味的红葡萄酒。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南罗纳河谷子产区教皇新堡出产的GSM混酿(GSMBlend),即黑歌海娜与西拉及慕合怀特的混酿。一般来说,优质的GSM混酿酒口感丰富,酒体饱满,带有浓郁的黑果、红果和香料等复杂风味,陈年潜力优秀。

2.西班牙

黑歌海娜在西班牙被称为红加尔纳恰(GarnachaTinta)。作为歌海娜的故乡,西班牙种植黑歌海娜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目前,黑歌海娜仍然是该国最重要的葡萄品种之一,在全境广泛种植,并在里奥哈(Rioja)和普里奥拉托等产区大有建树。

在里奥哈,黑歌海娜是丹魄(Tempranillo)重要的混酿伴侣,能赋予成酒更多芳香、酒体和酒精度。在普里奥拉托,黑歌海娜则与佳丽酿合作得更为频繁,以出产颜色深浓、单宁含量高且含有黑色水果及烘烤橡木芳香的佳酿。此外,普里奥拉托因拥有不少老藤黑歌海娜,也会出产优质的单一品种酒,其中就包括西班牙最昂贵的葡萄酒之一奥瓦罗帕拉西奥拉美达老藤红葡萄酒(AlvaroPalaciosLErmitaVellesVinyes,Priorat,Spain)。

3.意大利

意大利种植黑歌海娜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在意大利,黑歌海娜被称为卡诺娜(Cannonau),主要种植在撒丁岛(Sardinia)。撒丁岛会使用黑歌海娜酿造干型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及甜型加强酒,并常以CannonaudiSardegna之名出售。

4.美国

随着法国GSM混酿酒声名鹊起,黑歌海娜在新世界国家也开始得到重视。其中,以美国的表现最为突出。在美国,黑歌海娜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谷(CentralValley),常用于酿造桃红葡萄酒及甜酒。此外,与西拉等品种混酿的干红葡萄酒,如GSM混酿等,在该地也风潮渐起,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与法国不同的是,这些混酿酒中西拉的比例较高,整体风格更为宏大。

二、白歌海娜

白歌海娜由黑歌海娜变种而来,是一种白葡萄品种。相比于黑歌海娜,白歌海娜的成熟期适中,可赋予葡萄酒饱满的酒体和酒精度,同时带来青苹果、核果、金银花及草本植物的芳香。白歌海娜继承了黑歌海娜多才多艺的基因,既可与其他品种混酿,也可用于酿造单一品种酒。但因其酸度不高且易氧化,白歌海娜往往与其他高酸品种进行混酿。

因生长习性与黑歌海娜十分相似,白歌海娜也主要种植在法国、西班牙和美国。

1.法国

法国的南罗纳河谷和露喜龙(Roussillon)气候炎热干燥,为白歌海娜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露喜龙,白歌海娜主要用于生产当地最重要的一种葡萄酒天然甜葡萄酒(VinsdouxNaturels,以下简称VDN)。南罗纳河谷则偏好将白歌海娜与其他品种混酿,以生产清爽的干白葡萄酒。而在教皇新堡,白歌海娜的潜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常与瑚珊(Roussanne)、克莱雷(Clairette)和布布兰克(Bourboulenc)等品种混酿出浓郁复杂且极具陈年潜力的顶级干白。

2.西班牙

白歌海娜在西班牙被称为白加尔纳恰(GarnachaBlanca),主要种植在东北部,如阿拉贡与加泰罗尼亚(Catalunya)等产区。在这些地区,白歌海娜经常与维奥娜(Viura,即马家婆)等品种进行混酿,以生产物美价谦的干型白葡萄酒。但也有例外,加泰罗尼亚的特拉阿尔塔(TerraAlta)就不走寻常路,以生产100%由白歌海娜酿造且表现极佳的干白著称。

3.美国

白歌海娜进入美国的时间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目前,白歌海娜主要分布在加州的中央海岸(CentralCoast),并以帕索罗布尔斯(PasoRobles)和圣路易斯奥比斯波(SanLuisObispo)的种植最为广泛。这些地区白天炎热干燥,夜晚凉爽,酿造的白歌海娜葡萄酒通常拥有脆爽的酸度及独特的矿物质感。

三、灰歌海娜

灰歌海娜也由黑歌海娜变种而来,是白歌海娜的表亲。灰歌海娜的果皮呈浅粉色,可赋予葡萄酒轻盈的酒体及柑橘类水果、核果的芬芳。因果皮颜色较淡,灰歌海娜一般用于酿造桃红葡萄酒和各种风格的白葡萄酒。

与黑歌海娜、白歌海娜相比,灰歌海娜较为少见,主要分布在法国,在西班牙偶尔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1.法国

灰歌海娜主要分布在朗格多克-露喜龙产区,常用于酿造VDN,也会与白歌海娜、马家婆等品种进行混酿,以出产简单易饮的干白。但一些产区,如科利乌尔(Collioures)和米内瓦(Minervois)等,会使用大比例甚至100%的灰歌海酿造优质干白。这些优质干白风味复杂且十分有趣,散发着桃子和杏等核果的芳香,并拥有饱满的质地及油滑的口感。除此之外,灰歌海娜作为教皇新堡的法定种植品种之一,在这里也有少量种植,一般负责为混酿葡萄酒增加复杂度及酒体。

2.西班牙

在西班牙,灰歌海娜名为GarnacheRoja,主要分布在拉曼恰(LaMancha)和纳瓦拉,常用于酿造带有太妃糖和焦糖等氧化风味的加强型甜酒。

简而言之,除了在混酿葡萄酒中扮演着绝佳伴侣的角色外,歌海娜家族也逐渐从幕后走出,在国际舞台上独当一面,一展本色风姿。见识了歌海娜家族的千姿百态,你是否也领悟到这个低调家族非凡的魅力呢?

