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酒文化史专题。这篇关于《两宋辽金元的酒史文化》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由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虽然出现了辽金宋南北对峙的局面,但社会整体较为安定。尤其是北宋,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种物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的繁荣局面。南宋时期,由于兴修水利,改良水田,也出现了苏杭热、天下足的景象。文化和科学提高较快,活字印刷,航海指南针、火药这三大发明,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都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辽金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文化盛会大幅度提高。酒对宋辽金时期的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资,因而,在两宋辽金的文献和各种文献作品中,反映酒的甚多。元代灭掉金宋之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内外交流频繁,酿酒事业和饮酒文化更为丰富多彩。

两宋酒话

自赵匡胤960年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以来,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分为北宋与南宋。

有法国汉学学者经过对宋朝历史研究后,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等领域敬佩有加,认为中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有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看作落后的蛮夷之邦。也有日本宋史学家认定宋代文明居于世界最前列;宋朝的文明推进和影响了世界的进步。

宋朝的酿酒业是从唐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

宋代酒的种类繁多,对酒的质量有固定的衡量标准,按质量等级论价。每一个地方,郁有自己代表性的名酒。北宋和南宋官府,都曾组织过类似评酒促销的活动,以吸引喝酒人前来。杨炎正曾作《钱塘官酒》诗,描述了一副壮观景象。诗云:玛瑙瓮列浮清香,十三库中谁最强琉璃杯深琥珀浓,新翻曲调声摩空。使君一笑赐金帛,今年酒赛珍珠红。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

宋代耀州窑刻花鸡首执壶

可以看出当时汴京的经济繁华程度。朱翼中撰写了《酒经》一书,这是一部酒史上重要的著作。他根据自己丰富的酿酒经验,翔实地记录了造曲和酿酒的方法。其中谈到的煮酒工艺,即用加热杀菌以保存酒液的方法,比西方要早几百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不仅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著名词句,也写下过《东坡酒经》,对制饼、制曲与酿酒都有所论述,成为酒中的佳话。

北宋张择端清明

上河图《局部》

图中画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都市生活万象。

酒在宋朝的历史上曾起过很大作用。建隆二年(961)七月与开宝二年(969)十月,宋太祖利用杯酒释兵权,进行了军事改革,以文官带兵。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中国白酒的原料种植文化——高粱酿酒史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自然环境的差异,特别是气候和水利条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黄河流域以麦、黍、粟、高粱为主,长江流域以稻米为主,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为主的粮谷农作物分布特点,这是各地不同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各地酿酒用粮的选择。

农作物种植类别及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酿造白酒主要用粮有:高粱、稻米、玉米、小麦、青稞、黍、粟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用于酿酒的原料并非从一开始就用于酿造白酒或者说酿造中国酒,而是在酿造工艺演变过程中逐步被纳入酿造体系,然而各种粮谷原料用于酿造白酒具体始于何时并未有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历史文献加以推测。因此,本节从酿酒用粮食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几种主要酿酒原辅料在白酒酿造中的使用和演变。

高粱酿酒史

在我国古代诸家本草或农书著作中,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被称为蜀黍、蜀秫、红粮等,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作物,具有食用、饲用和酿造等多种用途,该作物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广泛,是我国第五大禾本科栽培作物,也是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中国白酒的主流香型大多会都使用高粱。国际上,栽培高粱的原产地之争历来已久,多数学者认为,高粱的原产地在非洲赤道线两侧,特别是苏丹、埃塞俄比亚应当是高粱的故乡。据研究,苏丹和埃塞俄比亚栽培高粱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埃及也有3000年。但是作为粮食作物,它在我国受到重视和得到发展相对较晚。

中国高粱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非洲起源学说,依据是那里分布着较多的高粱地方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早在3000年前非洲就有高粱野生材料的种植和驯化。非洲的中北部是栽培高粱的一个起源中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栽培高粱逐渐传至印度再到中国。另一种观点是中国起源学说,瓦为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认为中国是多种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中心,中国高粱栽培历史悠久,不同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高粱野生种质资源。考古学证据表明早在5000年前的周朝就有高粱的种植,到了汉朝高粱已普遍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黄河农耕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让第一种学说受到怀疑,原产于中国的第二种学说受到重视和肯定。

从古籍寻找我国高粱用于食用和酿酒的踪迹,南北晋以前资料中的高粱和粱大概有四种含义:一是地名;二是物名;三是饭菜;四是农作物。而以蜀黍代表高粱最晚始见于元朝。元王祯《王祯农书》记载:蜀黍,蜀秫,春月种,不宜用下地。茎高丈余,穗大如帚,其粒黑如漆,如蛤眼。熟时收割成束,攒而立之。其子作米可食,余及牛、马,又可济荒。其梢可作洗帚,秸秆可以织箔、夹篱。由此可见,文中所述蜀黍就是现代意义的高粱。

在我国食品发展史上,高粱可以用作主食、副食品及工业原料,糯高粱可以制糕点、酿酒、饴糖、食醋等。目前,许多国家用高粱作家禽、家畜的饲料,高粱的这些使用方式在我国古籍中有所提及,包括用于酿酒。比如,明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种植》中写道:蜀黍,一名高粱米有两种,粘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粘者可作糕、煮粥,可济饥,亦可养畜。此外,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卷二十三中写道:蜀黍,俗名蜀秫、芦穄、高粱,不甚经见,而今北方最多;茎高丈许,状似芦荻而内实,叶亦似芦,穗大如帚,粒大如椒(花椒),红黑色,米性坚实,黄赤色。有二种:粘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粘者可以作糕煮粥其谷壳浸水色红,可以红酒。

从上面的文献记录可以看到在明朝时,高粱的种植区域以北方为主,而南方少些。到现在形成了东北粳高粱优势区、西北和华北高粱优势区、西南糯高粱优势区、长江及黄河流域中下游高粱优势区。然而,上述文献只能说明高粱用于酿酒的历史最晚可追溯至明朝,但并没有证据支撑明朝就有用高粱酿造白酒的存在,只能推测高粱用于酿造白酒至晚始于明朝,待到清朝乾隆年间已经有非常明显的用高粱酿造白酒的技术和文献记载。清朝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和《浪迹续谈》中就写到:今各地皆有烧酒,而以高粱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粱所为。这不仅说明那时高粱已经用于酿造烧酒,且盛产高粱烧酒的地域已经相当广泛。

中华酒文化史的划时代贡献——元朝蒸馏酒


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白酒、烧酒,事实上在元朝才开始真正出现,元朝人在酒业酿制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从欧洲和中亚引进了蒸馏酒法,并结合传统的酿制工艺,制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推动了中国造酒工艺的大变革。尽管现在也有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认为蒸馏酒起源宋代,但主流观念还是认为蒸馏酒在元代初现。

民族大融合以及蒸馏酒法的传入,推动了黄酒、烧酒、果酒、奶酒四种酒类的不断演变。这其中,黄酒历经从浊酒到真正意义上的黄酒酿成,其酿造工艺已臻完善,呈现黄色或红色,在元朝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米酒的黄色形成,是中国发酵酒的质量转换标志;烧酒则大不同于唐宋时期的烧酒叫法,成为真正意义的蒸馏酒。元朝的烧酒,采用的是与黄酒类似的发酵方法,只是在发酵后再增加一道蒸馏工艺。这种先用酒曲发酵,再蒸馏曲酒的做法,应为元代人首创,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元朝蒸馏酒的引入为酒业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元人酿酒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酿制白酒的度数(度数大概在20度到40度之间),也改变了传统酿酒的单一发酵模式。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饮酒风俗,也随着高度酒的出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代关于蒸馏酒起源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最有依据的还属元代,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但无论如何,蒸馏酒的应用,在中国酒文化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葡萄酒的传播史就是人类的航海史


