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有哪些专题。这篇关于《波特酒vs雪利酒:两者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说到加强型葡萄酒,波特(Port)和雪利(Sherry)也许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两种加强型葡萄酒。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异同呢?
历史
波特酒的历史与英国人紧密相关。1703年梅休因条约(MethuenTreaty)签订后,英国商人被允许以低税进口葡萄牙葡萄酒。当时英国与法国之间的战争导致法国葡萄酒受到排挤,葡萄牙酒成为英国人的心头好。但是葡萄牙至英国的长途旅行往往导致葡萄酒变质。此时加强型葡萄酒(波特酒)被发明出来,以改善运输过程中的航运效率以及葡萄酒的保质期。
而雪利酒的历史则更加久远。西班牙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便有关于雪利酒的记载。长期以来,雪利酒一直只在西班牙国内流行,直到1587年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将其带出西班牙,雪利酒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
命名来源
波特酒虽然由葡萄牙著名港口城市波尔图(Porto)而得名,因为所有的波特酒要在波尔图市的酒窖中进行陈酿。但是,波特酒的真正产地却并不是波尔图市,而是位于流经波尔图的杜罗河(Douro)上游两岸的河谷地带。
雪利酒则以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Andalucia)的赫雷斯小镇(Jerez)的名字来命名。雪利酒的酒标上会有Jerez-Xeres-Sherry字样,它们分别是赫雷斯小镇的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的拼写。
葡萄品种
酿造波特酒的法定葡萄品种多达80余种,但最常见的酿酒葡萄则集中在以下5个品种之中:
国产多瑞加(TourigaNacional)
国产弗兰卡(TourigaFranca)
罗丽红(TintaRoriz)
红巴罗卡(TintaBarroca)
猎狗(TintoCao)
雪利酒的酿酒葡萄则相对简单,法定的品种只有3个白葡萄品种,分别是:wwW.jIUKU365.CoM
帕洛米诺(Palomino)
佩德罗-希梅内斯(PedroXimenez,简称PX)
麝香(Moscatel)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有机葡萄酒≠天然葡萄酒?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天然葡萄酒(NaturalWine)和有机葡萄酒(OrganicWine)都是近年来葡萄酒界的热门话题,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让许多人迷惑。那么,天然葡萄酒、有机葡萄酒究竟与普通的葡萄酒有什么区别?这两者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有机葡萄酒:提倡自然耕作
我们先从比较有机葡萄酒说起。所谓的有机葡萄酒,指的就是酒庄以有机种植(OrganicViticulture)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也就是说,有机葡萄酒的定义主要集中在种植──葡萄园不得使用人工化学制剂,如肥料、除草剂、农药或是杀菌剂等。
许多欧洲国家的有机认证,只限于农地耕作层面;相比之下,一些新世界葡萄酒产国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对有机的定义则还包括生产和包装层面。
换句话说,有机种植的葡萄在采摘之后,酿酒师仍然可以使用添加剂、防腐剂等,因此我们才有天然葡萄酒的定义。
天然葡萄酒:不使用任何添加剂
众所周知,葡萄酒产业一直以来都非常依赖各种人工添加剂。大家都知道酿酒师会在葡萄酒里添加二氧化硫,以增强葡萄酒的抗氧化性。而硫化物则是最为人所知的葡萄酒添加剂了。此外,像阿拉伯胶(Gumarabic)、紫米加(Megapurple)等合乎法律、能够提高葡萄酒品质稳定性的添加物也被广泛应用于酿酒过程中。
阿拉伯胶来源于豆科的金合欢树属的树干渗出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之中,是安全无害的增稠剂,有助于稳定葡萄酒的风味,还可以缓和廉价葡萄酒里面的干涩的单宁口感。
而所谓的天然葡萄酒,就是完全采用纯天然工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酿造的葡萄酒。不过,这个定义实际上有些模糊,这也是目前业界对天然葡萄酒的界定仍然存有争议的原因。
不过,从目前的定义来看,天然葡萄酒实际上就是有机种植的葡萄在酿酒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的葡萄酒。因此,天然葡萄酒一定是有机葡萄酒,但是有机葡萄酒未必属于天然葡萄酒。
除了天然与有机葡萄酒之外,听起来比较玄乎的生物动力葡萄酒(Biodynamics)也是让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所谓的生物动力学种植法与有机种植实际非常接近──有机耕种期望人类停止所有对于环境的破坏,而生物动力学种植法着重在如何补救已被破坏多年的种植环境。也就是说,生物动力生物动力学种植法实际上包含部分有机种植的理念,但更强调人类耕作与天然物质以及天象星象的配合。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有机种植、生物动力学种植还是天然葡萄酒,它们都不一定保证能酿出最好的酒。实际上,由于天然葡萄酒完全不使用添加剂,其酿酒稳定性要比普通的葡萄酒略低。在味道上,有机葡萄酒一般与普通的葡萄酒差别不大,而天然葡萄酒往往由于天然酵母的使用而口味独特,甚至有人将其形容为带有酸啤酒的味道。此外天然葡萄酒更需要比较理想的存酒环境,同时应该在买入后1年内喝掉。
为什么单一园≠独占园?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酒标上常见的SingleVineyard和Monopole,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与葡萄酒的品质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什么是单一葡萄园?
