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酒名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真正有史书记载的较早的酒名——玄酒》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在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在民族五千年的制酒和饮酒过程中,玄酒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玄酒一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玄酒的诗赋、典故以及礼仪记载。“玄酒”一词被收入《辞海》第1928页,是真正有史书记载的较早的酒名。
研究人类千百年来的白酒文化精髓可以从玄酒酒文、玄酒酒德、玄酒酒礼、玄酒酒具这些方面来展开。
玄酒酒文——
品世纪玄酒,赏周朝文化。
玄酒,始于西周。从周朝(公元前1066年)开始,就出现了大量赞美玄酒的文学作品。《礼记》中:“玄酒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乡饮酒义》中:“尊有玄酒,贵其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质也。”《礼记》中:“凡尊,必上玄酒。”可见,玄酒清醇,尊贵,为周朝之上乘美酒,后人不能忘记玄酒之源。
玄酒酒德——
家有玄酒,人有玄德。
所谓“酒有六德”,讲的就是饮酒的目的是“助人逸乐”。而玄酒的酒德在于对世人的教化作用。《乡饮酒义》里:“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礼记·礼运》中:“故玄酒在室……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玄酒大大发扬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教化人们不要忘记饮食的本源。玄酒文化的发展实质上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是民族传统美德在饮酒上的完美体现。
玄酒酒德文化,起源于“玄德”。“玄德”就是天德,天地之间大德大成。
玄酒酒礼——
宴宾、祭祀,行“大羹玄酒礼”。
西周时就对玄酒宴礼有了严格的规范。《仪礼·乡饮酒礼》中提到:“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答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辱。介亦如之。及席宾、主人、介。众宾之席,皆不属焉。尊两壶于房户间,斯禁,有玄酒,在西。”可见,历史上对饮玄酒的时间、次序、数量等都很有讲究,场合越隆重,酒礼就越复杂。
谈到玄酒酒礼,较值得关注是“大羹玄酒礼”。“大羹玄酒礼”源于周,广泛应用于祭祀等场面宏大或庄严神圣的场合。
玄酒酒具——
赏“兽面纹龙流”。
史书记载及考古发现证实,古代有专门盛玄酒的酒具。古代盛玄酒的专用酒器是“兽面纹龙流盉”。“兽面纹龙流盉”出现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前476年),此盉为青铜制品,高30.1厘米,全长39.2厘米,重2960克。“兽面纹龙流盉”专盛玄酒,以调和酒味浓淡。且外形极为美观,集审美和实用于一体。
“太古无酒,以水行礼。后王重古,尊为玄酒。”玄酒是“文化的源头之酒”。玄酒文化历经人类千百年,是文化酒的一个经典。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洋河大曲的记载


据记载,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在宿迁建有行宫,留住七天,品尝洋河大曲后挥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赞语,并指定其为向王室的贡品。
二十世纪初,洋河大曲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15年三义酒坊所酿之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上获银牌奖,1929年裕昌源酒坊的大曲酒在工商部国货展览会上获二等奖。1932年有八家酒坊,年产白酒经6040担,以洋河镇聚源涌、逢泰、南王人和及共他乡镇的树泉、润泉酒坊著称。1934年江苏全省物品参展。可见流传数百年的“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这副对联,对洋河大曲是较精彩的赞誉。
洋河大曲这一传统佳品,在解放前因战争连年而生产凋蔽,奄奄一息。新建立后,拨出专款,在几家私营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营洋河酒厂。几十年来,洋河酒厂几经改造、扩建,现已成为我国知名的名酒厂家。洋河大曲酒具有色、香、鲜、浓、醇五种独特的风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的特点,闻名中外,蝉联国家名酒三连冠。