文明是文化的集合与升华,文化是文明的发散与基础。

陆地文明中的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应该统称为泛水文明。这些水文明,使人类脱离低级、野蛮、无序、散乱、衰弱的状态,并使智慧的人类将自然行为和社会行为集合在一起,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

白酒文化作为内河型的陆地文化,这种本质的定性并非空穴来风、毫无依据。

白酒谷物等原料种植灌溉漕运或水运(粮食、酒水)目标市场城池,这条线索淡水完全成了依托,且不可被海水替代,只有连绵不断的内河水系能办到。

葡萄酒生长、运输海岸海港目标市场城市,这条线索海水完全成了依托,且不可被河水替代,只有广阔无垠的海洋能做到。相对于白酒大河文化属性的要素依据,葡萄酒的海洋文化本质特征依据更加明显:

①萄酒产区的海洋性气候: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凉流等洋流,以及地中海式气候。

②新旧世界主要产酒国的地理位置:西欧、南非、南澳、南美洲的著名产酒国均濒临海洋,中国烟台也不例外。世界葡萄酒七大黄金海岸便是铁板定钉的证明(法国波尔多与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中国蓬莱南王山谷、美国加州纳帕谷、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布鲁萨山谷、智利卡萨布兰卡谷)。

②运输与种苗传播途径:海运。

国际葡萄酒有世界传播史,白酒却没有成功、完善、广泛的世界传播史,葡萄酒的传播史就是人类的航海史,并与之相吻合,大航海家哥伦布的航线,开创了新旧世界交流的局面。

哥伦布时代,人们将欧亚种属的葡萄苗扦插在土豆上存活,并将之漂洋过海带到新大陆。西班牙人将酿酒葡萄带到了南美洲,葡萄牙人带到了巴西,英国人带到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荷兰人带到了南非。(引自郭校长《漫谈葡萄酒》)而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来说,白酒还只能算人类世界里的小众产品,缺乏普世价值观去推广。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葡萄酒文化甚至渗透到了军事领域,英国海军就用一面酒旗来当作舰船的信号旗。当这面两头绿、中间白,并在白色中间印有绿色香槟杯的旗升起来时,表示要召集全体军官举行某种仪式或庆祝,而非代表军舰上的官兵可以开怀畅饮。

除此之外,掷瓶礼在世界航海文化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每一艘即将下水处女航的新船都要在舰首由一名特邀女士,手持一瓶香槟的瓶颈,使劲地往船身上砸,寓意祝福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的女儿有幸执行掷瓶礼,却因为力气太小而没有摔碎酒瓶,不得不尴尬地再砸一次。蹊跷的是,这个掷瓶礼并未在中国葡萄酒界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可能就是,大家都没有形成葡萄酒是海洋文化的共识,更没有将葡萄酒与航海文化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意识。

也许会有人拿远离大海的法国香槟产区和勃艮第产区,以及地处中国西部内陆腹地的几大葡萄酒产区来反驳这个观点。殊不知香槟产区和勃艮第产区,即便现在不是海洋,远古时也是海洋,它们的石灰岩和白垩土地质就是远古海洋贝类的化石遗迹。

无论中国的西南还是西北、华北地区的那些酒庄和葡萄园,尤其是新疆天山、宁夏贺兰山和山西的那些优秀的酒庄,他们要么聘请西方优秀的酿酒师,要么这个酒庄主个人甚至夫妻俩都有在法国等西方著名葡萄酒生产国深造的经历。他们在这些先进国家的葡萄酒大学或商学院里,经过千辛万苦地学习研究,踏踏实实地接受教育,真才实学地获取学位证书,恭恭敬敬地拜师酿酒技术,勤勤恳恳地继承管理经验,原原本本地引进酿酒葡萄品种,兢兢业业地拓荒开垦葡萄园地。

令人沉思良久的是,当初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贺兰山下的立岗公社化建村,因一时兴起开玩笑地给陶胖寻找喝酒的革命经典依据,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搜罗资料,成就绝世孤本《马克思恩格斯论喝酒》(现已遗失)的时候,贺兰山产区还是一无所有,名不见经传。时过境迁,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如今,贺兰山已成为了世界葡萄酒里冉冉升起的新星。葡萄酒世界里的巾帼英雄杰西斯罗宾逊女士,也将宁夏产区收录到《世界葡萄酒地图》中。

根据现有的国内酿酒葡萄品种学教材可知,中国当今绝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都是从海外引进的。因此,虽然这些葡萄被栽种在中国内陆腹地,冬天时饱受西伯利亚寒流风吹雪打,但是,他们固有的海外关系,包括后来的品酒技术,都是彻彻底底的海洋文化无疑,都是如假包换的舶来品。

酒文化:“三杯两盏淡酒”说说李清照与酒


李清照好酒,留传至今仅50多首作品,其中与酒有关的达26首。从作品中可知清照不仅会喝酒,而且经常醉酒。从她的词中不仅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现象,更能从中看出当词人所在朝代的酒文化氛围。

李清照词风以南渡为界,前期词风清丽婉转,表现少女、少妇时期幸福快乐的生活,酒是她幸福生活的调味品。后期词风沉哀凄苦,表现孤独无依、绝望哀愁,此时酒是她的寄托品。

少女时曾在溪亭饮酒至太阳落山,醉酒驾船不认识回家的路,有词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婚后夫妻恩爱,情投意合,春游郊外饮酒,有词云: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参加亲朋好友的酒会,有词云:金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慢禁帷低张》)。丈夫出仕,两地分居,词人用酒抚慰自己,排遣相思之苦。如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了一夜,残酒还未消,可见其醉之深,同时也更加体现了她思夫的情感;再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描写秋季面对菊独自饮酒,想念丈夫的思绪由然而生。可见南渡之前,词人无忧无虑、生活甜蜜,幸福美满,饮酒充满愉悦,调节心情,增添情趣。

南渡之后词人历经国破家亡之痛,身世变迁之悲,思乡念国之苦,孤苦无依流落江浙一带,酒成了她生活的必需品,寄托品。她借酒浇愁,麻醉自我,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她的创作思维。此时词人的创作达到高峰,随着她对社会、历史、国家的深入认识和感受,其词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更具社会性、时代性。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靖康之耻后词人流落江浙,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故乡,强烈思乡之情,只有被酒麻醉了才可能忘记忘了除非醉,语言白话,清楚明了,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愁更愁,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现实是残酷的,兵荒马乱,无依无靠,返回故乡是没有希望,思乡只增添痛苦,如此痛苦倒不如忘却。真的如果忘记却又做不到,其实词人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故乡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没完没了。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字。?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行香子天与秋光》)。绿蚁是指新酿的酒。秋天到来,词人第一次穿着薄薄的衣裳,喝着刚刚酿成的新酒,不禁回想起曾经与丈夫度过的美好时光,酒或许是词人支撑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精神的寄托。

后期作品更多是写颠沛流离的生活,身世变迁的痛苦。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仍然找得到酒的影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此时,词人穷困潦倒,生活艰辛,但仍难以丢掉酒,而此句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和动人的笔触,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她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哀愁情绪。本词分析此词要知词人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也正是这词中之酒,才使李词的内容加空灵,更具韵味,也更易表现她的情绪。

有人认为词人之所以用淡酒是因为晚年穷困潦倒,生活艰难买不起好酒。认为淡酒的意蕴是价格便宜的酒,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淡酒相对的是烈酒,与价格贵贱没有关系。在古代诗词中,清酒是清醇的美酒,封存贮藏多年酒气醇香加工精细的高级酒。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与其相对的是浊酒,浊酒应当就是酿制时间较短酒质欠纯的薄酒,价格较低。本词的酒虽然淡,却不是杜甫的潦倒新亭浊酒杯的浊酒,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更注重的是与潦倒联系在一起,与经济上的贫困相关;陆游的?莫道农家腊酒浑的腊酒,虽然质量不高,可也足以用作丰年的欢庆。这些诗句中都提到了浑酒或浊酒,都是表现出浊酒的意蕴,传达出诗人的内心的情感!深秋的季节,萧瑟冷清,寒风阵阵,大雁鸣叫。淡酒可能是抵御晚来的寒气,虽然无效,抵挡不住,却因而把李清照的视觉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地上转向了天空。李清照的精神状态,以一个淡字,并非是要表达其生活的贫困,虽然她晚年生活穷困无助、悲苦失意,但主要是因为其愁情太深,词人借酒浇愁,饮的酒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喝的酒感觉太淡了,这是因为愁情太浓厚而对酒的错觉,并非酒是真的太淡了,而是词人经历太多的痛苦无法用酒麻醉自我。这个淡字,其实,是全词情感性质,意象色调,在程度上的统一和谐的表现。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