所谓的单一葡萄园(SingleVineyard)一词,多见于新世界葡萄酒的酒标之上,但是单一园的概念雏形可以说是来源于极其注重风土的法国勃艮第(Burgundy)。顾名思义,单一葡萄园指的就是酿造该酒的葡萄全部来自同一个特定的葡萄园。
单一园葡萄酒的出现,来源于酿酒师对于风土和自然的高度重视以特定葡萄园为界限,可以最大程度汲取葡萄园的精华,使葡萄酒尽可能地展现该葡萄园的风土特性。早在中世纪的勃艮第,修士们就依据不同风土而划分葡萄园,将各具风土特色的葡萄园用围墙分割开来,这样可以确保不同葡萄园的葡萄酒能够充分发挥葡萄园的风土特色,而这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单一葡萄园。
不过,固守传统的法国人并不喜欢在酒标上标示SingleVineyard的字样,例如,大多数勃艮第地区级葡萄酒都以其葡萄园的名字或其生产地的村名命名,即使它们符合单一园葡萄酒的定义。
到了新世界,许多酒庄则更加愿意标榜其高端葡萄酒的单一园身份。在美国,相关法规对单一园有明确的规定,只有95%的葡萄来自某个特定葡萄园的葡萄酒,才能在酒标上标注SingleVineyard的字样(或是直接标示葡萄园的名称)。
由于单一葡萄园与其它葡萄园相互隔开,不管它的面积大小,大部分酒庄都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因此,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单一园葡萄酒要比同等级的葡萄酒品质更佳,也更能体现产区的风土特征。
独占园又是什么意思?
独占园(Monopole)的定义相比单一园更进一步,指的是只由一个酒庄或酿酒商占有的单一葡萄园,换句话说就是酒庄独自占有的一个单一葡萄园。
独占园体现出酿酒者对风土的极致推崇。由于葡萄园价格高昂,一个酒庄独占整个葡萄园的例子并不普遍,例如在勃艮第,Chambertin园就由28个酒庄共同拥有。
单个酒庄独占整个葡萄园,势必会对其更加精心管理和呵护,因此独占园葡萄酒与单一园类似,品质相比普通葡萄园的葡萄酒普遍更高,价格也更加昂贵。而且独占园往往面积较小,产量非常有限,更进一步推高了独占园葡萄酒的价格。
单一园独占园
显而易见,从定义上来说,独占园葡萄酒必定是单一园葡萄酒,而单一园葡萄酒则未必是独占园葡萄酒。以上述的勃艮第Chambertin园为例,多个酒庄可以在Chambertin园生产单一园葡萄酒,但由于Chambertin园属于多个酒庄共有,因此并没有Chambertin园的独占园葡萄酒。
由于单一园和独占园都是某个葡萄园特定风土特色的集中展现,对于喜欢某种风土特色的人来说自然是最佳选择,但对于许多并不喜欢某地风土的人来说,却未必是最好喝的葡萄酒。
老酒和新酒在喝法上到底有何不同呢?
所谓老酒,是指储存了一定年限的酒。在漫长的存放过程中不断汲取岁月精华,自然产生多种酯类物质,更加醇香宜人。
陈年白酒具有越老越香的特点,比新酒更醇香,这也是老酒价格远高于新酒的重要原因。老酒因价值不菲,且极具收藏价值。因此,在品尝陈年老酒时不可随意,如果方法得当,会更能品出其中之味。
一、喝老酒要循序渐进
如果你平时喝的是刚出厂一两年的新酒,给你一瓶出厂后存放5年以上的老酒,你会感觉嘴唇接触酒体后,老酒明显比新酒更为软滑,香气与口感比新酒好很多。
但别急着喝,储存10年,20年或者30年以上的老酒,要循序渐进,先喝储存5年左右的,让你的味蕾慢慢适应,一点一点感受老酒的魅力,相信你会深深爱上老酒。
二、怎样合理饮用老酒?
