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波尔多红酒专题。这篇关于《一文带你认识波尔多61大名庄酒酒标》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1855年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视为圣经,许多葡萄酒的爱好者对波尔多酒庄的认识都以此为参照物。

1855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来自法国各省和世界各地的名优产品云集一堂。当时,法国正值拿破仑三世当政,三世国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让全国的葡萄酒都来参展。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来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行分级。这可无异于去捅一个马蜂窝,因为那些酒庄个个都很自以为是,然而博览会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于是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

葡萄酒经纪人公会接到任务后马上行动。他们从过去50年在市场上售卖过的葡萄酒里(波尔多左岸),找出了60家酒庄,然后分成五级,这个排名根据的是葡萄酒的市价和它们的长期品质。因为波尔多人临时才决定参展,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只好用最直观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这份临时的小结报告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成了一份创始文件。这就是《1855年波尔多红酒葡萄酒分级文件》的来龙去脉。这份遗嘱般的文件在150年里只做过两次调整佳得美庄园(ChteauCantemerle)很快被加入五级酒庄的行列,而木桐酒庄则在一百多年后从二级酒庄成为一级酒庄,从而形成了现在世所共知的五大名庄。

所以现在波尔多列级名庄(GrandCruClasse)共有61家:5家一级酒庄、14家二级酒庄、14家三级酒庄、10家四级酒庄、18家五级酒庄。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带你逛逛波尔多五大名酒庄


五大名庄酒来源于1855年的葡萄酒分级制度。1855年,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想借当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对波尔多的酒庄进行分级,商会将这个任务委托给一个葡萄酒批发商官方组织SyndicatofCourtiers。

拉图庄园(ChateauLatour)

拉图酒庄是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评级时的顶级葡萄酒庄之一。连同奥比安酒庄、玛歌酒庄、拉斐酒庄及1973年入选的茂同酒庄,并称波尔多五大名庄,风格在五大中最为刚劲浑厚。

拉图latour在法文里是城楼的意思,酒庄的标志就是一头雄狮骑在城楼上。因为这里曾于1378年建有城堡,俯瞰吉伦特河口,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英法百年战争时这里曾发生过战役。原城楼是两层方型石塔,现已不存在了,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拉图酒庄的圆型城堡照片,其实是17世纪兴建的信鸽楼。

拉图酒庄酿造葡萄酒的伟大历史始于1718年,当拥有拉斐酒庄的西格家族与拉图酒庄的女儿联姻,葡萄酒王子亚力山大接手酒庄并购得茂同酒庄,集多家名庄于一身。西格家族拥有拉图酒庄到1962年。1963年,英资财团收购75%的股权,后追加到93%,直到1993年英资股权被欧洲首富法国投资家毕诺Pinault以8600万英镑收购,拉图酒庄才重回法国人的怀抱。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王子死后,他家族的人拥有股权却无心管理酒庄,只好委托酒庄经理打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每年的酒庄帐目和经营报告详尽完整,连续250多年资料充实。

拉图酒庄副牌酒为拉图堡LesFortsdeLatour,由中心葡萄园中树龄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园葡萄酿造,用半新橡木桶。此外,还有三级酒波亚克村Pauillac,性价比很好。

拉图酒庄早在清末就已被国人认识,在当时的葡萄酒谱里,这类顶级酒被称为大酒,音译为拉都,似乎比拉图更有王者之气。

拉菲庄园(ChateauLaftie-Rothschild)

在世界上各国各地,各门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应算是法国波尔多菩依乐村(Pauillac)的拉菲庄了。何故?

拉菲庄是由一名拉菲(Lafite)的贵族创园于1354年,在14世纪已相当有名气。到了1675年她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物希刚公爵(J.D.Segur)购得。希刚当时在酒界叱咤风云,他同时拥有顶级的历史名庄拉图(ChateauLatour),武当王(ChateauMoutonRothschild)和凯隆世家(ChateauCalon-Segur)。法一路易十四曾说希刚家族可能是法国最富有的家族。在17世纪,法国基本上是布根地酒的天下。而当时上流社会的着名交际花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迪夫人却对拉菲庄情有独钟。令拉菲庄成为凡尔赛宫贵族们杯中佳物。1755年希刚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去世后,拉菲庄产权进入了一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但拉菲酒的品质却依旧不为人失望。直至1868年詹姆士罗富齐男爵(BaronJames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四百四十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一直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庄的质量和世界顶级葡萄酒的声誉维持至今。

除拉菲庄外,罗富齐家族在波尔多,智利,意大意,葡萄牙均拥有不少的优质名园和葡萄酒品牌。其中饮家较为熟知的波尔多名庄有宝物隆的依支卓(LEvangile),都夏美隆(Ch.DuhartMilon),拉菲庄的副牌酒小拉菲(CarruadesdiLafite)和都夏美隆副牌美隆拉菲(BarondeMilon)。

奥比安庄园(ChateauHaut-Brion)

奥比安堡的特色是酒年轻时极淡、极清香,且颜色不太深,其酒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同时有烟味、焦味、黑莓以及轻微的松露香。有的品酒家认为由舌尖就可以感觉出奥比安堡。所以它是一种属于美女的酒,气质通人,而且越陈越美!无怪乎在每次盲目品酒会上,奥比安堡总是被评为第一,因为它不会因通过严格的挑选,超过两年在昂贵的新橡木桶被侍候过,遂散发出那种慑人的吸引力,以及浓厚橡木香味而作咄咄逼人状,而是婉约地向品赏人眨眼,散出清新隽逸之气。当然行家们会给予最高的赞赏了!

奥比安堡也是波尔多地区的五大酒庄,共享波尔多官方评鉴的一等顶级酒荣誉。

奥比安堡酒在一等园中几乎一直是进步和最可亲近的,但不要被它这种易饮的早期魅力所蒙蔽,因为它很具藏酿潜力。1975和1977年的葡萄酒现在才刚到最佳状态;而1982、1983、1985和1986年的还远未臻熟酿。

奥比安堡是波尔多顶级酒庄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就规模来说却是差不多最小的一个。44公顷的葡萄园,根据年度产量不同,每年一共只有120000到180000瓶左右一等酒,其中80%用来出口。换言之,这些酒就像金子一样珍贵。

继1959年之后,1989年布利昂堡又推出的极佳红酒,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使拉斐堡、拉图堡和玛哥堡等酒黯然失色。

木桐庄园(ChateauMoutonRothachild)

木桐罗富齐酒庄ChateauMoutonRothshild因为戈雅、塞尚和毕加索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而成为艺术的宫殿。

木桐罗富齐酒庄的历史,要追溯到波旁王朝时期。当时,整个波尔多地区因沼泽而无法种植葡萄。木桐罗富齐家族深知太阳王路易十四喜好葡萄酒,便在南方郎格多克省购置了葡萄园并开始酿酒然后进贡皇室。品质优良的酒立刻被皇室认可,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太阳王只喝木桐罗富齐家族酿制的酒。为了表彰木桐罗富齐家族对皇室的忠诚,酷爱艺术的路易十四国王将普桑的名画《酒神节》赐给了木桐罗富齐家族。

