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酒文化的发展专题。这篇关于《酒:中国文学发展的辅助剂》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古代,就有许多诗人以酒作诗,以诗歌酒,诗酒同风;而每一种美酒背后都会跟一串美妙的传说故事,成为我们小说家写作的素材;诗与典故也有着极深的缘分;借酒喻理,意在酒外,于是酒与警句的关系日益亲密;而作为饮酒行酒令的文化形式更与文学紧密联系。随着历史的发展,酒与文学的缘分更深,酒与文学的关系被人称为,酒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辅助剂。

酒与诗歌。

在我过的诗歌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有人作了如此的假设;如果没有酒,陶渊明不能安享田园之乐,李牧文章不会上天入地.。自古以来诗酒同风众所周知。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以酒为主题的篇章,如其中提出的醉酒饱德观点,认为君子当醉而不失态,当醉而不损德,这可谓我国酒文化的起源。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诗人以酒酿诗,以诗唱酒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而且由于发醇诗歌的酒母不同,每个诗人酿出来的诗,亦同我国名目繁多的美酒那样,有千家风味、万种情调,令人叹为观止。譬如:晋代陶渊明的田园诗酒,闲适而怡琰,又不乏酒的清芬;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酒,是大漠里悲壮的豪情与欢歌;李白的浪漫诗酒,融旷达与豪放于一炉,映照出一个醉魂归入极、啸傲御座侧的自由、奔放的不羁性格;与李白同为唐诗双壁的杜甫,酿的大多是民间诗酒,与绍兴花雕一般,醇香中略带苦涩之味,大多是因为渗透了他上悯国难、下通民穷的一片苦心之故。

唐宋年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酒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唐宋诗歌大多与酒有关联,其代表人物当推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他素有酒星魂、酒圣、酒仙之称。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历来被认为是传神之笔。而我们翻翻李白的诗集,就发现他生活酒诗同乐的情趣。譬如: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等等。真可谓诗酒风流,难怪郭沫若言: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的确,李白的死极富浪漫情调: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溺死。杜甫是以酒愁见长的,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制阶级与贫苦人民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从而赋予酒文化更深层的内涵。

宋代欧阳修,自称醉翁。他的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换长条落香雪;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花落春寂寂。都传为佳话,更可贵的是他不仅爱喝酒,且喜酿酒,他写的一篇《酒经》的文章,寥寥数字,由制饼曲以至酿酒,无不备述,与今天南方的酿酒方法很相似。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名篇中也有不少带酒味的佳品。例如:早期的《如梦令》、《醉花阴》等词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等,显示一个封建贵族闺秀休闲、风雅、多愁善感的生活的品饮。南渡以后,国破人亡,境遇孤苦,酒樽也满蘸哀愁凄情,如《声声慢》中有寻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句子。在古代妇女善饮而善写酒意酒情的,李清照恐怕是代表人物了。而陆游的《红楼吹笛饮醉大醉中作》诗想象力丰富、艺术手法之夸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堪称历代酒诗文学之冠。总之,诗人借着一壶酒,超脱现实,酣醉其中,诗兴勃发,浮想联翩,平添了诸多真情与童心,以至于能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交融一起,创作了唯美的小品和豪迈的长歌。

酒与典故。

中国有关酒的典故很多。有些典故甚至演绎成了酒名。譬如不拜将军,据说不拜将军在晋代时是指偷来的酒。此说出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钟会偷酒的故事。此外,历史上著名的貂裘换酒讲的就是晋阮孚纵酒浪饮,尝以金貂换酒两遭弹劾均为元帝宽恕,终改前非佐成大业。汉朝的灌夫骂座,写的是汉武帝时大夫灌夫与丞相田纷有隙,一次灌夫敬酒不成便借酒发疯,痛骂田纷的故事。

酒的典故为我们研究酒文化打开一个明亮的天窗,丰富了我国酒文化的内容,使其更加悠远、神奇。

酒与小说。

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许多小说有关于酒的情节。譬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酒狂》的故事,写缪永定酗酒死了,在阴司仍嗜酒如命,喝得酩酊大醉,顿忘其死。靠了阴司里当酒店老板的舅舅行贿,得以复生,且缪永定还阳后,又因为花钱买酒喝而舍不得给阴司里的舅舅花几两银子买纸钱,最后又被揪回阴司。除此之外另一篇《酒友》,描述了一段关于酒的友情,其结局让青年的生命早去阴间以解脱人世的悲惨,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中国烧酒的区域化发展


中国烧酒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几个大的区域,区域化的发展造就了当今白酒的风格划分,每一杯酒的源远流长都是你能品味到的历史。

(1)京城烧酒

明清时期,烧酒一直追求高酒度,而京城所烧,尤为辣烈,所以人们喜欢称烧酒为烧刀。品质好的烧酒,多为高粱烧。谢墉《食味杂咏注》就说:凡五谷之米,皆可蒸烧,他省所烧,不如京城。以各处多以大麦,而京城则以高粱,麦不如高粱之甘也。可见高粱烧酒最受欢迎。京华地区的烧酒作坊通称烧锅,按区域划分,京东通州一带称东路烧锅。西直门以及京西一带称西路烧锅。大兴县一带称南路烧锅。各路烧锅都有精品问世,如今传世的北京二锅头,便是各路烧锅的精华遗存。

(2)汾州烧酒

汾州出产烧酒,当地人最早称其为火酒,入清之后,汾州烧酒的名气扶摇直上,产量增多,销路渐广。这时,人们开始通称汾州烧酒为汾酒。于是,汾酒也成了酒界称呼的一个响亮品牌。乾隆七年,护理山西巡抚严瑞龙在奏折中这样说:晋省烧锅,惟汾州府属为最,四远驰名,所谓汾酒是也。且该属秋收丰稔,粮食充裕,民间烧造,视同世业。我们翻阅各省地方志,时常见到汾酒的踪影。从销售方面来看,汾酒长期保持中国烧酒最高销量的记录。

(3)南方烧酒

在明清时期,受烧酒酿制风气的影响,江南各地也开始大批量生产烧酒,并且掌握了较为先进的蒸馏技术。由于江南出产的谷物以稻、麦为多,因而当地主要生产米烧、麦烧和糟烧,高粱烧相对少一些。单就烧酒而言,米、麦所蒸,不如北方高粱作物那样郁烈,所以江南出产的烧酒,在质量上一直无法与北方烧酒相抗衡。

清朝时,江南烧酒虽然在品质上仍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在产量上却扶摇直升,其烧锅作坊之多,足以比拟北方。乾隆五年时,仅苏州木渎一镇,烧锅者已二千余家。有清一代,江南地区的烧酒消费量与日俱增,在酒类市场上渐与南酒(指黄酒)颉颃比翼。

