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库网(jiuku365.com)美酒百科频道的《无死角揭秘进口葡萄酒为什么都有中文背标》内容,更多精彩欢迎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

当我们去选购一瓶葡萄酒的时候,我们常会通过葡萄酒的酒标来大致了解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产区、价格、口感等信息。这些酒标有的是贴在葡萄酒瓶正面的,我们称为正标,一般为所产国家的官方语言或者英语,有的是贴在葡萄酒瓶背面的,我们称为背标,在看不懂正标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利用背标来了解葡萄酒的信息。那为什么进口葡萄酒都有中文背标?今天小编为大家无死角揭秘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

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口葡萄酒必需加贴中文标签。在中国,尽管英语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但是鉴于进口葡萄酒的正标涉及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各种语言,因此,中文背标成为了消费者获取葡萄酒信息的主要方式。酒类标签包括:葡萄品种、葡萄酒中文名、添加剂、收成年份、质量等级、产区、产酒国名、净含量、酒精浓度、灌装日期、警告语、国内经销商和代理商名称以及联系方式等等。

既然法律这么规定,那为什么有的进口葡萄酒没有中文背标呢?因为有些进口葡萄酒是不进超市或是不在市面上销售的,所以根本就没有背标。尤其是那些小酒庄,因为他们早已经被私人订购完了。

中文背标对进口葡萄酒的销售帮助是极大的,以至于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背标都产生了期许。一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中34%的人认为中文背标仍缺乏一定的信息,而这正是影响他们选择进口葡萄酒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为1000名中国消费者对背标的期许调查,不难看出他们最想了解的是葡萄酒的产地和风味。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都对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有了一定的概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也会像中国消费者的期许一样不断完善,进口葡萄酒也能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进口酒背标陷阱多,遇到这些请小心!


众所周知,进口酒和其它进口食品一样,必须要有中文标签。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可是很多家公司却正在或者已经因为这个问题遇到了打官司的大麻烦,从而影响了公司正常运营。况且,新的《食品安全法》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行而且更加严格处罚;同时,关于进口酒的品质质量却不如标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时常见诸于媒体,这是为何呢?

下面,笔者举例二、三与进口酒同仁探讨。

陷阱一,标签中的原料及辅料。

现在常见的是“葡萄汁、二氧化硫”,也有写“葡萄汁、微量二氧化硫”。这二种写法的不同看似不大,但是却成为一些“专业打假人士”的发财之道。为什么呢?

因为,依据卫生部回复质检总局办公厅的卫办监督函〔2012〕851号文件,允许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的葡萄酒在2013年8月1日前在标签中标示为二氧化硫或微量二氧化硫;2013年8月1日以后生产、进口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的葡萄酒,应当标示为二氧化硫,或标示为微量二氧化硫及含量。很多葡萄酒商家由于灌装日期刚好在2013年8月1日以后而在中文标签上没有及时更改过来,就被一些所谓的“专业打假人士”遇上而遭受赔偿损失,即使品质没任何问题,再权威的机构检测出的质量合格报告也没有用,就凭小标签上的这二个字就要接受处罚。

对于这个法规的说法,笔者和绝大多数的酒业同行有同感,就是:在逻辑上,含有“微量”二字更具说服力,对消费者的说明更清晰,但是,法规即然出了,就得执行啊。但是,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法规中最后一句话说的标示二氧化硫的含量!这个含量的数据由谁出才是标准呢?是酒庄?酒庄所在国家的检测机构?还是中国的海关检疫部门或者国内的权威检测机构?很遗憾,这一点没有注明。

陷阱二,如何介定进口商?

现在很多进口行为实际发生是国内的商家通过有进出口代理权的中间代理公司进口的,从而在海关卫生证书上标的进口商都是这些代理公司,那么,中文标上的进口商以何为准呢?

陷阱三,何时贴中文标的问题?