菲利普男爵夫人是如今木桐罗富齐家族的掌门人,也是酒庄的庄园主。她说虽然后来家族将《酒神节》捐赠给了卢浮宫,但跟艺术的结缘却再也没有中断过。1804年,西班牙画家戈雅在波尔多游历时,在木桐罗富齐酒庄住了一个月,创作了着名的《裸露的玛哈》。后来,泰奥多尔卢梭、米勒还有塞尚和库尔贝等也纷纷入主木桐罗富齐酒庄,并创作了《亚当鸟的林荫》、《树木与房屋》等世界美术史上着名的作品。

木桐罗富齐酒庄能让世人关注,还要归功于男爵夫人的父亲菲利普先生。1924年,为了庆祝第一瓶在酒庄成功装瓶的酒,菲利普先生邀请了当时古巴着名的海报设计师简昂为这瓶设计了一款至今看来也很另类的酒标。这是世界上第一长由艺术家设计的酒标,1945年,为了纪念二战胜利,菲利普先生决定启用当时法国年轻画家朱利安设计的代表和平胜利的V字型图案,作为木桐罗富齐酒庄1945年的酒标。从此以后,菲利普先生每年都要请一位世界着名的画家为酒庄设计并绘制酒标,其中赫赫有名的毕加索、达利等着名艺术家,都在木桐罗富齐酒庄的酒标上,留下了他们的作品,1976年菲利普先生去世后,女儿男爵夫人继承父亲遗产,不仅每年继续请画家设计酒标,而且开始将酒标的原作拿到世界各地展出。1987年,木桐罗富齐酒庄的酒标原作首次在北京展出。四年以后,一位中国画家成为了木桐罗富齐酒庄1991年酒标的设计者。

评价:此款酒有着极为浓艳的个性,入口感觉复杂,果香浓郁,细致柔滑,极佳的均衡伴随着咖啡、雪茄及杉木刨花的香气,令人着迷,它是充满艺术气息的酒。

玛歌酒庄(chateauMargaux)

Margaux波尔多红酒产区,也是酒庄名。能够使用产区作为酒庄名称,酒质自然有过人之处。Chateau Margaux是法国国宴指定用酒,胡锦涛访法时,参观Chateau Margaux。品尝1982年Chateau Margaux。成熟Chateau Margux口感较柔顺,复杂香味,上佳年份,会有紫罗兰花香。若Latour是梅铎区酒皇,Chateau Margaux则是酒后。

(一)1、梅多克玛尔戈区(Margaus)玛尔戈园历史悠久,园主物换星移的情形也特别严重。玛尔戈名从何来已无从知晓。本区13世纪曾建防卫海盗堡垒,和拉图尔庄园一样,是本区最早建筑。之后成为堤防区。砍掉树木后,在当时已经逐渐种植起葡萄。文载15世纪时此园产权在当地贵族手中流转,PierredeLestonnac建园1590年。Lestonnac家族拥有近百年。女传子,子传女加上法国大革命期间财产曾被充公等复杂关系,令其原有姓氏早不复存在。2、1755年园主成为玛尔戈男爵,并有侯爵头衔,和另一个着名的西谷公爵并驾齐驱成为波尔多两大权贵。日后,此园又在贵族复杂的婚姻关系中频频易手,直到法国大革命北前夕,一直都在贵族手中。法国大革命的腥风血雨也飘到玛尔戈。园主达格利寇侯爵逃亡海外,妻子及岳父被推上断头台,玛尔戈又当作逆产充公拍卖。随后又是一连串拍卖。

(二)1、玛歌庄城堡是波尔多酒庄中最宏伟城堡。建成归功科罗尼亚侯爵MarguisdeLaColonilla。1802年买下玛歌庄,花14年时间和精力设计及建造。建希腊圆拱柱式城堡(类似白宫),1810年落成后,1816年完工建成了今日所见。玛尔戈庄园成为玛尔戈地区甚至波尔多最优雅城堡。2、1836年,DeLaColonilla家族出售玛歌庄。巴黎社交办西班牙银行家阿古多侯爵购得。玛尔戈庄园被西班牙人掌有近半世纪。1860年时,在贵族道立德家族手中,已近70公顷。3、1879年法兰西银行总裁皮雷-维尔伯爵500万法郎购得。1921年玛尔戈园再度易手,接连数次移让,每次时间很短。

(三)1、1917年吉内斯特家族曾购买,1934年波尔多大酒商柯斯堡吉内斯特Ginestet家族购下精心管理。1935年购得玛尔戈一部份股份,日后卖掉其他较差小园,集中精力买下此园其它小股东股份,1949年完成收购,入主玛尔戈园。2、197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1973年-1974年,家族不堪重负,酒贸易业务经营不利,需要资金周转,出售固定资产玛歌庄套现。三大条件:一、必须保留Ginestet公司作为玛歌酒的独家经销权。二、原来雇员不得被新买主炒鱿鱼。三、为了PierreGinestet对玛歌酒庄所做贡献,新买主须允许Pierre终身居住酒庄城堡。这三大条件虽然令很多国内买家为难,但还是有国外买家争相竟投的。这回洽商的买主是美国国家酿酒公司,售价8200万法郎。法国人纷纷要求政府阻止拍卖保存本园在本国人手中。法国政府以维护重要文化遗产不准买卖,迫使美国人打消念头。最后Ginestet只能作出包括金钱各种让步,1977年卖给法国经营超市网络希腊裔AndreMentezelopoulos安迪-门彻洛波鲁斯家族。在吉内斯特家族主园的最后20年,此园已经明显地走下坡路,酿出的酒酒质单薄,不耐久藏,甚至芬香气味已尽失,已经不配享有一等顶级的资格。所幸本园被安迪接掌,此园被重新赋予生机,如今此园已完全恢复应有之水准。

(四)1、安迪是法国最有名的仪器连锁店菲利-波坦的总经理,本人也是法国最大葡萄酒连锁店尼古拉的最大股东,已入法国籍,所以玛尔戈庄园的产权并未落入外国人手中,售价7200万法郎。安迪先生以完美主义精神,花大笔金钱,修复酒庄,对专业酿酒师建议言听计从,特聘波尔多大酿酒师裴洛当顾问。玛尔戈庄园从此耳目一新,1978获得丰硕成果。安迪先生却无福长久享受成功带来荣耀,1980年去世。享年66岁。产业由女儿柯琳Corinne与遗孀罗拉接掌。2、1987年Corinne决定把家族产业和富有的意大利阿格耐家族Agnelli合并。1992年买下玛尔戈庄园,门彻洛波鲁斯家族的佩瑞雅集团(Perrier,以矿泉水着称),玛尔戈庄园落入意大利人手中,拥有玛歌部分产权,不过柯琳还是拥有相当股份,仍享公司经营权。玛歌庄经营至今一直由Corinne负责管理。

一文认识纳帕谷名庄


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纳帕谷(NapaValley)的葡萄酒历史如同其国家的历史一样,虽然并不悠久,但发展迅速。