早在南渡前,词人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描写抵挡寒冷排遣愁苦之的词句浓睡不消残酒。词人饮的酒是十分的浓烈,沉沉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退酒力,为什么此时词人酒力不行呢?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深刻的愁苦,有的只是一位贵妇人的无忧无虑的闲愁,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但历经国破、丧夫、家亡,由一个衣食无忧的贵妇人流落为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的寡妇。面对冷清萧条的秋季,李清照借酒浇愁就不一样了!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诗人通过层层渲染,把这种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结篇。从社会现实看,反映了南渡后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声声慢》可谓千古绝唱凄苦情!

一首《声声慢》道尽了词人内心愁苦,一句三杯两盏淡酒更是将词人对酒的以来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是我国古代表达借酒浇愁的首位词人!

中国葡萄酒发展史:两千载几经起伏 新时期向阳而生


在中国,葡萄酒并未像白酒、啤酒那样为大众所熟识,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葡萄酒是舶来品。事实上,葡萄酒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脍炙人口的唐诗就足以说明葡萄酒当时已经十分盛行。

葡萄酒行业在中国发展两年余年,有繁荣也有低谷。葡萄酒,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味觉的享受,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汉朝:受汉武帝青睐,葡萄酒发展初见端倪

汉武帝建元年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另外一项重要的贡献就是将西域大宛的葡萄种及葡萄酒酿制技艺传入了中原。

汉武帝对葡萄酒更是情有独钟,甚至亲自在宫中种植并进行酿制。据《太平御览》,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傍尽种蒲萄。

统治者的重视加上葡萄酒的独特味道被人们乐于接受,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到东汉末年,由于常年战乱,葡萄种植业和酿制业一度极为困难,葡萄酒就成为稀有珍品。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葡萄酒都是极为珍贵的饮品,甚至连葡萄都成为极难得的珍品佳肴。有人曾献给北齐皇帝一盘葡萄,居然得到了一百匹绢的赏赐,由此可见葡萄酒的珍贵程度。

魏晋南北朝:葡萄酒业开始发展,葡萄酒文化逐渐兴起

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也爱葡萄酒,赞其且说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辞,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魏文帝的喜爱和大力提倡,使得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葡萄酒文化也日渐兴起。

陆机所作的《饮酒乐》: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恒好,欢醉日月言新。生动描绘了在当时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中,葡萄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王公贵族们享用的美酒,在一百多年的南北朝时期,常有文人墨客歌咏葡萄酒的诗文。庾信的《燕歌行》中将葡萄酒与稀有的金丹相提并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葡萄酒的受欢迎程度及人们对葡萄酒的追求。

唐朝:获统治者大力支持,葡萄酒酿制业进步巨大

唐朝时期,疆土扩张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饮用葡萄酒从王公贵族、文人名士普及到普通百姓,这为中原地区葡萄酿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葡萄酒的忠实粉丝。那时,高昌的马乳葡萄粒大饱满,鲜食味美,酿酒亦别有风味。据《太平御览》记载,当侯君集把马乳葡萄带回长安,唐太宗不但把它种植在御苑里,还亲自参与酿酒,并赐给群臣。

在唐太宗的大力提倡下,引进并不断改进西域地区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工艺,使得这一时期的葡萄酒酿制业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葡萄种植的大力推广及葡萄酒酿制工艺的普及,使得葡萄酒饮用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元朝: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鼎盛时期

元朝立国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十余年,却是我国古代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的统治者喜爱葡萄酒,据《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祭宗庙时采用潼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葡萄酒用作祭祀宗庙,这无疑提高了葡萄酒的地位。同时,元朝的《农桑辑要》中,有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葡萄生产的记载。加上政府对葡萄酒税收扶持政策以及葡萄酒不在酒禁之列的一系列规定使得这一时期的葡萄酒获得机会迅速普及。

此外,葡萄酒的普及也使得葡萄酒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元代涌现出大量的与葡萄酒有关的诗词、绘画及散曲。丁鹤年的《题画葡萄》;温日观的葡萄画,世称温葡萄;关汉卿在《朝天子从嫁媵婢》中以葡萄架作比喻;元散曲家张可久在《山坡羊春日》中以葡萄酒为诗作开篇通过元代这些生动的文学作品,不难看出当代人们饮用葡萄酒的普遍性及人们对于葡萄酒的浓郁的情结。

明朝:失去政策扶持,葡萄酒行业发展遇挫

进入明朝,中国酿酒业虽然获得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和数量都大大超越历史的发展,但是葡萄酒则在失去了明朝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后,也丧失了往日的风光。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北方有葡萄酒、梨酒、枣酒、马奶酒。南方有密酒、树汁酒、椰浆酒。而明朝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大多是关于明朝故都南京的纪实,对明代的数种名酒进行了品评,其中所评价的数十种名酒都亲自品尝过,包括皇宫大内的酒,然而却没有尝过葡萄酒。

虽然葡萄酒发展遇挫,但是葡萄酒酿制方法被记载流传。明朝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中,有研究葡萄酒的酿制及功效的内容。

清末民国初期:局势动荡,葡萄酒工业化序幕拉开

清末民国初年,是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转折点。清朝,葡萄种植的品种增加,尤其是清朝康熙年间引入了多种葡萄品种。葡萄酒不仅是上层社会的珍贵饮品,也频繁出现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及酒馆中。

随着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酒公司,中国葡萄酒业在历经二千多年后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此后,太原、青岛、北京、通化相继建成葡萄酒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标志着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已初具规模。

但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外来势力的入侵及军阀连年混战,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摧残,葡萄酒业的发展也遭到了致命性的打击。

新中国时期:市场与日俱增,国产葡萄酒获突破性进步

纵观古时,中国葡萄酒发展虽然有着两千多年的积淀,但是由于发展的过程中时而获得政策支持,时而被遗忘,一直未形成大规模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白酒由于政策的扶持获得空前发展,而葡萄酒也因国人生活习惯及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群体仍然较小,大部分人对葡萄酒的知识和文化知之甚少。

到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葡萄酒业开始得到重视,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自产的葡萄酒也开始有了发展。时至今日,中国的葡萄酒的市场越来越大,中国自制的葡萄酒也有了突破性进步,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日后葡萄酒的历史上,中国力量定能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宋便有“快餐” 唐宋两朝“立办”酒席文化


快餐文化快餐爱情并不是现代的产物,中国的快餐文化可不止如此,立办酒席文化从古代便有,且相当常见。

古时酒席立办便当餐饮已很常见

清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里有言:河北林亭有红、白事家,日至数十席,惟王姓厨父子兄弟三四人,同力合作,绰有余裕。其时席面用四个大碗、四个七寸盘、四个中碗,四大八小,所用的鸡猪鱼蔬,必整必熟,没有生吞活剥的毛病,真是置办快餐的能手。由此可知,快餐并非现代人发明,在古代也有快餐。

早在唐朝时,市场上就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据李肇的《国史补》记载: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京兆尹,且要立即赴任。时间很是紧迫,为庆贺自己的升迁,吴凑还是邀请了亲友来家中聚餐。当亲友赶到时,酒宴也已摆好。客人不解,问何以能这般迅速?吴府的人回答道: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由此可见,这立办,可算是唐代的快餐。

