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ku365.com扩展阅读
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葡萄酒行业起步较晚,在新旧世界的划分中,中国既不属于旧世界的阵营,也没有得到新世界国家的认同。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厚积而薄发,中国葡萄酒市场基础已经夯实,力量已经积蓄,相对于目前全球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产能过剩,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葡萄酒生产国家和消费市场却迅猛发展,葡萄酒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东方已成为影响葡萄酒世界的第三极,俨然独立于新旧世界之间。如今,随着中国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酒庄酒”业已成为不少企业进军高端酒市场的后备力量。从市场环境来看,中国葡萄酒市场不是一个大众市场,甚至连小众市场都算不上,目前葡萄酒的销售对象不是13亿人,而是2亿左右的城市和富裕乡镇的人口,其中,经常性饮用葡萄酒的人只有上千万人左右。
汉朝——葡萄酒业的开始与发展
我国早在汉朝时期,即公元前206年(汉武帝建元年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葡萄,并且有了葡萄酒的生产酿造。司马迁曾在《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的信息。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这一史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我国栽培葡萄的技术从西域引入后,先至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至陕西西安,其后传于华北、东北及其他地区。从张骞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后,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在两汉时期,葡萄酒成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上等珍品佳酿。据《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剌史。”这句话是说一个叫孟佗的人拿了相当于现在20升(合约26瓶)的葡萄酒贿赂张让,结果换得了凉州剌史一职。这一历史典故足以说明在东汉时期,葡萄酒是相当珍贵的。
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开始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葡萄酒业的恢复及葡萄酒文化的兴起;唐代——灿烂的葡萄酒文化;元代——我国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明代——我国葡萄酒业的低速发展时期;清末民国初期——我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转折期。纵观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国初的2000多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经历了从创建、发展到繁荣的不同阶段,其中,有过繁荣和鼎盛,也有过低潮和没落,与之相随而行的是绵延不断、流传至今的灿烂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真实地记载和再现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业——传统民族产业的繁荣。考古发现,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附近出土的压榨机的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而中美科学家对距今9000年——7000年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研究结果,却使世界葡萄酒的人工酿造历史推前了3000年。他们用现代分析方法,证明在该遗址中发掘的陶器中装的是葡萄酒。这不仅说明人类至少在9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了,而且也说明中国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
西班牙葡萄酒历史
西班牙目前的确是世界上种植葡萄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有120万公顷。葡萄品种非常的多元,已经有600多个品种,但真正经常使用的品种应该有18-20种。在这个温暖的国家竟然是白色葡萄品种占了多数。以下是西班牙主要产区特色酒简介。西班牙的葡萄种植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在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开始用葡萄酿酒。但是西班牙葡萄酒的历史并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光辉,直到1868年,法国葡萄园遭受根瘤蚜虫病的灾难,很多法国的酿酒师,他们多数是来自波尔多,来到了西班牙的rioja,带来了他们的技术与经验,这才让西班牙的葡萄酒进入腾飞期。这段时间,法国的葡萄园大面积被铲除,由于葡萄酒紧缺也从西班牙进口了相当数量的葡萄酒。这也是法国为西班牙提高酿酒水平作出贡献的佐证。1972年,西班牙农业部借鉴法国和意大利的成功经验,成立了institodedenominacionesdeorigen(indo),这个部门相当于法国的inao,同时建立了西班牙的原产地名号监控制度denominacionesdeorigen(do)到了1986年do制度内加入了denominacionesdeorigencalificada(doc),这个略高于do的等级,虽然目前doc等级内只有rioja(里奥哈)和priorat(普里奥拉)两个原产地名号,但是以后jerez,riasbaixas,penedes,riberadelduero有可能被授予doc等级。