1839年,乔治卡尔弗特扬特(GeorgeCalvertYount)在纳帕谷种下酿酒葡萄,开启酿酒之路后,这里的风土潜力开始被人们发掘出来。19世纪70年代前后,查尔斯库克(CharlesKrug)建立了纳帕谷第一座具有商业性质的酒庄。19世纪90年代,180多家酒庄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遍布纳帕谷。随后病害、战争等灾难相继而来,仿佛被打入黑暗之地的纳帕谷葡萄酒业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并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复兴,随之一路登峰,成就了当今知名的纳帕谷产区。

本文介绍几个在纳帕谷拥有重要地位的知名酒庄,带大家感受这个产区葡萄酒的生机和热情。

1.蒙大维酒庄(RobertMondaviWinery)

图片来源:Erikwait

蒙大维酒庄由美国葡萄酒界的传奇罗伯特蒙大维(RobertMondavi)于1966年创建。蒙大维希望创建一座能酿造出世界级精致佳酿的纳帕谷酒庄,但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无异于堂吉诃德(DonQuijotedelaMancha)幻想自己是一位中世纪骑士般不现实。对葡萄酒充满热情的蒙大维先生先后请来了技术精良的酿酒团队,比如沃伦维尼亚斯基(WarrenWiniarski)离任后创立了鹿跃酒窖(StagsLeapWineCellars)。

蒙大维酒庄葡萄园的总面积达到440公顷,每个葡萄园都种植着契合各自园地风土的葡萄品种,但大部分为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喀龙园(ToKalonVineyard)是酒庄最具价值的葡萄园,拥有类型丰富的土壤,以及白昼温和、夜晚凉爽的气候条件,是酿酒葡萄的理想种植之地。

蒙大维酒庄以赤霞珠闻名于世。酒庄酿造葡萄酒以传统的波尔多(Bordeaux)酿造方式为主,采用手工采摘酿酒葡萄,而后的发酵则在不锈钢罐中进行,并用橡木桶中陈酿葡萄酒。蒙大维赤霞珠珍藏红葡萄酒(RobertMondaviWineryCabernetSauvignonReserve,NapaValley,USA)是酒庄的代表作,酒款酒标正中印有RESERVE(珍藏)的字样。

2004年星座集团(Constellation)购下了蒙大维酒庄,但酒庄的酿酒团队和蒙大维精神依然一直伴随着这个酒庄。

2.贝灵哲酒庄(BeringerVineyards)

贝灵哲酒庄由一对德国兄弟雅各贝灵哲(JacobBeringer)和弗雷德里克贝灵哲(FrederickBeringer)创建于1876年,是纳帕谷最古老的酒庄。贝灵哲酒庄的建筑是典型的德国维多利亚(Victoria)时期风格,山墙、石雕和室内木镶板非常精美。

贝灵哲酒庄骨子里有一种旧世界的精神,对风土的重视程度可以媲美勃艮第(Burgundy)。酒庄在酿造葡萄酒时,所有的酿酒技术都围绕着风土环境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贝灵哲酒庄拥有一个建在隧道中的天然藏酒库,该酒库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完工于80年代。

著名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曾如此评价贝灵哲:在我的品酒生涯中,曾尝过无数堪称世界级佳酿的葡萄酒,很多所谓名庄的表现却让我非常失望,但在贝灵哲这里,我找到了品质非凡、极具代表性的美国葡萄酒。

3.鹿跃酒窖

鹿跃酒窖由蒙大维酒庄首位酿酒师沃伦维尼亚斯基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酒庄的葡萄园根据风土条件的不同,分别种植着赤霞珠、梅洛(Merlot)、雷司令(Riesling)和霞多丽(Chardonnay)。

鹿跃酒窖于1972年开始酿酒,不久后就酿造出了一款惊世佳酿1973年鹿跃酒窖23号桶赤霞珠干红葡萄酒(StagsLeapWineCellarsWarrenWiniarskiEstateCask23CabernetSauvignon,NapaValley,USA)。在1976年5月24日的知名巴黎审判盲品中,这款23号桶击败了来自木桐酒庄(ChateauMoutonRothschild)和侯伯王庄园(ChateauHaut-Brion)的葡萄酒,荣膺桂冠。作为酒庄的代表之作,23号桶的辉煌不止于此。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美国时任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WilsonReagan)在白宫设宴招待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Gorbachev)时,便采用了鹿跃的23号桶葡萄酒;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II)庆祝里根总统纪念日时,也以此酒助兴。

一级庄如何排位?数字剖析波尔多五大名庄


1855年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分级制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视为葡萄酒的圣经,而位列1855列级一级庄的五大名庄(包括1973年由二级庄升级为一级庄的木桐),更是葡萄酒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顶级名酒。

虽然同为1855波尔多列级的一级酒庄,拉菲(Lafite)、木桐(Mouton)、拉图(Latour)、玛歌(Margaux)和奥比良(Haut-Brion)五个酒庄各具特色,而且无论是历史、价格、产量等都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以不同数据的角度出发,给这五大名庄排排位。

历史最悠久:拉图

拉图酒庄所在的地点,最早是14世纪英格兰军队用以建造炮台来防御攻击的军事地点,不过从14世纪上半叶开始,当地就已经出现葡萄藤的踪影了。但是,拉图酒庄的葡萄酒真正进入葡萄酒爱好者视野,要推移到17世纪被拉菲酒庄拥有者AlexandredeSgur继承之后。

相比之下,奥比良才是最早获得波尔多地区认可的顶级酒庄,其成名时间要早于拉菲、拉图等酒庄。在19世纪之前,奥比良一直都是全波尔多最著名的酒庄。

种植面积最广:拉菲

以葡萄园面积来计算,拉菲酒庄无疑是规模最大的一级庄,而奥比良则规模最小,葡萄园种植面积不及拉菲的一半,与其他一级庄也相差较远。

年产量:差距不大

从产量数据来看,各一级庄的年均产出差距并不大,因为各酒庄的正牌酒产量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拉菲虽然葡萄园面积最广,但其副牌酒以及DBRCollection精选系列的产量显然不低,因此正牌酒产量反而与其它一级庄相差不大。

价格:拉菲遥遥领先

在正牌酒的平均价格上,拉菲可谓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拉图也要高出一大截。相比最便宜的奥比良,拉菲的均价要贵60%左右,可见虽然同为1855一级庄,但是在市场上这五大名庄的接受度有所差别。

一文带你领略波尔多混酿之美


这瓶酒是单一品种酒还是混酿?这应该是你接触葡萄酒后一定会听人提起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单一品种葡萄酒是一台个人秀,那么混酿葡萄酒就是一场舞台剧。在这场舞台剧上,各个葡萄品种风味均有不同,靠平衡与和谐来吸引众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尝试的葡萄酒就是一瓶波尔多混酿(BordeauxBlend),如果你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波尔多葡萄酒都是由多个葡萄品种混酿而成的。

一、波尔多为什么选择混酿

首先,这是由波尔多的气候条件决定的。波尔多位于法国西南部,距离大西洋非常近,葡萄园一方面受惠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多变的天气情况的影响。天气的不确定性导致葡萄的生长存在较大变数,进而使得单一品种葡萄酒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给葡萄酒的整体质量上一份保险,酿酒师们会根据每年葡萄的生长状况及每个葡萄品种的特性,将多种葡萄混酿在一起,调配出均衡、丰富而卓越的葡萄酒。

其次,由于不同的葡萄品种的品种特性不同,将它们调配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提升葡萄酒的香气与风味的复杂度及平衡感,这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百花齐放的多彩与震撼,也能让我们领略到酿酒师非凡的智慧。

二、波尔多混酿有哪些类型?

