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葡萄酒通常要经过醒酒之后,才能细细品味。那么葡萄酒为什么要醒酒呢?
简单的醒酒会使在葡萄酒与清新空气完全接触后,得到充分的呼吸,葡萄酒中的单宁会逐渐氧化,其香味也会随着氧化的过程逐渐散发出来,葡萄酒的口感就会变得更加醇厚与柔和。
醒酒,又称滗酒、换瓶。这一传统的形成,是因为最初酿造的葡萄酒一般都未经过过滤,当葡萄酒从酒窖的木桶中装到酒壶或酒瓶里供大家享用时,会在壶底或瓶底留有一些沉淀物,因此酿酒师就会先将葡萄酒倒入醒酒器中,使酒液与沉淀物分开。
如今关于为何要醒酒的问题,我们有两个很直接的答案。第一,醒酒是为了除去葡萄酒中的沉淀物。醒酒作为过滤的手段一直被人们保存至今,尽管现在大多数葡萄酒在装瓶前都经过了初步过滤,但酒瓶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沉淀物,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陈年的葡萄酒。第二,让葡萄酒与空气充分接触。葡萄酒是一种脆弱的液体,在醒酒的过程中可以释放掉一些令人不悦的杂味或异味(死酵母味、臭鸡蛋味),酒液充分接触氧气后,本身的花香、果香逐渐散发出来,还能发展出一些更加微妙的风味,并柔顺葡萄酒中的单宁,使葡萄酒变得更有活力,口感也更加复杂、圆润。
有沉淀物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年轻的好酒经过醒酒后,口感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复杂多层的风味得以舒展。那些结构紧致、酒体饱满、单宁厚重的葡萄酒也是需要醒酒的,这些葡萄酒价格高昂,具有较强的陈年潜力,年轻时香气过于浓烈,经过醒酒后,葡萄酒的品质会发生转变,散发出一股成熟水果的风味,苦涩的单宁也会变得更加柔顺,能展现出葡萄酒原本真实的特征。
上面提到的葡萄酒多为旧世界经典产区所出产的葡萄酒,而对于新世界的葡萄酒来说,经过醒酒后,其葡萄酒的口感与风味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除了旧世界经典产区的红葡萄酒外,一些白葡萄酒也是需要醒酒的,如具有一定酒龄的雷司令葡萄酒、里奥哈白葡萄酒和年轻的霞多丽葡萄酒。经过醒酒后,它们的风味会发展得更好。那些酒体轻盈且价格低廉的红葡萄酒大多则不需要醒酒,大部分白葡萄酒也都可以开瓶即饮。在一般情况下,桃红葡萄酒、香槟及其他起泡酒也不需要醒酒。
在饮用葡萄酒之前,到底需要醒酒多长时间呢?这具体要取决于葡萄酒的年龄及类型,而醒酒时间的长短也会最终影响葡萄酒的口感。至于选择何种醒酒器,这纯粹是出于美观上的考虑,因为任何一种醒酒器,无论外形、大小和模样都不会影响葡萄酒本身的品质。在市场上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醒酒器,从船舶型醒酒器,到水壶型醒酒器,再到现代各类醒酒器。不管是哪一种醒酒器,它们都可以用来醒酒。
延伸阅读
陈年葡萄酒如何醒酒
那些认为醒酒只是作秀的人并没错,只是被误导了而已。根据醒酒的方式不同,醒酒可以是两个人、醒酒器和蜡烛的重要事宜,也可以是简单的一个醒酒器而已。醒酒的诉求并不是作秀,这只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一、所需物品
醒酒器或者玻璃瓶
蜡烛(可选择)
二、醒酒指南
1、了解醒酒器。醒酒器是饮用葡萄酒最常见的辅助器具之一,外观各式各样,但总体要求是脖子细,肚子大。即便是价格低廉的玻璃瓶,只要具有此特点,同样可以用来醒酒。
2、清楚醒酒的目的。年份较老的葡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了很多沉淀物,酒中的沉淀有时会让人误认为这款酒已经坏掉或者给人带来糟糕的品尝体验,因此需要醒酒去除酒中的沉淀,确保杯中美酒无瑕疵。
