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怎么喝红酒专题。这篇关于《你家乡怎么喝酒?北上广到鲁、杭的饮酒习俗》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导言:酒水消费的地域差异,是饮酒文化差异的重要元素。带着浓郁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基因的酒文化差异,被人们津津乐道。

坐标HONGKONG\香港

以往香港人喝葡萄酒只会在家中或西餐厅,现在即使吃中菜也会在餐桌摆一两瓶葡萄酒。尤其是中式婚宴,一直奉客的都是干邑白兰地,近年来已经换成葡萄酒了。

由于得到免税之利,AckerMerrallCondit、苏富比(Sothebys)、佳士得(Christies)等世界各大拍卖行纷纷来港举行葡萄酒拍卖会,成交价更屡创新高。一瓶1995年的Romane-Conti,就以53,680元成交。自从2008年2月香港政府宣布免除全部葡萄酒入口税,香港立即掀起另一次喝葡萄酒的热潮。酒款大部分挂着100至200元的价钱牌,亦有一些以100元3瓶的低价作招徕。以往因为平价货的选择不多,消费者唯有购买300元以上的酒款。根据IWSR的报告,香港每个达到法定喝酒年龄的人,在2008年平均喝掉葡萄酒3.3公升,是亚洲之冠,预计到了2012年,更会增加至4.2公升。价格及潮流都是提升数字的主要原因。jIuKu365.COm

坐标SHANGHAI上海

在各大城市当中,上海算是成熟度最高的市场了,许多人生活方式西化的程度,使他们跟欧美人士一样,已经习惯用葡萄酒来搭餐,也会在喜庆场合开香槟气泡酒助兴。上海第一家葡萄酒专卖店是在1997年由台湾人开张经营,当时懂得喝进口葡萄酒的人可说是寥寥可数。

在中餐厅和西餐厅,虽说都有客人会开葡萄酒来配餐,但客人的层次和所开的酒种类都是不一样的。中餐厅的客人开葡萄酒,多半会是国产红酒,比较多是以健康和流行为考虑,用来取代黄白酒,依然保留干杯的习惯,对于葡萄酒知识的兴趣相对较低。在西餐厅开的葡萄酒,种类相对多元,客人也比较愿意在酒上面花费较高的费用。为了搭配前菜、主菜和甜点,除了干红之外,气泡酒、干白、桃红和甜白酒也各自占了若干比例。

对葡萄酒产生兴趣的消费者,在上海是幸福的,因为一年到头都有许多酒商在举办品酒会、餐酒会,部分品酒会甚至还是免费的。只要勤快地参加品酒会,很快就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品酒知识,由于信息相对流通,消费者程度也高,上海的酒价对比于内地其他城市也较为合理。

由于上海是许多酒庄庄主、酿酒师访华时必到的城市,进口商们莫不抓紧这些机会举办记者招待酒会以及VIP直客的付费餐酒会。虽然名酒加上顶级餐厅的收费不赀,但由于可以直接和酒庄代表面对面交流,这些顶级餐酒会经常是一座难求,向隅者众。虽然葡萄酒的流行带动了众多业者的竞相涌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进入上海的酒商,其专业度和经营理念良莠不齐的状况也相当明显。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注意到,哪些业者可以掌握忠实的客群逐步生根茁壮,哪些会在激烈竞争中自然淘汰,市场已经开始慢慢地,无情地逐一摊牌了!

坐标BEIJING北京

北京是一座后现代大厦与老四合院组合起来的城市(仅仅是组合,而非融合),葡萄酒消费也不例外。在北京的大超市里,进口专柜堆满了100元到400元的中产消费酒,从俄勒冈到阿尔萨斯一应俱全。从这点看,它是个家庭消费葡萄酒较为成熟的城市。但笔者在许多进口酒商那里了解,他们销售最多的酒通常在800元到1500元之间。心里便有个大大问号,卖得最好的为什么不是卖场里最多、最常见的酒?根据2008年的一份调查,北京个人消费葡萄酒大量集中在50元到100元之间。这正是国内中档酒的价格水平。

超市里国产酒和进口酒通常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展柜,琳琅满目的进口酒十分诱人,却因为两个因素阻碍了顾客的购买。一是陌生感,连酒标都不认识怎么选呢?二是价格偏高,从08年涨价后,150元内让人惊喜的葡萄酒已经越来越少了。在一般消费者眼里,红酒往往是中国白酒的健康替代品,所以他们宁可选择更熟悉、更便宜的国产葡萄酒。不过,这里也存在广泛的高端消费人群。在这座因政治而深不见底的城市,只要有价格,就一定会有买主。但与十年前不同,今天高端人群不仅有财力,并且很多都有品味。不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新派高端人群的舌头慢慢领悟了葡萄酒文化,800元到1500元这个价位便凸显了出来。