1、酒杯。老酒足够醇香,因此酒杯选择不用太大,可选用2-3钱的小酒杯,以陶瓷酒杯最佳。用大杯品尝老酒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千万不要用一次性塑料杯和纸杯喝老酒,这样一杯老酒就会费掉!
2、分酒器。分酒器的选择需要根据人数来定,一般来说,选用100-200ml的分酒器最为合适,而选用陶瓷分酒器更佳。
3、醒酒。打开一瓶老酒先别急着喝,先用嗅觉感受一下老酒的独特陈味,老酒如女人一样,一千种老酒有一千种不同的味道。然后慢慢的把酒倒入醒酒器中醒10-20分钟。因为酒分子在瓶里沉睡了这么久,它们和空气充分接触以后会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氧化一下),同时轻轻晃动醒酒器,边欣赏老酒的颜色,酒花等,边感受其满屋生香魅力。
4、饮用。醒酒结束后,就可以饮用了,前面3杯不可经过舌头的前半部分,一口一杯。为了让口腔和整个味觉、嗅觉系统适应陈香味。从第4杯开始,再将酒杯送到唇边,轻巧地、缓缓地呷一小口,在嘴里细细抿品,然后轻咂嘴巴,于慢慢品评中将酒咽下,自然发出咂或嗒之声。酒下肚之后,迅速哈气,让酒气从鼻腔喷香而出。
5、勾兑。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储存10年以上的老酒(尤其是低度老酒,是勾兑出一杯上等好酒的催化剂)酒按1:1比例自行和高度新酒勾兑在一起,口感觉绝对超乎想象,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节新老酒的比例。这样一瓶普通的新酒的口感质量会飞跃几个层次!如果你得到一坛高度新酒,想长期存放,不如加入10%-30%的低度老酒,这样能加速新酒的自然老化陈香。
6、不要掺酒。有人喝完老酒以后习惯喝点啤酒、红酒及洋酒或者其他香型的酒,俗话说的掺酒,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掺酒喝,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老酒的陈香比较持久,当你每次打嗝都能再次感受到老酒的陈香,这也就是回味,也只有陈年老酒才可以做到。掺酒后,老酒的品尝过程中的回味阶段就会被掩盖掉。
三、老酒并不是越老越黄
很多人都认为酒越老越黄,越老越黏稠(俗语拉粘),其实一瓶普通的白酒出厂的时候颜色只是微微有一点黄或者是无色。
但老酒是有生命的,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存放,瓶里酒的颜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慢慢从当初的无色,放个三五年后开始变化,十几年以后开始微黄,但是老酒的黄需要在灯光下才可以细微的看出来,不会很明显。
几十年以后就会变成微微有点绿的黄,而并非是越老越黄,只是微黄而已。
世界两大白葡萄霞多丽vs长相思到底有何差别 又如何配餐?