这对于很多的进口商来说都是个大麻烦,因为法规已经说了要贴上中文标签才能销售,但是,在销售流通的哪一个环节前要必须贴上没有统一的做法,各地执法也不一样。而中国的国情又是各级经销商都不想信息透明,要在背标上贴上自己的信息。

另外,关于这一法规的合理性探讨,如果在国外装瓶时就贴上,若是到了中国海关商检时有一个单词或者酒精度等细节上的差错那就惨了!全部要撕下!而若是在进口时在海关出关时全贴上又是一大麻烦,全部拆箱,同样要增加人力物力。因此,很多进口酒同行认为最合理的做法是从进口商出仓库时必须贴上。

上述等等,其他一些细节方面不做探讨,希望做进口葡萄酒及食品的朋友们多加注意,千万别因为这个问题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食品安全是大事,这是勿庸置疑的前提条件。而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法规在未来肯定会将更加完善,一个进口酒这个细分的品类的中文标签问题就已经是如此问题多多,可想而知在食品安全方面还有多少未暴露出的问题。我们不能期待靠一个中文标签来解决中国进口食品的安全,而是真正治本的制度和法规。

进口红酒中文标签有什么内容?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标签?


大家平时在超市购买葡萄酒时,走到进口红酒旁边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是进口葡萄酒,为什么瓶身还贴有中文背标?中文背标一定需要吗?

中文背标  

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背标?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背标,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进口和销售。

在进口环节,质检总局早在2012年就推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该公告第六条明确指出: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报检时,报检单位除应按报检规定提供报检资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提供标签检验有关资料并加盖公章: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2、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3、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5、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很多进口葡萄酒也会自带外文背标,当进口到中国时,还是得再贴上一个中文背标。因此,在很多正规进口葡萄酒上,可以看到两个背标,一个中文的和一个外文的。有时候,因为背标尺寸问题,中文背标会部分覆盖或完全覆盖外文背标。

中文背标上有哪些信息?

根据《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强制标示内容:即“国家检验检疫局”规定必须显示在中文背标上的内容:

(1)酒名称:应在背标的醒目位置,清晰地反映正标中所显示的所有关于此葡萄酒真实内容,酒庄或酒品名+葡萄品种。

(2)配料清单:一般以“原料与辅料:葡萄汁,二氧化硫”的形式呈现。

(3)酒精度:如,13%vol。

(4)生产商名称和地址、进口商的名称和地址。

(5)日期标示:这里所指的日期标示为灌装日期,如图2016年1月18日。

(6)贮存条件:如,室温避光卧放或倒放。(这里不是真正专业教你方法,而是相关政府部门给出的标准)

(7)净含量:标准瓶为750ml。

(8)警示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强制标示)。

2、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

有些进口葡萄酒的背标上还会出现:“保质期:10年”这样的字眼,而有些进口葡萄酒则没有标示保质期。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根据商检局的规定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其它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但是,由于中国人对葡萄酒接触并不多,因此会由此及彼地从牛奶保质期想到葡萄酒保质期,不少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一些生产商开始标示保质期。

但从专业人士以及相关报道表示,标注保质期的是误区,更容误导消费者对葡萄酒质量的误解。只要在规定的温度,和适合的储存环境下,葡萄酒能长期保质。

3、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即可标可不标示的内容

(1)产品类型:可以标示葡萄酒的类型和含糖量,如“干”、“半干”、“半甜”和“甜型”,或者标示其含糖量。

(2)产品的条形码:也就是对应唯一产品的编号代码,是产区进入超市的时候必须要有条形码。为了让酒品更加正规,有可追溯性,一般要求必须有条形码

(3)二维码:能让消费者在这可以的社会迅速方便的获取产品所有内容。

(4)公司的Logo或标语。

(5)批号。

(6)饮用方法:如有必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饮用量、饮用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推荐采用标示“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等劝说语。

(7)能量和营养元素。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没有中文背标?

1、假冒伪劣的葡萄酒,不法商贩利用消费者喜欢购买进口产品的心理,捏造了进口酒的身份,利用消费者不懂外文的情况来企图蒙混过关。

2、原瓶进口第一步是海关报关检查,查的是正标,看酒本身是否合格。第二步进保税仓库贴背标,然后商检局检验背标。原则上进口酒都必须贴背标然后经商检局检查。不过现实情况下贴一批出来给商检局抽检就行。

部分酒在仓库里可以暂时不贴标,当酒到了各级经销商手上后,经销商可以贴自己的背标,只要标上的内容符合在商检备案就行。因此会出现进口酒是没有帖中文标的。(试想一下,总代理全都帖上自己的背标了,他的下级代理是不是又要撕了再帖自己的呀?)