坐标GUANGZHOU广州

10年前,广州的基本格局是:富豪喝X.O.,中产喝威士忌,小资喝啤酒。现在,不论富豪、中产还是小资,基本上统一喝葡萄酒了,只是选择的层次不同而已。在广州市场,消费最集中的价位在200元上下。沿袭广州人什么都敢吃的传统,广州人什么都敢喝,对新世界没有成见,凡是没喝过的都想尝试一下。前不久我在一家很小的店铺,甚至发现一款产自秘鲁的葡萄酒。粤菜以海鲜为主,加之广州气候炎热,白葡萄酒和气泡酒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除了一些高端餐厅,大部分餐厅的葡萄酒服务水平落后于消费者的需求。许多人抱怨,餐厅供应的葡萄酒选择余地有限,甚至连像样的酒杯都没有。

坐标SHANDONG山东

山东人的豪爽是有名的,再加上它又是张裕和其他国产名酒的故乡,这里有着浓厚的葡萄酒氛围,整个山东省有1亿人口,葡萄酒总销量可以达到20个亿人民币。按照传统每一杯都要干完的。现在大家普遍关心健康,又照顾到葡萄酒的雅文化,因此在敬酒时往往只在酒杯里象征性地倒一点酒,这样既可以细细品味,又不至于过量失态。鲁西南地区相对比较传统,喝葡萄酒时沿用白酒的饮酒习惯。到了胶东,青岛,烟威地区,大家会更随意些。当地人习惯了用青岛啤酒,本地白葡萄酒搭配海鲜,现在进口白葡萄酒也很流行。就品牌而言,张裕稳坐第一的交椅,华东干白在青岛等地也较畅销。

坐标HANGZHOU杭州

生活在六朝古都杭州城的人们,目前最容易接受的依旧是黄酒。炎炎夏日去杭州人扎堆的海鲜大排档,毫无疑问看到的是一瓶一瓶的啤酒被搬上桌,进口葡萄酒还仅仅限于政府官员、商人、潮流人士饮用;然而,由于对葡萄酒的不熟悉,依然拜在拉菲之石榴裙下。很多人买葡萄酒是用于送礼,而卡斯特则提供不同档次的礼盒,外加产品的知名度高,常常受人追捧。至于少部分用于日常消费的葡萄酒,人们通常会选择价位二百以下或是四百以上的葡萄酒。只要客人喜欢了,轻易不会改变。有个做葡萄酒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某款五六百的澳洲葡萄酒被客户喜爱后,这款酒的销量大幅上升。

当说到杭州餐桌喝酒礼仪,在饭桌上,几乎看不到劝酒之气,即使相互敬酒也就点到为止。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古代人饮酒习俗


中国是酒文化王国。自古以来,举凡年节吉日、婚丧嫁娶、庆生奠死、宴亲飨客、洗尘饯行等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几乎都离不开酒。饮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1.祭祀日饮酒

古代社会,祭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等。祭祀中常通过一定的仪式,将规定的酒食敬献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上古酒未出现以前,祭祀往往用水、用血。以水当酒,谓之玄酒。古人学会酿酒后,才用酒来祭祀。古人最初是用醇香的柜鬯酒来祭祀,后来又发展到五齐三酒等等。开始的时候,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祭祖的,《礼记表记》云:粢盛柜鬯,以事上帝。不论王家宗庙中的祭献,或是民间私家祀祖,祝祷以后必须以酒酹(1ei泪)地(手持杯盏,默念祷词,将酒先分倾三点,然后将余酒按半圆形撒于地上。古人认为用酒在地上酹三点一长钩的心字形,表示心献之礼。这一祭祀礼仪,后来逐渐扩大,形成了饮前必先酹酒的习惯。这一习俗至今在蒙古、苗等民族中还极为盛行),经过这番仪式后,才能由与祭的人宴飨。中国古代多有酒禁,而且礼法颇严。特别是周代,饮酒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但祭祀饮酒却是不受限制的,《酒诰》云:祀兹酒、惟元酒,意思是说惟祭祀时可以饮酒。所以古代较为盛大的宴饮场面多是在祭仪之后。