对于初尝葡萄酒的入门者来说,口感清新、容易入口的白葡萄酒是更平易近人的选择。而在白葡萄酒里面,霞多丽(Chardonnay)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无疑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两个品种。那么,这两者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来源
霞多丽起源于法国的勃艮第(Burgundy)产区,通常与另一种勃艮第的标志性葡萄黑比诺(PinotNoir)比邻而居;而长相思则源于法国波尔多(Bordeaux)和卢瓦尔河谷(Loire),常与其它波尔多品种如美乐(Merlot)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等相邻。
种植面积
虽然两者都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葡萄品种,但是霞多丽显然种植面积更广,达到49.1万英亩,而长相思在全球的总种植面积也达到27.2万英亩。
风格
与其它白葡萄品种相比,霞多丽的酒体和口感偏丰满浓郁,包含柠檬、青苹果、甜瓜、香草和榛子等香气。作为少有的能够进行橡木桶陈酿的白葡萄品种,陈年后的霞多丽更会带有奶油、香草等风味。
相比霞多丽,长相思葡萄酒酒体更加轻盈,香气则异常芬芳,带有独特的青草、鹅莓和接骨木花的香气。口感很干,酸度高,酒体介于轻盈到中等之间。清新酸爽的长相思适合在年轻时饮用,不适合长时间陈年。
产区
无论是霞多丽还是长相思,它们都是世界各地葡萄酒产区常见的品种,在新世界和旧世界都非常普遍,这也使得我们在购买的时候面临更多的选择。
霞多丽
在旧世界的勃艮第(Burgundy)产区,霞多丽会发展出独特的矿物味;而在温暖的加州和澳大利亚等新世界产区,霞多丽则带有丰厚的热带水果气息。
长相思
在长相思的故乡波尔多,当地出产的长相思白葡萄酒大多为干白,酸度高、酒体轻,经过橡木桶陈年还会带有如坚果奶油般的质地;而在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长相思则通常不经过橡木桶陈年,带有简单清新的绿色水果风味。
新西兰的长相思则是新世界的代表,有以青椒和醋栗为代表的浓郁香气,还会带有百香果、柠檬草和矿物质等风味,酸度高,酒体轻至中等。
价格
由于霞多丽适合在橡木桶中长时间陈酿,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顶级白葡萄酒,除了少量德国雷司令(Riesling)之外,几乎都是霞多丽白葡萄酒,尤其是法国勃艮第伯恩丘的特级田霞多丽,例如零售价超过3万元人民币的罗曼涅康蒂庄园蒙哈榭特级园白葡萄酒(DomainedelaRomanee-ContiMontrachetGrandCru)。
相比之下,长相思则物美价廉,由于适合在年轻时饮用,长相思的平均价格要比霞多丽低一些,一瓶品质很好的新西兰长相思也不会太过昂贵,大多集中在100~200元人民币之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
配餐
霞多丽葡萄酒由于酒体丰满,可以搭配各种加入了黄油的菜肴,比如加入黄油的扇贝和煎大比目鱼。吃各种意大利面或者烤猪肉的时候,喝点霞多丽葡萄酒也是很不错的享受。不过,经过橡木桶陈酿的霞多丽葡萄酒不适合搭配生海鲜。
而酸度较高的长相思,在配餐方面则更加灵活,经典的搭配包括贝类海鲜(牡蛎、蛤蚌、虾)、鱼(微烤或清蒸)、沙拉以及各种开胃小菜。
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逛展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这个是来自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那个是来自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有的可能会问新世界的葡萄酒怎样怎样,旧世界的葡萄酒怎样怎样。那么,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其实,新旧世界葡萄酒并不指代优劣区别,它主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
1、主要国家及分布地区
旧世界葡萄酒指代在葡萄酒发源地生产的葡萄酒,比如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希腊、黎巴嫩、以色列、克罗地亚、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瑞士等。
新世界葡萄酒大多来自殖民地国家,比如美国、新西兰、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等。
2、不同的历史与传承
旧世界国家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葡萄种植、酿造工艺不断传承。一般来说,旧世界大多数葡萄酒都代表着一种家族传承,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
而新世界葡萄酒酿造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约只有200-300年的历史。新世界葡萄酒酿的酿造商在酿造葡萄酒时更多的彰显着创业奋斗精神,葡萄酒的风格也比较多样。
另外,旧世界注重精耕细作,且多为人工耕种,亩产限量也较为严格,有的还讲究小产区、穗选甚至粒选,因此其产量一般少而精。新世界葡萄酒多以机械化生产为主,亩产限量较为宽松,因此产量较多,甚至有的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
3、葡萄酒法规