关于歌海娜葡萄酒 你了解多少?


如今,很多地区都出产极其优质的歌海娜(Grenache)葡萄酒,其柔顺易饮,越来越受人喜爱。关于歌海娜的出生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歌海娜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北部城市阿拉贡(Aragon)。对此,意大利人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几百年前撒丁岛(Sardinia)上的卡诺娜(Cannonau)就是如今的歌海娜。不论歌海娜的起源存在怎样的争议,它的特点注定使它成为地中海(Mediterranean)地区最耀眼的葡萄品种之一。

歌海娜粒大皮薄,果皮颜色较浅,其开花较早,但是成熟期较晚,因此比较适合在炎热的环境下种植。一般来说,歌海娜带有樱桃、草莓和覆盆子等明快的红色水果特征以及胡椒、烟熏和甘草等风味,陈年后还会发展出太妃糖和皮革的风味,其酸度和单宁含量较低,但糖分含量和酒精度颇高。因此,歌海娜与其他品种一起混酿时可为混酿酒增添酒体和甜美的果味。

作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红葡萄品种之一,歌海娜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产酒国。在法国南罗讷河谷(SouthernRhoneValley)的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产区,酿酒师通常将歌海娜与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edre)和神索(Cinsault)等葡萄品种混酿来打造优质的红葡萄酒。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酿酒师开始采用歌海娜来酿造单一品种红葡萄酒,它的魅力值得你去慢慢探索。

探寻南欧两大歌海娜经典产区


歌海娜(Grenache)的名气虽然不像法国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和西班牙的丹魄(Tempranillo)那般响亮,但它却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红葡萄品种之一,遍布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旧世界产酒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智利等新世界产酒国。歌海娜在欧洲南部的表现尤为出色,这里的许多知名产区都出产着极其优质的歌海娜单一品种酒和混酿葡萄酒。

一、适宜的风土条件

古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葡萄酒的世界亦是如此。葡萄酒产区的土壤与气候等因素影响着葡萄酒的品质与风格。

歌海娜需要充足的热量才得以成熟,因此适合在温暖或炎热的环境下生长。歌海娜葡萄藤非常强韧,扎根深,不仅有很好的抗风性,而且比大多数的葡萄品种更能忍受干旱。无论是在红板岩(Llicorella)、片岩、花岗岩和砾石土壤,还是在石灰石土壤中,歌海娜都能很好地生长。歌海娜开花较早,但是成熟期较晚,最终出产的果实粒大皮薄,果皮颜色较浅。

欧洲南部地区主要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为歌海娜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而且地中海气候迥异于其他气候类型,冬季温和多雨,其作物生长季无法与雨季重合,更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因此,受地中海气候主导的南欧地区十分适宜耐热耐旱的歌海娜生长。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介绍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和普里奥拉托(Priorat)两大经典歌海娜产区,带领大家感受歌海娜在欧洲南部的独特魅力。

二、两大经典产区

1.法国教皇新堡

据2009年的数据显示,歌海娜是法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红葡萄品种,仅次于梅洛。歌海娜生命力顽强,耐热耐旱,其强壮的枝干能够抵御猛烈的大风,极其适合种植在气候炎热且盛行密斯托拉风(Mistral)的南罗纳河谷(SouthernRhoneValley),教皇新堡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歌海娜葡萄酒产区。

教皇新堡在南罗纳河谷产区中占地面积虽小,但出产了不少世界顶级的佳酿,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该产区坐落在山丘上,光照充足,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其葡萄园的土壤种类繁多,包括石灰石、鹅卵石、黏土和沙土。鹅卵石是教皇新堡产区风土的金字招牌,是数千年来被罗纳河抚平的石英岩和高山冰川的遗留之物,这种岩石在白天吸收热量,晚上释放热量,促进葡萄的成熟,为歌海娜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另外,水接触到鹅卵石会迅速蒸发,能够阻挡某些病害的扩散。

该产区葡萄园种植面积为3,134公顷,每公顷仅种植3,000到3,500株。教皇新堡的法定葡萄品种有13种,但对歌海娜、匹格普勒(Picpoul)和克莱雷(Clairette)进行细分之后,法定葡萄品种为18种。教皇新堡每年的产量为950万升,其中红葡萄酒占93%,白葡萄酒7%。为了追求风格上的平衡,酒农们通常会将歌海娜与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edre)和神索(Cinsault)等葡萄品种进行混酿,在大多数情况下,歌海娜所占比例最大,也有部分使用100%歌海娜酿制。