(4)贵州烧酒

入清之后,贵州酿酒业空前高涨,一跃而进入中国名酒行列,实现了历史性的突变。尤其是烈性烧酒的酿造,开创了中国酱香型烧酒的一大流派,彰显于华夏酒界。

自清初以来,外地酒工多下黔中,纷纷看中贵州的地理环境,他们与当地人相配合,改良酿酒工艺,生产出了举世所瞩的贵州烧酒。清代中期以后,这里的烧酒展示出了全新面貌。

谈及贵州烧酒,首屈一指者,必属茅台无疑。茅台酒最初酿成于仁怀城西的茅台村,名曰茅台烧,又称茅台春。茅台村滨临赤水河畔,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微生物种群十分活跃,为孕育茅台酒提供了天然场所。当然,茅台酒的主要优势还在于酿酒方法的精妙。酿制茅台酒要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这种高温曲,即当地人通称的白水曲。茅台酒的用曲量多于原料量。用曲多,发酵期长,酒质也就相对提高。清代的茅台酒始终采用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的工艺,当时就有回沙的方法。先煮料相曲,纳入地窑,满月后出窑,蒸之烤之,再回窑,再蒸,称为回沙。近代酿造茅台酒,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然而多次下曲、多次蒸馏的原有模型却始终保留下来,构成茅台酒的固定风格。

(5)从老窖酿出的川酒

明清时期的中国西部,在酿酒方面趟出了许多新路子,其中受人追捧的川酒,就在这个时期彰显于巴蜀之乡。

大约在明朝中期,四川酿造蒸馏酒,使用了特制的窖池进行固态发酵,如今传世的泸州、宜宾的老窖池,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关的实物证据。

老窖是四川酒业传承以久的酿酒方式。所谓窖,是指粮糟发酵的窖池。窖池多用当地黄泥筑成,保水性较强,渗入窖泥中的水份能够充分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窖池连续使用很长时间,就能称之为老窖。老窖窖泥中的总酸、总脂含量很高,腐殖质及微生物种类非常活跃,其中有益的微生物多达数百种,在一池之中形成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这种微生物环境是酝酿优质酒的生化反应基础,可以促进粮糟的发酵,提升酒的品质。

泸州酒业拥有明朝万历年间(建于公元1573年)传承而来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窖,成为中国蒸馏酒酿造工艺发展的活文物见证。据说泸州的舒聚源、温永盛等酿酒老作坊,一直拥有老窖池。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开业的舒聚源,使用的老窖延用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宜宾酒业也拥有明代老窖池。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收藏了宜宾五粮液集团提供的明代老窖中的一块10克重的窖泥,被媒体称之为国宝窖泥。据说,五粮液的糟坊中存有16口明代古窖池,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20世纪6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从窖中的出土物分析,这些窖池建于明代成化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些老当益壮的窖池,仍然默默地酝酿好酒。

除了窖池以外,四川酒界还发现了很多酿酒遗迹,成都著名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就是我国目前发掘出来的极有价值的烧酒酿造作坊遗址,其遗址上溯明代,堪称无字史书。

水井街酒坊原是全兴大曲的生产场地。1998年,全兴酒业对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的酿酒车间实施环保改造时,偶然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在已发掘的280平方米面积中,发现了晾堂、酒窖、炉灶、蒸馏酒设备基座等遗迹,而且从地层叠压堆积和器物的类型学排序上,能够将明、清、民国至当代连接起来,表明酒坊延续六百余年未曾间断生产。这座老烧坊的遗址的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井街酒坊的考古发掘,为研究川酒酿造技艺、酿酒设备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绵竹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也是我国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大型酒坊遗址,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位于绵竹市棋盘街传统酿酒街坊区,分布面积约62000平方米,为清代遗址。从遗址的发掘中清理出一大批和蒸馏酒酿造工艺有关的遗迹,其中酒窖就分为7组26口,另外还有水井、炉灶、晾堂、水沟、池子、蒸馏设备、粮仓和墙基等遗址,展现了当地烧酒酿造从原料浸泡、蒸煮、发酵再到蒸馏的全过程。

《清宣宗实录》卷356道光二十一年八月条曾经记载:四川省各州县开设糟坊,多至千座。这种说法,我们完全可以从四川发现的酒坊遗址上得到多样佐证。

总之,中国酒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最早的米酒发酵到蒸馏酒的全面提升,中国人最终为全人类提供了高品质的谷物蒸馏酒中国白酒。

酒文化与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文之缘的例证举不胜举,著名的如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诗百篇的酒文气度!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优,唯有杜康的酒文慨叹!而陶潜则写出了篇篇有酒的意韵隽永之诗,言悠悠迷所留,酒中有真味。诗圣杜甫对心有灵犀一点通,叹曰: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妆期。酒诗、诗酒,酒与文难解难分,以此纵观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在相当范围内,真可谓无酒不成诗。

唐、宋以后,元、明、清历代文人均与酒事有着不解之缘,这在元曲和明清传奇小说中随处可见。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都有许多章节对酒进行了精彩的描写。《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雄,群英会上周瑜佯醉赚蒋干等诸多动人细节都与酒有关。《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上醉酒杀大虫,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甚是痛快;鲁达饮酒时帮人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更是解恨。尤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借酒引线,先是李小二在酒店探得陆谦的阴谋,再由老军所送酒葫芦引出林冲去打酒,才免受雪压和火烧的杀身之祸。施耐庵借酒之道在其作品的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展开了独特的发挥。

《儒林外史》用讽刺笔调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各种可笑行态,通过对这些人的生活的具体描写展开对博学宏词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猛烈、辛辣的抨击。在这些封建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中,饮酒与清谈成为很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借酒浇愁解忧是其饮酒的一个主要目的。

我国古代文学与酒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诗经》到《红楼梦》,3000年文学著作中,几乎离不开酒。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对于古代作家的精神世界、创作心态及作品的风貌都有着深远而强烈的影响。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其故事主线由女蜗氏炼石补天,余下而弃在青埂峰的顽石,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其空间氛围,如梦如幻。《红楼梦》则相当虚幻宝灵,极写饮酒之娱乐,将才情志趣,个性化的因素与酒宴联结得天衣无缝。在对待个体生命流程上显示出明显的超越性和非实在性。贾宝玉的空幻思想,严重的失落感、孤独感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在酒乐之中,他与众姊妹相处得如漆似胶,趣味横生。但是,无论是对黛玉的偏爱还是对众姊妹的博爱都不能使他真正自救于孤寂落寞之中。对于生命存在的无可依傍的焦虑始终浮动在他的心灵之中,他早熟地领悟到世界的非实在性和生命存在的虚幻性,从乐极之中生悲。在饮酒娱乐的表象背后,是对生命流程的一种超越性介入的意识,将精神情感的体验延展到现实之外,让人感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可能在生命的终点处。宝玉幻灭后走向荒漠,归彼大荒,逃离红尘,走向极乐界,与小说的缘起恰好形成一个轮回,其环型结构描述着生便是死,死便是生的思想,印证了对生命的红楼式体验。

酒可以使文人达到一种创作的巅峰状态,但并不是烂醉如泥的人都可以像李白、怀素那样可以吟诗作书的,只有在他们把艺术诸多的法则内化而成自己的肉身时,或许才可能达到李白所说的斗酒诗百篇的境地。由此看来,艺术创作是无意识与意识有机结合,艺术的创作也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轻松,他们那样称呼不过是矜才好誉的夸张溢美之词而已。没有文化的酒是一种辛辣的液体,没有感情的酒,是酿制的乙醇,所以美酒与美文相伴,与美意相契,因酒美而自由,因自由而生美文,酒美文美下就有美意。三者皆通,就成就了生命中的一片灿烂与通透。

葡萄酒的保健和辅助治疗功效


葡萄酒的功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喝葡萄酒的有益身体健康是确认的。但究竟有哪些好处?还是有不少朋友说不出来几条。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葡萄酒的保健和辅助治疗功效吧!

