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葡萄酒是红酒专题。这篇关于《同样是买葡萄酒 为何你总是买的贵?》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同样都是买葡萄酒,你买的总是贵?觉得很吃亏?但有没有想过你的葡萄酒级别较高、葡萄酒品种优异、酒塞成本较高...这样想想是不是觉得也没那么亏了!

你买的和他们的不是一个级别

这就说到了AOC,AOC是法语AppellationDOrigineContr?le的缩写,译为原产地命名控制,是法国最主要的农产品质量认定系统。

它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每一种原产地命名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规定,包括种植的葡萄种类、修剪方式、最高产量、采摘季开始时间、最低葡萄成熟度和酒精度,甚至葡萄酒酿制方式等等。

AOC可细分为大产区级AOC、子产区级AOC、村庄级AOC以及葡萄酒园AOC。

AOC只是确认了葡萄酒的基本品质,通常意义上讲:标注的产区越细致,限制条件就越约严格,价格就越贵。但这真的就是同级不同价的真正原因吗?当然不是全部!

产区不同,价格自然有差异

不同的产区的知名度不同,风土不同,价格也不同。勃艮第的特级园土地在2014年每公顷达到了4800万欧元。

过去两年内,Mazis-Chambertin的土地价格已上涨了5倍。价格的不同从最基础的土地就已经开始。

葡萄的品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

世界上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常用的约有100种,而流行的国际品种却仅有20种左右。

在这些品种中,有的葡萄容易种植,如赤霞珠与霞多丽,顺便种也能成活,而且抵抗灾害与虫害的能力也强,可以追求产量而出品便宜的葡萄酒;有的葡萄却极娇贵,如黑比诺,对风土条件非常敏感,早熟,皮薄,仅有少数的产区可以种植成功,且抵御灾害及虫害的能力低,种植风险相对较大。

故此,用黑比诺酿成的葡萄酒,价格当然会比其他葡萄品种高许多。

年份不同,价格相差太远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消费者为何感觉买酒难?


一、消费者对市场严重缺乏信任。

白酒的核心技术是酿造,酿造技术技术复杂,工艺繁琐,而且对各个因素要求严苛,如:水质的酸碱度、粮食的淀粉含量,菌群环境等。但是,勾调勾调技术可以弥补酿造技术的不足,让酒的品质都能大概一样,同时勾调的成本与技术含量都很低。

有机化学工业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每一种芳香物质,只要知道它的分子结构,几乎都可以人工合成;每一种芳香风味,只要知道是由几种芳香物质按怎样的比例构成的,就可以人工模拟,几乎乱真。这是高技术造假。

行业门槛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如:有的产品仿造名酒包装,误导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这点,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什么价位下的酒都是勾兑酒(特指纯酒精勾兑的劣质酒)。消费者对市场严重缺乏信任,市场已经快被做滥了。

二、同质化极度严重。

白酒一是众口难调,同样的香型与度数,有人喜欢这个口感,有人喜欢那个口感。二是口感的辨识度很低,虽然各有所好,但都只是略微的偏好,就像20元以上的香烟,你抽不出来区别一样。三是缺乏产品标准,不像买电脑等产品一样,可以通过一些确定的指标,如:CPU速度、内存大小、屏幕分辨率、摄像头像素等,来大致评判产品的价值,白酒的组分有2000多种,而我们能知晓与测定的只有几十种。

回锅肉的做法,100家餐馆可能就有100种,有人喜欢这家的,有人喜欢那家的,无法评判哪一家最好吃,但如果有一家餐馆因为各种原因,人们开始口口相传,变得远近闻名,那么其他餐馆也许就会趋之若鹜,他家回锅肉的做法就将形成行业标杆,变成最好吃的。白酒也如此,因为白酒的江湖格局与人们的思维定式等原因,白酒的同质化现象就变得极度严重。同质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名字、包装、品质、文化、历史、工艺、产地、广告语等。

大家都在强调产地尊贵、年代久远、故事动人、口味复杂、包装精美、高端消费。不写个十年陈酿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不标个百元以上的价格都无人问津,不拿个高大上的包装出来都没办法推销。

三、暴利。

1、大家都在走各级代理模式,层层加价。

2、大家都在走系列产品模式,要拥有一个产品组合体系与价格体系(高、中、低端)。

3、大家都在走广告模式,千篇一律的高大上。

4、大家都在玩形象价值,品质不是主要的价值指标。

这些都导致了白酒价格严重不透明与暴利。

买葡萄酒的省钱秘籍


在教你们买酒的省钱秘籍之前,要先明确一件事永远别单纯因为很便宜买一瓶酒。就算是超市里打折促销跳楼价,那些最廉价的葡萄酒也要至少15块钱1瓶,远远超过旁边摆放的可乐或者啤酒而其中大部分,喝起来却并不比可乐或者啤酒好喝。

同样的,的确有不少100元左右的葡萄酒就已经很好喝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更昂贵的葡萄酒都是性价比不高的花架子。葡萄酒这座山的美妙之处便在于不管是山脚还是山顶,都有各自宜人的风光,让你同样觉得不虚此行。

那么,接下来给亲们分享一下买酒窍门:

受目前国内C2C综合类电商平台的模式和审核能力的限制,各类网购平台上的各类店中店都有产品良莠不齐的问题。但平台自营的酒水,关乎到电商巨头的品牌诚信,整体品质都处在不错的水平线上。而且还可能拥有更低的供应链成本,再加上一些全站或者针对性的促销活动,经常有机会以很有竞争力的价格买酒。

但在这类大型平台买酒,价格好比过山车,经常会波动。便宜的时候入手自然是好事,但贵的时候价格也让人提不起兴趣。头疼的是,这个价格的波动在他的网站上是看不出来的,有时看起来又对折又返现,还有24小时限时促销,但实际上价格比平时卖得还要贵。

想在大型平台买好酒,建议借助那些能够查看历史价格的辅助工具,免得遇到先涨价再打折的假打折的现象。可以默默的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葡萄酒商品,在过节或者促销活动的时候点开查看是否有明降实涨的现象。

另外,大平台自营的低端酒款有时为了一味追求低价,品质上良莠不齐。如果碰到大促很便宜就能买一箱的活动,最好还是先买一瓶试试看好不好喝,再决定后续是不是再买。

在这里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感觉比较棒的注意,和喜欢葡萄酒的朋友一起探讨交流买酒经验。

买酒应该在线上买还是线下买?