1.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BordeauxRedBlend)

这一类型的波尔多混酿可选用6个法定红葡萄品种酿造: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Franc)、味而多(PetitVerdot)、马尔贝克(Malbec)和佳美娜(Carmenere)。一瓶典型的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通常以赤霞珠和梅洛为主导,再混合小比例的一到两个其它葡萄品种,很少会同时使用6个品种。

2.波尔多混酿白葡萄酒(BordeauxWhiteBlend)

相比光芒万丈的红葡萄酒,波尔多的白葡萄酒似乎并没有那么出名,容易被人们忽视。通常,波尔多白葡萄酒采用长相思(SauvignonBlanc)、赛美蓉(Semillon)和密斯卡岱(Muscadelle)这三个葡萄品种进行混酿,生产出品质卓越的干白葡萄酒和贵腐甜酒(BotrytisedWine)。

三、混酿中的葡萄有什么贡献?

不同于单一品种葡萄酒的一枝独秀,波尔多混酿葡萄酒中的葡萄品种各显所能,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出品质佳酿。

在混酿红葡萄酒中,赤霞珠能赋予葡萄酒坚实的骨架、强劲的单宁、浓郁的黑色浆果(如黑醋栗)风味以及出色的陈年潜力。然而,由于它属于晚熟品种,只有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的条件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成熟度,这就需要有其他早熟品种来弥补它的不足。梅洛就是一个早熟的品种,相比赤霞珠,它更加柔和,在混酿中能够增加酒体,赋予葡萄酒柔顺的红色水果(如樱桃)香气,使混酿风格更加平易近人。品丽珠的风格则介于赤霞珠和梅洛之间,单宁不及赤霞珠坚硬,酒体也不如梅洛饱满,比较中庸平衡,它主要作为赤霞珠不够成熟时的救场替补,同时它也能为混酿葡萄酒增加鲜明而优雅的花香和果香。味而多、马尔贝克和佳美娜在混酿中的比例非常小,很少超出5%,它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一些窖藏潜力佳的葡萄酒增添结构感。

在混酿白葡萄酒中,长相思和赛美蓉是两大主力葡萄品种。用长相思酿成的单一品种葡萄酒以果味为主,一般不适宜陈年,因此加入赛美蓉进行混酿能赋予酒款更加饱满的酒体,并增加复杂度。而用赛美蓉酿成的单一品种葡萄酒在年轻时比较平淡,风味不够复杂,将长相思与其混酿则能为葡萄酒带来丰富的果香与清爽的酸度。总而言之,这一对组合混酿成的酒在年轻时口感清新活泼,陈年之后又会变得饱满而浓郁。相比前面两大主要品种,密斯卡岱则显得比较次要,添加的比例通常也仅为3%-5%,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混酿葡萄酒带来充满活力的果味与花香,以丰富酒款的香气层次。

四、波尔多混酿葡萄酒的风味如何?

总的来说,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以强劲的结构和浓郁的风味著称,酒体通常中等至饱满,带有明显的深色水果风味。但并非所有的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都是一个味道,根据混酿品种和比例的不同,酿出的酒款也风格各异。波尔多左岸(LeftBank)的混酿红葡萄酒以赤霞珠为主导,风格偏强劲、阳刚,具有高酸和高单宁的特点。相比之下,以梅洛为主的波尔多右岸(RightBank)混酿酒的风格则更为优雅、温婉,口感柔和而圆润。

波尔多混酿白葡萄酒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清新果香型的干白葡萄酒和浓郁圆润型的贵腐甜白葡萄酒。前者的代表产区为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这些葡萄酒通常具有金银花、柠檬、猕猴桃和葡萄柚的香气,一些顶级的干白陈年后还会发展出坚果、奶油和蜂蜜的风味。后者的经典产区则为苏玳(Sauternes),苏玳贵腐甜白不需要陈年就十分美味,金黄色的色泽,极为平衡的甜度和酸度,浓郁圆润的口感以及悠远绵长的余味令人心驰神往,陈年后香气和风味会变得更为丰富、美妙,发展出蜂蜜杏仁、焦糖、烘烤香料以及奶油布丁的风味。

五、波尔多混酿葡萄酒只产于波尔多吗?

波尔多混酿虽然诞生在法国波尔多,但它的经典混酿配方,尤其是最受赞誉的混酿红葡萄酒已经被世界上许多产酒国和地区所效仿,出产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波尔多式混酿。在美国,波尔多式混酿葡萄酒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梅里蒂奇(Meritage)。值得一提的是,有着美国酒王美誉的作品一号红葡萄酒(OpusOne,NapaValley,USA)以及智利著名的活灵魂酒庄红葡萄酒(VinaAlmaviva,PuenteAlto,Chile)都是堪称典范的波尔多式混酿葡萄酒。此外,澳大利亚的玛格利特河(MargaretRiver)、新西兰的霍克斯湾(HawkesBay)以及南非的斯特兰德(Stellenbosch)等产区也出产优质的波尔多式混酿红葡萄酒。

相比之下,波尔多式混酿白葡萄酒比较小众,毕竟它的产量只占据整个波尔多葡萄酒产量的10%,但只要你细心留意,也能在其他产区发现不少它的效仿者。

一文读懂波尔多葡萄酒


坐落在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Bordeaux)出产着许多位于世界级金字塔顶端的葡萄酒,是法国乃至全世界众多葡萄酒爱好者的朝圣之地。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波尔多产区和其葡萄酒的相关概况。

1.气候

图片来源:Expedia

波尔多位于法国的西南一隅,距离大西洋只有数十公里,为温暖的海洋性气候。受大西洋影响,波尔多的春季较为潮湿,但由于受到墨西哥湾暖流(GulfStream)的眷顾,春季几乎没有霜冻的困扰,夏季温度怡人,冬季较为温暖。然而大西洋给波尔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葡萄园带来多变的天气和严重的风暴等问题。

2.年份

在科技发展的当今,虽然精湛的酿酒工艺可以弥补挑战性年份带来的缺憾,但对于天气多变的波尔多来说,年份依然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气候在年份的好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姑且撇开酿酒技术等因素不谈,伟大的葡萄酒年份(GreatVintage)背后一般是完美成熟的酿酒葡萄,这些年份都旨在酿造陈年潜力突出、风味集中的葡萄酒。这些伟大的波尔多年份,一般都比较温暖,因为对于红葡萄品种来说,波尔多的气候尚显冷凉,所以这里的葡萄如果要达到充分成熟的状态,而且糖分和单宁也同时达到最佳水平,就需要充足的阳光。

