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葡萄酒是红酒专题。这篇关于《葡萄酒标准瓶为什么是750ml?》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市面上,我们见到的葡萄酒酒瓶拥有不同的形状和高矮,可它们却拥有统一的容积750ml。即便是其余容积的葡萄酒,也按照750ml的倍数进行变化。为什么葡萄酒容积会如此偏爱750ml呢?它又是怎样流行至全世界的呢?

储酒器的历史演变

在罗马时期,葡萄酒并没有特制的酒瓶或盛酒器,往往都储存在橡木桶中,随饮随取。用陶土或皮革随意制成的酒瓶,只起到简单的盛装葡萄酒的作用。直到17世纪初,随着璃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玻璃制酒瓶才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当人们发现放在玻璃瓶中葡萄酒拥有更长的保质期时,玻璃酒瓶开始赢得酒商们的喜爱。不过,当时的葡萄酒瓶并没有统一容量,商人们卖酒容易缺斤少两,顾客也无法判断自己究竟买了多少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636年,英国出台法律规定,商家必须用特定容量的量斗称过后,才能把酒倒入酒瓶中。www.JiUKU365.cOm

1821年,统一酒瓶容量的专利终于出现,700毫升、800毫升的瓶型都有出现在市面上。甚至到1945年前,勃艮第的一些酒庄还在出售800毫升装的酒。

750毫升装的由来

现在通行世界的750毫升装的形成得益于橡木桶的统一容量和商贸的全球发展。早在17、18世纪,海上贸易发展迅速,当时波尔多的酒还被装到橡木桶运送到各地。

当时,波尔多的酒被装在统一的50加仑(英制1加仑4.546升)橡木桶中被运送到英国。50加仑相当于225升。所以人们需要找到某种容量能将50加仑酒正好能平均分装完的酒瓶。而当时人们发现700-800毫升的酒瓶最容易生产,而且也更便于顾客携带。于是750毫升的,可以将50加仑酒平均分成300瓶的瓶型,理所当然地成为统一选择。

由于加仑计量单位的使用,也影响到了每箱酒的瓶数。1加仑相当于6瓶750毫升的酒,为了便于计算,从此以后,酒商们便习惯将6瓶或者12瓶整合成一箱葡萄酒售卖了。

除了常见的750ml标准瓶,还有375ml的冰酒,500ml的托卡伊,以及许多1L、3L、6L、9L的大瓶葡萄酒等规格。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620ml的汝拉黄酒瓶,据说是因为汝拉黄酒长时间陈年导致的酒液挥发。这部分丢掉的酒液,被当地人认为是给献给天使的美酒,也称它为天使的欢愉。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为什么葡萄酒瓶大多是750ml?


开过无数瓶酒的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标准瓶的容量为什么恰好是750ml,而不是像可乐一样是1L、1.25L或者1.5L呢?如果是1公升,岂不是容易计算得多?

标准瓶为什么是750ml?

标准瓶的容量设定为750ml是有历史原因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的一个标准酒瓶容量为五分之一加仑,也就是大约757ml;大约在1972、1973年的时候,美国决定采用更加国际化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公升和毫升,因此五分之一加仑的酒瓶就统一改成750ml。

关于750毫升这个看似奇怪的数字,其实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罗马时期。现今出土的古代酒瓶,容量大多集中在600~800ml之间,与标准的750ml非常接近。究其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流行的两个说法是:

1.在古代,制作玻璃瓶的主要方式是吹制玻璃,也就是将溶解玻璃吹入瓶状模具,并转动模具以离心力使溶液均匀分布,待固着后剖开模具取得玻璃。在很多厂商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匠发现,一口气吹制成型的玻璃瓶容器容量在700-800ml之间最为节省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

2.750ml的葡萄酒恰好适合两个成年人吃一顿晚餐享用,平均每人2~3杯,不多也不少。

这些说法虽然有着一定的传说性,但是在设定这个数字的背后,也是有着较为科学的依据。两个人享用一顿西餐时配饮一瓶标准灌装(750ml)的葡萄酒为最佳饮用量。

虽然750ml瓶最常见,但并不是所有葡萄酒瓶都是750ml。事实上,酒瓶容量从187.5ml(约1/4个标准瓶)到30L(约为40个标准瓶)都有。

1、小瓶装

小瓶装指的是比标准瓶装容量小的那一类酒瓶,通常而言,小瓶装葡萄酒更便于携带,而且一标准瓶葡萄酒喝不完时,倒入到小瓶装中更利于保存。

此外,小瓶装的诞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凸显葡萄酒的稀缺性。例如:产量稀少的冰酒等甜酒就经常采用375ml装。

2、大瓶装

同理,大瓶装指的是比标准瓶容量更大的那一类。通常来说,大瓶装酒瓶在制作时更加耗费时间和财力,而且也不便于携带,为什么酒庄还要设计这种萌蠢搞笑的大瓶装呢?

其实,正是由于大瓶装葡萄酒不便于携带,才减少了移动的机会,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安静沉睡,储存环境也会一直保持恒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葡萄酒的品质。而且,大瓶装葡萄酒的氧化速度也会更慢,因而适合长期窖藏。

除了750ml标准瓶 这些超大瓶的葡萄酒是用来干什么的?


平日里喝酒的时候,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750mL的葡萄酒,有时也会见到375mL的小瓶装。可是在很多酒庄的陈列柜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大瓶装的葡萄酒,而这些酒通常还都是名庄酒。难道是大瓶更划算?可1.5L的大瓶酒通常比2瓶750mL的同一款酒要更贵更尴尬的是,750毫升的标准瓶都有喝不完的情况,十几升的大瓶酒要怎么喝呀?

为什么会有大瓶酒?

1、大瓶酒不易氧化,陈年潜力更好

由软木塞封装的葡萄酒会不断接触来自外界的氧气,而大尺寸的葡萄酒则因酒量较大,降低了氧气与酒液接触的比例。因此,大瓶酒的陈年会更加缓慢,适宜葡萄酒长期储藏。

2、大瓶酒有利于温度恒定

在相同的储存环境下,较大的葡萄酒容量会让温度变化更小,更有利于葡萄酒长期储存。

3、大瓶酒不易于移动

由于体积庞大,大瓶酒的挪动也比较困难,不利于流转。因此,大多数大瓶酒都能安静地躺在酒窖中,可以更好的保证葡萄酒的品质。

4、产量少,更适于投资

物以稀为贵,对于很多葡萄酒收藏家来说,他们更偏爱购买这些大瓶酒。在拍卖市场上,标准瓶葡萄酒太过普通,不易售出,所占份额也非常小。因此,整箱和大瓶装的葡萄酒会更得到收藏家的青睐。外加大瓶酒的陈年能力更强,顶级名庄的大瓶酒升值空间非常大,出售价格也能更高。

大瓶酒的质量一定好吗?

虽然大瓶对葡萄酒的陈年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适宜陈年。由于大瓶装葡萄酒十分抢眼,聚会和晚宴上与多人一起分享也十分方便,因此在国外市场上,大瓶葡萄酒非常流行,销量也一直在上升。此时,我们很难说大瓶酒里装的都是能陈年的好酒了,自然也与葡萄酒品质扯不上什么关系。

白酒一般是500ml 为什么葡萄酒却是750ml?


历史上,葡萄酒不是装在希腊的双耳陶瓶就是装在橡木桶里运输和销售。有书中曾提到,玻璃瓶开始仅仅是用于把葡萄酒从木桶运输到餐桌上,并没有大量用于葡萄酒储存,装葡萄酒的容器的形状和容量也是各式各样。

直到后来,天然软木塞开始用于葡萄酒的封瓶,葡萄酒瓶的形状和容量也开始趋于标准。那么,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葡萄酒大多都是750ml,这一国际通用标准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中世纪,所有用来运送葡萄酒的船只都是以装载多少葡萄酒的量来测量的,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经使用,现在这种方法依然存在。tonnear同英语中的tun或者ton一样,都是用来计量葡萄酒的一种单位。1ton葡萄酒=252加仑葡萄酒=900升葡萄酒,但是,这种计量葡萄酒的单位用起来比较不方便,直到1970年,为了方便,所以把运输单位统一为50加仑,也就是225升。欧盟建立葡萄酒瓶标准时也设定为了750ml,这个容量后来便成为葡萄酒瓶的国际标准容量了。

一张图或者能够让你一目了然。

眼下一箱葡萄酒一般为6瓶或6的倍数,同时我们也能见到其他容量的葡萄酒,大多都是3L、1.5L、375ml或者187ml,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750ml的整数倍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倍,其中的缘由也是与运输的大桶容量多为225升有关。

葡萄酒一箱为什么是12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不聊酒,来聊一聊葡萄酒包装的小故事。为什么葡萄酒酒瓶都是750ml?为什么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葡萄酒为什么一箱是12瓶?这都是葡萄酒的行业先辈几百年来改来改去,才最终得到的答案。今天喝上的一口美酒,其实离不开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改进。三个超有意思的小故事,送给大家。

1.为什么葡萄酒瓶是750ml的葡萄酒瓶的演变史

你可能不知道,在大多数国家,使用750ml的葡萄酒瓶是被法律强制规定的。

750ml,真是个有点奇怪的数字。

人类对于完整有一种天生的偏爱,也许来源于我们对安全感的需求。1L这个容量我们会天生感到舒服,因为1是一个整数。如果1L太大那500ml也行啊,毕竟刚好是整数的一半。

难道葡萄酒生产者不是正常人类?每天抱着个整数的酒瓶睡觉不好吗,现在变成750ml,不仅害死强迫症,可能还得做噩梦。

尽管让人不快,750ml的酒瓶成为今天葡萄酒行业的标准,有它的必然性。

古罗马帝国在公元1世纪就掌握了制作玻璃瓶的方法,但由于当时烧制工艺落后导致玻璃瓶比现在易碎,再加之昂贵的价格,根本无法用于葡萄酒。当时的人用一种叫Amphorea的双柄陶罐来储存和运输葡萄酒,十分笨重,你或许在博物馆里见过。

直到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烧煤的高炉,改进了玻璃制作的工艺,烧制出的坚固耐用的玻璃瓶才开始被葡萄酒业界所使用。

有趣的是,尽管17世纪以后,用玻璃瓶装葡萄酒在欧洲已经很普遍。可是有些欧洲国家的法律却规定,酒庄或者酒商不允许出售已经装好瓶的葡萄酒酒必须是以散装酒的形式卖给消费者。

于是你在当时卖酒的地方就会看到一幕奇观酒商现场拿一个空瓶子,然后把酒从酒桶里舀出来装到瓶子里,再封上橡木塞卖给消费者。当然,你也可以拿自己的瓶子过去。这种奇怪法律直到1860年(19世纪)才最后在英国被取消。

这个奇怪的法律和现代750ml的标准葡萄酒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那个没有机械化吹瓶的年代,所有玻璃瓶都是人工吹制,而瓶子大小都靠玻璃工人的肺活量来决定,通常介于650ml-850ml之间。

你可能已经明白为什么这种奇怪的法律会存在。因为那个年代的玻璃瓶没办法做到固定大小。为了避免酒庄和酒商故意用小玻璃瓶揩油,所以法律不得不规定,酒商必须当着消费者的面用一个标准的容器量过酒后,再装进(容量不等的)玻璃瓶中。

说白了,法律需要保证买卖双方公平公正童叟无欺。

当酒瓶可以机械化生产后,定义一个标准大小的瓶子就变得迫在眉睫。

1821年,英国研发出了机械磨具化玻璃生产,给标准化酒瓶大小提供了可能。

各个产区和酒商纷纷开始在650ml-850ml这个大小之间选择一个固定大小的玻璃瓶,并在瓶子上标注容量。

但各个产区选择的容量并不相同。

波尔多人选择了750ml,因为波尔多酿酒用的橡木桶是225L,刚好可以罐装300瓶酒。其它不管是600,650,700还是800,均不能被225L正好整除。

勃艮第和香槟选择了800ml这个整数容量的瓶子。

美国因为以前根本不使用毫升这个单位,所以大多使用5分之1加仑的瓶子,也就是大约757ml。

博若莱酒农则小气的选择了500ml的瓶子。没事,兄弟你省点儿力气,吹玻璃用半口气就行!这种瓶形现在还在被托卡依所使用。

但在后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波尔多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各国葡萄酒酿造者模仿波尔多的技术,包括使用波尔多制式的225L橡木桶。所以这些酿造者也就顺理成章的使用了750ml的酒瓶。