旧世界葡萄酒行业管制较严格,对产区、葡萄品种、产量、采摘方式和酿造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新世界在葡萄酒法规方面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此,新世界的葡萄酒酿造风格差异较大。他们会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不断酿造出更好的葡萄酒,因而具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4、葡萄酒年份差异
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对每个地区的风土特性特别重视,他们一般不进行人为干预,因此,不同年份的气候差异往往给葡萄酒带来不同的风味。
新世界葡萄酒大部分风土个性并不是特别明显,因而不同年份对新世界葡萄酒来说没有那么大差异。
5、气候与葡萄酒风格差异
一般来说,旧世界相对气候较冷;酿造的葡萄酒酒体较轻,酒精度较低;旧世界葡萄酒风格内敛,整体复杂而又优雅。
新世界大多气候更炎热;所产葡萄酒酒体更饱满、酸度低,果味更浓郁往往酒精度较高;新世界葡萄酒往往带有更为明显的品种特色,以花果香味为主,奔放易饮。
新世界葡萄酒在旧世界酿造理念的基础上,加入了时代的元素,使得生产出的葡萄酒颇具潮流感。采用工业化生产的葡萄酒,无个体差异性,产品品质一般不相上下。因此,新世界的酒庄则精于技术。
旧世界葡萄酒因历史悠久,酿酒理念也颇具古典主义风格。另外,旧世界注重葡萄酒的复杂性及平衡感,葡萄酒的整体档次一般差别较大,旧世界酒庄以风土为傲。
6、葡萄品种
旧世界一般采用世代相传的葡萄品种,不轻易改变;新世界葡萄品种的选择相对较自由。
7、酒塞
旧世界葡萄酒多需在陈年过程中不断发展,并不断柔化单宁和口感,进而发展出更多复杂的香气,因此基本采用透气性良好的软木塞封瓶。而新世界葡萄酒一般会采用螺旋盖封瓶,开启也比较方便。
8、葡萄酒命名风格
旧世界土地意识比较强,多用葡萄产区来命名葡萄酒。认为葡萄酒彰显更多的不是葡萄本身的不同,而是各地区土地的特色,比如波尔多的赤霞珠和意大利的赤霞珠就有很大的区别。
新世界葡萄酒多以葡萄酒中占比较大的葡萄品种来命名,比如一款100%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80%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都会以赤霞珠来命名。
9、葡萄酒酒标风格
旧世界秉承一贯的优良传统,酒标信息量大,有时候可以通过酒标大致推测一款酒的品质及风格,酒标风格总体较保守古典,鲜有华丽怪异的设计。
新世界酒标更具现代风格,且多以英语标示,内容也相对较少,比较好辨别。另外,新世界的酒标画风更具时代感,酒标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均显露无遗,不时还印有一些讨喜的小动物,酒标风格更加多样化。
10、市场宣传
旧世界葡萄酒本身名气大,加上传统上多采用家族式经营,规模小,产量少,品质卓越,市场供不应求,很多酒庄都不进行市场推广。而对新世界的国家的葡萄酒来说,由于发展较晚,所以在后期宣传中多借助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等方法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到底有什么不同?
关于红酒这种饮品的来历,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有了解一些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其实红酒是属于一种舶来品。在以前的时候,我们所饮用的都是黄酒或者是白酒。到了近现代,红酒才流传进入到中国。在当时,喝红酒的人都是一达官贵人,所以在那个时候的红酒,其实是离我们老百姓很遥远的。
不过到了现如今,咱们国内也开始酿造起了红酒,并且还出现非常多的有名的红酒品牌,所以目前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经常喝得了红酒了。不过对于红酒的选择而言,国产红酒与进口红酒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行家才知道买哪种!
首先就是酿造技术上的差别了,这是影响的红酒口感跟品质的主要原因。由于咱们国内的红酒酿造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所以在红酒的生产方式上面,都是用的现代酿酒技术,直接利用机器进行工业生产,生产出来之后,直接进行灌装,进入市场销售。而在传统的酿造技术上面,是要经过木桶长时间陈酿的,所以说,在酒的品质上面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了。
其次就是关于生产原材料的葡萄树的区别。同样的道理,由于中国红酒的生产是近现代才有的,所以生产红酒所需的葡萄树种植时间也不久了。而红酒的品质其实是跟葡萄树的生长年份有关的,种植时间越长的葡萄树,结出来葡萄用来酿造红酒,在口感上面要更加好。不过这个时候就有人有疑惑了,葡萄在咱们国内的种植其实早就有了,像一些种植时间长的葡萄树也是有很多的,所以在树龄上面应该不会有差别才对。但是实际上,酿造红酒所需要的葡萄跟我们平常吃的葡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品种,是不适合酿造红酒的,所以说,在目前的时间当中,国内用来酿造红酒所需要的葡萄树,在年份上面还需要有所沉淀的。
最后就是价格方面了,正所谓产品的价值决定产品的价格,对于红酒来说,进口红酒的价值还是要大于国产红酒的,在价格方面自然也就要更高了。在咱们国产红酒当中,50-100块一瓶的低端红酒占据大部分市场,而高端红酒跟销量比较好的进口红酒,价格则主要集中在200-500元一瓶左右。而像那些价格达到上千甚至几万元的红酒,大部分就是进口红酒了。
所以说国产红酒跟进口红酒的不同之处还是很大的,对于它们之间,到底买哪种,其实只有真正懂酒的行家才知道。因为行家会了解自己的购买红酒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红酒之间的口味,这样一来在选择的时候,自然就知道自己该买哪种了。
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到底有何不同?哪个更好喝?