一般的好年份(GoodVintage)下生长的酿酒葡萄,其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会给人较为清新的感觉,风格上也许会比伟大年份的葡萄酒少几分复杂度和浓郁度。这些好年份的葡萄酒一般不需要太长的陈年期便可饮用,但依然拥有一定的陈年潜力。2006、2007和2008等年份便是典型的好年份,而2005和2009等年份则是伟大的年份。

3.左岸和右岸

波尔多这个葡萄酒产区的伟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条河流的孕育,其中主要的一条是吉伦特河(Gironde),波尔多品质优异的葡萄酒大多来自于这条河流的沿岸产区。吉伦特河以西和以南的梅多克(Medoc)、格拉夫(Graves)和苏玳(Sauternes)等产区被称为波尔多左岸(LeftBank),而河流以东,多尔多涅河(Dordogne)以北的波美侯(Pomerol)和圣埃美隆(Saint-Emilion)等产区则被称为波尔多右岸(RightBank)。

波尔多左岸地势较为低洼、平坦,土壤以砾石为主,底层为石灰岩,这样的土壤能较好地保存热量,有利于主要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的成熟。波尔多右岸则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土质如同海绵一般柔软,有利于水分的保持,主要种植酿酒葡萄梅洛(Merlot)。左岸和右岸的葡萄酒皆是赤霞珠和梅洛等葡萄品种的混酿,不同之处在于,左岸的混酿中,以赤霞珠为主,辅以梅洛,并混以少量的味而多(PetitVerdot)和马尔贝克(Malbec);右岸的混酿则以梅洛为主,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赤霞珠为辅,并有少量的味而多和马尔贝克。

4.红葡萄品种

波尔多以种植红葡萄品种为主,其中又以梅洛种植最为广泛,占酿酒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0%,其次是赤霞珠,占总种植面积的26%,品丽珠则占12%。此外,这里还种植了少量的马尔贝克和味而多等,这些葡萄的作用一般是在混酿中给葡萄酒增添风味、提高口感。

梅洛

梅洛是波尔多最重要的品种之一。波尔多右岸是梅洛的王国,石灰岩和黏土为主的土壤让它在右岸风生水起。梅洛是早熟的品种,在波尔多的混酿中,可以为葡萄酒增添李子、樱桃等红色水果和巧克力的香气及风味,并赋予葡萄酒柔和的口感和丝绸般柔顺的单宁。以梅洛为主的葡萄酒一般酒体中等至饱满,口感圆润,并带有微微的甜美感。圣埃美隆和波美侯等右岸产区是著名的梅洛产地。

一文带你认识葡萄酒风土


当我们在谈论葡萄酒时,常常会提到一个词风土(Terroir)。很多人都认为风土相当重要,那么,风土究竟指什么?这个概念是如何诞生的?又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什么是风土?

风土一词源于法语,这个词的词根Terre在法语中是土地的意思,但如今它所指代的范围远不止土地,而是包含了一系列造就某个指定地点独特环境的所有自然因素,即:气候、天气、盛行风、降水、河流等水域、地形、地貌、海拔、地理位置、温度、阳光、土壤和周围植被等。

尽管风土一词与葡萄酒的联系最为紧密,但也常常会用于油、茶、咖啡等各农产品生产行业。在葡萄酒的世界里,风土指葡萄藤及其果实生长的自然环境。

风土的概念如何诞生?

风土的概念来源于本笃会(Benedictine)的僧侣。在历史上,他们将黑皮诺(Pinot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带到法国勃艮第(Burgundy),并对葡萄的种植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精细的研究,对种植地作了细致的划分。如今,勃艮第以出品世界顶级葡萄酒而闻名,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旧世界看中风土以及其对葡萄酒的影响不无道理。欧洲的产区分级系统也可以说是基于风土的概念,比起葡萄,更强调种植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旧世界葡萄酒的酒标上往往会标注葡萄园、村庄和产区等,而不是标注葡萄品种。

风土为什么如此重要?

事实上这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因为部分人认为风土并没有传统上认为的那么重要,尤其是在新世界国家。一些新派酿酒师认为比起风土,酿酒工艺(包括发酵、陈酿和装瓶等方面采用的工艺)才是决定葡萄酒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当然,随着现代酿酒技术的发展,后天的加工、处理在最终成酒品质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就大部分人来说,风土的重要性依旧无可比拟。

我们都知道在凉爽和温暖气候下出品的葡萄酒会具有不同的特征,单单是气候就已经可以造就葡萄酒的不同风格,而葡萄生长的环境当中还有许多影响因素:海拔影响整体温度,进而影响果实的成熟速度;降雨影响了果实生长的大小;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排水性、持水力和肥力,这也会赋予果实截然不同的品质如果将风土所囊括的每一个方面都纳入考虑,不难想象,风土对葡萄酒风格与品质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你了解波尔多这些顶级名庄吗?


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产区能够像波尔多(Bordeaux)这样,拥有如此多的顶级名庄。它们所酿造的奢华美酒,是全球葡萄酒爱好者们共同的追求。下面,小编就分别通过几句话,为大家介绍波尔多的10座顶级名庄。

一、欧颂酒庄(ChateauAusone)

图片来源:Forbes

1.酒庄名来自于拉丁诗人奥索尼乌斯(Ausonius)

2.被认为拥有波尔多最为古老的酒庄城堡

3.目前由伍迪埃家族(VauthierFamily)私有

4.在圣埃美隆(Saint-Emilion)列级庄(GrandCruClasse)评级中位列一级A等酒庄(PremiereGrandCruClasseA)

5.葡萄酒典型的混酿比例为:45%梅洛(Merlot)和55%品丽珠(CabernetFranc)

6.副牌酒叫作欧颂小教堂(ChapelledAusone)

二、白马酒庄(ChateauChevalBlanc)

1.在圣埃美隆列级庄评级中位列一级A等酒庄

2.出产的葡萄酒被认为是圣埃美隆最为出名的葡萄酒

3.其葡萄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遗产地(WorldHeritageSite)

4.由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董事长贝尔纳阿诺特(BernardArnault)和他的商业伙伴共同拥有

5.酒庄葡萄酒由品丽珠和梅洛混酿,不同年份的比例不同

6.副牌酒叫作小白马(LePetitCheval)

三、侯伯王庄园(ChateauHaut-Brion)

1.波尔多一级庄(FirstGrowth),位于左岸的格拉夫(Graves)

2.在左岸所有一级庄中规模最小

3.1935年被美国金融家克兰斯帝龙(ClarenceDillon)收购,并一直由他本人及其后人所拥有

4.同时酿造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5.相较于左岸的其它一级庄,侯伯王庄园的葡萄酒风格更加紧涩,不过品质也更加稳定

6.红葡萄酒典型的混酿比例为:47%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43%的梅洛和10%的品丽珠

7.白葡萄酒由赛美蓉(Semillon)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混酿而成,年份不同比例也不同

8.副牌酒叫作小侯伯王(LeClarencedeHaut-Brion,以前是Bahans-Haut-Brion)