在古人祭天、祭社、祭祖、祭灶等祭祀活动中,祭社是最为隆重热烈的。

祭社就是祭社稷之神。古人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指天神,后土指社神,也称土地神。在社神中,以社稷为首,社代表土地神,稷代表谷神。古人崇拜土地,因为人们赖以维生的是土地和五谷。正如《白虎通义社稷》所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所以,每年春天耕种以前,人们都要祈求社稷之神的保佑。秋天收获以后,要报谢它的恩赐,于是有了祭社活动。祭社本是一种祈丰和庆丰的祭祀活动,后来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发展到祭祀完毕,人们原地聚饮联欢,沿袭成为一种节日习俗。祭社之称也被社日(即祭社之日)所取代。社日聚饮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

社日的日期,周朝是在立春、立秋后的甲日。汉以后的各代不断变化,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来: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秋的社日。每逢社日,四乡邻里都相邀聚集在一起,各自凑上一些祭社的肉食和米酒,在田间、大树下搭起祭坛或草屋。祭仪之后,大家便欢歌畅饮,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那欢快的饮酒场面,有时甚至比元旦之日还要热烈。唐代诗人王驾曾用《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埘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鹅湖山(今江西省铅山县北)一带春社日中人们一家家尽欢扶醉而归的情景。宋朝诗人苏轼在《浣溪沙》中也用: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丘元)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反映了男女老幼参加春社的热烈场面:老幼相扶而来,乌鸦也翩翩起舞,直到日落黄昏,路边还有横躺竖卧的醉翁。诗人陆游有一首《社酒》诗:

农家耕作苦,雨旸(yang杨)每关念。

种黍踏曲蘖,终岁勤收敛。

社瓮虽草草,酒味亦醇酽。

长歌南陌头,百年应不厌。

既写出了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也写出了他们对欢度社日、畅饮社酒的向往。

在古代,农民还通过社日的欢饮,来融洽邻里、亲友间的情感。他们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宴饮,或者向他们、甚至路人馈送自己酿出的美酒佳肴。他们在自己欢乐之时,不忘他人的崇高品格,与人同乐的风尚,往往在社日体现得更为明显。

2.大酺日饮酒

大酺,也称赐酺,是古代皇帝在有酒禁的情况下,因改朝换代、新帝登基、改元、册立皇太子等喜庆大事而下诏特许全国或局部地区的人们饮酒的日子。《说文》云:酺,王者布德大饮酒也。出钱为醵,出食为酺。赵武灵王灭中山,酺五日,是其所起远也。按此说,大酺之攀源于战国肘期。《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载:二十五年五月,天下大酺。张守节《正义》释日:天下欢乐大饮酒也。秦既平韩、赵、魏、燕、楚五国,故天下大酺也。

商、周时期,为了维护所谓的礼制,防止因酒废政,统治阶级便开始设立了禁酒政策,甚至用法律的形式禁止官民饮酒。周初的《酒诰》便是专门用来禁酒的法律,它规定: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秦汉时期,也是禁止人们饮酒的。汉文帝刘桓时还颁布了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的律令。表面上如此,但实际上酒是不可能禁绝的,因为统治者本身为了敬神祭祖和享乐就不能弃绝对酒的需求。而且他们在酒禁的过程中往往又用舍由情,时常用酒来赏赐在职官吏:致仕老臣,甚至赐酺天下,粉饰太平,安抚民众,以示皇恩浩荡。

自战国、秦汉以后,历代多有大酺之举。大酺根据缘由有3、5、7、9、10等不同的天数,一般以3天或5天居多。在大酺的日子里,除了允许人们酿酒、聚饮外,朝廷往往还赐牛、酒等物品给老年人。如《史记孝文帝本纪》载汉文帝:诏日: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卢牛酒,酺五日。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日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汉书文帝本纪》)汉景帝时期,初因旱而禁民酤酒,后元年夏,大酺五日,民得酤酒。(《汉书景帝本纪》)汉武帚也多次赐酺:元光二年秋九月,令民大酺五日,元朔三年秋,令民大酺五日,元鼎元年夏五月,赦天下,大酺五日,太初二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令天下大酺五日。汉宣帝主张勿苛酒禁,酒禁有所松动,所以赐酺也较多,鸾凤集于长乐宫,也赐民大酺:三年三月辛丑,鸾凤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余刻,吏民并观。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大酶五日。