事情最终在1979年被写入法律。

为了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国际贸易,需要制定国际化标准。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法律规定,容量在500ml和1L之间的葡萄酒,必须使用750ml容量的瓶子毕竟使用750ml瓶子的酿造者是数量最多的(唯一被批准的例外是法国的Jura黄葡萄酒,使用620ml的特殊瓶形)。

就这样,在美国和欧盟的影响下,750ml的葡萄酒瓶最终成为了国际通用的标准酒瓶。

2.为什么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

酒瓶容量存在标准,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可是眼花缭乱。

酒瓶形状:

现代葡萄酒瓶看似形状千奇百怪,但其实本质基本相同都有着细长的脖颈和一段近似圆柱形的垂直瓶身。

这样的形状设计对葡萄酒有诸多好处。

尽管欧洲从17世纪开始就开始广泛使用玻璃瓶,但当时的玻璃瓶和现在的形状完全不一样。

原因是圆形比圆柱形的瓶子吹制难度小得多。想象一下你吹泡泡糖的情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吹出来的泡泡只能是圆形。吹玻璃同理。而当时人类的技术,只够吹出来圆形的瓶子。

但在1730s(18世纪),欧洲人发现了一个关于葡萄酒的大秘密有一些酒是可以陈年的,而且陈年以后味道会变得更好!在这之前,所有葡萄酒买回来都会短时间内喝掉。

接下来欧洲人发现圆形的瓶子陈年有很多问题。

首先,它太占地方了!一个瓶子占用的面积大不说,还不能叠着放。一个酒窖里放不了几瓶酒就全满了,也不方便运输。其次,没办法侧着放!想要长期储蓄葡萄酒,橡木塞不保持湿润就会干裂漏气,直接导致一瓶酒彻底报废。而最简单保持橡木塞湿润的方法,就是把酒侧放。

圆柱形的酒瓶完美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再加上一段瓶颈用于橡木塞,让陈年美酒变成了可能。

由于玻璃制作工艺的进步,欧洲各个产区纷纷使用了圆柱形的瓶子。这个设计如此深入人心,后来的酒不管能不能陈年,基本都使用了这种设计。

在这个统一的设计理念下,不同产区的不同瓶形,有一些是实用的区别比如香槟格外厚重坚固的瓶子是因为瓶里压力高达6个大气压。大部分其实都是因为传统当初设计瓶子时就是这个形状,没有什么理由。后来也再没改过。

波尔多的瓶子设计要晚于勃艮第,他们决定启用一款和勃艮第完全不同的瓶子,因为两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勃艮第的矮胖,我们就要细长;意大利喜欢用格外细的瓶颈,肉眼看不出和其它产区的区别,但开瓶的时候就会发现橡木塞特别难拔(偷偷告诉你,你可以利用开酒在朋友面前盲品意大利酒);德国酒瓶则通常最轻薄。

酒瓶颜色:

从透明,到棕色,橄榄绿,蓝色甚至红色,酒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

你可能知道,酒瓶大多是暗色的为了防止在陈放中光线进入酒瓶。因为光线会破坏葡萄酒的香气分子,进而产生类似于纸版,大蒜和煮烂的大白菜的味道。

但你可能不知道,暗色的酒瓶根本不是人为设计。

当时的暗色系酒瓶实属无奈。17世纪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剔除玻璃原材料沙子里的杂质,导致当时的所有酒瓶都呈现暗色系。沙子越不纯,烧出来的酒瓶颜色就越深。

这个美好的误会在人类发现葡萄酒能陈年以后,反而帮助了陈放。也就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葡萄酒瓶都是暗色系。

同样是暗色系,不同的产区还习惯于用不同颜色的瓶子。

大部分葡萄酒瓶都是橄榄绿色,尽管深浅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沙子里的主要杂质,铁元素,会呈现橄榄绿色。因此橄榄绿是玻璃的纯色。

而有些产区会在烧制的时候加入其它元素,从而形成自己的颜色。

勃艮第的酒瓶通常是一种黄绿色,法语叫feuillemorte,也就是枯树叶的颜色。很多意大利,大部分加烈酒和德国莱茵河畔产的酒,则喜欢用棕色的瓶子。而德国莫泽尔(Mosel)产区则全都用绿色。

很多不能陈年的葡萄酒会用完全透明的瓶子,以便让我们欣赏颜色,尤其是很多桃红酒。但可以陈放上百年的苏玳和托卡依甜酒也是使用的透明瓶子没人知道为什么,可能苏玳和托卡依人觉得欣赏他们金黄色的漂亮酒液,实在是太重要了吧!

3.为什么葡萄酒要按箱卖,而且一箱是12瓶?

这个真的不是法律规定。

又是一个逼死强迫症的的数字,为什么一箱不是10瓶呢?

首先,我们先得说酒庄为什么卖酒通常是按箱卖,按瓶卖不行吗?

还真不太行。

知道一点商业知识的人肯定都了解。货物在市场里的流转是按照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个顺序。

而在生产者卖给批发商的时候,货物量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市场上所有货物都需要在生产者/批发商之间定义一个合适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的量级需要符合大宗购买的需求。

比如粮食和贱金属都是吨;石油是桶(7桶大约等于1吨);咖啡是60-70kg的一麻袋。葡萄酒则是箱。

用箱这个计量单位,就是酒庄在告诉批发商你得一次多买点儿,怎么也得一箱起买就好像没见过到农户那儿收粮食的说给我来二斤。

而且选择箱这个单位也方便了搬运和运输。

那为什么一箱一定得是12瓶呢?

按箱卖酒这个传统出自哪里已不可考,但将按箱卖酒发扬光大到全世界的是法国的波尔多人(又是波尔多!)。

既然是波尔多人发扬光大的商业模式,那一箱里面有12瓶酒一定是方便了波尔多人的某种习惯。

第一个问题里说过,一桶波尔多酒可以罐装出来300瓶酒。那可以想见,一箱里面的数量需要刚好被300整除才可以,不然就会多出来无法装箱的酒。

但是,可以被300整除的数字有很多,比如2,3,4,5,6,8,10,12,15,20......300

Again,为什么非得是12瓶呢?

首先,非常小的数字和非常大的数字要被刨除掉。太小的数字,根本失去了箱这个单位的意义,和按瓶卖没什么区别,而且为数量小的酒单独装箱也会推高成本。太大的数字也不适用,因为虽然批发商是大宗购买,但一些酒(比如昂贵的大酒)如果几十瓶一箱起买,很多批发商无法承受。

但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数字看起来都很合理,比如介于6-20之间的那些数字。

所以,为什么非得是12瓶呢?原因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很多你准备好了吗?你确定吗?因为波尔多人发现,12瓶酒是不闪着腰能一次搬动的最多数量。

选葡萄酒为什么要懂酒标上的装瓶方式?


在酿酒过程中,虽然每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步骤是装瓶。你可以在装瓶前酿制出好酒,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不过如果在装瓶时出现问题,两三年的辛勤工作都会功亏一篑。

装瓶看似容易,其实大有讲究。早些年代,葡萄酒都是以散装的形式出售,随后由酒商负责装瓶,装瓶地点可以是葡萄酒的产地或是消费地,这使得制假和仿造变得尤为容易。特别是在葡萄酒短缺的年份,此种装瓶方式让假酒更加猖獗。于是一系列以提升酒质为目标的装瓶方式随之而出

1、酒庄装瓶(MISENBOUTEILLEAUCHATEAU/DOMAINE/ESTATEBOTTLED)

在20世纪40年代,木桐酒庄庄主首创酒庄装瓶方式,并说服其它一级庄在各自酒庄装瓶正牌酒。为保证酒质纯正,实力大的酒庄都会完善的酿酒和灌装设备,在自己的酒庄内灌装,所以,酒庄装瓶的酒不论酒质、口感都是上乘的,体现该酒庄所出产葡萄酒的最高水平,一般限于某酒庄的正牌酒使用,酒庄装瓶自此而来。

酒庄装瓶在酒标上的显示为:MISENBOUTEILLEAUCHATEAU。CHATEAU多用于法国波尔多,表示在在古堡内装瓶,但在勃艮第,酒庄装瓶一般用MISENBOUTEILLEAUDOMAINE表示。而在新世界国家,一般则用简单的ESTATEBOTTLED。

总之,如果你外语不好,请记住一个词AU,有它就是酒庄灌装。

2、酒商装瓶(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

PROPRIETE在法语中是指财产、所有物、产业和不动产之意。由于一些酒庄把产权卖给了控股公司,也就是常说的酒商,所以酒庄实质上属于该公司所有,一切法律责任全由公司负责。在波尔多,一些副牌酒的酒标上通常也会标示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如小拉菲(CarruadesdeLafite)。

在法国其它地区,如果整个合作社的几家酒庄共用一个车间,车间里只有一条罐装线,错开日期轮流罐装。由于合作社的整体名气大于酒庄,酒庄还是选择在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后面写上合作社的名字。虽然节省了成本,但很有可能会出现时间耽搁、卫生和风味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葡萄酒的酒质。

遇到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可能是一款品质不错的副牌酒,也有可能是品质一般的葡萄酒,这得视情况而定。

3、由装瓶(MISENBOUTEIILEPAR)

MISENBOUTEIILEPAR的意思是由装瓶。此酒的产地和风味不受葡萄酒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种葡萄酒可以产自任何地方,采用任何葡萄,任何拥有者都可以装瓶出售。如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DBR)旗下的拉菲传奇(Legende)和拉菲传说(Saga)。PAR后面通常为装瓶的地址。通常而言,这是一款比较低端的葡萄酒。

如果你外语不好,记住关键词Par。

4、酒库装瓶(MISENBOUTEILLEDANSNOSCAVES)

DANSNOSCAVES表示在酒窖和酒库的意思。酒库意思为储存瓶装酒的仓库(可能是地下酒窖,也可能为地上的仓库)。这种葡萄酒的品质也通常一般。

通过判断葡萄酒装瓶的方式可以初步鉴定进口葡萄酒的品质,但是,这仅是初步鉴定。条条规则都有例外,并不是说所有的酒庄装瓶的葡萄酒就比酒商装瓶的品质要好,因为决定葡萄酒品质好坏的因素还有很多。

为什么瓶装葡萄酒大部分都是750毫升?


经常喝葡萄酒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吗?市场上大多数葡萄酒瓶都是750毫升装。为什么是这个规格呢?今天带你一起追溯这段历史渊源。

18世纪的时候天然软木塞开始用于葡萄酒的封瓶,同时葡萄酒瓶的形状和容量开始趋于标准,而同时,法国葡萄酒早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而英国则是法国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标准化的容量成为迫切的需求。

在中世纪,所有用来运送葡萄酒的船只都是以装载多少葡萄酒的量来测量的。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经使用,现在这种方法依然存在。当时葡萄酒瓶的形状都是矮胖的,有点像陶瓶,而且各个地区容量并不统一,十七世纪的时候玻璃酒瓶才开始大量的用于葡萄酒的储存,当时玻璃瓶还是人工吹制的时代,每一瓶酒的容量大约700ml左右,是一个工人吹一口气所吹出的容器的大小,这个容量也就成了最常见的酒瓶容量。

tonnear同英语中的tun或者ton一样,都是用来计量葡萄酒的一种单位。

1ton葡萄酒=252加仑葡萄酒=900升葡萄酒,但是,这种计量葡萄酒的单位用起来比较不方便。直到1970年,为了方便,所以把运输单位统一为50加仑,也就是225升=300瓶(750ml/瓶)。

至此,作为运输器材的橡木桶的容量就被定位225升了。欧盟建立葡萄酒瓶标准时才设定为750ml,这个容量后来便成为葡萄酒瓶的国际标准容量了。

撇开历史原因,从健康角度,也似乎可以找到750ml标准容量的理由。以最常见的12度左右酒精含量的葡萄酒为例,男性每天不超过400ml、女性每天不超过300ml就都是适量的饮用。

也就是说,一瓶750ml的葡萄酒,一天内喝不超过半瓶,就基本上是健康的。而葡萄酒不像白酒和白兰地、威士忌等洋酒,喝不完剩下的话是不宜存放的,所以,最常见的750ml装的葡萄酒,就正好是不超过两个人对饮的健康饮用量。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进口葡萄酒天生就是用来对饮和分享的。

法国葡萄酒酒标为什么会出现英文?


法国葡萄酒在国内的葡萄酒市场上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它也是餐桌上的常客,尽管如此人们对法国葡萄酒依旧不甚了解,基本通过酒标来认识一款酒。

但有时候法国葡萄酒标上并不都是实用性的信息,也会有一些带有迷惑性的词,例如,人们印象中法国人向来以法文为傲,但是许多法国酒标上却有ProductofFrance的英文字样,这是否代表该酒来历不明甚至是假酒呢?