3、去除瓶颈处的瓶封。不要只去掉瓶口处的瓶封,而要将整个瓶封都去除掉。做完这些,你就可以将瓶中的葡萄酒倒入醒酒器中了。
4、保持倒酒速度缓慢。陈年葡萄酒醒酒是为了去除酒中的沉淀,如果倒得过快,很可能看不见沉淀。
5、仔细观察沉淀。借助蜡烛光或者其他的亮光源,注意观察瓶肩处的酒液情况,确保瓶中有沉淀的酒液留在瓶肩处,这个操作过程非常有趣。
6、注意停止倒酒。当看到瓶肩处的酒液中有沉淀时停止倒酒,将酒瓶直立放置直到沉淀沉降至瓶底。当沉淀完全稳定在瓶底时,重新开始倒酒。
三、注意事项
1、如果手边没有蜡烛,可以让另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或者打火机照亮酒瓶的瓶肩处。
2、年轻的葡萄酒中一般没有沉淀,醒酒是为了接触更多的空气,释放香气,柔化单宁,改善口感。
3、酒龄超过15年的老酒醒酒之后应立即饮用。因为这款酒已经足够老,过多地接触空气会让其迅速氧化变坏,最后成为红酒醋。
4、倒酒速度越慢越好,这样能保证沉淀留在瓶底,以免其倒入醒酒器中。
年份对葡萄酒有什么影响
葡萄酒的年份(Vintage)是指酿造该酒的葡萄的采摘年份,它对葡萄酒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同一个酒庄、同一个葡萄园、同一个品种和同一种酿造方法的葡萄酒来说,如果年份不同,它们的品质可能会大相径庭。年份对葡萄酒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当年的天气状况。天气不同,葡萄的生长和成熟情况就不一样,最终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在品质上就会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一、年份对葡萄酒的影响
很多消费者都不会关注葡萄酒的年份报告,他们只知道自己喜欢哪一款酒,年复一年地购买同一款酒,而忽略它的年份。同一款酒,他们可能会感觉到今年跟去年的酒在口感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发现仅此而已,他们并不会认真去研究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年份的同一款酒的口感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每年的天气状况都不一样,因而葡萄的成熟期和风味物质的积累都会有所变化。消费者们要是能多关注一下年份和天气方面的信息,在购买葡萄酒时就能做到择优而选了。
不同的天气对不同的葡萄品种会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比如雷司令(Riesling)葡萄,它在凉爽的条件下生长得最好,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和美国俄勒冈州能生产一些最优质的雷司令葡萄酒。如果某个年份的天气比较炎热、干燥,那雷司令葡萄的表现就会差很多。这正是同一个生厂商用同样的方法酿造出不同年份的雷司令葡萄酒会有不同的质量表现的原因。
二、酿酒师创造的奇迹
在一个比较糟糕的年份,葡萄的质量可能会大大降低,不适合像往年那样正常地拿来酿酒。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就让这一年的辛勤劳动都付之东流吗?不用担心,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酿酒师们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局面,他们可以调整各种葡萄的混酿比例,使用不同的发酵和陈酿工艺,通过种种细节上的改变来提高葡萄酒的整体质量,尽量抹掉年份给葡萄打下的不好烙印。
三、什么是非年份(Non-Vintage)葡萄酒?