很多人买酒的时候一听说是在线下买的,就觉得这酒一定是假酒,线上买的酒就一定是真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然,线上线下买的酒其实是一样的,你在线上的官方旗舰店买的酒几乎都是真的,但价格可能比线下的要贵一些,有些人不相信线下的,宁愿花大价钱在网上买,求的是一份安心,想要一份保障,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有认识的人,线下买其实有时候更划算。

线上的商铺品种少,价格体系虽然清晰,不杂乱,但标价比实际要高,网络高价支撑实体店铺的价格,这是很大一部分酒企的销售策略,所以不存在线下买不安全的问题,问题是一定是跟可靠的人买,网上也一定要认准官方旗舰店,不然更容易买到假货。

买葡萄酒的8大误区 你中了几招?


有人说葡萄酒最迷人的时刻就是开瓶的时候,因为不到拔出瓶塞,斟上一杯,浅尝一口,我们都无法真正确定一款酒的风味。不过如果我们一个不慎挑错了酒款,这迷人的时刻也有可能变成最失望的一刻。选酒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即便是入酒圈多年的老手也有可能犯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误区是我们在挑选酒款时需要小心避免的。

1.仓促选择

如果临时被邀请参加派对或聚餐,大部分人都可能没有时间去熟悉的商店买酒,而是就近找一家店买一瓶。可在陌生的店铺中我们没有了熟悉的店员为我们介绍,或许还无法找到熟悉的酒款,最后可能就在快要迟到的时候挑一瓶看着顺眼的带走。然而这般仓促的决定,往往都不会带来惊喜。所以在买酒时,尽量选择一家口碑好的商店,再多给自己点思考的时间。如果实在是没功夫挑选的话,不如选择别的替代品。就算没有酒也比一瓶让人失望的酒强。

2.不与店员沟通

不少人在选酒时都不喜欢和店员接触,一部分人可能是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怕露怯,还有一部分则是将葡萄酒销售等同于超市卖场的推销员,怕被忽悠。其实,许多精品葡萄酒商店中的销售人员都是立志走侍酒师职业道路的人,也是其公司悉心培养的对象,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十分乐意和到店的顾客分享自己对酒款的看法。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和他们聊聊我们偏爱的风格类型,然后让他们帮忙推荐店中合适的酒款。

3.不考虑配餐

去赴宴总少不了带瓶好酒,如果提前知道了菜单,我们可以参考菜式挑选合适的酒款。不过葡萄酒配餐博大精深,想要为每一道美食找出理想的搭配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好在我们的目标是寻找合适而非完美的搭配,所以,如果拿不准到底该拿什么酒配餐,那就选择经典百搭款,如长相思(SauvignonBlanc)白葡萄酒或者黑皮诺(PinotNoir)红葡萄酒。若是这两者也寻不到,那就来一瓶香槟(Champagne)吧。

4.偏爱低价酒

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品质不错的葡萄酒,这对酒迷们来说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甚至能带来不少成就感。可我们更要记住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耗费精力在低价酒款中寻寻觅觅,能得到满意结果的少之又少。当然也不必走极端去寻觅那些天价葡萄酒。一般认为,售价300-400元的葡萄酒就足够惊艳,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

5.不愿尝新

很多酒迷在买酒时锁定自己熟悉的产区,不管是旧世界的波尔多(Bordeaux)、里奥哈(Rioja)和托斯卡纳(Tuscany),还是新世界的纳帕谷(NapaValley)、库纳瓦拉(Coonawarra)和马尔堡(Marlborough),这些著名产区是我们最为熟悉,也是最常喝到的。不过如果能尝试新兴产区,或许会获得更多惊喜,因为这些小产区需要打开市场,酒庄和酿酒师会花费更多的心思来探索不一样的风格。

6.拒绝螺旋盖

至今为止,螺旋盖在世界市场上的接受度依然不高,不少消费者依然对它存有偏见,认为螺旋盖等于廉价葡萄酒。然而,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有不少知名酒商也正在使用螺旋盖替代软木塞,因为螺旋盖既可以避免软木塞污染,又经济环保。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螺旋盖的普及率很高,一些当地最负盛名的酒庄也正尝试螺旋盖封瓶。所以,如果在挑选酒款时对螺旋盖存有偏见,我们很可能因此错过一款好酒。

7.以貌取酒

不少人研究过酒标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证实与众不同的酒标设计确实更容易吸引在货架前举棋不定的消费者。许多精品酒庄也正是以独特的设计宣告自身的与众不同。然而,也有些大批量葡萄酒生产商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更换酒标,误导大众。所以选酒时仅通过酒标来判断,最后可能只买回一瓶平平无奇的量产酒。

8.不会退坏酒

人们总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液体,会在瓶中发生奇妙的变化。不过有的时候,由于储存不当等原因,变化不太美妙,葡萄酒就会变得不适合饮用。不少人担心退换出问题的酒款很麻烦,所以不愿意退换。其实,负责的商家都很乐意接受退回的问题酒款,因为这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在存储和运输方面的问题,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同样是帕克90分 有些酒凭什么贵几十倍?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酒哥荐酒不乏帕克90-93分以上的酒款推荐,但是往往买到手也就200不到的价格。可是2011年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帕克评分90-93,完税后的价格竟然要去到RMB5000元以上

类似的情况是,帕克在品尝了2000-2010十个年份波尔多之后,给39款佳酿100分满分。那这些获得帕克完美评分的佳酿卖什么价钱呢?看图:

图中看出,同样是满分,柏图斯(PETRUS)2000年份卖到33075欧元/箱,而2010年份的克莱蒙教皇新堡则只需要不到2000欧元/箱。

同样分数的葡萄酒为何价格相差会如此之多呢?这是个好问题。

对于大部分初入门的葡萄酒爱好者来说,评分相同的葡萄酒售价却不同,是件令人费解的事。

其实,一款葡萄酒的定价由多重因素决定,不了解的话,难免会吃亏。

情况一:帕克虽给高分,别的大湿或机构评分不高

目前,世界上最为知名的酒评家有杰西斯(JancisRobinson)、罗伯特帕克(RobertPaker)、詹姆斯萨克林(JamesSuckling)、蒂芬坦泽(StephenTanzer)、詹姆士韩礼德(JamesHalliday)等最知名的酒评机构包括《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以下简称WS)、《葡萄酒倡导家》(WineAdvocate,以下简称WA)和《葡萄酒爱好者》(WineEnthusiast,以下简称WE)。

帕克的影响力虽大,但别的酒评机构、和大师们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一款酒在不同的大师手中拿到的分数相差较大,价格自然涨不起来了。

酒评家之间的争论,最著名的是帕克与罗宾逊关于2003年柏菲酒庄干红葡萄酒(ChateauPavie,Saint-Emilion,France)的争议。

罗宾逊认为这家酒庄的酒荒唐可笑,因为它有令人倒胃口的过度成熟的芳香,波特酒似的甜味。它更让人想起晚收的金粉黛(Zinfandel),而不是带着青绿的波尔多。并且只给了12/20的分数。而帕克一直对柏菲的评分很高,甚至出现过满分,他给2003年份的Pavie打出了96分的高分!

同样的酒,在不同人口中也能的得出不同的分数,哪怕是酒评家,也会有分歧。

情况二:出生决定命运,葡萄酒也分阶层

法国名庄酒,单从酒的品质上来说,已经超脱了性价比的概念。就像你用LV的包包,并不是因为皮质好。你是在消费它的隐性价值,你是在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为自我的存在感买单,或者就是纯粹的用来投资。

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葡萄酒的阶层,就是人的阶层。

但是阶层不同,并不影响我们能拥有的幸福感。

一些知名酒庄,即使在年份表现不佳时,其价格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这就是品牌效应。最明显的依然是所谓的1855列级名庄,评分很多都在86-89分之间,但其价格依然能卖的比其他甚至95分以上的酒要贵。

譬如,同样获得RP100分及JR18分的2009吉佳乐世家拉慕林干红葡萄酒(E.GuigalLaMouline,CoteRotie,France),是法国罗第丘最富盛名、也是最重要的酒庄,但就世界范围来说,没有柏图斯那么有名,和2009柏图斯酒庄干红葡萄酒相比,价格相差7倍之多。但柏图斯贵为酒王,能有如此大的差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情况三:产区背景不同

大师们在评分时,并不会依据生产者的知名度和投入成本来估值葡萄酒(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你懂的~)。

不同的酒款,根据地域、风格、品种、和生产商的不同,性价比是不同的。一款产自苏玳的贵腐甜白葡萄酒,同样是人工颗粒精选,但它与澳大利亚或匈牙利生产的贵腐相同评分下,售价肯定不同。

产区的名声和威望,仍然是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勃艮第一级园有可能比新西兰最顶级的黑皮诺还要贵,而品质却不一定比新西兰的好。

情况四:同个品牌的酒,但年份不同

获得相同分数的优质葡萄酒,在适饮期之前,年份较老的葡萄酒通常价格会偏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值得陈酿的优秀葡萄酒需要同样优秀的环境条件才能储存,因此仓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陈酿时间的增加,葡萄酒本身的价值也在增加。

情况五:渠道和人为原因

有些酒庄/酒厂会大规模做市场宣传,品质先不说,但广告就已经满天飞了,像这种酒不卖贵一点,你以为他们真的会薄利多销?才怪!一定会比做广告之前贵很多。

另外,购酒渠道、购买对象、和运营成本的不同,也会产生相同评分、甚至相同酒款的葡萄酒价格不同。

总的来说,同分不同价,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和拉菲拿到同样的分数,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罗伯特帕克等大师的评分体系,只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参考指标。而大师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他必然对每个产区、葡萄品种、风格都有自己的一套严谨的标准,他们不会因为一个酒庄毫无名气,就给低分,也不会因为你是拉菲,就纵容一些。

当然,味觉因人而异,最好的品鉴者、永远不是罗伯特帕克,而是你自己。评分,偶尔也会掺杂一些商业因素,葡萄酒的世界是纯粹的,不纯粹的,或许是人的世界。

葡萄酒新手买酒攻略


购买葡萄酒,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时刻。送礼、参加饭局、升迁庆祝、想学酒、想灌醉女神,或者想女神灌醉自己。不管是什么理由,你肯定都希望能以最划算的价钱,买到一瓶好酒。

何谓好酒?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也许,其实只要你喜欢,就是一瓶好酒。

要买一瓶你喜欢的好酒谈何容易!就算像我这样的高手,都会经常在店里站了十几分钟都下不了手。后来我终于发现我的问题所在懂得越多,想得越多!况且,我想要喝的酒,跟我钱包和肝脏的承受能力是不成正比的。

现在我学聪明了,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只要觉得价格合理,甚至物超所值,我就买!买!买!绝不多想,每次尝试不同的产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品牌。踩了很多地雷,也巧遇很多惊喜。

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学酒,可能不是为了具备随时随地选出好酒的能力,而只是为了不吃亏。

酒没有喝过,你永远不知道好不好!没有人可以保证每次都买到好酒,要知道贵不一定好,所以只能尽量把买到好酒的可能性加大。根据我用首期换回来的买酒经验,只要避免以下几点错误,就能提高买到好酒的机率。

购买葡萄酒雷区

1.拒绝找人帮忙

我懂的,就像买衣服一样,刚进店就有销售员紧随左右,压迫感随即产生。我的手碰到哪件衣服都说适合我,每次买完衣服我都会后悔为什么没有进军模特界。而最大的压力,是不想销售看着我翻开那个价格标签。