东坡蜜酒的诗文记载


一般说文人喜酒,苏东坡先生亦然。不过,他酒量不大,“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终日不过五六合”,这便是他的饮酒习惯。说到他在饮酒方面的习惯,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看别人饮酒,“见客举怀徐饮,则于胸中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二是喜欢自己做酒,他到定州当太守,做出“中山松醪”;贬官到惠州,做出“真一酒”和“桂酒”;谪居黄州五年,做出“压茅柴酒”和“蜜酒”。每一种东坡酒,都伴随着一段传奇佳话。
东坡豪放热情,一生广交朋友,其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四川绵竹武都山的道士杨世昌,便是东坡一位好友。他听说东坡落难黄州,门庭冷清,遂不避嫌疑而来,并留下酿造蜜酒的古方。东坡对此非常感激,专门写了两首《蜜酒歌》赠给杨道士,其中一首写道:
珍珠为桨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项。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向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何悠悠,蜂蜜大胜监河候。
与苏东坡相交甚密的秦少游饮过苏东坡的蜂蜜酒后,大发感慨——
酒评功过笑仪康,错在杯中毁万粮。蜂蜜而今酿玉液,金丹何如此酒强。
苏东坡则和道:
巧夺天工术已新,酿成玉液长精神。迎宾莫道无佳物,蜜酒三杯一醉君。
诗歌大意是:前列天酿酒缸里的酒液开始像小鱼一样吐泡泡,第二天酒液清澈光亮,第三天打开酒缸居然闻到酒香。这甘浓的美酒清亮迷人,你看那南园中的蜜蜂像雨滴一样浓密,看来上天酿酒想要醉倒我!
苏轼这首蜜酒歌中反复出现蜜蜂、采花,看起来这个蜜酒真是香甜无比。可惜,苏轼酿出的所谓蜜酒,喝下去似乎并不怎么甜蜜,反而会导致严重的腹泻。有人曾问苏轼的两个儿子苏迈、苏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酿酒秘方有问题,还是酿造工艺有问题?两位苏公子不禁抚掌大笑。他们说,其实他们的父亲在黄州仅仅酿过一次蜜酒,后来再也没有尝试过,那一次酿出来的味道跟屠苏药酒差不多,不仅不甜蜜,反而有点儿苦苦的。细想起来,秘方恐怕没有问题,只是苏轼太性急,可能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的工艺去酿,所以酿出来的不是蜜酒,而是“泻药”(事载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其实,不管苏轼酿出来的是什么,当他按照杨道士的秘方,满怀希望酿酒的时候,未尝不是在酿造着自己对人生、生活的一份希望吧?在黄州这个地偏人稀的小城,也许正是这一杯苦涩的家酿蜜酒能够给东坡居士带来一点甜蜜的快乐吧?如果说从苦涩的酒水里能够品味出甜蜜的味道,也不惧怕腹泻的危险,这又算不算是一种潇洒呢?
现在我们品一块东坡肉,吃一碗东坡羹,少喝一点东坡蜜酒,生活真美好啊,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也变成了苏东坡,你说潇洒不潇洒?生活当然还是很苦,但是要善于苦中作乐,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乐趣,这才是真潇洒!

较早与酒有关的东西


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较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人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保健等各方面在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我国较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人类较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较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现已出土的较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存较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已发现的较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较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较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记载酒的较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较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较早的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较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方》。
较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韩非子》“宋人酤酒,悬帜甚高”。
我国较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较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前列个全机械化黄酒厂:无锡黄酒厂
目前国产价格较贵的酒:茅台酒。
目前产量较大的饮料酒:啤酒。

“沱牌”较早不是酒,惊呆了有木有?!