很多起泡葡萄酒(如香槟)和加强型葡萄酒(如波特)都会打上非年份的标志,这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年份的葡萄酒进行调配而得到的,这样可以使每年的葡萄酒都展现出相同的风格,减少年份对葡萄酒产生的不良影响。不过,在一些极其优秀的年份,酒庄也会专门出品一些年份香槟和年份波特,这些酒往往是一个酒庄的镇庄之宝,价格要比非年份酒款昂贵。
葡萄酒的瓶帽有什么作用
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在喝葡萄酒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酒瓶口覆盖的那一层膜,也就是瓶帽。可能大部分人会认为那是装饰用的。比较细心的人则会在瓶帽的顶端发现一些小孔,于是猜测这些瓶帽应该是有特定的功能,可能是为了让软木塞接触到少量的空气。但是有一些葡萄酒是没有瓶帽的,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的时候,葡萄酒生产商在瓶口加装瓶帽是为了防止啮齿类动物啃食软木塞,以及避免象鼻虫之类的蠕虫钻进瓶中。那时的瓶帽是用铅做的,后来人们意识到铅是有毒的,残留在瓶口的铅在倒酒的时候会进入酒中,进而危害人体健康。1996年,欧盟和美国同时立法,禁止使用铅制的瓶帽。之后瓶帽多用锡、铝或者聚乙烯材料制成。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瓶帽的防虫功能已经没用了,但是却并未摒弃瓶帽。就好像古代人们使用带顶棚的床,是因为那时很多房子的屋顶是茅草盖的,遇到暴风雨可能会掉下来。虽然现代社会大都是混凝土建筑,但还是有一些人喜欢带顶棚的床。
既然瓶帽的防虫功能已经不那么显著,且资源又十分稀缺,那么何不弃用瓶帽呢?在新世界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葡萄酒产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酿酒师向瓶帽说不。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又十分环保。从另一方面来讲,瓶帽还会遮挡视线,使人看不到酒液和软木塞的距离。当酒液距离软木塞太远时,这款酒很有可能已经被氧化。
对葡萄酒进行高效醒酒的最佳方法
准备一顿午餐对你来说可能不是难题,但考虑到餐桌上的酒品是否需要醒一醒也许会让你在最后一刻感到恐慌。葡萄酒侍酒过程很少有被如此误解的:人们总是对那些不需要醒的葡萄酒进行醒酒;而那些需要的葡萄酒的人们却往往忽略了提前醒酒。
醒酒最显著的原因是葡萄酒已经产生沉淀物,但这类酒仅限于年份酒、陈年波特酒和陈年未经过滤的红酒。为了能有效的去除沉淀,酒瓶需要直立放置几个小时,然后把酒小心翼翼的倒进醒酒器里;倒的时候你要映着烛光,这样在沉淀物到瓶颈的时候你就能看见它了。你需要一次完成,不要让沉淀物倒流回去再和酒液混到一块。
你或许需要让一些空气进入到有点难闻的酒里;考虑到不使用和很少使用硫的天然葡萄酒越来越受欢迎,那种气味会更明显;还有酒体丰满的红酒也需要通气来醇化过于强烈的单宁味道。如果你觉得一款酒体丰满的白葡萄酒喝起来味道有点平淡或是没有表现出它的最好口感,你也需要对它进行醒酒。在氧气没有了之后,葡萄酒会产生奇怪的气味。如果在醒酒之后口感变得更糟糕,那么说明这款酒可能已经被软木塞污染了。
提前多久醒酒取决于葡萄酒。这或许是个让葡萄酒里进入多少空气的简单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在你倒酒之前进行醒酒就可以达到目的。用醒酒器醒酒要比开瓶后把酒静置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有用得多。
那些容易被破坏的老红酒不能太早进行醒酒甚至不能醒酒;它们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可能就会分崩离析。大多数波特酒(比如,你不需要对一瓶新近装瓶的年份波特酒或者茶色波特酒进行醒酒)还有清爽的干型菲诺酒以及雪莉酒也不适合醒酒;后者应该在冰箱里冷却之后饮用。
醒酒器不需要是昂贵的雕花玻璃制品或者水晶珍品。我们的大部分醒酒器都是从慈善商店里买来的。你也可以用水壶来醒酒。如果整个醒酒过程让你觉得很焦灼,你可以进行双向醒酒:把葡萄酒倒进水壶然后再从水壶里倒回酒瓶中(如果葡萄酒已生成沉淀物那么在把酒倒回之前要先把瓶子刷一刷)。
如果你正在找寻当作礼物的醒酒器,它的理想形状是具有宽宽的基座,这样就给了你足够的空间来晃动葡萄酒,而且放在桌子上的时候看起来也很时髦。
为什么葡萄酒的酒精度有高有低?
