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专题。这篇关于《历史上的中国女性与酒》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葡萄酒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饮料,中国在长期的文化发展和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独特的酒文化。酒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杯酒中折射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葡萄酒不仅是男性朋友喜爱的饮品,更是中国女性的重要酒精饮料。

研究女性与酒及葡萄酒的关系,对于了解中国女性走向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独立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了解中国的酒和葡萄酒文化,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向也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女性与酒

1.史诗时代

甲骨文中没有酒字,酒的表述为酉,不从水。因出土地点的不同,酉字象形也稍有不同,时代大约都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末。对于酒的发明,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战国策魏二》的记载是: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从这个记载上看,酒是帝女令仪狄制作的,时间是夏初。关于仪狄,有人认定是男性,也有人说是女性,著名历史学家端木蕻良先生认为仪狄为女性,并说像仪狄这样的女人在那个时代丈夫应是多数的。

命仪狄作酒的帝女一般被认为是天帝之女,或舜帝之女,《山海经图赞》中说她是天帝之女,蓬发虎颜。古代酿酒的人,最初可能也大都是女性,这可能与当时男女社会分工有关,所以古代将最高的祭祀用酒称作女酒。《周礼天官》记载有: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这里女酒是掌管造酒业的女人,奚是奴隶。

在中国女性从有酒开始可能就是酒的消费者,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头条消息是在辽西发现了五千年前受祭的神灵,那是一座女神庙,当时的祭坛是献给她的。从传说看在古代中国酒与女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所周知,古希腊神话里的酒神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罗马帝国时期的酒神是巴库斯(Bacchus)。在中国的文化里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并被广泛提及的是酒仙而不是酒神,如果要考证中国的酒神合适的候选者是屈原《楚辞》中的山鬼,尽管对山鬼的性别有所争论,但有相当的学者都认为是女性,被薜荔兮带女萝,其形象和巴库斯还有几分相像之处。JiUkU365.coM

2.汉代

汉代是中国酒和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并带回了葡萄和葡萄酒。汉代对酒实行专卖,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御史大夫桑弘羊建议榷酒酤,但只实行了十七年,后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东汉时,因所属统治区缩小,又常遭水旱之灾,所以一再禁止私人卖酒,造成价格太高,民多不便。

对汉代女性饮酒的记载主要还是上层的贵族女性,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皇帝移情赵飞燕和赵合德,她自做赋曰: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看看左右两边一张张和悦面孔,只好举起精美的酒杯借酒消愁。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中国历史上十大酒鬼皇帝


他们贵为天子,却偏爱市井之乐;他们常面内忧外患,却仍然纵情酒池肉林;他们需时刻清醒,却经常搞得酩酊大醉。翻看历史,饮者留名者,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帝王,一些帝王,嗜酒如命,饮酒无度,甚至嗜酒成癖,误国殃民。今天小编与你一起细数历史上的那些酒鬼皇帝。

【汉朝】(按照朝代顺序排列)

【第一位:汉高祖刘邦】

入选理由:大殿开酒水狂欢会

刘邦刚做皇帝时,常与自己那帮好哥们儿在大殿上喝酒吆喝,有时还醉酒后舞剑,拔出宝剑砍柱子玩。等到叔孙通制定并实施相关礼仪条例后,才有所改善。

【三国】

【第二位:吴大帝孙权】

入选理由:喝酒要喝倒

孙权在武昌临钓台请群臣喝酒,在大伙喝得快趴下时,让人用水把群臣弄醒,并说:今天,我们要一醉方休才可,只要有人喝得从这里掉下去,我们的酒会便结束了。

【第三位:吴末帝孙皓】

入选理由:一次喝7斤白酒

孙皓每次设宴,皆规定与会者要饮酒七升(7斤白酒)。韦曜酒量不佳,超不过二升。孙皓很尊重他,便给予他一个特权,暗地里用茶代酒

【南北朝】

【第四位:魏太武帝拓跋焘】

入选理由:向敌军要酒喝

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路过盱眙时,曾向守城敌军索要酒喝。守军却给他送来一坛尿。拓跋焘一闻,才知道被骗了,便大骂道:竟敢耍老子。弟兄们,给我上,把盱眙这坛酒给我端了。士兵们接到命令,无不如敢死队员一般,疯狂进攻。

【第五位:周宣帝宇文赟】

入选理由:要酒不要老子

周宣帝宇文赟做太子时,以酒色为乐,为此屡次挨周武帝的杖责。武帝驾崩当日,宇文赟未有一丁点悲伤之意,痛哭流涕更是无从谈起,反而是双手轻轻抚摸被父亲用棍棒杖责自己时留下的伤疤,大骂道:这老东西,早该死了。

【五代】

【第六位:后周太祖郭威】

入选理由:醉酒宰屠户

后周太祖郭威醉酒后,曾去闹市闲逛。闹市中有一屠户,以蛮力著称,一般人不敢招惹他。那日郭威带着几分醉意,便去找那屠户的茬儿,先说要买肉,后又对屠户割的肉不满意,在那里挑三拣四。郭威是个五大山粗,屠户也知道自己这次遇到劲敌了,起初打算忍一忍,可郭威欺人太甚,他便坐不住了,掀起自己的衣服,指着自己的肚脐部位说:你小子不是牛吗?你小子要是有种,就冲这捅一刀。郭威二话没说,便拿起剔骨尖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因为这事,郭威被抓进了监狱。后李继韬钦佩郭威的魄力,便把郭威给放了。

【宋朝】

【第七位:宋太祖赵匡胤】

入选理由:频繁跟酒打交道

宋太祖赵匡胤平日很爱喝酒,并时常搞一些酒场政治,诸如杯酒释兵权、雪夜定策等;和大臣们喝酒聊天,诸如赵普、王彦等,动辄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时因参加宴会,昼夜喝酒,直至喝醉才罢。

【第八位:宋太宗赵光义】

入选理由:把臣子喝倒

宋太宗赵光义曾与两位爱卿喝酒。可喝着喝着,那两个爱卿便醉了,忘记了圣上还在旁边,便讨论谁的功劳更大。两人越比越来劲,最后竟斗起嘴来。在场的侍卫要求将其下狱。宋太宗没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并派人送两位爱卿回家去。等次日酒醒后,那两位爱卿悔不当初,便主动进宫面圣请罪。宋太宗随口说道:两位爱卿,不必紧张。昨晚朕也喝醉了。所以,你们说的这件事真的有吗?反正,朕已经不记得了。