法国酒标上的英文

法国葡萄酒标上的文字,几乎全是法文,但是ProductofFrance这几个英文单词却很常见,其对应的法文则应该是ProduitdeFrance。实际上,无论是英文的ProductofFrance还是法文的ProduitdeFrance都不过是葡萄酒原产国的标注,两个写法都属于正常的做法,这是因为许多葡萄酒生产商在将葡萄酒出口到部分国家时,需要因应当地的法律法规来适当地修改酒标上的文字。

例如,加拿大食品药物法规(FDR)明确规定,对于合乎标准的进口葡萄酒,其酒标的正标上必须以英文和法文标示出葡萄酒的来源国家,正确的表达为ProductofFrance或FrenchWine。在美国,所有进口的法国葡萄酒也都必须以以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或ProducedinFrance注明原产国,而对于品牌、产地等信息则并不要求一定要使用英文。

为了应对全球化贸易的潮流,很多生产商都会选择在出口产品的酒标上使用英文标注原产国,部分酒标甚至会有英法两种语言同时出现的情况。也就是说,法国酒标上出现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毕竟对于生产商来说,设计一个相同的酒标应对不同的出口市场是相对省事的做法。

法国酒标上常见的法文都是什么意思?

法国葡萄酒酒标上的原产国标注其实并不显眼,酒标上还有许多让人感到费解的法文单词,这些酒标上常见的法语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为什么有的葡萄酒用蜡封瓶?


常喝葡萄酒的小伙伴也许见过一些葡萄酒(尤其是年份较老的葡萄酒)会在瓶口使用蜡封来封瓶,而非常见的锡帽,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蜡封葡萄酒。蜡封的葡萄酒虽然并不常见,但也不是完全见不到。而且,除了葡萄酒之外,某些烈酒也会用蜡封瓶。那么,为什么会有蜡封的葡萄酒呢?

传统

用蜡来封瓶的传统,据说来源于威士忌酒,而且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于科技的限制,现代常用的锡帽和热缩帽等封瓶工艺还不存在,因此以蜡封瓶是葡萄酒生产商普遍采用的封瓶方式。

用蜡封瓶的方式除了运用在烈酒与葡萄酒上之外,在啤酒中也不乏见。那么,这些酒类的生产者为什么要选择用蜡封瓶呢?

蜡封的作用

以蜡封瓶,简单来说其目的就是将葡萄酒密封在酒瓶之内,防止氧化,保持酒液的新鲜,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这也是在热缩帽和锡帽进入葡萄酒工业之前蜡封流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时至今日仍然有部分酒厂选择蜡封的封瓶方式,又是为什么呢?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增添了开瓶的麻烦,蜡封在今天还有什么特别的存在意义?

除了部分酒庄出于对传统的尊重而延续使用蜡封的习惯之外,今天用蜡封瓶的葡萄酒往往是出于营销的目的。相比较普通的酒瓶,蜡封的酒瓶无疑在外观上更加独特,许多人也会认为这样的封装更具美感。例如,美国的MakersMark威士忌就以其独特的红色滴蜡设计而闻名于世,相信每一个见过这种独特设计的消费者都不会轻易忘记。

在葡萄酒界,鼎鼎大名的拉菲(Lafite)也曾在其1787年份酒上使用蜡封,而罗讷河谷的莎普蒂尔香亭干红(M.ChapoutierLePavillonErmitage)也以蜡封而闻名。

也就是说,使用蜡封的方式来封瓶,与其功能性相关不大,而是基于美学和营销的考虑。那么,蜡封是否也存在弊端呢?

蜡封葡萄酒的弊端

对于具备陈年潜力的葡萄酒来说,微量的氧气可以让葡萄酒在贮藏的过程中陈化,酒质在长时间的陈化过程中可以得到提升。因此,这些葡萄酒通常使用天然软木塞进行封装,因为它多孔而又富有弹性,可以允许葡萄酒与微量的氧气接触。对于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天然软木塞是最值得信赖的选择。

但是,假如在软木塞封装之外再增加一层蜡来封瓶,则会隔绝葡萄酒与这些微量氧气的接触,妨碍葡萄酒的陈化。

除此之外,由于蜡封的葡萄酒不像锡帽那么容易开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消费者开瓶的难度。

蜡封葡萄酒如何开瓶?

简单来说,开启一瓶蜡封葡萄酒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必考虑是否需要先去掉蜡封,而是直接使用酒刀以恰当的角度拧入蜡的顶端,然后以普通的方式开瓶即可。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海马刀,而一些简易开瓶器在开启蜡封葡萄酒时也许会遭遇更多的麻烦。所以,家中常备一把既便宜又有用的海马刀还是非常必要的。

除此之外,一些侍酒师也会采用先将蜡加热使其软化后再开瓶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既繁琐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并不建议没有经验的爱好者使用。

除了750毫升 葡萄酒酒瓶还有什么尺寸?


一般,葡萄酒酒瓶都是750毫升的标准瓶(Standard)。这是最普遍的酒瓶尺寸,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来说都很易用。那么,除了这种常见的尺寸以外,酒瓶还有哪些尺寸呢?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短笛瓶(Piccolo)

Piccolo在意大利语中是小的意思。短笛瓶容量仅为187.5毫升,只有标准瓶的1/4,因此也被称为夸脱瓶(Quarter-Bottle)。这种尺寸的酒瓶多见于起泡酒之中,酒吧与飞机上会提供这种尺寸的香槟(Champagne)或其他起泡酒。

2.半瓶(Half/Demi)

顾名思义,半瓶指的是标准瓶的二分之一,其容量为375毫升。这种瓶子在波尔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和香槟产区都很常见。需要提醒的是,葡萄酒在小瓶子里会成熟得更快,所以要注意把握饮用时间,不宜放置过久。

3.珍妮瓶(Jennie)

珍妮瓶的容量为500毫升,介于半瓶与标准瓶之间。这种酒瓶常用于苏玳(Sauternes)与托卡伊(Tokaj)等甜白葡萄酒。

4.马格南瓶(Magnum)

马格南瓶也是常见的酒瓶,其容量是1.5升,相当于2个标准瓶。其名字来源于拉丁语中的Magnus一词,意为较大的。波尔多与香槟产区的葡萄酒常会使用这种瓶型,而在拍卖会与聚会上,马格南瓶装的葡萄酒也很流行。这种瓶型可以容下更多的葡萄酒,减少空气与葡萄酒接触的面积,同时放缓葡萄酒的成熟速度。

5.耶罗波安瓶(Jeroboam

耶罗波安瓶又称为双倍马格南瓶(DoubleMagnum)。顾名思义,它的容量等于2个马格南瓶,也就是3升。它的名字来源于以色列北部王国第一个国王耶罗波安一世(JeroboamI)。耶罗波安瓶也多见于香槟。

6.罗波安瓶(Rehoboam)

罗波安瓶又称犹太王瓶,容量为4.5升,相当于6个标准瓶,常用于香槟和勃艮第地区。它名称中的Rehoboam是公元前933年犹太国王的名字。令人困扰的是,它在波尔多又被叫作双倍马格南瓶。因此,消费者要小心它在不同产区的用法。

7.玛土撒拉瓶(Matuselah)

玛土撒拉瓶的容量为6升,相当于8个标准瓶。它在波尔多被称为帝王瓶(Imperial),其他地区则是玛土撒拉瓶。该名字取自圣经(Bible)中的虚构人物,他是最长寿之人,享年965岁。由于容量过大,所以多见于聚会上,适合多人饮用。

8.亚述王瓶(Salmanazar)

亚述王瓶的容量是9升,等于12个标准瓶。通常情况下,一箱有12支标准瓶的葡萄酒,这就意味着亚述王瓶就相当于一箱酒的数量。这种瓶子比较少见,大多会出现在波尔多与香槟产区。名字中的Salmanazar指的是圣经中的亚述王的名字。

9.珍宝王瓶(Balthazar)

珍宝王瓶的容量为12升,相当于16个标准瓶。它的名字源于基督教传统中耶稣出生时前来朝拜的东方三圣贤之一,意思是珍宝之王。

10.巴比伦王瓶(Nebuchadnezzar)

巴比伦王瓶的容量为15升,比较罕见。它取名于古巴比(Babylon)一位非常有名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II),就是这位国王兴建了空中花园。

11.光之王瓶(Melchior)

光之王瓶非常罕见,容量达18升,这相当于24个标准瓶,非常大。其名称来自梅尔基奥(Melchior),他也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

从上述的酒瓶尺寸看来,750毫升的标准瓶确实比较适用。其容量适中,方便储存与日常运输。

如何看懂一瓶法国葡萄酒的酒标?


勃艮第、纳帕谷、马尔堡、托斯卡纳真正的红酒爱好者已经把这些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标注了出来。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优秀的葡萄酒产地值得我们去探寻。最近几年,一些新兴或是不太知名的葡萄园同样产出了品质上乘的葡萄酒,推动了葡萄酒版图的更新。从缅甸、加拿大到葡萄牙,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前去探寻一番的隐藏版优质葡萄酒产地!

如何看懂法国葡萄酒酒标

你以为这是一篇简单的教你如何翻译葡萄酒法语酒标的小low文?既然跟葡萄酒沾边,我们必须高大上起来。所以,我们就从法律角度来解读。

what?觉得法律与你无关?不懂法,有可能你喝到假酒都不知道哟!

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大部分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标明了产地的葡萄酒,但是,当我们遇到没有标明产地的葡萄酒时,它也不一定就是假酒。因为,在法国,葡萄酒分两大类:

未标注产地的葡萄酒,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vindetable,现在呢,它已经改名了,叫做VindeFrance,但是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它为vindetable。这类酒我们只会在法国喝到,法国法律对它的规范也不是很严格,本文我们不讨论。

标注产地的葡萄酒,这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一类酒。法国法律对它的规范是很严格的。这类酒,我们一看酒标就能知道它的产区。这类酒又可以具体分为两种:(1)AOP,全称是AppellationdOrigineProtge。其实它之前叫作AOC(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2)IGP,全称是IndicationGographiqueProge

总结一句话,你去买葡萄酒的时候,看到酒标上写着AOP(AppellationdOrigineProtge)或者IGP(IndicationGographiqueProtge),那么第一反应该是:这酒是经过法国法律严格管理管控的酒,有保障!

接下来,教大家如何判断真酒和假酒。换句话说,如何从一个葡萄酒酒标来判断这瓶酒是否合法。

法国法律规定,酒标上必须要标注八大事项:

葡萄酒的质量标志: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AOP或者IGP,通常是小字体。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我们看到是的vindepaysIGP,这种标志方法也是被法律认可的。如果你看到这一排小字体上面还有一排大字,那么通常这排大字就是这款酒的名字了。

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通常是数字+%vol.,通常在酒标背面。比如:14%vol,就是含酒精量14%的意思。

健康信息:通常在酒精含量的旁边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孕妇不宜饮酒标志,这个标志通常很小,但是是必须要有的。

葡萄酒来源:法国的葡萄酒,一般我们会看到一行小字:VindeFrance,或者ProduitdeFrance。

容量:这个很容易理解,一般一瓶葡萄酒就是75cl。

批号:通常是以L开头,同样生产条件的一批葡萄酒拥有同一个批号。有时候,批号会直接写在酒瓶上。

葡萄酒装瓶商名称:有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一个公司的名字,名字后面还要加上地址。名字前面通常是Embouteilleur或者Misenbouteillepar...当然,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如果这个葡萄酒在被生产了来之后又在同一个地方装瓶的,那么酒标上可以直接写misenbouteilleauchteau;或者如果这个葡萄酒是在一个特写的生产商团体那里装瓶的,那么酒标上可以写misenbouteillelaproprit。

含亚硫酸盐\二氧化硫:所有的酒标上都要标注这一点,通常我们能看到一行小字:Contientdessulfites或者Contientdelanhydridesulfureux。或者英语containssulphits

以上是法律规定的必须要在酒标上显示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些非必须的内容。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在酒标上都能够看到这瓶酒的年份,但是这一项并不是法律规定必须有的。同时,即使标有年份,也只是代表这瓶葡萄酒所使用的至少85%以上的葡萄是在这一个年份里收割的。

此外,我们还经常在酒标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词:cru。这个词是跟葡萄产区挂钩的,有这个cru,就说明这瓶酒一定是AOP,有cru的AOP一定是比没有cru的AOP要高级一些。最高级的葡萄酒就是酒标上写着grandcru的那一瓶,其次依次是Premier(Grand)Cru,Deuxime(Grand)Cru,Troisime(Grand)Cru等等。

为什么红葡萄酒瓶是绿色的?


