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餐礼仪
酒会一般以酒水为主,食品从简,餐序不像正式宴会那么繁琐,但用餐时,依照合理顺序进行,既能保证自己吃饱吃好,又使自己不失风度。标准的酒会餐序依次为:开胃菜、汤、热菜、点心、甜品、水果,也有很多酒会不备热菜。酒会上用餐,切忌大吃大喝,最好做到合理搭配,取食有度。
在酒会上用餐时,无论是去餐台取菜,还是从侍者的托盘中取酒,都应做到礼貌谦让,遵守秩序,取食时切忌显得急不可待,吆五喝六,或者加塞儿、哄抢,不顾及他人需求,这既影响了他人进餐,又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2、交谈礼仪
酒会是交流信息的重要场合,因此参加酒会时不可矜持不谈,“故作深沉”,而要抓住时机,积极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交谈。这样才能起到获得信息,联络感情,结交新知的目的。
同他人攀谈,若话不投机,千万不要显出不耐烦的神色,或急于脱身而造成他人的不愉快。谈话时,也不要心不在焉,掠过对方的肩膀扫视别人或左顾右盼。
3、持杯礼仪
细微之处的小动作最能体现主人的优雅和追求。饮用葡萄酒时,将食指、中指和母指三个手指握住葡萄酒杯的杯脚上既优雅又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4、敬酒礼仪
葡萄酒与白酒的敬酒礼仪不同,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干杯时讲究文雅和舒缓,然后喝一口酒,以示敬意即可。
5、饮酒礼仪
参加酒会要饮酒有度,不要开怀畅饮,也不应大呼小叫,或对别人劝酒。因为那样会给人以缺乏教养之感。同时,参加酒会一定要熟悉自己的酒量,适度取酒,切不可贪恋杯盏,引起醉酒,导致行为失态,语言失禁,以至于事后追悔莫及。
6、照顾女士
虽然酒会上宾客应“独善其身”、自酬自助,但男士照顾女士的原则依然适用,这也是男士体现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如果女士酒杯空了,男士应主动上前斟酒,或为其叫来侍者斟酒。如果女士形单影只,没有人与之攀谈,男士则应主动上前,与其谈话,免其尴尬,或邀请其加入别的人群。
7、斟酒礼仪
如果在家里举办酒会也许不会有侍者参与,此时如果女士酒杯空了,男士应主动上前斟酒。为了留下旋转葡萄酒以及闻葡萄酒的空间,不要将酒杯斟满。红葡萄酒倒入杯子的1/3即可,白葡萄酒倒入杯子的一半,而起泡酒或香槟则可以倒入杯子的3/4。
8、告辞礼仪
酒会并不严格限定时间,但宾客也应体贴主人,适时离开。一来使得主人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二来不妨碍主人的其他社交安排,如晚宴、约会等。另外,离开酒会时,不要忘记向酒会主人表示谢意。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小常识
在许多宴会上,选择饮用葡萄酒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在享用葡萄酒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基本礼仪呢?
1、倒酒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不过千万别把酒满上,最多将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因为,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在摇晃酒杯时才不至使酒溢至外面;同时,留有足够的杯内空间,可挽留从酒中逸出的香气。
但气泡酒不受三分之一规则的限制。原则上,气泡酒一直倒到气泡冒到杯口,类似于倒啤酒。如我们是顺着杯壁慢慢倒酒,则顶部气泡就会较少,这时斟酒的原则是三分之二。
2、检验
如在餐厅用酒,侍者开瓶后会向主人的杯中倒入一点点酒,在得到主人认可后才会换瓶或向其他人倒酒。试这口酒的目的是检验酒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而不是确认酒的口味是否对胃口。
3、举杯