教皇新堡被誉为南罗纳河谷皇冠上的明珠,孕育着不少世界顶级名庄,如稀雅丝酒庄(ChateauRayas)、博卡斯特尔酒庄(ChateaudeBeaucastel)、沙邦酒庄(DomaineRogerSabon)和奥里维酒庄(ClosduMont-Olivet)等等。教皇新堡所产的葡萄酒大都香气馥郁、酒体饱满、结构复杂且风味浓郁,被誉为教皇之酒。

2.西班牙普里奥拉托

歌海娜原产于西班牙阿拉贡(Aragon),在该国被称为加尔纳恰(Garnacha),是西班牙种植面积第三大的红葡萄品种,仅次于丹魄(Tempranillo)和博巴尔(Bobal)。在西班牙的众多葡萄酒法定产区中,仅有两个优质法定产区(DOCa/DOQ),分别为里奥哈(Rioja)和普里奥拉托。这两个产区都种植了歌海娜这一品种,其中普里奥拉托更是以歌海娜为主导的知名产区之一。

普里奥拉托产区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Catalonia)地区、塔拉戈纳(Tarragona)省的中心。该产区靠近西班牙东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北部是蒙桑特山脉(MontsantMountain),埃布罗河(EbroRiver)的支流休拉纳河(SiuranaRiver)贯穿整个产区。

普里奥拉托的面积不大,但却有好几种不同的微气候,山谷与高海拔区域之间的气候反差较为明显。普里奥拉托的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同时也会受到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季漫长而炎热干燥,最高温度达35℃,冬季寒冷,年均降雨量为400-600毫米,偶尔会有霜冻、冰雹和旱灾风险。北半球大多数葡萄园都是朝向南方以吸收更多的阳光和热量,而普里奥拉托的大部分葡萄园都是朝向东北,午后的阴凉恰好可以保护葡萄不受烈日的炙烤。

普里奥拉托产区最优质的土壤是由过去火山活动带来的独特红板岩,红板岩呈暗铜色,养分贫瘠,其主要构成除了薄层状的红色板岩以外,还带有细小的云母片,能反射阳光,传递热量,使葡萄得以充分成熟。虽然土壤贫瘠,但这里的葡萄藤扎根较深,因此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分、营养物质以及矿物质。

如今,普里奥拉托的葡萄园种植面积超过2,000公顷,主要种植歌海娜和佳丽酿(Carignan),其中歌海娜的种植比例占40%。其葡萄园产量低,果实果味丰富,含糖量高,出产的葡萄酒口感浓郁,品质优异。陡峭的山坡使葡萄较少的直接暴露在烈日下,生产出的葡萄酒具有更好的酸度和PH值,不易氧化。普里奥拉托拥有不少老藤歌海娜,以酿造老藤歌海娜红葡萄酒著称,成酒颜色深浓,风格强劲,酒体饱满,很好地诠释了葡萄的品种特色。

该产区云集了许多优秀名庄,如奥瓦罗帕拉西奥酒庄(AlvaroPalacios)、极限风土酒庄(TerroirAlLimitSoc.Lda.)和杜瓦酒庄(CellerMasDoix)等。除了混酿葡萄酒,普里奥拉托也出产优质的歌海娜单一品种葡萄酒,其中就包括西班牙最昂贵的葡萄酒之一奥瓦罗帕拉西奥拉美达老藤红葡萄酒(AlvaroPalaciosLErmitaVellesVinyes,Priorat,Spain)。

揭秘史前酒器到宋代酒器的历史变迁


史前酒器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可据史料,这些陶器还不一定就是专用的酒器。

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酿酒业的发展,酒器酒具逐渐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酒具质量的好坏,也往往成为判别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夏代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王朝,使用的酒器仍以陶制品为多。在青铜器初兴阶段,白陶酒器还属于夏人所使用的高档用具。

随后夏代开始出现青铜制品,目前所知经科学发掘而得到的青铜酒器,最早就始于夏代。酒器的生产、配置与用途,可以传达酿酒的诸多信息,并能够让我们通过器皿实物来窥测远古时代的饮酒状况。

商周酒器

商周时代是我国上古酒器制作的辉煌时期。由于人们对酒的重视和崇拜,酒器从饮用器具上升为身份乃至权利的象征,因此,酒器在商周时代具有了极高的地位。

商朝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青铜酒器,这种青铜酒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般说来,青铜酒器主要使用于贵族阶层,并且有从实用器向礼器发展的趋势,往往显示出一种财富气息。

商代的酒器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每件酒器都有其专项用途,各类酒器可以进行相互搭配和整体组合。器型多样,制作精美,纹饰丰富多彩,形成时代风格。从商代的酒器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商人饮酒活动的大体排场,并通过酒器所传递的信息来了解当时的酒事动作与饮酒风尚。

周朝初年的酒器基本上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只是在酒器造型以及纹饰上有所变化,周朝的酒器出现了很多的时代特征,其制造工艺和精美程度也大大超过了商朝。

到西周中期,一些青铜酒器逐渐退出酒界,不再使用,壶成为最重要的酒器。周朝以后,酒壶一直作为中国古代酒器的主体而存在,直至如今。

秦汉酒器

秦汉之际,随着青铜酒器的逐渐衰落,陶瓷酒器和漆制酒具大为流行,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酒器类型。