买酒和买衣服差不多,我们不懂时尚,依然买了很多衣服。而买葡萄酒和买衣服最大的不同,是衣服可以试穿,葡萄酒却很少可以试喝。所以还是找店员帮忙吧,好的专卖店销售员一般都接受过专业培训,至少对自家店里的酒了如指掌,即使没有全部喝过,也一定品尝过店里大部分的选酒。所以不要觉得尴尬,直接找人帮忙,大胆说出你的预算:两百元左右,有什么好推荐,最好是左。

2.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当然,即使得知购买预算,范围依然很广。专业的销售员不会单凭价格就贸然给你推荐,他接下来一定会问你喜欢怎样风格的葡萄酒。这,恰恰就是很多人的崩溃点。

最常见的反应是,我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风格的葡萄酒。这反应看似荒唐(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谁知道呢!),但又合情合理(可能你根本不知道葡萄酒都有哪些风格)。

人就是这样,自己喜欢的,当成理所当然,不懂珍惜;自己不喜欢的,伤害自己最深,却刻骨铭心。其实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是从来没有想过。突然被问了,一时间也回答不上来。不要紧,至少你可以很快说出自己不喜欢什么风格。把你最刻骨铭心的不喜欢告诉店员,我不喜欢涩、我不喜欢甜、我不喜欢重口味......

3.选酒标好看的

并不是说酒标好看的酒不好,五大名庄之一的木桐(ChteauMoutonRothschild)就会找知名艺术家,每年设计不同的酒标,1973年份酒还找来了毕加索。但是,你要知道,酒标设计和酒的品质毫无关系。

如果你买酒只选酒标好看的,请暂停这一疯狂行为,那是一条不归路。但话又说回来,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就算酒一般,如果酒标好看,可能会加分。送礼的话,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对方也不懂酒。

4.不敢尝试新事物

先讲一件真人真事,一个人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喝到了一瓶把他惊艳到三天不想刷牙的意大利葡萄酒。可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忘了拍照。他决心要找回那瓶酒,于是到处问朋友、找供应商,试了很多相似的葡萄酒,但味道都不对。最终,他直接飞去意大利,终于找到了那个庄,喝遍了所有年份,但还是没有找到他记忆中的味道。

影响葡萄酒味道的因素实在太多:酒当时的状态、品饮的温度、当时的环境、你的酒友、你的心情、你的发型故事中的那个人可能再也找不到他记忆中的味道了。既然如此,何必执著于过去,还有千千万万瓶同样可以让你惊艳的酒在前面等着你呢。

5.学不了葡萄酒

别把有心就能学好之类的废话挂在嘴边。学习葡萄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上网看几篇文章就能提高水平。

学习葡萄酒等于嚼口香糖,是一个从有味嚼到无味的过程。听上去好像挺让人沮丧的,但嚼完吐出来之后,那清新的口气,和没嚼之前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水平。

每个人都可以学酒,直接喝就行了,这也是唯一的捷径。适量的酒精还可以让人脑洞大开,各种能力飙升。不然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大文豪都喜欢喝酒,因为酒是灵感的源泉。

6.害怕犯错

被奉为酒神的RobertParker在一次盲品中,10瓶酒只猜中了2瓶,仍然脸不红心不跳地和媒体谈笑风生。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这完全不会影响他酒神的地位。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不管多厉害的人,犯错都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因为我们终究只是人。酒神面对名利双失的风险都不怕,你还怕选错酒?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基本错误。葡萄酒的世界很神秘,但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遥不可及,没有必要自己把门槛推高。

同样是AOC级别的葡萄酒 为什么价格差距那么大?


首先我们先看AOC是什么?AOC是原产地命名控制,是法国最主要的农产品质量认定系统。它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级别。AOC可细分为大产区级AOC、子产区级AOC、村庄级AOC以及葡萄酒园AOC。

1.产区不同

不同的产区的知名度不同,价格也不同。勃艮第的特级园土地在2014年每公顷达到了4800万欧元。

2.葡萄品种不同

世界上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常用的约有100种,而流行的国际品种却仅有20种左右。在这些品种中,有的葡萄容易种植,有的葡萄却极娇贵,故此价格相差也大。

3.年份不同

葡萄酒年份指当年采摘葡萄的年份。由于不同年份的降雨量,光照,甚至当天天气对葡萄本身有着极大的影响,影响了其中的糖分,成熟度,酿造时候就会会成品有极大的影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在这里体现了。一个知名的好年份会使得葡萄酒的价格超过其本身的价值。

4.种植、采收方式不同

采用哪种种植方式,决定了葡萄本身的成本,很多名庄酒采用的高密度种植、低产量的方式,有利于出品更加复杂的葡萄酒。在单株葡萄藤上葡萄串越少,养分就越集中,品质就越高。在葡萄的采收期,使用人工采摘还是机器采摘同样影响了葡萄的成本。因此这种种植与采收的方式,酿造的葡萄酒价格极其昂贵!

5.酿酒师不同

酒界传奇米歇尔罗郎足迹遍布全球,据说要付出上百万美元的代价,才能请他到酒庄每年指导4次。酿酒师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但是,他却能将大自然的恩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6.是否使用橡木桶

不是所有AOC的酒一定会用橡木桶,购买一只225公升的全新法国橡木桶大约需要700欧元,摊在每瓶葡萄酒上的橡木桶成本大约为2.3欧元,约合人民币20多元。橡木桶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3年,这更大的加重了橡木桶陈酿的成本。

7.陈酿的时间

葡萄酒的陈酿可以让葡萄酒品尝起来更加美味。常见时间为12个月,16个月,18个月,20个月不等。时间可以改变一款葡萄酒中的水果风味,可以降低酸度和单宁。一款陈年的好酒充满浓郁的水果香气,果脯的味道,口感更加细腻。而陈酿一年则为每瓶葡萄酒增加1美元的成本,将葡萄酒储藏数年需要更多空间和金钱。

8.是否在适饮期

所有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些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确实会随着陈年时间的增加变得越来越美味。有些葡萄酒适饮期长达50年。

9.品质稳定性

葡萄酒的稳定性是指葡萄酒在一特定时间内不显示不理想的物理、化学及感官的变化。反之,即葡萄酒的稳定性受到了破坏。相对稳定的品质和风格是那些高端品牌得以口碑沉淀积累的关键原因。

10.酒塞不同

瓶装葡萄酒的酒体与外界接触的唯一通道是由软木塞把守着,由于天然软木塞本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质,密封瓶口不让酒液溢出。酒塞主要可分为:天然塞、聚合塞(胶合塞,填充塞)、复合塞(1+1塞)。在酒的包装上,除了酒瓶之外,成本最高的就是酒塞儿了。

11.产量不同

产量是决定葡萄酒价格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葡萄酒来说,稀缺是一种高效的价格催化剂。有些酒庄每年产量仅仅几千瓶,供需得不到解决,当然价格也非常昂贵。

同样是葡萄酒 为什么酒精度相差那么大?