9.姊妹酒庄为美讯酒庄(ChateauLaMissionHaut-Brion),因为两座酒庄同属克兰斯帝龙酒业集团(DomaineClarenceDillon)旗下,且仅有一路之隔

四、拉菲古堡(ChateauLafiteRothschild)

1.波尔多一级庄,位于左岸的波亚克(Pauillac)产区

2.由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拥有

3.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一级庄

4.葡萄酒中赤霞珠的比例为80%到95%,剩下的大部分是梅洛,每个年份都稍有变化

5.副牌酒叫作拉菲珍宝(LesCarruadesdeLafite-Rothschild)

五、拉图城堡(ChateauLatour)

1.波尔多一级庄,位于左岸的波亚克产区

2.全球最昂贵且最受欢迎的葡萄酒之一

3.由法国商人弗朗索瓦皮诺特(FrancoisPinault)拥有

4.2012年,拉图城堡决定退出期酒(EnPrimeur)市场

5.葡萄酒典型的混酿比例为:89%的赤霞珠、10%的梅洛和一点点的味而多(PetitVerdot)

6.每个年份的葡萄酒风格都非常稳定

7.副牌酒叫作拉图堡垒(LesFortsdeLatour)

8.三牌酒叫作拉图波亚克(PauillacdeChateauLatour),从1989年开始发售,主要供应给餐厅

一文带你认识贵州酿酒的历史特色


贵州酿酒历史悠久,但在很长一定历史时期内,贵州酿酒始终包含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并体现出一定的乡土特色。唐宋以来,著名的咂酒就广泛流行于贵州全境。

咂酒,又名钩藤酒(或作钓藤酒)、也叫咂嘛酒、芦酒,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通用的种独特酒类。咂酒的分类有很多,但总的说来,是采用粳米来或麦粟等杂粮为原料,用土法酝酿而成。

在酿酒过程中,不进行压榨和过滤,酒汁与酒糟始终保留在同一容器内,密封不动。其饮用方式则更为有趣,人们使用空心直管,插入酒器内,用嘴吸引。所用吸管取自天然植物,有藤管、竹管、芦管(荻管)等等。

唐人房千里在《投荒杂录》中曾记载了鄂湘川黔交界区的钩藤酒:饮以咂酒,盖亲而近之之意,此犹蛮俗也。咂酒者,以蜀秫和麦酿之,临饮则分受于尺许高之小坛内,注令满,设于庐舍之中。预截细竹一枝,约三尺许,通其节,插竖坛上,旁列一盅,用盛新汲之水。客毕至,主人以器挹水注坛,乃让齿德尊者,先就坛饮,于竹上咂之。水尽则益,以酒尽为度。由于酒汁与酒槽混合在一起,只有采用不断加水的方法,才能将酒液吸尽。这种饮用方式,构成了咂酒独有的特色。

宋人朱辅《溪蛮丛笑》中记载了贵州与湖南交界处的钓藤酒,书中这样记述:钓藤酒,酒以火成,不醡不篘,两缶东西,以藤吸取,名钓藤酒。可以说,唐宋时期,钓藤酒曾经是贵州居民主要的饮用酒,属于较为原始的发酵酒。

咂酒模式在贵州流行了很长时期,直到清代,尽管贵州酒类产品已经极大丰盛,然而在各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内,咂酒仍然触目可见。陆次云《峒溪纤志》卷中记载:咂酒,一名钩藤酒,以米杂草子为之,以火酿成,不篘(不酢,以藤吸取李宗瞄《黔记》卷一也记载:咂酒,一名重阳酒,以九日贮米于瓮而成,他日味劣,以草塞瓶颈。临饮,注水平口,以通节小竹,插草内吸之,视水容若干征饮量。苗人富者,以多酿此为胜。从酿酒工艺来看,清代的咂酒比起唐宋时期并无多大改观,土法酝酿,千年如旧;而吸饮之法更是维持不变。尤其是苗族居住区,大家始终把咂酒当作民族传统。

明朝时期,贵州酿酒业有了大幅度变革,烧酒、黄酒、葡萄酒以及配制酒,当地都能生产,加上贵州土有的咂酒、女酒、窨酒、刺梨酒,酒类品种大为丰盛。但有明一代,呼声最高的酒类还是黄酒,贵州人通称为春酒。

明万历年间,帅机出任贵州思南知府,汤显祖就为之写下了《春酒篇寄帅思南》一诗:黔中徼外若椒兰,何如汉暑老祠官。眼中人物怅春杯,定解春池倒载回。况复南中多酝法,无事东朝给酒媒。诗中提到贵州的酿酒方法就有许多种。明人谢三秀在贵州也写下了《城南江亭学使壁哉韩公邀同参知大函》一诗,诗中有云:空亭留讌言,山床压春酒。直到清朝时期,春酒在贵州仍然控制着一定规模的市场,田雯为官此地,就留有我唯一看一回醉,消尽瓶中曲米春的诗咏(见《贵州通志》卷四五)。

明清时期,贵州的特色酒品常见于当地诗文之中,如明人高鉴《凌元词》云:仿佛如梦还如昨,葡萄满瓮醅初泼。由此可知贵州境内有酿葡萄酒者。李宗昉《黔记》卷二载诗云:黔山权当子云亭,从游愿载侯芭酒。此见侯芭酒一名。同书卷三又记载:谚云,清平豆腐杨老酒,黄丝姑娘家家有。看来,杨老酒也曾盛行一时,不然不会流行于民谚俗语之中。

到了清朝中期,贵州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酿酒业为之空前高涨,长期在低谷徘徊的贵州古酒,一跃而进入中国名酒的前列,实现了历史性的突变。传统的贵州古酒以及新创的大曲烧酒都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同南方各省相似,清代贵州也流行女酒,这是陈酿时间极长的一种黄酒。张澍《续黔书》卷六记载:黔之苗育女数岁时,必大酿酒,即滤,候寒月陂池水竭,以泥密封瓮瓶,置于陂中,至春涨水满,亦复不发。俟女于归日,因决陂取之,以供宾客。味甘美,不可常得,谓之女酒。在当时人心目中,偏远的贵州女酒深藏不露,求索难得,似乎比绍兴的女儿酒和广东的女酒更有魅力。

贵州还出产风格别样的窨酒,色泽红艳,香气逼人,堪为黔中名品。窨,指地下土窑,专供陈酿酒液之用。《续黔书》卷六记载:又有窨酒,色红碧可爱。余初至黔,饮之。经日头热涔涔,后畏之如云白钩吻。问诸人,言此酒用胡蔓草汁溲也。胡蔓草是一种有毒的藤科植物,少量放入酒中,可以增加酒的力量.在贵州各乡社的聚会中,窨酒也是珍贵的饮料。《黔中曲》有云:迎神一曲鸣铜鼓,窨酒满斟倒接罼。可见,饮用窨酒的场合也很热闹。