2014年,葡萄酒大师乔尔巴特勒(JoelButler)和麦克保茨尼克(MikePoatshnik)在I-WineReview.com网站发布一篇文章,介绍了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是如何调节的。
他们在文章中写道,当前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与几十年前相比,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自葡萄酒诞生以来的漫长历史中,葡萄酒常常由于酿酒葡萄成熟程度不够,酒精含量过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酿酒葡萄得以充分成熟,果实中能够积累足够的糖分,酒精含量呈上升趋势。早在30年前,纳帕谷(NapaValley)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的酒精含量平均水平为12%,这一酒精度属于中等,而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随随便便一款赤霞珠酒精含量就能达到14%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酒庄可以采用传统方法控制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如在葡萄糖分含量低时提前采收,或者用酒精含量低的葡萄酒与酒精含量高的葡萄酒进行调配;也可以采用复杂先进的工艺控制酒精含量,如利用反渗透法,将葡萄酒中的酒精分离出来。
还有的酒庄为了避免采收的葡萄糖分含量过高,在疏花疏果时,将较多葡萄串留在枝头,这样做能够使葡萄的成熟速度放缓,从而降低含糖量。此外,采用树冠管理技术也可以将酒精含量降低约1%。
在葡萄酒酿成后,降低酒精含量最简单的方法是加水。不过这种做法在有些产区是违法的,而且这样不但会稀释葡萄酒的水果风味,而且会破坏口感平衡。
文章还指出,有些地区是根据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计算税费的,在这种情况下,酒精含量还会影响葡萄酒的成本。比如,根据美国联邦税法的规定计算,200,000箱俄勒冈赤霞珠葡萄酒在酒精度低于14%和酒精度高于14%两种情况下,需缴纳的税费差距高达3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方法对酒精含量加以控制。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酵母菌株,能够将酒精含量降低1.4%。科恩科技公司(ConeTech)发明了旋转锥柱技术(SpinningConeColumn),这项技术能够利用离心力将酒精从葡萄酒中分离。虽然这项新技术非常复杂,但与直接加水相比,对葡萄酒的不利影响要小得多。
你对葡萄酒年份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很多人在买酒的时候会参考年份,那么年份对葡萄酒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我们每次买酒都需要看年份呢?
1、酒标上的年份指的是什么?
酒标上的年份指的是葡萄采摘的年份,并非是灌装或出厂的年份。如葡萄采摘是2015年,灌装是2016年,出厂日期是2017年,那这款葡萄酒的年份即为2015年,酒标上要显示的年份也是2015年。
2、年份有什么意义?
年份显示出了当年的光照、温度、降水量、湿度和风等气候条件,而这些气候条件恰恰影响了葡萄的生长,因此,年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葡萄本身的质量。葡萄酒的质量三分靠工艺,七分靠原料,从而,年份的好坏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葡萄酒的质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3、影响年份的因素有哪些?
(1)葡萄藤对降雨量十分挑剔。如果葡萄的生长季降雨过多,会导致枝蔓生长过快,抢占了果实的养分。而如果葡萄的成熟期降雨过多,葡萄吸收的水份过剩,将会稀释果实中的风味物质。相反,降雨不足,气候干旱炎热将会缩短葡萄的生长期,使葡萄提前成熟,不利于风味物质的凝聚。
(2)温度是影响葡萄生长的重要条件。葡萄的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气温过低,葡萄植株就无法成活或难以生长,而温度过高将会危及葡萄树的生命活动。
(3)花期对果实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开花早能使葡萄坐果时间提前,延长葡萄的生长期,有利于累积风味物质。此外,均匀的授粉会使葡萄达到可观的产量。
(4)日照是葡萄生长的另一个必要条件。阳光能够使葡萄树产生光合作用,有助于累积更多的糖分,使葡萄更好地生长和成熟。如果该年的日照不足则有可能导致葡萄成熟度不高,从而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5)极端天气和病虫害将会对葡萄造成重大打击。在某些产区,春季易受到霜冻的袭击,导致嫩芽或新枝被冻死。此外,葡萄树易受到许多虫害和病害的袭击,如根瘤蚜、霜霉病、白粉病等,这将会导致减产或果实的品质下降。
4、是不是买酒一定要看年份?
