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茅乡村藏酒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郑氏家族与较古老的茅酒》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据《郑氏族谱》记载,唐朝末年,由中原迁徙到茅台村(现茅台镇)定居的郑氏祖先沿袭中原的祭祀和饮酒习惯,利用郑氏族人的酿酒技艺和茅台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开创了郑氏酒师在茅台酿制酱香型白酒的先河。
据郑氏族人相传,郑氏族人中有位既酿酒又行医的祖先,一日大宴宾客品酒正酣时,突然天气骤变,乌云滚滚,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晾晒在院中的多种中药被冲到了正在发酵的酒曲中。次日开启房门,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这位祖先深受启发,在酒曲中加入各种中药材反复试验,终于创制了独特的117味中药材古老茅酒制曲秘方,然后制成曲药粉,郑氏酒师使用。从此郑氏酒师用祖传的酿酒技艺和现行制曲秘方酿制的古老茅酒更加口感舒适,品质上乘,郑氏酒师更是声名远扬,名震云、贵、川各省。各家酿酒作坊争相聘请郑氏酒师担任酒师。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较古老的酿酒作坊


较古老的酿酒作坊:1998年,成都老东门大桥外的水井坊遗址被发现,被埋藏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蜀酒文化也随即启封。据考古发现,水井坊遗址是一处明清时代典型的"前店后坊"格局的酒作坊。令人惊讶的是,这是一个600年来一直都在使用的酒窖!600年不间断的生产,打造着成都人的酒文化,这究竟需要怎样强大的生命力?水井坊如同一位智慧的老人,它沉默而含蓄,却在不经意间,包容了一切的过往。酒越老越香,这600年的窖池会孕育出怎样的好酒?全兴集团为了延续这数百年的文化与宝库,特地耗巨资聘请科研人员在连续使用至今的水井坊窖池中,分离出大量的赋予水井坊香型的特有菌种,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生产出活色生香的高档白酒"水井坊"酒。此酒一出,引来无数惊艳的目光,而当水井坊以"穿越历史,见证文明"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已不单单是一瓶酒而已,它所代表的是600年历史、文明的鲜活传承!

较古老的中山王酒


1977年,在河南省平山县地区发掘战国时中山王的墓。在整理出土文物时,发现有两个装有液体的铜壶,这两个铜壶分别藏于墓穴东西两个库中。外形为一扁一圆。东库藏的扁形壶,西库藏的圆形壶。两个壶都有子母口及咬合很紧的铜盖。该墓地势较高,室内干燥,没有积水痕迹。发掘人员当场将这两个壶的生锈的密封盖打开,发现壶中有液体,一种青翠透明似现在的竹叶青;另一种呈黛绿色。出土时,两壶都锈封的很严密,启封时,酒香扑鼻。这两种古酒竟能储存二千多年,至今不坏,证明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221年),我国的酿酒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故宫博物院于1978年10月委托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对壶中的液体进行鉴定。11月,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派人去故宫博物院取样鉴定。从外观察,两个壶整体完好,并不渗漏。首先将东库的扁形壶打开,开盖时有特殊气味,其壶内液体未满至壶口,壶壁没有液体下降的痕迹,液体呈浅翡翠绿色,透明,有很多像泥土状的棕色沉淀物。壶底有少量的铜锈块。壶中有一块直径大约5厘米呈扁椭圆形鸭蛋状的固状物;将西库圆壶打开,开盖时也有特殊气味,壶内液体也未至壶口,但壶壁上有液体下降5厘米的痕迹。液体呈黛绿色,发暗,不太透明。壶底有很多沉淀物。
鉴定人员用虹吸法将两壶内的液体分别转移到玻璃瓶内。并用广口瓶提取部分样品到化验室进行查验。12月完成鉴定,综合分析为:
1、两壶液体均含有乙醇;2、液体的沉淀物很多,不是蒸馏酒;3、不含有酒石酸盐,故不是水果酒;4、含氮量较高,含有乳酸、丁酸。确定氮是属于动物性或植物性蛋白物质。
根据化验结果,判定该液体为奶汁或谷物酿造的酒。有些专家认为是一种配制酒,因壶中鸭蛋形固状物是人为加进去的,作为药材或香源在酒中进行浸渍泡制。
总之,无论中山王酒是奶汁酒还是谷物酒或是配制酒,它是我国也是世界是现存较古老的酒。距今已有2200余年之久。

较古老的酿酒工艺


商代的甲骨文中关于酒的字虽然有很多,但从中很难找到完整的酿酒过程的记载。对于周朝的酿酒技术,也仅能根据只言片语加以推测。
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方》和《杂疗方》中可看到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较早的酿酒工艺记载。
其中有一例"醪利中"的制法共包括了十道工序。
由于这是我国较早的一个较为完整的酿酒工艺技术文字记载,而且书中反映的事都是先秦时期的情况,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大致过程如下:
药材→切碎→浸泡(煮)取汁→浸曲←(水)
│↓
│混合←米饭←蒸煮←米
└─→↓
发酵

酒醪←药材

好酒→继续发酵

药酒
从上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的酿酒有如下特点:采用了两种酒曲,酒曲先浸泡,取曲汁用于酿酒。发酵后期,在酒醪中分三次加入好酒,这就是古代所说的"三重醇酒",即"酎酒"的特有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