经常喝酒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很多葡萄酒的酒精度是不一样的,不管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又或是香槟,这几款酒之间的精度数完全不一样,即使同样是红葡萄酒,酒精度数也不一样。不单单葡萄酒,平常喝的白酒、威士忌的度数也不尽相同。那么对于葡萄酒来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酒精度的差异呢?

酒精度对葡萄酒有哪些影响?

对于葡萄酒来说,酒精度的高低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葡萄酒的酒体。在英文中,酒体一词用body代替,指葡萄酒在口腔中所产生的重量或厚度。而酒精度越高的葡萄酒,酒体也越厚重,这是因为酒精可以给葡萄酒带来粘稠的状态。想象一下柠檬汁和全脂牛奶带给口腔的感受差异,酒精度高的葡萄酒会给口腔带来更多的厚重感,而不是像柠檬汁那般轻盈纤细。

影响酒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酿酒师的影响

俗话说,葡萄酒是酿酒师的身影,每个酿酒师在决定何时采摘葡萄时,都会根据酒庄的酿酒方法和一贯风格,在葡萄达到特定的含糖量和风味物质浓度时进行。这是决定葡萄酒酒精含量的第一步。

2.当年气候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暖和炎热气候的产区,葡萄光合作用强烈,果实积累的糖分高,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度高。寒冷和冷凉气候的产区,葡萄光合作用缓慢,果实积累的糖分低,从而最终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度低。

但每个年份的气候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而酿酒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年份葡萄很快就发展出成熟的风味而需要尽快采收,这时候糖含量可能还不够高,所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度就会低;而有的年份风味物质成熟缓慢,就需要晚采收,这样酿造的酒酒精度就会高一些。

3.成本的影响

一般而言,酒精度每高出一度,对葡萄原料质量的要求就高些。因为含葡萄里的糖量必须足够高才能两处高些度数的酒来。所以如果是正规厂家的,如果这一年葡萄酒的酒精度比每年高些,那基本可以说明这一年的葡萄质量比每年好。但也不一定,因为有的厂家会人工加入糖。

4.税收影响

例如:根据美国葡萄酒律法,在标注酒精度时,允许出现1.5%(酒精度)的误差。

美国法律明确指出,允许酒厂在产品上标注酒精度,对于酒精度在14%以下的葡萄酒,允许出现1.5%的误差;对于14%以上酒精度的葡萄酒,最高误差可达1%。

相比而言,欧洲律法更加严苛些。欧盟允许的酒精含量标注误差只有0.5%。考虑到大部分餐酒的酒精度在11.5%-14.5%,说起来,这个范围还是挺大的。从技术层面讲,就是允许酿酒师低估或者高估葡萄酒的酒精含量。

2015年《葡萄酒经济学》杂志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了10万款葡萄酒,发现新世界葡萄酒标上标注的酒度比实际酒精含量低了0.45%;旧世界酒标上的酒度比实际酒度低了0.39%。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税务问题,美国法律规定酒精度超过14%的酒缴纳的税金比14%以下的酒高。如此一来,本应标注14.5%ABV的酒厂为了少纳税,就会标上14%的酒精度。

5.认知惯性

另一个原因来自人们的惯性认知。随着气候日渐变暖,酿出的葡萄酒也越来越浓郁、成熟,平均酒精度也开始上升,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NapaValleyCabernetSauvignon的平均酒精度还只有12%-12.5%,虽说现在平均酒精度已经大幅上升了,但消费者的潜意识还停留在12.5%,认为这才是正常葡萄酒应有的酒精含量,看到15%-15.5%ABV的酒就不敢喝了,无奈酒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只能捏造酒精度数据了。

6.综合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地区的气候、葡萄品种、年份等因素都会导致葡萄的含糖量乃至葡萄酒酒精度有所不同。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为了改变葡萄酒的酒精度,各种技术被应用到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比如葡萄含糖度太高可用旋转锥体柱技术(SpinningConeColumn,简称SCC)来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度;而葡萄含糖太低则通过加糖工艺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

为什么很少能见到17度以上的葡萄酒呢?

1.酒精度太高,酵母无法存活

葡萄酒属于发酵酒中的一种,葡萄酒中的酒精就完全由酵母来控制了。早在19世纪,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就发现了发酵的原理,那就是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伟大而又神奇的酵母可以利用糖分继续顽强存活,排出酒精、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

然而即使能存活,这个环境对酵母来说也是十分艰辛的,毕竟酒精和二氧化碳都是身体代谢出的废物,谁也不能和它们待在一起愉快的生活。于是,当酒精累积越来越多,而酵母又被死死关在发酵罐中无法逃脱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因此,还未等到酒精发酵到17度,酵母君就已经灰飞烟灭了,这才导致葡萄酒酒精度永远上不了17度。

2.葡萄中的糖分不足以发酵到17%以上的酒精度

酒精是由糖分发酵而来的。在一升葡萄汁中,17克左右的糖可以转化为1%的酒精。要想达到17%的酒精,需要葡萄的含糖量接近290克每升。通常来说,酿酒葡萄的含糖量大概在200-250克每升,如果不经过特殊的处理,达到290克每升实在太困难了。即便是通过风干、冷冻抑或是别的方式使葡萄糖分浓缩,酵母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普通的葡萄酒很少能有17%的酒精度。

所以以上的两个原因就是我们在市场上看不到高于17度发酵型葡萄酒的原因了!