到宋代时,在东京、杭城等地,市场上随处可见一种叫逐时施行索唤和咄嗟可办的餐饮,也如现今一样,若繁忙无暇做饭,可叫快餐解决肚皮温饱问题。

《都城纪胜》记载当时宋朝市场上已有供应众人四时点心的荤素从食店,它的宗旨亦是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而且饮食花样繁多,各式馒头、饼、小食品、糕、裹蒸米食、炙鸭熟食应有尽有,多达百余种。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对其熬肉的吃法曾有描写:解开熬肉裹儿,擘开一个蒸饼,把四五块肥底熬肉多蘸些椒盐,卷做一卷,嚼得两口。这种熬肉是一种无盐熟肉,可合蒸饼吃,随处可买得,也是专为旅行、有急事之人制作的方便快食,《梦粱录》说其可以应仓卒之需。

宋代时,古人制作快餐的条件就已较成熟。单从厨师的刀工精细以及烹饪炊具、燃料先进的程度就可明了,可见如今普遍、大众化的快餐,也是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的。

古代黄酒的酿造史与方法


在世界的东方,中华大地上流传着一个最古老的酒种:黄酒。黄酒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个重大的酒文化起源问题,需要从上古史谈起。

在上古时代,大约在一万年前,传说中有个神农皇帝,古史中称为炎帝。他尝遍百草,始创中医中药,发现五谷,创造耕具,教人农耕,兴办农业,被人们称为地皇。

人们耕种五谷,兴办农业,就可能有剩余的粮食,自然不自然地做出一些产品。酒,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书中论道:清之关,始于耒耜。清是酒,耒耜就是耕地的农具。也就是说,当农业兴起之后,才开始生产出美味的酒来。当时的酒是偶然发现的。晋朝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与此,不由奇方。看来,古人吃剩下的饭,丢在桑树杆的空洞里,遇阴雨潮湿,自然发酵,久存出现香味,而成为酒。宋朝朱异中在《酒经》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古语为之,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他进一步阐明,煮熟吃剩下的饭,发霉发酵,是古物酿酒的起源。

上古人们何时食熟饭?《古时考》载有皇帝始作釜甄,火食之道始成,证明皇帝时即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先人们吃剩下的熟饭,或放在树洞里,或放在陶瓮中,接触到自然界的发酵微生物(霉菌、酵母茵等)糖化发酵成美味可口的谷物酒。这就产生了原始的自然黄酒。

后来,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模仿,用发芽的谷芽酿成甜酒,当时叫做醴。醴是在谷芽坑里,保温和发酵的。古芽坑在西安半坡遗址考古中得到证实。考古中发现有许多不像贮粮坑的坑穴,它坑浅,有防潮层、有排水沟。这种能保温的坑穴,既是供谷物发芽,又能适应发酵甜酒的需要。古时称醴即是黄酒;醴味甜,用来祭祀祖先,这是古芽酒或谷物酒最早的用途。考古文献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以粟、黍为主要酿酒原料,南方则以稻米(包括糯米、粳米、灿米)为主要原料,就地取材,因料酿酒,各有风味。这种原始黄酒在七八千年前,开始是利用天然曲,以后发展到利用人工曲,约有5000年的历史。

滤酒器的漏缸呈花盆形,口径57cm,高42cm,底径51cm,直壁、平底,底部中央有一小孔,下径1Ocm。这是最早发现的漏酒工具,以后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也曾出现过。滤酒缸的出现,是由浊酒发展到清酒的开始,是酿酒技术的一大进步。

据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黄酒起源是在六七千年以前,开始是作醴(甜味淡泊的酒),而后是黍作酒(酒精高而味浓郁的酒),实际上,我国谷物酿酒的基本条件,大约在七八千年前已经具备了。谷物酿酒之始,当比大汶口遗址(7000年以前)中发现的酒具出现得还要早些。如果说,谷物酿酒在原始农业兴起年即随之出现的话,那么距今当有万年左右。

古代黄酒的酿造方法,周朝《礼记》记载:仲冬之日,乃命大酋,秫(粘高粱)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货。这几句话,概括了古代酿酒的操作要点,秫稻必齐指原料必须精选,曲必时,指做曲制酒必须选择适当的季节;湛炽必洁是说浸米和炊熟的操作必须保持清洁,避免染菌;水泉必香是指酿酒用的水必须优良;陶器必良,就是盛酒用的缸必须完好不漏;火齐必得就是说发酵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这样才能优质高产。上述六种操作,必须同时注意,免出错误。

至于具体的酿酒方法,《周礼天官》中记有: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齐之名:一日泛齐,二日五日沉齐。大概的意思是,第一阶段发酵开始,液膨胀、发泡,饭粒浮于表面;第二阶段,曲引发糖化,液出现甜味;第三阶段在糖化的同时,酒也旺盛起来,产生较多的气泡,发出丝丝响声;第四阶段,酒精含量增加,溶解了原料中的色素,因而液的颜色变为变为红黄色;第五阶段,发酵渐缓,酒糟下沉是谓沉齐。这是发酵的五个过程。文中提到的三酒之物,就是把酒分成三类,事酒是一种普通的酒,即酿造后不贮存或贮存时间较短的酒;昔酒是较长时间贮存的陈酒,酒质好而酒度高,长时间储存不易变质;清酒即澄清、不浑浊的酒,也可能是过滤出来的酒。

由于黄酒是用粮谷类酿制成的,汁液呈黄色,故称其为黄酒,以区别于其他酒种。历史上传说的仪狄作酒缪、杜康(即少康)作秫酒,实际上都是比较原始的黄酒。

有史以来,长江以南诸省如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区多用稻米酿酒,其颜色都是黄色的,即如近代,有的酒(贮存)沉酿时间较长颜色变深,有的酒加上颜色,或用红曲酿造,变为褐黄或褐红,但习惯上统称为黄酒。

近些年来,黄酒界为了宣扬民族精神,突出华夏特产,有人把黄酒引申到炎黄子孙黄,黄种人的黄,黄河流域的黄等等,只是为了增强黄酒的含义,表达了民族特征,并没有改变黄酒本色,黄酒确实是炎黄先租流传下来的酒中瑰宝,从远古流传于今而且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应该发扬光大。

香槟发展趣史


当我们谈到香槟(Champagne)时,优雅、复杂、迷人这些词便会萦绕在谈话中。香槟作为葡萄酒的一种,或许是最精致,也是最优雅的,很多特殊的场合都会开一瓶珍藏的香槟来庆祝喜悦。但是,香槟从发明到现在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呢?

最初,香槟这个名字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起泡酒,而是法国北部一个名为香槟的地区,早在5世纪就有罗马人在这里种植葡萄并生产静止葡萄酒。香槟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北欧的一个十字路口,南通地中海,北通巴黎、英吉利海峡和德国西部,见证了很多战争的发生,但与此同时,这样的地理位置也为此地带来了繁荣的贸易,著名的香槟集会(ChampagneFair)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这个集会是以布匹贸易为主,但也增进了跨国葡萄酒交易的发展。

17世纪以前,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谓的香槟,那时香槟地区的葡萄酒都是静止酒,是欧洲贵族的专享。而现今意义上的香槟,其产生原因其实与当地寒冷的气候有着很大的关联。香槟地区寒冷的气候和较短的生长期使人们将葡萄的采收期延后。这样一来,发酵的时间便会缩短,因为一旦寒冷的冬季到来,发酵便会自然停止,而导致的结果便是,酵母还未完全将糖分转化为酒精时,酒液就已被装入瓶中,来年春季气温升高,发酵又自然开始,于是就出现了二氧化碳,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气泡。

同时与香槟的发明有紧密联系的,还有被公认为香槟之父的唐培里侬(DomPerignon)。虽被称为香槟之父,但他一生都在研究如何让酒液不产生气泡,因为产生气泡在他看来是品质差的葡萄酒的象征。他于1688年进入亨特维尔修道院(AbbeyofHautvillers),负责酿酒及酒窖的管理。在此期间,他发明了很多酿造香槟的技术,如混酿和澄清等,他留下的酿造香槟的很多基本原理至今还在沿用。