【辽朝】
【第九位:辽兴宗耶律宗真】

入选理由:喝醉就骂人

辽兴宗耶律宗真是个酒鬼,时常溜出皇宫,跑到大街上的酒馆里喝酒,喝着喝着,便开始污言秽语,俨然一副市井混混儿的嘴脸。到后来,再说起此事时,他还引以为豪,说这样可以彰显自己草原大可汗的风范。

【元朝】
【第十位:元武宗海山】

入选理由:想酒就流哈喇子

元武宗嗜酒。劝谏武宗不要酗酒的臣子刚走,身边的佞臣便又拿出一坛酒。元武宗挥了挥手说:拿走,拿走,别让朕看见这东西。你们自己找个旮旯喝去,别来馋我。再馋我,我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盘点历史上的山东名酒


山东古号齐鲁,是中国酒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定居山东半岛的东夷部落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据目前所能发现的考古材料来证明,我国最早的酿酒遗迹之一就出现在莒县境内。

1979年,在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的发掘中,出土了一组成套的酿酒用具,有沥酒漏缸、接酒盆、盛酒瓮、盛贮发酵物品的大口尊等等。大口尊是用以盛贮谷物发酵的酿酒容器。

沥酒漏缸的底部中间有大圆形镂孔一个,属于酿酒过滤器。酿酒时,先将谷物在大口尊内发酵成熟,再用沥酒漏缸进行过滤,去滓取清。这是我国古代米酒最传统的酿造工序。由此可见,远在五千年以前,山东半岛的居民就已经学会了谷物酿酒。

到春秋时期,鲁国立足于曲阜一带,其酿酒业也已颇具规模。孔子居住曲阜,就对当地所产的酒品甚加挑别。《论语乡党篇》载其言曰:沽酒市脯不食,也就是说,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当时市肆所沽,还不符合孔子的口味。

鲁国出产的酒称之为鲁酒,虽然鲁酒已经被当作盟会献品,但还是稍显淡薄,以至出现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典传。但无论如何,鲁酒终有一定的名气,后世各朝称鲁中地区的美酒,仍常冠以鲁酒之号。

西汉时期,山东的酿酒业继续发展。从考古内容发现,山东的酿酒遗迹的覆盖面越来越广。1967年,在诸城前凉台西村发现一座大型东汉基葬,其中出土一块《庖厨图》画像石,上面绘有酿酒场面,其酿造工序历历可见,有主灶者,有甑饭者,有搅拌者,有摻料者,有滤滓者,有压榨取酒者,工艺配合相当完美。

在文献记载中,当时的山东酒业也声名远播。新莽之际,琅玡海曲(今日照)的吕母酒就名垂史册。吕母是名海曲妇女,为起兵举义,曾聚资酿造好酒,以此招揽勇士。《后汉书刘盆子列传》记载: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者皆赊之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吕母此举,实发琅玡赤眉起义之嚆矢。这也说明,吕母所酿造的酒定有相当强烈的吸引力。

到了唐朝,山东酒有了更高规格的知名度。号称酒中仙的大诗人李白,周游山东,逗留鲁中,经常品饮当地佳酝,写下了许多歌咏鲁酒的名诗,至使鲁酒名扬天下。《李太白全集》卷一九《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诗云: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同书卷一五《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诗云:鲁酒白玉壶,临行驻金羁。同书卷二二《客中作》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除李白之外,许多唐朝诗人也对鲁酒深眄垂顾,为之吟咏,如《全唐诗》卷二四四韩羽《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亦云: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有唐一代,山东美酒传觞海内,增势日旺。

宋朝是山东酿酒业的高涨时期,酒的品种与产量都达到当时的一流水准,而且名酒辈出,比州皆是。张能臣《酒名记》列举北宋名酒二百二十三种,其中山东酒就占二十七品,这些名酒是:青州拣米酒,齐州舜泉酒、近泉酒、清燕堂酒、真珠泉酒,兖州莲花清酒,曹州银光酒、三酘酒、白羊酒、荷花酒,郓州风曲酒、白佛泉酒、桂香酒,濮州(治今鄄城)宜城酒、细波酒,潍州重酝酒,登州朝霞酒,莱州玉液酒,济州(治今巨野)宜城酒,单州杏仁酒、宜城酒,德州碧琳酒,棣州(今惠民)延相堂酒,博州(今聊城)宜城酒、莲花酒。这些山东名酒争相辉映,大放光泽,把山东酒业推向繁荣。

元明时期,山东地区崛起了著名的秋露白酒,成为齐鲁名酝中佼佼者。田锡《曲本草》记载:山东秋露白,色纯味冽。记述符合历史实事。但值得注意的是,《曲本草》成书于明朝,《说郛》整理者在引用时署其名为田锡,但这部著作的作者并不是北宋名人田锡,因为《曲本草》中所列的名酒,很多都是元朝名酒或明朝名酒。

山东的秋露白酒是采用复式发酵法酿制的一种米酒,酒质纯正而气味芬香,元明两代,在文人阶层格外受宠。元人许有壬《秋露白酒熟卧闻糟声喜而得句》诗云:治曲辛勤夏竟秋,奇功今日遂全收。日华煎露成真液,泉脉穿岩咽细流。

不忍拨醅斟瓮面,且教留响在床头。老怀块磊行浇尽,三径黄花两玉舟。诗中的赞美之意流于言表。秋露白酒从夏季开始酿制,秋高气爽之时酿熟,在酿制过程中加入花露一类的串香材料,因而独具特色。

秋露白酒以济南为主导产地,自元始酿,沿及明清,在长达六、七百年的历史时期内久领风骚,长葆盛名,成为齐鲁名酝中维持时间最长的一种品牌。顾起元《客座赞语》卷九排列明代名酒,其中就有济南之秋露白酒;顾清《傍秋亭杂记》卷下曾将山东之秋露白与淮安绿豆酒等七种品牌相提并论,评定为一代华夏名酝。

据明人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四九记载:秋露白,出山东藩司,甘而颜色白,性热,流传时间已久,后来有薛生者,又把秋露白酒加以改进,收莲花露酿之,清芬特甚,一时称为稀世之酒。王世贞还写有《酒品前后绝句》组诗,其中咏秋露白之诗云:玉露凝云在半空,银槽虚自泣秋红。薛家新样莲花色,好把清樽傍碧简。秋露白酒经过几代人的改酿与提高,在酒界中始持着顽强的竞争力,直到清朝,依然挤身于同行业之间,与南方同名品牌鼎立。