一、葡萄酒的保健作用

1.增进食欲

葡萄酒鲜艳的颜色,清澈透明的体态,使人赏心悦目;倒入杯中,果香酒香扑鼻;品尝时酒中单宁微带涩味,促进食欲。所有这些使人体处于舒适、欣快的状态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2.滋补作用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对体弱者,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对恢复健康有利。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和奥立多元素(OligoeLement),具有氧化剂的功能,可以防止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性氧(Ros)对人体的伤害,如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的伤害,这些伤害是导致一些退化性疾病(如白内障、心血管病、动脉硬化老化)的因素之一。因此,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具有防衰老、益寿延年的效果。

3.助消化作用

蛋白质最优良的佐餐饮料。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葡萄酒中单宁物质可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调整结肠的功能,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消化,防止便秘。

4.减肥作用

葡萄酒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每升干葡萄酒中含525卡热量,这些热量只相当人体每天平均需要热量的1/15。饮酒后,葡萄酒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消化,在4小时内全部消耗掉而不会使体重增加。所以经常饮用干葡萄酒的人,不仅能补充人体需要的水分和多种营养素,而且有助于减肥。

5.利尿作用

一些白葡萄酒中,酒石酸钾、硫酸钾、氧化钾含量校高,具利尿作用,可防止水肿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6.杀菌作用

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葡萄酒的杀菌作用。例如: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葡萄酒中的抗菌物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传统的方法是喝一杯热葡萄酒或将一杯红葡萄酒加热后,打入一个鸡蛋,搅拌一下,即停止加热,稍凉后饮用。研究表明:葡萄酒的杀菌作用是因为它含有抑菌、杀菌物质。

二、葡萄酒对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1.葡萄酒与心血管病的防治

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能够稳定构成各种膜的胶原纤维,能抑制组氨酸脱羧,避免生过多的组氨,降低血管壁的透性,防止动脉硬化。另外,原花色素也能降低梗塞死亡的危险。据美国医学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喜欢饮用低度葡萄酒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心脏病死亡率最低,而喝烈性酒多,葡萄酒少的美国人和芬兰人心脏病死亡率很高。

2.葡萄酒对脑血栓的防治作用

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Resveratrol),它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葡萄酒中的藜芦存在于葡萄皮上,是一种葡萄糖体,在红葡萄酒中每升含1微克左右,而在白葡萄酒中只含0.2微克。实验表明:即使将红葡萄酒稀释1000倍,对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仍然有效,抑制率达42%,可减少脑血栓的发生。

3.葡萄酒可防治肾结石

德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防止肾结石。慕尼黑大学医学研究所的医学家们最近指出:多饮用饮料可以防止肾结石的传统说法并不科学,也不全面,最重要的是要看饮用何种饮料,通过对4.5万健康人和病人的临床观察,研究人员确认,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的人,不易得肾结石。研究人员发现,适量饮用不同饮品的人,得肾结石的风险也不一样,每天饮用四分之一公升咖啡的人,得肾结石的风险要比无此习惯的人低10%;常饮红茶则要低14%;而常饮葡萄酒的人得肾结石的机会最少,得病的风险要比无此习惯的人低36%。

4.葡萄酒可预防乳腺癌

最新试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用葡萄酒饮料,喂养已诱发得了癌症的老鼠,发现葡萄酒对癌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伊利诺斯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桑椹、花生、葡萄皮中抗癌活力最强。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葡萄酒里含有一种可预防乳腺癌的化学物质,位于旧金山葡萄酒研究所的罗伊威廉姆斯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们在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中发现一种有预防乳腺癌作用的物质。这一物质之所以有这种功效,是因为它能抗雌激素,而雌激素与乳腺癌有关。

5.葡萄酒能抑制脂肪吸收

日本科学家发现,红葡萄酒能抑制脂肪吸收,他们用老鼠做试验,让老鼠饮用葡萄酒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变缓;对人做临床试验,也获得同样的结论。

6.红葡萄酒防治视网膜变性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红葡萄酒有防止黄斑(视肉膜)变性的作用。黄斑变性是由于有害氧分子游离,使肌体内黄斑受损,而葡萄酒,特别是红葡萄酒中含有能消除氧游离基的物质白黎芦醇,能保护视觉免受其害。实验证实:经常饮用少量红葡萄酒的人,患黄斑变性的可能性比不饮用者低20%。

7.葡萄酒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科学家公布的试验结果表明:适量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提高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两位来自米兰大学的医生经大量实验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将促进大脑内产生一定量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促进一种与神经细胞记忆有关的生成。据测定:饮用葡萄酒后,这种化学物质的生成量比未饮者大,他们的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也较强。另一位医生发现,肥胖患者在减肥期间适当饮用葡萄酒,将保持旺盛的精力,不会因为节食而萎靡不振,导致记忆力减退。

8.葡萄酒能防治感冒

至今全世界对流行性感冒尚无良策,因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对大多数药物都有抗药性。但是,人们发现常饮葡萄酒的人群中,感冒率较低。这种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他们把红、白葡萄酒和葡萄原汁加在病毒培养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单纯疱疹病毒各柯萨奇病毒等常见感冒病毒,在葡萄酒和原汁中都会丧失活力,其中葡萄皮浸出的原汁效果最好。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葡萄含有苯酚类化合物,能在病毒表体生成一层薄膜,使其难以进入人体细胞,从而达到防治感冒的效果。由于苯酚主要存在葡萄皮上,所以感冒时,饮用热的红葡萄酒,可减轻感冒症状和预防感冒加重。

三、喝葡萄酒的温馨提示

虽然酒对血管扩张是有帮助的,但要适量。如果量大的话,这对心脏是非常不好的,会导致酒精性的心肌炎。而且实际上,酒对脑部、肝脏、胰脏是绝对不好的。所以用酒来保护心脏,是个不好的想法,但确实是可以降低心脏病罹患率。因为红酒内的抗氧化物可防止胆固醇氧化,可防止动脉硬化,体内的血小板一旦遇到这些硬块时,就会以为这是受伤的区域而引起凝血反应。这种过程会在血管中形成很大的阻塞,让人中风或心肌梗塞,所以想要身体好还是多运动,不暴饮暴食,蔬菜水果要均衡,才是对身体最有利的。

小贴士:

咖啡、海藻、茶、黑木耳与红酒一起食用会降低人体对铁的吸收;