但是在店里上架零售的进口酒都必须提前贴好背标。所以,一些“不帖中文标就证明是假酒或者渠道有问题”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3、在参加一些酒类展会或者一些新品推广的酒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没有中文背标的葡萄酒。因为对于这些葡萄酒,不参照一般的进口食品的要求,而是有其它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是参加酒会的一些样品酒或者赠品酒,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4、我们外出旅游自带,或者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的葡萄酒,也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通过本文,大家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除了以上特殊情况外,只要是正规进口的葡萄酒,必须要有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标签可要注意了哦。

进口红酒中文标签上有什么信息?进口红酒为什么有中文标签


很多小伙伴在超市购买红酒时,会发现进口红酒上也贴了中文标签,大家是否为进口红酒上贴了中文标签而疑问重重?相信初识进口红酒的朋友都有这样的顾虑吧啊!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标签,进口红酒的中文标签有什么要求。

进口红酒为什么有中文标签?

事实上,进口葡萄酒乃至一切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流通,按照中国相关法规的要求,均必须贴上中文标签。

质检总局对进口葡萄酒标签有明确要求,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背标,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进口和销售。

在进口环节,质检总局早在2012年就推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

该公告第六条明确指出: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报检时,报检单位除应按报检规定提供报检资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提供标签检验有关资料并加盖公章: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2.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3.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5.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质检总局会对标签是否规范、货证是否相符进行查验。根据公告,进口预包装食品无中文标签的以及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格式版面检验结果不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将判定为标签不合格而不允许进口。

进口葡萄酒的中文标签应该有哪些内容?

依照涉及标签要求的葡萄酒类产品三个标准:

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

2.饮料酒分类GB/T17204-2008

3.葡萄酒GB15037-2006

相关部门强制要求进口葡萄酒的标签上出现以下10项内容。

1.酒名称:专有名称、标准名称、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创新名称(标准名称);

2.原料/原料与辅料:加入的水及酒基标注、加工助剂可不标;

3.原产国;

4.代理商、进口商、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5.日期:包装(灌装日期)保质期10%以上酒精度的饮料酒可免标;

6.贮存条件;

7.净含量:体积单位,只有黄酒可用重量单位,有字符高度的要求,与酒名在同一展示面,含独立小包装时标示其净含量时要标数量和件数;

8.酒精度

9.警示用语;

10.葡萄酒类型或含糖量。

另外,标签上若标注葡萄酒的年份、品种、产地,应符合GB15037-2006中3.3、3.4、3.5的定义:

3.3年份葡萄酒,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就含量的80%;

3.4品种葡萄酒,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75%;

3.5产地葡萄酒,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

为什么有的葡萄酒没有中文标签?

根据《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

进出口用作样品、礼品、赠品、展示品等非贸易性的食品,

进口用作免税经营(离岛免税除外)的、使领馆自用的食品,

出口用作使领馆、我国企业驻外人员等自用的食品,

可以申请免予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

另外,只要是参加展会、酒会的样品、展示品葡萄酒,以及赠予经销商等关联组织的礼品或样品葡萄酒,以及使领馆自用的葡萄酒,均可不贴中文背标。

旅客海外购物自带,或者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的葡萄酒,均不要求贴中文背标。

从以上内容大家可以知道,进口红酒有中文标签这是国家进口要求,不要因此而怀疑这瓶红酒是不是假货,事实上,大多数市面上的葡萄酒都应该有中文标签哦。

从中文标示认识进口葡萄酒


本文介绍了从中文标示上来认识进口葡萄酒,从而进行更好的选购。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渐提升,人们在满足物质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于是进口葡萄酒尤其是进口红酒成为人们爱慕的对象。但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外文正标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很难识别,而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贴有正文背标。因此国内消费者主要通过阅读中文背标来选购进口红酒,那么中文背标上会标示哪些信息呢?