“沱牌”,说到这个词,您肯定会想到名酒“沱牌舍得”酒,但是,扒一扒历史您会发现,“沱牌”较早其实不是“酒”,而是卖酒排队的号牌。


“扒一扒”射洪酿酒历史
一说到诗酒之乡射洪,大家就会联想到唐代诗人陈子昂和“沱牌曲酒”。但“扒一扒”射洪的酿酒历史才知道,较早名扬四海的射洪美酒还不是“沱牌曲酒”,而是“射洪春酒”。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射洪就有人酿酒。当时,射洪的酿酒作坊以稻黍粱为原料,药曲发酵,小缸封酿,酿出的酒色绿而味寒,得名“射洪春酒”。唐代,陈子昂赴洛阳设金樽绮筵,带去家乡美酒招待宾朋,“射洪春酒”从此名震京华。后来,杜甫追寻陈子昂宦游射洪,品“射洪春酒”后写下千古绝句,“射洪春酒寒仍绿”。
射洪酿酒工艺不断改良升级,并逐渐实现批量生产。宋代,“射洪春酒”以纯净、透明、甘、醇、甜诸味调匀而知名;明代,酿“谢酒”,清冽馨香,名噪蜀中;清代乾隆时期,射洪的酿酒作坊发展到百余家,酿造方式也从小缸到窖池转变。
清末,酒商李明方从古酒坊易名而来“泰安作坊”,该作坊位于射洪县南柳树镇(现“沱牌镇”),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民国年间,泰安作坊在继承唐代“春酒”、明代“谢酒”的传统酿造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的配制方法,酿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这就是“沱牌曲酒”的前身。


那“沱牌曲酒”一名是如何得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在泰安作坊前,李氏开设有酒肆,取名“金泰祥”。由于李氏得“射洪春酒”真传,并汲当地青龙山麓沱泉之水,酿出的酒味浓厚,甘爽醇美,取名“金泰祥大曲酒”。
金泰祥的生意日盛,门前常常排长龙。由于金泰祥大曲酒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产量有限,每天皆有部分酒客慕名而来却因酒已售完抱憾而归,翌日再来还须重新排队。店主李氏见此心中不忍,遂制小木牌若干,上书“沱”字,编上序号,发给当天排队但未能购到酒者,来日凭“沱”字号牌可优先沽酒。此举深受酒客欢迎。从此,凭“沱”字号牌而优先买酒成为金泰祥一大特色。
民国初年,前清举人马天衢回乡养老,小饮此酒顿觉甘美,又见“沱”字号牌,遂乘兴写下“沱牌曲酒”四字,寓以“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诗意,店主李氏从此将“金泰祥大曲酒”正式更名为“沱牌曲酒”,沿用至今。

真正尊贵的酒--舍得酒


世上被成为“高档”的酒有很多种,但真正可以称得上“尊贵”的凤毛麟角。
高档的酒一般上是价格昂贵,品质也的确堪称上成,却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样的酒就只能是“高档酒”而已;有的酒年代久远,确属少见,但表示年代的数字是单薄而抽象的,同样缺乏丰富内涵,难称“尊贵”。而新近面市的酒中新贵——“舍得酒”,却让人感受到“尊贵”!
“舍得酒”的酿造是较古老的酿酒古镇——四川射洪。这种运用了时下较先进的生态酿造技术酿出来的酒,从品质角度堪称完美——但这种完美并不能成为舍得酒“尊贵”的理由。真正让舍得酒闪耀出尊贵光芒的,是深藏于“舍得酒”中的深邃文化内涵。
“舍得”二字,在的语言里是有很丰富的内涵的。在佛教中,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空、空即是色,道教里,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在儒家,舍恶以得仁,舍欲以得圣;在如今人的眼里,“舍”是付出,贡献,是投入;“得”是成果,是产出,是承认。
舍得,是哲学,是思想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且不说舍得的文化内涵如何深邃,舍得哲学如何闪耀惊人的智慧,单看舍得酒的酒瓶、包装就令人沉迷于它的尊贵品位。无论是涵蓄内敛的包装,还是造型古拙的酒壶,或是低调的标准用色,完全没有那种普通高档白酒的那种逼人的锋芒。不是真正有品位的酒客决不会选这样一种并不光彩夺目的高档酒,他们要的是肤浅的虚荣。
舍得醇味,舍得智慧,令凡尘俗世如此真疑惑不解,又令真正的智慧精英如此的陶醉沉迷。
而充满了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舍得"酒可以称之为是“尊贵”的酒。