你是否有思考过这么个问题,为什么红酒要用绿色酒瓶而非纯黑色酒瓶,而白葡萄酒又可以用透明瓶呢?

其实,往往越普遍的东西,越是有它的历史,就像随处可见的绿色葡萄酒瓶。

葡萄酒瓶为什么绿色最常见?让我们从葡萄酒瓶的历史开始说起。

公元前七千年至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培育人工品种、酿造葡萄酒。而葡萄酒的存放一直是个巨大的问题。

早期的陶罐由于外形笨重、易碎以及密封条件不佳,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随后又出现了动物皮囊、青铜器等,例如羊皮酒囊(堂吉诃德带着装有红酒的羊皮酒囊四处旅行,在一场梦想中的伟大战役中,将羊皮酒囊当成一群巨人,他用长剑将酒囊刺穿,巨人的鲜血喷出,但这些颜色如血般鲜红的应该是拉曼恰红酒)。

直至17世纪中后期,玻璃烧制技术的成熟,因为玻璃瓶工艺简单、造价低、卫生、密封型强等特点,玻璃瓶渐渐流行起来。

由于玻璃原料是砂岩、石灰石等,杂质很多,烧制成的玻璃本身就带有颜色,而这种原色就是墨绿色。而在过去,因技术工艺的限制没有办法去色,这一传统颜色一直沿用到现在。

当然,历史的沿用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让绝大部分酒商选择绿色酒瓶,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它的功能性上。

葡萄酒像个娇贵的女生,经不起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一旦接触过多的光线,那娇生惯养的葡萄酒便失去了它原有的风味。绿色瓶有效得抵挡光线,避免紫外线的影响,防止葡萄酒变质。

若说抵挡光线,那为什么不直接用黑色瓶更为有效呢?你想,如果一瓶纯黑色的葡萄酒摆在你面前,你如何观察葡萄酒酒液的水位呢?当然,深绿色的酒瓶能再一定程度上抵挡光线进入瓶内,但也并不代表就可以将酒放在光源下直射,储酒还是要尽量避光。

那我们在市面上还常看到白色透明瓶是怎么回事呢?

透明瓶一般盛装的是不需长期储藏陈年的酒,比如白葡萄酒、起泡酒、桃红葡萄酒。透明的酒瓶可以使人们一眼就看出酒的颜色,亮丽清晰,且这种类型的葡萄酒由于没有陈年的问题,在两三年内被消费掉的葡萄酒,用透明瓶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为什么红葡萄酒瓶基本都以墨绿色存在,都是有它的道理所在的。

为什么多数葡萄酒是不甜的?


很多没品尝过葡萄酒的人会有一种好奇的预设:葡萄酒一定像葡萄一样香甜芬芳。可是,人们一旦将葡萄酒饮入口中,就会发现那种苦味并不像预设的那样能被立即接受。

为什么多数葡萄酒都是不甜的?

其实,能与葡萄一样甜的饮料是葡萄汁,而葡萄酒是一种与葡萄汁不同的葡萄产品。用中学知识简单地来说,葡萄变成葡萄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葡萄变成葡萄酒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小编觉得,以为葡萄酒会是甜的消费者一定是刚刚开始了解葡萄酒的饮者。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葡萄酒都是不甜的,但红酒兑雪碧情况的出现多少还是说明了消费者对于干红葡萄酒不甜这回事儿是介意的。记得有位著名导演曾讲过这样一个事情,人家外国人辛辛苦苦把葡萄酒里的糖弄没了,结果咱们的哥们儿又专门把雪碧放在里面其实,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小编的想法就是这种做法还不如向葡萄汁里兑点伏特加来得实在,因为这样做的成本会更低。

一、酿酒葡萄中的糖分与葡萄酒的甜味程度是什么关系?

甜味是指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味感。由此可见,葡萄酒甜不甜与葡萄酒中的糖分是息息相关的。品尝过含有不同残余糖分含量的葡萄酒后,可以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来形容葡萄酒的甜味,如干型(感觉不到甜味的葡萄酒)、半干、微甜、中等、中甜及非常甜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葡萄酒的甜度主要取决于葡萄酒中的残余糖分,但葡萄酒中的其他成分,如酸、单宁和二氧化碳、侍酒温度、醇类物质和酒精含量等也会影响这种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葡萄明明是甜的,为什么到了葡萄酒这一步,残余糖分的甜味程度就会下降了呢?

二、谁吃了葡萄里的糖?

酵母。

酵母这种东西说起来,还真可用好吃懒做来形容。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酒的酿制,都是通过糖分转化成酒精而成的。而这其中,就是酵母在发挥作用。

三、为什么有的葡萄酒尝起来会很甜呢?

其实,按照上面说的,葡萄酒理应不甜,但为什么有的葡萄酒喝起来还是甜的呢?

这就要分情况说明了。比如,有的甜葡萄酒是通过在中途打断发酵酿制而成的,而有的甜葡萄酒则是因为葡萄本身的糖分太高,没有发酵完全造成的。

对于后一种情况,它的发生原因是酿酒葡萄由于风干、或冰冻压榨后糖分变得较高,当发酵着的葡萄酒酒精浓度达到15%-18%左右时,酵母就会被高浓度的酒精抑制功能,发酵过程就会自然终止。这时,葡萄酒中未发酵的糖分就成了浓度较高的残余糖分,消费者品尝起来也就会有一种酒精与糖分同在的感觉了。

法国酒标为什么会出现英文?


葡萄酒标是我们认识一款酒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往往是我们对一款酒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自喻。在最常见的法国酒标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带有迷惑性的字样,例如,人们印象中法国人向来以法文为傲,但是许多法国酒标上却有ProductofFrance的英文字样,这是否代表该酒来历不明甚至是假酒呢?

法国酒标上的英文

法国葡萄酒标上的文字,几乎全是法文,但是ProductofFrance这几个英文单词却很常见,其对应的法文则应该是ProduitdeFrance。实际上,无论是英文的ProductofFrance还是法文的ProduitdeFrance都不过是葡萄酒原产国的标注,两个写法都属于正常的做法,这是因为许多葡萄酒生产商在将葡萄酒出口到部分国家时,需要因应当地的法律法规来适当地修改酒标上的文字。

例如,加拿大食品药物法规(FDR)明确规定,对于合乎标准的进口葡萄酒,其酒标的正标上必须以英文和法文标示出葡萄酒的来源国家,正确的表达为ProductofFrance或FrenchWine。在美国,所有进口的法国葡萄酒也都必须以以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或ProducedinFrance注明原产国,而对于品牌、产地等信息则并不要求一定要使用英文。

为了应对全球化贸易的潮流,很多生产商都会选择在出口产品的酒标上使用英文标注原产国,部分酒标甚至会有英法两种语言同时出现的情况。也就是说,法国酒标上出现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毕竟对于生产商来说,设计一个相同的酒标应对不同的出口市场是相对省事的做法。

法国酒标上常见的法文都是什么意思?

法国葡萄酒酒标上的原产国标注其实并不显眼,酒标上还有许多让人感到费解的法文单词,这些酒标上常见的法语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葡萄酒包装为什么用玻璃瓶?


葡萄酒包装的众多选择中,玻璃瓶无疑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中国,10款葡萄酒里有9.8款都是玻璃瓶装。就连量词,用得最多的还是一瓶葡萄酒,可能有时会听到一桶,但很少听到一包、一罐、一盒,甚至一根。事实上,以上这些量词在其它国家都在使用ing。

我们都应该感恩玻璃制品工艺的诞生和发展。如果没有玻璃瓶,那些被认为是时代经典的绝世好酒根本不会诞生。玻璃瓶可以从十七世纪就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是浪得虚名。玻璃在化学上属惰性,即不会和葡萄酒发生任何反应。它不透气,也不算贵(

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葡萄酒是红酒专题。这篇关于《葡萄酒标准瓶为什么是750ml?》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市面上,我们见到的葡萄酒酒瓶拥有不同的形状和高矮,可它们却拥有统一的容积750ml。即便是其余容积的葡萄酒,也按照750ml的倍数进行变化。为什么葡萄酒容积会如此偏爱750ml呢?它又是怎样流行至全世界的呢?

储酒器的历史演变

在罗马时期,葡萄酒并没有特制的酒瓶或盛酒器,往往都储存在橡木桶中,随饮随取。用陶土或皮革随意制成的酒瓶,只起到简单的盛装葡萄酒的作用。直到17世纪初,随着璃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玻璃制酒瓶才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当人们发现放在玻璃瓶中葡萄酒拥有更长的保质期时,玻璃酒瓶开始赢得酒商们的喜爱。不过,当时的葡萄酒瓶并没有统一容量,商人们卖酒容易缺斤少两,顾客也无法判断自己究竟买了多少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636年,英国出台法律规定,商家必须用特定容量的量斗称过后,才能把酒倒入酒瓶中。www.JiUKU365.cOm

1821年,统一酒瓶容量的专利终于出现,700毫升、800毫升的瓶型都有出现在市面上。甚至到1945年前,勃艮第的一些酒庄还在出售800毫升装的酒。

750毫升装的由来

现在通行世界的750毫升装的形成得益于橡木桶的统一容量和商贸的全球发展。早在17、18世纪,海上贸易发展迅速,当时波尔多的酒还被装到橡木桶运送到各地。

当时,波尔多的酒被装在统一的50加仑(英制1加仑4.546升)橡木桶中被运送到英国。50加仑相当于225升。所以人们需要找到某种容量能将50加仑酒正好能平均分装完的酒瓶。而当时人们发现700-800毫升的酒瓶最容易生产,而且也更便于顾客携带。于是750毫升的,可以将50加仑酒平均分成300瓶的瓶型,理所当然地成为统一选择。

由于加仑计量单位的使用,也影响到了每箱酒的瓶数。1加仑相当于6瓶750毫升的酒,为了便于计算,从此以后,酒商们便习惯将6瓶或者12瓶整合成一箱葡萄酒售卖了。

除了常见的750ml标准瓶,还有375ml的冰酒,500ml的托卡伊,以及许多1L、3L、6L、9L的大瓶葡萄酒等规格。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620ml的汝拉黄酒瓶,据说是因为汝拉黄酒长时间陈年导致的酒液挥发。这部分丢掉的酒液,被当地人认为是给献给天使的美酒,也称它为天使的欢愉。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为什么葡萄酒瓶大多是750ml?


开过无数瓶酒的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标准瓶的容量为什么恰好是750ml,而不是像可乐一样是1L、1.25L或者1.5L呢?如果是1公升,岂不是容易计算得多?

标准瓶为什么是750ml?

标准瓶的容量设定为750ml是有历史原因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的一个标准酒瓶容量为五分之一加仑,也就是大约757ml;大约在1972、1973年的时候,美国决定采用更加国际化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公升和毫升,因此五分之一加仑的酒瓶就统一改成750ml。

关于750毫升这个看似奇怪的数字,其实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罗马时期。现今出土的古代酒瓶,容量大多集中在600~800ml之间,与标准的750ml非常接近。究其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流行的两个说法是:

1.在古代,制作玻璃瓶的主要方式是吹制玻璃,也就是将溶解玻璃吹入瓶状模具,并转动模具以离心力使溶液均匀分布,待固着后剖开模具取得玻璃。在很多厂商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匠发现,一口气吹制成型的玻璃瓶容器容量在700-800ml之间最为节省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

2.750ml的葡萄酒恰好适合两个成年人吃一顿晚餐享用,平均每人2~3杯,不多也不少。

这些说法虽然有着一定的传说性,但是在设定这个数字的背后,也是有着较为科学的依据。两个人享用一顿西餐时配饮一瓶标准灌装(750ml)的葡萄酒为最佳饮用量。

虽然750ml瓶最常见,但并不是所有葡萄酒瓶都是750ml。事实上,酒瓶容量从187.5ml(约1/4个标准瓶)到30L(约为40个标准瓶)都有。

1、小瓶装

小瓶装指的是比标准瓶装容量小的那一类酒瓶,通常而言,小瓶装葡萄酒更便于携带,而且一标准瓶葡萄酒喝不完时,倒入到小瓶装中更利于保存。

此外,小瓶装的诞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凸显葡萄酒的稀缺性。例如:产量稀少的冰酒等甜酒就经常采用375ml装。

2、大瓶装

同理,大瓶装指的是比标准瓶容量更大的那一类。通常来说,大瓶装酒瓶在制作时更加耗费时间和财力,而且也不便于携带,为什么酒庄还要设计这种萌蠢搞笑的大瓶装呢?