猪肝搭配红酒,不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

中国酿酒技术发展史概览


酿酒最早始于谷物酿酒,谷物是酿酒的原料前提,但谷物的出现不等于酿酒出现,我国考古界发现的史前谷物遗存可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仅黄河流域出土炭化粟的新石器遗址就有十多处。这些史前谷物遗存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起步甚早,却不能反应酿酒条件的完备,因为酿酒不仅仅需要谷物,还需要设备和技术。

有关史前酿酒的技术能力,目前我们只能推测而无法判断,但酿酒设备则可以通过实物来考证。为此,判定中国酿酒起源年限,只能先从史前器具方面着手。

以前的研究者多从陶制饮用器上来臆测酿酒起源,考古及文物学界也常将出土的一些陶制器皿定名为酒器。然而陶制饮用器皿的出现也不能够证实酿酒已经产生。我国最早的陶器见诸于中原地区,距今已有970010500年。

自陶器发明之后,人们大多将其用作炊煮器具和饮食器具。陶制的盛器和饮器既能盛水和饮水,也能用于盛、饮酒或其它液体,比如谷浆、果浆、兽乳等。早期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尊、罍、盉、斝,很多学者认为是酒器,其实不然,这些酒器或许用于盛饮其它饮料,或许更有其它用途。

比如说,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晚期大墓出土的陶斝,其内盛有猪头,并与陶灶同列摆放,似为烹食用具,这足以使那些认为斝是酒器的人无法解释。再比如说陶尊,很多人认定是酒器,但有的学者已考定商代的陶制大口尊是一种量器,用以盛放并计算谷物,如果此说成立,那么更早时候的陶尊或许也有此类用途。据此可言,单凭一件器物,还不足以确证其属于酒器,更不足以说明酿酒出现。

要想准确判断中国酿酒起源年代,必须寻找到成套组合的酿酒器具。可喜的是,1979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墓17中出土了一组成套的酿酒器具,计有大口尊、沥酒漏缸、接酒盆、盛酒瓮等实物,这是我国史前考古中首次发现的成套酿酒用具。

古代酿酒一般在缸形器内发酵,这种缸形器或叫大口尊。墓17出土的大口尊系真砂粗质陶,通高50厘米,口径43厘米,胎壁厚重。该器腹下部与腹上部颜色明显不同,上腹部色深黑,下腹部灰中泛白,似乎与穴埋有关。

古人酿酒常将缸形器全埋或半埋于穴中,目的在于保持发酵期间的恒温状态。这件大口尊出土时内壁有水锈样沉淀物,还没有人拿去鉴定是否属于酒液残渣,但就直观效果来看,这件大口尊盛过液体,并有沉淀物。于此推测这件大口尊用于发酵酿酒,当可成立。

墓17发现的成套器具,其关键在于那件沥酒漏缸。漏缸系夹粗砂褐陶质,通高42厘米,口径57厘米,直壁,平底,底部径51厘米。让人兴奋的是,缸的底部中间有大圆形镂孔一个,孔径10厘米,因而命名此缸为漏缸。古人酿酒,采用过各种各样的滤酒方法,以便让酝酿后的酒液与糟体分离,其中渗漏法的使用年限最为久远。

墓17的这件沥酒漏缸就是一种滤酒器具。在使用时,滤酒者会在缸内放上一层过滤网(或用竹篾编成),然后把大口尊里的发酵液体倒入漏缸,让其渗漏,这样,酒液滤入接酒盆内,酒糟依然保留在漏缸内。

在墓17中,与大口尊、沥酒漏缸同时放置的还有盆和瓮,这自然就是接酒盆和盛酒瓮了。如此四组一套,正好反映了中国谷物酿酒的工艺流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口尊上刻有一副图案。图案刻画的是沥酒缸与接酒盆,两侧为禾叶摹画,这更加证实了莒县大陵河墓17中出土的成套器具为酿酒器具。这充分表明,4800年前的莒县先民已经学会了酿酒,并对酿酒有了艺术思维。

据上可说,中国酿酒有证据的起源年代应为大汶口文化时期。莒县大陵河墓址出土的实物证实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谷物酿酒已经十分成熟。可能在这之前,酿酒已经慢慢出现,但也不可能无限延伸。除非我们发现时代更早的成套酿酒器具,否则就不能人为地把中国酿酒起源年限再向史前推移。

玛丽皇后的叹息?香槟背后的法国文化


香槟开瓶时,一缕口哨轻柔嘶声,似有若无,犹如情人耳边细语,法国人称这是玛丽安东芮特的叹息。

朋友邀宴法国料理,点了一瓶香槟酒开场。餐厅侍酒师非常专业,以手掌按握瓶塞缓慢旋转上提却同时留力下压的复杂方式开瓶,软木塞离开瓶口的刹那,清脆?地发出啵的一声内敛轻响,侍酒师自己也非常满意这场表演似地笑开了,解释说:这是少女的轻吻。

少女轻吻?好鲜活的比喻。询问典出何处?他倒答不出来,只说圈内都这么形容。

餐桌上开香槟的礼仪其实颇有讲究,既要斯文流畅,又不能发出过大音响破坏气氛,但我却是第一次听到少女轻吻说法。在法国,香槟开瓶时,软木塞应以近四十五度角离开瓶口,微微发出一缕像是吹口哨的轻柔嘶声,似有若无,犹如情人耳边细语,因此有人说是爱情之叹,更多人喜欢称为玛丽安东芮特的叹息。

玛丽安东芮特即法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玛丽皇后,原名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vonHabsbourg-Lorraine,是出生在奥地利霍布斯堡皇宫中的公主,年仅十四岁就政治联姻嫁给十六岁的法国皇太子,1774年皇太子登基成为路易十六,玛丽安东芮特因此成为皇后,绝大部分人生都在深宫内院度过。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路易十六夫妇双双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路易王朝结束,共和开启。

相传玛丽皇后1793年十月十六日被送上断头台时,仍不失镇静优雅。画家大卫(Jacques-LouisDavid)曾画下一幅玛丽皇后死刑前在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著名素描,画中的她虽身穿囚衣,但腰杆挺直、双眸低垂、下巴微抬,在最糟糕的时刻,却仍保持高贵的模样。

抵达现今名为协和广场的革命刑场后,玛丽皇后无须搀扶自己走上断头台,一阵混乱中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皇后仍保有礼貌地转头致歉:请原谅我,先生,我不是故意这么做的。深爱香槟的玛丽安东芮特在断头刀铡落下那一刹那,是否曾发出叹息?没有人知道。

大革命之后,贵族在法国似乎式微了,但某些风范与影响却隐而不显地流传下来,例如玛丽皇后的淡出身影,就给我们一种有距离感的认同:即使无可奈何也要保持尊严与从容,即使所有的人都觉得没有必要了,还是坚持礼仪与教养的,凄美。

因为这个天地之间再无可追索的凄美,所以当我们轻巧地开启香槟,如果能仅仅发出如玛丽安东芮特叹息一般、恍惚而朦胧的低吟,庶几碰触到餐桌礼仪最高境界。

从少女轻吻到玛丽皇后的叹息,从法国香槟酒想像重温法国历史,未必是葡萄酒功力的提升,却是另一重尚未被开发见知的文化境界。

解读葡萄酒在中国的三大发展趋势


趋势1:葡萄酒成为快速消费的大众产品

未来,中国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频率越来越高,葡萄酒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换句话说,葡萄酒将和啤酒或白酒等其他饮品一样,成为普通的酒精类饮品。