秦汉时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由于席地的原因,汉代的酒具形体一般都做的较为矮胖。

而酒樽的式样萌发于战国时代,到汉代大为流行,一直兴盛到魏晋,延续到唐初。汉代酒樽式样基本为桶形和盆形,大多呈圆形,也有的呈长方形或多边形。汉代的樽虽然没有商周时代盛酒器那样种类丰富,但在材质上却有所发展,出现了瓷、漆、玉等制作的酒樽。

汉代流行的饮酒器是耳杯,以漆器为多,陶制品其次,铜制品不多。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过一只玉质耳杯,极为罕见。

汉代耳杯大多为木胎涂漆,呈椭圆形,两侧各有一个弧形的耳。这种耳杯,也叫做羽觞。

所以,史前的酒器大多遵循酿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饮用习惯,让我们能从一器一具中推测历史,为白酒的起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魏晋南北朝酒器

魏晋时代,漆制酒器还在流行,王羲之《兰亭序》里描述的曲水流觞,其中的流觞便是传统的木胎髹漆耳杯,器型呈椭圆形。在这个时期,瓷质酒器开始涌现,成为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的瓷质酒器,其器形以酒壶、酒尊、酒杯为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有鸡首壶、瓷扁壶、青瓷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风格。

三国时代的酒器仍有东汉遗风,因而有些酒器做的偏大。

南北朝以后,漆制酒器逐渐退出酒界,取代的是瓷制酒器。

南北朝时期的瓷质酒壶和瓷质酒尊,会配以各种瓷杯,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瓷质酒器体系。这种瓷质成套酒器,作为中国传统的饮酒器具,一直延续到后代,如今仍在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坐床,人们会在床上伏案饮酒,与之相适应,酒具形制在设计方面也开始趋向轻巧和瘦长,不再像汉代那样低矮粗胖,这也为而后的唐代酒器造型提供了思路。

隋唐酒器

隋唐之后,酒器风格大变,种类渐少,但实用性增强,酒壶、酒杯、酒瓶成为主要流行的酒器,并且大都以瓷器为材质。

唐朝人开始大量使用桌子,为此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比如说执壶和酒杯,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执壶在隋朝已经出现,经唐一世,使用者越来越多。其独特的造型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酒具特色。

唐代酒具以金银酒器最为贵重,而且制作极为精美,有些金银酒器还带有域外情调。金银酒器通常为上层人物或富商所使用。

唐人饮用葡萄酒,由此出现了专用的葡萄酒酒具,这就是胡瓶和高脚杯的组合,胡瓶盛酒,高脚杯饮酒。

胡瓶起初多为银制品,而后瓷制品数量激增。在唐人大量仿制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胡瓶很快就流行于唐朝社会。王昌龄《从军行》诗中有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的讴歌,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也有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的吟唱。

唐人曾经大量模仿胡瓶式样予以制作,其改型制品就是彰显一代的凤首壶。

唐朝的凤首壶吸收了波斯萨珊和粟特金银器胡瓶的造型风格,新奇浪漫,曲线奔放,在唐代酒具式样中别具一格。

宋代酒器

宋代是陶瓷酒器的鼎盛时期,烧造了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名窑,都生产资质酒具。

宋代人喜欢将酒温热后饮用,故而注子和注碗的配套组合最为常见,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向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所以注碗也叫做温碗。温碗里面的热水可随时更换,借以达到持续保温的效果。宋代的注子和注碗不但实用性强,而且造型优美,瓷质精良。

由于瓶酒的流行,宋酒售卖出现了瓶装和散卖两种形式,瓶装按瓶计量,散卖按角或升计量。由于携带方便,宋人外出,随身物品多带瓶酒。由于酒瓶使用量增多,为节约成本,酒家开始回收利用。酒以瓶计,始自宋朝,这种包装及计量形式一直为后代所承继,并逐渐约定成俗。

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下,酒器逐渐朝着美观、便利的方向发展,也为现代酒器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畅游西班牙 这五大歌海娜产区当为首选


如今,很多地区都出产极其优质的歌海娜混酿葡萄酒,但要说到单一品种的歌海娜葡萄酒,那就得说说歌海娜的原产国西班牙了。那么,西班牙哪些地方出产的歌海娜葡萄酒最能表现它的品种魅力呢?

歌海娜(Grenache)是一种皮薄粒大的红葡萄品种,原产于西班牙。采用歌海娜酿制的葡萄酒一般温润易饮,且易于搭配菜肴,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了这种温和的品种,歌海娜的种植区域也因此不断扩大。如今,很多地区都出产极其优质的歌海娜混酿葡萄酒,但要说到单一品种的歌海娜葡萄酒,那就得说说西班牙了。那么,西班牙哪些地方出产的歌海娜葡萄酒最能表现它的品种魅力呢?