从方便角度讲,手握杯身是最自然,也是最稳健的。许多人也是这样拿杯的。但正确的姿势是手指捏着杯身下的杯杆,甚至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底也是正确的,之所以这种既不自然、又不平衡的姿势才是正确的,是因为这一方面避免将人体温度传导给葡萄酒,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手指印留在杯身,影响对酒的观赏。
或许在有些人的记忆中有一种将杯杆夹在中指和无名指间,用手掌托住杯身的握杯姿势。那是饮用白兰地时优雅而又浪漫的握杯姿势,但饮用葡萄酒时最好不要采用。如果自认为酒温太低,则也可以用这种姿势来对葡萄酒加温,而不必机械地、教条地按上面所说的方式举杯。
4、敬酒
西方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5、打转
葡萄酒入杯后不要即刻饮下,入口前还有个晃杯的动作。晃杯的目的是释放酒的香气,同时也是给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时间,使酒有柔和的过程。这也是酒不能倒太多的原因之一。
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并顺着杯转动的方向打转。好的晃杯动作会使杯中之酒形成较大的凹面,从而加速香气的释放和氧化;同时又有优美的螺旋状运动轨迹。晃杯时,千万不可将酒晃到外面。晃杯动作可通过在杯中放些水来练习。但水与酒是不一样的,一杯水可能已练到了打转自如,酒可能在杯中还是不听使唤地晃来晃去,有被晃出的危险。当然也可以偷懒,将酒杯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指按着杯底在桌面上划圈似地移动,以起到晃杯的作用。
葡萄酒敬酒礼仪的注意事项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如今虽简化了很多繁文缛节,但也有一些重要的礼节传承了下来,比如酒桌文化。随着葡萄酒走进大众生活,这些葡萄酒敬酒礼仪,你可能用得上。
1. 主人先敬定基调
宴会多少都有个主题或缘由,或新人喜宴,或亲人相聚,或同学聚会。如果是比较正式的宴会,主人家会在开宴前致辞,向宾客敬酒表示欢迎,宾客可在之后回敬。如果是氛围轻松的家庭聚会,长者可能也会说上两句美好祝愿,待长者话毕,小辈们可向长者敬酒。
2. 敬酒前礼+祝酒词
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人家在致辞前会通过言语或手势吸引来宾的注意。宾客视情况决定是否要举杯站立,并且在主人家致辞时,应保持安静以示尊敬。在一些非正式聚会中,主人家可能说一些比较轻松的祝酒词,宾客可应承两句,表达对主人家的美好祝福与感谢。
3. 承敬之道
当尊者长者主动敬酒时,晚辈要站立并举杯,并且晚辈要主动为长辈倒酒。同辈之间敬酒,目视对方以示尊重。不论谁来敬酒,承敬之人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谢谢”、“客气”等礼貌用语和微笑随时备用。
4. 精致的碰杯
在以葡萄酒为社交酒饮的场合,需要注意正确的拿杯和碰杯方式。手持杯梗,而不是手握杯肚,这样可以避免在杯壁上留下指纹,同时避免手掌的温度加热酒液。并且因为高脚杯杯口又薄又脆,敬酒碰杯一般以杯肚轻轻相碰,避免杯口相碰。如果是向尊者长者敬酒,葡萄酒杯的杯口可以略低于对方,以示尊敬。
5. 适度劝酒
在敬酒时,最好避免豪饮。适度的社交劝酒可以拉近感情,莫让这美味的葡萄酒成为双方的“礼仪负担”,而且醉酒失言失态,可能还会起到反效果。
葡萄酒会伤害牙齿吗?
口腔健康关系到每天吃饭是否健康,是最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葡萄酒也会伤牙。家建议,喝酒的同时吃点奶酪,可以减缓腐蚀程度。喝完酒后,也别忘了及时刷牙或漱口。白葡萄酒:德国研究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发现,白葡萄酒比红酒更易侵蚀牙齿珐琅质,长期喝还会腐蚀牙齿保护层,使其对冷热酸甜等食物更加敏感。如果你对白葡萄酒情有独钟,可以通过高钙食物来抵消伤害,喝酒后可以吃点奶酪,或者喝点酸奶,其中含有的钙元素可以中和酒里的酸性物质,提升唾液修复牙齿的能力,保护牙齿。红葡萄酒:常喝红葡萄酒的人会发现牙齿上长满斑点。纯红葡萄酒中含有天然色素酚类化合物花青苷,对牙齿不会造成伤害。但有的红酒不纯,深红的颜色往往来自人工色素,就会侵蚀牙齿。建议喝完红葡萄酒后一定要及时漱口,把清水含在嘴里15秒钟,然后吐掉。
葡萄酒礼仪:如何正确开一瓶葡萄酒