其实,正是由于大瓶装葡萄酒不便于携带,才减少了移动的机会,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安静沉睡,储存环境也会一直保持恒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葡萄酒的品质。而且,大瓶装葡萄酒的氧化速度也会更慢,因而适合长期窖藏。

除了750ml标准瓶 这些超大瓶的葡萄酒是用来干什么的?


平日里喝酒的时候,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750mL的葡萄酒,有时也会见到375mL的小瓶装。可是在很多酒庄的陈列柜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大瓶装的葡萄酒,而这些酒通常还都是名庄酒。难道是大瓶更划算?可1.5L的大瓶酒通常比2瓶750mL的同一款酒要更贵更尴尬的是,750毫升的标准瓶都有喝不完的情况,十几升的大瓶酒要怎么喝呀?

为什么会有大瓶酒?

1、大瓶酒不易氧化,陈年潜力更好

由软木塞封装的葡萄酒会不断接触来自外界的氧气,而大尺寸的葡萄酒则因酒量较大,降低了氧气与酒液接触的比例。因此,大瓶酒的陈年会更加缓慢,适宜葡萄酒长期储藏。

2、大瓶酒有利于温度恒定

在相同的储存环境下,较大的葡萄酒容量会让温度变化更小,更有利于葡萄酒长期储存。

3、大瓶酒不易于移动

由于体积庞大,大瓶酒的挪动也比较困难,不利于流转。因此,大多数大瓶酒都能安静地躺在酒窖中,可以更好的保证葡萄酒的品质。

4、产量少,更适于投资

物以稀为贵,对于很多葡萄酒收藏家来说,他们更偏爱购买这些大瓶酒。在拍卖市场上,标准瓶葡萄酒太过普通,不易售出,所占份额也非常小。因此,整箱和大瓶装的葡萄酒会更得到收藏家的青睐。外加大瓶酒的陈年能力更强,顶级名庄的大瓶酒升值空间非常大,出售价格也能更高。

大瓶酒的质量一定好吗?

虽然大瓶对葡萄酒的陈年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适宜陈年。由于大瓶装葡萄酒十分抢眼,聚会和晚宴上与多人一起分享也十分方便,因此在国外市场上,大瓶葡萄酒非常流行,销量也一直在上升。此时,我们很难说大瓶酒里装的都是能陈年的好酒了,自然也与葡萄酒品质扯不上什么关系。

白酒一般是500ml 为什么葡萄酒却是750ml?


历史上,葡萄酒不是装在希腊的双耳陶瓶就是装在橡木桶里运输和销售。有书中曾提到,玻璃瓶开始仅仅是用于把葡萄酒从木桶运输到餐桌上,并没有大量用于葡萄酒储存,装葡萄酒的容器的形状和容量也是各式各样。

直到后来,天然软木塞开始用于葡萄酒的封瓶,葡萄酒瓶的形状和容量也开始趋于标准。那么,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葡萄酒大多都是750ml,这一国际通用标准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中世纪,所有用来运送葡萄酒的船只都是以装载多少葡萄酒的量来测量的,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经使用,现在这种方法依然存在。tonnear同英语中的tun或者ton一样,都是用来计量葡萄酒的一种单位。1ton葡萄酒=252加仑葡萄酒=900升葡萄酒,但是,这种计量葡萄酒的单位用起来比较不方便,直到1970年,为了方便,所以把运输单位统一为50加仑,也就是225升。欧盟建立葡萄酒瓶标准时也设定为了750ml,这个容量后来便成为葡萄酒瓶的国际标准容量了。

一张图或者能够让你一目了然。

眼下一箱葡萄酒一般为6瓶或6的倍数,同时我们也能见到其他容量的葡萄酒,大多都是3L、1.5L、375ml或者187ml,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750ml的整数倍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倍,其中的缘由也是与运输的大桶容量多为225升有关。

葡萄酒一箱为什么是12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不聊酒,来聊一聊葡萄酒包装的小故事。为什么葡萄酒酒瓶都是750ml?为什么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葡萄酒为什么一箱是12瓶?这都是葡萄酒的行业先辈几百年来改来改去,才最终得到的答案。今天喝上的一口美酒,其实离不开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改进。三个超有意思的小故事,送给大家。

1.为什么葡萄酒瓶是750ml的葡萄酒瓶的演变史

你可能不知道,在大多数国家,使用750ml的葡萄酒瓶是被法律强制规定的。

750ml,真是个有点奇怪的数字。

人类对于完整有一种天生的偏爱,也许来源于我们对安全感的需求。1L这个容量我们会天生感到舒服,因为1是一个整数。如果1L太大那500ml也行啊,毕竟刚好是整数的一半。

难道葡萄酒生产者不是正常人类?每天抱着个整数的酒瓶睡觉不好吗,现在变成750ml,不仅害死强迫症,可能还得做噩梦。

尽管让人不快,750ml的酒瓶成为今天葡萄酒行业的标准,有它的必然性。

古罗马帝国在公元1世纪就掌握了制作玻璃瓶的方法,但由于当时烧制工艺落后导致玻璃瓶比现在易碎,再加之昂贵的价格,根本无法用于葡萄酒。当时的人用一种叫Amphorea的双柄陶罐来储存和运输葡萄酒,十分笨重,你或许在博物馆里见过。

直到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烧煤的高炉,改进了玻璃制作的工艺,烧制出的坚固耐用的玻璃瓶才开始被葡萄酒业界所使用。

有趣的是,尽管17世纪以后,用玻璃瓶装葡萄酒在欧洲已经很普遍。可是有些欧洲国家的法律却规定,酒庄或者酒商不允许出售已经装好瓶的葡萄酒酒必须是以散装酒的形式卖给消费者。

于是你在当时卖酒的地方就会看到一幕奇观酒商现场拿一个空瓶子,然后把酒从酒桶里舀出来装到瓶子里,再封上橡木塞卖给消费者。当然,你也可以拿自己的瓶子过去。这种奇怪法律直到1860年(19世纪)才最后在英国被取消。

这个奇怪的法律和现代750ml的标准葡萄酒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那个没有机械化吹瓶的年代,所有玻璃瓶都是人工吹制,而瓶子大小都靠玻璃工人的肺活量来决定,通常介于650ml-850ml之间。

你可能已经明白为什么这种奇怪的法律会存在。因为那个年代的玻璃瓶没办法做到固定大小。为了避免酒庄和酒商故意用小玻璃瓶揩油,所以法律不得不规定,酒商必须当着消费者的面用一个标准的容器量过酒后,再装进(容量不等的)玻璃瓶中。

说白了,法律需要保证买卖双方公平公正童叟无欺。

当酒瓶可以机械化生产后,定义一个标准大小的瓶子就变得迫在眉睫。

1821年,英国研发出了机械磨具化玻璃生产,给标准化酒瓶大小提供了可能。

各个产区和酒商纷纷开始在650ml-850ml这个大小之间选择一个固定大小的玻璃瓶,并在瓶子上标注容量。

但各个产区选择的容量并不相同。

波尔多人选择了750ml,因为波尔多酿酒用的橡木桶是225L,刚好可以罐装300瓶酒。其它不管是600,650,700还是800,均不能被225L正好整除。

勃艮第和香槟选择了800ml这个整数容量的瓶子。

美国因为以前根本不使用毫升这个单位,所以大多使用5分之1加仑的瓶子,也就是大约757ml。

博若莱酒农则小气的选择了500ml的瓶子。没事,兄弟你省点儿力气,吹玻璃用半口气就行!这种瓶形现在还在被托卡依所使用。

但在后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波尔多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各国葡萄酒酿造者模仿波尔多的技术,包括使用波尔多制式的225L橡木桶。所以这些酿造者也就顺理成章的使用了750ml的酒瓶。

事情最终在1979年被写入法律。

为了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国际贸易,需要制定国际化标准。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法律规定,容量在500ml和1L之间的葡萄酒,必须使用750ml容量的瓶子毕竟使用750ml瓶子的酿造者是数量最多的(唯一被批准的例外是法国的Jura黄葡萄酒,使用620ml的特殊瓶形)。

就这样,在美国和欧盟的影响下,750ml的葡萄酒瓶最终成为了国际通用的标准酒瓶。

2.为什么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

酒瓶容量存在标准,酒瓶的形状和颜色可是眼花缭乱。

酒瓶形状:

现代葡萄酒瓶看似形状千奇百怪,但其实本质基本相同都有着细长的脖颈和一段近似圆柱形的垂直瓶身。

这样的形状设计对葡萄酒有诸多好处。

尽管欧洲从17世纪开始就开始广泛使用玻璃瓶,但当时的玻璃瓶和现在的形状完全不一样。

原因是圆形比圆柱形的瓶子吹制难度小得多。想象一下你吹泡泡糖的情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吹出来的泡泡只能是圆形。吹玻璃同理。而当时人类的技术,只够吹出来圆形的瓶子。

但在1730s(18世纪),欧洲人发现了一个关于葡萄酒的大秘密有一些酒是可以陈年的,而且陈年以后味道会变得更好!在这之前,所有葡萄酒买回来都会短时间内喝掉。

接下来欧洲人发现圆形的瓶子陈年有很多问题。

首先,它太占地方了!一个瓶子占用的面积大不说,还不能叠着放。一个酒窖里放不了几瓶酒就全满了,也不方便运输。其次,没办法侧着放!想要长期储蓄葡萄酒,橡木塞不保持湿润就会干裂漏气,直接导致一瓶酒彻底报废。而最简单保持橡木塞湿润的方法,就是把酒侧放。

圆柱形的酒瓶完美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再加上一段瓶颈用于橡木塞,让陈年美酒变成了可能。

由于玻璃制作工艺的进步,欧洲各个产区纷纷使用了圆柱形的瓶子。这个设计如此深入人心,后来的酒不管能不能陈年,基本都使用了这种设计。

在这个统一的设计理念下,不同产区的不同瓶形,有一些是实用的区别比如香槟格外厚重坚固的瓶子是因为瓶里压力高达6个大气压。大部分其实都是因为传统当初设计瓶子时就是这个形状,没有什么理由。后来也再没改过。

波尔多的瓶子设计要晚于勃艮第,他们决定启用一款和勃艮第完全不同的瓶子,因为两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勃艮第的矮胖,我们就要细长;意大利喜欢用格外细的瓶颈,肉眼看不出和其它产区的区别,但开瓶的时候就会发现橡木塞特别难拔(偷偷告诉你,你可以利用开酒在朋友面前盲品意大利酒);德国酒瓶则通常最轻薄。

酒瓶颜色:

从透明,到棕色,橄榄绿,蓝色甚至红色,酒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

你可能知道,酒瓶大多是暗色的为了防止在陈放中光线进入酒瓶。因为光线会破坏葡萄酒的香气分子,进而产生类似于纸版,大蒜和煮烂的大白菜的味道。

但你可能不知道,暗色的酒瓶根本不是人为设计。

当时的暗色系酒瓶实属无奈。17世纪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剔除玻璃原材料沙子里的杂质,导致当时的所有酒瓶都呈现暗色系。沙子越不纯,烧出来的酒瓶颜色就越深。

这个美好的误会在人类发现葡萄酒能陈年以后,反而帮助了陈放。也就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葡萄酒瓶都是暗色系。

同样是暗色系,不同的产区还习惯于用不同颜色的瓶子。

大部分葡萄酒瓶都是橄榄绿色,尽管深浅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沙子里的主要杂质,铁元素,会呈现橄榄绿色。因此橄榄绿是玻璃的纯色。

而有些产区会在烧制的时候加入其它元素,从而形成自己的颜色。

勃艮第的酒瓶通常是一种黄绿色,法语叫feuillemorte,也就是枯树叶的颜色。很多意大利,大部分加烈酒和德国莱茵河畔产的酒,则喜欢用棕色的瓶子。而德国莫泽尔(Mosel)产区则全都用绿色。

很多不能陈年的葡萄酒会用完全透明的瓶子,以便让我们欣赏颜色,尤其是很多桃红酒。但可以陈放上百年的苏玳和托卡依甜酒也是使用的透明瓶子没人知道为什么,可能苏玳和托卡依人觉得欣赏他们金黄色的漂亮酒液,实在是太重要了吧!

3.为什么葡萄酒要按箱卖,而且一箱是12瓶?

这个真的不是法律规定。

又是一个逼死强迫症的的数字,为什么一箱不是10瓶呢?

首先,我们先得说酒庄为什么卖酒通常是按箱卖,按瓶卖不行吗?