分销商可出售许多获得头奖的葡萄酒。在这一趋势下,一些针对少数群体的高档葡萄酒仍会十分成功,不过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酒业公司想要获取成功,关键在于精心打造一个品牌组合,并且有能力进行工业化生产。

趋势2:葡萄酒成为小众产品

在这一趋势下,中国的许多中产阶级只会偶尔饮用葡萄酒,并且只在特殊场合享用。许多现场消费场所及非现场消费场所均可购买到葡萄酒。许多专业的零售商将会涌现出来,不会出现垄断。

同时,中国各大城市会出现大量的葡萄酒爱好者,对他们而言,葡萄酒的出产地仍是判断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法国葡萄酒将继续享有极高的声誉,但不再是占主导地位的葡萄酒。葡萄酒爱好者会学着了解其他国家的葡萄酒。此外,还会涌现出一批名酒收藏家,他们会将葡萄酒当作一项慎重的投资。

在这种趋势下,酒业公司想要获得成功,关键在打造一些列有吸引力的品牌(既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也能带来经济收益),慢慢地满足大众市场。

趋势3:葡萄酒成为中国的一种成功出口产品

第三种情况与前面两种情况完全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再仅仅关注国内市场,它还将在全球葡萄酒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法国和意大利等传统产酒区无法出产出足量的高品质葡萄酒,这促使中国等新兴产酒区去进行葡萄酒生产。

宣称每日饮酒可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及癌症的新科学报告,将推动人们对葡萄酒的需求。葡萄酒酒标的革新也将有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如年份和平均销售价格等。在透明的葡萄酒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中国葡萄酒将变得越来越受青睐。

在这种趋势下,酒业公司想要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打造一系列相关葡萄酒品牌,满足世界各地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并了解各市场分销体系的特征。

在不久的将来,这三种趋势可能会以相互补充的姿态同时出现。

远古时代到明清:中国酒业经营发展史


中国的商业历史悠久,可是由于历代重农抑商、资本不足、交通堵梗等原因,商品经济一直很不发达,不过,民以食为天,饮食行业,特别史饮酒行业却是独树一帜。

远古时代,人们饮食不能自给,更谈不上交换,进入农耕文明后,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加上人口增多,需求增大,交换才可能。

进入夏商时代,货币的发明与使用,使商品交换发展到货币交换阶段,但是饮酒行业的真正开始可以确立的不是夏朝,而是商朝。商代出现了专门生产酒器的部落氏族――长勺氏、尾勺氏,并出现了专业饮酒服务人员――酒保。

战国时代,我国第一面酒旗在宋国酒店挑出,宋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四个甚构成了我国酒家几千年来独有的经营模式,而富有文化品位的酒旗,特别醒目,这是我国酒家有旗的最早纪录,标志着我国饮酒行业走向成熟。

酒家一词出现在汉代,西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了一家夫妻酒店,相如涤器,文君当垆,打破了文不经商,士不理财的旧观念。垆,是古代酒家中用泥土堆积起来,用以安放酒瓮的土台子,犹如后世所用的柜台,当垆就是站柜台招呼客人。这种酒家建筑结构形式和这种女性当垆服务形式,同酒旗一样,成为中国特色的传统酒家经营模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两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因贪成鄙,蔚为风气,最突出的就是一些帝王,放下万岁之尊,乐意效仿贩卒事业,把宫廷变成酒市。北酤酒业也毫不示弱,如后魏时代的洛阳城西,有延酤、治觞二里,单是看这两个地名,就可以推知酒业繁荣之状;《洛阳伽蓝记》卷四载里成之人多酝酒为业,可见酒业之盛及酒消费量之大。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唐代酒业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全国酒业网点,这个布局,是以首都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人不闻乐。

宋代饮酒业,无论是数量、规模、种类,还是设施、经营、广告,都是相当突出的,是继唐之后有一个高潮。北宋京师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盛况不亚于唐代长安,据《东京梦华录序》这里太平日久,人特繁埠,新声巧笑柳陌花埠,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方争凑万国咸通。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显示天下太平,与民同乐,着手恢复、发展酒业。明清酒业的另一大进步,就是品牌意识的增强,比如南酒砥柱――绍兴酒,就非常注意包装,当时人们在消费酒的时候,不仅看重酒名,更看重生产酒家,田艺蘅《留青札记》卷26说:谚云:若要富,卖酒醋。盖二物甚有利也。反映了酒业利润非常之高,成为人们致富的一大捷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中的酒文化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理解和深刻解读,包含对中国历史文化代表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解读,其作品充斥着对中国白酒的描写,如作品《红高粱》、《酒神曲》等,更加直接的表现了莫言对酒的了解,也是一种酒文化的象征。

莫言小时候家贫,饥饿经常折磨得他夜不能寐,就偷偷跑出去偷豆饼吃。他不但想吃,还想喝,他爹有半瓶待客的高密老白干藏在后窗上,莫言搬来木凳子站上去,一次喝一小口,再弄点凉水兑进去。这酒越喝越像水,客人来了,莫言吓得像只老鼠,恨不得立马刨个洞进去。结果来的这个客人没酒量,闻着点辣味就认为是好酒,他爹可能尝出来也可能没尝出来,总之没有反应。莫言心中暗喜,心想爹咋这么好糊弄。晚上,母亲在炕上用指头点着他:你偷喝酒,你当你爹不知道?他是不想骂你。像火苗一样刚旺起来的贼胆,被母亲的一碗水给浇灭了。

也许缘自童年对酒的兴趣,酒成了莫言的亲密伙伴。他爱酒,也很能喝酒,半斤白酒难为不了他。有时豪饮之后,还爱诌上几句模仿古五言七言的诗。有时在挚友家中,几根黄瓜,几盘小菜就喝起来,喝完就默默坐着,一切尽在不言中。

莫言总是走在我们时代的最前面:今天,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20多年前,张艺谋因为拍摄了根据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一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些年,我们中的很多人的记忆都被一部叫做《红高粱》的小说和电影给笼罩了。虽然那时候正是年少不知滋味的年纪,印象中除了一片血腥的高粱地和在高粱地里乱搞的事儿,就是一群山东大汉酿酒喝酒的场面了。不过,对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知道红高粱这个词语对于当年的文学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意义。

因为莫言与酒有割舍不下的情缘,他的作品一直在写着和酒有关的事情

高密东北乡红高粱怎样变成了香气馥郁、饮后有蜂蜜一样的甘饴回味、醉后不损伤大脑细胞的高粱酒?母亲曾经告诉过我。母亲反复叮咛我:家传秘诀,决不能轻易泄露,传出去第一是有损我家的声誉,第二万一有朝一日后代子孙重开烧酒公司,失去独家经营的优势。我们那地方的手艺人家,但凡有点绝活,向来是宁传媳妇也不传闺女,这规矩严肃得像某些国家法律一样。

