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酒文化的发展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酒都泸州的经济发展》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相信很多人认识泸州,都是缘于泸州老窖,这个以泸州命名的酒类无疑为泸州增添了很大的光彩,而除了泸州老窖的影响,泸州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
投资项目数减少,投资规模扩大。全市施工项目2273个,比上年减少4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725个,减少324个。本年已投产项目1656个,比上年减少333个。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40亿元,增长31.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7.33亿元,增长25.9%;更新改造投资168.44亿元,增长49.3%;房地产开发投资54.52亿元,增长29.2%。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重点突出。在“工业强市”战略带动下,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29.96亿元,增长46.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49.9%。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36.70亿元,增长47.5%;饮料制造业投资64.95亿元,增长7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23.14亿元,增长50.9%。同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76.53亿元,增长28.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9.70亿元,增长6.2%;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投资3.68亿元,下降30.2%。
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走出困境。2010年,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呈低速振荡下行态势,下半年在城镇化建设产生刚性需求的强力推进和政策适应性增强的双重作用下又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在年底攀升至全年较高点。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4.52亿元,增长29.2%,商品房施工面积853.93万平方米,增长30.7%,其中住宅742.40万平方米,增长30.8%;竣工面积253.48万平方米,增长14.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26.31万平方米,增长15.9%。
全年商品房销售(含预售)面积344.26万平方米,增长12.4%,商品房销售额98.09亿元,增长4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达312.84万平方米,增长14.3%;住宅销售额85.92亿元,增长50.3%。商品房待售面积68.80万平方米,下降4.8%。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2.6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年均增长36.2%,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23.5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88.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年均增长34.4%,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21.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7.2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年均增长31.5%,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13.6个百分点。<jIukU365.COM/p>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香型的变迁是经济发展对传统工艺继承与发扬的结果


清香和浓香型派生出来的各种流派是历史上人们从实践中因地制宜的创新产物。而建国后的创新流派的特点,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必然。
建国初期,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大曲酒盛产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华东部分地区。当时,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粮食供应较为紧张,农村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政策,因此,对白酒业就提出了以节约粮食为中心的产业政策。
1955年,原地方工业部组织我国有关省、市、自治区的技术人员,在山东烟台酒厂进行了改造耗粮高的大曲生产工艺的试点,采用纯培养的菌种替代一贯依靠自然培养的大曲作糖化发酵剂,改革生产工艺,使出酒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次麸曲法试点的成果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结果完成了当年节粮12.5万吨的任务,并于1962年进一步总结为“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池、定温蒸烧”的烟台操作法。
麸曲法正是大曲清香型的创新,曾经出现过辽宁凌川白酒、山西六曲香等国家优质白酒。
先前,人们对于以四川泸州特曲、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颇有好感,这从历届我国评酒会的参赛酒样及获奖产品可以得到证实。但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却苦于对“老窖”之谜难以解开,想生产出质量好的浓香型酒是可望而不可及。
1963年,以周恒刚先生为首的茅台试点应用纸色谱分析技术,解明了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的主体香气,以及1975年内蒙轻工科研所进一步对老窖泥中己酸菌的分离、培养、应用及气相色谱分析白酒香气。四川等省人工培养窖泥的经验传播,使浓香型白酒得以普及提高。发展至今,浓香型酒在市场上已占有半壁以上江山,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淡雅型新的流派。
可以这样认为,川酒是浓香型的鼻祖,而其他省则属于改良创新型。它们在生产工艺中残留有很多的以往清香型大曲酒的痕迹。如大曲原料四川用的是小麦,而省外一些厂则沿用大麦、豌豆或添加了部分小麦;发酵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采用45天,这正是以往30天和四川用的60天之间的时间;四川采用滴黄水,其他省则不滴黄水,凡此等等。而它们中的佼佼者,如江苏洋河大曲、双沟大曲、安徽古井贡酒、河南宋河粮液等均在1979年后,分别获得了国家名酒的荣誉称号。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还出现了一个芝麻香型,这一新香型采用多种纯菌种培养于麸皮上,或与高温大曲混用,生产工艺则吸取了酱香型的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蒸馏及长期贮存的精华。产品质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一工艺特点可以说正是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创新品种。
在上世纪70年代还出现了浓、酱相兼的兼香型酒,以湖北白云边为代表的在生产工艺上的揉和,即前7轮发酵完全按酱香型操作,后2轮则转为浓香型生产。以黑龙江玉泉酒为代表的则采用分型发酵后再勾兑组合的工艺。这一创新产品的质量均分别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