年份虽然对葡萄酒品质有重要影响,但是有些葡萄酒即使是最好的年份,品质也不会有多大提高,因此在购买这些葡萄酒时,并不一定要看年份。
(1)餐酒:一般普通餐酒本身往往不具备复杂度和陈年潜力,因为无论是顶级年份还是平庸年份,对葡萄酒的品质影响不大。这类葡萄酒多属于入门级葡萄酒,价格在几十元左右,产量非常高,简单易饮。例如,法国VDF和IGP等餐酒。
(2)多数新世界葡萄酒:大多数的新世界葡萄酒产区气候较温暖干燥,同时也允许灌溉和其他更多的人工介入,整体上年份所带来的差异没有旧世界那么明显。因此买新世界葡萄酒时,通常不用太多考虑年份,除非是一些非常顶端的葡萄酒。
5、如何通过年份购买葡萄酒?
年份不仅对葡萄酒产生重要影响,对消费者购酒也有所帮助。购酒时,把年份纳入参考点是有必要的。但好年份的酒价格高,差年份的酒品质差的概率较大,那怎么通过年份购买葡萄酒呢?
(1)优秀年份:葡萄生长状况很好,葡萄酒价格高。而其副牌酒或二级庄园的葡萄酒,价格虽只是它的一半,但也有可能给你带来惊喜。
(2)安全年份:好年份,但可能被更好年份所遮盖(更好年份在好年份前后),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规律进行选择,这是比较安全的方法。
(3)品质年份:一般的年份,葡萄生长得也一般,但在有经验的栽种者的妙手下也能起死回生。如果年份一般,那就选择注重品质的酒庄的酒,这样品质和价格就平衡多了。
(4)避开年份:坏年份,葡萄生长得不好,酿出的葡萄酒可能缺少果香、酸度或单宁。所以,购酒时切记避开这些年份的酒。
葡萄酒年份与灌装日期有什么关系?
年份指的是葡萄果实的采摘年份,灌装日期代表的是葡萄酒的装瓶时间,在这中间,通过果实筛选、酒精发酵和葡萄酒陈酿等一系列工序,实现了从葡萄果实到瓶中诱人佳酿的蜕变。而无论是葡萄采摘年份还是灌装时间,背后都反映着与葡萄酒的风格和品质相关的一些因素。
1.年份
不只是在葡萄酒这一单一高品质酒品行业里,就算扩展至整个美食行业,食材或原材料都是最关键的元素。植物类的食材都有一定的生长、成熟周期。对于葡萄这种通常是一年一结的果实来说,年份(Vintage,其他外文写法还有Millesime、Recolte、Vendange和Cosecha等)就是某一批葡萄酒的果实从葡萄树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到采收的周期标记。在不同的年份下,所出产的葡萄果实的品质与特点也会存在差异,从而对葡萄酒的品质和风格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过,对于南半球的葡萄酒生产国来说,由于葡萄生长周期是从前一年下半年跨至来年的上半年,因此,同时标注2015年份的两瓶北、南半球出产的葡萄酒,北半球的这一瓶葡萄酒所采用的果实材料比南半球的这一瓶要年轻半年。
2.灌装日期
采摘后的葡萄经过运输、分拣、压榨、发酵等步骤就已经和其他饮品一样完成了关键性加工。
从葡萄酒完成调配进入橡木桶熟成或待装瓶的那一刻开始,葡萄酒就进入了分装等发售预处理环节。期酒(EnPrimeur)售卖也是在这一阶段。之后酒庄或合作伙伴再进行的灌装就是为了获得分装后的一种成品形式。当然,这次分装的意义不只是方便携运、零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瓶装有更好的保真、美化、呈现葡萄酒信息的效果。通过灌装日期和葡萄酒的年份,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葡萄酒在装瓶之前的稳定与陈年时间。
当然,不论是在桶装储存期间,还是瓶装储存期间,葡萄酒的各口感元素都会渐渐融合,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稳定或内部反应非常缓慢的一种稳定状态,同时,葡萄酒酿造阶段人工干预的感觉也会渐渐消弭。因此,很多葡萄酒产区会要求酒庄即使完成葡萄酒装瓶仍然需要候时发售,这样既可以保证葡萄酒在品饮时有起码的良好口感,也更能保证葡萄酒在市场流通过程中有比较稳定的品质表现。
由于葡萄酒中的酒精、酸、单宁等成分能对酒液中的有机物质起到保鲜作用,当酒中这些成分比较充沛时,葡萄酒极为微妙缓慢的口感融合阶段可以持续很久,因此,优质葡萄酒的保质期是很长的。
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很多快餐式饮品,以及不需要陈年的多数葡萄酒,如最典型的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意义或时间非常相近的生产日期、灌装日期、出厂日期、发售日期之间间隔往往比较相近,在优质葡萄酒的生产中它们的区隔都要分别拉长,而年份就是葡萄酒生产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生产日期。
葡萄酒酒体是什么?和酒精度有什么关系?