图片来源:Snooth

歌海娜在西班牙被称为加尔纳恰(Garnacha)。在西班牙大大小小的产区中,有5个产区都以出产优质的歌海娜单一品种酒而闻名,他们分别是位于阿拉贡(Aragon)地区的卡利涅纳(Carinena)、博尔哈(CampodeBorja)、卡拉塔尤德(Calatayud)、索蒙塔诺(Somontano)以及位于加泰罗尼亚(Catalonia)地区的特拉阿尔塔(TerraAlta)。

1.卡利涅纳

图片来源:D.O.P.CARINENA

卡利涅纳产区酿酒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时期。公元前3世纪,卡利涅纳人就开始将葡萄酒与蜂蜜混合饮用。1585年,国王菲利普二世(KingPhillipII)游览该地时,当地的人们将广场中的喷泉换成了葡萄酒向他致敬。现在,卡利涅纳每年九月都会举办葡萄酒节,并且将喷泉的水换成葡萄酒,用来纪念此事。1932年,卡利涅纳成为欧洲最古老的受法律保护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现在卡利涅纳产区种植的主要葡萄品种是歌海娜,但实际上这里最初的主要品种是佳丽酿(Carignan)。它的名字也是源自于佳美娜在西班牙的名字Carinena。后来,实践证明当地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歌海娜生长,于是当地的葡萄种植者们大范围地改种了歌海娜,但佳丽酿依旧是当地不可忽视的葡萄品种,常被用于生产混酿葡萄酒。

卡利涅纳产区位于埃布罗平原(EbroPlain)上,大部分地区为温暖炎热的大陆性气候,气温极端,降水少,较为干旱。夏季白天炎热,夜晚凉爽。从北部吹来的风十分干燥,有效地防止了病虫害。该地区的土壤主要为砾石,混杂着板岩、坚硬的黏土以及砂石。

卡利涅纳产区的歌海娜葡萄酒一般都采用当地传统的酿酒方式酿造,品质极佳。其口感柔和,风格优雅,酸度适宜,一般带有精致的香料气息和大量的红色水果和黑色水果风味,非常适宜在年轻时饮用。

2.博尔哈

图片来源:D.O.CAMPODEBORJA

博尔哈产区位于卡利涅纳以北,临近埃布罗河谷(EbroRiverValley),坐落在蒙卡约山(MoncayoMountain)的山脚下。博尔哈最早的葡萄藤始种于1145年。现在,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上千公顷的歌海娜葡萄藤,其中许多葡萄树树龄都超过了50年。

由于坐落在蒙卡约山下,西北吹来的干燥冷风与当地的空气相遇,易形成地形雨。尽管如此,当地的降水量依旧很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因而该地区葡萄的风味较为集中。葡萄园的土壤里含有较多的石灰岩和铁,所以产出的葡萄酒会带有独特的矿物质气息。

博尔哈的葡萄园分布在为低、中、高三个区域。低处海拔在350-450米之间,气温较高,葡萄成熟早,出产的葡萄酒风格强劲而浓郁。中部地区海拔为450-550米,此处葡萄园分布最为密集,土壤为埃布罗河支流带来的沉积土。这里坡度平缓,光照充足,因而酿出的葡萄酒富有架构,多汁而美味。高处的海拔在550-700米之间,距离蒙卡约山最近,较高的海拔使得这里出产的红葡萄酒酒风味集中且具有很好的陈年潜力。

南罗讷河谷歌海娜葡萄品种速览


歌海娜(Grenache)是世界第三大广泛种植的红葡萄品种,大多数分布在法国和西班牙。如果说法国的北罗讷河谷(NorthernRhone)是西拉(Syrah)的天下,那么南罗讷河谷(SouthernRhone)无疑是歌海娜的领土。在这里,歌海娜被用于酿造单一品种酒或与其他品种混酿。

图片来源:VinePair

南罗讷河谷炎热干燥的气候非常适合歌海娜葡萄的种植。该品种能为葡萄酒带来成熟的红色水果果酱、香料、草本植物和泥土的风味,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颜色较淡,酒体饱满,酒精度较高,有风格易饮的也有复杂度高的。

罗讷河谷丘(CotesduRhone)、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和吉恭达斯(Gigondas)都是南罗讷河谷经典的优质歌海娜产区,其中教皇新堡面积虽小,知名度却是最高的。该产区酿造了一些单一品种的歌海娜葡萄酒,但多数会添加一些西拉、慕合怀特(Mourvedre)和神索(Cinsault),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酒体饱满,风味浓郁,非常出色。而在吉恭达斯产区,歌海娜在酒中的比例最多不超过80%,该品种在当地还被用于酿造桃红葡萄酒,但数量极少。

歌海娜葡萄酒较容易配餐,酒中的香料气息使其成为不少菜肴的完美搭档,烤肉、香肠和炖蔬菜等都值得一试。

法国南端 约会歌海娜天然甜葡萄酒


歌海娜在西班牙被称为(Garnacha),是西班牙种植最广泛的红葡萄品种,尤其在纳瓦拉(Navarra)和里奥哈(Rioja)地区扮演重要的角色。歌海娜的产量高、成熟晚、含糖量高,所以需要在炎热和干旱的条件下才能完美地成熟。所酿造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也比较高。歌海娜皮薄色浅,在西班牙当地通常用来酿造桃红葡萄酒。

但是,在法国南端,葡萄园背靠悬崖,毗邻温暖的地中海,这里出产的歌海娜还被用来酿制加强酒,即天然甜葡萄酒(VinDouxNaturals,简称VDNs)。

巴纽尔斯(Banyuls)位于法国南部露喜龙(Roussillon),是采用歌海娜酿制天然甜葡萄酒的主要产区之一。葡萄园为多岩石的梯田,歌海娜葡萄挂在枝头,接受太阳的烘烤,成熟度非常高,部分葡萄呈干缩状态。