二锅头是一款广受普通酒友们喜爱的一种清香型白酒。1680年,北京前门大街原升号酒坊的三位匠人发明了二锅头酒酿造技艺:蒸酒时舍弃头锅尾锅,只取清香纯正的第二锅,因此得名。
二锅头选用高粱为原料,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经原料清蒸、辅料清蒸,低温入池,适当发醇,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
二锅头在北方地区很受欢迎。就品牌而言,红星二锅头与牛栏山二锅头两大品牌占据了二锅头酒的绝大部分市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似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PK。那么酒友们是否知道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二者有何关联?下面且听小酒瓶给各位慢慢道来吧!
根正苗红的红星二锅头
红星始建于1949年5月,是我国第一家国营酿酒厂。收编了北京城近郊的源昇号、聚盛号、龙泉等十二家老字号酒坊,汇集了酿酒人才和技术,独家传承了二锅头传统酿造技艺。
首批红星二锅头酒在1949年9月面世,成为迎接新中国诞生的献礼酒。1965年,红星向所属19家郊区县分厂传授二锅头技艺,生产二锅头酒。
1981年,红星放弃二锅头的全名称商标注册,只用红星,与其它所有的二锅头类企业共享二锅头。可以说,红星二锅头的出生就是活雷锋一般,他的存在,就是为人们造福利。
历史文化传承的牛栏山二锅头
1952年10月26日,国营牛栏山制酒厂正式成立,是牛栏山酒厂的前身。牛栏山酒厂隶属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部牛栏山镇,潮白河西畔。
民国《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所酿之酒甘冽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酒为最著。
解放后,顺义县以牛栏山地区公利、富顺成、义信和魁盛等四家著名的老烧锅为基础,筹备合营生产。60多年来,牛栏山酒厂从潮白河牌二锅头,经华灯牌北京醇,到牛栏山牌系列白酒,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手艺一脉传承,酒曲各有千秋
二锅头的手艺起源于红星:1965年,红星向所属19家郊区县分厂传授二锅头技艺,生产二锅头酒。
在北京二锅头博物馆里,有一张表格,很明确的表明了牛栏山的技术是红星传授过去的,二者可谓师徒关系。所以,在用料和流程上,两家企业的高度相似。
不过在2009年的时候,来自北京联合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李祖明、王德良等六人在2009年撰写过一篇论文,对比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的酒曲。发现了二者的不同。
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得出,红星酒曲中的细菌和霉菌数量明显高于牛栏山酒曲,而牛栏山酒曲中酵母菌却比红星酒曲要多。红星酒曲中蛋白酶和脂肪酶含量明显高于牛栏山,而牛栏山的发酵力、酯化力和氨基氮均稍微高于红星酒曲。不过,他们所产白酒中甲醇含量、铅、锰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那么酒曲在酿酒过程中是做什么用的呢?
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
酒曲的好坏将是决定酒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诸位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红星和牛栏山的酒曲各有千秋,这也是决定师徒两企业酒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哪个更好喝?
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红星与牛栏山的竞争不再是谁是真可乐、谁比较好喝。大家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爱好者。
在小酒瓶看来,红星的酒精香气比牛栏山的强烈,第一反应让人想到乡村谷酒。入口后香味转化成强烈味觉充满口腔,回甜,且留味持久。
牛栏山从闻味上有麦香,且柔和,易入口,有大麦味,回甜,留味持久。不知道酒友们更喜欢哪个多一点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波尔多和勃艮第到底有什么不同?
说到法国葡萄酒,话题永远绕不开波尔多和勃艮第,当酒桌上同时出现了喜欢波尔多和喜欢勃艮第的小伙伴时,这个话题可能就会带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了。
两个产区完全对立的酿酒理念与葡萄酒风格,总是令对方难以互相理解。今天,我们用12张萌萌哒的漫画,把两个产区的区别说清楚!