母亲说,我家的烧酒锅在单家父子经营时,就有了相当的规模,那时的高粱酒虽也味道不差,但绝对没有后来的芳醇,绝对没有后来的蜂蜜一样的甘饴的回味。真正使我们家的高粱酒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在高密县几十家酿酒作坊里独成翘楚的,还是爷爷杀掉了单家父子、我奶奶经过短暂的迷惘和恐惧、挺直腰杆、天才迸发、顶起了门面之后的事。正像许多重大发现是因了偶然性、是因了恶作剧一样,我家的高粱酒之所以独具特色,是因为我爷爷往酒篓里撒了一泡尿。为什么一泡尿竟能使一篓普通高粱酒变成一篓风格鲜明的高级高粱酒?这是科学,我不敢胡说,留待酿造科学家去研究吧。后来,我奶奶和罗汉大爷他们进一步试验,反复摸索,总结经验,创造了用老尿罐上附着的尿碱来代替尿液的更加简单、精密、准确的勾兑工艺。这是绝对机密,当时只有我奶奶、我爷爷和罗汉大爷知道。据说勾兑时都是半夜三更,人脚安静,奶奶在院子里点上香烛,烧三陌纸钱,然后抱着一个卡腰药葫芦,往酒缸里兑药。奶奶说勾兑时,故意张扬示从,做出无限神秘状,使偷窥者毛发森森,以为我家通神入魔,是天助的买卖。于是我们家的高粱酒压倒群芳,几乎垄断了市场。

电影《红高粱》不仅让张艺谋扬名,让巩俐走红,还横空出世了两首唱遍大家小巷的歌曲,除了那首《妹妹你大胆往前走》,《酒神曲》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现了莫言对酒、对生命力的膜拜: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这是张艺谋最成功的电影,因为他抓住了莫言原著小说中的魂,那种激情与豪迈,真实不矫饰,山东大汉骨子里面的直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景,里面的男人不管胖瘦高矮,气场都是十足十的豪迈。

除了《红高粱家族》,莫言还有一个直接描写酒的长篇小说写于1989年的《酒国》(后改名为《酩酊国》)。小说讲述了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但到酒国市的人没有能经得起诱惑的,丁钩儿虽不断提醒自己不喝酒,最后却醉酒淹死在茅厕里。小说借助酒这种饮料,描绘了官场的生态,抨击了官场的腐败。

在酒国,酒起着社会生活中决定性的作用。不过,这种社会功能是悖论式的,正如莫言在小说中所讲的:人类与酒的关系中,几乎包括了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及其矛盾方面。一方面,酒通过醉把人从现实的、正常的、理性的生活中拖曳出来带进幻觉的、反常的、非理性的世界。在《红高粱家族》里莫言便展示了酒的这种解放功能,酒成为打破社会枷锁或反抗侵略者的勇气的源泉。自我酣醉表明了驱除社会意识压抑的愿望,因为正如弗洛伊德所说,酒可被用作最有效和最有趣的的转换痛苦的方法作用于我们的机能上。而另一方面,通过醉而获得的暂时的疯狂也标志着自我意识的丧失,标明了外界力量(表面上是自然的但根本上是社会的力量)的彻底支配。在这里,醉就不能被看做是积极的、自律的,而必须看做消极的、他律的行为,是对自我意识的被迫放弃。于是,同《红高粱家族》里余占鳌(我爷爷)相反,丁钩儿和莫言的醉决然不是自愿和预料的结果。他们在宴席上被迫饮酒而醉,成为酒的受害者,更准确地说,成为供酒者的受害者。尽管不是出于自愿,他们不得不加入到这个酗酒的社团中去,抛弃了社会的秩序和心理的完整。丁钩儿酒醉后甚至分裂了灵魂和肉体,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摇摆不定,丧失了自我的同一性。酒于是由享乐的源泉转化成道德沦丧和历史衰微的源泉。

酒国的哲学文化基础是中国版本的享乐主义──美食,其中饮酒也是极重要的部分。学者们早已指出,很少有其他文化象中国文化那样以饮食为主导。于是饮食便在《酒国》中成为文化颓废的缩影。而酒作为精神颓废的标志既是对现状的拒绝又是对自我意识的逃离,显示了颓废美学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过度,因为它既不解渴也不充饥,而是满足适量之外的口腹之乐。《酒国》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描绘了欲望的过度。

曾经有人问莫言先生:酒对于中国具有什么意义呢?莫言回答:酒在中国人心中带有某种非常传奇的色彩,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很多事情的成功在于酒,失败也在于酒。......好人喝酒,坏人也喝酒。我们通过酒办成了许多好事,但同时也办成了很多坏事。简短的几句话,同时也是对酒文化最好的诠释。

中国酒的分类介绍


中国酒品舆情管理种繁多,分类的标准和营销系统方法不尽相同。有以原料进行分类的智能聊天类的,也有以酒的特性智能聊天的,也有以酒的特性分类的。

最为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是生产厂家根据酿制工艺来分类。(较专业。)

二、是经营部门根据经营习惯来分类。(习惯上大都采用此种分类法。)

中国酒按此法分类如下:白酒、黄酒、果酒、药酒和啤酒等五类。

一、白酒

白酒是用粮食或其他含有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经发酵蒸馏而成。

白酒的特点是无色透明,质地纯净,醇香浓郁,味感丰富,酒度在30度以上,刺激性较强。

白酒根据其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与风格,白酒的香型有以下五种:

(1)清香型

清香型的特点是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爽口,酒味纯净。

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故又有汾香型之称。

(2)浓香型

浓香型的特点是饮时芳香浓郁,甘绵适口,饮后尤香,回味悠长,可概括为香、甜、浓、净四个字。

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故又有泸香型之称。

(3)酱香型

酱香型的特点是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香气幽雅,回味绵长,杯空香气犹存。

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故又有茅台香型之称。

(4)米香型

米香型的特点是蜜香清柔,幽雅纯净,入口绵甜,回味怡畅。

以桂林的三花酒和全州的湘山酒为代表。

(5)复香型

兼有两种以上主体香型的白酒为复香型,也称兼香型或混香型。

这种洒的闻香、回香和回味香各有不同,具有一酒多香的特点。

贵州董酒是复香型的代表,还有湖南的白沙液,辽宁的凌川白酒等。

白酒中生产得最多的是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次之,酱香型、米香型、复香型等较少。

白酒质量的高低是以其色泽、香气和滋味等3个方面,通过专家的感官鉴定和理化鉴定得出的。

一种质量优良的白酒,在色泽上应是无色透明,瓶内无悬浮物,无沉淀现象。

在香气上应有其本身特有的酒味和醇香,其香气又可分为溢香、喷香和留香等。

在滋味上应是酒味纯正,各味协调,无强烈的刺激性。

白洒是我国酒品生产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饮酒习惯的逐步改变,白洒的酒精含量在逐步降低。

许多名酒的生产厂家都相继研制出中度白酒,以适合出口和国内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中国葡萄酒发展史:两千载几经起伏 新时期向阳而生