曹雪芹之父曹寅路过山东,就挥笔写下了《南辕杂诗》有云:娄江酒董别酸甜,上第青齐落二三。自注云:慕庐宗伯与余评酒,领瓶第列,以露白为最。事见《棟亭诗钞》卷二。总之,秋露白酒为古代山东酒业争得了较多荣誉。

明清时期,山东酿酒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酿酒技术全面提高,酒的品种不断增多,各地均涌现出一批划时代的酒类名牌,一时群葩簇艳,争相斗奇,把齐鲁酒界推到更高的层次。在此期间,青州、章丘、茌平和德州都成为举邦瞩目的名酒基地。

明末时,青州出产的露酒名传遐迩。周亮工知潍县,就对青州露酒赞不绝口,他在《赖古堂集)卷二中说:青州有金玉露、玉胜金;又云:青酒皆以露名,刘家露尤青冽,在玉露上。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也说:青州实有美酒,曰紫露,国初与德州墨露共传。看来,青州露酒出现过若多品种。

为此,周亮工数番吟咏,《赖古堂集》卷一○《将发青齐》诗云:满酝青州红露酒,期君早看上林枝。《过东莞武刘二孝廉载酒》诗云:且喜酒成真是露,莫言松花便为樗。《送陆违之还三山》诗云:秣陵穆陵常独去,清露浊露时共斟。同书卷一二《喜蒋用弢至自闽南》诗云:青州从事未全贫,金露虽浓可荐唇。《青酒苦涩,求之士大夫家,威云干榨嘉然》诗云:廿年常共酒人游,玉碗光承玉露柔,青州酒的特点是苦味重,尽管如此,爱喝苦味酒的人还是趋之若鹜。明人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二《清江引》词有云:沽来青州酒一壶,浸入泉深处。胜似蜜林檎,赛过金盘露,不爱凉甜只爱苦。

受青州酒业的影响,与青州毗邻的潍县也酿制同类露酒。《书影》卷四记载:潍县酒与青州同,以金露、玉露名,然皆市中所有。土绅家自作粗曲酒,色殷红,味微苦,然可多饮。金露太苦,玉露太甘,艳其名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州酒业一直感染着周围地区。

章丘一带出产好酒,至晚明代已出名。宋伯仁《酒小史》列举谢侍郎章丘酒为历代名酝,实际上说的是明代中期的事情。《说郛》整理者在引用《酒小史》时署其名为宋伯仁,但这部著作的作者并不是宋朝的名人宋伯仁。

因为书中所列的谢少溪为明朝中期的章丘人,官至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故而人称谢侍郎。与谢少溪同时期的临朐人冯惟敏曾填《南吕一枝花》一阕,赠与这位章丘人好友,其序文说:今之词手,章丘人擅场矣!余于此盖难绪综乎为词哉。见《海浮山堂词稿》。

明人王世贞对谢少溪酿制的章丘酒也格外赞赏,《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四九记述说:章丘酒,去济南不百里,清味隽水,自是名胜,而人乃传秋露,何也?谢少溪侍郎者佳。王世贞同时为之赋诗云:玉缸春色暖融融,一点清泠便不同。肯向邯郸斗浓艳,自夸林下谢家风。冯惟敏(公元1511-1578在世)、王世贞(公元1526-1590年在世)都见证过谢少溪的酿酒成就。

徐榜《济南纪政》记载:章丘有能酿羊膏酒者,饮者评之,居露酒之上,称佳酿也。羊膏酒亦名羊羔酒,在酿制过程中,要在酒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羊肉羊脂,把肉香透渗于酒体之中,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酒种。

当时,山东地区视此酒为馈礼佳品,格外器重。《书影》卷四记载说:章丘羊膏酒,东省重之,闱中多取以供主试者。味甘无少膻气,偶一饮之,亦尚宜人。明朝时,章丘羊膏酒与山西羊羔酒同名显,成为此类酒种的上佳饮品。

茌平的佳酿主要集中在丁家岗一带,由明人程肖莪(程绍)首创,而后沿茌山前后,茌平人采汲清泉,精心酵酿,以至于好酒辈出。朱国祯《涌撞小品》卷一五记载:东昌府茌平县西北有丁家岗,出泉甘测,酿酒甚美。谚云:茌平丁块酒。又称曰酒泉。余同年程肖莪尝就岗下造酒以归,号为天下第一。

历史上著名的“饮酒帮”


其实在古代漫长的酒文化长河中,有很多饮酒的帮派,例如比较知名的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唐代的酒中八仙等。

历史上著名的饮酒帮

魏晋之际,最著名的是竹林七贤。《晋书嵇康传》载: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同预)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瑯琊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这七位名士,常在今河南辉县西南七十里的竹林寺中聚饮,他们因政局险恶,人各惧祸,遂以酣饮为常。

两晋之间,在山东兖州一带还有八位不苟同时好,为官比较清正的人组成酒友帮,被称为兖州八伯。据《晋书羊曼传》记载,这八位同在兖州的中兴名士为羊曼、阮放、郗鉴、胡毋辅之、卞壶、蔡谟、阮孚、刘绥。

《晋书光逸传》又有所谓八达的记载。言光逸避乱渡江,复依(胡毋)辅之。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裎,闭户酣饮已累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辅之惊日: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祖(光逸的表字)也。遽呼入,遂与饮,不舍昼夜。时人谓之八达。八达中羊曼、阮放、阮孚、胡毋辅之等四人原属兖州八伯中人,他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后,又与光逸、谢鲲、毕卓、桓彝等四人相好,终日聚饮,不拘礼法,故被称为八达。此外,这一时期,胡毋辅之与王澄、王敦、庾数等四人还号曰四友。羊聃(羊曼弟)与江泉、史畴、张嶷等四人继八伯之后,又号为四伯。