唐代,凡遇改元、册立太子、公主出嫁和吉兆出现时也多有大酺:唐太宗李世民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酺三日。(《唐书太宗本纪》)唐高宗立陈王忠为皇太子,大赦,赐民酺三日,皇太子加元服,赐酺三日,龙朔二年七月戊子,以子旭轮生满月,大赦,赐酺三日,开耀元年正月辛已,赐京官九品以上酺三日。(《唐书高宗本纪》)唐中宗时期:女儿安乐公主出嫁,赐酺3日。加号金轮圣神皇帝时,大赦,赐酺7日。改元日万岁登封时,大赦,赐酺10日。有趣的是唐睿宗时,因高祖旧宅的一棵柿子树在天授年间枯死,现又重生了,以吉兆之名大酶3日(《旧唐书睿宗本纪》)。

宋元以后,由于酒禁的松弛或名存实亡,民间饮酒实际上已相当普遍,所以大酮之举已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就比较少见了。

仲冬开始怎么喝酒才进补?


对于爱酒的朋友们来说,一年四季都是喝酒时。但是时下,可能是最适合喝酒的季节。大雪之日,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变得频繁,这时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就到了冬令进补的时候。

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

而《汉书食货志》记载:酒,百药之长。白酒生物活性成分近1500种,是世界酒类之最。白酒中有吡嗪类,萜烯类,内酯类,呋喃类和有机酸类五大类200余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这些白酒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从而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另外老话说得好:酒是粮食精。用粮食酿造的白酒,正是从五谷杂粮中提取出来的精华。白酒在自然的发酵过程中,吸天地之灵气,与自然之气融为一体。秋补冬藏,在寒气逼人的大雪时节适量地饮用白酒,吸取来自大自然的酿造精华,对人身体的调节和滋补非常有利。

那么在阴寒盛极,阳气始动的大雪之际,怎么喝酒才进补呢?

人人都适合饮酒吗?

值得注意的是,大雪时节,阳气始萌,少阳春生之气即将生发,肝气渐有生长舒展之势,酒是壮肝气之物,酒循经络入肝则善怒有力,可见这时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肝气过盛、肝火炽盛,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口干目胀,头晕耳鸣等。

因此在大雪期间,需酌情、少量饮酒,对于平素肝火亢旺者,更需慎饮或戒饮,并注意调摄情志,以助其肝气条达。

喝酒三不吃

1、不吃镇静药、安眠药或抗过敏药

和酒一起服用,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轻则出现神志恍惚,昏昏欲睡,身体活动不协调;重则使抑制加深,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

2、不吃熏腊食品

因其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产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粘膜,还会诱发癌症。

3、不吃榴莲

榴莲含有硫的化合物,吃榴莲再喝酒,人就更容易喝醉,甚至引起酒精中毒。

酒后三不喝

1、不喝碳酸饮料

当酒和碳酸饮料(包括汽水、可乐、雪碧等)在体内掺和后,迅速进入胃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并影响消化酶产生。患有肠胃病的人如果同时喝,有可能造成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2、不喝咖啡

酒精与咖啡同饮,可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危害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3、不喝胡萝卜汁

胡萝卜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在肝脏酶的作用下,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胡萝卜不宜做下酒菜,也不易在酒后喝胡萝卜汁,酒前喝也不行,以免危害健康。

对于久居城市的现代人,大雪之日,不妨在家中燃起红泥小火炉,和来访的朋友喝酒,镇日长睡。或者坐在窗前看雪,读书,喝酒。

喝酒的学问:教您怎么吃、怎么喝才不会醉酒


喝酒,读音(hejiu),是一种生活行为。也叫:饮酒、吃酒埋酒。

酒桌文化必须说山东,因为山东的酒文化底蕴最深厚,山东人民创造性地将孔夫子以礼待人诲人不倦的思想反映在了酒桌上,令人叹为观止。在临沂吃晚饭,落座不久,上来一个小伙子,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三小杯白酒,毕恭毕敬地举过头顶,说是敬老师的,我心里想着:我一推销员你们也管我叫老师啊,心花怒放地喝了下去,刚放下杯子,又有人端盘子上来,老师,这是我敬您的,又喝,第三个上来时我才反应过来,他们一口不喝就等着看我出洋相呢,后来还每人斟上了一大杯,说按规矩第一杯必须三口喝光,奶奶的,凉菜还没上齐,我就倒了。