在李汝珍《镜花缘》第96回中,列有清代名酒55种,其中就有贵州苗酒和贵筑县夹酒二品。这两种酒都是贵州驰名巳久的上乘佳酿。

苗酒又成黑糯米酒,是都匀府及所属惠水县一带苗族同胞的珍贵名酒。此酒选用苗家农业特产黑糯米为原料,采用苗族传统酿酒法进行酿造,酒精度较低,但酒味甜酸爽口,醇香甘美,其酒色红亮生光,晶莹透明。明人葛一龙《昨日》诗晚从晴处宿,暖酒醉苗歌中提到的暖酒,很可能就是这种黑糯米酒,到清代时,苗酒之美已是海内共知。

《贵州通志》卷十五《物产志》记载都匀府:苗酒,出府属,色红而味醇厚。苗家自古视苗酒为绝品,按其族规,不得向外族人传授,故而几百年间,非苗族嫡系,无人知其酿造工艺。酒匠神工,多方求之而不得。直到近十几年,苗酒秘方始有流露。

夹酒最早产于贵筑县,据李宗昉《黔记》卷一记载:夹酒,初用酿烧酒法,再用酿白酒法,乃成。这里提到的白酒,指黄酒,系用江南酿酒术语。夹酒最初称为甜酒酿,是当地出产的一种低度黄酒,酒虽香而易酸败。

清代时,高酒度的烧酒已在贵州广泛流行,贵筑人便将优质烧酒与甜酒酿进行多次勾兑,最终配制出闻名于世的夹酒。夹,两酒掺合之意也。旧日贵筑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夹酒里面兑烧酒,夹黄酒儿多醉人。夹酒用黄酒勾兑烧酒之后,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橙红色泽,酒体协调,酒力增厚,别有一番高爽气味。

当然,清代贵州酿酒业的最高成就还是烈性烧酒的酿造。自清初以来,外地酒工多下黔中,纷纷看中贵州的地理环境,与当地人相配合,终于生产出举世所瞩的贵州烧酒,令天下饮人为之瞠目。

在贵州烧酒中,首屈一指者必属茅台无疑。茅台酒最初酿成于仁怀城西的茅台村,名曰茅台烧,又称茅台春。道光《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志》记载:黔人又通称大曲酒,曰茅台烧。吴振棫《黔语》记载说:滨河土人,善酿茅台春,极清冽。这是最早见之于史籍的茅台酒。

《遵义府志》始纂于道光十八年,历时三年完成,成书48卷,80余万字。按吴振棫(17901870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丰初年在贵州活动,升任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可以这样说,有正规史书记载的茅台酒,活跃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在此之前,茅台酒已经问世,但并没有被史家载录。

茅台村滨临赤水河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孕育茅台酒提供了天然场所。当然,茅台酒的主要优势还在于酿酒方法的精妙。酿制茅台酒要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这种高温曲,即当地人通称的白水曲。

《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志》记载: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茅台酒的用曲量多于原料量。用曲多,发酵期长,酒质也就相对提高。清代的茅台酒始终采用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的工艺,当时有加沙的方法。

《续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工艺时这样说道:先煮料相曲,纳入地窑,满月后出窑,蒸之烤之,再回窑,再蒸,称为回沙;初曰生沙,三四轮曰燧沙,六七轮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沙,指用于酒料的粮食,生沙是指生粮,加沙意为加料,回沙则是再次进行发酵和蒸馏。近代酿造茅台酒,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然而多次下曲、多次蒸馏的原有模型却始终保留下来,构成茅台酒的传统风格。

茅台酒起初由村民酿制,后来出现了一批专业性的酿酒作坊,才使得茅台酒逐步优化,而且产量也大幅度提高。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当时茅台烧坊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嘉庆年间的大和烧坊、同治年间的成义酒坊、荣太和烧房,都曾稳执牛耳。这些酒坊在发展茅台酒的历史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总之,古代贵州的酿酒业经历过段缓慢的发展历程,到明清时代方才进入高潮。众多的酒种,优良的酒质,博得了世人的赞赏,也为近代贵州酒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贵州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地凝结在古代美酒中,并且永远流芳于后世。

一文带你重新认识“老藤”葡萄酒


判断葡萄酒品质的依据有许多,例如勃艮第(Burgundy)葡萄酒以葡萄田等级(特级田﹑一级田等)作为品质的参考,而意大利葡萄酒酒标上的Riserva或Superiore等字样则会告诉你这款酒在装瓶之前经过更长时间的陈酿,风格会更加优雅。不过,这些品质指标只是冰山一角。

打开电商网站的酒款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对葡萄酒的具体描述,不同的产区由于法律的不同,对葡萄酒的品质判断也有不同的依据。但是,也有一部分通用型的描述语,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老藤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老藤?

无论是美国酒、法国酒还是西班牙酒,老藤(OldVine或法语VieilleVigne)字样都非常常见。老藤,顾名思义就是年纪较大的葡萄藤。那么,多老的葡萄藤才能称之为老藤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葡萄藤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种植的葡萄藤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迎来第一次的收成,第一、二年虽然也可能产出果实但往往在成熟之前就会被修剪掉。到了第五、六年的时候,葡萄藤才真正拥有足够的活力,能够提供一年一度的收成,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持续稳定地产出果实。

经过二十~三十年之后,葡萄藤的活力会迎来衰退期;而到了四十岁的高龄,葡萄藤则已经跨过巅峰期,其产量变得越来越少。而五十岁的葡萄藤就已经进入暮年阶段了。

暮年阶段的葡萄藤,停滞而平稳,酿酒师将其称为老藤,而50岁可以说是酿酒师们一般认为的老藤分界线,虽然这种划分方法没有任何的法定依据。葡萄藤的寿命可以远超过五十年,因此即使是老藤也可以稳定地产出可供酿酒的葡萄果实。

老藤好在哪里?

葡萄藤的年纪超过一定岁数,其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产量的下降。相同种植面积下,产量较低一般意味着价格较高,那么量小价高的老藤就能产出品质更好的葡萄酒吗?

一般而言,老藤对于严酷的天气条件、病害等具有更强的抵抗力。随着葡萄藤年龄的增长,其根部会逐渐深入土壤之中,获得更多的养分和水分,相比年轻的葡萄藤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除此之外,许多老藤逐渐发展出自我灌溉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并不需要过多的人工灌溉就能顺利生产。

由于老藤具备一定程度的自我循环系统,它们能够找到一个适合长期生存的平衡点,每年产出恰到好处份量的葡萄果实,并生长出刚刚好数量的枝叶来保护果实。

老藤所产的葡萄,往往具有更好的平衡度和复杂度,葡萄汁更加丰厚,酿成的葡萄酒不需要太长时间的橡木桶陈年就能达到酿酒师想要的酒体和口感。

老藤并不等于高价高品质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老藤葡萄酒都是高价高品质的代表。在美国加州,有许多早在淘金潮时期(始于1848年)就种植并留存至今的老藤仙粉黛(Zinfandel),数量非常庞大,因此其产出的葡萄酒往往售价不超过10美元,价格低廉而且随处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老藤葡萄酒的美名。许多消费者冲着老藤二字选购这类葡萄酒,往往收获的只是失望。

更有甚者,由于法律上并没有对使用老藤字样的严格规定,一些酒庄会将仅仅使用了小部分老藤葡萄的混酿,堂而皇之地标识为老藤酒,以此混淆视听。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老藤也渐渐变成一个巧妙的营销手段,而非真正的区分葡萄酒品质的指标。毕竟,年轻葡萄藤酿出的好酒也比比皆是。

例如,在1976年的巴黎品鉴会上为美国葡萄酒赢得世纪声誉的鹿跃酒庄(StagsLeap),当年用的就是年仅3岁的年轻葡萄藤。因此,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大可不必对葡萄藤的年龄太过在意。

一文带你认识葡萄酒中的“糖分”


谈论葡萄酒时,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谈论到酒中的糖分含量或者残糖。而提到干型葡萄酒时,很多人认为干型葡萄酒中是不含残糖的,事实真的如此吗?葡萄酒中的残糖指的是什么?葡萄酒又是如何根据糖分含量分类的?