较早的酒神曹操


2010年9月29日,“古井贡酒公祭酒神曹操”活动在古井集团正德广场精彩落幕。
10月22日,在素有“药都酒乡”之称的安徽省亳州市,市长牛弩韬透露,计划将2011年(亳州)酒文化节改成曹操酒文化节,并把曹操作为古井和亳州的“酒神”来祭奠。
10月29日,在“亳州曹操学术研讨会”上,知名作家、古井集团副总裁杨小凡再次公开宣称,曹操是古井的酒神,引起与会专家的强烈反响。
对于酒神这个概念,东西方有不同的解释。在西方,狄俄尼索斯(Dionysus)被奉为酒神;在,对于酒神并没有定论,人们经常提到的仪狄、杜康,至多是传统中较早酿酒的人,还不能算作酒神。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酒神,曹操为什么会被古井和亳州市尊为酒神呢?
追求精神自由,敢于特立独行的美酒精神
在新版《三国》电视剧中,曹操临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世人昨日看错了我曹操;今日又看错了;也许,明天还会看错。可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这句话作为台词在这部电视剧中曾经多次出现,虽然这只是编剧一厢情愿的后现代解构,但是我们仍然能其中看到一个真实可敬、特立独行、敢于追求精神自由的曹操。这正是典型的传统美酒精神的体现。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酿酒业繁盛的地区,相对来说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就会比较高。酒,已经由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升华为了一种文化象征,即美酒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深刻影响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而亳州之所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与这里的饮酒风气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曹操之前的亳州人老子(亳州市涡阳县)、庄子(亳州市蒙城县),其道家哲学思想追求的是“无为而治,浑然一体”,向往自由,忘却生死荣辱。这些都可说是传统美酒精神的体现。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原本就是一个崇尚道家思想,追求清静无为的人,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遗憾的是,终其一生,他都没有过上这样的生活,能让他获得如此感受的,就是饮酒。这也是曹操一生爱酒的重要原因。
现代人对曹操较大的误解,就是“忠”与“奸”。对于这一点,在刚刚结束的亳州曹操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外的40多位专家已经达成了一致:对于曹操的误读,始于南宋时期北方政权的沦丧,出于一种民族的情绪,人们把这股怨气一股脑撒在了1000年的曹操身上,于是他就由一位心怀天下、扶危济困的忠臣,变成了一个谋权篡位、祸国殃民的奸臣。我们对此大可暂且不论,这里单讲的是在他身上所体现的美酒精神: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以酒笼络天下贤才,成就煮酒论英雄的千古佳话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关于曹操以酒识人的例子。比如温酒斩华雄,当袁绍听说关羽只是一个弓马手,认为他没有资格出战的时候,曹操却“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在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傲视群雄,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等辈为冢中枯骨,唯独将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刘备与自己一同称为旷世英雄;在大宴铜雀台时,曹操让本族子弟和外姓武将比射,以西川红锦战袍一领作为酬谢,当两边人马争执不下时,他命各赐蜀锦一匹,诸将各各称谢,轮次把盏。