之后经历了路易十五(LouisXV)时代,香槟被允许装在瓶子内运输,香槟的贸易也逐渐扩大。此后涌现出大量的香槟屋,如酩悦香槟(ChampagneMoetChandon)、凯歌香槟(ChampagneVeuveClicquot)和路易王妃香槟(ChampagneLouisRoederer)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酿造香槟的工艺和技术都愈发成熟与现代化,香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逐渐在全球流行开来。

如今,香槟已成为一种时尚,在生日聚会上、婚礼庆典上或是洋溢着胜利喜悦的赛场上,都能发现香槟的身影。伴随着它的历史,丰盈、精致的气泡触感与清新的香气也将会永远存留在饮者的记忆中。

大宋美学与酿酒文化完美结合—宋代官窖神秘图案解析之一


图案、符号,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非常神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但凡有考古发现,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传承,更多的体现当时文化、风俗及宗教信仰等。茅台镇古镇酒业2008年出土的古代窖池,于2016年被考古界认定为宋代文物,鉴定报告中对石窖上的神秘图案描述为空心或实心菱形构图和卷枝花卉。

作为酒水行业研究者,笔者曾三次到古镇酒业的宋代官窖实地考察,对六个窖池五百多块砂石花砖上的神秘图案产生浓厚兴趣,于是翻阅不少宋代文献,近日有所心得,借本文想浅析一下宋代官窖众多神秘图案中的部分图案。

雕刻有众多神秘图案的宋代官窖

一、左右相对游鱼图

宋代官窖的石砖图案

解析左右相对游鱼图

菱形组成左右对鱼图,寥寥数笔,鱼的形、神都表现生动,结构也极为巧妙。可以看出,在菱形中有两头左右游展的鱼,鱼头中间的小方块代指游鱼张嘴,两目炯炯有神,跃然纸上的是两条活灵活现对游的鱼。

鱼,通余,通玉,有鱼跃龙门,富贵有余,金玉满堂等说法,象征着平稳、繁荣、富贵、吉祥。游鱼,通有余,寓意着年年有余。早在商代时玉佩便有鱼的造型,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都得佩戴鲤鱼形饰品鱼符于腰部,并一直延续到宋明各代。时至今日,鱼寓意丰富且美好备受人们喜爱。

二、展翅高飞蝙蝠图

宋代官窖的石砖团案

解析展翅高飞蝙蝠图

菱形组成蝙蝠,中间的菱形为蝙蝠的身体,两侧的菱形为蝙蝠的翅膀,对称和谐,符合东方美学。蝙蝠双翅有力,展翅高飞,大巧若拙,跃然而出。

传统的蝙蝠吉祥图案

蝠,与福谐音,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福气;蝙蝠即遍福,福气、幸福延绵无边。蝙蝠与寿桃,福寿延年,多福多寿。若三只蝙蝠在一起,意味着三福(福禄财)临门;若五只蝙蝠在一起,意味着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及善终)临门。

三、同心相连方胜图

宋代官窖的石砖图案

宋代官窖的石砖图案

解析宋代官窖上的方胜纹

方胜纹首饰盒

方胜纹座椅

方胜纹,两个菱形压角相叠,组成的图案或纹样,是汉族传统吉祥寓意图纹。方原为并驾齐驱的双船,后指有倾斜度的方形;胜原为古代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后为古代妇女的饰物。

方胜纹,因为两个菱形压角相叠,被赋予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吉祥含义,寓意永结同心、美满吉祥。方胜纹,经过历代工匠的研究及拓展,延伸出以方胜纹为基础的方胜杂宝纹、方胜盘长纹。

方胜杂宝纹又名民间八宝,是将金铤、银锭、圆钱、象牙、犀角、方胜、珊瑚及如意等多种寓意吉祥的图案经过组合而成,多见于木雕及瓷器等,亦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

以方胜纹为基础的的民间八宝

方胜盘长纹,是方胜纹与盘长(吉祥结)组合而成,成为中国古代又一独特的吉祥几何装饰纹样,是一种艺术化的民间传统吉祥结。因其具有连绵不断的工艺特性,常被人们作为诸事顺利、好事连绵的象征。

由方胜纹衍变而来的盘长纹(左)盘长(吉祥结)(右)

方胜纹,同心相连、延绵不断,不仅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美满婚姻的渴求和希冀,而且传达着人们自始至终对生命无限的崇拜和对吉祥的企盼。方胜纹对称、均衡、连续的构图,强烈而简洁的装饰感呈现出鲜明的东方个性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成为独特的东方符号。

酒史典故:管仲饮酒弃半觞


春秋时代的齐景公纵酒,七日七夜不止;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好为淫乐长夜之饮。但那时有几位名臣是不饮酒或反对酗酒的。例如:在春秋初期,由鲍叔牙推荐、被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任命为丞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的政治改革家管仲,就是其中主张节酒的一位。

据《韩诗外传》载:齐桓公置酒,令诸大夫日:后者饮一经程。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饮其一半,而弃其半。桓公日:仲父当饮一经程,而弃之何也?管仲日: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弃身。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桓公日:善。好在齐桓公是个开明的君主,能善解人意,否则管仲不是自找麻烦吗?

上述文言文的大意是齐桓公宴请君臣,唯独管仲迟到。按规矩管仲理应喝一杯罚酒。但他只饮了小半杯,而将大半杯泼在地上。桓公自然不悦,觉得有失面子,但还是敬问管仲为何如此。管仲镇定自如,讲了迟到的原因是为处理一件紧急而重要的公事,并表明自己酒量极为有限,泼掉一些酒是量力而行。若饮醉而失言,招惹杀身祸,岂不是比泼酒更糟吗?

桓公是明理之人,觉得于公不该罚酒,于私其量可恕,故释怀。如此酒德,遂成为古今佳话。

管仲还劝谏桓公节饮。有一次,桓公喝酒醉得连冠帽都不知丢在哪里了,自感羞愧难当,就一连三天不敢上朝露面。管仲则及时劝道:大王做的这件事虽有失面子,但也不至于要避朝弃政啊!为什么不以善举来挽回不良影响呢?桓公豁然开窍,就下令开仓济贫、释放犯轻罪的人。三天后,人们用歌谣唱道:我们的国君为什么不再丢一次冠帽?桓公就此因过得誉。

还有一次,桓公在管仲家里喝私酒,到了日暮时分仍觉未尽兴,命人点烛继续喝下去。管仲就很严肃地提醒道:大王,我本以为您只是白天喝酒的,没料到您晚上还喝,恕我招待不周,你还是到此为止吧!桓公听了,自然有点挂不住脸,心想:我堂堂一国之君到你家里喝酒是因为看得起你,你也应该给我留点面子啊!于是就对管仲说:仲父(桓公对管仲的尊称)啊!你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掰着手指头算算,还有几年活头,何不在这宜人的夜色里尽情而饮呢!但管仲不为所动,并正色道:大王所言差矣,常言道,过于贪图口味的人,难免会疏于德养,沉湎于酒宴的人,是会有忧患袭身的,但愿您切勿放纵自己,而应尽力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桓公觉得管仲说得诚恳而在理,就心悦诚服地回宫,从此再也不搞夜饮活动了。

桓公执政一匡天下、九盟诸侯,开创了春秋时期的一代辉煌霸业,是与管仲的辅佐分不开的。上面只是列举了在饮酒之事上的几个例子而已。

实际上,对昏君的劝谏是无效的。例如:少师比干对醉生梦死的纣王屡屡上谏,却被纣王残忍地剖开了心脏。

橡木桶与葡萄酒的发展史


在大家的认知里,橡木桶是最能和葡萄酒搭边的事物了。不过在历史上,人们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盛酒容器,确实费了不少心思。而橡木桶与葡萄酒的结合,也有一段曲折的历史。