一、酒名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什么葡萄酒都有属于自己的酒名,有一些以酒庄名来作为酒名,有一些则以葡萄品种名作为酒名,还有一些则以所在地命名或者名字中穿插着以上三个信息,当然也有特意为一款酒命名的,

二、原料与辅料

这一项基本所有的进口红酒都一样,原料是葡萄那自不用说,辅料是二氧化硫想必大家就有疑问了:为什么进口红酒中还会添加二氧化硫?其实,不光进口红酒,所有的红酒中都会添加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在红酒中主要其防氧化作用,而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不足以完成全部工作,所以才会人工添加。但是这个量也是很少的,所以不会身体产生伤害。

三、产区

产区这一项不同的进口红酒会有不同,首先如果进口红酒的进口国不同那产区肯定会不同,其次就算是同一个进口国,那在进口国内也有很多产区。比如法国有最富盛名的十大产区分别是:波尔多产区(Bordeaux)、勃艮第产区(Bourgogne)、卢瓦尔河谷产区(LoireValley)、罗纳河谷产区(RhoneValley)、阿尔萨斯产区(Alsace)、香槟产区(Champ>

四、葡萄采摘年份

这一项与葡萄酒外文正标上的年份一致(很多回会表示“见正标”),都是酿造这款红酒所使用葡萄的采摘年份,而并非灌装年份。别小看采摘年份,通过查看采摘年份与产区再联系葡萄酒年表,你便能知道当年是否是个“好年份”。

五、原产地

这一项标注的也是一目了然,每一瓶进口红酒都有属于它的原产国,所谓原产国也就是指这瓶酒的生产国,不过单单凭借原产地是而判断一款红酒品质的好坏,因为生产商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在中国市场上最多的是来自法国的进口红酒,除此之外智利和澳大利亚的也很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六、产品类型

这一项指的是进口红酒的含糖量,根据含糖量的不同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

上面这个甘甜划分不仅适用于红葡萄酒,而且还适用于白葡萄酒等所有的平静葡萄酒。

七、级别(有一些标为等级)

进口红酒根据原产国的不同等级划分也会有区别,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法国红酒的分级制度(AOC),也称原产地控制命名。

需要注意的是,法国在2010年为了配合欧洲葡萄酒的级别标注形式,将AOC改成了AOP、VDP改为IGP、VDT改为VDF,取消了VDQS。不过这并不是强制性的,所以也有许多酒庄(尤其是那些名庄酒)依然沿用以前的分级制度。

八、葡萄品种

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种类繁多,常见的红葡萄品种有: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黑皮诺(PinotNoir)、西拉(Shiraz)、品丽珠(CabernetFranc)等,白葡萄品种有: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esling)、琼瑶浆(Gewurztraminer)、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葡萄品种这一项可能是一种葡萄,也可能是多种葡萄:旧世界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大多使用多种品种进行混酿,而新世界国家(美国、智利、阿根廷)则大多使用单一品种酿制。至于哪种方式酿造的葡萄酒好,那就见人见智了。

葡萄酒爱好者最爱哪种背标?


哈佛大学在读博士生马克艾伦桑顿(MarkAllenThornton)通过数据研究了葡萄酒品质与葡萄酒背标之间的关系。桑顿得出的结论十分有趣,背标上的一些词语会让消费者反感,但是有的词语又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那么,小小的背标究竟有什么学问呢?意面(p>大产区(worldlocation):葡萄酒的背标上标注的是大产区的时候,则表明这瓶葡萄酒品质一般。价值(value):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葡萄酒爱好者,他们都不喜欢酒标上含有“value”一词。餐酒搭配建议:没人喜欢背标上的餐酒搭配建议。桑顿发现,在酒标上标出餐酒搭配建议的弊大于利。知名葡萄酒作家W.BlakeGray也这样认为,因为他一点儿也不喜欢美食杂志上那些非常具体的餐酒搭配。当一瓶酒的背标上给出了食物搭配建议时,就表明这款酒的品质很有可能并不是特别好。那些标有菠萝(p>如果您想买一瓶口感多汁的葡萄酒,就不要考虑酒标上含有李子(p>

一定程度上来说,背标上的词语反映了葡萄酒的品质,这可以从葡萄酒的评分中得到验证,人们也往往更喜欢含有某些特定词语的背标。大多消费者认为,背标上没有与食物有关的词语时,葡萄酒才有可能是优质的。折扣(discount):频繁出现于评分较高的葡萄酒酒标上。酒杯(glass)、手工酿造(handcrafted)、年份(vintage)等词表明葡萄酒具有较高的品质。酒标上标有最优质(greatest)、德国(German)、纯净(p>如果一瓶葡萄酒的酒标含有风土(terroir)、年份(vintages)和一些法语词汇,那这很有可能就是您要找的优质葡萄酒了!当然,酒标上的词语与葡萄酒获得的评分并非永远一致。一瓶葡萄酒也许标有“价值”一词,但往往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人们通常在查看酒标上的形容词之后才会决定这瓶葡萄酒是否值得购买。

进口红酒中文标签有什么内容


大家平时在超市购买葡萄酒时,走到进口红酒旁边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是进口葡萄酒,为什么瓶身还贴有中文背标?中文背标一定需要吗?