刚接触葡萄酒的人可能对酒体这个概念不怎么理解,这不,前些天就有朋友问了,酒体到底是什么?它跟酒精度是一个东西吗?绝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扒扒酒体和酒精度的区别,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1、酒体VS酒精度:概念不同
酒体:酒体指葡萄酒在口腔中的重量和质感,主要由舌头感知,有轻盈、中等和丰满之分。为更加具体化,可感受纯净水和牛奶在口腔中的区别。酒体轻盈的葡萄酒通常给人一种清瘦感,类似于水在舌头上的感觉。酒体丰满的葡萄酒在口中则更接近牛奶的感觉,质地较厚。而酒体中等则介于丰满和轻盈之间。
酒精度:葡萄酒之所以为酒类,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酒精,而酒精度就是葡萄酒中乙醇所占的体积百分比。葡萄酒酒精度也有高有低,比如大多白葡萄酒和起泡酒都低于12.5%,而一些加强酒如波特(Port)、雪利(Sherry)一般有15%。
2、酒体VS酒精度:影响因素不同
(1)影响酒体轻重的因素
对酒体影响最大的是酒精度。在葡萄酒中,除了水,酒精含量是最多的。酒精粘度比水高,葡萄酒酒精度越高,酒体就越丰满。例如,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的酒精度通常为8-9%,酒体轻盈。梅洛(Merlot)的酒精度通常为10-12%,酒体中等。仙粉黛(Zinfandel)的酒精度通常为14-17%,酒体丰满。
另外,葡萄酒的酒体还与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及酸度有关。残留糖分、可溶性风味物质的含量越高,葡萄酒酒体就越丰满;不过,当酸度偏高时,酒体就变得更轻盈,所以,酸度高的葡萄酒通常酒体偏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葡萄酒不仅酸度高,残留糖分也高,因此其酒体依然丰满,比如苏玳(Sauternes)。
(2)影响酒精度高低的因素
在葡萄酒发酵时,酵母会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葡萄中的糖分是酒精度的来源。但受不同气候影响,葡萄品种之间的含糖量往往会有差异,温暖气候下生长的葡萄足够成熟,积累的糖分很多,那么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酒精也越多。而气候凉爽的地方,葡萄没有那么成熟,含糖量低,因此酿出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偏低,比如德国雷司令(Riesling)的酒精度可能只有美国加州雷司令的一半。
其次,葡萄采摘时间也会影响酒精度的高低。一般来说,根据酿酒方法和一贯风格,等葡萄达到一定含糖量和风味物质浓度时,酒庄会开始采摘葡萄。比如在葡萄含糖量较低时采收,酿出来的葡萄酒酒精度就会比较低。此外,酿制葡萄酒时,还可以人工调节酒精度高低,比如用低酒精度葡萄酒与高酒精度葡萄酒进行调配。
3、酒体VS酒精度: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酒体丰满的葡萄酒一定是好酒吗?No!
对于酒体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全球知名酒评家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曾在所著的TheOxfordCompaniontoWine一书中提到:酒体与葡萄酒的品质无关,不管一款葡萄酒的酒体是轻盈还是丰满,浓郁度、复杂度、余味等各方面的平衡才是判断其品质是否优异的主要因素。
(2)酒精度越高,葡萄酒越好?No!