大约在两千年前,好战的古罗马人准备开辟疆土。在长途征战中,除了食物和武器,葡萄酒也是他们的必备之物。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水质得不到好的净化,饮用葡萄酒既安全,又能给疲惫的士兵们提供能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古罗马人都嗜酒如命,即使是打仗也不能没有葡萄酒。

不过,拿什么东西来装酒呢?当时的习惯是采用黏土制成的双耳罐来盛装葡萄酒,这种土罐价钱便宜,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有人用棕榈树做成木桶来装酒,可棕榈树的木质不易变形,很难制成桶的形状。考虑到这些因素,古罗马人还是选择了最传统的双耳罐。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罗马帝国时期。当罗马人准备向北进军,离开地中海地区时,用双耳罐装酒显得更不方便了。这种酒罐不光笨重,在凉爽、温差大的北方很容易破碎。正当罗马人为装酒容器愁苦时,他们发现高卢人使用一种新的木桶来运输啤酒,那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橡木桶。

罗马人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橡木或许是最适合盛酒的材料了。首先,跟棕榈树相比,橡木更容易变形,易于制成桶的形状;其次,欧洲的森林中种植了非常多的橡木,使得橡木桶成本非常低;最后,橡木中紧密的颗粒能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很快,欧洲大陆上刮起了橡木桶的风潮,数千万的双耳罐被遗弃。

用橡木桶运输酒一段时间后,人们又惊奇的发现,橡木桶能给葡萄酒带来更多愉悦的风味。这些酒在与橡木接触后,通常变得更加柔顺细腻。如果将橡木桶进行烘烤,根据烘烤程度不同,酒也会散发出丁香、肉桂、甜香料或者椰子、香草和黄油的气息。渐渐地,人们也总结出了一个道理:酒在橡木桶中存放的时间越长,橡木中的风味物质也会更多的浸入酒中。自此之后,橡木桶用于陈酿葡萄酒的传统也就开始了。

如今,已经很少有酒庄单纯的将橡木桶作为盛酒容器了。由于橡木中的风味物质含量有限,用于葡萄酒陈酿的橡木桶消耗速度非常快。当橡木桶完成了它的陈酿使命后,人们却不愿意将它遗弃。在很多酒庄,心灵手巧的庄主们将橡木桶改头换面,从此过上了惬意的橡木生活。

葡萄酒开瓶器的发展史


葡萄酒的历史已有上千年,将瓶口用橡木塞密封却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自橡木塞出现以来,人们总在和橡木塞进行着斗争,总想寻找一种省时省力、且不影响酒品质的开瓶方法,各式各样的开瓶器也随之应景而出。


开瓶器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军械工人将一种清洗枪筒的工具进行简易加工,形成了最早的开瓶器。第一个开瓶器专利出现于179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牧师塞缪尔亨谢尔设计了这款带有木质手柄的螺旋开瓶器,亨谢尔在手柄与螺旋转之间加上了一个内凹的圆盘。这个圆盘既可以防止螺旋转插得过深,还可以利用木塞身身的转动,破坏瓶与软木塞之间的密封。

1882年,德国发明家卡尔FA维英克申请了海马刀的专利。这一款可折叠的开瓶器身形细长,包括一根螺旋杆和和一根杠杆,很像是普通的折叠刀,因其方便小巧易携带,受到很多侍酒师的喜欢。海马刀也在之后又各式各样的变形,其中最出名的是现在最常见的双截杠杆设计。

双翼开瓶器出现于1888年,1930年传入美国,被意大利设计师DominickRosati申请专利,至今非常流行。在使用时,随着螺旋杆旋入酒塞,两侧的臂会抬起来,将臂下压就可以拔出酒塞,这种开瓶器十分省力方便。

近代以来,针管取酒器受到了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的喜爱。对于价钱比较昂贵的葡萄酒,可以采用针管取酒器来开启葡萄酒。将一根注射器插入酒塞内,向瓶中注射惰性气体,酒液也随之流出来。整个过程不用取出酒塞,也不会使氧气进入瓶内,葡萄酒可以像完全未开封一样保存良好,对于拥有好酒又舍不得喝的人们来讲,针管取酒器绝对是不二选择。

酒史大揭秘:古人喝得都是什么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在古代文人的眼里,几杯酒下肚,似乎眼前的世界就变化了起来:随处可见的景物,有了自己的情感,平平无奇的色彩,相互碰撞交融,就连一副画作也能生出些许灵性。

那么,这不禁让人好奇,在酿酒工艺远不如当今发达的古代,究竟是什么酒让古人们陶醉至此?

今天,小编就带你解读,古人杯中的那些酒!

果酒

说到古诗文里出镜率最高的酒,当然少不了果酒。

青梅煮酒论英雄;葡萄美酒夜光杯。

所谓果酒,即是用水果为主材料酿造而成的酒,其中最有名的,便要属葡萄酒。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从汉代起进行人工种植葡萄,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回优良葡萄品种和酿酒技术,还招来了酿酒艺人,促进了我国葡萄栽培和果酒酿造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离宫别馆,遍植葡萄。

而除了葡萄,青梅、杨梅、桑葚、柑橘等也是古人用来酿酒的原料之一。用柑橘酿制的甜酒,在宋代已得洞庭春色之雅称。而乾隆年间盛行的桑葚酒,也在《西域见闻录》中颇有记载。

浊酒

古代酒分浑浊清澈,清澈的自然是酒中上品,但伴随多数古人度过人生一醉的,还是这一碗碗浊酒。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代的浊酒类似于当今的米酒,甜中带香,清冽爽口。别看武松打虎一口气喝了八碗,实际上,浊酒的酒精浓度非常低,更有不少学者揣测,古时浊酒的酒精浓度,可能只与现代的啤酒不相上下。

虽然浊酒与当今的米酒非常相似,但浊酒的酿造技艺发展到今日,衍生出的酒种却是黄酒。区别于古代的黄酒,现代的黄酒在酿造原料、发酵技艺上更为精细精准,去除了老祖宗米酒的甜腻味,将谷物的浓香更集中的表达,饮完回味芬芳。

花酒

哎,可别想歪,我说的花酒,就是以花酿成的酒。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古人爱赏花颂春,因此,当花与美酒相融,产生的一番风味足以令人迷醉。

菊花酒、荷花蕊、桂花酒、桃花酿......未饮先品香,入喉如丝如绸,醇香诱人。

花酒的制作方法也并不复杂,传统的花酒是以腌制或蒸制的方式获取花露,再用粮食白酒为酒基,加入白糖调配而成。现代技术将花、枸杞、大枣粉碎为粗末混匀后加入渗漉筒放入白酒中浸润,再过滤而制得白酒。比起酸甜爽口的果酒,花酒多了一分清雅;比起甜糯馥郁的浊酒,花酒又似乎更沾染了一些文人骚客的风韵。

黄酒的发展史:先秦至唐代


黄酒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发酵酒。黄酒的起源来自于谷物酿酒,采用的是复式发酵法。这是中国酿酒物质起源的根本所在。

中国黄酒从早期米酒到成熟黄酒的发展一走就是上千年。唐代之前的谷物发酵酒,还不能称之为黄酒,因为那时的谷物酒还处于低级阶段,远没有达到现代黄酒的高度。

唐宋以后,随着酿酒业的进步,黄酒开始出现,而且产量逐渐增加,最终在元朝时,中国发酵酒的酿造基本摆脱了浊酒的困扰,进入了黄酒的阶段。酒呈黄色或红色,或赤黄色、棕黄色,这是因为在酿造、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了这样的颜色。

先秦时代的米酒

先秦时代的中国黄酒,我们可以统称为米酒,它最早的名称多种多样,有旨酒、甘酒之说,起码夏朝时代已经有这样的称呼。《孟子离娄下》谓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夏书五子之歌》言太康甘酒嗜音,峻宇雕墙。可见,甘和旨都是对早期米酒的美言称谓。