泸州特曲酒的发展历史


泸州老窖的历史,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泸州,上古至秦朝时属于巴国。专家考证,巴人(包括泸州人)曾参加周武王发纣,建立奇功,得到封赏。其中尹吉甫是辅佐周宣王的重臣。作为全球尹氏华人公认的先祖第一人尹吉甫,是《诗经》的作者之一,也是古江阳人。到蜀汉时期,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大酒系烧酒。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酿大曲酒。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泸县志》载:“酒,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开业。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矣。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泸州特曲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优质糯高梁,用小麦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质量标准,酿造用水为龙泉井水和沱江水,酿造工艺是传统的混蒸连续发酵法。蒸馏得酒后,再用“麻坛”贮存一、二年,最后通过细致的评尝和勾兑,达到固定的标准,方能出厂,保证了老窖特曲的品质和独特风格。此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

发展低度白酒产业的技术经济效应


低度白酒产业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立足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利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用知识经济的理念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白酒产业,解决低度白酒生产过程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怎样有效提高低度白酒基酒的质量、提高加浆用水的质量、解决低度白酒除浊问题、提高勾兑与调香技术水平;提高白酒产业的技术含量,由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生产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产品过渡。其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产业技术经济体系,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低度白酒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发展低度白酒产业可以加快酿酒技术发展。
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白酒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较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较小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综合运用生态经济规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利用一切有利于产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上协调整个产业,确保产业系统稳定、有序、协调发展;微观上,通过综合运用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产品管理等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产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低度白酒的健康效应。在低度白酒生产中,经过对原酒的吸附、过滤等处理,可减少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饮用低度白酒可减少饮酒后发生意外事故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发展低度白酒产业的生态效应不仅体现在可提高对资源、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降低物质消耗,而且对于促使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和人们生产、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低度白酒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较终目标是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较大化。要实现低度白酒产业的综合效益较大化,必须建立低度白酒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

低度白酒更能带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由于现在的社会对健康要求很高,所以以前的烈酒都开始转向于不太烈的低度白酒,因为低度白酒对人体的伤害没有那么大,在低度白酒受到人们欢迎的同时,生态经济也在它的带动下开始发展。首先,用于酿酒的工业生态园区发展迅速。没有酿酒的原料那么酿酒也就无从发展,所以为了使酿酒业能很好的发展,用于培育原料的酿酒生态园也得到发展,这些生态园的建立是保证白酒无公害的关键,而且还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其次,低度白酒在酿制时需要的原料要比以前少很多,而且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出酒率也在增加,这样一来用的粮食少了,酿出的酒却多了,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节能降耗的发展形势。此外,适量的饮用低度白酒可以驱寒、活血、消除疲劳还能够促进消化。经常性的适量饮用还能够预防一些疾病,可以说低度白酒的发展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白酒科普:低度白酒更能带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由于现在的社会对健康要求很高,所以以前的烈酒都开始转向于不太烈的低度白酒,因为低度白酒对人体的伤害没有那么大,在低度白酒受到人们欢迎的同时,生态经济也在它的带动下开始发展。首先,用于酿酒的工业生态园区发展迅速。没有酿酒的原料那么酿酒也就无从发展,所以为了使酿酒业能很好的发展,用于培育原料的酿酒生态园也得到发展,这些生态园的建立是保证白酒无公害的关键,而且还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其次,低度白酒在酿制时需要的原料要比以前少很多,而且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出酒率也在增加,这样一来用的粮食少了,酿出的酒却多了,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节能降耗的发展形势。此外,适量的饮用低度白酒可以驱寒、、疲劳还能够促进消化。经常性的适量饮用还能够预防一些疾病,可以说低度白酒的发展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白酒百科:泸州特曲酒的发展历史