中文背标

进口红酒为什么会有中文背标?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葡萄酒必须有中文背标,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禁止进口和销售。

在进口环节,质检总局早在2012年就推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该公告第六条明确指出:首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报检时,报检单位除应按报检规定提供报检资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提供标签检验有关资料并加盖公章:

1、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2、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3、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5、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很多进口葡萄酒也会自带外文背标,当进口到中国时,还是得再贴上一个中文背标。因此,在很多正规进口葡萄酒上,可以看到两个背标,一个中文的和一个外文的。有时候,因为背标尺寸问题,中文背标会部分覆盖或完全覆盖外文背标。

中文背标上有哪些信息?

根据《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2758-2012)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进口葡萄酒中文背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强制标示内容:即“国家检验检疫局”规定必须显示在中文背标上的内容:

(1)酒名称:应在背标的醒目位置,清晰地反映正标中所显示的所有关于此葡萄酒真实内容,酒庄或酒品名+葡萄品种。

(2)配料清单:一般以“原料与辅料:葡萄汁,二氧化硫”的形式呈现。

(3)酒精度:如,13%vol。

(4)生产商名称和地址、进口商的名称和地址。

(5)日期标示:这里所指的日期标示为灌装日期,如图2016年1月18日。

(6)贮存条件:如,室温避光卧放或倒放。(这里不是真正专业教你方法,而是相关政府部门给出的标准)

(7)净含量:标准瓶为750ml。

(8)警示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强制标示)。

2、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

有些进口葡萄酒的背标上还会出现:“保质期:10年”这样的字眼,而有些进口葡萄酒则没有标示保质期。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根据商检局的规定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其它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但是,由于中国人对葡萄酒接触并不多,因此会由此及彼地从牛奶保质期想到葡萄酒保质期,不少消费者认为,没有标示“保质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一些生产商开始标示保质期。

但从专业人士以及相关报道表示,标注保质期的是误区,更容误导消费者对葡萄酒质量的误解。只要在规定的温度,和适合的储存环境下,葡萄酒能长期保质。

3、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即可标可不标示的内容

(1)产品类型:可以标示葡萄酒的类型和含糖量,如“干”、“半干”、“半甜”和“甜型”,或者标示其含糖量。

(2)产品的条形码:也就是对应唯一产品的编号代码,是产区进入超市的时候必须要有条形码。为了让酒品更加正规,有可追溯性,一般要求必须有条形码

(3)二维码:能让消费者在这可以的社会迅速方便的获取产品所有内容。

(4)公司的Logo或标语。

(5)批号。

(6)饮用方法:如有必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饮用量、饮用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推荐采用标示“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等劝说语。

(7)能量和营养元素。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没有中文背标?

1、假冒伪劣的葡萄酒,不法商贩利用消费者喜欢购买进口产品的心理,捏造了进口酒的身份,利用消费者不懂外文的情况来企图蒙混过关。

2、原瓶进口第一步是海关报关检查,查的是正标,看酒本身是否合格。第二步进保税仓库贴背标,然后商检局检验背标。原则上进口酒都必须贴背标然后经商检局检查。不过现实情况下贴一批出来给商检局抽检就行。

部分酒在仓库里可以暂时不贴标,当酒到了各级经销商手上后,经销商可以贴自己的背标,只要标上的内容符合在商检备案就行。因此会出现进口酒是没有帖中文标的。(试想一下,总代理全都帖上自己的背标了,他的下级代理是不是又要撕了再帖自己的呀?)

但是在店里上架零售的进口酒都必须提前贴好背标。所以,一些“不帖中文标就证明是假酒或者渠道有问题”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3、在参加一些酒类展会或者一些新品推广的酒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没有中文背标的葡萄酒。因为对于这些葡萄酒,不参照一般的进口食品的要求,而是有其它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是参加酒会的一些样品酒或者赠品酒,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4、我们外出旅游自带,或者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的葡萄酒,也可以不贴中文背标。

通过本文,大家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除了以上特殊情况外,只要是正规进口的葡萄酒,必须要有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标签可要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