还是山东,在济南上条鱼,餐盘一转,头三尾四,鱼头对着谁谁喝三杯,鱼尾喝四杯,我正开心呢,鱼肚子对着我,却听有人淡淡地说:腹五背六。真正厉害的角色是那些作满脸羞涩状的姐妹们,记不得跟我说了些什么了,反正都说的一套一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几无可能。

酒品分类和建议

1、白酒具有畅通血脉、散淤活血、祛风散寒、健脾暖胃的作用,适量饮用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有解除疲劳、兴奋精神、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作用。

2、黄酒含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此外还含有糖、糊精、醇类,富有营养。黄酒属于酿造酒而不是人工勾兑酒,其性柔和,对人体的作用温和无伤害。妇女及中老年人喝些热黄酒对身体有益。

3、果酒中以葡萄酒居多,含有醇类、糖类、蛋白质、果胶、鞣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尤以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全面而丰富,适量饮用,能补充营养、软化血管、保护心脏。

4、啤酒被誉为液体面包,因为其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还有糖类、醇类、多种维生素、树脂、苦味质、单宁等,有活血、开胃、保护心脏、帮助消化、消除疲劳、杀死葡萄球菌、抑制结核杆菌、解热利尿、强心镇静的作用,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脚气病、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的人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饮酒的作用是因人而异。少年儿童、孕妇不宜饮酒;消化道溃疡病人,泌尿系统结石病人不宜饮啤酒;肝病患者不宜饮酒。

酒礼习俗:为何穆斯林禁止饮酒


根据《古兰经》的规定,穆斯林饮酒是一种犯罪。穆圣曾说:真主弃绝饮酒者、酿酒者、卖酒者、运酒者和盛酒之器皿。伊斯兰教的教规是十分明确的、严厉的、绝无任何融。因此穆斯林禁止饮酒。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传播以前,阿拉伯人大多爱喝酒,甚至酗酒成风。(古兰经)关于戒酒的规定,有一个从宽到严的过程。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先知率领穆斯林自麦加迁徙至麦地那后,有人曾问他穆斯林能否饮酒,先知宣读了一段古兰经文作为回答:饮酒和赌博二者皆包含有大罪,也对人们有益处,但是罪大于益。当时,并未明确宣布酒为禁品。

后来发现有些穆斯林酒后礼拜时念错经文,酒后打架斗殴,甚至胡作非为,饮酒才被视为同崇拜偶像,赌博,求签等一样的罪恶行为而被严格禁止。(古兰经)称饮酒等上述行为,是一种秽行,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穆罕默德先知进一步规定:凡致醉品均为非法。他不仅禁止穆斯林饮用一切与酒有关的致醉物品,而且禁止从事与酒有关的经营。

穆斯林人认为杀人凶手、溺死者、自杀者、司机、交通事故中死亡的司机和相认、心脏病和溃疡发作而死者的逝者几乎都与饮酒有关,所以《古兰经》里规定了禁止喝酒这一条,久而久之,不准喝酒也成为穆斯林的一种生活习俗了。

喝酒有讲究 药酒怎么喝才养生


酒不是普通的饮料,故而也不能够像喝普通饮料一样去喝酒,特别是具有养生保健意义的药酒,饮用方法更要讲究,否则难免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常喝药酒的好处:

药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药性药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专门为补虚纠偏,调整阴阳而设的。因此每一种药酒,药酒的作用也就不同了,都有其适应范围,难以尽述。

药酒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疾病不同,作用亦异。

药酒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作用,酒入药中,可以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免除了平时服药的苦涩,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饮酒的人,常用人们日常食品配制药酒。既有医疗作用,又有滋补保健作用,乃一举两得之功,真可谓善饮也。

药酒怎么喝才养生呢?

一:酒量不好的人群请不要无度饮酒,特别是药酒,其实有些药酒的度数还是蛮高的,作为一种保健养生饮品,大家适量即可。

二: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用药酒,泡药酒或购买药酒的时候最好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和养生目的,盲目的饮药酒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哦!

三:空腹饮酒是最愚昧的,伤害自己肠胃,事后的不适感只会让你后悔,所以药酒最好是在晚餐的时候享受一下吧!

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药酒的酒劲会很大,不管是酒量好还是酒量不是很好的人,都请适量饮酒。

药酒虽然养生保健功效多,但并非人人都可享用的,孕妇和高血压、皮肤病、感冒等人群都不适宜饮用药酒以及其它的酒饮料。

夏季怎么喝酒才能不伤肝?