在酿制天然甜型葡萄酒时,向半发酵的歌海娜葡萄醪中,添加酒精度高达95%蒸馏酒,高酒精度足以立即杀死酵母,从而得到果味浓郁,酒精度为15%至20%的天然甜葡萄酒。

早在波特酒诞生前400年,巴纽尔斯以及露喜龙其他产区是生产天然甜葡萄酒的中心。1299年,当时统治者马略卡国王赐予当地生产甜型葡萄酒的专利。如今,类似的生产工艺被用来酿制波特酒,但波特酒中添加的蒸馏酒更多,最终酒精度高达19%至21%,而巴纽尔斯的天然甜葡萄酒为15%至18%。生产波特酒时,葡萄要进行踩皮、压冒或淋皮,以充分萃取颜色、单宁和风味物质。而巴纽尔斯这一过程人工干预较少,在添加酒精终止发酵之后,葡萄酒进行长时间浸皮,浸皮时间有时长达6周。

巴纽尔斯天然甜葡萄酒分为两个级别,即巴纽尔斯AC(BanyulsAC)和巴纽尔斯特级AC(BanyulsGrandCruAC),其法定歌海娜含量分别为50%以上和75%以上。巴纽尔斯特级AC需在木桶中熟成至少30个月。巴纽尔斯天然甜葡萄酒的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以新鲜果味为主,适宜年轻时饮用;另一种在桶中熟成,氧化作用下酒液呈红褐色泽,有时这种酒会放置在露天条件下,以接受阳光照射。巴纽尔斯特级天然甜葡萄酒中有许多是年份酒。此外,巴纽尔斯在法国属于餐前酒,但也有许多地区将它作为餐后酒,因为它是少数能与巧克力搭配的葡萄酒之一。

葡萄酒瓶口那几毫升空间的江湖变迁


从记事开始,只要家里有客人,我作为男孩子,总有机会与客人共席进餐这不是被溺爱,而是当地的习俗,您已经猜到我是哪里人了。在这里不评论这个习俗,因为它正在被改变。

父亲很好客,自然少不了以酒待之,作为孩童的我,既然能够上席,也会被关照喝点水以外的什么,席间自己常常带着崇敬心情看着、听着,傻呵呵地参与到热闹的餐桌氛围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玻璃瓶里装的,像熟透的石榴籽一样颜色的,散发着像葡萄又像香蕉气味的,口感甜甜的又透着些酸味的红葡萄酒。

说印象深,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味道,而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开瓶经历。这种酒瓶使用的是螺旋盖,经常因为无法正常拧断,大人们需要四处找工具开瓶。有一次,我想用开瓶来显示自己长大了要独立,却遭到虎口被划破的惨痛现实,看着血淋林的手,自然没有心情享用美餐真的不知道自己现在会晕血,是不是那时落下的后遗症。

总之,可想而知,那个划烂过我手的家伙,在我脑子里的形象如何。

斗转星移,学业越来越重,越来越渴望独立的我,主动以各种理由逃避上席,酒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一直到远离家门上了大学。上大学期间,高中时的学习与升学压力荡然无存,一时间,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躁动的年龄,总是需要一些超乎常规的行为表达自己的存在喝酒、抽烟便在其列。法国留学回来的老师,用自己种植的专门酿酒的葡萄,在实验室里酿造出了真正的红葡萄酒,富有而友好的室友,搞来两瓶这种神秘的酒与大家分享,大家买来自己最喜欢的菜肴,捏着自己的水缸眼巴巴地等着开瓶。怎么打开?刚才还是吵吵闹闹等着喝酒的同学们,一霎那,变得鸦雀无声,颇具戏剧性;接下来是七嘴八舌,水果刀、筷子、改锥都用上了,总算是打开了,然而,那种酸酸的涩涩的口感,并没有因为我们膜拜的心情而获得好评。后来又补了一瓶柳林春,才安抚住了六颗躁动的心。

来到北京就业,偶然地参与了一个准葡萄酒圈的会议,喝到了当时颇为时尚的半干白葡萄酒,熟悉的葡萄味,似甜非甜又透出点酸味的口感,令人感到亲切。因为遭遇了在大学时开葡萄酒瓶的尴尬,看到带酒的人耍魔术一般娴熟地将葡萄酒瓶打开时,心无城府的我,流露出由衷的赞叹。我拿来这个曾经占据在葡萄酒瓶口的,软软的、带点橡皮气味的塞子把玩,这更是激发了那位带酒的先生打开了话题:葡萄酒要使用郁金香杯来品,这种口杯可不行!先看颜色,再闻香气,喝到嘴里不要着急,先在口里转动一下,就像漱口一样,仔细品鉴我当时好像是记住了,现在仔细想想,应该是因为后来学习了葡萄酒,而模模糊糊地回忆出来的这个过程。葡萄酒瓶要倒放,让葡萄酒接触橡木塞,可以泡出塞子里的单宁,改善酒的味道