而浊字,是中国酿酒界对早期米酒的术语定义。这是从米酒的酒液形态方面所下的定义。上古酿酒已使用曲糵,一般将谷物原料放入容器内进行发酵,发酵成熟的酒醅必须经过压榨过滤等程序才能提取出清莹的酒液,最原始的发酵酒以及未过滤的发酵酒均称浊酒;同时,人们还将用曲量少、发酵期短、简易速成的谷物酒也称之为浊酒,因为这类谷物酒本身就非常浑浊。直到宋元时代中国黄酒趋于成熟,人们才不再使用浊字来形容发酵酒。可以说,浊酒一词是中国早期米酒的代名词,使用了几千年。

大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我国历史进入商朝时期。商朝的农业经济有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谷物品种及种植量都在增加,其中黍的产量明显增大。黍为大黄米,是酿酒所用的优质原料。对于酿酒者而言,黍的主导地位非常突出,用黍酿酒,不仅出酒率高,而且酒味优良。

大约公元前1046年左右,周武王灭掉了殷商王朝,开始了周纪元。周王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土地和粮食成为周人生存的命脉。由于农业生产能够为周王朝提供相对充足的粮食,因而建立在谷物剩余基础上的酿酒业便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只有在农业获得丰收,粮食满仓之际,人们才开始用谷物酿酒,并将酿好的酒使用于各种生活场合。上古时期以谷物为基点而形成的酿酒模式,在周朝时代被夯打得格外坚实。

周朝酿造的米酒,能够依据酒体形态、酒液颜色、酝酿时间、酒事用途而划分出若多种酒。《礼记内则》在阐述酒品酒类时有这样一段话:酒:清,白。意思是当时的酒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酒,一类是白酒。清酒是酿造时间长,液感清澈的酒;白酒是指浑浊的酒,即古人通称的浊酒,与清酒相比,其酒滓(zǐ)更高。清酒的出现,说明中国早期的米酒出现了大幅度进步。

周人还使用了其它一些酒类名称来细言酒品,比如酎(zhu)和醽(lng)就常见于先秦典籍。酎一般指重酿酒,重酿的意思是在已处于发酵过程中的酒醅中再加入成品酒,借以增强酒的发酵力,促使酒质优化,其中酎和醽都指米酒。

汉代的米酒

先秦酿酒,使用了曲和糵(ni)两种酒母,曲酿酒而糵酿醴(lǐ)。到西汉时,这两种方法仍然并用,但用曲酿酒的数量逐年增多,而用糵酿醴的数量一再减少,只有酒量很低的人才去喝使用糵酿制的醴。醴属于最低酒度的一类酒,西汉时代仍在酿造。从汉代开始,醴逐渐淡出酒界。

汉代酿酒者把主要精力用在制曲方面,想尽办法提高酒曲的发酵能力,以求酿出度数较高的酒品。当时采用的制曲方法是将谷物煮至半熟状态,取出置于荫凉处,让它发霉成曲。制成的曲同时含有糖化所需的淀粉霉和酒化所需的酵母菌,能够促使酿酒原料交替完成糖化与酒化过程。汉人制曲,多用麦做为原料,并由此培育出多种多样的麦曲。

由于酒曲制造的技术要求较高,并非每位酿酒者都能掌握,因而汉代酒业中出现了制曲专业人员,他们把酒曲当作商品出售,售给其他酿酒者。

汉代的米酒已有若多名称,或按原料命名,或按酿造时间命名,或按配料香料命名。

按原料命名者有稻酒、黍(shǔ)酒、秫(sh)酒、米酒等等。稻酒是指用水稻作物酿制的酒,黍酒是用黍米(即大黄米)酿制的酒,秫酒指用黏米酿造的酒。秫者,黏米也,可指秫稻,亦可指秫粟。凡用黏米酿制的酒,汉人统称为秫酒。一般说来,黏米的出酒率高于普通谷物,因而从汉代始,我国酿酒业逐渐侧重于用黏米酿酒,秫于是成了酿酒谷物的常用词。

按酿造时间命名的酒有春酒、冬酒。汉人酿酒多在冬、春两季,故以季节命名于酒。尽管汉代按照不同的方式或从多向视点来命名谷物酒,但大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根据酿酒形态把谷物酒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浊酒,一类是清酒。

浊酒通称白酒。浊酒又叫醪、浊醪、白酒、白醪。汉人常把醴归于醪类,故统称其为醴醪。凡是酿造时间较短、用曲量较少、成酒浑浊的酒均称为浊醪。浊酒的特点是酒液稠浊而酒精度偏低,这种酒成熟快而保存期短,一般不经过过滤工序。从外观上看,浊酒表面往往会飘上一层米滓,状如浮蚁,所以人们又用浮蚁一词来形容浊酒。

清酒又叫醳(y)酒,凡酿造时间较长、酒度较高而且酒液较清的酒都叫清酒。汉代酒类名称中的美誉词大多与清酒有关。

清酒与浊酒是中国早期米酒酿造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宋元时代,最终被高酒质的黄酒所取代。到明清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再提清酒与浊酒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

东汉以后,酿酒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出现了九酝法酿酒,这表现在成酒中水含量减低而酒精含量增加。东汉末年已能酿造九酝酒,这种酒采用连续投料的方法,分批追加原料,使得发酵液体中始终保持足够的糖分,促使酵母菌充分培养。用九酝法酿成的酒甘香醇烈,酒度自然加高。魏晋时,九酝法普及于酿酒行业。

九酝法酿酒,是东汉末年曹操向汉帝呈献的一种新型酿酒法,当时,已经控制北方,又身兼宰相之职的曹操,特别喜欢喝酒,他把九酝酒的制作方法写在奏折中,呈给汉帝,并传播于酿酒界。九酝酒使用的是连续投料的酿酒操作法,分批投料的次数可达到九次,也可以多达九次以上。这是控制发酵动态、促进发酵酒化的得力措施。如此不厌其烦的多次投料,能够把发酵中的醪液培养成优质美酒,并提高出酒率。同时,九酝酒使用的酒曲属于高效率的神曲,因为它的用曲量只有原料米的3%,刚好合乎神曲酿酒的比例。这种酿酒方法在当时具有最先进的水平。

北朝时期成书的《齐民要术》,在探讨酿酒工艺之际,曾向酒业全力推荐魏武帝所上九酝酒,并从酿酒专业方面对这种酒进行有力阐发。自魏之后,历代酿酒者所采用的连续投料的酿造手段,均以魏武帝所上九酝法为其原始依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酿酒提高了酒度,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业界标志。促使酒度提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导因素便是酿酒者对酿酒原料进行了科学甄选。这个时期的酿酒界,已经开始将食用谷物与酿酒谷物分开使用,从事酿酒时,基本上会选用黏性较大、出酒率较高的糯米为原料,当时称之为秫米,或称秫谷。使用秫米酿酒,酒质明显提高,为此,在农业种植中,食用谷物与酿酒谷物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种类划分,并且人为地去按比例耕种。

唐代

唐代的米酒酿造模式,继续分为浊酒和清酒。大批量生产以浊酒为主,其产量多于清酒。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献中常见白酒一词,此非白色酒,也不同于现代概念中的白酒,这种白酒是指浊酒。唐人常以酿酒原料为酒名,凡用白米酿制的米酒,唐人称之为白酒,或称白醪。唐代米酒的成品酒分为生酒和烧酒。

酿造过滤后的酒称为生酒,或称生醅、生春,已可饮用。生酒中依然保留着若多的活性微生物,会继续产生酵变反应,甚至导致酒液变质。为此,唐人学会了给生酒进行加热处理的技术,借以达到控制酒中微生物继续反应和消毒灭菌的双重效果。给酒醅进行加热处理是古代酿酒技术的一大突破。南北朝以前,酿酒业中尚未认真采用加热技术,因而酒类酸败的现象时常可见。唐人掌握酒醅加热技术之后,酒质不稳定的情况便大为改观。