这些举动,既体现了曹操为人的豪气,又表现了他识人、用人的智慧。在他的家乡亳州,至今还流行着一句俗话“酒品如人品”,即通过饮酒来考验人品的习俗。
爱酒又禁酒,始终保持对于酒的理性、清醒态度
曹操爱酒是无疑的,否则也不会亲自去研究酿酒技术,改进并总结出“九酝酒法”。但是同时,曹操对于酒的认识是理性而深刻的。一方面他非常了解酒的种种优点和好处;另一方面,他也深刻认识到酒的弊端。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由于连年饥馑,爆发农民起义。曹操虽善饮,但从国计民生大局着眼,坚持在国难当头之时下诏禁酒。对于曹操的这一举措,士族势力进行了强烈的抵制。以孔融为代表的士族官僚,对曹操的禁酒令进行了冷嘲热讽。后来虽为讽刺曹操禁酒被降职,但其家依然“宾客日满其门”。孔融常自叹:“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一个要饮酒,一个要禁酒,表面上是一桩小事,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确实反映了两种政治势力的尖锐斗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为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这种“办事人”,就是一种理性对待酒、对待自身和社会的态度。对于孔融等人的行为,曹操是一忍再忍,较后终因孔融等人的所作所为太过分,较终借故把孔融、杨修、许攸等人先后处死,极大的打击了士族势力,推动了改革顺利进行。
借酒抒怀,开一代饮酒风气,开创“建安诗风”
文人真正将文化与酒并在一起,大概应从汉代算起。但在西汉时期,流行的是赋,兴排比铺陈,讲究语言华美,借一时的酒兴大概是很易成功的。因此,从曹操开始,酒才步入了文学宫殿。
曹操身处乱世,以过人的文韬武略终结了汉末的军阀混战。所以写起诗来也如老将,悲壮苍凉,沉郁雄浑。他的酒诗,至今在世上千年流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大概意思几乎都懂,但是,后人们能够真正体会到他心底的豪气与寂寞吗?年轻时就喜爱上酒了,崇尚道法自然的饮酒体验与美酒精神;甚至自己亲自动手酿酒,继而把酿酒方法完善后上奏皇帝;曾因酒壮英雄胆,孤身行刺董卓,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后也曾因国事而禁酒,为禁酒而杀人;再通过对酒的运用,与刘备等人在当世舞台上共同上演了一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传奇大戏;较后把对酒的感受以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开创了一代酒风与诗风。从而完成了一个历史上较完整、较丰富的酒文化形成过程。这样无可争议的“酒界泰斗”,试问天下还有几人可与把酒言欢?不是“酒神”又是什么?我们甚至可以说,曹操不仅是古井贡酒和亳州市的酒神,还可以说是的酒神。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尽管历史和民间对曹操存在多种误读,但是作为爱酒、懂酒、敬酒、惜酒、劝酒的曹操,一直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至少受到家乡人民和所有爱酒人的尊敬。