葡萄酒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视野里,出现在生活中,憧憬着这种神秘的液体,自己竟然改学葡萄酿酒专业了。然而,葡萄酒带来的并不都是美好,一次参加同学的聚会,学习当地的习俗,自己专程跑到超市,购买了一瓶当地出产的1997年份的葡萄酒尽管货架上也有这个酒庄1999年份的葡萄酒,当时我坚信,酒越老风味会越好,也可能是因为97比99便宜半块钱吧。不幸的是,参加聚会打开这瓶酒时,被同学告知这瓶酒有木塞味不能喝了我仔细地闻着自己杯中的酒,湿报纸、受潮的书,这是自己最熟悉的能用来描述这种感觉的词汇了。我只好把这瓶酒搁在一边,挑选其他的酒瓶,找着自己喜欢的酒喝着、聊着,假装忘掉了刚才的霉变心情。也是在那时知道了导致这种不愉快气味的元凶叫三氯茴香醚(TCA),再后来通过学习也知道,其实TCA还有很多表亲,都会带来木塞味。

木塞味在酿酒人之间的交流中不断被提及,有时候就像是在讨论瘟疫。这是由于加工软木塞的材料在野外生长的过程中,可能吸附了人类使用的化学物质,或者在运输、存放过程中遭受污染,用这样的材料加工成塞子封堵酒瓶后,就会向葡萄酒释放异味,最终给消费者而带来不良的体验。这个概率有多大?2004年WineSpectator曾经组织2800多款葡萄酒通过品鉴鉴别木塞污染,发现7%的葡萄酒出现木塞味。发现葡萄酒出现木塞味不是最坏的事情,因为品鉴的人知道这瓶酒是被木塞污染了,不会责怪酿酒师;产生木塞味的物质,会遮盖葡萄酒的果味,试想:当这些物质的浓度遮盖了果味,但是尚不能被明显识别为烦人的木塞味时,消费者是不是会认为这款葡萄酒不够好呢?从逻辑上讲,这种事件的概率也不会少于前文提到的比率。

消费者对木塞味的排斥越来越强烈,逼迫葡萄酒生产商开始尝试酒瓶的其他封口方案,以降低葡萄酒被污染的风险。上个世纪末期酿酒师与软木塞污染葡萄酒的斗争,是不是由于葡萄酒在美国消费的放量增长?通常新的消费市场不仅会推动消费量的增长,也会促成行业的变革,因为他们对葡萄酒的认知没有先天的约束,就像是旧世界葡萄酒常常会遇到的马味/动物气味在澳大利亚市场中却鲜有共鸣。中国消费者是不是没有必要花着自己的钱,还要违心地恭维自己不喜欢的感觉呢?

也是在那个年代,澳大利亚Clarevalley的酿酒师们,对这种木塞味说不,他们集体决定不再使用软木塞,而改为螺旋盖。螺旋盖?那不就是扎破我手的那家伙吗?现在每次开启螺旋盖,总是要小心翼翼,时不时会浮现出手际血红一片的景象,在讲课示范时,不厌其烦地讲解,如何避免开启螺旋盖时手被划伤。仔细研究一下,螺旋盖用于葡萄酒瓶的历史要远远早于这个年代,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关注。现今,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出产用于本土消费的葡萄酒,几乎全部使用螺旋盖。

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尝试新方法,就如同400多年前尝试使用软木塞封堵葡萄酒瓶一样,如果墨守成规,或许葡萄酒不会发展到今天的辉煌。世人瞩目的玛歌酒庄,在新世纪之初,就开始了不同类型封口材料对葡萄酒品质影响的研究,在获取十几年的实验经验之后,曾经在2014年向世人展示其研究成果。伟大的酒庄之所以伟大,因为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总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软木塞垄断葡萄酒瓶口的江湖地位被动摇,高分子材料塞子也应运而生。人工材料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还可以呈现为多种色彩,有些使用彩色高分子材料塞子的葡萄酒甚至不使用胶帽,给葡萄酒瓶口多了一道风景线。然而,高分子塞的密封性一直是其短板,制约了它江湖地位的提升。

经历过螺旋盖、高分子塞的尝试,葡萄酒行业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新型塞子DIAM。同样使用天然软木材料加工而成,却与传统的软木塞加工技术不同,DIAM塞子加工时,将天然软木分割成细小的颗粒,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将软木中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分离掉,再将这些处理过的软木颗粒,使用天然植物胶粘合在一起,压制成长圆柱形塞子,同时添加专有的聚合微球体,使塞子具有很好的弹性。没有木塞味困扰的DIAM塞子获得了那些出产以果味见长的葡萄酒生厂商的青睐,在阿尔萨斯、勃艮第被迅速推广,中国的精品酒庄也开始尝试这一产品。

尽管遭受到了一些市场挑战,然而葡萄酒瓶口的江湖,400多年来,软木塞一直独步天下,即使在现今,仍然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包括DIAM塞子),绝对的霸主地位。

揭秘敬酒的来历


莎士比亚(Shakespeare)笔下创造了多对爱侣罗密欧(Romeo)与朱丽叶(Juliet)、哈姆雷特(Hamlet)与奥菲莉亚(Ophelia)、麦克白(Macbeth)夫人与其备受折磨的国王除了这些,莎翁笔下还有形影不离的面包和葡萄酒。《温莎的风流娘们儿》)(TheMerryWivesofWindsor)是最早记载人们通过敬酒来纪念难过或快乐时刻的作品之一。不过,早在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将陈面包浸入自己喜爱的红葡萄酒之前,就已经有敬酒的历史了。