在唐代有因杜甫的名篇《饮中八仙歌》而著称的酒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贺知章官至秘书监,性放达任诞,自号四明狂客。《饮中八仙歌》首句即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可见其性格之一斑。李琎,唐宗室,玄宗时封汝阳王,他则自称酿王兼曲部尚书。李适之本为唐宗室大臣,贵为左丞相。喜宾客,饮酒至斗余不乱。(《新唐书李适之传》)崔宗之贬至金陵后,不但常与李白聚饮,还时常月夜乘舟从采石泛至金陵。苏晋,数岁知为文,举进士及大礼科,皆上第。玄宗时累迁吏部侍郎,性任诞好酒而喜谈禅。张旭是唐代大书法家、诗人,官至金吾长史。他尤善草书,被称为草圣。每于大醉后呼号狂走,然后落笔作书,有时甚至笔也不用,干脆以头濡墨一甩而就,结果是龙飞凤舞,变化无穷,若有神助,而酒醒时再写,竟不可复得(《新唐书。张旭传》)。因此时人称他为张癫,称其狂草为醉墨。唐文宗诏称其书法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为三绝。焦遂平时有口吃的毛病,酒后却应答如流,真是一桩怪事。八仙中嗜酒最甚的还是李白。他不仅是落笔成章、才华横溢的诗才,也是放诞任性、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酒仙。酒,伴随着他坎坷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富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另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开元末,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隐。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尝与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李元爽及僧如满(《新唐书白居易传》所列九老有卢贞、狄兼谟,而没有李元爽、如满)等年高七十以上者常于洛阳聚饮,诗酒相酬,号九老会。世人慕之,绘为《九老图》。

这些帮派中人或通诗书,或精文学,或是书法大家,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爱酒,有关他们的酒人酒事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女酒鬼


醉酒中的女人,以举若飞升之体态,醉眼迷离之秋波,让整个世界都跟随着自己一起飞舞你看女人醉酒之美古而有之,杨贵妃醉酒后千娇百媚的神情和体态,让多少男儿叹为观止;史湘云醉卧芍药树下的那份率真憨直与甜美,也曾广为传颂,有道是湘云醉卧芍药圃,蝶伴争舞花斗艳,可见美人一醉是美中之美。

在现实生活中,环绕在女人身边的是太多的不确定,太多变幻的色彩,匆匆的背影,无尽的欲望而缺少的就是真实之美。醉酒能尽展一份女人独有的真美,这道风景可以使男人沉醉、着迷,也可以使自己因真实而可爱,这种真美便是女人天生的品性。任他山穷水尽,任他柳暗花明,只要有一杯美酒,大事小事顿时化为乌有,天地万物即刻化作无物。

人间大幸事,定当有微醉坐占其一!有心有情,有酒有醉。情深处,心沉重,酒深处,醉意浓自古以来,著名的女酒鬼中就不乏美女、才女,可以说,越是感情饱满,才情充沛的女人,喝起酒来,会更有意趣和风情。上至西汉,下至民国,许多女酒神的酒桌风采令我们至今仍回味不已

林徽因

1928年12月13日徐志摩给小曼的信中提到林徽因林小姐风度无改,谈锋犹健,兴致亦豪,且亦能吸烟卷喝啤酒矣想象下林徽因左手夹着哈德门,右手抡着扎啤杯:志摩,感情浅,那就舔一舔吧。

董小宛

秦淮名妓董小宛最初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酒鬼,第一次与冒辟疆相见时薄醉未醒,因为前晚喝多了。第二次见面没唠上九句话就开始上酒旋命其家具酒食,饮榻前。姬辄进酒,董小姐的酒量好,曾经用盆跟人对灌。董小宛如此酒量,应更名为董小碗。

杨贵妃

《贵妃醉酒》:杨贵妃约明皇百花亭赴筵,久候明皇不至,贵妃羞怒交加,由娇生嗔,万端愁绪无以排遣,遂命高力士添杯奉盏,饮致大醉。

其实,唐明皇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儿不觉沉醉,边饮边舞,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做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贵妃醉酒》是一出著名的京戏。《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泄。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

徐昭佩

说起徐昭佩,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说起半老徐娘,恐怕知名度就很高了。

徐昭佩是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话指的就是徐娘徐昭佩。虽然半老的徐娘很有风韵,但历史上徐昭佩其实并不漂亮。徐昭佩嫁给萧绎时,那时萧绎还只是一个王爷,虽然是王妃,还给萧绎生了一子一女,但萧绎却并不喜欢她。

萧绎虽然是皇帝,但从小瞎了一只眼,徐昭佩看萧绎来就在半边脸上化妆,以此讽刺他,结果自然不欢而散。可能是受到冷落,心里不痛快吧,徐昭佩还嗜酒,大醉后常常吐在萧绎的衣服上,几千年来的后宫妃子,如此疏狂的,也独她一人了。每次萧绎搀回屋里,常要被她吐一身。有这样的老婆,即使身为皇帝也是要醉了。

李清照

没想到吧,这位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酒鬼,而且我一点儿都没冤枉她李清照留存下来的作品里通篇都在喝喝喝煮酒笺花、香消酒未消、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愁浓酒恼、酒美梅酸只《漱玉词》里醉字就出现11次,酒19次。你说李清照能不能喝?疏不疏狂!

女人爱喝酒,其实是喜欢看自己酒意中面色微红的娇媚,喜欢看自己微醉时流溢的眼波柔柔,她知道那时自己很美。她还喜欢微醉时那种轻松,浅浅的眩晕,手脚轻盈如舞步袅娜,自有一种典雅,一种傲慢,一种矜持。女人本身就是酒的化身,绝佳的性情和最美的颜色,离不开造化之神奇的妙手勾兑。一杯在手的女人,或小心翼翼,或驾轻就熟地勾兑着自己的香醇与美丽微醉的女人都很美,很女人。

历史上葡萄酒药效知多少


葡萄酒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既然有保健功效,那么葡萄酒一定是具有一定的药效了。一点也没错,葡萄酒作为保健用品的历史跟葡萄酒本身一样古老。下面小编对葡萄酒的药用历史做了一番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实,赶紧来先睹为快吧。

用葡萄酒治病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葡萄酒最早出现在八千年前亚洲和欧洲之间的陆地,即现在的格鲁吉亚。希腊和埃及紧随其后迅速发展了葡萄酒酿造业,葡萄酒逐渐成了地中海区域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埃及人是狂热的酿酒师,有考古证据表明他们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酿。最近,科学研究发现这些葡萄酒中含有草药成分,说明这些葡萄酒是用来治病的。

最明显的结论是,葡萄酒被作为药引使用,使芫荽、鼠尾草和松树树脂等的有效成分溶于酒精,这样的葡萄酒担任了止痛药和防腐剂的角色。而且通过墓葬中关于有钱人豪华派对的描绘我们发现,古埃及人更喜欢葡萄酒作为止痛药的角色。