酒醅的加热处理有高温加热和低温加热两种途径。高温加热多用煮沸之法,俗称煮酒,采用的手段是高温沸点灭菌。陶谷所著《清异录》卷下曾说酒有生取煮炼之法,可见唐五代之际,生酒与煮酒之间已有明显区分。采用高温煮酒虽然可以全面抑制酒醅中各种微生物的酵变,但同时会给酒味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为此,唐人又尝试了低温加热处理的方法,也就是微火慢炊的烧法。李郢《春日题山家》所云:新酒略炊醅,即指这种慢火炊烧。房千里《投荒杂录》云: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既烧既揭瓮趋虚。这些记载都清楚地说明了烧是一种加热处理的工艺。

唐代的烧酒法虽然未确切指明加热温度,但我们通过烧法与煮法的不同工艺即可判明,唐代的烧酒法属于低温加热,大体类同于后代的巴氏消毒工艺。应该强调,唐人称经过烧法加热处理的酒为烧酒,如《白居易《荔枝楼对诗》有言: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亦云:自到成都烧酒熟。唐代的这种烧酒并不是蒸馏酒。

唐代的酒在酒质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目前无实物可证,但我们文献中可以了解到唐酒的酒色与酒味,从而判别唐代米酒的品质。

先看唐酒的颜色。酒的颜色是辨别酒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唐人酿成的米酒一般呈绿色,唐诗中多见吟咏。李咸用《短歌行》:一尊绿酒绿如染。李白《赠段七娘》:千杯绿酒何辞醉。白居易集《落花》:请君尝绿醅。这些诗咏,都在表述酒的色泽。按现代的黄酒不会出现绿色,而唐代的米酒以绿色为多,这是因为,唐时酿酒未能保证酒曲的纯净,以至制曲及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其它微生物,导致酒色变绿。有些绿色酒类同竹叶的颜色,故而唐人咏及绿酒,又常以竹叶称喻。如白居易诗: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可见唐代竹叶酒均呈浅绿色。后人把绿色的露酒名之曰竹叶青,始源于唐朝人对绿酒的模拟形容。

现代黄酒多呈黄色或琥珀色,唐朝时也逐渐酿出了这种颜色的酒。杜甫曾把酒与鹅的颜色相提并论,留有鹅儿黄似酒的说法。于是后人形容黄酒,多以鹅黄为比喻,这始自杜甫的诗咏。值得注意的是,唐人酿出了琥珀色的酒,这标志着中国酿酒开始步入黄酒境界。在唐人诗歌中,我们已能见到酒的琥珀光泽,如权德舆《放歌行》云:春酒盛来琥珀光,暗闻兰麝几般香。这些诗咏都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琥珀色的酒,认为这种颜色的酒光泽鲜亮,质感出色,足称上品。《宣室志》记载:命酒,以银贮之,可三斗余,琥珀色,味极甘香。这条资料指出了琥珀酒的口味。应该说,唐代的黄色酒和琥珀色酒在色泽方面已接近了现代黄酒的外观,其品质必定高于其它色泽的酒。这标志着,中国黄酒开始初步生成。

再看唐酒的味道。从味觉方面来看,唐代米酒的甜度过高而酒度偏低,这与现代黄酒的酒质标准尚有很大差距。甜度过高是因为酒醪发酵时,糖化后未能充分酒化,致使谷物糖分深深地渗透在酒液之中。唐人言及米酒,多以甘、甜喻其味,如郑嵎《津阳门诗》:白醪软美甘如饴,就强调了米酒的甘甜程度。正是如此,唐人在评价酒味之际,往往把酒和饴饧相提并列高骈《春日招宾》:花枝如火酒如饧,说得都是酒味与饧糖的味道相仿。

由于甜度高,唐代的米酒往往汁液粘稠。甜度过高及酒液过浓,必然把酒度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上。据推测,唐代米酒的酒度远高于汉代,但也达不到现代黄酒的指数。唐代的酒度应该比汉代高出了两倍。据沈括考证,汉代的酒不过粗有酒气而已,而到了宋代,人们评论米酒,又多以劲、烈、辣之词来形容。唐人言酒少有劲烈之词,而多浓甘之赞,这说明,唐代米酒的酒度高于汉代而低于宋代。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出现了红曲酿酒的迹象。红曲是一种高效酒曲,它以大米为原料,经接曲母培养而成,含有红曲霉素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说的就是这种红曲酒。红曲的发明,为传统米酒升华为黄酒提供了转化条件。

总而言之,唐代的酿酒技术较之前代而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谷物发酵酒中的优质酒从外观色泽上已开始向现代黄酒的标准靠拢。尤其在酿酒工艺的某些环节中,人们逐渐使用了一些先进技术,诸如对酒醅加热处理和使用石灰来降低酸度的作法,都对后代酿酒技术的完善产生过深远影响。然而,唐代米酒从综合指数上来看还达不到现代黄酒的程度,这主要表现在酒的甜度过高而酒度偏低,浊酒的产量过大且又米滓飘浮。这说明,当时的酿酒发酵与取酒过滤工艺都有欠缺。

为此,我们对唐代酿酒技术以及酒品酒质的整体水平还不能估计过高。

白酒香型的发展史简析


我国白酒有着三大基础香型,即山西的清香,贵州的酱香,以及四川的浓香(由我国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先生提出),还有众多如特香、凤香等新派香型,那么白酒香型是如何演化发展的呢?是从古代酿酒开始就有着这些香型名称吗?

追溯我国的酿酒历史,清香型白酒才是白酒之源,山西杏花村的酿酒工艺,可追溯到距今1500年的南北朝时期,而酿酒之法的传播,是随着晋商的南北奔走流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历史资料证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山西清香型汾酒的制曲和生产工艺已经传入陕西,很快又由陕西传入四川。现在风行全国的四川浓香型白酒工艺,是在陕西白酒工艺入川以后,再次创新工艺而形成的。而关于山西汾酒与茅台镇白酒之间渊源也有着史料记载:在满清咸丰(1851-1861)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曰茅台酒。所以,说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均出自于清香型白酒,是丝毫不为过的。

但当年的白酒,只有地域派别之分,没有香型的标准之别,各家酒企都以自家产品作为香型名号,如茅香酒、汾香酒等。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才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评酒大会,确立以茅台、泸州老窖、汾酒等当时的知名企业产品风格为参考,制定酱香、浓香、清香等香型归类打分标准(仅为基本框架,不是国家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商业涌动,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特香型、凤香、芝麻香型等香型也渐渐名声崛起,这些新派香型均不离基本香型范畴,只是在味觉上进行了二合一、三合一等调配,属于地方酒产品的小众香型。因为占据了香型名称,能让自己的产品独立山头成为标杆,这对酒企的品牌塑造很有好处,所以确定以自家产品为名的香型,也就是酒企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所以现在我们说到特香型,就会想起四特酒,说到凤香型就会想起西凤酒,而目前国家标准白酒香型已经达到了11种之多。

到了新时代,香型之争从以前的另立山头,演变为基础香型细分市场之争,比如竞争激烈的浓香型白酒市场,因为五粮液的多粮浓香与泸州老窖的单梁浓香,长期占据浓香型白酒的头两把交椅,让其他浓香型白酒企业如坐针毡,因此,我们看到了以洋河为代表的绵柔浓香,以古井贡酒为代表的淡雅浓香,以及沱牌舍得的生态浓香等新名词,让自己的产品更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饮用偏好,确实也让这些酒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洋河在这十年的发展即是明证。

目前酱香型白酒以茅台为龙头,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标准,诸多其他厂家们还在追赶两家酒企的路上,是否以后会像浓香型白酒一样,以本香型的细分创新来开创全新消费市场?白酒香型未来的发展怎样演变?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