我们很难确定敬酒的真正起源,因为在最古老的文化中就已经有某种形式上的敬酒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们最初以酒祭神,后来他们延续传统,以酒祝贺朋友。当时,为健康而敬酒的传统也流行起来,《国家地理》(NationalGeographic)杂志曾报道称,在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参议院就颁发了一项法令,规定所有人在进餐时都必须为奥古斯都(Augustus)皇帝的健康而举杯庆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17世纪时,Toast一词首次被使用,这个词的原意是面包,当时面包可以被放入葡萄酒中。人们认为放一块面包在酒中可以让它吸收酒的酸味,同时葡萄酒也可以让面包吃起来更美味。在19世纪和20世纪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致敬酒辞者(Toastmaster)这是格鲁吉亚自公元前700-500年就有的传统,致敬酒辞者在主持敬酒的同时也防止人们过量饮酒。那时,敬酒可不是说完祝酒辞后小喝一口,而是要一饮而尽。如果没有人来主持的话,那么敬酒环节可能会非常拖延时间,而且人们也可能喝得酩酊大醉。

事实上,让人喝得酩酊大醉常常是敬酒的目标:中世纪早期,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的酒杯底部呈弧形,不便放下,这迫使宾客喝完杯中的酒液。据说,18世纪时,国王乔治四世(GeorgeIV)在派对上会弄断葡萄酒杯的杯梗,使宾客一旦开始喝酒,就必须得喝完杯中的酒液。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喜欢那些庆典活动,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反敬酒俱乐部和运动的兴起,虽然势头并不是很猛,但他们也重新定义了敬酒这个行为。一些关于致敬酒辞者的书中更是写道饮用红葡萄酒和香槟(Champagne)需要谨慎与节制以及我们永远都不想让朋友来向我们敬酒或者让我们去向他们敬酒。

敬酒的流行也催生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游戏,而这些游戏一般是为了吸引女士的注意而设计的。有的男人会割伤自己的皮肤,让流出来的血与酒液混合制作成迷人的鸡尾酒,然后拿起这杯酒向心仪的女士表达忠心;也有人为了向一名美丽的女士致敬,而拿她的鞋子当作杯子来喝酒。不过,这些不理智且不卫生的做法不值得提倡,现今也没有人这么做了。

如今,敬酒已经演化成我们所熟知的更文明、节制和理智的形式,不过依然残留一些以往的痕迹。在现代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致敬酒辞者仍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揭秘总理的生日大餐


7月1日,在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马赛,晚上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马赛餐馆LeM.lePassedat宴请中方代表团。

LeM.lePassedat的大厨PhilippeMoreno之前接受采访时偷偷告诉记者:7月1日,还是一位神秘中国客人的生日。

中国总理李克强出生于1955年7月,而当天,正是他60岁生日。60大寿,无论对中国人还是法国人来讲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布鲁塞尔、巴黎、马赛、阿尔勒总理这两天马不停蹄地忙于工作,他应该没什么心思考虑生日的问题。但LeM.lePassedat饭店老板GeraldPassedat对中国总理的来访深感荣幸,想给他准备一套难忘的生日大餐。

GeraldPassedat是马赛地区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petitnice的老板兼大厨,2013年他在马赛老港的地中海博物馆开了自己的饭店LeM.lePassedat,饭店由深得他真传的、他在petitnice的二厨PhilippeMoreno先生负责。

GeraldPassedat猜测,李总理一行选择来LeM.lePassedat进餐,不仅是因为这里位于马赛新建的地标性建筑--地中海文化博物馆内,就餐时可以把窗外的碧海蓝天一收眼底。更重要的是这里用料讲究,价格亲民,而且菜肴独具地中海特色,这比去一家米其林三星餐馆更有意义。

李总理一行的就餐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半小时。如何让客人在90分钟时内品尝到地中海餐饮特色的精髓?这让习惯了准备三四个小时法式大餐的厨师们颇费脑筋。我不了解李总理,但我希望能让他在我的饭店里尽可能地品尝发现地中海特色的美味。GeraldPassedat说。再三探讨后,他们才拟定李总理的生日菜单。

首先是餐前酒配包括小章鱼在内的三份开胃小吃;头盘是海鳌虾配烤葱泥;主菜是当日捕捞的野生鲷鱼配Petitnice神秘配方的特制酱汁;甜点由本地特产红浆果制作而成,名字很有意味:巴黎-马赛。

至于佐餐配酒,GeraldPassedat表示,为了向地中海和普罗旺斯致敬,他特地选择了两款当地的好酒:2012年的ChateauSimone的白葡萄酒和2010年BandolTerrebrue的红葡萄酒供客人们选择。虽然人们习惯白葡萄酒配海鲜,红葡萄酒配红肉,其实这款红葡萄酒配鱼也非常美味。GeraldPassedat说。

对于饭店给李总理准备的神秘礼物,GeraldPassedat偷偷地告诉记者:我想李总理会喜欢巧克力,我们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超赞的巧克力蛋糕。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