葡萄酒在古希腊也是很普遍的。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首先提出:疾病是自然的,不是神的愤怒造成的,并因此提倡葡萄酒的药用价值。他把葡萄酒作为从腹泻到分娩痛苦的所有身体不适的补救措施,甚至暗示它可以替代水来清洗伤口。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PlinytheElder)声称葡萄酒让肠胃舒适,让人远离痛苦。

各种宗教典籍也把饮用葡萄酒描述为一种治疗方法。犹太法典《塔木德》(TheTalmud)上面写道没酒的地方就必须有药。在圣经中,圣保罗建议提摩西喝一点点酒让你的肚子舒服些。

葡萄酒作为替代品

古往今来,医生们一直推荐葡萄酒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式,特别是那些涉及消化系统的疾病。与此同时,葡萄酒(还有啤酒)也成为抵御疾病的预防措施,因为喝酒总比喝不干净的水安全。

如果你读过关于19世纪欧洲的故事,你就可以想象当时欧洲主要城市的气味有多难闻。浑浊的泰晤士河、发臭的塞纳河和肮脏的多瑙河很可能不是清洁的饮用水源,但人们还是会从河中取水喝,并因此得病死亡。而在欧洲大陆产量丰富的葡萄酒就成为人们安全的选择。

葡萄酒作为补品

你知道吗?可口可乐是基于波尔多葡萄酒发明的。其实这种饮料叫做马里亚尼葡萄酒(VinMariani),它是葡萄酒和古柯叶的混合物。酒中的酒精从古柯叶中提取了可卡因,使这种饮料表面上能够使人恢复健康和活力。很多名人喜欢这种饮料: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S.Grant)、大仲马(AlexanderDumas)、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甚至教皇都喜欢喝。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约翰S彭伯顿(JohnS.Pemberton)发明了自己的可乐版本,他称之为彭伯顿的法国葡萄酒可乐。不幸的是,禁酒令在这个时候颁发了,他不得不把这种酒替换为苏打水和可乐果。于是可口可乐就这么诞生了。

即使不添加可卡因,葡萄酒作为健康饮品或补品的想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整个欧洲都很普遍。当时流行的话题是什么葡萄酒对哪种疾病最有效。比如安茹(Anjou)葡萄酒可以治胃灼热?每天半瓶梅多克(Medoc)葡萄酒可以缓解腹泻?还有无数关于葡萄酒对铁的摄入、消化、增进食欲、延年益寿、降低胆固醇水平和许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简直就是一场葡萄酒医药运动。

这可能听起来有些疯狂,但这些说法始终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尽管可能是脆弱的依据)。也因此这些说法才能一直持续到今天。你可能已经听说过法国悖论:这个说法认为,尽管传统的法国饮食充满了肉、奶酪、奶油和黄油,但法国人却有相对较低的心脏病发病率。

1991年,这种说法在美国电视节目上出现之后,使得红葡萄酒销量大涨,每天喝红酒变得像每天慢跑一样深入人心。

白藜芦醇是另一个存在于红葡萄酒中的所谓有益健康的酚类物质。因葡萄品种和浸泡时间的不同,其含量也会不同,据说这种物质可能治愈癌症,或预防心脏疾病,但事实如何还没有人知道。这种化合物在麝香葡萄品种中含量特别高,该品种在美国东海岸最普遍,这里有很多家庭式酒庄,他们出售的葡萄酒总是打着健康的旗号,而不管口感如何。

人们一直想要寻找治疗各种疾病的灵丹妙药,这无可厚非,但是葡萄酒让人放松,更好地享受生活,这才是葡萄酒最大的功效。

褒贬不一,历史上和酒相关的成语


酒是一个好东西但也是个坏东西,小酒怡情,大酒伤身。无论是在多喜欢的情况下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度量才能够不迷失在其中,酒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丰厚的。那么,本期盘点出历史上和酒相关的成语。

酒醉饭饱、酒虎诗龙、醉酒饱德、槌牛酾酒

斗酒双柑、使酒骂座、沉湎酒色、只鸡絮酒

旧瓶新酒、狗恶酒酸、斗酒百篇、乞浆得酒

留犂挠酒、浆酒霍肉、酒阑人散、酒入舌出

红灯緑酒、金貂换酒、浆酒藿肉、杯酒解怨

酒病花愁、酒緑灯红、酒龙诗虎、彘肩斗酒

醴酒不设、酒肉朋友、双柑斗酒、榷酒征茶

金谷酒数、酒肉兄弟、借酒浇愁、妇人醇酒

酒馀茶后、愁长殢酒、緑酒红灯、羊羔美酒

酒酣耳熟、恶醉强酒、酒足饭饱、肉山酒海

狗恶酒酸、大酒大肉、觞酒豆肉、恋酒迷花

只鸡樽酒、貂裘换酒、饭囊酒瓮、酒后失言

诗酒风流、絮酒炙鸡、酒食地狱、琴歌酒赋

金貂贳酒、饭囊酒瓮、使酒骂坐、肉朋酒友

醇酒妇人、杯酒言欢、牵羊担酒、箪食壶酒

桂酒椒浆、斗酒只鸡、酒囊饭袋、愁长殢酒

绿酒红灯、酒有别肠、对酒当歌、黄公酒垆

村酒野蔬、灯红酒绿、载酒问字、酒后无德

酗酒滋事、浪酒闲茶、酒后茶余、酒酣耳热

好酒贪杯、金貂取酒、高阳酒徒、诗朋酒友

酒囊饭包、把酒持螯、酒酸不售、酒余茶后

酒色财气、仗气使酒、樽酒论文、酒池肉林

文期酒会、白衣送酒、池酒林胾、灯红酒緑

酒绿灯红、只鸡斗酒、杯酒戈矛、金钗换酒

玄酒瓠脯、酒地花天、花天酒地、酒食征逐

恋酒贪花、酒色之徒、醇酒美人、持螯把酒

饭坑酒囊、斗酒学士、酒瓮饭囊、放歌纵酒

以酒解酲、愁肠殢酒、茶余酒后、金龟换酒

诗朋酒侣、酒池肉林、炙鸡渍酒、诗酒朋侪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酒“代言人”


说到爱酒之人,我国历史上的名人真不少,他们可都是我国酒文化历史上免费的白酒代言人.