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美酒百科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白酒百科:泸州特曲酒的发展历史》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泸州老窖的历史,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泸州,上古至秦朝时属于巴国。专家考证,巴人(包括泸州人)曾参加周武王发纣,建立奇功,得到封赏。其中尹吉甫是辅佐周宣王的重臣。作为全球尹氏华人公认的先祖人尹吉甫,是《诗经》的作者之一,也是古江阳人。到蜀汉时期,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大酒系烧酒。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酿大曲酒。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泸县志》载:“酒,以高梁酿制者,曰白烧。以高梁、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开业。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矣。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泸州特曲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优质糯高梁,用小麦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质量标准,酿造用水为龙泉井水和沱江水,酿造工艺是传统的混蒸连续发酵法。蒸馏得酒后,再用“麻坛”贮存一、二年,后通过细致的评尝和勾兑,达到固定的标准,方能出厂,保证了老窖特曲的品质和独特风格。此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

高端白酒的经济学


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
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设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说:“它较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
在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
“我们出30万!”
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
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师(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酒业新闻网)父说:“你明白了,这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和理解力。如果你不想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同理,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几十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要卖到几百上千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88万元的眼镜架、9.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又称“炫耀型消费”。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这一现象较早由19世纪的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并提出,因此而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在上述故事里,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徒弟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的一些经济规律而不仅仅是一个“凡勃伦效应”。如:保持信息的不对称,保持信息资源的稀缺神秘性。
高端白酒要有附加价值
高端白酒的传统卖法就是用高价格去影响消费者对其高价值的认可,这也是诸多充斥市场的价格虚高的小品牌酒的主要做法。
礼品和餐饮终端的即饮市场是高端白酒主要的消费与销售方式。礼品市场主要集中于每年的几个节庆时期,但是餐饮终端的消费却是一年四季不间断的。
高端白酒的消费行为分析:政治永远和经济是分不开的,在商业产生自由和文明的世界经济发展规则的主旋律下,由商(政)务统领的商业活动构成了高端白酒消费主流(当然也包括了其它高端的酒品)。

白酒的名酒经济带


东半球的北纬30度“段”有全球的白酒酿造黄金带,在白酒产业酿造本质、产业政策及商业竞合规律三大作用力的共同推动下,白酒的名酒经济带在2016年形成了以河流为支撑的四大产区格局:长江名酒经济带、赤水河名酒经济带、黄河名酒经济带和淮河名酒经济带。

No.1

长江名酒经济带

一般而言,水系上游的自然条件和水质往往比中下游有更好的优势,诞生名酒的数量也更多,长江水系也不例外。长江名酒经济带涵盖的区域有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汇聚了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超过50%的名酒,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名酒集群效应。其中,以川黔为代表和核心的长江中上游地区,拥有集气候、水源、土壤“三位一体”的天然生态环境,被誉为“被酒神亲吻过的土地”。

2008年初,为进一步保护和建设这一良好的酿酒生态环境,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打造白酒金三角”这一白酒产区发展战略。岷江流域的泸州、赤水河流域的茅台以及长江上游交汇的宜宾,共同形成了白酒的黄金经济圈。在十二五规划中,四川省委又再次将白酒金三角扩展至整个四川白酒产业带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目前以区域为地标的白酒产业集群。