拿到一瓶葡萄酒应该如何开启呢?其实开瓶是一项慎重且优雅的动作,被列为葡萄酒礼仪之一。所以今天来讲一讲葡萄酒的开瓶方法,而且静止葡萄酒和和起泡酒的开瓶方法不一样哟……
静止葡萄酒开瓶的步骤:
1、先将酒瓶擦干净,再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沿防漏圈(瓶口凸出的圆圈状的部位)下方划一圈,切除瓶封,切记不要转动酒瓶。
2、用布或纸巾将瓶口擦拭干净,再将开瓶器的螺丝钻尖端垂直插入软木塞的中心(如果钻歪了,木塞容易被拔断),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钻入软木塞中。
3、以一端的支架顶住瓶口,拉起开瓶器的另一端,将软木塞稳当而温和地拔出。
4、感觉到软木塞快拔出时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轻轻晃动或转动,绅士地拨出软木塞。
起泡酒开瓶的步骤:
1、左手握住瓶颈下方,瓶口向外倾斜15度,右手将瓶口的铅封揭去,并将铁丝网套锁口处的铁丝缓缓扭开。
2、为了避免软木塞因气压而弹飞出去,一边用手将其压住,一边盖上一层餐巾。用另一只手撑住瓶底,慢慢地转动软木塞。酒瓶可以稍微拿低一点,这样会比较稳。
3、若感觉到软木塞已经快要推挤至瓶口时,只要稍微斜推一下软木塞头,腾出一个缝隙,使酒瓶中的碳酸气一点一点释放到瓶外,然后静静地将软木塞拔起。响声不要太大。
当然,开启一瓶起泡酒,特别是香槟,将香槟瓶摇晃,气泡喷洒而出的开法,是庆功宴中的戏剧效果,虽然可以增添喜庆的气氛,却难免有些浪费又不够专业。
香槟还有另外一种开瓶方法:据说在拿破仑时期,当军队从战场凯旋而归时,战士们从聚集欢庆的人群手中接过香槟,他们兴奋之余直接抽出随身携带的马刀砍断香槟瓶塞,从而缔造了用军刀开瓶的豪情传统。
掌握一些葡萄酒礼仪非常必要
独饮一杯葡萄酒,可以随心所欲,可到了公众场合,我们就得多注意一些,掌握一些葡萄酒礼仪非常必要。葡萄酒礼仪是非常有益的社交工具,不论是西式晚宴,正式聚餐,还是与恋人或父母一同进餐,它们不仅可以让你不怯场,也能显示出你的品位和素质。这么实用!还不赶紧get起来!1、如何开瓶?美女来教你!(1)静止葡萄酒的开瓶方式(视频)(2)起泡酒的开瓶方式(视频)注意:开起泡酒前千万别摇,不然瓶内气压太大,开瓶时会很危险。同时,开瓶时注意酒瓶呈45度倾斜,一边按住软木塞,一边旋转酒瓶,这样安全一些。2、喝红葡萄酒时怎样倒酒才正确?酒瓶开了,就该倒酒了。倒酒看起来虽简单,但也是个技术活,但时间久了自然就熟能生巧了。以下图这位美女的姿势为例,握住酒瓶下部,缓慢往酒杯中倒酒。当要停止时,身体稍微远离,轻微旋转酒瓶底部,快速收瓶,避免滴酒。3、一杯葡萄酒倒多少合适?中国人喝白酒喜欢满上,而葡萄酒一般是不满上的。通常而言,标准的一杯葡萄酒为150ml,即一瓶标准葡萄酒倒5杯。而根据不同葡萄酒使用不同杯型的规矩,经验人士便总结了更加简便的倒酒规范,可供参考:红葡萄酒入杯为1/3,白葡萄酒入杯为2/3,香摈倒入杯中时,应先倒1/3,待酒中泡沫消退后,再往杯中续倒至七分满即可。4、正确的持杯方式以下这张图中的持杯方式都是对的吗?实际上,一个人喝酒的时候,随你怎么拿,但到了社交场合,以下这些姿势都不符合礼仪。正确的持杯方式如下图左上角,握住杯柄,将杯柄置于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其他手指自然放置。此外,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你还可以如下图其他三种方式持杯,这都是符合葡萄酒礼仪的。5、如何品酒?四部轻松搞定!喝酒容易,品酒不易,且品且珍惜。品酒的乐趣就蕴含在以下四部曲中,一起来学习一下。(1)看:在白色背景下看葡萄酒的颜色,观察其澄清度和是否有酒腿,从颜色类型和浓郁程度可大致猜出葡萄酒年份、品种、酒精度、糖分甚至气候(暖气后和冷气候)。(2)闻:适当摇晃酒杯后,闻闻葡萄酒的香气,葡萄酒的香气通常可以“泄露”出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品种、是否经过橡木桶陈年、产区和年龄等秘密。葡萄酒的香气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葡萄酒的果香,二类是发酵过程产生的香气,三类是陈年后产生的香气。(3)尝:喝一口酒,让酒液在口腔中翻滚,感受葡萄酒的甜度、酸度、单宁、酒精度、酒体、余味这六个方面,是否达到了平衡。