一、葡萄酒中的残糖指什么?

残糖,英文名作ResidualSugar,通常指葡萄和葡萄汁在完成酒精发酵之后,酒中存留下来的糖分,一般以克/升(g/L)为单位进行衡量。

与葡萄酒中的单宁和酸度等因素一样,糖分含量也可以通过品尝进行感知,其表现在口中的便是甜味。酒中的糖分含量越高,尝起来也就越甜。当然,酸度、单宁和酒精等因素也会干扰人们对葡萄酒甜度的判断,例如,较高的酸度会使酒中的甜味得到均衡,而显得不那么突出。而酒中其他一些要素,如甘油和清新馥郁的果味也会给人带来口感甜美感觉。

二、葡萄酒中的糖分从哪里来?

1.酵母自然停止发酵

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当糖分含量过高或酒精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酵母菌就会很难存活,发酵活动变缓直至停止,酒液中就很有可能留下未被发酵的糖分。大名鼎鼎的苏玳(Sauternes)贵腐甜白就是葡萄在贵腐菌(NobleRot)的作用下,糖分和风味物质得到高度浓缩,在酒精发酵完成后,酒中还残留大量糖分,从而带来了甜美的口感。同时,葡萄酒中的残糖还可能来源于极少量无法被酵母转化的糖分,如戊糖(Pentose),这也是一些干型葡萄酒会含有极少量残糖的原因。

2.人工中断发酵进程

为了酿造出特定风格的葡萄酒,酿酒师也会选择人工中断酒精发酵进程,从而给葡萄酒带来一定的残糖。人工中断发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向正在发酵的酒液中加入白兰地(Brandy)等烈酒进行加强,杀死酒中的酵母菌,从而酿造出酒精度较高的加强酒,如波特酒(Port)和雪利酒(Sherry)等;另外一种方法是对发酵中的酒液进行降温处理或是注入二氧化碳,以抑制酵母活性,然后将酵母从酒液中过滤出去,达到中断发酵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酿制出来的葡萄酒一般酒精度较低,如意大利阿斯蒂(Asti)起泡酒。

3.加糖

除上述两种方式外,葡萄酒中的糖分还可能源于人工添加的糖分。以酿造香槟(Champagne)为例,在完成基酒发酵、瓶中二次发酵以及吐泥等步骤后,酿酒师会向酒液中添加一种葡萄酒和糖分的混合液,之后再用软木塞和铁丝网封瓶。混合液中的糖分含量决定了香槟的含糖量,进而决定了香槟的类型,天然极干型(BrutNature)香槟在这一阶段不添加糖分。

事实上,加糖(Chaptalization)是一种很古老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在一些较为凉爽的产区或年份,酿酒师也会在酒精发酵之前加糖,以提高成酒的酒精度。但现在很多国家都不允许使用这一技术,如阿根廷、澳大利亚、葡萄牙和意大利等。而法国、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部分允许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和产区,也对加糖的剂量控制得非常严格。

三、葡萄酒如何根据糖分含量分类?

与单宁、酸度和酒精度等因素一样,糖分含量也是影响葡萄酒风格和风味的重要因素。根据糖分含量的差异,葡萄酒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干型

当我们形容一款酒为干型(Dry)时,一般指这款酒的残糖量很低,介于0-4g/L之间,加上酸度、单宁和酒精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几乎无法从中感知到糖分的存在。在酿造一些干型葡萄酒时,一些酿酒师也会选择在酒中留下极少量的糖分,以使酒款的口感更显圆润迷人。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葡萄酒,如经典的波尔多红葡萄酒、勃艮第黑皮诺(PinotNoir)红葡萄酒和霞多丽(Chardonnay)白葡萄酒以及纳帕谷(NapaValley)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红葡萄酒等都为干型葡萄酒。

2.半干型

半干型(Semi-Dry)葡萄酒的糖分含量一般在4-12g/L之间,在口中能表现出明显甜味,但这类葡萄酒中的糖分不足以支撑其与大多数甜点搭配。其中,如果酒中仅含少量能被感知到的糖分(一般为4-9g/L),这类葡萄酒也会被称为近乎干(Off-Dry),一些干型的阿尔萨斯(Alsace)琼瑶浆(Gewurztraminer)和意大利阿玛罗尼(Amarone)都有可能属于这一类型,当然市面上很多价格较为低廉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也都含有少量能被人们感知的糖分。

3.半甜型

和半干型类似,半甜型(Semi-Sweet)葡萄中也拥有足以被人们感知出来但无法与大多数甜点搭配的糖分。但半甜型葡萄酒中的糖分含量相比半干型会更高一些,一般为12-45g/L。德国珍藏(Kabinett)、晚收(Spatlese)和精选(Auslese)等级别的部分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就属于半甜型,当然这三个等级也会出产半干型或干型的葡萄酒。

4.甜型

甜型(Sweet)葡萄酒中的糖分含量高于45g/L,酒中蕴含的糖分以及展现在口中的甜度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根据酿造方式的不同,葡萄酒会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甜美清新如麝香(Muscat)甜白,拥有葡萄品种带来的花香和果香,爽脆怡人;馥郁浓稠如苏玳和托卡伊阿苏(TokajAszu)贵腐甜白,夹杂着蜂蜜、坚果、杏仁等美妙风味,令人神往。

以上的分类方法主要适用于静止葡萄酒,而起泡酒则根据糖分含量有单独的分类方式:

四、糖分含量高低与葡萄酒品质有关吗?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会将葡萄酒的品质与糖分含量的高低联系起来,认为糖分含量高的葡萄酒一定是大批量生产的廉价酒。但事实上,糖分含量的高低只是酿酒师和产区酿酒风格的一种选择,并不能代表葡萄酒的品质。且白葡萄酒中的糖分也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如果酒中的酸度和甜度能达到很好的平衡,那么其糖分含量越高,陈年潜力就越强。

正因如此,一些顶级甜酒拥有长达50年甚至更久的陈年潜力。其中,最为著名的甜酒要数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法国苏玳贵腐甜白、有酒中之王,王者之酒之称的匈牙利托卡伊阿苏和德国的逐粒精选葡萄干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简称TBA)等,这些葡萄酒皆使用受贵腐菌侵染的葡萄酿成,成酒糖分含量高,风味物质高度浓缩,拥有极佳的陈年潜力。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