还真不太行。

知道一点商业知识的人肯定都了解。货物在市场里的流转是按照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个顺序。

而在生产者卖给批发商的时候,货物量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市场上所有货物都需要在生产者/批发商之间定义一个合适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的量级需要符合大宗购买的需求。

比如粮食和贱金属都是吨;石油是桶(7桶大约等于1吨);咖啡是60-70kg的一麻袋。葡萄酒则是箱。

用箱这个计量单位,就是酒庄在告诉批发商你得一次多买点儿,怎么也得一箱起买就好像没见过到农户那儿收粮食的说给我来二斤。

而且选择箱这个单位也方便了搬运和运输。

那为什么一箱一定得是12瓶呢?

按箱卖酒这个传统出自哪里已不可考,但将按箱卖酒发扬光大到全世界的是法国的波尔多人(又是波尔多!)。

既然是波尔多人发扬光大的商业模式,那一箱里面有12瓶酒一定是方便了波尔多人的某种习惯。

第一个问题里说过,一桶波尔多酒可以罐装出来300瓶酒。那可以想见,一箱里面的数量需要刚好被300整除才可以,不然就会多出来无法装箱的酒。

但是,可以被300整除的数字有很多,比如2,3,4,5,6,8,10,12,15,20......300

Again,为什么非得是12瓶呢?

首先,非常小的数字和非常大的数字要被刨除掉。太小的数字,根本失去了箱这个单位的意义,和按瓶卖没什么区别,而且为数量小的酒单独装箱也会推高成本。太大的数字也不适用,因为虽然批发商是大宗购买,但一些酒(比如昂贵的大酒)如果几十瓶一箱起买,很多批发商无法承受。

但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数字看起来都很合理,比如介于6-20之间的那些数字。

所以,为什么非得是12瓶呢?原因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很多你准备好了吗?你确定吗?因为波尔多人发现,12瓶酒是不闪着腰能一次搬动的最多数量。

选葡萄酒为什么要懂酒标上的装瓶方式?


在酿酒过程中,虽然每件事情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步骤是装瓶。你可以在装瓶前酿制出好酒,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不过如果在装瓶时出现问题,两三年的辛勤工作都会功亏一篑。

装瓶看似容易,其实大有讲究。早些年代,葡萄酒都是以散装的形式出售,随后由酒商负责装瓶,装瓶地点可以是葡萄酒的产地或是消费地,这使得制假和仿造变得尤为容易。特别是在葡萄酒短缺的年份,此种装瓶方式让假酒更加猖獗。于是一系列以提升酒质为目标的装瓶方式随之而出

1、酒庄装瓶(MISENBOUTEILLEAUCHATEAU/DOMAINE/ESTATEBOTTLED)

在20世纪40年代,木桐酒庄庄主首创酒庄装瓶方式,并说服其它一级庄在各自酒庄装瓶正牌酒。为保证酒质纯正,实力大的酒庄都会完善的酿酒和灌装设备,在自己的酒庄内灌装,所以,酒庄装瓶的酒不论酒质、口感都是上乘的,体现该酒庄所出产葡萄酒的最高水平,一般限于某酒庄的正牌酒使用,酒庄装瓶自此而来。

酒庄装瓶在酒标上的显示为:MISENBOUTEILLEAUCHATEAU。CHATEAU多用于法国波尔多,表示在在古堡内装瓶,但在勃艮第,酒庄装瓶一般用MISENBOUTEILLEAUDOMAINE表示。而在新世界国家,一般则用简单的ESTATEBOTTLED。

总之,如果你外语不好,请记住一个词AU,有它就是酒庄灌装。

2、酒商装瓶(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

PROPRIETE在法语中是指财产、所有物、产业和不动产之意。由于一些酒庄把产权卖给了控股公司,也就是常说的酒商,所以酒庄实质上属于该公司所有,一切法律责任全由公司负责。在波尔多,一些副牌酒的酒标上通常也会标示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如小拉菲(CarruadesdeLafite)。

在法国其它地区,如果整个合作社的几家酒庄共用一个车间,车间里只有一条罐装线,错开日期轮流罐装。由于合作社的整体名气大于酒庄,酒庄还是选择在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后面写上合作社的名字。虽然节省了成本,但很有可能会出现时间耽搁、卫生和风味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葡萄酒的酒质。

遇到MISENBOUTEILLEALAPROPRIETE,可能是一款品质不错的副牌酒,也有可能是品质一般的葡萄酒,这得视情况而定。

3、由装瓶(MISENBOUTEIILEPAR)

MISENBOUTEIILEPAR的意思是由装瓶。此酒的产地和风味不受葡萄酒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种葡萄酒可以产自任何地方,采用任何葡萄,任何拥有者都可以装瓶出售。如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DBR)旗下的拉菲传奇(Legende)和拉菲传说(Saga)。PAR后面通常为装瓶的地址。通常而言,这是一款比较低端的葡萄酒。

如果你外语不好,记住关键词Par。

4、酒库装瓶(MISENBOUTEILLEDANSNOSCAVES)

DANSNOSCAVES表示在酒窖和酒库的意思。酒库意思为储存瓶装酒的仓库(可能是地下酒窖,也可能为地上的仓库)。这种葡萄酒的品质也通常一般。

通过判断葡萄酒装瓶的方式可以初步鉴定进口葡萄酒的品质,但是,这仅是初步鉴定。条条规则都有例外,并不是说所有的酒庄装瓶的葡萄酒就比酒商装瓶的品质要好,因为决定葡萄酒品质好坏的因素还有很多。

为什么瓶装葡萄酒大部分都是750毫升?


经常喝葡萄酒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吗?市场上大多数葡萄酒瓶都是750毫升装。为什么是这个规格呢?今天带你一起追溯这段历史渊源。

18世纪的时候天然软木塞开始用于葡萄酒的封瓶,同时葡萄酒瓶的形状和容量开始趋于标准,而同时,法国葡萄酒早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而英国则是法国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标准化的容量成为迫切的需求。

在中世纪,所有用来运送葡萄酒的船只都是以装载多少葡萄酒的量来测量的。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经使用,现在这种方法依然存在。当时葡萄酒瓶的形状都是矮胖的,有点像陶瓶,而且各个地区容量并不统一,十七世纪的时候玻璃酒瓶才开始大量的用于葡萄酒的储存,当时玻璃瓶还是人工吹制的时代,每一瓶酒的容量大约700ml左右,是一个工人吹一口气所吹出的容器的大小,这个容量也就成了最常见的酒瓶容量。

tonnear同英语中的tun或者ton一样,都是用来计量葡萄酒的一种单位。

1ton葡萄酒=252加仑葡萄酒=900升葡萄酒,但是,这种计量葡萄酒的单位用起来比较不方便。直到1970年,为了方便,所以把运输单位统一为50加仑,也就是225升=300瓶(750ml/瓶)。

至此,作为运输器材的橡木桶的容量就被定位225升了。欧盟建立葡萄酒瓶标准时才设定为750ml,这个容量后来便成为葡萄酒瓶的国际标准容量了。

撇开历史原因,从健康角度,也似乎可以找到750ml标准容量的理由。以最常见的12度左右酒精含量的葡萄酒为例,男性每天不超过400ml、女性每天不超过300ml就都是适量的饮用。

也就是说,一瓶750ml的葡萄酒,一天内喝不超过半瓶,就基本上是健康的。而葡萄酒不像白酒和白兰地、威士忌等洋酒,喝不完剩下的话是不宜存放的,所以,最常见的750ml装的葡萄酒,就正好是不超过两个人对饮的健康饮用量。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进口葡萄酒天生就是用来对饮和分享的。

法国葡萄酒酒标为什么会出现英文?


法国葡萄酒在国内的葡萄酒市场上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它也是餐桌上的常客,尽管如此人们对法国葡萄酒依旧不甚了解,基本通过酒标来认识一款酒。

但有时候法国葡萄酒标上并不都是实用性的信息,也会有一些带有迷惑性的词,例如,人们印象中法国人向来以法文为傲,但是许多法国酒标上却有ProductofFrance的英文字样,这是否代表该酒来历不明甚至是假酒呢?

法国酒标上的英文

法国葡萄酒标上的文字,几乎全是法文,但是ProductofFrance这几个英文单词却很常见,其对应的法文则应该是ProduitdeFrance。实际上,无论是英文的ProductofFrance还是法文的ProduitdeFrance都不过是葡萄酒原产国的标注,两个写法都属于正常的做法,这是因为许多葡萄酒生产商在将葡萄酒出口到部分国家时,需要因应当地的法律法规来适当地修改酒标上的文字。

例如,加拿大食品药物法规(FDR)明确规定,对于合乎标准的进口葡萄酒,其酒标的正标上必须以英文和法文标示出葡萄酒的来源国家,正确的表达为ProductofFrance或FrenchWine。在美国,所有进口的法国葡萄酒也都必须以以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或ProducedinFrance注明原产国,而对于品牌、产地等信息则并不要求一定要使用英文。

为了应对全球化贸易的潮流,很多生产商都会选择在出口产品的酒标上使用英文标注原产国,部分酒标甚至会有英法两种语言同时出现的情况。也就是说,法国酒标上出现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毕竟对于生产商来说,设计一个相同的酒标应对不同的出口市场是相对省事的做法。

法国酒标上常见的法文都是什么意思?

法国葡萄酒酒标上的原产国标注其实并不显眼,酒标上还有许多让人感到费解的法文单词,这些酒标上常见的法语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为什么有的葡萄酒用蜡封瓶?


常喝葡萄酒的小伙伴也许见过一些葡萄酒(尤其是年份较老的葡萄酒)会在瓶口使用蜡封来封瓶,而非常见的锡帽,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蜡封葡萄酒。蜡封的葡萄酒虽然并不常见,但也不是完全见不到。而且,除了葡萄酒之外,某些烈酒也会用蜡封瓶。那么,为什么会有蜡封的葡萄酒呢?

传统

用蜡来封瓶的传统,据说来源于威士忌酒,而且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于科技的限制,现代常用的锡帽和热缩帽等封瓶工艺还不存在,因此以蜡封瓶是葡萄酒生产商普遍采用的封瓶方式。

用蜡封瓶的方式除了运用在烈酒与葡萄酒上之外,在啤酒中也不乏见。那么,这些酒类的生产者为什么要选择用蜡封瓶呢?

蜡封的作用

以蜡封瓶,简单来说其目的就是将葡萄酒密封在酒瓶之内,防止氧化,保持酒液的新鲜,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这也是在热缩帽和锡帽进入葡萄酒工业之前蜡封流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时至今日仍然有部分酒厂选择蜡封的封瓶方式,又是为什么呢?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增添了开瓶的麻烦,蜡封在今天还有什么特别的存在意义?

除了部分酒庄出于对传统的尊重而延续使用蜡封的习惯之外,今天用蜡封瓶的葡萄酒往往是出于营销的目的。相比较普通的酒瓶,蜡封的酒瓶无疑在外观上更加独特,许多人也会认为这样的封装更具美感。例如,美国的MakersMark威士忌就以其独特的红色滴蜡设计而闻名于世,相信每一个见过这种独特设计的消费者都不会轻易忘记。

在葡萄酒界,鼎鼎大名的拉菲(Lafite)也曾在其1787年份酒上使用蜡封,而罗讷河谷的莎普蒂尔香亭干红(M.ChapoutierLePavillonErmitage)也以蜡封而闻名。

也就是说,使用蜡封的方式来封瓶,与其功能性相关不大,而是基于美学和营销的考虑。那么,蜡封是否也存在弊端呢?

蜡封葡萄酒的弊端

对于具备陈年潜力的葡萄酒来说,微量的氧气可以让葡萄酒在贮藏的过程中陈化,酒质在长时间的陈化过程中可以得到提升。因此,这些葡萄酒通常使用天然软木塞进行封装,因为它多孔而又富有弹性,可以允许葡萄酒与微量的氧气接触。对于需要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来说,天然软木塞是最值得信赖的选择。

但是,假如在软木塞封装之外再增加一层蜡来封瓶,则会隔绝葡萄酒与这些微量氧气的接触,妨碍葡萄酒的陈化。

除此之外,由于蜡封的葡萄酒不像锡帽那么容易开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消费者开瓶的难度。

蜡封葡萄酒如何开瓶?

简单来说,开启一瓶蜡封葡萄酒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必考虑是否需要先去掉蜡封,而是直接使用酒刀以恰当的角度拧入蜡的顶端,然后以普通的方式开瓶即可。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海马刀,而一些简易开瓶器在开启蜡封葡萄酒时也许会遭遇更多的麻烦。所以,家中常备一把既便宜又有用的海马刀还是非常必要的。

除此之外,一些侍酒师也会采用先将蜡加热使其软化后再开瓶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既繁琐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并不建议没有经验的爱好者使用。

除了750毫升 葡萄酒酒瓶还有什么尺寸?