20元左右的进口葡萄酒你敢买么


在如今的葡萄酒市场上,20来块甚至价格更低的进口葡萄酒价格相当诱人,因此买的人也不在少数。咱姑且不讨论这些葡萄酒到底是真是假,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酿造一瓶葡萄酒到底需要多少成本吧!看完以后,就不知道你还敢不敢买了!

1、生产成本

(1)原料

如果将一瓶葡萄酒量化,保守计算平均也要三四斤葡萄才能酿出一瓶酒,而且有的远不止这么多。暂且不说酿成酒,就单买葡萄,几斤下来没个几十块肯定不成。而且酒庄还会对葡萄进行筛选,这也无形中增加了酿酒葡萄的成本。除此之外,不同葡萄品种的种植成本也不一样。像黑皮诺(PinotNoir)等葡萄种植条件非常苛刻,其成本自然也更高。

而且,不同葡萄园的土地成本不同,出产的葡萄成本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另外,葡萄产量也会影响成本。有时候为了保证葡萄的质量,酒农会人为的剪枝,而低产量则意味着分担到每串葡萄上的固定成本会增加。有时候,一些不可抗拒的天气因素也会增加葡萄的生产成本。

(2)酿造成本

酒庄采用的酿造工艺不同,带来的成本也会不一样。而且,压榨机、发酵罐和储存罐等昂贵酿酒设备都是影响葡萄酒成本的一大因素,而是否使用橡木桶,使用什么样的橡木桶都有可能增加葡萄酒的成本。此外,葡萄酒的熟成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昂贵的仓储设备等,也无形中增加了葡萄酒的成本,而完成酿造后的装瓶成本也应计算在内。

(3)包装

不同的包装风格自然成本不一,而这包装又包括外包装、酒瓶本身、瓶塞、瓶封、酒标等,都应算到包装成本范畴,尤其是软木塞价格更高。而一些酒庄还会专门聘请设计师对酒标图案进行设计,再加上个别酒庄在酒标和瓶身上设置的防伪标识等更是增加了葡萄酒的成本。

(4)人力

不论是葡萄园的种植采摘,还是管理工作,或是酒庄对葡萄的筛选和酿酒等一系列过程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虽然有些可以用机器完成,但一些特殊的葡萄酒酿造或葡萄园环境要求必须采用人力完成,如有的小块、孤立或者陡峭的葡萄园只能采用人工采摘葡萄,这时候劳动成本自然也就增加了。另外,酿酒时酒庄一些技术人员,甚至外聘知名酿酒师等高额费用等都是一笔巨大的开资。

(5)其它

葡萄本身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葡萄的成本:对于一些需求较大的葡萄品种,如果供不应求,其出售价格自然也会增加。另外,对于品质优异、产量稀少的葡萄,尤其是好年份的葡萄要价也会更高,如果还是产自知名产区的特级葡萄园,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好的风土会通过影响葡萄的生长进而影响其价格。

2、运输成本

葡萄酒就地销售的情况是有,但对于一些需要运到其它地方销售甚至出口的葡萄酒来说,其运输成本也应计算在内,不同的运输方式要价不同,时间成本也会相应不同,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而除了物流的费用,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特殊设备更是增加了其成本。因为葡萄酒的运输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储存状态,因此保证恒温恒湿的同时更要防止葡萄酒受震动等影响。

3、分销成本

由生产商直接销售的情况很少,因此在到达消费者手中前,葡萄酒需要通过代理商、分销商或者零售商等渠道来进行销售。而在这整个销售过程中,每一条销售途径都会有不同额度的成本附加费。

4、税收

葡萄酒商在进行葡萄酒交易时要缴纳消费税、增值税或销售税等,而税收的额度也会根据政府相关规定以及酒品的具体消费量而定。这些都将相应地加到葡萄酒身上。而如果你享用的是进口葡萄酒,那么你还要为进口关税买单。

5、品牌和名人效应

有时候消费者宁愿多花一点钱去购买更有保障的产品,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品牌效应自然会带动价格的上涨。此外,专业人士的好评更是能大大帮助葡萄酒进行推广和营销,如果人人都想要满分酒,那么其价格自然也会骤增。

6、供求关系

品质优秀的葡萄酒销路自然不用愁,甚至还能在供求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在一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就算提高物价也照样有人买,因此为了更多的利润,销售商自然不会放过提价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一些产量有限,或者稀有优秀年份来说,葡萄酒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7、其它

葡萄酒的价格除了取决于以上因素外,更取决于葡萄酒最终呈现的感官特征。我们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因此品质优秀的葡萄酒要价自然更高。如果再加上产量稀少或者市面上不常见的话,其价格更是昂贵。此外,葡萄酒品质的稳定性以及是否处于适饮期、是否有投资价值,甚至是你购买的途径、消费的场合等都有可能影响其价格。

出国怎么买葡萄酒更划算?


随着天气越来越好,很多人都开始打点行囊,准备去大玩特玩一圈,而出国游也成为近期的热门。各位酒粉在异国他乡领略美好风情的时候,除了吃饭、赏景,最开心的当然就是购物啦!的确,除了购买一些奢侈品,很多葡萄酒在国外购买也是十分划算的,不仅可以免去高额的关税,还有机会淘到很多国内找不到的高品质小众酒。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购酒水很深,如果买不好很可能比国内还要贵。那么,出国游买什么葡萄酒更划算呢?

买什么样的酒更划算?

从国外背酒回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加上葡萄酒对储存环境的高要求,并不是所有的酒都值得千里迢迢的背回来。因此,要重点挑国内不易买到,或国外价格有明显优势的酒。

1.顶尖高端酒

诸如澳洲的奔富葛兰许、美国的啸鹰酒庄,这些新世界的顶尖高端酒非常值得买,退税后有时可以比在国内购买便宜很多。

2.波特、雪莉等高端加强酒

很多加强型葡萄酒由于在国内市场相对小众,一些高端产品只有在相对专业的酒窖或者专卖店才能买到,但如果你有幸去葡萄牙和西班牙,可以带两瓶加强酒回国。

3.国内少见的小型精品酒庄酒

在国外买酒也是一个寻宝的过程,有些很好的葡萄酒由于产量限制,因此在国内非常少见,例如法国小农香槟,意大利高质量的兰博鲁斯科,都是可以入手的选择。

4.老年份葡萄酒

在欧洲的一些有历史年代感的酒铺中,去淘价格便宜、非名庄的老年份葡萄酒也是不错的。这些酒铺会有良好的存酒环境,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哪里买酒更划算?