现代医学证明,长期大量饮酒对人体的伤害巨大,而肝脏是首当其冲的。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喝酒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肝脏。

夏天了,又是一个喝酒的好时节。三五好友,开着小车,兜着小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烧烤派对这就需要注意减少酒精伤害,还得做好肝脏排毒、护肝等工作。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些喝酒不伤肝的技巧。

天气炎热,温酒才佳

虽说夏日炎炎,但是白酒和黄酒如果加热后再喝,口感更佳,同时也可以挥发掉一部分沸点较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对身体的有害成分。

喝酒前不要空腹

空腹状态下喝酒,或者连干几杯,会导致体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瞬间上升,很容易进入危险的麻痹状态。而一边进食一边喝酒,使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酒精会受到胃酸的干扰,吸收也较慢,所以我们常常说的不容易醉酒。

切忌大口干和一口闷

喝酒要小口小口、慢慢的喝,可以稍缓一下,而且不要同时喝碳酸类饮料,例如汽水、可乐等,这样会加快我们体内吸收酒精的速度,产生伤害。

喝酒时可多吃豆制品和蔬菜

在喝酒时,豆制品中含有的卵磷脂,以及蔬菜中含有的抗氧化剂、维生素,都能对我们的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果汁非茶水来解酒

我们常常有误区,认为喝完酒后喝杯茶是解酒的,实际上茶水是不解酒的,反而会加重头痛和醉酒感。但是果汁,特别是橙汁、苹果汁,因为内含丰富的果糖,可以帮助酒精更好的分解,解酒效果更好。

喝白酒时候,可以常备一杯白开水,多喝白开水有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减少醉酒感。

那夏天喝酒该如何为肝脏排毒呢?

1、按压肝脏排毒要穴

人体肝脏排毒要穴是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位置。中医建议用大拇指按揉35分钟,感到轻微酸胀就可以。我们可以两只脚交替着来按压。

2、吃青绿色的食物

青绿色食物能通达肝气,有疏肝、解郁、缓解情绪,排出肝脏毒素的功效。我们常常食用青色的食物,例如柠檬和橘子,或者喝连皮做成的青柠檬水或青橘子果汁可以达到此种效果。

3、枸杞可提升肝脏的耐受性

枸杞可以排毒,同样也是提升肝脏抵抗毒素能力的好食材,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肝脏,并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所以,平时用枸杞泡水喝也是一种夏季养生的好方法。

这些饮酒常识与技巧看似简单,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谨记哦。

冬季喝酒有好处 怎么喝更健康?


冬天已经来临,一切都逐渐变得清冷而萧索,现在只希望有一杯好酒入喉,温暖四肢百骸,伴你度过一个暖意融融的冬季。

与美食一样,喝酒也讲究个时令,在冬季饮酒这件事上,我国自古就有青梅煮酒这种典故。记得王家卫曾借《东邪西毒》的盲剑客之口说过:酒越饮越暖,水越饮越寒。所以对于爱酒之人来说,这个季节自然少不了要喝点酒来暖身了!

冬季天寒地冻,尤其要注意保健。寒冬养生,除了食补以外,适当地喝点小酒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冬季喝酒的好处。

舒经活血

酒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适量饮用,还可减缓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开胃消食

在进餐的同时,饮用适量的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

消除疲劳,促进睡眠

适量饮酒,能够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有失眠者睡前饮少量酒,有利于睡眠。

预防心血管疾病

适量饮用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从而便可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预防心血管病。

促新陈代谢

酒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还可以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的贯通作用。

说了这么多喝酒的益处,你是否有来一杯的想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推荐几种冬天适合喝的酒。

解析中国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节日的全新解释是:必须选举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而且节日很多,几乎月月都有。代代相传的举国共饮的节日有:

春节

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

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方法也颇讲究,由幼及长。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周庚信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灯节

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宋代李在诗中写道: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据清代陈梦雷纂的《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清明节

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明代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也有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由于雄黄有毒,现在人们不再用雄黄兑制酒饮用了。对饮蟾蜍酒、夜合欢花酒,在《女红余志》、清代南沙三余氏撰的《南明野史》中有所记载。

中秋节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

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直至今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宋代高承著的《事物纪原》记载:菊酒,《西京杂记》曰: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登高,《续齐谐记》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自此以后,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不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等。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制菊花酒。除饮菊花酒外,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历史上酿制菊花酒的方法不尽相同。晋代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清代则是用白酒浸渍药材,而后采用蒸馏提取的方法酿制。因此,从清代开始,所酿制的菊花酒,就称之为菊花白酒。