(4)总结:通过以上观色、闻香、品味,对葡萄酒的品质、平衡性、陈年潜力、葡萄品种特性、产区和价格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这对你今后的葡萄酒品鉴学习会很有帮助。6、涂了口红的淑女要注意了去正式的社交场合,女士肯定是要化妆的。涂了口红喝酒可能会在酒杯上留下口红印,所以喝酒的时候尽量在杯口的同一个地方饮用。如果留下了口红印,不要用手指擦,用面巾纸擦较好。7、碰杯可别随便碰虽然对于葡萄酒碰杯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上图这种杯口对杯口的方式显然不安全,要是酒液飞溅出去,岂不是失了仪态?所以,正确的碰杯方式应该是这样的:手持高脚杯,逆时针方向将酒杯稍稍倾斜(与垂直方向约成15-30度角,两个人面对面,刚好倾斜角度相反,保护易碎的杯口),将酒杯(中部较大较圆的部分)对准另一个酒杯的相同部位轻轻一碰,发出持续而爽脆的“叮叮”声。8、出门在外,别喝太快在公众场合喝葡萄酒,不要喝得太快,尽量与他人同步,杯中剩下的酒与别人的酒尽量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上。其一,可避免喝醉,其二,可以慢慢品味葡萄酒,尽享其中的乐趣。此外,还可以展现出优雅从容的姿态,何乐而不为呢?9、公共场合也要记得谦让需要往酒杯中添酒时,切记先帮别人倒,倒完再给自己倒。
葡萄酒会不会过期?
在国外,葡萄酒一般没有保质期一说,人们完全可以根据经验和知识来辨别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按有关法律规定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保质期可算是我国特色。例如祁连牌干红、干白葡萄酒的幼年期大致有半年至一年,这段时间的酒是在酒厂度过,到出厂时已步入青壮年成熟期,五六年之后逐步进入衰老期。所以,按出厂日期算,五六年之内都属于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
葡萄酒的保质期,是个不确切的概念。不是就在保质期内,质量没问题,过了保质期,质量就有问题,不能喝了。事实上,过了保质期的葡萄酒照样能喝。外国人的葡萄酒商标上,不标明保质期,没有保质期的概念。
按国人的理解,在保质期以内的葡萄酒,应该是澄清的,不得浑浊,不得有沉淀,口感效果也应该是最好的。超过保质期的葡萄酒,可能出现浑浊沉淀,口感质量下降,但仍可以饮用。
多年陈酿的红葡萄酒,如用赤霞珠、品丽珠葡萄酿造的干红葡萄酒,经过二年全新橡木桶贮藏,口味很硬,又苦又涩,必须经过十年左右或十年以上的瓶储,口味才能变得柔软、丰满、醇厚、浓郁,成为名副其实的陈酿佳酒。法国勃根地和波尔多生产的A.O.C级的红葡萄酒价值连城,有些是人们的收藏品。对这类价值极高的红葡萄酒,出现浑浊和沉淀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样的红葡萄酒饮用时,需要倒一下瓶,把瓶底的沉淀分离掉,能够给人超值享受。
未开瓶的红葡萄酒不会过期的,而且越陈,酒与橡木塞的反应越完善,酒就越醇厚,越香;若已经开瓶了,由于红葡萄酒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会渐渐失去香味,最后变酸,那只能倒掉了。
葡萄酒的好坏跟产区直接相关
好酒都用其产地来命名。爱饮葡萄酒的人士,没有谁不知道波尔多(Bordeaux)和布根地(Burgundy)的。这是法国两个产酒区的地名,堪称全球最佳酿酒区,也是著名葡萄酒酒质的标志。基本上,法国葡萄酒分成四种等级,最好的酒在招标纸上标有A·O·C,即使不知道酒质如何,这个字样已经保证它是最好的产地及最真实的原料。第一级,法定产区酒,AppellationedOrigineControlee(A·O·C)。在酒的商标上,只要是AOC级的法定产区酒,在Appellation和Controlee之间必有一个地名。第二级,优良产区酒,VinsDelimitesdeQualiteSuperricure(V·D·Q·S)。第三级,地区餐酒,VinsdePays(V·P)。这是限定在法国境内产地酿制的酒,不用标明葡萄种类或收成年份。第四级,日常餐酒,VinsdeTable(V·T)。不用标明产地,葡萄种类和年份。第三级的V·P,在法国人心中并非佳酿,不过,其品质还优良,味道还醇美。第四级的V·T是普及品,几个法郎一瓶,法国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极随意的场合饮用。
喝葡萄酒会头痛?