1.地理位置和产区面积
波尔多古来就是法国西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毗邻大西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历史上的战略要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产区达到约13万公顷,大多数葡萄园地势平坦。
勃艮第位于法国东北部,相比于波尔多的四通八达,勃艮第相对封闭,是积淀了千年传统的小小一隅,仅有2万多公顷,大多数葡萄园位于平缓的山坡上。
2.土壤
波尔多左岸的土壤中含有许多砾石,具有非常良好的储热与排水的特性,是赤霞珠最理想的种植地;右岸的土壤由钙质粘土、石灰质土壤与沙砾混合组成,适合种植梅洛。
勃艮第的土壤多为泥灰岩、钙质黏土与花岗岩变质土,从古老的侏罗纪时期逐渐演化而来。多样化的土壤赋予了葡萄酒不同的特性,如夏布利土壤中夹带的海洋化石即为葡萄酒带来许多矿物质风味和海风气息。
3.气候
波尔多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使得产区十分温和湿润,降雨频繁,只有天公作美,葡萄才能完美地成熟。
勃艮第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时常有冰雹灾害。
4.葡萄品种
波尔多酒擅长多个葡萄品种混酿,主要包括赤霞珠、梅洛、品丽珠,以及长相思和赛美蓉。
勃艮第酒几乎都用单一葡萄品种酿造,主要是霞多丽和黑皮诺。
5.木桶规格
实物外观差距极小
传统的波尔多桶和勃艮第桶的规格有所不同:波尔多桶的容量为225L,而勃艮第桶要比波尔多桶容量更大一点,为228L。
6.分级制度
两者的分级,反映了各自最大的特色,波尔多酒传统上以酒庄来划分等级,强调品牌。
勃艮第酒则以不同地块的葡萄园来划分,强调独特的风土,其中的细节常复杂得叫人摸不清头脑。
西拉vs设拉子到底有没有区别?
同样的一种葡萄,却有西拉(Syrah)和设拉子(Shiraz)两个名称,到底为什么?表面上来看,两者除了名字不同以外毫无二致,但是这两种葡萄酒真的完全一样吗?
起源
西拉葡萄最早种植在法国罗讷河谷(RhoneValley)地区,由该产区的两种知名度较低的葡萄品种杜瑞莎(Dureza)和白梦杜斯(MondeuseBlanche)杂交而来。目前罗讷河谷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西拉葡萄酒产区之一。
西拉葡萄在1832年由澳大利亚葡萄酒之父詹姆斯布斯比(JamesBusby)引进新世界的澳大利亚,当时他将第一株西拉葡萄从法国带到澳洲大陆,并将其称为Hermitage,因为西拉最早是在法国埃米塔日(Hermitage)地区发现的。不过如今澳大利亚人则用Shiraz(设拉子)来称呼西拉葡萄。
从DNA来看,西拉和设拉子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两者是生物意义上的同一种葡萄品种,但是许多人却认为西拉和设拉子是两种不同的葡萄酒,这是为什么呢?
西拉vs设拉子
一般来说,西拉(Syrah)指的是生产于法国罗讷河谷的红葡萄酒。在罗讷河谷北部,西拉通常用于单一品种红葡萄酒的酿制,而在罗讷河谷南部地区,则通常用于混酿。
与之相对,设拉子(Shiraz)则常用来代指生产于澳大利亚的设拉子红葡萄酒。
由于气候、土壤、酿酒等条件的不同,西拉和设拉子往往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前者生长于比较凉爽的气候,酸度较高,带有明显的泥土气息和草本香气;后者则种植在相对温暖的地区,果香浓郁,口感奔放,还有明显的辛辣味。简单来说,西拉和设拉子分别代表了同一种葡萄在旧世界和新世界产区的风格。
正因如此,许多新世界酿酒师会以Syrah或Shiraz的命名来暗示葡萄酒的风格趋向,尽管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两者在使用上的规范。
小西拉?
除了西拉和设拉子之外,我们还经常见到小西拉(PetiteSirah)这种葡萄,它跟西拉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小西拉原本叫做杜瑞夫(Durif),据称是由佩露西(Peloursin)和西拉(Syrah)杂交而来,果实相比西拉更小,风味更加浓郁。杜瑞夫在19世纪被引进美国之后才有了小西拉之名,并且在美国加州大放异彩,成为美国干红的重要混酿品种之一。
不过,小西拉与西拉可是不同的两个品种,虽然两者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西拉与设拉子在品种上则没有区别。
总而言之,西拉和设拉子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两者之间存在葡萄酒风格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却是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造成的。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