除夕

俗称大年三十夜。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明代袁凯在《客中除夕》一诗中写道: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唐代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阿成家,椒盘已颂花。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唐宋酒礼习俗:按巡饮酒


唐宋两代的饮酒之风兴盛,酒礼习俗也有许多,如饮宴之上人们要按巡饮酒,歌舞侑酒、女妓陪酒、行令助觞之风都很普遍。

古人有按巡饮酒的习俗。按巡饮酒是分轮由尊长到卑幼一个个地饮,一人饮尽,再饮一人,这种饮酒习俗与现代人饮酒时大家共同举杯很不相同。酒宴上,众人都饮完一杯称为一巡,一次酒宴往往要饮酒数巡。唐代饮酒的巡数较少,一般为三巡,如元稹《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一诗云: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宫廷酒宴上,过了三巡,就有大臣箴规了。《旧唐书李景伯传》载:中宗尝宴侍臣及朝集使,酒酣,令各为《回波辞》。众皆为谄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景伯,曰:回波尔时酒巵,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宋代时,人们多称巡为行,与唐代比,宋代酒宴饮酒的行数一般较多。北宋中期以前,人们饮酒多在五行左右,如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九《训俭示康》载: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或五行,多不过七行。北宋中期以后,饮酒行数增多,民间酒宴饮酒一般为十行,宫廷酒宴饮酒多为九行。

巡(行)酒所到,每人都必须饮尽自己杯中酒,否则主人会以各种形式劝饮。两次巡酒之间,往往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唐代时,巡酒之间娱乐活动的类型较少,多为歌舞。宋代时,宫廷饮宴行酒间的娱乐活动也多为歌舞表演。但在民间饮宴上,行酒间的娱乐活动类型多样,除歌舞之外,或弈棋,或纵步,或款语。

在民间的大多数酒宴中,巡酒完毕并不意味着饮宴就要结束了。恰恰相反,此时人们酒兴未尽,饮宴尚未进入高潮。巡酒完毕后,进入自由饮酒阶段,主宾间或宾客间可以自由敬酒。如果某一座客向邻座或他人敬酒,要手捧杯盏,略微前伸,这就表示了敬酒的愿望,俗称此为举杯相属。被敬酒的人一般要予以接受。唐宋时期,人们敬酒时还流行蘸甲,即用手指伸入杯中略蘸一下,弹出酒滴,以示敬意。若酒兴仍高,人们或赋诗填词,或歌舞助兴,或行酒令,各种佐觞活动逐渐把饮宴推向高潮,以使人们尽兴而归。

今天人们饮酒以共同举怀一次为一巡,一般也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才切入酒宴的正题,举行敬酒、酒令佐饮等活动,这些饮宴程序正是古代按巡饮酒习俗的遗迹。

除此之外,还有对宴饮有调节作用的歌舞侑酒等等,看来如今我们酒桌上正在兴盛的,却是唐宋时代玩剩下的!

饮酒习俗大PK 谁能独领风骚?


酒,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造就了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在饮酒上,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习俗,想知道外国人的饮酒习俗与中国有什么不同吗?那就跟随小酒妹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酒吧文化

酒吧文化是英伦风尚中不可或缺的亮点所在。有数据统计,英国在爱喝酒方面排名世界第一。有千年历史的英国酒吧文化历久弥新,英国人喜欢爬吧(pubcrawl),整个晚上或整个周末,一家一家地逛酒吧,喝一杯换一个地方,这是英国人获得乐趣和荣耀之路。英国人喝酒的时间有三个:昨天、今天和明天。

韩国:右尊左卑

右尊左卑是韩国的传统观念,因而用左手执杯或取酒被认为不礼貌的。经长辈允许,下级(晚辈)才可向上级(长辈)敬酒。敬酒人右手提酒瓶,左手托瓶底(双手都要用上),上前鞠躬、致词,为上级(长辈)斟酒,一般是一连三杯,敬酒人只是敬酒,自己是不能与长辈同饮的。一般情况下,级别与辈份悬殊太大者不能同桌共饮。此外,韩国人普遍忌四字,所以,敬酒不能敬四杯。韩国多饮烧酒。

法国:细品慢饮

细品慢饮的法国人拥有的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和香槟酒,在饮酒方面,他们的浪漫情怀也发挥到了极致,越是好酒就越是要细品慢饮。红酒是除了早餐之外的每餐必备品。