一般,葡萄酒酒瓶都是750毫升的标准瓶(Standard)。这是最普遍的酒瓶尺寸,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来说都很易用。那么,除了这种常见的尺寸以外,酒瓶还有哪些尺寸呢?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短笛瓶(Piccolo)

Piccolo在意大利语中是小的意思。短笛瓶容量仅为187.5毫升,只有标准瓶的1/4,因此也被称为夸脱瓶(Quarter-Bottle)。这种尺寸的酒瓶多见于起泡酒之中,酒吧与飞机上会提供这种尺寸的香槟(Champagne)或其他起泡酒。

2.半瓶(Half/Demi)

顾名思义,半瓶指的是标准瓶的二分之一,其容量为375毫升。这种瓶子在波尔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和香槟产区都很常见。需要提醒的是,葡萄酒在小瓶子里会成熟得更快,所以要注意把握饮用时间,不宜放置过久。

3.珍妮瓶(Jennie)

珍妮瓶的容量为500毫升,介于半瓶与标准瓶之间。这种酒瓶常用于苏玳(Sauternes)与托卡伊(Tokaj)等甜白葡萄酒。

4.马格南瓶(Magnum)

马格南瓶也是常见的酒瓶,其容量是1.5升,相当于2个标准瓶。其名字来源于拉丁语中的Magnus一词,意为较大的。波尔多与香槟产区的葡萄酒常会使用这种瓶型,而在拍卖会与聚会上,马格南瓶装的葡萄酒也很流行。这种瓶型可以容下更多的葡萄酒,减少空气与葡萄酒接触的面积,同时放缓葡萄酒的成熟速度。

5.耶罗波安瓶(Jeroboam

耶罗波安瓶又称为双倍马格南瓶(DoubleMagnum)。顾名思义,它的容量等于2个马格南瓶,也就是3升。它的名字来源于以色列北部王国第一个国王耶罗波安一世(JeroboamI)。耶罗波安瓶也多见于香槟。

6.罗波安瓶(Rehoboam)

罗波安瓶又称犹太王瓶,容量为4.5升,相当于6个标准瓶,常用于香槟和勃艮第地区。它名称中的Rehoboam是公元前933年犹太国王的名字。令人困扰的是,它在波尔多又被叫作双倍马格南瓶。因此,消费者要小心它在不同产区的用法。

7.玛土撒拉瓶(Matuselah)

玛土撒拉瓶的容量为6升,相当于8个标准瓶。它在波尔多被称为帝王瓶(Imperial),其他地区则是玛土撒拉瓶。该名字取自圣经(Bible)中的虚构人物,他是最长寿之人,享年965岁。由于容量过大,所以多见于聚会上,适合多人饮用。

8.亚述王瓶(Salmanazar)

亚述王瓶的容量是9升,等于12个标准瓶。通常情况下,一箱有12支标准瓶的葡萄酒,这就意味着亚述王瓶就相当于一箱酒的数量。这种瓶子比较少见,大多会出现在波尔多与香槟产区。名字中的Salmanazar指的是圣经中的亚述王的名字。

9.珍宝王瓶(Balthazar)

珍宝王瓶的容量为12升,相当于16个标准瓶。它的名字源于基督教传统中耶稣出生时前来朝拜的东方三圣贤之一,意思是珍宝之王。

10.巴比伦王瓶(Nebuchadnezzar)

巴比伦王瓶的容量为15升,比较罕见。它取名于古巴比(Babylon)一位非常有名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II),就是这位国王兴建了空中花园。

11.光之王瓶(Melchior)

光之王瓶非常罕见,容量达18升,这相当于24个标准瓶,非常大。其名称来自梅尔基奥(Melchior),他也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

从上述的酒瓶尺寸看来,750毫升的标准瓶确实比较适用。其容量适中,方便储存与日常运输。

如何看懂一瓶法国葡萄酒的酒标?


勃艮第、纳帕谷、马尔堡、托斯卡纳真正的红酒爱好者已经把这些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标注了出来。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优秀的葡萄酒产地值得我们去探寻。最近几年,一些新兴或是不太知名的葡萄园同样产出了品质上乘的葡萄酒,推动了葡萄酒版图的更新。从缅甸、加拿大到葡萄牙,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前去探寻一番的隐藏版优质葡萄酒产地!

如何看懂法国葡萄酒酒标

你以为这是一篇简单的教你如何翻译葡萄酒法语酒标的小low文?既然跟葡萄酒沾边,我们必须高大上起来。所以,我们就从法律角度来解读。

what?觉得法律与你无关?不懂法,有可能你喝到假酒都不知道哟!

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大部分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标明了产地的葡萄酒,但是,当我们遇到没有标明产地的葡萄酒时,它也不一定就是假酒。因为,在法国,葡萄酒分两大类:

未标注产地的葡萄酒,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vindetable,现在呢,它已经改名了,叫做VindeFrance,但是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它为vindetable。这类酒我们只会在法国喝到,法国法律对它的规范也不是很严格,本文我们不讨论。

标注产地的葡萄酒,这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一类酒。法国法律对它的规范是很严格的。这类酒,我们一看酒标就能知道它的产区。这类酒又可以具体分为两种:(1)AOP,全称是AppellationdOrigineProtge。其实它之前叫作AOC(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e)(2)IGP,全称是IndicationGographiqueProge

总结一句话,你去买葡萄酒的时候,看到酒标上写着AOP(AppellationdOrigineProtge)或者IGP(IndicationGographiqueProtge),那么第一反应该是:这酒是经过法国法律严格管理管控的酒,有保障!

接下来,教大家如何判断真酒和假酒。换句话说,如何从一个葡萄酒酒标来判断这瓶酒是否合法。

法国法律规定,酒标上必须要标注八大事项:

葡萄酒的质量标志: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AOP或者IGP,通常是小字体。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我们看到是的vindepaysIGP,这种标志方法也是被法律认可的。如果你看到这一排小字体上面还有一排大字,那么通常这排大字就是这款酒的名字了。

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通常是数字+%vol.,通常在酒标背面。比如:14%vol,就是含酒精量14%的意思。

健康信息:通常在酒精含量的旁边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孕妇不宜饮酒标志,这个标志通常很小,但是是必须要有的。

葡萄酒来源:法国的葡萄酒,一般我们会看到一行小字:VindeFrance,或者ProduitdeFrance。

容量:这个很容易理解,一般一瓶葡萄酒就是75cl。

批号:通常是以L开头,同样生产条件的一批葡萄酒拥有同一个批号。有时候,批号会直接写在酒瓶上。

葡萄酒装瓶商名称:有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一个公司的名字,名字后面还要加上地址。名字前面通常是Embouteilleur或者Misenbouteillepar...当然,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如果这个葡萄酒在被生产了来之后又在同一个地方装瓶的,那么酒标上可以直接写misenbouteilleauchteau;或者如果这个葡萄酒是在一个特写的生产商团体那里装瓶的,那么酒标上可以写misenbouteillelaproprit。

含亚硫酸盐\二氧化硫:所有的酒标上都要标注这一点,通常我们能看到一行小字:Contientdessulfites或者Contientdelanhydridesulfureux。或者英语containssulphits

以上是法律规定的必须要在酒标上显示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些非必须的内容。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在酒标上都能够看到这瓶酒的年份,但是这一项并不是法律规定必须有的。同时,即使标有年份,也只是代表这瓶葡萄酒所使用的至少85%以上的葡萄是在这一个年份里收割的。

此外,我们还经常在酒标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词:cru。这个词是跟葡萄产区挂钩的,有这个cru,就说明这瓶酒一定是AOP,有cru的AOP一定是比没有cru的AOP要高级一些。最高级的葡萄酒就是酒标上写着grandcru的那一瓶,其次依次是Premier(Grand)Cru,Deuxime(Grand)Cru,Troisime(Grand)Cru等等。

为什么红葡萄酒瓶是绿色的?


你是否有思考过这么个问题,为什么红酒要用绿色酒瓶而非纯黑色酒瓶,而白葡萄酒又可以用透明瓶呢?

其实,往往越普遍的东西,越是有它的历史,就像随处可见的绿色葡萄酒瓶。

葡萄酒瓶为什么绿色最常见?让我们从葡萄酒瓶的历史开始说起。

公元前七千年至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培育人工品种、酿造葡萄酒。而葡萄酒的存放一直是个巨大的问题。

早期的陶罐由于外形笨重、易碎以及密封条件不佳,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随后又出现了动物皮囊、青铜器等,例如羊皮酒囊(堂吉诃德带着装有红酒的羊皮酒囊四处旅行,在一场梦想中的伟大战役中,将羊皮酒囊当成一群巨人,他用长剑将酒囊刺穿,巨人的鲜血喷出,但这些颜色如血般鲜红的应该是拉曼恰红酒)。

直至17世纪中后期,玻璃烧制技术的成熟,因为玻璃瓶工艺简单、造价低、卫生、密封型强等特点,玻璃瓶渐渐流行起来。

由于玻璃原料是砂岩、石灰石等,杂质很多,烧制成的玻璃本身就带有颜色,而这种原色就是墨绿色。而在过去,因技术工艺的限制没有办法去色,这一传统颜色一直沿用到现在。

当然,历史的沿用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让绝大部分酒商选择绿色酒瓶,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它的功能性上。

葡萄酒像个娇贵的女生,经不起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一旦接触过多的光线,那娇生惯养的葡萄酒便失去了它原有的风味。绿色瓶有效得抵挡光线,避免紫外线的影响,防止葡萄酒变质。

若说抵挡光线,那为什么不直接用黑色瓶更为有效呢?你想,如果一瓶纯黑色的葡萄酒摆在你面前,你如何观察葡萄酒酒液的水位呢?当然,深绿色的酒瓶能再一定程度上抵挡光线进入瓶内,但也并不代表就可以将酒放在光源下直射,储酒还是要尽量避光。

那我们在市面上还常看到白色透明瓶是怎么回事呢?

透明瓶一般盛装的是不需长期储藏陈年的酒,比如白葡萄酒、起泡酒、桃红葡萄酒。透明的酒瓶可以使人们一眼就看出酒的颜色,亮丽清晰,且这种类型的葡萄酒由于没有陈年的问题,在两三年内被消费掉的葡萄酒,用透明瓶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为什么红葡萄酒瓶基本都以墨绿色存在,都是有它的道理所在的。

为什么多数葡萄酒是不甜的?


很多没品尝过葡萄酒的人会有一种好奇的预设:葡萄酒一定像葡萄一样香甜芬芳。可是,人们一旦将葡萄酒饮入口中,就会发现那种苦味并不像预设的那样能被立即接受。

为什么多数葡萄酒都是不甜的?

其实,能与葡萄一样甜的饮料是葡萄汁,而葡萄酒是一种与葡萄汁不同的葡萄产品。用中学知识简单地来说,葡萄变成葡萄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葡萄变成葡萄酒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小编觉得,以为葡萄酒会是甜的消费者一定是刚刚开始了解葡萄酒的饮者。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葡萄酒都是不甜的,但红酒兑雪碧情况的出现多少还是说明了消费者对于干红葡萄酒不甜这回事儿是介意的。记得有位著名导演曾讲过这样一个事情,人家外国人辛辛苦苦把葡萄酒里的糖弄没了,结果咱们的哥们儿又专门把雪碧放在里面其实,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小编的想法就是这种做法还不如向葡萄汁里兑点伏特加来得实在,因为这样做的成本会更低。

一、酿酒葡萄中的糖分与葡萄酒的甜味程度是什么关系?

甜味是指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味感。由此可见,葡萄酒甜不甜与葡萄酒中的糖分是息息相关的。品尝过含有不同残余糖分含量的葡萄酒后,可以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来形容葡萄酒的甜味,如干型(感觉不到甜味的葡萄酒)、半干、微甜、中等、中甜及非常甜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葡萄酒的甜度主要取决于葡萄酒中的残余糖分,但葡萄酒中的其他成分,如酸、单宁和二氧化碳、侍酒温度、醇类物质和酒精含量等也会影响这种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葡萄明明是甜的,为什么到了葡萄酒这一步,残余糖分的甜味程度就会下降了呢?

二、谁吃了葡萄里的糖?

酵母。

酵母这种东西说起来,还真可用好吃懒做来形容。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酒的酿制,都是通过糖分转化成酒精而成的。而这其中,就是酵母在发挥作用。

三、为什么有的葡萄酒尝起来会很甜呢?

其实,按照上面说的,葡萄酒理应不甜,但为什么有的葡萄酒喝起来还是甜的呢?