看些酒量很好的人,平常烈酒千杯不醉,偶尔喝少量葡萄酒,便产生头痛,于是断言葡萄酒这玩意儿很邪门,为免丢脸,以后不碰为妙。有些人时常喝葡萄酒都会相安无事,只是有一次喝了某一瓶酒后,感到头痛欲裂,便认为这家酒庄生产劣酒。
喝葡萄酒的确有产生头痛的机会。只是并非每一瓶酒或者某一特定酒厂的出品都会如此。这是由于红葡萄酒单宁很高,在酿制成酒的过程中,几乎都会经过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的程序。乳酸发酵是指故意制造一些细菌来减低酒的酸度,藉此把干涩的苹果酸转化成为奶酸。如果乳酸发酵前,酒的PH值超过3.5时,酒中便会出现一些讨厌的细菌,其中包括组织胺(histamine)。如果这种组织胺含量过高,就会令我们产生头痛。
白葡萄酒是由去皮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酿造而成,单宁较低,通常不需要乳酸发酵,即使酒中亦含组织胺,但含量低,不足以在人体中产生作用,因此喝白酒头痛的机会较低。
社交宴会必知的五项葡萄酒礼仪
在商务宴请或庆典酒席中,越来越流行选用葡萄酒佐餐。不但避免了把酒言欢时过量饮用高度白酒对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更重要的是还能彰显主人不凡的品位和见识。在这样的社交宴会场合下,掌握一些实用葡萄酒礼仪,不仅能让你表现得风度翩翩,得体大方;同时也可以保证在宴会上给宾客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对商务或政务人士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宴会葡萄酒如何持杯喝葡萄酒通常选用无色透明的高脚玻璃杯,因为葡萄酒的表现对温度非常敏感,尤其是通常要用冰桶侍酒的白葡萄酒,为了防止手掌的温度影响葡萄酒的风味,持杯时,应手持高脚杯杯柄或杯托。不过因为牢牢握住杯柄对于非葡萄酒专业人士而言并不太容易,所以即使在高端社交场合,握住杯身的情况也非常常见,如果做不到紧握杯柄,候尽量避免掌心握杯就可以了。小型的中国白酒杯、啤酒杯和纸杯一定不能用来饮用葡萄酒,对饮器和礼仪的讲究要跟对葡萄酒本身的讲究一样相称。如何倒酒中国人喝白酒时讲究酒满心诚,葡萄酒则不是。在倒葡萄酒时,酒瓶口要距离酒杯约5cm高,避免与杯沿的接触,倒酒到葡萄杯身约1/3处杯径最宽的位置即可,这样倒好酒后可以轻轻摇动酒液,使酒香散发出来,不至于因为倒得太满而在摇杯时洒出。等客人的酒杯差不多空了再为其倒酒,这样能让客人享受到一瓶葡萄酒打开后因为在空气中慢慢氧化而像花朵一样绽放出其香味的过程,而不会跟杯中已经氧化得相对比较充分的残酒混在一起影响欣赏。如何敬酒敬酒时应该将杯子举起到略低于视线,并注视对方,表示敬意。如何碰杯葡萄酒是五官都可以享受的美好事物,眼睛可以欣赏她的谜人色泽,鼻子可以闻到她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她的醇美味道,碰杯时可以听到高脚杯悦耳的声音。如果对方是长辈或者贵客,可以按中国的礼仪稍稍压低杯沿,既表示了敬意,又避免了杯口相互接触的卫生问题。如何干杯喝葡萄酒干杯时,不应该像中国白酒那样豪爽地一饮而尽,而应该讲究文雅和舒缓,但是至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葡萄酒酒会中的相关礼仪》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