德国:啤酒文化

德国以啤酒著名,德国啤酒是大麦制成的,大麦吃多了人容易发胖,因而德国人因为饮多了啤酒,啤酒肚、啤酒杯、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莫不与大有关。啤酒杯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装一升酒!此外还有啤酒冷、啤酒尸的说法,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躺在路边的人。洋洋大观,可见德国人是变着戏法享受啤酒。

日本:以醉为乐

以醉为乐日本人把喝酒当成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吧报到。日本人饮酒,喜细品慢饮,酒杯之小,举世无双。日本人好酒,但酒量普遍不大,故好低酒精度的清酒。虽酒量不大,但日本人以醉为乐。在日本,除了在酒铺可以买到酒,在酒店可以喝到酒之外,遍布大街小巷的酒类自动售货机,也出售各类酒。日本的清酒适合正规礼节的宴会,而烧酒却比较适合于轻松愉快的场合。

中国: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不可不醉,不可太醉字里行间渗透中国白酒之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体现在酒文化上。在古代,也有月下独酌、醉里挑灯看剑等文雅一派的喝法,但是更多还是豪放一派,比如武松式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到了现代社会,更是讲求豪饮,讲求感情深一口闷,不是有句话叫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友嘛。而先干为敬更是酒桌礼仪之基本原则。

饮酒习俗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或含蓄内敛,或热情奔放,各有千秋,没法真正比个上下。但是唯一可以看出的是,酒,对于不用国家的人来说,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孕育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

喝酒碰杯的酒文化习俗源自何时?


据称喝酒碰杯最开始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酒中下毒,而在如今这样的碰杯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

喝酒碰杯传说

避免被毒死

古时候,在酒里下毒来害死敌人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特别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和主人一起饮宴可能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来宾随时有可能被视作为有潜在威胁的敌人而惨遭毒酒灭口。

因此,在那个时代,应付下毒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酒杯猛撞主人的酒杯,使得一个杯子里的部分液体溅入到另一个杯子中。如果主人带头先喝,那就万事大吉!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大多数情况下葡萄酒是盛在金属平底大口杯里的(锡制、银制或金制),因此猛烈撞击也没有关系。想想,喝酒时说的祝福语,与其说是向对方祝福,不如说是在感叹活着真好吧!

除了之外,那时的人如果共饮,宾客还会在干杯后盯着主人的眼睛来试图察觉主人是否有所隐瞒,并在必要时及时拒绝饮酒。尽管如今用宴会的方式下毒谋杀只存在于小说、电影里,酒杯也换成了不耐碰撞的玻璃杯,然而碰杯和碰杯后注视对方眼睛的习惯却在一些酒文化中保留了下来。

祭拜仪式

尽管古时候还没有干杯这个词,但是他们在喝酒的时候有一套固定的祭拜仪式。祭拜的对象通常为酒神,以及在当地受人尊敬、敬仰之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喝酒之前,必须向希腊神话中的酒神迪奥尼索斯(罗马神话中,酒神的名字叫巴克斯Bacchus,其实是同一个神)敬酒,并在仪式上呼喊酒神的名字。史诗《奥德赛》中,还有尤利西斯向阿基里斯敬酒,并祝愿他身体健康的相关情节描写。

驱除鬼怪

中世纪的人们在碰杯时,会很大声的说干杯,这样做是为了驱赶有可能已经潜伏进来的妖魔鬼怪。这一行为最常见于日耳曼人的部族里,他们不仅会叫的非常大声,而且还会在说干杯后猛烈撞击对方的酒杯,把酒洒在桌子上,以此用来吓跑鬼魂和恶灵。

喝酒碰杯由来

旧时期的法国chiere这个词的意思有脸,面容,看起来,表情。到了中世纪时,在安格鲁的词语里cheres是指我们的脸,而14世纪后期的时候cheres这个词衍生成为cheere,意思是脸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后来到18世纪,它的意思开始转变为高兴,被广泛用来表示支持什么事情,或者鼓励什么事情。由此推断,人们常说的来干一杯(tobeofgoodcheer),这个短语的隐含意思是想表示愿你的脸上挂满笑容(toputonahappyface)。

关于喝酒碰杯的酒文化传统的由来,目前有以上两种说法,也许现在只是出于礼貌的行为,但在以前,隐藏在碰杯习俗背后的,还有诸如以上的许多说法。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