在中国,葡萄酒并未像白酒、啤酒那样为大众所熟识,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葡萄酒是舶来品。事实上,葡萄酒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脍炙人口的唐诗就足以说明葡萄酒当时已经十分盛行。

葡萄酒行业在中国发展两年余年,有繁荣也有低谷。葡萄酒,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味觉的享受,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汉朝:受汉武帝青睐,葡萄酒发展初见端倪

汉武帝建元年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另外一项重要的贡献就是将西域大宛的葡萄种及葡萄酒酿制技艺传入了中原。

汉武帝对葡萄酒更是情有独钟,甚至亲自在宫中种植并进行酿制。据《太平御览》,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傍尽种蒲萄。

统治者的重视加上葡萄酒的独特味道被人们乐于接受,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到东汉末年,由于常年战乱,葡萄种植业和酿制业一度极为困难,葡萄酒就成为稀有珍品。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葡萄酒都是极为珍贵的饮品,甚至连葡萄都成为极难得的珍品佳肴。有人曾献给北齐皇帝一盘葡萄,居然得到了一百匹绢的赏赐,由此可见葡萄酒的珍贵程度。

魏晋南北朝:葡萄酒业开始发展,葡萄酒文化逐渐兴起

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也爱葡萄酒,赞其且说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辞,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魏文帝的喜爱和大力提倡,使得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葡萄酒文化也日渐兴起。

陆机所作的《饮酒乐》: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恒好,欢醉日月言新。生动描绘了在当时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中,葡萄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王公贵族们享用的美酒,在一百多年的南北朝时期,常有文人墨客歌咏葡萄酒的诗文。庾信的《燕歌行》中将葡萄酒与稀有的金丹相提并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葡萄酒的受欢迎程度及人们对葡萄酒的追求。

唐朝:获统治者大力支持,葡萄酒酿制业进步巨大

唐朝时期,疆土扩张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饮用葡萄酒从王公贵族、文人名士普及到普通百姓,这为中原地区葡萄酿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葡萄酒的忠实粉丝。那时,高昌的马乳葡萄粒大饱满,鲜食味美,酿酒亦别有风味。据《太平御览》记载,当侯君集把马乳葡萄带回长安,唐太宗不但把它种植在御苑里,还亲自参与酿酒,并赐给群臣。

在唐太宗的大力提倡下,引进并不断改进西域地区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工艺,使得这一时期的葡萄酒酿制业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葡萄种植的大力推广及葡萄酒酿制工艺的普及,使得葡萄酒饮用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元朝: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鼎盛时期

元朝立国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十余年,却是我国古代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

元朝的统治者喜爱葡萄酒,据《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祭宗庙时采用潼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葡萄酒用作祭祀宗庙,这无疑提高了葡萄酒的地位。同时,元朝的《农桑辑要》中,有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葡萄生产的记载。加上政府对葡萄酒税收扶持政策以及葡萄酒不在酒禁之列的一系列规定使得这一时期的葡萄酒获得机会迅速普及。

此外,葡萄酒的普及也使得葡萄酒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元代涌现出大量的与葡萄酒有关的诗词、绘画及散曲。丁鹤年的《题画葡萄》;温日观的葡萄画,世称温葡萄;关汉卿在《朝天子从嫁媵婢》中以葡萄架作比喻;元散曲家张可久在《山坡羊春日》中以葡萄酒为诗作开篇通过元代这些生动的文学作品,不难看出当代人们饮用葡萄酒的普遍性及人们对于葡萄酒的浓郁的情结。

明朝:失去政策扶持,葡萄酒行业发展遇挫

进入明朝,中国酿酒业虽然获得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和数量都大大超越历史的发展,但是葡萄酒则在失去了明朝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后,也丧失了往日的风光。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北方有葡萄酒、梨酒、枣酒、马奶酒。南方有密酒、树汁酒、椰浆酒。而明朝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大多是关于明朝故都南京的纪实,对明代的数种名酒进行了品评,其中所评价的数十种名酒都亲自品尝过,包括皇宫大内的酒,然而却没有尝过葡萄酒。

虽然葡萄酒发展遇挫,但是葡萄酒酿制方法被记载流传。明朝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中,有研究葡萄酒的酿制及功效的内容。

清末民国初期:局势动荡,葡萄酒工业化序幕拉开

清末民国初年,是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转折点。清朝,葡萄种植的品种增加,尤其是清朝康熙年间引入了多种葡萄品种。葡萄酒不仅是上层社会的珍贵饮品,也频繁出现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及酒馆中。

随着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酒公司,中国葡萄酒业在历经二千多年后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此后,太原、青岛、北京、通化相继建成葡萄酒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标志着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已初具规模。

但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外来势力的入侵及军阀连年混战,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摧残,葡萄酒业的发展也遭到了致命性的打击。

新中国时期:市场与日俱增,国产葡萄酒获突破性进步

纵观古时,中国葡萄酒发展虽然有着两千多年的积淀,但是由于发展的过程中时而获得政策支持,时而被遗忘,一直未形成大规模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白酒由于政策的扶持获得空前发展,而葡萄酒也因国人生活习惯及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群体仍然较小,大部分人对葡萄酒的知识和文化知之甚少。

到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葡萄酒业开始得到重视,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自产的葡萄酒也开始有了发展。时至今日,中国的葡萄酒的市场越来越大,中国自制的葡萄酒也有了突破性进步,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日后葡萄酒的历史上,中国力量定能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浅谈历史-中国“酒”的成就


中国酒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酒相关的人物真实数不胜数,而酒也成为中国的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典故都成为佳话。

酒可亡国。相传,仪狄发明酒后,大禹喝了感叹:如此之美物,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话未冷,其后世子孙夏桀就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于是,夏亡,桀为商汤所放逐,商朝建立。可商朝仍未吸取教训,到了殷纣王,更是变本加厉,以酒为池,划船而豪饮,烂醉时,集三千男女而裸舞,最终,国也为之而亡。

酒可误事。如齐桓公醉酒,丢了帽子,甚感羞耻,三天不上朝,恰逢粮荒,无人救济灾民,国将乱。庆幸的是,管仲自作主张,开粮仓,赈灾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救国于将乱之时。楚国与晋国战于鄢陵,楚国败。楚恭王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议,准备再战雪耻,然子反醉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天败我也,遂杀子反,班师回朝。大诗人贺知章,外出办事,因醉酒观花,以致眼花落井,醉眠井底。

酒可使人愁。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酒后对人生的感叹;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酒后产生的消极心态;如柳永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酒后对自己的放纵;如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是酒后的冷清苦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这就是酒。

酒可劳师。春秋时期,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越王伐吴前,越中父老献美酒于勾践,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气大振,战为之胜。战国时,秦伐晋,秦穆公欲犒劳将士,以鼓舞士气,然酒醪却仅有一钟,秦穆公就将这一钟酒倒入河中,与三军共饮,将士甚感动,作战异常勇猛。