可以买到葡萄酒的地方有很多,但哪些地方更容易买到价格相对便宜的葡萄酒呢?

1.机场免税店

机场免税店是很多人出境购物的首选,但千万别过分迷信。如果你有去机场免税店够酒的打算,应该先做好考察,了解下国内的价格。

2.当地人常去光顾的、可支持退税的酒铺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打听下当地人常去并也可支持免税的小酒铺,能挣到本地人的钱,说明这家店确实有优势,值得去看看。

3.酒庄

如果旅途过程中安排有酒庄游,直接去酒庄购买最方便不过了,与庄主聊聊天,去葡萄园里转一转,尝尝酒庄中不同系列的葡萄酒,最后再决定购买哪些。既收获了好酒,同时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一次可以带多少酒入关?

首先,对于不满16周岁者,禁止携带酒水入境。其次,香港、澳门地区居民及因私往来香港、澳门地区的内地居民,可以携带12度以上的酒精饮料限带1瓶(750ml以下),但以上规定不适用于短期内或当天多次进出境旅客携带进出境物品。再次,从其他国家入境,12度以上的酒精饮料限带2瓶(1.5升以下)。此外,如果携带的葡萄酒超出标准规定,就需要缴纳税费,酒类的税率为50%,包含葡萄酒、啤酒及蒸馏酒等酒类。应缴税额的一般计算方式为:应缴税额=完税价格*50%。

需要注意的是,在免税店购买葡萄酒要留好小票,并且把酒放在商家提供的透明袋子中,在抵达最终目的地之前不可拆封。例如,你从巴黎机场买了两瓶酒,你的最终目的地是西安,中途要在北京首都机场转机,那在抵达西安之前密封袋是不能被拆开的,否则这两瓶酒就不能被带上飞机,只能另行办理托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如果在日本等国家的机场转机,最好向店员咨询,因为这些国家机场在转机时是禁止乘客携带酒水的。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这些买酒的注意事项,还要做好葡萄酒的保护,例如避免高温、强光、震动等,最好是采用包装盒、充气柱等对葡萄酒进行保护再放入皮箱,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用衣服、毛巾等对酒进行包裹。如果是在旅途过程中买酒,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不要将酒放在高温的后备箱中。最后,千里迢迢带回的葡萄酒在一定时间内都会香气封闭、口感寡淡,这就是所谓的晕瓶现象,最好将它们放入合适的储存环境中,两到三周后再开瓶。

小贴士:哪些机场免税店值得去看看?

众所周知,机场的免税店是个非常好的购物去处,而在全球众多的机场免税店中,巴黎戴高乐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意大利罗马菲尔米奇诺机场、西班牙巴塞罗那机场、墨尔本机场和悉尼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阿联酋迪拜机场是公认的适合挑选葡萄酒的地方。其中,有的店铺以难以拒绝的合适价格著称,有些则是以很多好货而闻名。

警惕:买葡萄酒酒的8大误区


有人说葡萄酒最迷人的时刻就是开瓶的时候,因为不到拔出瓶塞,斟上一杯,浅尝一口,我们都无法真正确定一款酒的风味。不过如果我们一个不慎挑错了酒款,这迷人的时刻也有可能变成最失望的一刻。选酒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即便是入酒圈多年的老手也有可能犯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误区是我们在挑选酒款时需要小心避免的。

1.仓促选择

如果临时被邀请参加派对或聚餐,大部分人都可能没有时间去熟悉的商店买酒,而是就近找一家店买一瓶。可在陌生的店铺中我们没有了熟悉的店员为我们介绍,或许还无法找到熟悉的酒款,最后可能就在快要迟到的时候挑一瓶看着顺眼的带走。然而这般仓促的决定,往往都不会带来惊喜。所以在买酒时,尽量选择一家口碑好的商店,再多给自己点思考的时间。如果实在是没功夫挑选的话,不如选择别的替代品。就算没有酒也比一瓶让人失望的酒强。

2.不与店员沟通

不少人在选酒时都不喜欢和店员接触,一部分人可能是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怕露怯,还有一部分则是将葡萄酒销售等同于超市卖场的推销员,怕被忽悠。其实,许多精品葡萄酒商店中的销售人员都是立志走侍酒师职业道路的人,也是其公司悉心培养的对象,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十分乐意和到店的顾客分享自己对酒款的看法。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和他们聊聊我们偏爱的风格类型,然后让他们帮忙推荐店中合适的酒款。

3.不考虑配餐

去赴宴总少不了带瓶好酒,如果提前知道了菜单,我们可以参考菜式挑选合适的酒款。不过葡萄酒配餐博大精深,想要为每一道美食找出理想的搭配需要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好在我们的目标是寻找合适而非完美的搭配,所以,如果拿不准到底该拿什么酒配餐,那就选择经典百搭款,如长相思(SauvignonBlanc)白葡萄酒或者黑皮诺(PinotNoir)红葡萄酒。若是这两者也寻不到,那就来一瓶香槟(Champagne)吧。

4.偏爱低价酒

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品质不错的葡萄酒,这对酒迷们来说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甚至能带来不少成就感。可我们更要记住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耗费精力在低价酒款中寻寻觅觅,能得到满意结果的少之又少。当然也不必走极端去寻觅那些天价葡萄酒。一般认为,售价300-400元的葡萄酒就足够惊艳,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

买葡萄酒要避开这几个误区


真金不怕火炼,道理需要考验!相同的问题,经常会被不同的朋友问及,今天小编将葡萄酒的几个选购误区整理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1、价格越高,品质就越好