这就要分情况说明了。比如,有的甜葡萄酒是通过在中途打断发酵酿制而成的,而有的甜葡萄酒则是因为葡萄本身的糖分太高,没有发酵完全造成的。

对于后一种情况,它的发生原因是酿酒葡萄由于风干、或冰冻压榨后糖分变得较高,当发酵着的葡萄酒酒精浓度达到15%-18%左右时,酵母就会被高浓度的酒精抑制功能,发酵过程就会自然终止。这时,葡萄酒中未发酵的糖分就成了浓度较高的残余糖分,消费者品尝起来也就会有一种酒精与糖分同在的感觉了。

法国酒标为什么会出现英文?


葡萄酒标是我们认识一款酒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往往是我们对一款酒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自喻。在最常见的法国酒标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带有迷惑性的字样,例如,人们印象中法国人向来以法文为傲,但是许多法国酒标上却有ProductofFrance的英文字样,这是否代表该酒来历不明甚至是假酒呢?

法国酒标上的英文

法国葡萄酒标上的文字,几乎全是法文,但是ProductofFrance这几个英文单词却很常见,其对应的法文则应该是ProduitdeFrance。实际上,无论是英文的ProductofFrance还是法文的ProduitdeFrance都不过是葡萄酒原产国的标注,两个写法都属于正常的做法,这是因为许多葡萄酒生产商在将葡萄酒出口到部分国家时,需要因应当地的法律法规来适当地修改酒标上的文字。

例如,加拿大食品药物法规(FDR)明确规定,对于合乎标准的进口葡萄酒,其酒标的正标上必须以英文和法文标示出葡萄酒的来源国家,正确的表达为ProductofFrance或FrenchWine。在美国,所有进口的法国葡萄酒也都必须以以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或ProducedinFrance注明原产国,而对于品牌、产地等信息则并不要求一定要使用英文。

为了应对全球化贸易的潮流,很多生产商都会选择在出口产品的酒标上使用英文标注原产国,部分酒标甚至会有英法两种语言同时出现的情况。也就是说,法国酒标上出现英文的ProductofFrance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毕竟对于生产商来说,设计一个相同的酒标应对不同的出口市场是相对省事的做法。

法国酒标上常见的法文都是什么意思?

法国葡萄酒酒标上的原产国标注其实并不显眼,酒标上还有许多让人感到费解的法文单词,这些酒标上常见的法语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葡萄酒包装为什么用玻璃瓶?


葡萄酒包装的众多选择中,玻璃瓶无疑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中国,10款葡萄酒里有9.8款都是玻璃瓶装。就连量词,用得最多的还是一瓶葡萄酒,可能有时会听到一桶,但很少听到一包、一罐、一盒,甚至一根。事实上,以上这些量词在其它国家都在使用ing。

我们都应该感恩玻璃制品工艺的诞生和发展。如果没有玻璃瓶,那些被认为是时代经典的绝世好酒根本不会诞生。玻璃瓶可以从十七世纪就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是浪得虚名。玻璃在化学上属惰性,即不会和葡萄酒发生任何反应。它不透气,也不算贵($1.5/个),还有不同的形状、尺寸和颜色,最重要的是葡萄酒可以长期储存于玻璃瓶中并且陈年发展。

作为葡萄酒的容器,玻璃瓶将近完美。目前很多酒商都是以玻璃瓶为基础再进一步创新,镭射酒标、加一本书、加一层纸等等,务求在惨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

然而玻璃瓶很重,又易碎,运输成本大。如果用橡木塞封瓶,还有橡木塞污染的风险;如果是透明玻璃瓶,还有光线破坏的风险。最糟的是,运输过程中碳排放量大,回收率低,浪费问题严重,一点都不环保。原来玻璃瓶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完美。

有见及此,在近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陆续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包装,如盒中袋(bag-in-box)、铝罐、纸盒、不锈钢桶(keg)、塑料瓶和箔袋(pouch)。

盒中袋

盒中袋顾名思义就是坚硬的纸盒里面藏一个袋:一种是银色袋,铝箔+聚乙烯;另一种是透明袋,聚乙烯醇。这种包装发明自澳洲,如今在美国和新西兰都比较流行。它比玻璃轻多了,更便宜,也更环保。虽然容量一般都比较大(3升),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打开后葡萄酒还能保存几个星期,这是玻璃瓶望尘莫及的。

虽然盒中袋酒也有BlackBag这样的得奖酒商,但大部分都是装着便宜的日常餐酒,而且保存能力有限(一年以内)。而且盒中袋只能放静止葡萄酒,起泡酒则会撑破袋子。而且为了保持葡萄酒新鲜,需要使用更多硫磺。

罐装酒

铝罐是近两年受欢迎程度飙升最快的包装方式,尤其在美国。铝罐葡萄酒轻便、新潮、可回收,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尤其是罐装气泡酒,喜欢罐装啤酒的朋友都应该试试罐装葡萄酒。

但铝并不属惰性,一般铝罐的内层会涂漆避免葡萄酒与铝接触,可只要涂漆上出现一个小孔,都会破坏整罐酒。虽然我试过一些非常不错的罐装葡萄酒,但某些罐装酒喝起来却会带有铝的味道。而且罐装酒也不能长期保存,都必须尽早饮用。

纸盒酒

我们经常见到纸盒装牛奶和果汁,纸盒装葡萄酒则在西班牙、阿根廷、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比较流行,市场占有率也只有1%左右。纸盒同样具备轻便、便宜、可回收等特点。

然而纸盒酒保鲜期大概只有两年,甚至更少,需要陈年的葡萄酒肯定不会选用纸盒包装。最大的问题是某些纸盒酒看上去似乎和果汁没什么区别,容易产生误会。

不锈钢桶

不锈钢桶葡萄酒一般要在酒吧或餐厅里才能看到,像桶装啤酒,现在美国非常流行。使用时注入惰性气体,如氩气,把里面的葡萄酒逼出,确保倒出的第一杯酒到最后一杯都同样新鲜。不锈钢桶省钱省空间,倒酒速度快。喜欢点单杯酒的朋友都知道,一般酒吧只提供那么几款单杯酒,有了不锈钢桶,自然就会多很多选择。

可不锈钢桶的操作、维护和清理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员工的培训必不可少。装的酒同样只能是尽早饮用的酒款,而且相信大部分人都更习惯他的葡萄酒从酒瓶里倒出,而不是像啤酒一样从酒龙头里喷出。

塑料瓶

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预测塑料瓶将会是2017年葡萄酒包装潮流之一。一般在飞机上或酒店的minibar都能看到塑料瓶装酒的身影,一些小瓶装的烈酒也都采用塑料瓶。塑料比玻璃轻多了,所以更便宜,更环保。

可惜塑料本身就自带质量低的感觉。塑料不属于惰性,而且密封性能相对更低,所以葡萄酒只能保存几个月,一段时间后酒就会带有塑料的味道。

箔袋

箔袋葡萄酒看上去就更像果汁了,它可能是所有包装中最轻的,单手就能轻松拿起几升葡萄酒,非常适合户外活动。箔袋和盒中袋一样,即使打开后,葡萄酒还能多保存一个月之多,适合每天只喝一杯葡萄酒的朋友。最有趣的是,这是唯一一种可以挂在钩上的葡萄酒包装。

形像和保鲜期同样是最大的问题,箔袋葡萄酒只能保存几个月,而且目前接受袋装葡萄酒的人也不多。

除了玻璃瓶,其它包装都只适合尽早饮用的葡萄酒。但话又说回来,本来世界上90%的葡萄酒都不需要陈年,推出市场后就应该尽早饮用。所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葡萄酒完全可以不必装进玻璃瓶,有很多更便宜,更环保的包装可以选择,这些包装还不用开瓶器,有的甚至连酒杯都不需要。

明明有更方便,更环保的包装可以选择,为什么玻璃瓶还是处于垄断地位?真相是,一个还没有接受螺旋盖的人,怎么可能会尝试盒装葡萄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5/个),还有不同的形状、尺寸和颜色,最重要的是葡萄酒可以长期储存于玻璃瓶中并且陈年发展。

作为葡萄酒的容器,玻璃瓶将近完美。目前很多酒商都是以玻璃瓶为基础再进一步创新,镭射酒标、加一本书、加一层纸等等,务求在惨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

然而玻璃瓶很重,又易碎,运输成本大。如果用橡木塞封瓶,还有橡木塞污染的风险;如果是透明玻璃瓶,还有光线破坏的风险。最糟的是,运输过程中碳排放量大,回收率低,浪费问题严重,一点都不环保。原来玻璃瓶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完美。

有见及此,在近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陆续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包装,如盒中袋(bag-in-box)、铝罐、纸盒、不锈钢桶(keg)、塑料瓶和箔袋(pouch)。

盒中袋

盒中袋顾名思义就是坚硬的纸盒里面藏一个袋:一种是银色袋,铝箔+聚乙烯;另一种是透明袋,聚乙烯醇。这种包装发明自澳洲,如今在美国和新西兰都比较流行。它比玻璃轻多了,更便宜,也更环保。虽然容量一般都比较大(3升),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打开后葡萄酒还能保存几个星期,这是玻璃瓶望尘莫及的。

虽然盒中袋酒也有BlackBag这样的得奖酒商,但大部分都是装着便宜的日常餐酒,而且保存能力有限(一年以内)。而且盒中袋只能放静止葡萄酒,起泡酒则会撑破袋子。而且为了保持葡萄酒新鲜,需要使用更多硫磺。

罐装酒

铝罐是近两年受欢迎程度飙升最快的包装方式,尤其在美国。铝罐葡萄酒轻便、新潮、可回收,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尤其是罐装气泡酒,喜欢罐装啤酒的朋友都应该试试罐装葡萄酒。

但铝并不属惰性,一般铝罐的内层会涂漆避免葡萄酒与铝接触,可只要涂漆上出现一个小孔,都会破坏整罐酒。虽然我试过一些非常不错的罐装葡萄酒,但某些罐装酒喝起来却会带有铝的味道。而且罐装酒也不能长期保存,都必须尽早饮用。

纸盒酒

我们经常见到纸盒装牛奶和果汁,纸盒装葡萄酒则在西班牙、阿根廷、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比较流行,市场占有率也只有1%左右。纸盒同样具备轻便、便宜、可回收等特点。

然而纸盒酒保鲜期大概只有两年,甚至更少,需要陈年的葡萄酒肯定不会选用纸盒包装。最大的问题是某些纸盒酒看上去似乎和果汁没什么区别,容易产生误会。

不锈钢桶

不锈钢桶葡萄酒一般要在酒吧或餐厅里才能看到,像桶装啤酒,现在美国非常流行。使用时注入惰性气体,如氩气,把里面的葡萄酒逼出,确保倒出的第一杯酒到最后一杯都同样新鲜。不锈钢桶省钱省空间,倒酒速度快。喜欢点单杯酒的朋友都知道,一般酒吧只提供那么几款单杯酒,有了不锈钢桶,自然就会多很多选择。

可不锈钢桶的操作、维护和清理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员工的培训必不可少。装的酒同样只能是尽早饮用的酒款,而且相信大部分人都更习惯他的葡萄酒从酒瓶里倒出,而不是像啤酒一样从酒龙头里喷出。

塑料瓶

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预测塑料瓶将会是2017年葡萄酒包装潮流之一。一般在飞机上或酒店的minibar都能看到塑料瓶装酒的身影,一些小瓶装的烈酒也都采用塑料瓶。塑料比玻璃轻多了,所以更便宜,更环保。

可惜塑料本身就自带质量低的感觉。塑料不属于惰性,而且密封性能相对更低,所以葡萄酒只能保存几个月,一段时间后酒就会带有塑料的味道。

箔袋

箔袋葡萄酒看上去就更像果汁了,它可能是所有包装中最轻的,单手就能轻松拿起几升葡萄酒,非常适合户外活动。箔袋和盒中袋一样,即使打开后,葡萄酒还能多保存一个月之多,适合每天只喝一杯葡萄酒的朋友。最有趣的是,这是唯一一种可以挂在钩上的葡萄酒包装。

形像和保鲜期同样是最大的问题,箔袋葡萄酒只能保存几个月,而且目前接受袋装葡萄酒的人也不多。

除了玻璃瓶,其它包装都只适合尽早饮用的葡萄酒。但话又说回来,本来世界上90%的葡萄酒都不需要陈年,推出市场后就应该尽早饮用。所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葡萄酒完全可以不必装进玻璃瓶,有很多更便宜,更环保的包装可以选择,这些包装还不用开瓶器,有的甚至连酒杯都不需要。

明明有更方便,更环保的包装可以选择,为什么玻璃瓶还是处于垄断地位?真相是,一个还没有接受螺旋盖的人,怎么可能会尝试盒装葡萄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