酒可壮胆。史记,秦兵长途征战,口干舌燥,在陈仓凤翔柳林遇一种浸泡了谷物、果子的西凤酒。狂饮之,止渴生津,热血沸腾,一鼓作气,大胜而归。汉高祖刘邦,酒醉而斩白蛇,举义旗,登高而号众,灭秦而汉建。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视君王如无物;嵇康于洛阳东市刑场,饮酒奏琴,更是视死如归。

酒可化才气。书圣王羲之酒醉后,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僧人怀素,酒醉泼墨,留给后世的是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苏轼得酒诗自成,杜甫醉里诗成觉有神,杨万里一杯未尽诗已成,酒量化成了他们的诗情。

酒可助侠情。如荆轲饮于燕市,酒酣而气益震,而后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如朱亥,酒后高歌赴战场,借酒兴逞豪侠气,而后有为救赵而挥金锤的侠义;如樊哙立饮斗酒,生啖豚肩,而后有厉声喝楚王,尽英雄气的胆量;如梁山好汉,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而后有替天行道的豪迈;如武松大饮三碗不过岗,而后有景阳岗上打大虫的勇猛。慷慨然诺杯酒中,义重生轻死知己,这就是酒。

这就是酒,中国的酒,见证者中国历史,流传这中国的文化,在流淌的大河小溪中,与粮食造成的佳酿,成就这样的人情世故,从古至今,酒还是酒,不过是人事变了而已。

爱上中国制造不能没有中国酒


这个暑期最燃的电影,非《战狼2》莫属。从口碑到不断创纪录的票房(到8月15日,已经破47亿),这部让国人看得热血的电影,除了家国情怀、精彩的打斗戏外,中国制造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影片开始,茅台的特写镜头不是闪过,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植入广告时,影片方却说使用茅台只是为了弘扬中国品牌,并无他意。而茅台也很给力,不仅向《战狼2》剧组写了感谢信,还组织全厂员工一起观看电影,真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要说到中国的酒文化,值得说的可不仅仅只是茅台。下面这些酒,都值得我们的关注!

白酒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也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白酒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在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四川、贵州、江苏、陕西、安徽、山西等地产品最为出名。

黄酒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酿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因其酒液呈淡黄色而取名为黄酒。黄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成,酒精度约为15%-18%,香气芬芳馥郁,滋味鲜甜醇厚,越陈越香,也被称为老酒。

黄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以浙江绍兴黄酒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代表性。此外,山东即墨老酒、福建沉缸酒也是黄酒的典型代表。

青稞酒

青稞酒在藏语中叫作羌,是用青藏高原特产的粮食青稞酿造而成的,主要生产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是藏族人民最爱喝的酒。

青稞酒有两种,一种为发酵青稞酒,类似于啤酒,色泽橙黄,味微酸,酒精度在5至20度不等。另一种是青稞白酒,经蒸馏而成,酒精度可达60度以上。

奶酒

马奶酒是由鲜马奶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酒精饮品,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马奶酒酒精度在3度左右,清凉适口,沁人心脾,也可经蒸馏变成高度白酒,蒸馏的次数越多,酒精度越高,酒品质也越高。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奶酒大多是牛奶制成。和青稞酒一样,奶酒也可分为发酵型和蒸馏型两种。发酵型奶酒酒精度在18度以下,色泽金黄,奶香纯正、酸甜适口、醇和爽净。蒸馏型奶酒是在发酵奶酒的基础上,通过加热提纯酒度,酒精度在19至48度之间,相比于粮食白酒,蒸馏奶酒更加纯净。

葡萄酒

虽然不比其他拥有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葡萄酒生产国,但是仅有几十年葡萄酒发展史的中国葡萄酒却崛起神速。产地覆盖了宁夏、新疆、河北、山东、云南、山西、北京、东北、陕西、内蒙古多地。

葡萄品种方面,除了赤霞珠和霞多丽,马瑟兰、黑皮诺、贵人香、西拉、丹魄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酿造使用。

民国时期的中国酒


迄今为止,很少有资料尝试论述清代后的中国传统白酒文化。学术界主流倾向于通过历史文献及文物记录寻找酒文化依据,论述大都停留在酒礼、酒俗、酒令酒传说等方面。由于中国的酒礼酒俗经过数千年传承,到了清代已经趋于成熟。因此,许多酒文化研究成果大都到了明清时期便戛然而止。在本系列文章中,您将遵循史料与实物,领略到中国近现代酒文化的历史与魅力。

在中国酒文化史中,近现代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酒史充满求索、苦难、奋斗与革新,对每位国人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与古代酒文化相比,不仅与我们更加息息相关,更加是我们文化记忆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从本期开始,我将在一些史料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多年收藏的陈年白酒、酒标、酒文书等器物来呈现民国、新中国成立前后、文革时期、直至八九十年代的酒文化。

民国时期的酒产区

民国时期中国的主要酒种以黄酒、白酒、露酒、药酒等酒种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位列奖牌总数第一位,其次是浙江、广东。这种名酒分布格局还基本延续了清代名酒中心的地位,可以说民国时候的江浙地区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川贵地区,是中国酒业的核心区域。民国时期,我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而不少仿名酒口感的工艺也随之传播汾酒此时在全国多处均有酿制,便是最好例证。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此外,还有牛庄地区、天津地区以及山东地区。

南北差异里的酒种差别

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

前店后坊的特色作坊

该时期的酒坊都是私人作坊,俗称烧锅、烧房、糟户;这些作坊生产规模小、自产自销、通常是前店后坊;为方便交通,它们往往位于交通要道和商业繁荣的地方。许多名酒的老窖池如今都还保留了这种坐落格局和特色。如泸州老窖的清代作坊大多位于泸州城临长沱两江的岸道、五粮液的多个老糟坊也均位于水陆交通辐辏之地。

争奇斗艳的特色美酒

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各烧坊都争取酿出各具特色的美酒,因此酒种较多。白酒在当时与露酒、药酒、黄酒几乎是并驾齐驱、不分伯仲的。从民国时期国内酒坊参加的各种博览会上获奖的名单来看,白酒的获奖数量仅占所有获奖酒的总数20%不到。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白酒的品名除汾酒、回沙茅酒、白燃酒还具有一定的识别性以外,其他的统一以烧酒、高粱烧、白酒、糟烧等冠名。

相比白酒名称的单一,非白酒酒种的种类和名称则是异彩纷呈:白玫瑰酒、甘露酒、紫美露酒、济美露酒、竹丝汁酒、金波酒、卫生蜜酒、豆蔻露酒、荔枝酒、葵花酒、首乌元参半夏野白术天门冬五加皮酒、舒气佛手酒、虎骨木瓜酒、铁精牛肉酒、百岁酒、碧绿酒。在获奖的一百余种酒中,这些黄酒、露酒和药酒品类,名称各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国之前,许多烧酒坊不太重视瓶器瓶型。如茅台酒,在清代使用的酒瓶体积大、质量差且携带极不方便。到了民国时期,为了适应外运需要,才试制了一种圆柱形小口短颈的黄色陶制酒瓶,而这种酒瓶则一直沿用到建国后茅台酒厂成立。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