从相关数据来看,酒精含量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和结构。它可以增加葡萄酒黏度,促进酸甜平衡。但是,酒精含量过高也会掩盖葡萄酒风味和香气,带来单一强烈的辛辣感。不过,那些结构非常平衡的葡萄酒,即便酒精度高也不会让人感到有特别突出的酒精味。因此,一款酒平衡了才能有高品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虽说酒体和酒精度在概念和影响因素上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葡萄酒酒精度越高,酒体就越丰满,且酒体轻重和酒精度高低都受到糖分的影响,可见两者还是有一定关联。而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上,酒体和酒精度都有所贡献,但都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求同存异,酒体和酒精度在葡萄酒中就是这样的两个存在。
世界葡萄酒有哪些历史
葡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第一只猴子偶然饮用到发酵的葡萄酒,到葡萄酒成为全球饮料。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改写了葡萄酒的历史进程。哪些重大事件值得记住?他们今天是如何创造葡萄酒世界的?这篇文章将一篇接一篇地为你呈现。
世界葡萄酒史话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iete)。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地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Asi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不管说法如何,我们的祖先,在上述较早的发源地,在生活和劳动中,偶然发现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长着的野生葡萄,从而酿造出较原始的饮料,日后称之为葡萄酒。人类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而进入捕鱼、狩猎、家畜饲养和农业的时代。在此漫长的岁月中,谷物种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传于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考古记载: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神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献葡萄的景观;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纳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画(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其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右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仕女,他们各擎一长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从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据史料记载:约离现今,耶稣基督诞生4000年时,由于海陆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酒文化通过文人笔下的文章或诗歌流传开来。此时的埃及,虽然它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区。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较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非浅。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缅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
据法国两位名画家的作品中显示出: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法国葡萄园中采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箩筐中;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斯(Eugere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画: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头大狮子。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综观上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纵观以上历史故事,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品,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它已不再重要,留给历史学家继续探索和讨论学术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喝葡萄酒,尤其是昂贵的葡萄酒,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为人类创造了许多财富。
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有什么作用
亚硫酸盐是什么?为什么几乎每瓶葡萄酒的标签上都标有含亚硫酸盐的标志,它们究竟对于葡萄酒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亚硫酸盐是发酵过程中的天然副产品,对于葡萄酒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一方面,它可以防止葡萄酒氧化,保持其新鲜的口感。另一方面,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亚硫酸盐还充当着提取色素、保持葡萄酒风味的角色。正是因为亚硫酸盐的特殊作用,它在葡萄酒的生产和贮藏中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了亚硫酸盐,而且含量都非常低,含量从10PPM到350PPM不等(计量单位:百万分之一)。由于亚硫酸盐具有选择、澄清、抗氧化、增酸、溶解等作用,因此,正确使用亚硫酸盐,能够使葡萄酒的酿造和贮藏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那么,亚硫酸盐是如何发挥它的这些作用呢?
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当二氧化硫与葡萄汁、葡萄籽、葡萄皮等有机物接触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硫和亚硫酸氢盐(Bisulphite)。这时候的亚硫酸氢盐就会与未发酵的葡萄汁(Must)中的50多种分子相结合,帮助其萃取颜色和风味。而二氧化硫则会充当起抗菌剂(Antimicrobial Agent)的作用,可以杀死细菌、酵母等。一般情况下,用于葡萄汁发酵的酵母抗二氧化硫的能力较强,不会影响其正常发酵。但需注意的是二氧化硫含量过高则会使葡萄酒产生如臭鸡蛋般的难闻气味。
酿酒师们总是在努力酿造好的葡萄酒。一位好的酿酒师,他会小心谨慎地处理好葡萄酒酒液中亚硫酸盐的含量,充分利用其优势,最终呈现出高品质的葡萄酒。其实,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都没有发现亚硫酸盐与头疼、过敏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在我们了解了葡萄酒与亚硫酸盐之间“相亲相爱”的和谐关系后,我们就再也不用谈“硫”色变了!当然,如果你真的是对硫化物比较敏感的话,那么,你可以选择一瓶陈年时间较长的葡萄酒,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硫的影响会越来越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