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四句诗刻画出大唐醉八仙之一的诗仙李白,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诗歌风格,都跟酒神的欢歌形象非常吻合。按照诗圣杜甫所言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投入产出计算,李白代言酒文化,可以表明酒对于诗歌、文学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苏轼

苏轼是一个酒量很小的人,早年不能饮酒,后来经过学习,能饮一点儿,但酒量始终不大。一次有人送他一瓶好酒,他独饮一杯之后,便醺然径醉《与贾耘老》,又有诗云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发广州》,可见也就一两杯的量。可贵的是,苏东坡酒量小但喜欢饮,所以常常醉,醉后又能写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之类的优秀诗词,比起李白,苏东坡显然是低酒耗的大诗人,既合乎古今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原则,又合乎当今环保节能低碳的时尚理念。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声声慢》

一个多愁善感、人见人怜的女性诗人借诗词跃然于纸上。倘若没有李清照,中国文学史可能就会缺少女性的华彩篇章;倘若没有李清照代言,中国的酒文化也将遗失女性的妩媚风情。

孔子

孔子虽然贵为圣人,被称作万世师表,但实际上,他也有不少凡夫俗子的小嗜好,比如饮酒。孔子也是主张饮酒的,《论语》中酒字一共出现过五次,其中四次出自孔子之口,可以证明他老先生平时是喜欢饮酒的。有一次他甚至说,酒席上,肉不能多吃,但是,酒可以不限量,只要酒后不乱来就行,原句出自《论语.乡堂》。让孔子代言酒文化,对理学家、道学家、伪君子都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首《短歌行》不知道曾经深深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其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堪称史上最简洁有力的劝酒格言。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人们说曹操,骂曹操,不见曹操想曹操,请他代言酒文化,有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好处争议常在,关注常在,效益常在。

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酒有关的历史人物也是多不胜数,他们爱酒,成为那个时代最直接的酒类品鉴者、代言人。

我国古代酒文化 历史上著名的女酒鬼


自古以来,著名的酒鬼中就不乏女性角色,前有杨贵妃醉酒后千娇百媚的神情和体态,后有史湘云醉卧芍药树下的那份率真憨直与甜美,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董小宛

秦淮名妓董小宛最初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酒鬼,第一次与冒辟疆相见时薄醉未醒,因为前晚喝多了。第二次见面没唠上九句话就开始上酒旋命其家具酒食,饮榻前。姬辄进酒,董小姐的酒量好,曾经用盆跟人对灌。董小宛如此酒量,应更名为董小碗。

杨贵妃

《贵妃醉酒》:杨贵妃约明皇百花亭赴筵,久候明皇不至,贵妃羞怒交加,由娇生嗔,万端愁绪无以排遣,遂命高力士添杯奉盏,饮致大醉。

其实,唐明皇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儿不觉沉醉,边饮边舞,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做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贵妃醉酒》是一出著名的京戏。《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泄。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

徐昭佩

说起徐昭佩,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说起半老徐娘,恐怕知名度就很高了。

徐昭佩是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话指的就是徐娘徐昭佩。虽然半老的徐娘很有风韵,但历史上徐昭佩其实并不漂亮。徐昭佩嫁给萧绎时,那时萧绎还只是一个王爷,虽然是王妃,还给萧绎生了一子一女,但萧绎却并不喜欢她。

萧绎虽然是皇帝,但从小瞎了一只眼,徐昭佩看萧绎来就在半边脸上化妆,以此讽刺他,结果自然不欢而散。可能是受到冷落,心里不痛快吧,徐昭佩还嗜酒,大醉后常常吐在萧绎的衣服上,几千年来的后宫妃子,如此疏狂的,也独她一人了。每次萧绎搀回屋里,常要被她吐一身。有这样的老婆,即使身为皇帝也是要醉了。

李清照

没想到吧,这位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酒鬼,而且我一点儿都没冤枉她李清照留存下来的作品里通篇都在喝喝喝煮酒笺花、香消酒未消、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愁浓酒恼、酒美梅酸只《漱玉词》里醉字就出现11次,酒19次。你说李清照能不能喝?疏不疏狂!

在古代,女人喝酒时甚至还会将一角衣袖牵上来遮住口角,使喝酒的女人嘴边始终带有一个欲饮还休的神态。这样便男人醉酒后的失态,反而更增加几分娇媚,多了些旖旎风情。

酒文化: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酒“代言人”


说到爱酒之人,我国历史上的名人真不少,他们可都是我国酒文化历史上免费的白酒代言人。

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四句诗刻画出大唐醉八仙之一的诗仙李白,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诗歌风格,都跟酒神的欢歌形象非常吻合。按照诗圣杜甫所言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投入产出计算,李白代言酒文化,可以表明酒对于诗歌、文学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苏轼

苏轼是一个酒量很小的人,早年不能饮酒,后来经过学习,能饮一点儿,但酒量始终不大。一次有人送他一瓶好酒,他独饮一杯之后,便醺然径醉《与贾耘老》,又有诗云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发广州》,可见也就一两杯的量。可贵的是,苏东坡酒量小但喜欢饮,所以常常醉,醉后又能写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之类的优秀诗词,比起李白,苏东坡显然是低酒耗的大诗人,既合乎古今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原则,又合乎当今环保节能低碳的时尚理念。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声声慢》

一个多愁善感、人见人怜的女性诗人借诗词跃然于纸上。倘若没有李清照,中国文学史可能就会缺少女性的华彩篇章;倘若没有李清照代言,中国的酒文化也将遗失女性的妩媚风情。

孔子

孔子虽然贵为圣人,被称作万世师表,但实际上,他也有不少凡夫俗子的小嗜好,比如饮酒。孔子也是主张饮酒的,《论语》中酒字一共出现过五次,其中四次出自孔子之口,可以证明他老先生平时是喜欢饮酒的。有一次他甚至说,酒席上,肉不能多吃,但是,酒可以不限量,只要酒后不乱来就行,原句出自《论语.乡堂》。让孔子代言酒文化,对理学家、道学家、伪君子都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首《短歌行》不知道曾经深深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其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堪称史上最简洁有力的劝酒格言。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人们说曹操,骂曹操,不见曹操想曹操,请他代言酒文化,有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好处争议常在,关注常在,效益常在。

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酒有关的历史人物也是多不胜数,他们爱酒,成为那个时代最直接的酒类品鉴者、代言人。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 茅台历史上改名故事 茅酒之源是华茅


10月25日晚19点左右,网上突然爆出《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的消息,一时间引发网友众议。