有些人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一瓶葡萄酒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说产地、葡萄品种、酿酒师酿造技术、品牌以及年份等等。葡萄酒的价格并不能简简单单的和酒的质量划上等号,这么宣传也只不过是销售商一家之言罢了。

2、橡木塞的葡萄酒比螺旋塞的要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瓶具有储存价值的葡萄酒肯定是用橡木塞封瓶的,只有便宜的日餐酒会使用螺旋塞封瓶。这不免会认为橡木塞的葡萄酒比螺旋塞的酒要好上很多。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需要长时间熟成的红葡萄酒来说,用橡木塞封瓶,可以使少量空气进入,帮助酒液柔化单宁,增加其复杂性。但对于新鲜易饮、果味浓郁的葡萄酒来说,用螺旋塞可能更便宜,因其良好的密封性有助于保持其新鲜的果味儿。所以并不能因使用是橡木塞还是螺旋塞就能武断的认定葡萄酒的品质优劣。

3、挂杯好,才是真的好

有时去参加酒商的品鉴会,就不时能看到酒商会那挂杯的好坏来判定酒品质的好坏。其实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酒液酒精度的高低、含糖量的多少以及甘油都会影响酒液的挂杯。但酒精度、含糖量并不会和葡萄酒的质量产生直接关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没有关系。

4、葡萄酒是需要醒酒的

知道葡萄酒需要醒酒,这说明是懂得一些葡萄酒常识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葡萄酒醒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酒液中的单宁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快速氧化,其香味也会随着氧化的过程逐渐散发出来,而葡萄酒的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醇厚和柔和。那么有哪些是不用醒酒的呢?

A.年轻的干白、桃红、半甜或甜型酒不需要醒酒。干白通常是最不喜欢空气的,空气会氧化干白使其清新的花果香气快速挥发;年轻的桃红还有半甜、甜型的葡萄酒同样都是以清新、自然的花果香气为主,所以也不需醒酒。

B.起泡酒不需要醒酒。起泡酒的特色就是它一连串的气泡,开瓶之后气泡会逐渐散失,如果将起泡酒也去醒酒的话,那不就是加速泡泡的散失速度吗?

C.加强型葡萄酒不需要醒酒。如果大家了解加强酒的酿造方法就理解加强酒为什么不需要醒酒了。因为它在发酵进行中人为地加入酒精杀死了酵母菌,所以加强酒从开瓶之后它的香气和口感基本不会变化,开瓶即饮就可以了。

D.年轻的红葡萄酒(博若莱新酒)以及以新鲜果香气息为主的干红(绝大多数的智利、澳洲干红)也不需要醒酒。

5、重瓶凹瓶是好酒

雕花重瓶卧木箱,烫金凹凸不干胶。这是国人对葡萄酒最为直观的认识,如果一瓶酒品质的好坏能直接从外观上能看出个好歹来,那么绝大数的酿酒师就可以光荣下岗了。瓶底深却有实用价值,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积存酒内的沉淀物。这一点对于那些早期葡萄酒生产中尚未有低温结晶技术的酒农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今酿酒技术大大提升,因此不再需要用凹槽来解决沉淀与结晶等问题,更不能通过红酒底部凹槽的深浅来判断酒的好坏了。

什么样的葡萄酒值得一买?


对于不太熟悉葡萄酒的你来说,第一次独自挑选葡萄酒似乎还是有点困难的。用来酿制葡萄酒的葡萄种类繁多,不同产酒国家也各有各的特色,不同年份的收成情况更是无法推测,这些因素都可能让你在花钱买酒的时候感到十分困惑。实际上,按照最传统的观点,越贵的酒可能品质也越高。然而,饮用一些价格不是特别贵的酒品也可能非常体面。当然,自己的嗅觉和味觉才是评判一款葡萄酒好坏的重要工具和标准。如果你喜欢所品尝葡萄酒的味道,那么,这就是值得你买的一款葡萄酒。

以下内容介绍的是如何挑选一款既好喝又不贵的葡萄酒品。

1、温暖国家的凉爽气候葡萄酒

如果你选择了一款来自温暖产酒国的葡萄酒,那就应该仔细查看酒标上是否有CoolClimate(凉爽气候)的字样。如果有,就说明这些葡萄酒拥有非常精致的芳香和味道。

2、带有特定等级标识的葡萄酒

可以找一些带有DOC、DOCA、DOCG、DO或AC字样的酒品,因为这些字样可以说明此葡萄酒具有一定的品质。

3、仔细查看木塞的长短

如果某款葡萄酒的木塞比较长,就意味着它会随着陈放时间的增加而变得越好。要知道,这种长木塞就是为这类葡萄酒而设计的。

4、葡萄酒的酿造年份

天气状况对于某年最后所产葡萄果实的影响会很大,因此,如果某年的夏季来得过早或是出现了寒冬天气,葡萄园就会承受很大的风险。如果某地区在2004年时度过了一个漫长又炎热的夏天,你就可以努力找出此年份的葡萄酒了。

(以下是有关品鉴葡萄酒的常识)

5、不应用酒倒满整个葡萄酒杯

向酒杯中添加杯容量的1/3即可,这样,葡萄酒的风味就会在酒杯中慢慢释放出来。

6、喝前摇一摇,再闻一闻

用手摇晃一下酒杯,葡萄酒的芳香就会散发出来。此外,还可检查一下酒杯中的葡萄酒是否有气泡。如果静止红葡萄酒中出现了气泡,就可能是葡萄酒在酒瓶中发酵的结果。许多白葡萄酒也会出现少量的气泡,这属于正常现象。

7、品尝葡萄酒

一款葡萄酒如果酸度较高,往往是因为它还很年轻。当然,即便带有更多单宁的酒品,也未必适合久藏。如果葡萄酒的风味在口中存留的时间越长,说明此葡萄酒的品质就越高。

8、其他建议或意见

一旦发现了某款自己十分喜爱的葡萄酒,就考虑买下一箱。如果你以桶装的形式购买葡萄酒,还可以享受许多零售商提供的打折优惠。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