西班牙葡萄酒历史文化
西班牙的葡萄种植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在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开始用葡萄酿酒。但是西班牙葡萄酒的历史并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光辉,直到1868年,法国葡萄园遭受根瘤蚜虫病的灾难,很多法国的酿酒师,他们多数是来自波尔多,来到了西班牙的Rioja,带来了他们的技术与经验,这才让西班牙的葡萄酒进入腾飞期。
西班牙葡萄酒最出名的要数雪莉酒(Sherry,一种强化酒)和卡瓦酒(CAVA,也称起泡酒),这些在地中海气候下酿成的酒,大多可在西班牙境内享用,很少销往他国。当地酒庄依然用传统酿制方法来酿制这些美酒,到西班牙旅游可前往游园品酒。
莎士比亚这样赞美西班牙雪莉酒:“装在瓶子里的西班牙阳光。”还有人比喻说:雪莉酒的风味如同西班牙酒馆中风情万种的舞娘,一朵艳红的鸡冠花插在鬓间,裙间飞扬出的风情如一瓶经多年陈封刚刚破瓶后的雪莉酒一样,令人神往、让人迷醉。雪莉酒也许可以说是还在生产的最古老的醇酒。西班牙的边境城市赫雷斯(Jerez)的命运、声望和历史都与这种酒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个城市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才可以被称为雪莉酒。
雪莉酒以口味极干的Fino(酒在橡木桶陈酿过程中产生浮在酒上的白色霉花,这种神奇的霉菌可以让酒免于氧化)和Manzanilla(产于气候凉爽的沿海城市)最受欢迎。雪莉酒很“宽容”,西班牙人不像法国人那么愿意花心思,不管配什么菜,总之只要点Fino或Manzanilla就不会错。位于赫雷斯的Domecq是一家传统的雪梨酒庄,它生产的由Fino与Amontillado(一种陈化期较长的醇酒)混合而成的BristolCream成为最受欢迎的雪梨酒。
1972年,西班牙农业部借鉴法国和意大利的成功经验,成立了InstitodeDenominacionesdeOrigen(INDO),这个部门相当于法国的INAO,同时建立了西班牙的原产地名号监控制度DenominacionesdeOrigen(DO)。截至目前为止,西班牙有55个DO,其中1994年后批准的有20个。到了1986年DO制度内加入了DenominacionesdeOrigenCalificada(DOC),这个略高于DO的等级,虽然目前DOC等级内只有Rioja(里奥哈)一个原产地名号,但是以后Jerez,RiasBaixas,Penedes,RiberadelDuero有可能被授予DOC等级。
西班牙DO制度从大类上将葡萄酒分成2等普通餐酒(TableWine)和高档葡萄酒(QualityWine)两等,这与欧盟的规定基本一致。在普通餐酒内还分为:
1.VinodeMesa(VdM):相当于法国的VindeTable,也有一部分相当于意大利的IGT。这是使用非法定品种或者方法酿成的酒。比如在Rioja种植CabernetSauvignon、Merlot酿成的酒就有可能被标成VinodeMesadeNavarra,这里面使用了产地名称,所以说也有点像IGT。
2.Vinocomarcal(VC):相当于法国的VindePays。全西班牙共有21个大产区被官方定为VC。酒标用VinoComarcalde[产地]来标注。
3.VinodelaTierra(VdlT):相当于法国的VDQS,酒标用VinodelaTierra[产地]来标注。
西班牙葡萄狂欢节
每年9月19日,是西班牙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葡萄狂欢节。每年,在葡萄最后成熟的时候,西班牙人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举行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如踩葡萄大战、喝葡萄酒比赛、盛装歌舞表演等等。图为狂欢者在西班牙马略卡岛举行的葡萄大战,人们在葡萄浆池里尽情地狂欢。
葡萄节重头戏——踩葡萄在市中心一个广场举行。踩葡萄是传统酿造葡萄酒方式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没有机械化压榨之前,都采用这种人工方式操作。广场上临时搭建起一个小舞台,上面摆放着两个直径约一米,深半米的大木桶,舞台后方是摞在一起的5个橡木酒桶,象征葡萄酒节日庆典。正对舞台前方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上百把椅子供市民和游客观看表演。随着一阵音乐声由远及近,前去郊外葡萄园采摘葡萄的游行队伍缓缓进入广场。走在队伍最前面是七八个儿童,身着设计独特、做工精美的传统服饰。随后的年轻姑娘、小伙子手持西班牙传统乐器——响板(跳舞时夹在掌心中,用来拍击出声音),和着乐队音乐边击打伴奏,边载歌载舞。最后是身着白色上衣,脖子上系着酒红色小围巾的当地居民,手里拎着盛满葡萄的竹筐。对于他们的到来,观众给予热烈掌声,好戏就要开场了。
葡萄酒瓶的发展历史