25日晚八点钟左右,麦当劳官微也发出声明确认新闻属实,但改名只是证照层面。而该事件原委是因为麦当劳把中国区经营权卖给中信之后,公司再叫麦当劳就不合适了,所以改个跟它比较像的东西,比如金拱门。这样表示公司和原来的麦当劳不是一家,但是又有很深刻的关系,只是常见的商业操作而已。

而历史上,茅台酒也同样进行过几次名称的变更,接下来还要先从茅台酒的历史说起。

据1939年编的《贵州经济》记载:满清咸丰以前,有山西盐商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茅台酒。

1949年,茅台酒生产凋敝,仅存三家酒坊(成义、荣和、恒兴),道光年间烧坊不下二十家的繁荣局面早已不再,茅台酒的生产已到了破产的边缘。

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坊分别为:1862年,华联辉创办成义烧坊,所酿茅酒人称华茅,酒名回沙茅台,人称华茅,常年产酒1.75吨,最高年产5吨;1879年王荣(又名石荣霄)、孙全太和天和号老板合资创办荣和烧坊,所酿茅酒人称王茅,后期王茅得风气之先,最早开创了茅台酒的辉煌,素有天下第一茅之称;1929年,周秉衡投资兴建衡昌烧坊,1938年周因倒卖鸦片破产,赖永初收购了衡昌烧坊并更名为恒兴烧坊,1947年恒兴烧坊生产的酒定名为赖茅。

根据《茅台酒厂志》、《仁怀县志》等官方资料的记载,仁怀县政府通过没收、接管和赎买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和恒兴(赖茅)三家茅台镇上规模最大的私营烧坊(过去民间称酿酒作坊为烧坊)国有化,1953年成立了贵州茅台酒厂。

这些烧坊里的资深酒师,成为了这家新酒厂的技术骨干,把酿酒工艺带了过去。如今,人们只看到了国酒茅台的荣耀,却并不知道现在的这个茅台其实是在1953年当年那三家烧坊造就而成,而成就了茅台酒的三家烧坊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人们就更是知之甚少。

华茅:最早的茅台

在国有化成立贵州茅台酒厂的三家烧坊里,成立最早的是华家成义烧坊,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华家原籍江西,康熙年间入黔经商,依靠贩运川盐发家。

据华家后人华问渠解放后的口述文章记载,华家开始酿酒始于咸丰举人华联辉。而他造酒的起因,是祖母彭氏惦记茅台镇味醇而香的好酒。茅台镇原是川盐入黔口岸,华家常年往来于此。

据记载,华联辉字柽坞,江西省临川人,其始祖在康熙末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开设永隆裕盐号,是贵州首屈一指的大盐商。华联辉到茅台之后,发现这里的烧坊已被夷为平地,于是就买下一块土地,找来旧时的酒师,在原址上建起了作坊,早期名为成裕烧房。

酿出的酒经彭氏品尝,确定这正是她年轻时喝过的酒,于是中断多年的茅酒生产就这样恢复了。最初约十年间,华氏的酒仅供家庭饮用和馈赠、款待亲友。谁知亲友们交口称赞,求酒者接踵而至,于是,具有敏锐商业头脑,善于捕捉商机的华联辉立即扩建酒坊,对外营业,并将酒坊定为成义烧坊。

成义烧坊旧址

这是酱香型白酒有据可查的历史。一念之心,感动天地,成就一番事业,是谓之孝。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华联辉有孝,才成就了后来茅台酒的一支。

浅谈历史-中国“酒”的成就


中国酒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酒相关的人物真实数不胜数,而酒也成为中国的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典故都成为佳话。

酒可亡国。相传,仪狄发明酒后,大禹喝了感叹:如此之美物,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话未冷,其后世子孙夏桀就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于是,夏亡,桀为商汤所放逐,商朝建立。可商朝仍未吸取教训,到了殷纣王,更是变本加厉,以酒为池,划船而豪饮,烂醉时,集三千男女而裸舞,最终,国也为之而亡。

酒可误事。如齐桓公醉酒,丢了帽子,甚感羞耻,三天不上朝,恰逢粮荒,无人救济灾民,国将乱。庆幸的是,管仲自作主张,开粮仓,赈灾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救国于将乱之时。楚国与晋国战于鄢陵,楚国败。楚恭王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议,准备再战雪耻,然子反醉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天败我也,遂杀子反,班师回朝。大诗人贺知章,外出办事,因醉酒观花,以致眼花落井,醉眠井底。

酒可使人愁。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酒后对人生的感叹;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酒后产生的消极心态;如柳永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酒后对自己的放纵;如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是酒后的冷清苦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这就是酒。

酒可劳师。春秋时期,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越王伐吴前,越中父老献美酒于勾践,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气大振,战为之胜。战国时,秦伐晋,秦穆公欲犒劳将士,以鼓舞士气,然酒醪却仅有一钟,秦穆公就将这一钟酒倒入河中,与三军共饮,将士甚感动,作战异常勇猛。

酒可壮胆。史记,秦兵长途征战,口干舌燥,在陈仓凤翔柳林遇一种浸泡了谷物、果子的西凤酒。狂饮之,止渴生津,热血沸腾,一鼓作气,大胜而归。汉高祖刘邦,酒醉而斩白蛇,举义旗,登高而号众,灭秦而汉建。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视君王如无物;嵇康于洛阳东市刑场,饮酒奏琴,更是视死如归。

酒可化才气。书圣王羲之酒醉后,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僧人怀素,酒醉泼墨,留给后世的是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苏轼得酒诗自成,杜甫醉里诗成觉有神,杨万里一杯未尽诗已成,酒量化成了他们的诗情。

酒可助侠情。如荆轲饮于燕市,酒酣而气益震,而后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如朱亥,酒后高歌赴战场,借酒兴逞豪侠气,而后有为救赵而挥金锤的侠义;如樊哙立饮斗酒,生啖豚肩,而后有厉声喝楚王,尽英雄气的胆量;如梁山好汉,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而后有替天行道的豪迈;如武松大饮三碗不过岗,而后有景阳岗上打大虫的勇猛。慷慨然诺杯酒中,义重生轻死知己,这就是酒。

这就是酒,中国的酒,见证者中国历史,流传这中国的文化,在流淌的大河小溪中,与粮食造成的佳酿,成就这样的人情世故,从古至今,酒还是酒,不过是人事变了而已。

中国米酒的文化历史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在古代中国的酒文化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古代的诗词歌赋都与酒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其中米酒在中国酒文化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米酒又被称为清酒,据较早的文献记录晋代的《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其中指出,酒起源于远古时代,是米放在室外,长时间放置后产生的。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首先被辛勤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美酒便是米酒。