真正的茅台酒产自哪里


随着茅台酒厂不断地扩产能、增品类、实行“一品为主,多品开发”发展战略,市面上来自茅台酒厂的酒品越来越多。就连一些经销商也不免心生迷糊,到处求解。其实,“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是一个很大的企业概念,它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等近20家企业构成,所涉足的产业领域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行、科研等。实际上,真正的茅台酒厂产品只有9个品牌:茅台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神舟酒、名将酒、财富酒、灿烂人生酒、仁酒和华窖酒,均出自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前三者是消费者在市面上常见的酒品,尤其是“飞天”和“五星”商标的茅台酒自去年已被市场一度炒高,至今没有回落的迹象。有人透露,后6种酒基本都是不上架的,即没有条形码,不进商超,只能订购或专供。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并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291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1997年,原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改制成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拥有的茅台酒生产、销售等业务划归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其自身则作为集团公司统管集团成员的生产、业务等各方面的工作。

有关桑落酒的酒名


河东郡,郡多流杂,谓之徙民。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涤浆焉。别调氛氲,不与它同。兰熏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较佳酌矣。北魏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四》记载:
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瓮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斋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上述两处记载虽然在刘堕或刘白堕的名字上稍有不同,但这显然是典籍的传抄中出现的错误,因为所记载的事实基本相同。刘白堕本是河东人,后来迁居到洛阳,以擅长酿造美酒而知名,以至载于史籍,传于后世。河东地区在今山西省西南部,洛阳在河南省北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这两个区域形同一地,风俗习惯非常相近。刘白堕把河东的酿酒技术带到当时北魏的都城洛阳,无非是想扩大经营,获得更多的效益。但是,这也充分说明早在北魏时期,河东的酿酒技术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天下,而处在河东北端的汾阳汾清酒在随后的北齐时代成为贡酒,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至于刘白堕较擅长的桑落酒,在当时只是酒的一个通名而不是某种酒或某个地区的酒的专名。《诗经·卫风·氓》中就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所谓“桑落”就是桑叶凋落,这在北方正是农历九、十月间。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七谈到黍米造酒法时,称“十月桑落,初冻则收水,酿者为上。”明朝人刘绩的《霏雪录》上说:“河东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甚美,故名桑落酒。”可见,桑落起初是一个时间概念,后来逐渐成为一类酒的名称。酒以“桑落”名之,是说正是桑叶凋落之时,取井水酿酒,所酿之酒风味独特,为当时之人所喜爱。
对河东人刘白堕所酿桑落酒的色美味醇,上述典籍的称赞是:“香醑之色,清白若涤浆。别调氛氲,不与它同”、“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既有颜色、清浊和味道的直接描述,又有对其酒劲儿的肯定和形容。《魏书·汝南王悦传》说,在北魏时,“清河王怿为元叉所害,悦了无仇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尽其私佞。”这显然是说,桑落酒是朝中权贵心目中较好的酒。北魏王朝前后的两座都城,大同和洛阳,一个在河东之北,一个在河东之南,在这个时代所看重的桑落酒,如果说主要是产于河东地区,也并不为过。《周书·韦夐传》记载:“(明)帝大悦,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斗,号之曰逍遥公。”这就是说,河东酒已经成为当时的头牌,如同现在说“山西醋”一样,只要是河东之酒,必是上乘佳酿。到了唐代,桑落明确地成为宫廷用酒,所以,《旧唐书·职官志》记载道:“若应进者,则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等酒。”我们说过,河东与长安只有一河之隔,其经济地位自汉代以来就不亚于长安周围郡县,这对于它的酒业发展肯定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魏晋以来,足以影响天下风物的文士也喜饮桑落酒。大诗人庾信曾在多首诗作中推崇桑落酒:
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跂窗催酒熟,停杯待菊花。(《卫王赠桑落酒奉答》)
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愿持河朔饮,分劝东陵侯。(《就蒲州使君乞酒》)
秋桑几过落,春蚁未曾开。只言千日饮,旧逐中山来。(《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
在庾信的这些佳句中,“桑落”和“菊花”在当时为酒的代称。蒲州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古时属河东,在此代指桑落酒的产地河东。“秋桑几过落”,就是指桑落酒。而“只言千日饮,旧逐中山来”则是用典,指中山人狄希酿制的千日酒。诗人来到河东蒲州,一定要喝当地较好的酒,那就是河东桑落酒,如同今日来到汾阳,一定要喝杏花村的汾酒和竹叶青酒一样。其实,汾阳就在河东地区的北端,只是在汾清酒名扬天下之前,从地名上讲,河东的知名度更高,范围也更广,所以,包括汾阳清酒和桑落在内的好酒,也被人们称作河东酒。当然,在古代,河东酒也并非全部产自汾阳,但汾阳所酿之酒,却是河东地区较好、较有名的美酒。换句话说,天下美酒在河东,河东美酒在汾阳。

酒的起源,较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相信大家都喝过酒,但是鲜少有人知道酒的起源。其实,酒的起源也分为很多种,下面就来普及一下关于酒的起源较为权威的说法吧。


其实酒并非是某个人发明的,这一点与外国葡萄酒颇为相似。关于酒的起源,我们可以从古文中找到相关记载。根据晋代文人江统作文《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其中,上皇是指远古神话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仪狄是指夏禹的一个属下,时间上晚于上皇时代。关于杜康,可以说大家都比较熟悉,从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已有相关了解。但杜康学术界的说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间的一个知名酿酒家。总而言之,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儿成,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物发明的。
所以可以说,酒和外国葡萄酒一样,较早的起源都是源自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