葡萄酒瓶直到17世纪后,人们才固定下来葡萄酒瓶的形状。在这之前,葡萄酒是放在坛子或桶里的,等到用时就放到罐子里。许多人把盛食物的坛子进行改进就变成了今天的坛子形状。在有些时候,特别是18世纪,葡萄酒还被盛放在用动物的皮毛做的器皿里。葡萄酒在这种容器中,即使是在最好的条件下保存也不能贮存很长时间。随着18世纪葡萄酒塞的发明,一个葡萄酒瓶的新世纪来临了。葡萄酒可在这种酒瓶中保存许多年。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葡萄酒瓶的形状就有了世界公认的形状。各地的葡萄酒也随着各具特色的葡萄酒瓶的灌装而行销世界各地。正如今天我们所看见的那样。来自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瓶都是方肩膀的。而勃艮第的葡萄酒瓶则是溜肩膀。在德国,酒瓶是慢慢倾斜下去并无肩膀可言。不仅如此,葡萄酒瓶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大家所熟悉的是750毫升的标准瓶装。现在的人们通常认为此酒瓶适用于两人饮用的最佳容器大小,但是在十八世纪,这种750毫升的葡萄酒瓶是专为一个人饮用所设计的。事实是,这种750毫升葡萄酒瓶即使被两人饮用,有些人也会觉得少。因为他们在进餐时只需要一杯或两杯葡萄酒。有些人一个人去餐厅时,也不希望买一瓶酒,因为那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甚至在家的时候,饮用过一半之后的酒即使用酒塞乘放也只能保存一天,时间长了也是容易变质的。有时候,我们还希望在进餐时,品尝不同的葡萄酒,但又担心打开后喝不完而不易保存。
甜葡萄酒的历史与发展
甜葡萄酒要比其他葡萄酒酒类要来的久。自古近东时代(NearEast)起,经过古埃及文明一直到希腊帝国,所发现的酒大多是甜酒。根据书籍记载,早期希腊人会把酒用水(甚至于海水)稀释后再加上香料一起饮用。古罗马人怕酒坏掉,会把葡萄汁在发酵前先煮过,这样不但葡萄汁变得比较浓郁,而且氧化后的酒保存时间会变长许多。近代甜酒的发展则是从匈牙利的托卡伊(Tokaj)开始。在中世纪,许多葡萄农从意大利和现在的比利时移居到托卡伊,一直到15世纪末才有所谓的托卡伊·阿苏(TokajiAszú)出现。但是一直要到公元1562年匈牙利主教把托卡伊·阿苏当做礼物送给教皇庇护四世后,这款甜酒才开始名声大噪,变成国王和贵族们宴会上不可缺少的美酒。(不过有另外一个故事版本是,1650年托卡伊城因为与土耳其帝国战争导致葡萄延后采收,因此才发现贵腐酒)。德国的贵腐酒则是在1775年在约翰山酒庄(SchlossJohannisberg),因为报信人延误了采收时间才发现。而1830年苏玳区(Sauternes)的白塔酒庄(ChateauLaTourBlanche)主人,把在德国学到酿造贵腐酒的技术带回波尔多,传授给当时滴金庄(Chateaud'Yquem)的主人后,法国才开始有贵腐酒。南非的开普敦康斯坦提亚(Constantia)区生产的甜酒也曾经在英国和欧洲各地造成一股风潮,拿破仑和当时的俄国沙皇也都是这种甜酒的喜好者之一。后来很多生产甜酒的酒厂因为根瘤蚜虫害受创许多,花了很多年才恢复以前的水准。
奥地利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每当夏季来临,多瑙河畔阵阵清爽的凉风吹拂在人们的脸上,欢快的人群三三两
两地来到设在户外鳞次栉比的酒店里,一边饮酒,一边海阔天空地高谈阔论……
名酒之国奥地利
奥地利位于欧洲的正中位置,即被称为欧洲的心脏
的音乐及美酒之都——奥地利是全球产葡萄酒最好的国
土之一,它所出产的葡萄酒享誉国际。奥地利有着千姿
百态的自然风光。奥地利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在世界
上均列前茅,环保技术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环
境工作起步早,政府抓得好,因此其水源、空气和生活
环境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多次受到联合国嘉奖。
奥地利是一个用音乐来表达生活的国家,是一个因
多瑙河而充满无限诗意的国家,是一个以产葡萄酒闻名
的国家。
谈到葡萄酒,人们总会联想到法国,事实上同样位于欧洲的奥地利所出产
的葡萄酒也享誉国际。奥地利出产的葡萄酒以高质低产见称。一直以内销为主,
海外难求。奥地利葡萄酒或清冽或醇厚,橡木桶的精心制作是葡萄酒优良品质
的重要保证。
奥地利葡萄酒芳香馥郁,果味诱人,有时带有适中的酸性。奥地利人还赋
予了葡萄酒很多人文情调。每年奥地利都要选出一名葡萄酒女皇,全奥地利16
个葡萄酒产区各送选一名候选公主,候选人必须来自葡萄酒生产世家或受过完
整的葡萄种植学、酿造学等专业教育;必须年满18岁,未婚,并在当选女皇的
一年内不得缔结婚约。
在这个风景宜人的国家,我们做一次有趣的葡萄酒之旅:
奥地利葡萄酒历史
奥地利的葡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曾经在奥地利东部布尔根兰州的
一座坟穴中发现了公元前700年遗留下来的葡萄子。考古学家考察证明:这些
葡萄子是人工种植的产物。到了罗马人的时代,葡萄种植在奥地利已经广泛流
传开来,仅从现在留存下来的酒瓶和酒杯来看就知道罗马人和葡萄酒结下了不
解之缘。尽管葡萄种植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曾经一度受到冷落,但是在公元十
世纪再一次走向鼎盛。巴伐利亚修道院的僧侣们把葡萄酒的种植作为一种文化
来推广,葡萄种植面积达数十万公顷。
残酷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再一次使葡萄酒业濒临灭亡。战后,酒农
们必须缴纳数额惊人的葡萄酒税。十八世纪,开明的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当
政时期,农民的课税得到了减免。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在1784年颁布了一道豁
免令,允许酒农们在家里销售当年酿成的新酒,于是“新酒酒店”如雨后春笋
遍布奥地利。这项法令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新酒酒店”不仅是奥地利人饮酒
取乐的场所,而且已经成了每个游客必须光顾的场所了。
欢迎阅读酒库网jiuku365.com红酒频道的《西班牙葡萄酒业的发展历史》内容,更多精彩访问红酒葡萄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