我国古人一直有喝品味米酒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祭祀天地、祖先还是庆贺征战或农业丰收,米酒都是必不可少的。《周礼天官酒正》中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唐代诗人李白也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的诗句。可见,米酒在中国酒文化历史中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随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堆积,品味米酒早已不仅仅是口舌之欲,更是在细嗅那印在米酒中的时间和历史的味道,更是在体验古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超然物外的闲适风情。

酒与中国哲学


酒,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酒与中国哲学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中国哲学亲自然、讲感性、重思辨,或出世、或入世,此在酒文化中皆有反映与表现。透过酒文化,人们同样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生活的辩证法与历史的真味,从中得到一种永恒的哲学启示。

酒:天人交感的天作之物

中国文化崇尚自然。作为中国哲学的源头,《老子》认为:天乃道,道乃久。而酒,自古就是表达人与天的情感相通的重要媒介,天人交感、同类相动的精神潜藏,均通过酒这一媒体得以实现与完成。

酒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哲学里,恰是催动人的灵感与激情、激发人的意志与力量、唤醒人的精神与潜质的天作之物。饮酒,不仅令人产生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神仙感觉,更在于它是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追求天人交感、精神会通的哲学境界的文化行为。

酒:水与火的辩证法则

论及酒的哲学,最为突出的哲学征象,莫过于酒所特具的水与火的阴阳理念与辩证法则。

酒,形似水,其性柔也,昔有老子观井,上善若水,老子濑水畔井边观望静思,借水之柔性谈人性本真与处世之道。

但酒水,其形虽柔,却充满刚烈之火。在中国丰富的酒文化中,酒以辩证的方式不断演绎着自身的故事,尤其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为古今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范例。表现着宇宙的生命法则,亦柔亦刚、亦阴亦阳、一张一弛、一乐一伤。

酒这一特殊的文化之物,因中国人特殊的喜好及态度,在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承传中,不断被丰富发展,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化与历史中最富有艺术光彩与最具有哲学魅力的一页。

揭秘农业与中国酒的起源


酿酒起源于农业生产,这是目前最为科学的结论。因为酿酒出现的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发酵方式,只有占有了充足的酿酒原料,又学会了让原料转化为酒的酿造技术,才有可能酿出酒来。

人类学会酿酒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社会发展的地区性不均衡走向,也使得酿酒技术在各个地区不可能同时产生。因此,探讨中国酿酒起源问题,必须首先从酿酒原料和发酵方式着手,并充分考虑人类文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从物质本身的结构来看,易于酿酒的原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糖蜜类,一类是淀粉类。糖蜜类包括含糖果实、蜂蜜和含糖植物汁液,淀粉类主要包括谷物和薯类。另外,兽乳也能够酿酒。

从发酵原理上看,酒的酿造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发酵酒类,属于天然酵母发酵,像含糖果实、蜂蜜、兽乳以及某些植物汁液这样的原料,可以产生天然酵母菌,从而使原料中的糖直接发酵成酒,不需要人为干预。如果实施人为干预,则是为了让单发酵酒升华到一种更高境界。

另一类是复式发酵酒类,主要使用谷物为原料,这类原料首先要水解为糖,然后才能发酵成酒。要想完成复式发酵,就必须使用酒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曲。

从考古发现以及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酿酒主要使用谷物为原料,像糖蜜、兽乳和植物汁液这样可用于单发酵的原料在中原地区并不充足,因此,我国酿酒的始源应从谷物原料的使用开始。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能够提供相对充余的谷物用来酿酒,其谷物品种多为粟(北方生产)和稻(南方生产),中国发酵酿酒一直使用这两大类谷物为基本原料。

有关我国古代最早使用谷物酿酒的情况,早期文献即有记载。《尚书说命下》就说:若作酒醴,尔惟麴糵。麴,即现代所说的酒曲;糵,指谷芽,或指用谷芽培养而成的酵母。可见周人所云酿酒,均指谷物酿造。甲骨文中出土卜辞,常见酒黍并称,酒与谷物关联甚密。以谷物酿酒,是中国古代模式即定而又源远流长的酿酒体系。

以酿酒原料来区分不同的酿酒类型,并不是现代人才拥有的专利,我国古代已有科学的见解。《法苑珠林》这样说:酒有二种:谷酒、木酒。谷酒者以诸五谷杂米作酒者是,木酒者或用根茎叶果,用种种子果草杂作酒者是。《蠡海集事义类》指出:酒因米曲相反而成,惟椰浆及树汁,独不须酝酿,是自然之性也。可见,古人深知谷物复式发酵酿酒与其它原料的单发酵酿酒有着本质区别。

使用含糖果实、蜂蜜、兽乳和含糖植物汁液进行单发酵或酿酒,在我国史前时代也有可能出现过,但绝不会形成规模,更不会形成一种承传的酿造模式。这是因为,我国史前人口大量聚集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不出产像葡萄这样易于酿酒的含糖果实;农垦的拓展逐渐压缩畜牧业的空间,兽乳产量及使用范围都很有限;含糖植物汁液多产自亚热带以南地区,中原地区无从寻觅。所以,人们在酿酒时不会首先关注这些原料。

后代人在谈及单发酵类型所用的酿酒原料时,大都将其归于中原周边部族或南方邻邦的物产,比如说葡萄酒,就来自于中国境外的西域,马乳酒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直到汉唐时代,我国文献仍然没有指明中原地区曾经原产过单发酵酒。至于唐代人所造的荔枝酒、宋人所造的梨酒,都不过是偶然发现。探讨我国酿酒起源问题,恐怕不能沿着单发酵类型所用原料的线索向史前延伸,只能在谷物酿酒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我国史前时代自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生产转化以来,谷物种植便得到持续发展,谷物成了先民们最主要的食物。只有种植的谷物出现剩余(这种剩余是指用于满足生存必须数量以外的剩余量),人们才有条件进行酿酒。

由于在不同地区,农业发展进程有先后快慢之分,所以应该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首先学会酿酒。但是我们决不能从考古发现的史前时代谷物窑存量来判断酿酒是否产生,只能从考古发现的酿酒器具上深加探究,只有确定了酿酒器的年代,才能推测出酿酒的年代。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