No.2

赤水河名酒经济带

赤水河干流全长436.5km,是长江上游南岸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鱼洞乡大洞,流经云南、贵州、四川3省13个县(市)后,由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赤水河干流茅台镇以上为上游,茅台镇至丙安乡为中游,丙安乡以下为下游。全流域土地面积为21010.52km2,流域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地带,除贵州赤水一隅及四川部分地区外,其余大部分流域属于喀斯特地区,流域海拔200~1890m,年平均气温15~20℃,冬干旱夏湿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游高原区年降水量900~1000mm,中下游丘陵区1000~1500mm,河流水量主要由降雨形成,洪枯水位变化幅度大。据赤水站资料统计,10月至次年4月径流占全年径流的34.1%,而6至9月径流占全年径流的65.9%。正是这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独特的小气候和绝佳的酿酒环境,为黔酒贴上了与众不同的标签,造就了“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佳话。

作为黔酒高度聚焦的产区,赤水河名酒经济带主要集中在贵州茅台镇的赤水河两岸,并延赤水河向外辐射到四川泸州二郎镇,孕育出茅台、郎酒、董酒这三大老名酒企业,以及习酒、国台、金沙等新名酒企业。

No.3

黄河名酒经济带

华夏文明的始祖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草原文明、农耕文明无不受黄河文明的影响,并由此孕育了早的白酒。其实,白酒行业关于黄河名酒带与淮河名酒带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主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流域范围主要集中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在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夺淮入海,形成了一个黄淮交织的区域,这个区域与淮河流域在地理位置上大致相似,主要白酒企业有江苏的高沟、双沟、汤沟和洋河(即“三沟一河”),安徽的古井、口子窖,河南的宋河等。对于远在山东北部的扳倒井、景芝,及河南东部的仰韶等企业而言,无论在地理,还是在文化基因方面,均属于纯粹的黄河流域,与淮河没有关联。因此,在洋河、古井等企业崛起之后,黄淮分流,“脱淮入黄”已然成为这些企业的共识。

2008年之后,黄淮名酒带联盟组织正式解体,河南的仰韶、山东的扳倒井等开始致力于围绕黄河文明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而洋河、古井、今世缘等酒企则继续倡导淮河名酒产区特色和优势,淮河名酒产区也开始从分散走向聚焦。黄河名酒带的概念虽然现在尚未明晰,但确是一个客观存在,需要深受黄河生态及文化影响的白酒企业从战略高度,齐心协力,共同探讨。

No.4

淮河名酒经济带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作为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区,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平均降水量约920mm,其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

大自然的恩赐,使得淮河两岸白酒业异常发达,厂家星罗棋布,形成了全国著名的淮河名酒经济带。淮河名酒带是以主河道上的蚌埠——双沟为中心位置,横跨安徽、江苏两省,形成了包括颖河、涡河、淠河等支流上各大名酒所在地的“势力范围”,它包括古井、双沟、洋河三大名酒;金种子、双轮(高炉家)、口子窖、皖酒、店小二、迎驾贡、今世缘、明光八大“二名酒”。与长江名酒经济带相比,淮河名酒经济带虽仅有三家名酒企业,且规模、实力远不及川酒“六朵金花”,但它的“二名酒”却格外惹眼,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普遍比前者强。可以说长江名酒带主要是名酒的舞台,淮河名酒带主要是“二名酒”的舞台,前者主要代表着传统老牌名酒的辉煌,后者主要代表着白酒新锐的活力。

从长江上游川派浓香的窖香浓郁,到赤水河谷酒体风格的酱香突出,到黄河名酒带酒体追求风格上的雅致,风味上的净爽,再到淮河名酒带的酒体绵柔,既完整的体现了白酒生产与地域环境的密切结合,又彰显了地理环境对酒体风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形成的影响。所谓品质有高低,风格无高下,对于白酒而言,尽管风格特色各有不同,但是都遵循着白酒酿造工艺的共性,共同助推了白酒名酒经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